最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部编版)语文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教案设计
2024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全册第6单元写作 学写故事

写作学写故事设计说明《学写故事》是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写作教学内容。
教材非常注重学生“写人叙事”能力的培养,七年级上册安排了“学会记事”“写人要抓住特点”等写作内容,七年级下册则有“写出人物的精神”“抓住细节”等写作内容。
从编写体系上看,“学写故事”是对“写人叙事”能力的一次综合训练,也是对“写人叙事”能力的更高要求。
讲好故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能力,会讲故事的人是有影响力的人。
故事有三个要素:情节、人物、主题。
因此,在写故事的时候,情节要波澜起伏,人物要栩栩如生、细腻传神,主题要鲜明深刻。
学习目标1.学会通过故事刻画人物的形象。
2.发挥联想与想象,写出跌宕起伏的情节,增加故事吸引力。
3.突出故事情趣,将生活道理寓于故事之中,引发读者思考。
教学重难点1.引导学生发挥联想与想象,写出跌宕起伏的情节,并通过故事突出人物特点。
2.培养学生展现故事情趣的写作意识,将生活道理寓于故事之中,引发读者思考。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资源与工具(一)资源推荐阅读:《说服力——如何讲好一个故事》。
(二)工具1.数字资源包、学习成果上传和互动的平台。
2.图书馆资源、网络搜索工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学习任务二、过程性评价课堂故事接龙活动。
三、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和活动,相信大家初步掌握了故事的写作技法,能够遵循一般的写作过程,写出较为完整的故事。
同时,大家更应认识到,好故事源于生活,因此,要善于捕捉生活中有趣的事件、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或是从生活现象中汲取道理,将这些收集、记录下来,使笔下的故事更富有情趣,更生动鲜活。
四、布置作业利用课下时间,继续完成课本第129页“写作实践”题二。
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6单元 教案 写作 学写故事

写作学写故事【目标导航】1.通过多个故事的学习,能够选择有波折的典型材料,并学会画故事情节图;2.交流阅读故事的心得体会,掌握创写故事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并合理的运用到写作中;3.通过多个故事的训练,培养写作兴趣,能够多问“为什么”“怎么样”,写出比较精彩的故事。
在创编故事中学会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关爱他人。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一、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话题,同学自由发挥想象,开展故事接龙活二、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
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
不少于600字。
三、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书包、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外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以《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600字。
从小到大,我们听过看过很多的故事,有一些故事记在我们的脑海中久久不会忘却,有一些故事却随着时间消亡而去,今天,让我们学着写一写故事,挖掘出我们身边那些被我们遗忘在角落或脑海中挥之不【写作要求】1.小组先进行讨论,确定故事的话题、人物等,再依次接续,尽可能说成一个个完整的故事。
小组竞2.选择的某件事只是一个基本素材,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某些细节,增加情3.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去写故事。
可列一个提纲,把主要情节构思好,让情节有些波澜。
要有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使故事情写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虚构的人和事。
那么,写故事要注意什么呢?1. 要素要齐全,叙事要完整写故事和写记叙文一样,要注意记叙的要素要齐全,叙事要完整。
2. 写故事要注意人物和人物的关系(1)通过想象来设置人物:要根据命题中的要求,想象设置人物。
人物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幻的,可以是自己个人生活经历范围的,也可以想象是古人,是动物王国,是未来世界,是宇宙世界,还可以是古今时间隧道里的穿梭者,现实和虚幻世界的并行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写作《学写故事》教案

《学写故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的故事写作技巧;2、学会运用景物描绘来创设故事叙述意境;3、掌握叙写故事的构思技巧,学会巧妙谋篇布局。
【重难点解析】重点:了解基本的故事写作技巧。
难点:掌握构思技巧,巧妙谋篇布局。
【教法预设】例文分析、合作探究【课时准备】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开门见山,导入新课。
从小到大,我们听过看过很多的故事,有一些故事记在我们的脑海中久久不会忘却,有一些故事却随着时间消亡而去,今天,让我们学着写一写故事,挖掘出我们身边那些被我们遗忘在角落或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故事。
二、明确目标,感知要求。
1、课标引领引导学生了解新课标中对于故事写作的基本要求。
2、考纲导航引导学生了解安徽省中考考纲对于故事写作的考查基本点3、作文评分标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作文的基本写作要求三、例文赏析《夏夜》1、学生快速阅读文章,感知作文内容;小组合作探究,这篇文章你认为好在哪里?2、交流展示:点评例文3、教师总结:比如说开头与结尾处的景物描写,既前后照应,又创设出了故事叙写的意境,还巧妙烘托出人物的内心情感;还比如说,小作者巧妙的构思,赋予《龟兔赛跑》一个不一样的结局等等。
四、具体写法剖析(一)、巧妙构思季羡林先生曾说“作文,落笔要有些鲜味才好!”如何才能有“鲜味’呢?1、逆向思维,与众不同;2、故事新编,发人深省;3、巧设悬念,引人入胜;4、倒叙插叙,生动叙事。
(二)、布局谋篇开篇——环境描写(景)内容——故事叙述(人、事)收尾——景(照应前文,烘托人物情感)情(突显主题,篇末点题)(三)、深化主旨故事写作,要以人物刻画做基点:注意人物情感的变化主旨深化可以有两种技巧:1、直抒胸臆,直接抒情;2、感悟启示,感想收尾。
五、实战演练,问题作文修改出示问题作文《陪伴》1、合作探究:修改思路2、畅谈修改意见。
3、修改展示。
4、集体归纳,总结提高。
六、课堂小结,明确收获。
故事写作的基本方法:一、故事写作的构思二、故事写作的布局三、故事写作的主题七、作业布置、巩固提高•请以“也是一种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写作 学写故事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主题是“学写故事”。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掌握故事的基本结构,学会如何开头、发展、高潮、结尾,以及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
教材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包括经典故事、范文解析和写作指导,旨在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对故事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以下问题:1. 故事情节平淡,缺乏悬念;2. 人物形象单一,缺乏立体感;3. 环境描写过于简单,不能很好地渲染氛围。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的基本结构,学会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的写作方法;2.学会通过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来塑造形象,增强故事感染力;3. 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故事结构的把握;2. 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的方法;3.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经典故事和范文,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故事写作的方法和技巧;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借鉴;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写作,教师一对一进行指导。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经典故事和范文,用于分析和讨论;2. 准备写作素材,激发学生创作灵感;3. 准备写作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写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以一个经典故事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基本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组范文,让学生分析其中的故事结构、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互相借鉴。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动手写一个简短的故事。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一对一进行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六)《学写故事》公开课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六)《学写故事》公开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学写故事》是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写作指导课文。
本课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故事写作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课文通过理论讲解和实例分析,向学生介绍了如何选材、构思、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方面的问题。
教材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故事写作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选材不新、情节平淡、人物形象单一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帮助他们在写作中提高表达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故事写作的基本技巧,学会如何选材、构思、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课堂讲解、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运用语言表达情感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故事写作的基本技巧,如何选材、构思、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故事作品。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等,辅助教学,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导入新课。
2.讲解:讲解故事写作的基本技巧,如何选材、构思、人物塑造、情节安排等。
3.实例分析:分析一些优秀的故事作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写作技巧。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互相学习和借鉴。
5.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故事创作,教师进行指导和点评。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教案

《学写故事》导学案【写作目标】1.了解什么是故事和故事的特点。
2.能够将故事叙述完整,并通过故事刻画出人物的特点。
3.发挥想象与联想,丰富故事情节,写出情节波澜,增加故事的吸引力。
4.写故事在突出情趣的同时,能够给人以启迪,引发读者对于生活、生命的思考。
【写作重点】了解什么是故事和故事的特点【写作难点】通过故事刻画出人物的特点。
【学习方法】赏析故事,交流阅读故事的心得体会,练笔掌握创写故事的基础知识,激发联想与想象,并合理的运用到写作中。
一、素材积累“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因为讲故事,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我获奖后发生了很多精彩的故事,这些故事,让我坚信真理和正义是存在的。
今后的岁月里,我将继续讲我的故事”(莫言)“故事是一座用语言搭建的戏台,有的人在看,有的人在演,动情处,人人都想客串一把;其实,人人也都曾客串过,因为,故事的别名叫生活。
”(李丹崖)二、写作导航(一)什么是故事1.故事是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
也可理解为:故事就是一件事,二三个人,转几个弯。
就是讲“这几个人”在做什么事。
故事,就是传递″人″的行为。
故事要有核心情节和精彩的细节,称为故事核。
情节就是事件。
重情节,莫轻细节。
情节和人物,好比一对双胞胎,是同时存在的。
所以,故事不单单讲″事″,是讲″这几个人″在做什么事。
2.故事的特点⑴以叙述为主,侧重于事件过程叙述⑵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⑶情节要有波折,能给人启迪(二)赏读故事,总结写法1.欣赏故事:《狼》蒲松龄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第六单元写作 学写故事(教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写作学写故事教学目标【目标导航】1.通过多个故事的学习,能够选择有波折的典型材料,并学会画故事情节图;2.交流阅读故事的心得体会,掌握创写故事的基础知识,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并合理的运用到写作中;3.通过多个故事的训练,培养写作兴趣,能够多问“为什么”“怎么样”,写出比较精彩的故事。
在创编故事中学会尊重他人的爱,学会关爱他人。
【课时安排】2课时。
【课时分配】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课前准备一、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话题,同学自由发挥想象,开展故事接龙活动。
二、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
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
不少于600字。
三、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书包、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外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以《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
不少于600字。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从小到大,我们听过看过很多的故事,有一些故事记在我们的脑海中久久不会忘却,有一些故事却随着时间消亡而去,今天,让我们学着写一写故事,挖掘出我们身边那些被我们遗忘在角落或脑海中挥之不去的故事,写一写,和同学们相互交流。
【写作要求】1.小组先进行讨论,确定故事的话题、人物等,再依次接续,尽可能说成一个个完整的故事。
小组竞讲,看哪组讲得最吸引人。
2.选择的某件事只是一个基本素材,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某些细节,增加情节的曲折性,以使故事更吸引人。
3.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去写故事。
可列一个提纲,把主要情节构思好,让情节有些波澜。
要有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使故事情节生动丰满、曲折感人。
【技法点拨】写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虚构的人和事。
那么,写故事要注意什么呢?1. 要素要齐全,叙事要完整写故事和写记叙文一样,要注意记叙的要素要齐全,叙事要完整。
八年级语文下册写作学写故事教案新人教版

最后,我将根据反思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如果发现学生在某个方面的理解不够深入,我会考虑在未来的教学中增加相关内容的讲解或练习。如果发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不足,我会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比如通过参加培训、阅读教学资料等方式来提升自己。
7. 教材例文分析:总结特点、借鉴技巧
8. 写作评价与反思:发现优点、改进不足、提高水平
③艺术性和趣味性:
1. 故事结构图示:以图表形式展示故事结构,配以生动的插图,增加趣味性
2. 人物关系图:用图形展示人物之间的关联,增加视觉吸引力
3. 情节发展流程图:以流程图形式展示情节发展,突出高潮和解决环节
- 实践创作:结合个人生活经验和想象,进行故事创作
- 修改完善:通过反复修改和润色,提高故事的质量和表达效果
7. 教材例文分析
- 分析教材中的故事范文,总结其写作特点和技巧
- 学习优秀作品中的语言表达和情节设置,借鉴到自己的写作中
8. 写作评价与反思
- 学会评价自己的作品,发现优点和不足,进行改进
- 反思写作过程中的思维和表达,提高写作水平
3. 素质层面: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表现良好,对文学有一定的兴趣。但在写作过程中,部分学生缺乏自信,害怕表达自己的观点,导致作品缺乏个性化。此外,学生在团队合作、分享交流方面的素质也有待提高。
4. 行为习惯: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积极,能主动参与课堂活动。但在写作练习时,部分学生存在拖延、字迹潦草等问题,影响写作质量的提高。此外,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时间投入不足,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和语言表达的提升产生一定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写作学写故事教材分析作文,就是写故事。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是“学写故事”,让学生写自己,写自己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从而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培养叙事能力。
学情分析作文课上,学生提笔觉得无事可写,不知如何去写,是当前初中生写作的普遍现象。
采用故事融入作文的方法,按照故事的特性去写作,可打开写作的选材面,拓宽写作思路,消除学生的写作恐惧。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了解故事的基本写法,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2.从生活细节中选取写作素材,在故事中展开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把人物写丰满,有个性。
3.想象要新奇合理,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悬念、波折、巧合和意外等使故事有波澜。
●教学重难点1.在故事中展开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把人物写丰满,有个性。
2.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悬念、波折、巧合和意外等使故事有波澜。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1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很多精彩纷呈的故事,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有遭受挫折的烦恼等。
我们认真聆听他人的故事,也在不同场合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们虽然能够精彩地讲述故事,但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写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写好故事。
二、写作指导写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以是虚构的人和事。
那么,写故事要注意什么呢?1.要素要齐全,叙事要完整。
写故事和写记叙文一样,要注意记叙的要素要齐全,叙事要完整。
2.写故事要注意人物和人物的关系。
(1)通过想象来设置人物:要根据命题中的要求,想象设置人物。
人物可以是现实的,也可以是虚幻的,可以是自己个人生活经历范围的,也可以想象是古人,是动物王国,是未来世界,是宇宙世界,还可以是古今时间隧道里的穿梭者,现实和虚幻世界的并行人。
(2)运用描写手法,表现人物个性:可以综合运用描写人物的方法,如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及心理描写来丰富人物形象,给故事增光添彩。
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物,那人物之间要有反差,有矛盾,差异才能产生故事的魅力。
3.故事要有情节的发展,要有合理的顺序。
情节,就是事情的发展过程。
在故事里就是人物、人物关系的变化发展过程。
简单说,写出的故事要有“开头——发展——结尾”的过程。
当故事沿着时间顺序向前发展的时候,要注意情节的前后关联,后边说的故事,要和前面讲过的事情有关系。
故事的写作顺序通常是从开始到结束,当然可以用倒叙的方式先写结果,然后再写事情的起因。
有的时候还会有插叙,但要注意别把插叙成分写得太多而跑了题。
4.大胆想象。
写故事,尤其是虚构的故事,注意融入想象。
写科幻故事、童话故事等,就更需要大胆、合理的想象。
5.要设置悬念。
要想故事写得有波澜,使人有阅读的兴趣,还要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悬念、波折和意外等。
三、当堂练习训练题目: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话题,同学自由发挥想象,开展故事接龙活动。
活动指导:1.小组先进行讨论,确定故事的话题、人物等,再依次接续,尽可能说成一个个完整的故事。
小组竞讲,看哪组讲得最吸引人。
2.选择的某件事只是一个基本素材,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某些细节,增加情节的曲折性,以使故事更吸引人。
3.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去写故事。
可列一个提纲,把主要情节构思好,让情节有些波澜。
要有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使故事情节生动丰满、曲折感人。
第2课时根据写作学案,完成本单元的写作实践题目。
板书设计教学分析●教学目标1.学会从生活细节中选取写作素材。
2.掌握写故事的相关知识及技巧,如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悬念、波折、巧合和意外等使故事有波澜。
(重难点)3.学会在故事中展开描写(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把人物写丰满,有个性。
4.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教学重难点运用技巧写出完整的故事,让故事有趣,引人入胜。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有过很多精彩纷呈的故事,有获得成功的喜悦,有遭受挫折的烦恼等。
我们认真聆听他人的故事,也在不同场合讲述自己的故事。
我们虽然能够精彩地讲述故事,但不一定能够很好地写故事。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如何写好故事。
二、什么是故事故事是对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适合口头讲述。
写故事可以是真人真事,也可是虚构的人和事。
故事应该着重于笔下的人物在怎么说和怎么做,着重展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矛盾冲突越激烈,故事越精彩。
如课文《心声》,李京京渴望读课文,程老师却不让读,最后的紧要关头,恰恰是李京京读好了课文,成就了程老师公开课的成功。
课文正是围绕这个冲突展开情节,使故事变得异常精彩。
三、写法指导如何写出完整的故事,而且使故事深深地吸引读者呢?(一)注意记叙要素的完整。
写故事一定要有头有尾,完整地叙述一件事。
要想将故事叙述完整具体,各要素必须交代清楚。
过程和结果叙述清楚,揭示故事发展变化的原因和内在联系,才能使读者对整个故事有全面完整的印象。
当然, 各要素交代清楚了并不是故事就精彩了。
故事不能叙述太简单,看了开头就能猜出结局;也不能平铺直叙、平淡无奇,否则无法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小的悬念,增加一些波折,结尾能出人意料,等等,都是增加故事趣味性的好办法。
比如蒲松龄的《狼》,篇幅不长,但写得一波三折,读来引人入胜。
不妨再读一遍这篇文章,看看是不是有这样的特点。
(二)写出故事的波澜。
“文似看山不喜平”,意思是:读好文章就像欣赏山景,不喜欢平缓而无变化。
怎样才能写出有波澜的文章?1.巧设悬念。
常用的制造“波澜”的方法之一就是巧设悬念,是指作者在展开故事情节、安排矛盾冲突时,利用读者关切叙述的人物或事件的动态的心情,将后面要表现的重要内容,先行提出或预作暗示,来个悬而未决。
令读者欲罢不忍,饶有兴味地读下去,非要把文章读完不可。
作者利用这种方法巧妙地带着读者寻幽探胜,渐入佳境,从而使文章的主题在更远的背景下得到深化。
如《羚羊木雕》中开头“那只羚羊哪去了?”妈妈突然问我。
文章一开头就给读者造成悬念,把最令“我”为难的事摆出来,避免平铺直叙,能引人入胜。
2.欲扬先抑。
欲扬先抑,是一种以退为进的写作技巧,即作者为肯定和褒奖某人某物,先作某些退让,有意贬抑或否定,而后再着力褒扬,让人景仰。
由于这样大起大落地叙述,势必在读者心头引起较剧烈的心理变化,于是,便能达到形成“波澜”的目的。
(三)塑造有血有肉的人物。
故事中的人物要有血有肉,形象丰满,有趣昧。
好作文,都会把人物的性格特点隐藏在准确具体的描写之中。
1.传神的外貌描写。
外貌描写不仅能真实地反映人物的面貌长相,还能反映出人物的年龄、身材、性格、经历、处境与思想感情。
2.逼真的行动描写。
即通过人物在故事中富有个性的动作和语言来表现人物最突出的个性特征。
只有这样,我们笔下的人物才能鲜活起来。
3.真实的心理描写。
当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都不足以展示人物内心的思想情感时就应该适当地描写人物的心理。
4.白描。
以质朴的文字,抓住人物或事物的特征,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人物或事物形象的写法。
使用这种手法刻画人物时,要求作者紧紧抓住人物所处的特定环境及人物的个性、经历、言行的突出之点,用简洁的语言进行描写,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如:肖像描写他长得很矮,看样子顶多也不过十八岁,圆的脸,大眼睛,下巴上有一道细长的疤痕,显然是子弹掠过时留下的纪念。
动作描写魏巍的散文《我的老师》中的描写:“仅仅有一次,他的教鞭好像要落下来,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他也笑了。
”就在这平平实实的字里行间,蔡老师对学生们的关爱,如一股涓涓细流,从每名读者的心中涓涓流出,绵长深远。
5.正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如在《孙权劝学》中,吕蒙就是一个个性鲜明、形象生动的人由借口“军中多务”不肯读书,到听了孙权的劝告“乃始就学”,到“非复吴下阿蒙”,乃至令人“刮目相看”,表现了他听从劝告、学有所成的进步过程,也体现他志趣的发展变化。
这样写,人物形象才更加丰满。
(四)融入合理的想象。
故事允许有联想、想象的成分。
设定故事情节后,可以通过适当的联想和想象去丰富细节,使情节更加曲折,人物更加生动。
比如《卖炭翁》中,作者对卖炭老人的外貌和心理做了细致的描绘,特别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将老人的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刻画得如此真切,催人泪下。
尤其是虚构的故事作文,写作中凭借想象能虚构出奇特的生活情景,创造出新的形象,从而使作品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第2课时一、写作训练文题一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话题,同学自由发挥想象,开展故事接龙活动。
提示:1.小组先进行讨论,确定故事的话题、人物等。
如“有人摔倒了”“那天,我遇到了他(她),一个外星人站在我的面前”等。
2.小组同学依次接续,每人至少说一个完整的句子(或一个小的情节)、接上前边的内容。
时间约5分钟,要尽可能说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
3.推选一名同学将小红讲述的故事完整地讲给全班同学听!比一比,看哪个小组讲得最吸引人。
文题二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
以某一件事为素材,展开合理的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
不少于600字。
提示:1.选择的某件事只是一个基本素材,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某些细节,增加情节的曲折性,使故事更吸引人。
2.可以赋予故事中的人物一些突出的特点,围绕这些特点展开情节。
3.写完后读给别人听,看看是否能够吸引他们;并参考他们的意见做出修改。
文题三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比如眼睛、头发、嘴巴,比如校服、手机,又比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等。
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
以《的故事》为题,写篇作文。
不少于600字。
提示: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在横线上填入诸如“头发”“军训”“一张电影票”等词语,再去写故事。
2.可以先列一个提纲,把主要情节构思好,要让情节有些波澜。
3.要有合理的联想与想象,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曲折、感人。
二、范文欣赏文题二:二十年后的一天时间飞速地前进,日历已翻到了2036年。
睡意蒙胧的我睁开了眼睛。
随着科技发展,科学越来越发达,许多事物都先进了许多。
35岁的我走出了家门。
只见马路上的汽车不见踪影,人们的交通工具是一只只机器鸟。
这机器鸟的速度十分快,外形跟真鸟一样(只是比真正的鸟大了些)。
我坐上机器鸟,在她耳边说了一个地址,便闭上眼睛。
“铃铃”,瞬间,我睁开眼睛,果真到了一间咖啡店。
我走进咖啡店,里面除了几位服务生之外就没人了。
可是,又在一些桌子上看见一个“正在进餐时”的牌子。
经过打听后才知道,原来为了避免客户听到骚扰的声音,能安静地进餐。
所以把自己用“隐蔽纸”关了起来,当别人进来时就看不到你的存在。
在“隐蔽纸”里,不仅听不到别人的吵闹声,而且在里面即使再大声说话别人也听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