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消费者九大人群4个阶层分析

合集下载

汽车客户级别划分标准

汽车客户级别划分标准

汽车客户级别划分标准汽车客户级别划分标准是指根据汽车客户的综合购车能力和购车需求,将客户划分为不同级别,以便汽车品牌在销售和服务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提高客户忠诚度和满意度。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汽车客户级别划分标准。

一、按照购买能力划分1.高端客户这些客户有较高的购买能力,一般会购买豪华车型和性能车型,对品牌和车型有较高的忠诚度,对车辆质量和服务要求较高。

3.普通客户二、按照购车需求划分这些客户一般是家庭用户,购车需求以满足家庭出行和短途旅游为主,对车辆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要求较高。

2.商务客户1.私家车用户这些客户购车主要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出行需求,车辆使用频率较高,在维修和保养方面也比较注重。

2.单位或租赁公司客户3.政府或公务员客户四、综合划分这些客户为高端私家车用户或单位/租赁公司客户,车型以豪华车型和中高档车型为主,对车辆品质和服务要求较高。

通过以上的汽车客户级别划分标准,可以更全面、细致地了解汽车客户的购车需求和使用特征,在销售和服务中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

汽车品牌也可以为不同级别的客户制定不同的销售和营销策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推动品牌的持续发展。

除了上述的汽车客户级别划分标准外,还有一些其他细分标准,可以更细致地刻画不同类型的汽车客户。

一、购车周期标准按照购车周期,可以将客户划分为短期购车客户和长期购车客户,其中长期购车客户是指在3年以上购置一辆新车或一年以上换一辆新车的客户。

长期购车客户一般对车辆品质、性能、舒适性和品牌忠诚度要求比较高,而短期购车客户则更注重价格和性价比。

对于汽车销售人员来说,了解客户的购车周期,可以更有目的地进行销售策略。

按照购车渠道,可以将客户划分为自主购车客户和组织购车客户。

自主购车客户一般是通过汽车4S店或互联网购买车辆。

这些客户比较看重汽车品牌、车型、性能和售后服务。

组织购车客户一般是政府机关、企业或租赁公司,这些客户购车规模较大,对售后服务和维修保养要求较高。

汽车消费群体分析

汽车消费群体分析

汽车消费群体分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作为一种交通工具和生活方式的象征,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汽车消费群体的分析对于汽车厂商和市场营销人员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对汽车消费群体进行分析。

一、年龄段分析1.青年消费群体:随着就业机会的增加和收入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进入汽车消费市场。

青年消费群体通常对于汽车的外观设计和性能有较高的要求,他们更倾向于购买小型或中型车,并且更关注操控性能、燃油经济性和科技配置等因素。

2.中年消费群体:中年消费群体通常已经成家立业,对于汽车的需求更加实用和稳定。

他们更关注空间舒适性、安全性和品牌形象等因素。

中年消费群体更倾向于购买中大型车或SUV车型。

3.老年消费群体:老年人在养老生活阶段依然对于汽车有一定的需求。

老年消费群体更注重舒适性、易上下车、辅助驾驶等因素,有些老年消费群体会倾向于购买豪华品牌或电动汽车,以提高生活品质和环境保护意识。

二、性别分析1.男性消费群体:男性在汽车市场中的消费占据主导地位。

男性消费群体通常更关注车辆的性能和操控性,对于速度、引擎功率和运动感等因素有较高的要求。

2.女性消费群体:随着女性在社会中地位的提高和职业的发展,女性消费群体在汽车市场中也逐渐崭露头角。

女性消费群体更关注车辆的外观设计、颜色以及舒适性等因素,她们更倾向于购买小型、时尚、便捷的车辆。

三、收入水平分析1.高收入消费群体:高收入消费群体对于汽车的购买能力更强,他们更倾向于购买豪华品牌和高性能的汽车。

他们对于品牌形象、技术配置和驾驶体验等因素有较高的要求。

2.中收入消费群体:中收入消费群体在汽车市场中占据较大份额。

他们对于性价比和经济性有较高的要求,更倾向于购买中低价位、功能齐全的汽车。

3.低收入消费群体:低收入消费群体通常对于汽车需求较低,他们更关注价格和经济性。

低收入消费群体更倾向于购买二手车或经济型车辆。

四、地域分析1.一线城市消费群体:一线城市的汽车消费群体相对较多,在这些城市中购车的需求多样化。

不同年龄用户的汽车需求分析

不同年龄用户的汽车需求分析

Z一代(90后)•风华正茂、条件优越,有压力但不压抑,追求自我个性•个性张扬的购车观念:希望成为人群中的焦点•选车偏好:爱豪车,拼颜值,品牌偏见最少风华正茂、条件优越,有压力但不压抑,追求自我个性87% 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家庭较富余, 平均家庭月收入2.67万元变独拼秀迅享巧“拼”不蛮干, 乐观地“拼”喜欢分“享”,放大快乐 喜欢享受,“享”生活之美快信息、快生活、 快消费、快决策喜怒哀乐文字“秀”出来变革中长大的一代 独生小孩儿的孤“独”Z 一代身处的家庭氛围相对宽松,社会环境也更为多样化,造就这一代人追求独立自我、勇于探索的的个性平均年龄22.18岁 84%单身个性张扬的购车观念:希望成为人群中的焦点•汽车对于Z一代来说不只是代步工具,更是一个重要的消费象征,自带光环。

•他们更在意自己的车是否够炫、个性、凸显身份。

Z一代:汽车消费观(TGI)我想拥有一部引人注目的车为了我喜欢的车,我愿意花更多的钱选择符合我需求的性价比最高的车我认为车应该像家一样舒适车对我来说更像朋友或家人选车偏好:爱豪车,拼颜值,品牌偏见最少•两极分化:12万以下和40万以上偏好度明显偏高。

•车型选择:最爱还是轿车,越大越豪华越好。

•品牌偏好:没有品牌偏见,最爱韩系和日系品牌,中国品牌也不错。

选车偏好:Z一代最关注的TOP 20车型关注度排名车型名称品牌名称车型级别关注度TGI1 卡罗拉一汽丰田紧凑型车1242 速腾一汽-大众紧凑型车1123 哈弗H6 哈弗Suv 1014 哥瑞东风本田小型车1345 迈腾一汽-大众中型车1056 宝来一汽-大众紧凑型车917 A4L 一汽奥迪中型车988 明锐上汽大众斯柯达紧凑型车1139 思域东风本田紧凑型车10810 CS75 长安轿车Suv 10311 锐界长安福特Suv 9612 帕萨特上汽大众中型车10313 途观上汽大众Suv 9114 英朗上汽通用别克紧凑型车9015 宝骏730 宝骏Mpv 10116 捷达一汽-大众紧凑型车10217 朗逸上汽大众紧凑型车9218 A6L 一汽奥迪中大型车10819 T600 众泰Suv 11620 传祺GS4 广汽传祺Suv 101城市新移民•更传统、更家庭,努力打拼、务实乐观•低调朴实的购车观念:拥有梦想但脚踏实地•选车偏好:外形高大上,内秀性价比城市新移民更传统、更家庭,努力打拼、务实乐观学历水平一般 65% 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家庭收入中等, 平均家庭月收入1.91万元平均年龄42.5岁84%已婚有孩一孩家庭较多(65%)学历较高(本科及以上 42%)比较小资,喜欢时尚个性的品牌,但家庭经济负担也较大中部城市较多(25%)家庭收入最高(21600元/月) 两个以上孩子(39%)努力进入城市中上层,充满自信,同时也渴望展现身份及能力规模庞大(近1.7亿人口) 平均年龄最大(45.8岁)家庭收入最低(12800元/月)工资低,生活压力大,消费保守,不看重品牌东部城市分布最多(21%) 家庭收入较高(21300元/月)优越感较强,追求生活品质,注重大品牌、高品质 打工雇员进取创业家庭条件优越家庭条件拮据个体户/私企老板移民新贵白领职员蓝领民工城市新移民的各细分群体处于不同的社会阶层与生活形态。

汽车消费者分类

汽车消费者分类

汽车消费者分类在如今的社会中,汽车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社会的发展,汽车消费者也日益增多,他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喜好来选择适合自己的汽车。

从价格到功能,从品牌到外观,汽车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做出选择。

本文将对汽车消费者进行分类,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购买意愿。

一、经济型消费者经济型消费者是那些比较注重汽车价格的消费者。

他们通常会选择价格相对较低的汽车,以节省开支。

这类消费者可能是年轻人刚刚踏入社会的新手,或是收入水平较低的人群。

他们更关注汽车的基本功能和性价比,对于豪华配置并不十分追求。

对于这类消费者来说,汽车的实用性和经济性是他们购买的主要考虑因素。

二、豪华型消费者豪华型消费者是那些对汽车品牌和外观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

他们通常会选择知名的豪华汽车品牌,如奔驰、宝马等。

这类消费者对于汽车的性能和外观有较高的要求,他们追求驾驶的舒适感和车内的豪华配置。

对于这类消费者来说,汽车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和展示自我品味的方式。

三、环保型消费者环保型消费者是那些对汽车的环保性能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

他们通常会选择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这类消费者对于汽车的排放标准和能源消耗十分关注,他们追求绿色出行和可持续发展。

对于这类消费者来说,汽车的环保性能是他们购买的主要考虑因素。

四、运动型消费者运动型消费者是那些对汽车的动力性能和操控性有较高要求的消费者。

他们通常会选择跑车或SUV等高性能汽车,以满足他们对驾驶乐趣的追求。

这类消费者对于汽车的加速性能、转向响应和悬挂系统有较高的要求,他们追求刺激和速度感。

对于这类消费者来说,汽车的驾驶乐趣是他们购买的主要考虑因素。

五、家庭型消费者家庭型消费者是那些有孩子或需要经常出行的消费者。

他们通常会选择多功能的家庭汽车,如MPV或SUV等。

这类消费者对于汽车的空间和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他们追求舒适的乘坐体验和良好的行车安全性能。

2024年汽车的调研报告

2024年汽车的调研报告
贷款购车分歧较大
调查数据显示,对于贷款购车消费,41.4%的消费者表示接受,46.8%的消费者表示反对,表示不一定的占11.8%。
进一步调查发现,表示接受贷款购车方式的`消费者认为,贷款可以周转资金和提前消费,两者各占56.1%和33.9%;在反对贷款购车的人中,有57.6%的人表示等有钱后再买,34.4%的人表示贷款买车不合算;另有3.0%的人认为贷款的钱可能不安全。
关于汽车的调研报告2
中国汽车市场经历了三波消费高峰,三波高峰主要是城市汽车消费需求形成。第一波高峰以先富起来的人群为主体,他们大多数是老板消费群,同时政府、集团购买拉动了第一波汽车消费高峰。第二波高峰以企业高层为消费主体,也就是所谓的金领、白领消费阶层。在这个阶段,政府购买量占市场销量比例开始下降,但仍然是市场第一大消费群体;私人购买呈快速上升趋势,这个阶段持续时间比第一阶段要长。第三波高峰是普通消费者的购买越来越多。普通消费者的购买能量相当巨大,形成了20xx年、20xx年的“井喷”行情,这次“井喷”主要是大城市汽车消费需求造成的。
重视售前、售中、售后服务是各个企业需要大力关注的另一个方面。汽车企业开拓二、三级市场不应打价格战,因为价格并不是他们最看重的因素。为了保持车辆的优越性能,维修保养是至关重要的。汽车企业可以考虑把打价格战的费用用在提高服务上,服务的提高对消费者的影响是全面的,也是长久的,能够树立品牌的正面形象。
一、三级市场汽车消费需求巨大,持续时间将更长。无锡以年均GDP增长13%计算,达到20xx年北京的水平还需要8年时间;宜兴以年均增长13%计算,达到20xx年北京的一半还需要20xx年时间。
网络、电视、车展、报纸、杂志的传播影响力远高于其他手段。百强县市汽车巡展为消费者提供了广泛的汽车信息,高达42.38%的消费者参观巡展的目的是了解新车型,同时也有39.51%的消费者是抱着对比、了解车型、进而购买的目的。

汽车行业的客户群体和消费趋势分析

汽车行业的客户群体和消费趋势分析

汽车行业的客户群体和消费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之一。

汽车行业的客户群体和消费趋势对于企业的发展和产品调整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汽车行业的客户群体和消费趋势进行分析。

一、消费者群体的细分在汽车行业中,消费者群体的细分非常重要,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有不同的需求和偏好,企业需要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来进行市场定位和产品策略。

根据消费能力和购买动机,汽车行业的客户群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 高端消费者群体:这一群体通常具有较高的收入水平和购买力,他们更注重汽车的品牌形象、性能和科技配置。

这部分消费者通常会选择一线豪车品牌,追求驾驶的舒适感和高品质的用车体验。

2. 中端消费者群体:中端消费者群体是汽车市场的主力军,他们的需求更注重汽车的实用性和经济性,倾向于选择性价比较高的品牌和车型。

这部分消费者通常会考虑日常用车的用途和经济性,例如燃油效率和维修保养费用。

3. 入门级消费者群体:这一群体主要是首次购车人群或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消费者,他们通常以价格较低、车型小巧、燃油经济、维修便宜等因素来选择车型。

对于这部分消费者来说,汽车的基本功能和低廉的价格是购买的主要考虑因素。

二、消费趋势的变化汽车行业的消费趋势也在不断变化,消费者对汽车产品的需求和期待也在逐渐演变。

在现代社会中,以下几个方面的变化对汽车行业产生着重要影响。

1. 环保意识的提升: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消费者对汽车的环保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

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新能源汽车逐渐受到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这一趋势对于传统燃油汽车的销售和企业战略有着深远的影响。

2. 智能科技的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行业也逐渐引入智能科技和互联网技术。

消费者对于智能化和互联网化的汽车功能有着更高的期望,例如智能导航、语音识别和自动驾驶等。

这一消费趋势对于汽车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提出了挑战。

3. 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经济模式的兴起对汽车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买车用户数据分析报告(3篇)

买车用户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汽车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家庭的必备交通工具。

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购车需求,汽车制造商和经销商对用户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日益重视。

本报告通过对买车用户数据的深入分析,旨在揭示用户购车行为的特点和趋势,为汽车行业提供决策依据。

二、数据来源与处理1. 数据来源:本报告所使用的数据来源于某大型汽车经销商集团,包括2019年至2022年期间购车用户的个人信息、购车车型、购车时间、购车渠道、购车价格等。

2. 数据处理:数据经过清洗、筛选和整理,去除无效和重复数据,确保数据质量。

三、用户画像分析1. 性别比例:根据性别分布,男性用户占比约为60%,女性用户占比约为40%。

男性用户在购车决策中占据主导地位。

2. 年龄分布:用户年龄主要集中在25-45岁之间,占比超过70%。

这一年龄段的用户具有较强的消费能力和购车需求。

3. 职业分布:用户职业分布广泛,包括企业职员、公务员、自由职业者等。

其中,企业职员占比最高,约为40%。

4. 收入水平:用户收入水平主要集中在中等偏上,月收入在5000-15000元之间的用户占比超过60%。

5. 家庭状况:大部分用户已婚,拥有稳定的生活基础。

已婚用户占比约为70%,未婚用户占比约为30%。

四、购车行为分析1. 购车车型:根据车型分类,轿车用户占比最高,约为60%;SUV用户占比约为30%;其他车型(如MPV、跑车等)占比约为10%。

2. 购车时间:用户购车时间主要集中在周末和节假日,占比超过60%。

工作日购车用户占比约为40%。

3. 购车渠道:线上购车用户占比约为20%,线下购车用户占比约为80%。

线下购车用户主要通过经销商、汽车展会等渠道。

4. 购车价格:用户购车价格主要集中在10-20万元之间,占比约为60%;20-30万元之间的用户占比约为30%;30万元以上和10万元以下的用户占比分别为5%和5%。

五、用户需求分析1. 安全性:用户购车时最关注的因素是车辆的安全性,占比超过60%。

汽车用户人群画像

汽车用户人群画像

汽车用户人群画像汽车不仅是一项科技,也是一种文化。

它不仅代表着社会的进步,而且也反映出了当时的时代特点和社会现状。

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汽车,汽车用户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部分。

因此,了解汽车用户的需求和偏好,对汽车行业来说尤为重要。

汽车用户的细分可以划分为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教育程度、住宅环境、收入水平、政治倾向、宗教信仰、社会地位、汽车品牌偏好等几个维度。

首先,年龄是决定汽车用户人群的重要因素。

根据数据显示,大多数汽车用户的年龄集中在20-50岁,男性比女性多,但不乏女性活跃用户。

此外,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少的人开车上班,汽车拥有者的年龄正在不断增加。

其次,职业是影响汽车用户的又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汽车需要花费较多的金钱,因此拥有一辆车的人往往是有一定收入的中产阶级,也就是公务员、白领或者企业家。

此外,农民、学生等收入水平较低的用户也会涌现出来,但汽车的比例要低得多。

再次,婚姻状况也是影响汽车用户的一个重要因素。

研究显示,已婚和单身都有汽车用户,但所占比例存在一定的差异。

由于单身用户收入水平较低,因此大多数情况下,他们会使用二手车或者价格较低、面积较小的新车。

同时,教育程度和收入水平也是影响汽车用户的重要因素。

教育程度越高,收入水平越高的人,他们的汽车拥有率会更高,而且买的汽车也会更贵,更奢侈、技术性也更强。

此外,住宅环境也影响汽车用户的偏向,比如城市环境通常会吸引一定地区的富人层,他们会选择性能较强、更贵的汽车,而农村环境会出现一定地区的穷人,他们更倾向于选择价格较低的汽车。

最后,汽车用户的宗教信仰、政治倾向和社会地位也会影响他们的偏好,比如基督教徒会更倾向于买较贵的奢华汽车,社会地位较低的人通常会偏好价格较低的汽车,而偏向保守政治的人会更偏好本国汽车,而偏向经济派的人更倾向于购买价格较低,性能较弱的国外汽车。

以上就是汽车用户人群画像的概述,根据现有数据,汽车用户以20-50岁的中产阶级和单身用户为主,他们的收入水平较高,教育程度较高,以及喜欢保守政治、偏向国内汽车的人也会很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汽车消费者九大人群4个阶层分析
当下的中国,汽车消费者呈现出多种景象,我们将之区分为9大人群4个阶层,
他们对于汽车各有所好。

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消费者主要以首次购车为主,有车族为少数,有车及更有面子,而车也是攀比、显示身份、赢得生意的工具。

未来随着私家车的普及、二次购车者逐渐增多,同时伴随汽车知识的普及,人们购车将更加理性。

当下的中国,汽车消费者呈现出多种景象。

一线城市现在主流强调个性,未来更看重性价比,因而在一线城市讲“精彩”、讲“自在追求”、讲“畅意畅行”、讲“卓越”、讲“当红”都能起到一定的效果。

二线城市,更为性感,在意身份地位的体现;三四线城市更看重社会归属,买什么档次的车,无疑贴上一道什么档次的标签。

汽车营销在三四线城市,应该说发掘当地较权威的意见领袖开展BEL活动效果更好。

总体看来,中国消费者可分为四大类别,富人阶层(新贵人士+传统成功人士)、中产阶层(内敛型中产者+张扬型中产者)、小资阶层(价值乐趣者+感性主义者)、大众阶层(传统主义者+个人效率者+节俭主义者)。

富人阶层(新贵人士+传统成功人士)
人口学特征:占中国总体人群2%左右。

家庭收入200万元以上。

主要是房产投资商、公司CEO及合伙人、MBO企业主、矿主等,他们不一定有高等学历、但一定有重大的机遇。

新贵人士一般为40岁以下,较年轻,传统成功人士一般较年长。

购物观:购车以C+、D级车为主。

传统成功人士购车要体现自己的身份地位而且要庄重,以奔驰S、奔驰E宝马7L宝马5奥迪A8奥迪A6L雷克萨斯LX等为主。

新贵人士奉行较为极端的享乐主义,较为张扬,购车以保时捷cayman或卡宴、宝马Z4或X5、奔驰SL、奥迪Q7、VOLVO XC90等为主。

媒体习惯:以传统媒体电视、报刊、杂志为主,网络习惯以新闻阅读为主;关注财经。

兴趣爱好:相当一部分人相信风水、相信佛教;喜欢高尔夫球、斯诺克等绅士运动;三线城市仍然喜欢KTV、桑拿、高档会所等。

中产阶层(内敛型中产者+张扬性中产者)
人口学特征:占总体人群17%左右。

大部分生于1970年代,在32-45岁之间(大学毕业10年以上);一线城市大约家庭年收入50-200万元,二三线城市家庭年收入大约30-100万元;受教育水平较高;已购房产、大部分已婚、有小孩。

价值观:时代的中坚,可以概括为独立思维、生活责任、内心矛盾。

他们吸纳不同时代的特征、活在混杂多元状态,对世界和事物有独到的观点,不惮于与众不同,甚至对此感到自豪;工作生活的稳定、经验的积累,使他们更有精力和能力来思考有关社会责任与社会公益的问题;小有成就,但大部分来自个人奋斗,必须面对家庭和事业的压力,内心充满矛盾。

家庭及朋友观:面临事业和家族平衡的矛盾,渴望释放自我;相信真爱,信奉“糟糠之妻不下堂”;对待朋友真诚,愿意在朋友面前坦露胸怀。

购物观:内心的矛盾决定他们把地位作为一种工具,拥有的座驾、配饰也作为一种地位展示。

内敛型中产者,乐于在平凡中展示个人的成功和地位,不排斥成为众人注意的焦点,但不会刻意营造极致氛围来宣扬自我,不会主动炫耀。

他们购车以偏低调的B+和C-为主,如VOLVO S40、凯美瑞、领驭、雅阁、新天籁、荣威750等;而张扬型中产者个性张扬,充满激情,有强烈的进取欲望,乐意展示和炫耀个人的成功和地位,寻求刺激和冒险,购车以偏感性的B+、C-、高端SUV为主,如宝马3、奥迪新A4L、皇冠、300C、迈腾、锐志、普拉多等。

媒体习惯:年轻心态,愿意体验新的科技产品,如PSP、IPOD等,会参与网络购物、网络视频、网络社区、网络论坛等,但对新潮和时尚并不太感兴趣。

兴趣爱好:中产阶级的三个主要特征是对于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工作和事业的进步、懂得时尚生活乐趣;喜欢和朋友聚会,如K歌、泡吧;竞争压力迫使其进一步深造,如在职读MBA。

小资阶层(价值乐趣者+感性主义者)
人口学特征:占总体人群39%左右。

大部分生于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26-32岁之间(大学毕业5-10年);未婚,以同居为多;一线城市家庭收入30-50万元,二三线城市家庭收入15-30万元;供职外企小部门经理、或专业技术人员等。

价值观:感性价值驱动、理想主义至上、喜欢被认可;没有太多的生活压力,同龄人中较早取得一定成绩,随心所欲,不守规则束缚;追求生活快乐和自由,拥有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既希望在非现实中实现自己的梦想,对他们而言,常规工作毫无乐趣和成就感;喜欢被人注意并成为目光聚集的焦点,如有必要,他们会自己制造这些关注点以吸引别人的注意。

购物观:共同特征是偏感性,有自己独到的审美观点。

价值乐趣这注重明智购物,最大的乐趣即在于以花费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大程度的自我满足,侧重B、轿车化SUV,如致胜、马6、新君威、凯越、毕加索、CR-V等。

极致感性者,主要购买A+、A0+,追求新潮时尚和刺激、乐趣,喜欢炫耀,购物时比较冲动和感性,重外观重品牌,如卡罗拉、福克斯、思域、骐达、POLO劲情、锋范、飞度、C2、新嘉年华等。

感性偏理性者,主要购买A+、A0+,一般是按自己的需要购买,买卖时会先考虑对自己的适合程度,重性能重空间,如速腾、307、明锐、马3、颐达、骊威、POLO劲取、新威驰、天语、晶锐等。

媒体习惯:对新媒体、时尚类杂志有较强烈兴趣。

经常接触的媒体为移动、互联网门户和垂直媒体、收索引擎,同时广泛接触3G、PSP、视频、SNS社区、BLOG、BBS、IM及基于各种生活服务的“泛媒体”等,开心网、世纪佳缘、MSN、天涯、优酷、淘宝、POCO、过影、网易博客等汇集了大量的小资族群。

兴趣爱好:聚会交友、上网聊天、逛街、约会、看电影、阅读时尚杂志、网上购物、旅游等。

大众阶层(传统主义者+个人效率者+节俭主义者)
人口学特征:占乘用车消费人群42%左右。

共同特征是收入并不高,一线城市家庭年收入30万以下,二三线城市家庭年收入15万元以下。

传统主义者主要是50岁左右,各地都有,政府(甚至村镇干部)、国企、教育和事业部门工作,职员居多;另二类主要是22-35岁之间,包括大学生、企事业单位的中低层、小生意者、二三四线富裕起来的农民等。

价值观:因为生活在社会的较底层,儒家文化中的“明哲保身”表现的更为明显。

传统主义者非常看重传统儒家文化、喜欢按照常规和原则办事,对待工作认真努力。

个人效率者极端理性价值导向,注重便捷、效率和定制化,关注结果和实效。

节俭主义者随和、稳重、保守、讲究归属和社会认同,不冒险激进,性格内向、含蓄,不愿出风头和承担责任。

家庭及朋友观:共同特征是传统的家庭观表现的更为强烈,“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在这些人的头脑中约定俗成;即使年轻人也向往温馨的生活,用“家庭美满”、“有爱相随”一定能打动这部分群体。

购物观:传统主义者消费观念合理,不会过分追求价格,侧重B-、A,如索纳塔、骏捷、东方之子、桑塔纳、捷达、福美来二代、比亚迪F3、奇瑞A5等。

个人效率者购车为了提高赚钱的效率,更讲求低新车成本、低服务成本,侧重A、A0-低端SUV,如凯越、伊兰特、赛拉图、新宝来、乐风、RIO千里马、利亚纳、哈弗等。

节俭主义者消费心态较谨慎,对价格比较敏感,通常只会购买自己必须的东西,更信赖已用过的产品和服务,不愿尝新,
侧重A0-、A00,如QQ、北斗星、奔奔、威姿、路宝等。

媒体习惯:最信赖的媒体渠道是朋友口碑。

大部分更关注传统媒体,包括电视、报纸、广播,同时关注公交媒体、地铁媒体;而年轻族群对各种新媒体、泛媒体甚至游戏媒体更关注。

兴趣爱好:个人效率者喜欢安静放松,如旅游、泡温泉等;传统主义者喜欢安静休闲,如看电视、看新闻、看相声等;节俭主义者喜欢看电视和碟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