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复习

合集下载

微生物复习归纳

微生物复习归纳

第一章绪论1 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类群?微生物是指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包括:原核类:三菌(蓝细菌、细菌、放线菌)、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蓝细菌即蓝藻,所以有时也称一藻、二菌、三体)真核类: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非细胞生物: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3.微生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形体小,比面积大。

吸收快,转化快。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性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1比较G+和G-的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上的异同点,并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由肽聚糖和脂多糖组成革兰氏染色法:草酸铵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番红复染原理: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含量与胶联程度都比较高,肽聚糖层多,所以细胞壁较厚,壁上的间隙较小,媒染后形成的结晶紫-碘复合物就不易被洗脱出细胞壁,加上它基本上不含脂质,乙醇洗脱时细胞非但没有出现缝隙,反而使肽聚糖层网孔因脱水而变得通透性更小,结果蓝紫色的结晶紫-碘复合物就留在细胞内而使细胞呈蓝紫色。

而革兰氏阴性菌的肽聚糖含量与胶联程度较低。

层次也少,故其细胞壁较薄,壁上的空隙较大,再加上细胞壁的脂质含量高,乙醇洗脱后,细胞壁因脂质被溶解而孔隙更大,所以结晶紫-碘复合物极亦脱出细胞壁,乙醇脱色后的细胞成无色,经过番红复染,结果就呈现红色。

2细菌的菌落特征如何描述?(提示:细菌菌落总的特征以及具有特殊结构时的菌落特征)细菌菌落湿润、粘稠、易挑起,质地均匀及菌落各部位颜色一致。

4 放线菌的菌丝类型有哪些?各有何功能?基内菌丝: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气生菌丝:多核菌丝生成横隔进而分化形成孢子丝孢子丝:第三章真核微生物2 酵母菌和霉菌的繁殖可形成哪几种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酵母菌:无性孢子包括掷孢子、厚垣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

微生物学 知识点

微生物学 知识点

【微生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单细胞,简单多细胞,甚至无细胞结构的低等微生物通称2.病原微生物指可以侵入人体,引起感染甚至传染病的微生物,或称病原体。

3. 性菌毛又称性毛,性丝,是一种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长直的蛋白质类附属物,比菌毛长,且每一个细胞仅一至少数几根。

4.菌落是由单个细菌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外表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

5.质粒凡游离于原核生物核基因组以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小型共价闭合环状的dDNA分子6、荚膜某些细菌外表的特殊结构,是位于细胞壁外表的一层松散的粘液物质。

7.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一定条件下,在细胞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构造。

8.菌毛又称纤毛,伞毛,线毛或须毛,是一种长在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且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附属物。

9.细菌生长曲线定量描述液体培养基中微生物群体生长规律的试验曲线。

10.酵母菌一般泛指能发酵糖类的各种单细胞真菌的通俗名称。

11.病毒是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单细胞生物〞,其本质是一类含DNA或RNA的特殊遗传因子。

12、培养基是指由人工配置的,含有六大营养要素,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用的混合营养料。

13. 消毒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外表或内部一局部对人体或动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对象根本无害的措施。

14. 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

15. 无菌操作用于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无菌范围的操作技术。

16. 自发突变是指物体在无人干预下自然发生的低频率突变。

17. 诱变即诱发突变,是指通过人为的方法,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因素显著提高基因自发突变频率的手段。

18.变异指生物体在某种外因或内因的作用下引起的遗传物质结构或数量的改变,亦遗传型的改变。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第一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伴孢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那么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称为伴孢晶体〔即ð内毒素〕。

L型细菌:在某些环境条件下〔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变异型。

1.没有完整而坚韧的细胞壁,细胞呈多形态,有些能通过细菌滤器,故又称“滤过型细菌〞。

对渗透敏感,在固体培养基上形成“油煎蛋〞似的小菌落〔直径在左右〕古生菌:又称古细菌,是一个在进化途径上特别早就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相互独立的生物类群,要紧包括一些独特生态类型的原核生物,如产甲烷菌及大多数嗜极菌。

革兰氏染色机制:结晶紫液初染和碘液媒染:在细菌的细胞膜内可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

乙醇脱色:G+细胞壁较厚、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且不含类脂,把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维持紫色;G-细胞壁薄、外膜层类脂含量高、肽聚糖层薄和交联度差,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的溶出,使细胞退成无色。

复染:G-细菌呈现红色,而G+细菌那么仍维持最初的紫色。

重要性:革兰氏染色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通过这一染色,几乎可把所有的细菌分成革兰氏阳性菌与革兰氏阴性菌两个大类,因此它是分类鉴定菌种时的重要指标。

又由于这两大类细菌在细胞结构、成分、形态、生理、生化、遗传、免疫、生态和药物敏感性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差异,因此任何细菌只要通过简单的革兰氏染色,就可提供许多其他重要的生物学特性方面的信息。

第二章真核微生物的形态、构造和功能1子实体:是指在其里面或上面可产生无性或有性孢子,有一定外形和构造的任何菌丝体组织2菌物界:指与动物界,植物界相并列的一大群无叶绿素,依靠细胞外表汲取有机养料,细胞壁一般含几丁质的真核微生物3二级菌丝:又称气生菌丝,由基内营养菌丝长出培养基外伸向空间的菌丝。

它是担子菌中由相应的异性的初生菌丝进行体细胞接合而形成的菌丝。

微生物复习资料

微生物复习资料

绪论一、填空题1 世界上第一个看见并描述微生物的人是荷兰商人列文虎克,他的最大贡献是利用自制的单式显微镜发现了微世界。

2 微生物学发展的奠基者是法国的巴斯德,而被称为细菌学奠基者是德国的科赫。

3 微生物的五大共性指: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快转化多、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其中最主要的共性应是:体积小面积大。

(课文中给出的特点是1、大多数微生物肉眼难以直接观察2、微生物通常以独立的增值单位存在3、微生物结构简单4、微生物生长快速5、微生物几乎无所不在6、微生物的研究使用相同的方法)因为有一个巨大的营养物质吸收面,代谢废的排泄和环境信息的交换面,并由此产生其他4个共性。

4 微生物包括:无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的病毒、亚病毒;具原核细胞结构的真细菌、古生菌、具真核细胞结构的真菌,单细胞藻类、原生动物等。

二、选择题1、微生物是一些个体微小,构造简单的低等生物的总称,它们的大小一般小于(C )。

A、1cmB、1mmC、0.1mmD、1μm2、当今,一种新的瘟疫正在全球蔓延,它是由病毒引起的(C )。

A、鼠疫B、天花C、艾滋病D、霍乱3、人类已消灭的第一个传染病是(C )。

A、麻疹B、脊髓灰质炎C、天花D、水痘三、判断题1.微生物所包括的都是一些小型、简单的单细胞生物(×)2.17世纪后期,微生物学先驱者列文虎克用自制的只有一块小透镜的单式显微镜最先观察到了细菌(√)3.巴斯德是细菌学的奠基人(×)4.巴斯德曾用著名的曲颈瓶试验推翻了当时流行的生命起源于生命的胚种学即生源论。

(√)第一章原核生物的相态、构造和功能1.细菌的基本形态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

2.根据分裂方式及排列情况,球菌分(单球菌)、(双球菌)、(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3.螺旋状的细菌有三类不同形态,若螺旋不满一周者称(弧菌),小而坚硬,螺旋数在2-6环间者,称(螺菌),而螺旋数多,体长而柔软者,则称(螺旋体)。

微生物复习

微生物复习

绪论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者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包括①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②真核类的真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和亚病毒.微生物的五大共性: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生长旺盛,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分布广,种类多。

其中,体积小面积大最基本第一章原核生物:指一类细胞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核区裸露的DNA的原始单细胞。

细菌:指一类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细胞壁:位于细胞最外一层厚实、无色透明、坚韧的外被,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功能。

磷壁酸:是G+细菌细胞壁结合在细胞壁上的一种酸性多糖,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

外膜:位于肽聚糖外部,化学成分为脂多糖、磷脂和若干种外膜蛋白。

脂多糖:是位于G-细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类脂A、核心多糖和O-特异侧链3部分组成。

孔蛋白:一类中间有孔道,可控制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物质进入外膜的三聚体跨膜蛋白。

周质空间:指位于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的狭窄的胶质空间。

古生菌:一类在进化途径上很早就与真细菌和真核生物相互独立的生物类群。

缺壁细菌:在溶酶菌或青霉素作用下,细胞壁缺陷或无细胞壁的细菌。

L型细菌:专指在实验室中通过自发突变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

原生质体(protoplast):指在人工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细胞壁的合成后,所留下的仅由细胞膜包裹着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一般由G+菌形成;球状体:指还残留部分细胞壁的原生质体,一般由G- 菌形成;伴孢晶体:是少数芽孢杆菌(如苏云金芽孢杆菌)在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形成一颗菱形、方形或不规则形的碱溶性蛋白质晶体。

细胞膜:是一层紧贴在细胞壁内侧,包围着细胞质的柔软、脆弱、富有弹性的半透膜。

有磷脂和蛋白质组成。

液态镶嵌模型:异染粒:是无机偏磷酸的聚合物,分子呈线状。

微生物复习——精选推荐

微生物复习——精选推荐

1、何为微生物?具有哪些特点?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楚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特点:①体积小,比表面积大;②吸收多,转化快;③生长旺,繁殖快;④适应性强,易变异;⑤种类多,分布广。

2. 何为三域学说(三原界分类系统)?三域学说(三原界分类系统),认为所有生物存在一个共同祖先,由它分三条进化路线,形成了三个域(原界):古细菌域(原界)、真细菌域(原界)和真核生物域(原界)。

3. 在微生物学发展过程中,巴斯德和柯赫有哪些贡献?何为柯氏法则?(1)巴斯德:微生物学奠基人之一,彻底否定了微生物“自生说”学说;完善预防免疫接种;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发明巴斯德消毒法等。

(2)柯赫:微生物学奠基人之一,建立了微生物学的基本研究技术;对病原细菌的研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提出了柯赫原则(柯氏法则)。

(3)柯氏法则:是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内容如下①在每一病例中都出现这种微生物;②必须能自原寄主分离出这种微生物,并在培养基中培养出来;③用已纯化的纯培养微生物人工接种健康而敏感的寄主,同样的疾病会重复发生;④从试验发病的寄主中能再度分享并培养出这种微生物。

10月30日1. 解释名词:(1)细菌:是一类细胞型、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微生物。

(2)L-型细菌:指那些实验室或宿主体内通过自发突变而形成的遗传性稳定的细胞壁缺陷菌株。

(3)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着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一般由G+形成。

(4)球状体(原生质球):指用溶菌酶处理细胞,还残留部分细胞壁的球状体,一般由G-形成。

(5)质粒:指原核生物基因组外具有独立复制能力的闭合环状的双链DNA。

(6)原核: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结构、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

2. 阐述G+菌及G-菌的细胞壁结构差异,并由此说明革兰氏染色的原理。

微生物学复习

微生物学复习

一、名词解释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0.1mm)。

包括全部真细菌(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蓝细菌)和古细菌,以及真核生物中的部分真菌(主要是霉菌和酵母菌)、单细胞藻类和原生动物,还包括非细胞生物(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自然发生说:认为微生物是由食品中的无生命物质转化而来的,无需空气中的“胚种”。

原生质体:指在认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革兰氏阳性细菌最易形成原生质体。

蕈菌:又称伞菌,能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大多数担子菌类和极少数子囊菌类。

温和噬菌体:在短时间内能连续完成这五个阶段而实现其繁殖的噬菌体,称为烈性噬菌体;反之则称为温和噬菌体。

营养:生物体从外部环境摄取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和物质,以满足其生长和繁殖需要的一种生理功能。

营养物:有营养功能的物质(包括光能),提供生命活动的结构物质、能量、代谢调节物质和良好的生理环境。

生物氧化:在活细胞内的一系列产能性氧化反应的总称。

一系列酶在温和条件下按一定次序的催化,放能分阶段进行,释放的能量部分贮藏在能量载体中。

呼吸链:线粒体内膜上存在多种酶与辅酶组成的电子传递链,可使还原当量中的氢传递到氧生成水。

纯培养:从一个单细胞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纯培养。

次级代谢:某些微生物为了避免在初级代谢过程中某种中间产物积累所造成的不利作用而产生的一类有利于生存的代谢类型次生代谢物:某些微生物生长到稳定期前后,以结构简单、代谢途径明确、产量较大的初生代谢物作前体,通过复杂的次生代谢途径合成的各种结构复杂的化学物。

灭菌:采用强烈的理化因素使任何物体内外部的一切微生物永远丧失其生长繁殖能力的措施,分为杀菌和溶菌。

消毒:采用较温和的理化因素,仅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一部分对人体或动物、植物有害的病原菌而对被消毒的对象基本无害的措施。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微生物学复习资料1微生物复习整理材料一、名词解释1.微生物:是一切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它们都是一些个体微小、结构简单的低等生物,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真细菌和古生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和衣原体;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霉菌、蕈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2.微生物学:是一门在细胞、分子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药卫生、生物工程和环境保护等实践领域的科学,其根本任务是发掘、利用、改善和保护有益微生物,控制、消灭或改造有害微生物,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服务。

3.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4.细胞壁:是位于细胞最外的一层厚实、坚韧的外被,主要成分为肽聚糖,具有固定细胞外形和保护细胞不受损伤等多种生理功能。

5.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的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7.细胞质:是指被细胞膜包围的除核区以外的一切半透明、胶体状、颗粒状物质的总称。

8.核区:又称核质体、原核、拟核或核基因组,指原核生物所特有的无核膜包裹、无固定形态的原始细胞核。

9.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透明胶体物质。

10.荚膜:是糖被的一种,包裹在细菌细胞壁外,有固定层次的胶黏物,一般成分为多糖、少数为多肽或多糖与肽的复合物。

11.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表面的长丝状、波曲的蛋白质附属物。

具有运动功能。

12.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无繁殖功能。

13.孢囊:是一些固氮菌在外界缺乏营养的条件下,由整个营养细胞外壁加厚、细胞失水而形成的一种抗干旱但不抗热的圆形休眠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微生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真菌的 •形态结构
•真菌 •的生活
•真菌与人 •类的关系
•促进生物圈中的碳循环
•促进生物圈中的氮循环

•复习提纲
•(一)病毒(106---109页)
•1、病毒的形体极其微小,通常只能借助_•_电__子__显微镜才能观
• 察到它们。病毒的形态多种多样,主要有_•_球__形_ _、
•4 •【•6 】未成形的细胞核;
•有的细菌还具有
•【•1】 荚膜 和
•5 •【•5】 鞭毛 等特殊结构
。 •⑵细菌和动、植物细胞共同含有的结构有【•3】
细胞膜、
• 【•4 】 细胞质 ;细菌和动、植物细胞最大的区别是
• 具有【•6 】未成形的细胞核

•⑶大多数细菌只能利用分解 •现成 的 •有机物 生活,
• 是因为( •D )
• A被植物的根吸收利用了 • B被细菌分解成了空气,然后进入了大气中 • C被土壤中生活的小动物吃掉了 • D被细菌和真菌分解成了水、二氧化碳和无机盐

•3.医药上用的青霉素提取于( •C )
• A、细胞 B、真菌 C、霉菌 D、酵母菌 •4.在显微镜下观察某种霉菌的直立菌丝,看到顶端有帚

;特•殊腐结生构有 •寄生、

•4、细菌的生活•方分式裂有____ _和______ 两种。
•5、细菌通过_____ 的方式进行繁殖。
•6、当环境变得不利于细菌生•芽长孢时,有些•细干菌旱能够形•高成温一个
• 椭•严圆寒形的休眠体,叫做______,对于_____、_______、
• _______等恶劣环•新境个有体很强的抵抗力,落在适宜的环境

•(二)细菌(110---113页)
•1、_•_细__菌___是生物圈中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类微生物。Fra bibliotek•杆状
•球状 •螺旋状
•2、细菌的基本形态有•_细__胞__壁_、_•_细__胞__膜__和__•细__胞__质_等。
•3、•细未菌成的形一细般胞结核构有_____ 、__•_鞭__毛_ _、•_荚__膜___ _、

•识 图
•① •②
•1.如图是 •病毒 结构图,它结构非常简单, •无 •细胞 结构,仅由【•①】蛋白质 外壳和 •内部的【•②】 遗传物质 组成的。

•2.观察细菌结构图,回
•1 •答下列问题: •2 •⑴该细菌包含的一般结构
•3
有【 •2】 细胞壁 】 •3 细胞、膜
、【
•6
•【•4 】 细胞质 、
,同时生

•4.
•菌盖
•菌褶 •子
•菌柄
•实
•体
•菌丝
•地下菌丝
•吸收水分和有机物

•区别下列概念
•异养:•没有叶绿素,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必须 •依靠外界现成的有机物作为食物。
•腐生:•依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吸取有机物
•异养
来生活。如枯草杆菌 腐生细菌
•寄生:•从活的动植物体内吸取有机物来生活
。如:痢疾杆菌等

• 病毒会利用细胞内的物质作为原料,在自己的_______ • 指•挥植下物制病造毒出新的•动病物毒病。毒 •细菌病毒 •5、根据•病细毒菌侵病染毒细胞的不同,可以将病毒分为三类: • _________ _、______•_多__数有、害_,__少__数__有__益____; • 其中_________也叫噬菌体。
• 因此在环境中一般扮演“•清洁工 ”的角色。

•3.
•(1) •(2) •(3) •(4) •(5)
• 如图是单细胞真菌中 •酵母 的结构图,其中
•(2)为•细胞核 ,(5)为•液泡菌 ;它的营养方式是
,生•腐殖生方式为
生•出殖芽或
生•殖孢;子它常用
来做馒头、面包、酿酒等。在酿酒过程中,需要在
条件下,•无才氧能够分解淀粉产生 成 •酒精 气体。 •二氧化碳
微生物复习

•本章考点
•1.细菌、真菌和病毒的形态结构特点、生殖方式 • 和营养方式 •2.考查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知识体系
•病毒的形态 结构
•病毒的生 命活动
•病毒与人类 的关系
•细菌的 •形态结构
•细菌的 •生命活动
•细菌与 人
•类的关 系
•细菌
•病毒
•生物圈 中
•的微生 物
•真菌
• __•_杆___形_ 、__•_蝌__蚪__形 _等。
•2、病毒是一种没有•_细__胞_ _结构的特殊生物,它们的结构一
般 •蛋白质外壳
•遗传物质
• 由_______•寄生 和内部的___•_活__细_ 胞 组成。
•3、病毒必须_•自__我__复_在制其他生物的_____ 内才能生活。
•4、病毒是以______ _的方式进行繁殖的,侵入•活遗细传胞物后质
•共生:•有些细菌和真菌与动物和植物共同生活在
•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 者都不能独立生活,这种现象叫做共生。

•跟踪训练
•1.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是( •C )
• A.个体微小,没什么特别的作用 • B.对于动植物遗体有重要作用,但对于人没什么 • 重要作用 • C.对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D•.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完全依靠细菌和真菌 •2.埋在土壤中的鱼内脏,几天后什么都不见了,这
• 状结构,每一分枝上有成串孢子,这个霉菌是(•A )
• A、青霉 B、酵母菌 C、曲霉 D、黄曲霉 •5.和面时加入酵母菌,可以使蒸出的馒头暄软多孔,原因
• 是( •A )
• A.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二氧化碳 • B.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氧气 • C.酵母菌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 D.酵母菌能分解淀粉,产生氧气
• 中,又能萌•放发线成_____ _。
•7、细•大菌肠中杆的菌_______菌•双能歧够杆产菌生一些抗生素;人体肠道内


•(三)真菌(115---117页)
•1、真菌的种类有__•_酵__母_ 菌 、 •霉菌 和大型真菌。其中 • •_酵__母__菌__是单细胞的真菌;常见的霉菌有_•青__霉_ 菌_和 • •黑__根_ 霉菌,二者孢子的 •颜色 和孢子囊的•形状 不同。 •2、真菌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细__胞_ 壁 、__•_细__胞_膜 _、 • •细胞质 和__•_细__胞__核_ 。 •3、真菌的营养方式有_•腐__生__ _和_•_寄__生__ 。 •4、真菌的繁殖方式主要进行_•_孢__子__繁殖,酵母菌在环境适 • 宜时进行_•出__芽___生殖。 •5、细菌、真菌在生物圈中的作用主要是促进生物圈中的 • __•_碳___ 和_•_氮___的循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