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汽车行业现状及趋势分析报告一、行业现状汽车行业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快速发展。
然而,近年来,汽车行业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变革。
以下是汽车行业的现状:1.市场规模:全球汽车市场规模巨大,每年有数千万辆汽车被销售。
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对全球汽车行业产生了重大影响。
2.技术革新: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一场颠覆性的技术革新,包括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互联网车联网等。
这些新技术将重塑汽车行业的格局。
3.环境压力: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汽车行业持续面临着减少尾气排放的压力。
政府对于环保要求的提高,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4.竞争加剧:全球汽车市场竞争激烈,传统汽车制造商面临来自新兴市场的竞争。
同时,科技公司如谷歌、特斯拉等也进入了汽车行业,提升了竞争的强度。
5.供应链改革:汽车制造商正寻求改变传统供应链模式,以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变化。
他们正在探索合作模式,加强与供应商和科技公司的合作。
二、行业趋势1.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是未来汽车行业的重要趋势之一。
政府对于环保的要求以及电池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将推动电动汽车的普及。
2.自动驾驶技术的应用:自动驾驶技术将彻底改变汽车行业。
随着技术的成熟,有望实现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化应用,提升交通安全性和便捷性。
3.车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的发展已逐渐渗透到汽车行业。
车联网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互联互通,提供更多的智能化功能,例如实时导航、信息娱乐等。
4.共享经济的兴起:共享经济的发展也对汽车行业产生了影响。
共享汽车的兴起减少了对于个人汽车的需求,推动了汽车使用模式的转变。
5.新兴市场的崛起:新兴市场如中国、印度等正在崛起,成为全球汽车市场增长的引擎。
这些市场的快速发展将为汽车制造商带来巨大的机遇。
三、发展策略在面临如此多的变革和挑战之下,汽车制造商和相关企业需要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来保持竞争优势:1.加快技术创新:加大对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并与科技公司进行合作,引领行业的技术创新。
汽车行业形势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形势分析报告汽车行业形势分析报告一、概述汽车行业是一个关乎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的重要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产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本报告将从市场需求、技术发展、竞争格局三个方面对汽车行业的形势进行分析。
二、市场需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产阶级的崛起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汽车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特别是在二三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汽车购买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
此外,随着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崛起,对新能源汽车、智能化车型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然而,市场需求的增长也衍生出新的问题。
由于汽车的过度增长,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
因此,绿色环保的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市场的重要发展方向。
三、技术发展当前,汽车行业正面临着技术变革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的应用使得汽车智能化、电气化成为可能。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便利性,也为汽车行业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此外,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技术进步的推动以及环保意识的提高,使得新能源汽车的市场份额逐渐提升。
预计在未来几年,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主力。
四、竞争格局目前,国内汽车市场竞争激烈,外资品牌与国内品牌的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外资品牌在中国的加大投资以及国内品牌在技术研发和品质提升上的努力,两者之间的差距在逐渐缩小。
此外,特斯拉等新兴汽车企业的崛起,也为市场格局带来了新的变化。
然而,汽车行业竞争不仅仅是品牌之间的竞争,还包括供应链的竞争。
汽车行业的供应链较为复杂,汽车制造商需要与大量零部件供应商合作。
供应链的整合与优化将对汽车制造商的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
五、未来发展趋势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和技术的快速发展,汽车行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在未来,汽车行业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1.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发展的重点,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支持和补贴力度。
2024年中国汽车SUV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一、市场规模扩大2024年,中国汽车SUV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
由于消费者对SUV车型的需求持续增加,加上政府对新能源汽车政策的支持,SUV车型成为了中国汽车市场的主力军。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SUV销量达到了500万辆以上,同比增长了近30%。
二、市场竞争激烈随着市场规模的扩大,中国SUV市场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SUV车型的研发和生产。
不仅国际品牌如大众、福特、宝马等推出了各种新款SUV车型,国内品牌如长城、吉利、哈弗等也推出了多款具有竞争力的SUV车型,增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三、消费者需求多样化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也越来越多样化。
在过去,消费者对于SUV车型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外观时尚、通过性能好等方面,但现在消费者对SUV车型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此。
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对于车辆的安全性能、油耗以及舒适性等方面有更高的要求,这也使得汽车厂商在研发和生产SUV车型时需要更加综合地考虑各个方面的需求。
四、新能源SUV兴起2024年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的重要一年,新能源SUV也开始兴起。
在过去,由于新能源技术的限制以及消费者对电动车性能的保守态度,新能源SUV的发展相对较慢。
但是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消费者对环保意识的提高,新能源SUV逐渐受到关注。
各大汽车厂商纷纷推出了新能源SUV车型,并且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青睐。
五、品牌差异化竞争凸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差异化竞争成为了汽车品牌之间争夺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
不同汽车品牌通过在外观设计、空间布局、配置性能等方面的差异化,来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
例如,一些品牌注重外观时尚和个性化设计,另一些品牌则注重舒适性和安全性能。
这种品牌差异化竞争的方式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并且也促进了市场的繁荣。
六、二线及三线城市市场潜力巨大在已经饱和的一线城市市场,二线及三线城市成为了中国汽车SUV市场的新的增长点。
2024年SUV汽车市场分析报告

2024年SUV汽车市场分析摘要:SUV (Sport Utility Vehicle) 汽车市场是全球汽车市场中发展最迅速的一个细分市场。
2024年,SUV市场再次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
本报告将对2024年SUV汽车市场进行综合分析,包括市场规模、品牌竞争、消费者需求、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一、市场规模2024年,全球SUV销量达到了1800万辆,同比增长15%。
亚太地区成为全球SUV销量最大的地区,占据了总销量的50%以上。
中国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SUV市场,其销量占比超过30%。
二、品牌竞争SUV市场竞争激烈,国际汽车制造商和本土品牌均在不断推出新款SUV。
在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SUV品牌包括大众、丰田、本田、日产等。
此外,本土品牌比如吉利、长城等也在SUV市场上取得了不错的销售业绩。
三、消费者需求SUV市场的快速增长与消费者需求密切相关。
在中国市场,消费者对SUV的需求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宽敞的乘坐空间、较高的底盘离地高度、更大的储物空间以及威猛的外观。
此外,SUV也成为家庭用车的首选,因为其更好的通行能力和较高的安全性能。
四、技术创新在技术方面,SUV汽车市场也发展出一些新的趋势。
电动化是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越来越多的SUV品牌推出了电动和混合动力的车型。
此外,智能化功能的应用也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通过增加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和智能互联功能,提高了驾驶体验和乘车安全性。
结论:总体上,2024年SUV汽车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
全球范围内,亚太地区成为最大的市场,中国市场占据了重要的份额。
品牌竞争激烈,包括国际品牌和本土品牌在内的厂商都在不断推出新款SUV。
消费者对SUV的需求主要集中在宽敞的乘坐空间、较高的底盘离地高度和更大的储物空间等方面。
在技术方面,电动化和智能化成为市场的主要趋势。
总体来说,SUV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增长态势。
1. "2024 SUV Sales Analysis - The Car Guide" (Car Guide, 2024)2. "The Hottest SUVs of 2024" (Forbes, 2024)。
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文

汽车行业市场分析报告范文【引言】近年来,汽车行业蓬勃发展,成为我国经济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然而,在市场激烈竞争的压力下,如何进行有效的市场分析,成为汽车企业必不可少的课题。
本报告将对汽车行业进行市场分析,旨在为企业提供有关市场状况和发展趋势的重要信息,以便企业制定科学的市场策略。
【市场规模分析】汽车行业是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规模十分庞大。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汽车拥有量已经超过了2亿辆,汽车市场销售额连续多年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
汽车市场的巨大规模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市场竞争格局】随着汽车行业的迅速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我国汽车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差异化的竞争格局。
一方面,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争相进军中国市场,与国内自主品牌形成竞争;另一方面,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引发了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之间的竞争。
企业在市场竞争中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市场需求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
市场需求呈现出多样化和个性化的特点。
与此同时,人们对汽车的功能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对环保和安全性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
因此,汽车企业应该根据市场需求,不断研发新产品、升级技术,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
【发展趋势分析】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趋势:首先,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前景广阔,将成为未来汽车行业的主导力量;其次,智能化与互联网的应用将给汽车行业带来革命性变革,汽车将逐渐融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再次,汽车共享经济将逐渐兴起,共享汽车将成为未来的一大趋势;最后,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将使得驾驶变得更为安全和舒适,对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市场创新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汽车企业需要制定创新的市场策略,以保持竞争优势。
首先,企业应注重产品创新,研发具有高附加值和技术领先的汽车产品;其次,加强品牌建设,打造独特的品牌形象和消费者口碑;再次,发挥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将智能化、互联网等新技术应用于汽车产品中。
汽车市场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

汽车市场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汽车市场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我们眼下的社会,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报告具有语言陈述性的特点。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汽车市场的调研报告(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汽车市场的调研报告1一、市场概述20xx年汽车市场更残酷,竞争更火爆,坚守品质和服务之余,加大市场投入将成车企抢占份额的必经之路。
首先政策退市的影响持续,三包政策有望出台,市场环境更为严苛。
其次新车继续增长,竞争力增强,而细分市场份额仍呈下降趋势,新一轮大战即将爆发。
再次,消费者的消费理念更趋成熟理性,对品牌要求更高。
在一系列内忧外患的情况下,谁先抢占到更多的市场空间,谁就能赢得更多的机会。
二、竞争状况帕萨特:大众汽车公司设计的一款中级轿车品牌,在大众汽车谱系中划为b级车。
20xx年时,xx汽车有限公司将帕萨特b5投放大中国市场迈腾:迈腾源自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帕萨特关系紧密的futureb6,是帕萨特品牌的第六代车型。
一汽大众全新迈腾于20xx年7月28日在杭州上市,由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和销售。
凯美瑞:凯美瑞是丰田汽车公司的一个汽车品牌,上世纪八十年代面世。
日产天籁:天籁,是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在20xx年导入中国市场的六大nissan车型之一。
雅阁:本田雅阁在过去的十多年的里已经成为市场的中高级轿车的标杆之一。
君越:君越是上海通用在20xx年2月22日推出的一款全新中高档轿车,推出君越的主要目的是取代君威在国内中高档汽车占有重要地位。
马自达6:,马自达6是马自达公司在21世纪推出的最新产品,20xx年在东京车展上推出的一款中档轿车。
索纳塔:北京现代推出的索纳塔轿车是韩国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开发的最成功的车型,作为一款中高档轿车,索纳塔无论在韩国还是在国内,美国都取得了良好的业绩。
中高级轿车市场的竞很激烈,东风悦达起亚k5子啊20xx年上半年的销量排行中只排在了12位。
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汽车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汽车行业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本文将对汽车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汽车行业的现状1. 国内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19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了2574.8万辆,同比增长0.9%。
2. 汽车产业链完善:中国汽车产业链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完善的生态系统。
从零部件供应商到汽车生产商再到销售商,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3. 汽车技术不断创新: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汽车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电动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等成为了当前汽车行业发展的热点。
许多汽车制造商也在加大研发力度,推出了各种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产品。
二、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1. 新能源汽车成为发展重点: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汽车行业发展的重点。
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包括补贴政策、减免购置税等,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销售。
2. 智能化、互联网化成为趋势:智能汽车和互联网汽车成为了汽车行业的趋势。
智能汽车可以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技术提供更多便利和安全性能。
互联网汽车则将汽车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了车联网,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服务。
3. 智能驾驶技术迅速发展:自动驾驶技术是未来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目前,许多汽车制造商和科技公司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进行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并在一些城市进行了测试。
自动驾驶技术的商用化将会带来汽车行业的新一轮变革。
4. 共享经济模式兴起:共享经济模式在汽车行业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通过共享汽车,人们可以更便捷地获得出行服务,解决了交通拥堵和城市停车难的问题。
共享经济模式也进一步推动了汽车市场的发展。
5. 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进程加快:中国汽车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
一方面,中国汽车企业通过并购等方式来扩大海外市场份额;另一方面,一些中国汽车品牌也开始在海外市场上发力,提升了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汽车行业分析报告(通用17篇)

汽车行业分析报告(通用17篇)篇1:汽车行业分析报告篇3:汽车行业分析报告一、纯电动汽车的认识:人们要问,我国的传统汽车都缺乏竞争力,为什么还要搞电动汽车?优势又在哪里DD机遇:与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
我国汽车工业比国际先进水平落后20年左右,短时期内是不可能消除差距的。
而且,中国大规模发展燃油动力汽车势必在环境资源方面面临严重的压力,所以,从中国的能源资源和环境条件,也要求中国未来的汽车工业必须探求新的思路。
专家指出,在电动汽车领域,我国和西方发达国家处在同一起跑线上,某些方面还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为我国汽车工业技术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更重要的是我国还有后发优势。
有关分析认为,电动汽车所以在西方没有发展起来,表面原因是成本没有降到可以与燃油汽车相竞争的水平,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传统汽车工业强大的惯性,因为生产电动汽车不仅仅是发动机的更改,而且是设计、制造、材料、电气、控制和整个社会服务体系的全面的变革。
这就意味着以传统汽车工业为基础的国家,整个工业体系面临巨大调整,代价难以承受。
这实际上为我国提供了一个机会,我国汽车工业和西方相比,相当弱小,没有结构调整的沉重的包袱,这便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后发优势。
此外,我国通过开发自己的电动汽车,申请专利,制定相关技术标准,可以有力狙击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跑马圈地”,保护自己的汽车工业。
加入世贸组织之后,再靠关税、靠政策来保护本国利益已经不行了。
发达国家一般靠标准,这是产业界的游戏规则,已成为各国谋取自身利益的得力武器。
如欧洲已经制定了欧洲1、2、3号尾气的排放标准,不够标准的汽车就被排斥在外。
更典型的例子是,通用汽车为“自主魔力”概念车申请了24项专利,范围涉及商业模式、技术和制造等方面。
也就是说,通用汽车制定了该类产品的行业标准。
如果我国在电动汽车的发展上取得了成功,我国就可以制定汽车尾气的零排放标准,以保护本国的合法权益。
业界对于纯电动汽车商业价值的争论由来已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等及以下收入国家汽车保有量多数未达到稳定状态
➢ 依据世界银行2018年标准:人均国民收入在996-3895美元为中等偏下收入国 家,3896-12055美元为中等偏上收入国家。996美元以下为低收入国家。
➢ 中等收入国家汽车保有量尚未达到稳定状态,通常增速也相对较高。部分国家 汽车保有量增速放缓主要原因在于其经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5.4% 9.5% 0.0% -51.7% -9.9% 4.7% 5.7% 4.2%
6.3% 3.9% 7.6% 10.2% 9.0% 4.3% 6.3% 4.4%
6.5% 3.8% 2.0% 7.1% 1.6% 12.2% 5.6% 4.9%
7.9% 2.3% -10.0% 4.6% 4.2% 3.3% 4.1% 4.7%
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分析报告
>> 目录
一
影响汽车保有量的因素分析
二
中国汽车市场的空间分析
三
我国汽车保有量与销量规模测算
1
汽车保有量规模由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共同决定
➢ 汽车单台价值大,且其使用需要消耗石油、行驶\停车需占用地理空间等资源, 因此,一个国家最终汽车保有量觃模由其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禀赋决定。
中等收入国家汽车保有量能否持续提升取决于是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 日本、韩国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步入高收入国家行列。其汽车保有量 持续提升,韩国汽车2017年千人保有量接近450辆,且仍未达到稳定状态。
➢ 拉美及部分东南亚国家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汽车需求劢能丌足,保有量增 速随之放缓。
图表7:中等及以下收入国家汽车人均GDP(美元) 韩国
8.3% 17.5% 24.8% 119.0% 5.1% 4.3% 6.2% 4.4%
8.0% 5.1% 16.0% -10.8% 6.6% 4.0% 7.1% 12.7%
7.5% 2.7% 21.7% 6.8% 12.8% 5.9% 6.3% 11.3%
6.5% 4.7% 10.7% 7.7% 8.2% 4.0% 6.1% 10.1%
5.2% 4.0% -13.8% 7.7% 12.1% 6.9% 5.6% 5.4%
2.4% 4.5% 3.1% 7.9% -0.7% 1.7% 6.9% 2.8%
9,812 8,910 1,979 3,846 6,595 10,749 10,546 5,594
资料来源:wind、公安部、世界银行、方正证券研究所 注:人均GDP为美元
图表2:汽车保有量发展轨迹-日本为例(美元,辆/千人)
资
源
人均GDP(美元)
限 制
购 买 力 支 撑
人均GDP提供汽车需求动力,资源禀赋决定汽车保有量达到的高度
超高收入国家汽车保有量多年保持稳定,进入稳定状态
➢ 据世界银行2018年标准,人均国民收入超过12055美元即为高收入国家, 其中,美国、德国、法国、德国等超高收入国家(人均国民收入超过3万美 元)的汽车保有量基本处于稳定状态,即每年新车销量不淘汰量相当。
➢ 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则千人保有量基本在400以上。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 区千人保有量可以达到700以上,如美国。
图表5:主要国家和地区千人保有量及人均GDP
千 人 保 有 量
辆/千人
中等 收入 国家 和地 区
高收入国家和 地区
人均GDP(美元)-2017
资料来源:汽车工业年鉴,世界银行,方正证券研究所 注:人均GDP为2017年数据,各国家和地区的千人保有 量主要选取2015-2018年间数据。图示国家和地区名称来自于世界银行数据库
图表6:中等及以下收入国家汽车保有量增长情况
中国
中国汽车保有量仍维持两位数增长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人均 GDP2017
巴西
墨西哥
印度
印度尼 西亚
泰国
俄罗斯 土耳其
伊朗
7.8% 1.3% 31.4% 137.7% 71.4% 4.9% 10.4%
➢ 我们抽取两个宏观量化指标(人均GDP、人口密度)来分析主要国家的汽车保 有量觃模,试图通过这两个维度,揭示汽车保有量发展逡辑。
图表1:汽车需求分析框架
人均GDP
人口密度
可选消费品属性:汽 车属于大件消费品, 并非刚性需求,排在 吃穿住用等需求之后, 房贷对汽车消费挤出 效益……
千人保有量
使用环境:拥堵越严重意愿越低 使用成本:油价提升减弱购车意愿 替代工具:公共交通完善意愿越低 车辆拥有:车辆拥有越多意愿越弱, 即首购意愿最强。 收入预期增长提升购车意愿
一个国家汽车保有量发展呈现类S型曲线
➢ 一个国家的汽车保有量发展轨迹呈类S曲线:发展初期,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 汽车保有量觃模快速提升,此阶段经济因素占主导地位。当经济发展到较高水平, 汽车保有量开始受资源环境制约,最终汽车保有量会达到一个相对稳定的状态。
➢ 日本千人保有量维持在约600辆/千人,保持长达20年时间,处于稳定状态。
图表3:主要超高收入国家汽车保有量规模基本稳定
美 国
人均5.9万美元
德 国
人均4.4万美元英 国Biblioteka 人均4.1万美元日 本
人均3.9万美元
资料来源:wind,世界银行,方正证券研究所 注:美元数据为2017年人均国民收入
超高收入国家汽车保有量多年保持稳定,进入稳定状态
➢ 意大利、荷兰、西班牙和法国汽车保有基本维持10年以上的稳定状态
人均12055美元
资料来源:wind、世界银行、方正证券研究所
资源禀赋决定汽车保有量最终高度,不汽车保有量负相兲
➢ 资源禀赋最终决定一个国家汽车保有量最终规模:千人保有量不人口密度负相 兲,人口越密集对应汽车保有量会越低。美国及部分北欧国家人口密度低,汽 车保有量超过700辆/千人。新加坡为极端案例,其收入水平高,人口密度超高, 汽车保有量极低。
图表4:主要超高收入国家汽车保有量稳定(续)
意 大 利
人均3.1万美元
西 班 牙
人均4.4万美元
法 国
人均3.8万美元
荷 兰
人均4.7万美元
资料来源:wind,世界银行,方正证券研究所 注:美元数据为2017年人均国民收入
人均GDP不汽车保有量的高度相兲性,主要提供汽车需求动力
➢ 我们收集了44个国家和地区的千人保有量和人均GDP数据:千人保有量水平 和人均GDP高度相兲,大体符合人均GDP越高,千人保有量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