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故障时间(MTBF)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计算公式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计算公式
一、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的定义。
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是指可修复产品两次相邻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是衡量一个产品(尤其是电器等可修复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二、计算公式。
1. 基本公式。
- 对于已知总工作时间T和故障次数n的情况,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MTBF=(T)/(n)。
- 例如,某设备运行总时长为1000小时,期间发生了5次故障。
那么根据公式MTBF=(1000)/(5) = 200小时。
2. 当有多个样本设备时。
- 如果有m个相同设备,每个设备的工作时间分别为T_1,T_2,·s,T_m,对应的故障次数分别为n_1,n_2,·s,n_m。
- 首先计算总的工作时间T = T_1+T_2+·s+T_m,总的故障次数n=n_1 +
n_2+·s+n_m。
- 然后再根据基本公式MTBF=(T)/(n)计算。
例如有3台设备,设备1工作了500小时,发生2次故障;设备2工作了800小时,发生3次故障;设备3工作了600小时,发生2次故障。
- 总工作时间T=500 + 800+600=1900小时,总故障次数n = 2+3+2 = 7次。
- 则MTBF=(1900)/(7)≈271.43小时。
MTBF平均故障时间

MTBF 平均故障时间MTBF平均故障时间2011-03-04 17:58MTBF-MTBF概述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又称平均无故障时间,英文全称是"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指可修复产品两次相邻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记为MTBF。
MTBF是衡量一个产品(尤其是电器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单位为"小时"。
它反映了产品的时间质量,是体现产品在规定时间内保持功能的一种能力。
具体来说,它仅适用于可维修产品。
同时也规定产品在总的使用阶段累计工作时间与故障次数的比值为MTBF。
磁盘阵列产品一般MTBF不能低于50000小时。
随着伺服器的广泛应用,对伺服器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谓"可靠性",就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反之,产品或其一部分不能或将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是出故障。
概括地说,产品故障少的就是可靠性高,产品的故障总数与寿命单位总数之比叫"故障率"(Failure rate),常用λ表示。
例如正在运行中的100只硬碟,一年之内出了2次故障,则每个硬碟的故障率为0.02次/年。
当产品的寿命服从指数分布时,其故障率的倒数就叫做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简称MTBF。
MTBF-MTBF的计算设有一个可修复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共计发生过N0次故障,每次故障后经过修复又和新的一样继续投入使用,其工作时间分别为:,那么产品的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也就是平均寿命为Q为:通常,我们在产品的手册或包装上能够看到这个MTBF值,如8000小时,2万小时,那么,MTBF的数值是怎样算出来的呢,假设一台电脑的MTBF为3万小时,是不是把这台电脑连续运行3万小时检测出来的呢?答案是否定的,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有那么多产品要用几十年都检测不完的。
其实,关于MTBF值的计算方法,目前最通用的权威性标准是MIL-HDBK-217、GJB/Z299B和Bellcore,分别用于军工产品和民用产品。
MTBF指标和计算方法

MTBF指标和计算方法在当今的科技时代,各种设备和系统的可靠性成为了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
而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简称MTBF)作为衡量产品可靠性的关键指标,对于评估设备或系统的稳定性、预测维护需求以及优化成本效益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MTBF 到底是什么呢?简单来说,MTBF 指的是可修复产品在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工作时间。
它反映了产品的耐久性和稳定性,数值越大,表明产品在规定时间内发生故障的频率越低,可靠性越高。
为了更清晰地理解 MTBF,让我们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
假设某台电脑在一段时间内共出现了 5 次故障,每次故障后的修复时间都很短,且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工作时间分别为1000 小时、800 小时、1200 小时、900 小时和 1100 小时。
那么,这台电脑的 MTBF 就等于(1000 + 800 + 1200 + 900 + 1100)÷ 5 = 1000 小时。
这意味着,平均来看,这台电脑每运行 1000 小时就可能会出现一次故障。
那么,MTBF 是如何计算的呢?一般来说,有以下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第一种是通过实测数据进行计算。
这就像我们刚才举的电脑的例子一样,通过记录设备或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工作时间,然后取平均值来得到 MTBF。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基于真实的运行数据,结果比较可靠。
但缺点是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收集足够多的数据,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受到各种外部因素的干扰,导致数据的准确性受到一定影响。
第二种方法是通过预计的故障率来计算。
在产品设计阶段,根据零部件的可靠性数据和系统的架构,预估出产品的故障率。
然后,MTBF 就等于 1 除以故障率。
例如,如果预计某个产品的故障率为 0001 次/小时,那么 MTBF 就是 1 ÷ 0001 = 1000 小时。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在产品开发早期进行估算,为设计和决策提供参考。
mtbf计算方法

mtbf计算方法MTBF计算方法。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是指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指系统正常工作期间的平均时间。
MTBF越长,系统的可靠性就越高。
在实际工程中,MTBF的计算方法对于评估设备的可靠性和维护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MTBF计算方法。
一、基本MTBF计算方法。
1. MTBF=累计运行时间/累计故障次数。
这是最基本的MTBF计算方法,通过统计设备的累计运行时间和累计故障次数,就可以得到MTBF的数值。
这种方法简单直接,适用于对设备运行情况有详细记录的情况。
2. MTBF=∑(T1+T2+T3+...+Tn)/n。
这是一种基于故障时间的MTBF计算方法,将设备每次故障的时间加总,然后除以故障次数,即可得到MTBF的数值。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设备故障时间有详细记录的情况。
二、推导法MTBF计算方法。
1. 推导法MTBF计算方法是通过设备的可靠性函数进行推导得出MTBF的数值。
可靠性函数是指设备在一段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概率函数,通过对可靠性函数的积分运算,就可以得到MTBF的数值。
2. 推导法MTBF计算方法适用于对设备可靠性函数有详细了解的情况,通过对设备的工作原理和故障模式进行分析,可以得到更准确的MTBF数值。
三、统计法MTBF计算方法。
1. 统计法MTBF计算方法是通过对大量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MTBF的数值。
通过对大量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不同工况下的MTBF分布规律,从而对设备的可靠性进行评估。
2. 统计法MTBF计算方法适用于对大量设备进行统计分析的情况,通过对大量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得到更具有代表性的MTBF数值。
综上所述,MTBF的计算方法有多种,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在实际工程中,要根据设备的运行情况和可靠性要求,选择合适的MTBF 计算方法,从而评估设备的可靠性和制定合理的维护周期。
MTBF,即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mtbfMTBF,即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英文全称是"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是衡量一个产品(尤其是电器产品)的可靠性指标。
单位为"小时"。
它反映了产品的时间质量,是体现产品在规定时间内保持功能的一种能力。
具体来说,是指相邻两次故障之间的平均工作时间,也称为平均故障间隔。
概括地说,产品故障少的就是可靠性高,产品的故障总数与寿命单位总数之比叫"故障率"(Failure rate)。
它仅适用于可维修产品。
同时也规定产品在总的使用阶段累计工作时间与故障次数的比值为MTBF。
磁盘阵列产品一般MTBF不能低于50000小时。
计算方法失效时间是指上一次设备恢复正常状态(图中的up time)起,到设备此次失效那一刻(图中的down time)之间间隔的时间。
MTBF值是产品设计时要考虑的重要参数,可靠度工程师或设计师经常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与标准来估计产品的MTBF值。
相关标准包括MIL-HDBK-217F、Telcordia SR332、Siemens Norm、Fides或UTE C 80-810(RDF2000)等。
不过这些方法估计到的值和实际的平均故障间隔仍有相当的差距。
计算平均故障间隔的目的是为了找出设计中的薄弱环节。
MTBF的数学式表达另外,在工程学上,常用希腊字母θ来表示MTBF,既有:在概率论中,可用ƒ(t)形式的概率密度方程表示MTBF,既有:此处ƒ指的是直到下次失效经过时长的概率密度方程--满足标准概率密度方程--故障时间随着服务器的广泛应用,对服务器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所谓"可靠性",就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反之,产品或其一部分不能或将不能完成规定的功能是出故障。
概括地说,产品故障少的就是可靠性高,产品的故障总数与寿命单位总数之比叫"故障率"(Failure rate),常用λ表示。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平均失效时间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平均失效时间•定义:指设备两次故障间隔时间的平均值。
•用意:根据其平均值,判断下次设备可能的故障时间,在该日期前,预先做点检或更换,如此,可避免生产中故障引起的停工损,属于计划保养中的预防保养。
•MTBF=负荷时间/总故障件数。
•MTBF尚可做为预估某一期间的故障机率,以作为判断保养或更换零件之参考依据,如下例:MTBF 练习•某设备之A 零件,故障率为0.02次/时,则其MTBF 为1/0.02=50小时,若欲了解未来4小时的故障机率,可用下列公式来计算(r 是故障率,t 是时间),所以未来4小时的概率如下:%69.70769.09231.0111402.0==-=-=-=⨯--F F F eF e F rtMTTR(Mean Time To Repair平均修复时间)•定义:设备每次故障后至修复正常运作所需时间的平均值。
•用意:评估修理技术能力及修理机动性是否良好,是衡量保养部门绩效的一项参考指针。
•MTTR=故障停止总时间/总故障件数MTBF分析•MTBF分析之目的–对于高频度故障零件的重点对策及零件寿命延长的技术改良依据.–零件寿命周期的推定及最适修理计划之研究.–有关点检对象、项目的选定与点检基准的设定、改良.–内外作业区分的检讨.根据公司内设备整备能力的评价,以设备别、作业种类别来决定其分担修理品质与设备效率之风险,作为内外作业检讨之重要参考.–设定预备品基准.机械、电气零件的各常备项目及基本库存数量,应由MTBF的记录分析来判断使其库存达到最经济的状况MTBF分析–作为选定修理整备方法改善重点之参考.为了提高设备稼动率,必须缩短设备停止的长时间修理作业及工程调整、变换的时间;因此,有必要对保养作业方法作检讨,而其检讨的项目、优先级的选定等基本情报,均须来自MTBF的分析记录表.–对设备对象设定预估时间标准,及其保养作业的选定与保养时间标准的研究.修理整备预估时间标准的设定及保作业的选定,必须考虑设备保养重复频度或标准时间值与实际保养时间的差异及生产作业特性等因素,因此MTBF分析表是必要的.MTBF分析–图面整理及重新选定重点设备或零件之参考.MTBF分析记录表所记录的设备零件改良项目、或磨耗劣化等情报,以及设备图面修正或预备制作等之整理,若能时常作分析检讨及重要度顺序管理,则使用图面管理变得容易.–运转操作标准的设定、改订及决定设备保养业务的责任分担.–提供设备之信赖性、保养性设计的技术资料.保养技术最重要的是以MTBF分析表为基础,收集有关设备之信赖性、保养性设计的技术情报,以便提供设计部门在设计设备时参考.MTBF分析•MTBF分析之應用–对于保养部门而言,很难了解保养活动与制品品质间的关联性.例如,以故障修理而言,一般多以机能修复为重点,不会去确认保养作业所达成产品的品质改良情形.如何将产品品质和保养活动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MTBF的分析表可作为参考性资料.–PM着重以设备诊断技术为中心的预知保养,但其具体课题与结果是很难知道的;由MTBF表中,找出设备诊断技术开发的课题,为一有力的做法.MTBF分析–设备教育资料的制作:培育对设备熟悉、能力强的人员是PM的重要课题,然而一般教育多以市售书籍为模板,未充分考虑自己公司、单位的问题状况,且与书籍所述之背景间更存有差异;因此,若能利用MTBF分析,教育有关公司生产设备结构、机能、弱点及注意事项,是较具体的做法.–设备生命周期成本(life Cycle Cost;L.C.C)的把握及其研究资料:MTBF分析表,是以设备主为主体,经长期而作成的一览表;因此,由设备所发生保养作业、费用、预备品及损失的发生状况,来掌握设备生命周期成本资料,是设备生涯管理的重要基础.–如上所言,MTBF分析不仅是保养记录的方法之一,其保养记录更可作为保养活动、管理和技术活动指针的原始情报,价值非常大.MTBF分析•MTBF分析表制作注意事项–应具一览性,尽可能将相关资料整理在一张表上,不要散乱.–将一特定期间的保养数据及相关资料,应以时间为序列来整理、记录,如此会便于了解.–可同时进行保养的记录与分析.–多下点心思,在一张表内整理多种情报;不仅将设备故障或保养情报记录下,还可将品质、安全、成本等情报整理成与制造、设计、技术相关的参考资料.–经由MTBF分析表中即可了解管理的重点.MTBF分析•MTBF分析表制作五个步骤–步骤一:决定要分析的设备对象-通常先选择重点设备来记录,亦有以类似设备群或针对设备某重点部位来记录的.–步骤二:故障资料的收集-以过去3~5年或至少30件以上的设备故障资料来分析.–步骤三:故障MAP的绘制-将设备整体图形绘出,利用步骤二之资料,标示出故障部位,如下表.。
mtbf检验标准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检验标准是用于衡量系统可靠性的重要指标,它表示系统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出现故障之间的平均时间间隔。
MTBF测试标准对于预测设备或系统的寿命以及评估其可靠性至关重要。
MTBF测试标准可以包括Telcordia SR332、MIL-HDBK-217、GJB 299、IEC 62380和RIAC-HDBK-217Plus等。
对于计算机设备的MTBF测试,还可以参考GB/T 5080.7等国家标准。
在进行MTBF测试时,需要遵循相应的测试方法和标准,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由于MTBF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生产成本、系统可靠性以及客户满意度等方面,因此MTBF 测试标准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尤为重要。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介绍

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介绍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即平均无故障时间,是一个重要的可靠性参数,用于衡量设备或系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平均无故障运行的时间。
MTBF是衡量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指标,对于保证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提供高质量服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MTBF的概念、计算方法和应用领域,并探讨如何提高MTBF值。
首先,MTBF是指在没有维修或更换的情况下,设备或系统能够连续正常运行的平均时间。
通常以小时(h)为单位进行度量。
MTBF表示的是设备或系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的平均寿命,即在此期间内无故障发生的时间。
为了计算MTBF,首先需要收集设备或系统的故障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设备故障的发生时间以及故障修复的时间。
然后,将所有故障修复时间累加起来,再除以故障发生的次数,即可得到平均无故障时间。
例如,如果在一个设备上有10次故障发生,累计故障修复时间为100个小时,那么MTBF就是100小时/10次=10小时。
MTBF的应用领域广泛,包括电子设备、通信网络、制造业等。
在这些领域中,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保证正常运营至关重要。
通过计算MTBF可以评估设备的可靠性水平,并进行故障预测和维护计划。
例如,在制造业中,MTBF可以用来评估设备的稳定性,优化生产效率和减少停机时间。
在通信网络中,MTBF可以用来评估网络设备的可靠性,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MTBF值,可以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选择高质量的设备和零部件是提高MTBF的关键步骤。
优质的设备和零部件通常具有更长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其次,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可以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
定期的维护能够提早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修复,从而减少设备停机的风险。
此外,技术支持和培训也可以帮助提高MTBF。
员工接受培训后,能够更好地理解设备运行和维护的要点,及时处理设备故障。
总结一下,MTBF是设备或系统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平均无故障运行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
目录
一、MTBF的定义
二、指标计算
一、MTBF的定义
今天我们来讲和MTTR相关的另一个概念,同样是维修领域常见的关键绩效指标(KPI),叫做平均故障间隔时间,英文是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MTBF)。
还有一个类似的KPI,叫做 Mean Time To
Failure (MTTF),中文翻译的时候很多也翻译成平均故障间隔时间。
但是这两个有一点差别,MTBF一般用于可以修复的设备考量,而MTTF一
般用于不可修复的设备考量,比如灯泡之类的。
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指设备在两次故障之间的运行时间。
这个数值的不断提高,体现了设备可靠性的提升。
二、指标计算:
MTBF = 总共运行时间(小时)/故障次数
计算时要先指定评估时间段,我们还是用上次讲MTTR的那个图表来说明如何计算MTBF。
但要注意总共运行时间是在这个评估时间段内所
有时间的总和,包含了运转,维修的所有时间,不是狭义地指设备运转
完好的时间。
评估时间段:1000小时
总共运行时间:1000小时
故障次数:10次
MTBF=1000小时/10次=100小时
那么如果上述设备是不可修复设备,我们来计算一下MTTF。
由于设备不可修复,上图中10个设备到达故障的时间分别是
100,152,192,297,433,548,689,757,823和951小时。
那么最终:
MTTF=(100+152+192+297+433+485+689+757+823+951) / 10 = 487.9小时
另外,值得再说明一下的是,在SMRP的标准里是将MTBF的倒数作为故障率来使用的。
但是在IEC标准里是将MTTF的倒数作为故障率来使用的。
主要是由于侧重的设备类别不一样,大家根据可以不可以修复来区分的话,应该不会混淆和互相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