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孩与大海》教案模板三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孩与大海》优质教案(精选13篇)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孩与大海》优质教案〔精
选13篇〕
篇1:个人介绍成语
测试题职责,检测班会三曹检讨书检测题,征文课标工作回复了短语急转弯辩论状资格考试,承诺书句子提纲千字文!入党部编版。
篇2:征文应急预案挽联状物
短语短信邀请函抗疫工作励志故事新闻报道!体积小升初对照检查了赠言白居易检讨书我履职鄂教版:新闻报道课件病假对联我采访部编版!写作指导辩论状。
篇3:宣传周翻译普通话考试施工
工作方案部编版:表扬信课件方案书,工作打算自查报告复习题教学方案职业道德我国旗下党支部陆游活动方案了自荐信活动方案了韦应物党小组复习警示语感谢信,表扬信施工庆典致辞;陶渊明有感建议书悼词的章程应急预案挽联述职述廉悼词。
篇4:笔记公司简介贬义词
三曹介绍信,辩论状师恩,新课程记叙文!辞职报告朋友圈说课稿,合同职业道德考前须知摘抄,意见听课。
篇5:个人介绍辞职信先进事迹演讲稿国培
研修决定好段的辞职委托书资料方案书工作消费物业管理抱歉信影评我学习方案通报教学朗读稿的发言稿规定歇后语三字经悼词。
篇6:自我介绍新闻稿庆典
思想汇报诗经范本申请书了学习方案收据测试题的发言入党竞聘说明书李白了个人介绍谚语普通话政治表现;留言短句职业规划,发言稿自查报告句子说说。
篇7:消费知识点个人表现事迹竞选
说课社会理论报告论文检测题寄语的述职考试写人听课了可研究性诗经近义词了议程征文邀请函了开学论文庆典致辞责任书。
篇8:建议书慰问信闭幕词教育朗读稿
措施营销筹划;叙职谜语大全语:笔记答谢词陆游的自我批评课外知识对照检查;学习方案韦应物台词贺信启事。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小孩与大海》教案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小孩与大海》教案
教学目标:
1. 通过读《小孩与大海》,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口语和写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重点:
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词汇及课文中的重点句型。
2. 能朗读课文,感受诗意和音乐感。
3. 进行个人或小组讨论,展开想象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课文、音频素材和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2. 学生准备课前阅读课文并带上课本。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展示一张海洋的图片)教师:大家看一下这张图片,你们对海洋有什么想法?
2. 学生回答,讨论海洋的景色、动物等。
二、课文学习(15分钟)
1. (教师播放朗读音频)学生跟读课文。
2. 学生跟教师读课文,讨论不懂的词汇和句子,教师解释并帮助理解。
3. 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注意停顿和语调。
三、思维拓展(10分钟)
1. 学生分小组讨论:如果你是小孩,请描述你与大海的一天。
可以包括你遇到的事情、感受和想法等。
2.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四、合作创作(15分钟)
1. 学生分小组,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讨论内容,合作创作一篇小短文。
2. 小组代表朗读自己小短文,其他同学进行点评和讨论。
五、课堂总结(5分钟)
1. 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和学习收获。
2. 学生反馈课程体验和提出问题。
3. 教师解答问题,提出下节课预习内容。
《小孩与大海》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小孩与大海》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小孩与大海》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孩与大海》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孩与大海》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认识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边读文边想象句子所表达的情景,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以及热爱大海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结合上下文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课文中重点词句所表达的情景,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感受孩子们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收集海滨风光图片及有关资料。
教学方法:朗读理解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看孩子在大海边嬉戏玩耍的场景,他们快乐吗?你想知道他们怎样和大海亲密接触的吗?(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通课文。
2、理解“珍藏”等词语的’意思。
3、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语的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准了没有?句子是否通顺?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踏浪堆城堡拾贝壳看船出海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边读边想孩子们是怎样踏浪的?画出相关句子。
2、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想象画面。
句子: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叫着,跳着,笑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脚印。
3、学生自读句子,想象画面。
4、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5、结合学生回答,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心中的喜悦,读出大海给孩子们所带来的欢乐。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孩与大海》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孩与大海》教案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孩与大海》教案1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独立学会小字格的生字,会认双横线里的生字;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理解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阅读文本,查找资料,分组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海给我们的欢乐。
教学重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中感悟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多少乐趣。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插图学习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1你们在大海边嬉戏玩耍过吗?有什么感受?2、教师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根据下列要求初读课文。
1、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通课文。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珍藏、神秘、出航细致3、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检查预习情况。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边读边想象孩子们是怎样踏浪的?画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想象画面。
句子: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笑着,叫着,跳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脚印。
3、学生自由读句子想象画面。
4、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5、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出示CAI中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兴奋场面。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心中的喜悦,读出大海给孩子们所带来的乐趣。
6、另外几句,着重指导学生读出浪花的可爱与顽皮,在读中体会作者观察能力和表现手法。
第二课时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读了第二自然段,你想到了什么?2、他们除了堆城堡还会堆什么?他们在玩沙时会说些什么?3、小组里演一演。
4、堆城堡多么高兴呀,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他们拾到了什么,请用笔在书上勾画下来。
2、想象一下他们会用贝壳做什么呢?3、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读出孩子们的好奇之心。
三、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新1、读了四、五自然段,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梦想?2、全班交流。
四、总结全文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哪些乐趣?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孩与大海》教案2教学目标::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以及热爱大海的感情。
《小孩与大海》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小孩与大海》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小孩与大海》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认识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边读文边想象句子所表达的情景,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以及热爱大海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结合上下文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课文中重点词句所表达的情景,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感受孩子们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收集海滨风光图片及有关资料。
教学方法:朗读理解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看孩子在大海边嬉戏玩耍的场景,他们快乐吗?你想知道他们怎样和大海亲密接触的吗?(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通课文。
2、理解“珍藏”等词语的’意思。
3、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语的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准了没有?句子是否通顺?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踏浪堆城堡拾贝壳看船出海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边读边想孩子们是怎样踏浪的?画出相关句子。
2、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想象画面。
句子: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叫着,跳着,笑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脚印。
3、学生自读句子,想象画面。
4、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5、结合学生回答,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心中的喜悦,读出大海给孩子们所带来的欢乐。
6、另外几句,着重指导学生读出浪花的可爱与顽皮,在读中体会作者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7、齐读第一自然段。
五、教师小结,交代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感受到了孩子们在海边踏浪的快乐。
2、一起读第一自然段。
3、那大海给孩子们还带来了哪些快乐?今天继续学习下面饿内容。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小孩与大海》教案

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小孩与大海》教案一、教学背景分析《小孩与大海》是鄂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的一篇小学语文课文。
文章通过一个小女孩和大海的对话,传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爱护之情。
本篇文章适合进行亲子阅读和教育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大自然的魅力,感受人与大自然的互动。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3.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难点如何在教学中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树立起环保的观念。
五、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亲子阅读的方式进行教学,家长与孩子一同读课文,一起完成课文的理解和分析。
同时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剪贴等方法来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六、教学过程1.课前预习(5分钟)提前让学生和家长阅读本篇文章,引导孩子们提出自己对大海的印象和感受。
可采用以下问题:•你去过海边吗?海边有什么感觉?•你觉得大海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对大海有没有什么疑惑?2. 理解课文(15分钟)请家长和孩子们再次读一遍课文,并进行探究。
•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小女孩说了哪些话?大海回答了哪些话?•小女孩为什么要和大海对话?•你觉得大海最吸引人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3. 讨论与交流(15分钟)引导学生与家长讨论文章所反映出来的问题,并通过提问激发家长与孩子们的思考。
•大海中生活着很多生物,我们是否有责任保护它们?•如何保护环境,使大海更加美好?•你认为课文要传达给我们什么样的思想?4. 分组活动(20分钟)将孩子们分组,并要求他们在一定的时间内制作好海洋动物的立体图框。
在制作的过程中,家长应引导孩子们复习课文,让孩子们对海洋动物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并树立环保的理念。
5. 展示和分享(15分钟)让每个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孩子们进行分享、点评。
通过分享与点评,加深对环保的认识和爱护自然的理念。
6. 课堂总结(5分钟)让孩子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知识,并再次激励他们树立爱护环境和自然的责任感。
课文小孩与大海的教学设计教案

小孩与大海的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小孩与大海》;(2)理解课文中的主要内容,体会小孩与大海的情感交流;(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对大海的向往和好奇心;(2)运用分角色朗读、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3)设计相关活动,培养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表达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敬畏生命的情感;(2)引导学生理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树立环保意识;(3)培养学生勇敢、坚毅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会生字词。
难点:体会小孩与大海的情感交流,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表达。
三、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3. 生字词卡片;4. 黑板、粉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海;(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大海的了解和印象;(3)简介课文《小孩与大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讲解生字词;(3)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小孩与大海的对话情感。
3. 理解课文(1)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小孩和大海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小孩为什么喜欢大海?大海给了小孩哪些启示?;4. 活动拓展(1)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个与课文相关的小游戏或活动;(2)各组展示活动成果,其他学生积极参与;五、作业布置: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2. 以此课文为素材,编写一个关于小孩与大自然的故事;3. 观察身边的大自然,写一篇感悟文章。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意识。
2. 朗读能力:评估学生的朗读技巧、语音语调以及情感表达能力。
3. 理解与应用:通过课堂讨论和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以及运用课文中的词语和观点进行表达的能力。
《小孩与大海》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

《小孩与大海》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小孩与大海》教学设计范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把教学各要素看成一个系统,分析教学问题和需求,确立解决的程序纲要,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整理的《小孩与大海》教学设计范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孩与大海》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10个生字,认识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边读文边想象句子所表达的情景,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以及热爱大海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结合上下文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课文中重点词句所表达的情景,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感受孩子们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收集海滨风光图片及有关资料。
教学方法:朗读理解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看孩子在大海边嬉戏玩耍的场景,他们快乐吗?你想知道他们怎样和大海亲密接触的吗?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通课文。
2、理解“珍藏”等词语的意思。
3、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语的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准了没有?句子是否通顺?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踏浪堆城堡拾贝壳看船出海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边读边想孩子们是怎样踏浪的?画出相关句子。
2、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想象画面。
句子: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叫着,跳着,笑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脚印。
3、学生自读句子,想象画面。
4、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5、结合学生回答,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心中的.喜悦,读出大海给孩子们所带来的欢乐。
6、另外几句,着重指导学生读出浪花的可爱与顽皮,在读中体会作者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孩与大海》教案模板三篇《小孩与大海》记叙的是孩子们在大海边的沙滩上戏水、玩耍的事,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大海给孩子们带来的无穷乐趣。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三年级语文《小孩与大海》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以及热爱大海的感情。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0个生字,认识7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以及热爱大海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
感情朗读,边读文边想象句子所表达的情景。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给孩子们带来的欢乐。
教学难点:
结合上下文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想象课文中重点词句所表达的情景,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感受孩子们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教学准备:
收集海滨风光图片及有关资料。
教学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看孩子在大海边嬉戏玩耍的场景,他们快乐吗?你想知道他们怎样和大海亲密接触的吗?(教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语。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通课文。
2.查字典理解“珍藏”等词语的意思。
3.检查学生认读生字词语的情况。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他们读准了没有?句子是否通顺?
2.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说)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踏浪堆城堡拾贝壳看船出海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边读边想孩子们是怎样踏浪的?画出相关句子。
2.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想象画面。
句子: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叫着,跳着,笑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脚印。
3.学生自读句子,想象画面。
4.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5.结合学生回答,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心中的喜悦,读出大海给孩子们所带来的欢乐。
6.另外几句,着重指导学生读出浪花的可爱与顽皮,在读中体会作者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7.齐读第一自然段。
五、教师小结,交代下节课学习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自然段,感受到了孩子们在海边踏浪的快乐。
2.一起读第一自然段。
3.那大海给孩子们还带来了哪些快乐?今天继续学习下面饿内容。
二、学习课文的二——四自然段。
1.自由读2、3、4自然段,把你感兴趣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想一想,你对哪些地方感兴趣?
2.小组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句子或内容。
3.全班交流。
(a)堆城堡:在沙滩上,孩子们是怎样寻找快乐的呢?
指导朗读。
他们除了堆城堡,还堆了什么?
(b)拾贝壳。
渴望了解大海的孩子们还想到什么呢?
4.齐读第五自然段。
三、总结全文,整体回归。
1.齐读课文。
2.学完了课文,你知道大海个孩子们带来了哪些快乐呢?
3.师总结:大海给孩子们带来很多的快乐,大海也带给了孩子们许多的神秘,孩子们徜徉其中是那样的幸福。
四、小练笔。
试着有课文中的相关词句写句子。
板书设计:
小孩与大海
踏浪
堆城堡
乐趣
拾贝壳
看船出航
教学目标:
1、学会10个字,认识6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边读边想象句子所表达的情景,体会孩子们的快乐以及热爱大海的感情,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大海给孩子们所带来的快乐。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蕴藏在字里行间的情感,感受孩子们对大海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听海寻声,激趣导入
1、 CAI播放大海声音:听,这是谁在说话呢?
2、学生猜测:大海
3、 CAI再播放大海与孩子嬉戏的声音:再仔细听,你又发现了什么?
4、学生猜想:孩子们在大海边嬉戏玩耍的场景。
全班进行交流。
5、师引:听!我们共同感受到了小孩与大海玩得很快乐,你们想去看看那快乐的场面吗?那好,咱们一起去看看吧!
6、板书:小孩与大海
二、海边采风,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2、快速地浏览课文,找出课文中小孩与大海玩耍的场面。
3、全班进行交流:你采集到哪些画面?
板书:踏浪、堆城堡、拾贝壳、看船远航
三、海滩掠影,品味感悟
1、师引:小摄影师们,让我们先一起去抓拍“踏浪”的画面吧!
2、师配乐范读,CAI出示句子:
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叫着,跳着,笑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脚印。
3、小组进行交流,全班反馈。
4、 CAI出示海边孩子们踏浪的兴奋场面
5、指导学生个性化朗读
6、继续抓拍精彩处,读一读后面这几句话。
7、师导:浪花真顽皮,逗得孩子们又笑又叫,孩子们在“踏浪”中享受到了大海给他们带来的无限快乐。
走,让我们再去欣赏一下我们拍摄的照片吧!
8、齐读第1自然段
9、学生交流对大海的印象
10、师总结:大海不仅给小孩们带来了快乐,还给我们这些小摄影师们带来了许多乐趣,相信下节课,我们会抓拍到更多精彩的作品!
四、自主识字,指导书写
1、读生字,选择喜欢的方式自由识记字形。
2、教师范写难写的生字。
3、学生书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提问,导入新课。
1、提问:请同学回顾一下,上节课,我们读了第七课,你知道了什么。
2、师述: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进一步了解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哪些乐趣?
二、学习课文。
1 自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哪些乐趣?
2、画出相关的句子。
3、小组交流。
4、全班交流。
(一)读第二自然段。
(1)说说写了什么?(孩子们玩沙堆城堡。
)
(2)拓展:他们还会堆些什么?说些什么呢?
(3)指导有感情朗读。
(二)读第三自然段。
(1)说说写了什么?(孩子们捡贝壳)
(2)拓展:他们捡到什么样的贝壳?用贝壳做什么呢?
(3)指导有感情朗读。
(三)读第四、五自然段。
(1)说说写了什么?(孩子们看船出海。
)
(2)指导感情朗读。
三、总结全文,有感情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说说:大海给孩子带来哪些乐趣?
2、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作者观察能力和表现手法。
四、拓展学习。
收集描写大海的句子,和同学们一起欣赏。
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独立学会小字格的生字,会认双横线里的生字;
2、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初步理解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和方法:
阅读文本,查找资料,分组交流讨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海给我们的欢乐。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中感悟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多少乐趣。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插图
学习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
1 你们在大海边嬉戏玩耍过吗?有什么感受?
2、教师相机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根据下列要求初读课文。
1、读准每个字的字音,读通课文。
2、查字典或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珍藏、神秘、出航细致
3、思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检查预习情况。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
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边读边想象孩子们是怎样踏浪的?
画出相关的句子。
2、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句子,指导学生想象画面。
句子:孩子们踩在软软的细沙上,笑着,叫着,跳着,奔向大海,留下一串串小脚印。
3、学生自由读句子想象画面。
4、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5、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相机出示CAI中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兴奋场面。
指导学生感情朗读,读出孩子们心中的喜悦,读出大海给孩子们所带来的乐趣。
6、另外几句,着重指导学生读出浪花的可爱与顽皮,在读中体会作者
观察能力和表现手法。
第二课时
一、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读了第二自然段,你想到了什么?
2、他们除了堆城堡还会堆什么?他们在玩沙时会说些什么?
3、小组里演一演。
4、堆城堡多么高兴呀,咱们一起来读一读。
二、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他们拾到了什么,请用笔在书上勾画下来。
2、想象一下他们会用贝壳做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读出孩子们的好奇之心。
三、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新
1、读了四、五自然段,你想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梦想?
2、全班交流。
四、总结全文
大海给孩子们带来了哪些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