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基础知识
微生物学知识点总结

绪论1、微生物的分类2、甲类法定报告传染病:鼠疫,霍乱3、发展史巴斯德:巴氏消毒法,研制鸡霍乱、炭疽和狂犬病疫苗郭霍:郭霍法则弗莱明:青霉素汤飞凡:分离出沙眼衣原体细菌的形态与结构1、观察细菌的大小和形态,应选择适宜生长条件下的对数生长期细菌为宜。
2、细菌的基本结构3、细菌细胞壁缺陷型(L-型细菌)高渗环境中可生长典型菌落:油煎蛋样菌落可恢复为原菌4、细菌的特殊结构5、细菌芽胞并不直接引起疾病,只有在芽胞发芽成为繁殖体后,才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
6、芽胞不包含质粒。
7、细菌的抵抗力比较:有芽胞,选芽胞;无芽胞,选金黄色葡萄球菌。
8、细菌的生长繁殖(1)个体的生长繁殖二分裂;代时:15~30分钟(2)群体的生长繁殖9、细菌合成代谢产物致病作用:热原质,毒素(外毒素和内毒素),侵袭性菌鉴别作用:色素,细菌素治疗作用:抗生素,维生素噬菌体1、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
2、噬菌体具有病毒的基本特性:①个体微小,无细胞结构;②严格胞内寄生;③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④抗原性;⑤抵抗力3、噬菌体的化学组成:核酸,一种,DNA或RNA,遗传物质;蛋白质,保护核酸,识别宿主菌4、噬菌体分类①毒性噬菌体增殖过程:吸附、穿入、生物合成、成熟与释放。
吸附的原理:受体、配体特异性结合②温和噬菌体整合在细菌基因组上的噬菌体基因称为前噬菌体。
带有前噬菌体的细菌称为溶原性细菌。
三状态两周期:三状态,①游离的具有传染性的噬菌体颗粒;②宿主菌胞质内类似质粒的噬菌体核酸;③前噬菌体。
两周期:溶原性周期和溶菌性周期。
★毒性噬菌体只有溶菌性周期。
细胞的变异与遗传1、细菌基因组的组成:细菌染色体、质粒、整合在染色体中的噬菌体基因组、转座元件2、质粒的特征:①自我复制;②编码产物赋予细菌某些性状的特征;③可自行丢失与消除,非必需;④具有转移性;⑤相容性与不相容性3、细菌由野生型变为突变型,经过第二次突变恢复野生型的性状,称为回复突变;往往是表型回复突变,即第二次突变没有改变正向突变的序列,只是在其他位点发生突变,从而抑制了第一次突变的效应,称为抑制突变。
微生物学基础知识

放线菌
微
生
真菌
物
的 种 类
真核微生物 显微藻类
(由真核细胞构成的)
水绵
没有细胞结构的
微生物:病毒
原生动物 草履虫
微生物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非细胞微生物
细菌、放线菌、蓝细菌
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酵母、霉菌、蕈菌
病毒 亚病毒(类病毒、拟病 毒和朊病毒)
细菌形态与结构
❖ 细菌形态 ❖ 圆形的有机体被称之为球菌。这些细菌可以形
❖ 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细胞壁较革兰氏阳性的细菌薄,但 是它们也同样具有多层脂质成分的外膜结构,以便保
护细胞不受外来有害物质的侵害。
细菌形态与结构
细菌形态与结构
❖ 细菌孢子有着硬的保 护性皮层环绕和保护 细胞的重要部位。
❖ 孢子中休眠的细菌可 以在干旱、高温甚至 放射线照射的环境里 存活数周,甚至数年
的特殊性不是细菌或细菌的代谢产物,而是细菌死亡或解体后才释放出 来的一种具有内毒素生物活性的物质。 ❖ 一般来说内毒素是热原,但热原不全是内毒素。 ❖ 严格地讲,不是每一种热原都具有脂多糖的结构。 ❖ 但所有己知的细菌内毒素脂多糖都有热原活性。 ❖ 药品生产的质量控制一般可以接受的观点是:不存在细菌内毒素意味着 不存在热原。
❖ 细菌生长的必备条件:温度、营养、空气、水
细菌形态与结构
滞后期(Lag)、增长期(Log)、稳定期(Stationary)、死亡期(Death)
霉菌和酵母菌
❖ 霉菌和酵母菌不属于细菌类,他们是真菌。
❖ 酵母菌是具有圆形外层的单细胞生物,类似于 细菌但是比细菌要大。
霉菌和酵母菌
❖ 霉菌具有丝状外型,最终会产生霉菌孢子(分 生孢子)
2024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2023REPORTING 2024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课件•微生物概述与分类•细菌基础知识•真菌基础知识•病毒基础知识•微生物检测技术与方法•微生物在医学领域应用•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应用•总结与展望目录20232023REPORTINGPART01微生物概述与分类010405060302微生物定义:微生物是一类形体微小、结构简单、必须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特点体形微小,需借助显微镜观察;结构简单,多为单细胞或非细胞结构;繁殖迅速,代谢旺盛;种类繁多,分布广泛。
微生物定义及特点微生物分类与命名微生物分类根据微生物的形态、生理生化特性、生态习性、细胞组成等特征进行分类,主要分为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藻类等几大类。
微生物命名采用双名法,即属名和种名,如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物质循环环境净化生物防治工业应用微生物在自然界中作用01020304微生物参与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如碳循环、氮循环等,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微生物能够降解有机污染物,净化环境,如污水处理、土壤修复等。
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病虫害,具有环保、安全等优点。
微生物在食品、医药、化工等工业领域有广泛应用,如发酵工程、生物制药等。
2023REPORTINGPART02细菌基础知识010204细菌形态与结构细菌的基本形态:球菌、杆菌、螺旋菌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细菌细胞壁的结构与组成:肽聚糖、磷壁酸、外膜等细菌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物质转运、能量转换等03营养物质温度酸碱度气体环境细菌生长繁殖条件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最适pH值范围最适生长温度、最低生长温度、最高生长温度需氧菌、厌氧菌、兼性厌氧菌葡萄球菌属、链球菌属等,引起化脓性感染、毒素性疾病等革兰氏阳性菌肠杆菌科细菌、绿脓杆菌等,引起肠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革兰氏阴性菌破伤风梭菌、产气荚膜梭菌等,引起厌氧环境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等厌氧菌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引起结核病、麻风病等其他致病菌常见致病菌及其危害2023REPORTINGPART03真菌基础知识真菌的形态多样,包括单细胞酵母、菌丝体、子实体等。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食品添加剂
部分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 可用作食品添加剂,如酵 母粉、酶制剂等,用于改 善食品品质和加工工艺。
益生菌
益生菌是一种对人体有益 的微生物,可以添加到食 品中,调节肠道菌群平衡 ,提高人体健康水平。
农业领域
生物肥料
利用微生物的固氮、解磷、解钾等作用,可以制作出各种生物肥 料,提高土壤肥力和作物产量。
孢子繁殖
真菌的菌丝体
营养菌丝、气生菌丝、生殖菌 丝
病毒形态与结构
病毒的基本形态
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病毒的繁殖方式
复制增殖
病毒的结构
核酸、蛋白质外壳、包膜等
病毒的感染过程
吸附、注入、合成、装配、释放
其他微生物形态与结构
原生动物的形态与结构 藻类的形态与结构
支原体的形态与结构
其他微生物形态与结构
衣原体的形态与结构
长。
02
CATALOGUE
微生物形态与结构
细菌形态与结构
01
02
03
细菌的基本形态
球菌、杆菌、螺旋菌等
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 质等
细菌的繁殖方式
二分裂繁殖
04
细菌的特殊结构
鞭毛、菌毛、荚膜等
真菌形态与结构
真菌的基本形态
酵母菌、霉菌等
真菌的结构
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 胞核等
真菌的繁殖方式
CATALOGUE
微生物培养与保藏技术
培养基制备和灭菌操作要点
培养基成分选择
01
根据微生物种类和生长需求,选择适当的碳源、氮源、无机盐
、生长因子等。
培养基pH值调整
02
确保培养基的pH值适合微生物的生长,一般细菌生长适宜的pH
微生物的基本知识

二、微生物的特点
微生物除了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这一基本特征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特点也是与众多生物不同的。
(一)种类繁多
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是十分惊人的。一滴水,一颗土粒往往都是一个微生物“社会”。其中以土壤内的生存密度最大,1克较肥活的土壤常含有几亿到几十亿个微生物;贫瘠土壤每克也含有几百万到几千万个,一只肮脏的苍蝇,全身能携带5亿多个细菌,三对足能粘附700万至1000万个细菌,可见微生物的密集度之大。微生物的各类也很可观,自然界已知的微生物就有10万种左右。有人估计,这个数仅占自然界微生物种类的1/10,所以微生物资源的开发潜力是很大的。尤其微生物的生理类型多种多样,如细菌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生物固氮作用;厌氧性的生物氧化作用以及烃代谢;合成各种次生代谢产物:如抗生素、毒素、维生素、赤霉素等;分解各种复杂化合物,如纤维素、木素、甲壳素、琼脂、角蛋白;一些塑料等和分解极毒素物质,如酚、氰、甲醛、多氯联苯等。显然,微生物多种多样的代谢类型,可为生产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丰富的菌种资源。
微生物的基本知识
一、微生物的概念与分类
在自然界里,有许多内眼不能直接看见,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放大才能观察到微小生物,这些微小生物总称为微生物。微生物虽然个体微小,但具有一定的形态与结构,在适宜的环境中生长和繁殖很快,它们在自然界里起着巨大的作用,是引起各种物质转化的原因之一。例如土壤中的微生物能将动物蛋白质转化为无机含氮化合物,以供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而植物又为人类和动物所利用。有的微生物可使人和动植物得病,而另一些微生物又可直接用来治病,如乳酸杆菌制剂乳酶治疗腹泻,有的微生物产生一些有用的物质而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如酿酒、发酵以及抗生素生产等。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至为密切,绝大多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而且是必须的。没有微生物,植物就不能新陈代谢,人和动物也将无法生存,只有少数微生物可能引起人类或动杆物病害,这些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则称为病原微生物或致病菌。
微生物基础知识培训(常用微生物知识)ppt课件

主要通过氧化磷酸化途径进行 ,少数真菌可通过无氧呼吸产 生能量。
物质代谢
能分解纤维素、木质素等复杂 有机物,同时合成自身所需的 营养物质。
生长发育
包括菌丝的生长、孢子的形成 和萌发等过程。
常见真菌种类及其特性
酵母菌
单细胞真菌,可发酵糖类产生酒精和二氧化 碳,广泛应用于食品、酿造等领域。
蘑菇
流感病毒、冠状病毒、艾滋病病毒、疱疹病毒等。
病毒的危害
导致人类和动植物疾病,如流感、艾滋病、口蹄疫等,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 命安全。同时,病毒也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影响。
05 微生物在自然界 中的作用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作用
促进土壤形成
微生物通过分解有机物和 矿物质,促进土壤的形成 和发育。
微生物的收多 、转化快和生长旺等特点。
功能
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如参与物质循环、维持生态平衡、促 进动植物生长等。
微生物与人类的关系
01
02
03
有益关系
微生物在食品、医药、农 业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如制作面包、酿造啤酒、 生产抗生素等。
有害关系
属于担子菌门,是一种大型真菌,具有食用 和药用价值。
霉菌
多细胞真菌,菌落呈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 状,可引起食品、衣物等物品的霉变。
青霉
属于半知菌类,是一种广泛分布的真菌,可 引起水果、蔬菜等农产品的腐烂。
04 病毒
病毒的结构与分类
病毒的基本结构
由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组成,无细胞结构。
某些微生物能引起人类和 动植物的病害,如细菌引 起的痢疾、病毒引起的流 感等。
中性关系
许多微生物与人类和平共 处,不引起疾病,也不产 生明显的益处或害处。
《微生物基本知识》ppt课件

自然界中各类环境适应性分析
微生物在土壤中的分布与功能
包括氮循环、有机物分解等。
水体中的微生物生态
如淡水、海水中的微生物种类及其作用。
极端环境中的微生物
探讨高温、低温、高盐、低氧等极端条件下微生物的生存机制。
人体内外环境中共生关系探讨
01
人体正常菌群分布及其生理功能
如肠道菌群对消化、免疫的贡献。
02
在不同环境下,微生物的生理特性也会发生变化。例如,在缺氧条件下,一些微生物会进行厌氧呼吸,产 生乳酸或酒精等代谢产物;在高温条件下,一些微生物会产生耐热性酶和蛋白质,以适应高温环境。
04
微生物遗传与变异
遗传物质基础:DNA和RNA
1 2
DNA作为遗传物质 大多数微生物的遗传物质是双链DNA,它们携带 着微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全部遗传信息。
转录过程
在转录过程中,DNA的遗传信息 被转录成mRNA,为后续的蛋白质 合成提供模板。
翻译过程
在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遗传信 息被翻译成蛋白质,这些蛋白质是 微生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因突变类型及影响因素
基因突变类型
基因突变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 缺失突变和倒位突变等,这些突 变都可能导致微生物的遗传特性
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与细菌相比,真菌的 细胞结构更为复杂,具有真正的细胞核。
真菌的繁殖方式
通过孢子进行繁殖,如芽殖、裂殖等。
病毒形态与结构
01
02
03
病毒的基本形态
球形、杆形、蝌蚪形等。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物, 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 复制方式增殖。
病毒的结构
包括核酸(DNA或RNA) 和蛋白质外壳。部分病毒 还有包膜结构。
微生物学必考知识点汇总

第一章绪论微生物学(Microbiology)是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理、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分类及其与人类、动物、植物、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等问题的科学。
三菌四体一病毒1.细菌、真菌、放线菌;2.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氏体;3.不具细胞结构的病毒;不同形态的微生物可以分为三大类:1.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的分化程度较高,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胞质内有完整的细胞器(如内质网、核糖体及线粒体等)。
真菌属于此类型微生物。
2.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细胞核分化程度低,仅有原始核质,没有核膜与核仁;细胞器不很完善。
这类微生物种类众多,有细菌、螺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放线菌。
3.非细胞型微生物没有典型的细胞结构,亦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只能在活细胞内生长繁殖。
病毒属于此类型微生物。
细菌是三种形态:球菌(用直径衡量大小)、杆菌(长宽衡量大小,宽写在前面,不加单位,长写在后面,写上单位)、螺旋菌(自然长度、螺旋数、螺距等衡量大小)长度单位均为微米(μm)微生物特点:1.体积小、面积大2.吸收多、转化快3.生长旺、繁殖快☆比面积=面积/体积4.适应强、易变异5.分布广、种类多巴斯德的功绩:1.彻底否定了“自生说”。
巴斯德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进行了许多实验,其中著名的曲瓶颈试验无可辩驳证实,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它们引起有机质的腐败。
2.证明发酵是微生物引起的。
在否定“自生说”的基础上,认为一切发酵作用都可能和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关。
3.免疫学----预防接种。
1877年,巴斯德研究了鸡霍乱,发现将病原菌减毒可诱发免疫性,以预防鸡霍乱病。
首次制成狂犬疫苗,证实其免疫学说,为人类防病、治病做出重大贡献。
4.发明巴斯德消毒法,解决家蚕软化病问题。
60℃---65℃作短时间加热处理,杀死有害微生物的一种消毒法。
柯赫的功绩:1.发明了固体培养基并用其纯化微生物等一系列研究方法的创立2.证实炭疽病因—炭疽杆菌3.发现结核杆菌、霍乱弧菌4.提出科赫法则:确定某种微生物是否具有致病性的主要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细菌的基本结构
• 细菌的特殊结构包括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 一、荚膜 某些细菌细胞壁外围包绕一层界限分明、且不易被洗脱的粘液性 物质,其厚度≥0.2um,称为荚膜(capsule);厚度<0.2um者, 称为微荚膜。荚膜对碱性染料的亲和性低,不易着色,普通染色只能 看到菌体周围有一圈未着色的透明带;如用墨汁作负染色,则荚膜显 现更为清楚(图1-7)。
• 三、 细胞质 • 细胞质(cytoplasm)为细胞膜所包绕的胶状物质,基本成分为水、 无机盐、核酸、蛋白质和脂类等。胞质内还含何多种重要结构 • 1.核蛋白体(ribosome)游离存存于胞质中的小颗粒,其直径为 18nm,沉降系数为70S,由50S与30S大小两个亚基组成;其化学成 分由RNA(70%)和蛋白质(30%)组成,是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每个菌体内约含数万个核蛋白体。 • 2.质粒(plasmid)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环状闭合的双股DNA。 医学上重要的质粒有F因子、R因子、Col因子等。 • 3.胞质颗粒(cytoplasmic granules)大多数为营养贮藏物,包括 多糖、脂类、磷酸盐等。较常见的细菌胞质颗粒为异染颗粒 (metachromatic granules)。 • 四、核质 细菌没有完整的细胞核,其遗传物质仅由裸露的双股DNA盘绕而 成,无核膜包绕,称作核质(nuclear materia1)。因细菌细胞质中含有 大量RNA,用碱性染料时着色很深,将核质掩盖,不易显露。若先用 酸或RNA酶处理,使RNA分解,再用Feulgen法染色,便可在光学显 微镜下呈现球状、棒状或哑铃状核质。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
• 一.细菌的基本形态 细菌有球菌、杆菌和螺形菌三种基本形态(图l—1)。 (一)球菌(coccus) 外形呈圆球形或近似球形。按其分裂繁殖时细胞分裂的平面不同、 菌体的分离是否完全,以及分裂后菌体之间相互粘附的松紧程度不同, 可形成不同的排列方式。 • 1.双球菌(dip1ococcus)在一个平面上分裂,分裂后两个细菌 成对排列。 • 2.链球菌(strept0coccus)在一个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多个细 菌相连成链状。 • 3.四联球菌(tetrads)在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四 个菌体排列在一起呈正方形。 • 4.八叠球菌(sarcina)在三个互相垂直的平面上分裂,分裂后 八个菌体排在一起呈立方形。 • 5.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在多个不规则的平面上分裂, 分裂后排列不规则,许多菌体堆积如葡萄状。
•
(二)杆菌(bacillus) 一般为直杆状,亦可呈棒状或弯曲成弧状。各种杆菌的 大小、长短、粗 细不一致。其排列方式可分为分枝状、成双或链杆状。 (三)螺形菌(spirillar bacterium) 菌体弯曲,可分为螺旋体和螺菌两类。 1.螺旋体(spirochetes)菌体细长、柔软,呈螺旋状。 2.螺菌(spirillum)菌体呈螺形或类弧形,也括弯曲 菌属(Campylobacter)和螺杆菌属(Helicobacter)。 二.细菌的大小 细菌个体很小,通常用微米(um)作为测量其大小的计量 单位。不同种细菌大小不一,同种细菌也可因菌龄和环境 因素的影响,大小有所差异。大多数球菌直径约1.0um, 杆菌(0.5~l.0um)×(2~3um),见表1—1和图l—2。
第二节 细菌的基本结构
• 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 胞质、核质及胞质颗粒等(图1—3)
• 一、细胞壁 • 细胞壁(cell wal1)是细菌最外层的结构,与细胞膜紧密相连。一般 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到,可用胞质分离法和特殊染色法或电子显微镜 观察。 • 1.革兰氏阳性细菌细胞壁 细胞壁较厚(20~80nm),其主要成分 为肽聚糖、磷壁酸和少量表面蛋白质(图l一4)。
· 李决教授畜禽疫病PCR实验室
·基 础 知 识 ·
WEISHENGWUJICHUZHISHI
第一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细菌(bacterium)是一类原核细胞型 (prokaryotic cell type)微生物,其体积微小, 结构简单。无典型的细胞核(无核膜和核仁), 无内质网、高尔基体等细胞器,具有细胞壁, 不进行有丝分裂。广义的细菌亦包括放线菌、 螺旋体、立克次体、支原体和衣原体等微生物。
•
• •
• • • • •
•
• • • • •
• •
• •
(2)合成产物 a、热原质 许多革兰氏阴性菌和某些革兰氏阳性菌能合成一种多糖, 把它注入人或动物体内可引起发热反应,故名热原质。 b、毒素 产生的毒素有内毒素和外毒素两种。内毒素是脂多糖;外 毒素是蛋白质,是某些革兰氏阳性菌在生命活动过程合成并分泌到细胞 外的产物。 c、抗生素 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所合成的一引起抗菌物质,可经 抑制和杀死别的细菌抗生素主要由放线菌和真菌产生。 d、维生素 一些细菌能自行合成维生素,供应自身需要外,人和动 物肠道内某些细菌能合成B维生素K。 3、 细菌的个体生长繁殖 (1)细菌的个体生长繁殖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细菌从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迅速转化为新的 细胞物质,使细胞浆的容量不断增加,体积不断增大,这便是细菌生长 的表现。 (2)细菌的群体生长和繁殖 一定数理的细菌接种于适宜的液体培养基中,给予合适的培养条件, 检测活菌数,发现它生长过程有有一定的规律性,规律在细菌群体中表 现为曲线的升降变化。若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以细菌增长数目的对数 为综坐标作图,便可绘出细菌在人工培养时的“生长曲线”。根据这一 曲线,可把细菌的生长过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迟缓期、对数期、稳定 期和衰老期。
• 二.鞭毛 所有的弧菌、螺菌,大多数的杆菌,以及极少数球菌,在菌体上 附着有细长呈波状弯曲的丝状物,是细菌的运动器官,称为鞭毛 (flageUa)。鞭毛纤细,长3~20um,直径仅l0~20nm,不能直接 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经特殊的鞭毛染色使鞭毛增粗并着色后,才 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图1-8);也可直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图 1-9)。
• 二、孢子 • 孢子是真菌的生殖结构,是真菌繁殖的微小单位。孢子大小(小者 1~2um,大者可达200um或更大)、形状、功能和形成方式各不相同。 孢子可分为有性孢子和无性孢子。 • 1.无性孢子(asexualspore)无性生殖的孢子,根据其发生方式又 可分为叶状孢子、分生孢子及孢子囊孢子。 • (1)叶状孢子:由菌丝(或母细胞)直接形成的生殖孢子,故也 称为菌丝性孢子,根据其形状又分为三种(图2-4)。①芽生孢子:通过 发芽方式所形成的球形或卵圆细胞为芽生孢子,常见于念珠菌和隐球 菌。②厚壁孢子:是真菌的一种休眠细胞,如黄癣菌、白念珠菌等在 一定情况下(如营养不充分,衰老等),菌丝胞质中的原生质浓缩,周 围形成较厚的壁,很像细菌的芽胞,多为圆形,位于菌丝的顶端或中 央,直径大于原细胞的宽度。③关节孢子:也称节孢子,由菌丝断裂 而形成的方形、长方形、圆形或卵圆形的结构,如地丝菌及球孢子菌。 • (2)分生孢子:由菌丝分化出来的特殊结构叫分生孢子梗,在分 生孢子梗上着生的孢子称为分生孢子。根据其大小及形态可分为大分 生孢子(图2-5)及小分生孢子(图2-6),其形态有圆形、梨形、棍棒形或 纺锤形等,无色或着色。 • (3)孢子囊孢子:生长于一种囊状结构孢子囊内的孢子为孢子囊 孢子(图2-7)。孢子囊的形状分为筒状、球状或梨状,其中含有大量孢 子囊孢子,常见于毛霉、犁头霉和根霉等。
• 四、芽胞 • 某些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有多层膜 包裹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称作芽胞(spore)。芽胞带有成套的核质、 酶和合成菌体成分的结构,能保持细菌的全部生命活性。芽胞形成后, 菌体即成空壳;在适当的条件下,芽胞又可发芽而形成新的菌体。产 生芽胞的细菌都是革兰阳性细菌,与医学有关的是需氧芽胞杆菌和厌 氧芽胞梭菌。芽胞折光性强,壁厚,不易着色,需经媒染和加热染色,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见。芽胞的大小、形态及在菌体中的位置随菌种不 同而异(图1-l2)。成熟的芽胞具有多层厚膜结构。
•
按鞭毛的数目及其排列,可将有鞭毛的细菌分为四类(图1-10):单 毛菌(monotrichate)、双毛菌(amphitrichate)、丛毛菌 (1ophotrichate)和周毛菌(peltitrichate)。
• 三.菌毛 • 许多革兰阴性细菌菌体上有比鞭毛更细、短而直硬的丝状附属物, 称作菌毛(pi1i,fimbriae)。菌毛数目较多(100~500根),遍布菌体表 面,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菌毛蛋白),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需借 助电子显微镜观察(图1-l1)。根据菌毛的形态、分布和功能,又分为 普通菌毛(commonpni)和性菌毛(SeX pili)。普通菌毛数量较多(可多至 数百根),均匀分布于菌体表面,作为一种粘附结构,帮助细菌粘附 于宿主细胞的受体上,构成细菌的一种侵袭力;性菌毛仅见于少数革 兰阴性菌,比普通菌毛长而粗,但数量少(1~4根),并随机分布于菌 体两侧。带有性菌毛的细菌具有致育性,称F+菌。当细菌间由性菌毛 结合时,F+菌可将毒力质粒、耐药质粒和核质等遗传物质通过管状的 性菌毛输入F-菌,从而使F-菌也获得F+菌的某些特征。此外,性菌毛 也是某些噬菌体吸附于细菌表面的受体。
•
2.革兰阴性细菌细胞壁 细胞壁较薄(10~15nm),结构较复杂, 肽聚糖含量少,肽聚糖外层还含有由脂蛋白、外膜(磷脂)和脂多糖组 成的多层结构(图1-5)。
• 二、细胞膜 细胞膜(cytoplasmic membrane)位于细胞壁内侧,紧包着细胞质, 厚约7.5nm。基本结构是脂质双层(主要为磷脂),其间镶嵌有多种蛋 白质(图l一6)。
第三节 细菌生理学物性
• 1、 细菌的营养要求 细菌同其他生物一样,必须为断地从外界环境中吸收各种营养成分, 在细菌内合成自身所需要的物质,并从物质的转化过程中获取生命活动 所需的能量,使菌体能正常地生长与繁殖,以保证其生命的延续。细菌 的营养成分水包括:水、碳源、氮素、无机盐、生长因子。 2、 细菌的代谢产物 细菌的代谢产物包括分解产物和合成产物。 (1)分解产生: a、糖的分解及其产物,均是先将糖分解成丙酮酸,然后再以不同的 通路把丙酮酸进一步分解成各种代谢产物。甲酸、乙酸、丙酸、丁酸、 乳酸和琥珀酸等。 有些细菌能分解某种糖产气;有的只产酸不产气;有的则不能分解, 既不产酸也不产气。 b、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及其产物: 酶把蛋白分解成多肽或二肽,有时还可形成少量的氨基酸使氨基酸 脱羧生成胺类和二氧化碳,使氨基酸脱羧生成胺类和二氧化碳。 c、脂的分解及其产物 细菌在脂肪酶类作用下,使脂类水解成甘油和脂肪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