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家政服务专业感受型理论授课模式

合集下载

家政服务员培训教学计划

家政服务员培训教学计划

家政服务员培训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1. 理论知识:学员能够熟练掌握家政服务员的基本理论知识,包括清洁卫生、家居装饰、食品营养等方面的知识。

2. 技能培养:学员能够掌握家政服务员的基本技能,包括清洁卫生技能、家庭保洁技能、家居布置技能等方面的能力。

3. 职业道德:学员能够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准则,做到诚实守信,积极主动,工作细致负责。

4. 实操能力:学员能够在实际工作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高效完成家政服务工作。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讲解(1)清洁卫生知识包括室内清洁、家具清洁、玻璃清洁等方面的知识。

(2)家居装饰知识包括室内陈设、家居装饰搭配等方面的知识。

(3)食品营养知识包括日常饮食调理、食品储存、食品安全等方面的知识。

2. 技能培养(1)清洁卫生技能培养主要包括家庭清洁工具的选择和使用、地面清洁、卫生间清洁、厨房清洁、家具清洁等技能。

(2)家庭保洁技能培养主要包括床上用品清洁、灯具和窗帘清洁、家用电器清洁等技能。

(3)家居布置技能培养主要包括室内陈设、鲜花摆放、家居布艺等技能。

3. 职业道德教育(1)诚实守信:学员被要求诚实守信,对雇主和家庭成员讲真话,不得隐瞒或虚假宣称。

(2)积极主动:学员被要求积极主动,主动配合雇主的安排和要求,不得懒惰敷衍。

(3)工作细致负责:学员被要求工作细致负责,认真负责,对待每一项工作都要认真细致,落实到位。

4. 实操能力培养(1)定期模拟实战:学员将会参加定期模拟家政服务场景,包括室内清洁、家庭保洁、家居布置等实际操作。

(2)实地实习:学员将会有机会到较大家庭实地实习,了解家政服务现状,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案例分析:对家政服务员工作中常见案例进行分析讨论,培养学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理论知识讲解采用课堂讲解、案例分析、互动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2. 技能培养采用师傅带徒和定期实战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3. 职业道德教育采用案例教学、道德讲座等方式,让学员对职业道德有更深入的了解。

家政课课程方案设计模板

家政课课程方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家政课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2. 增强学生的家庭责任感,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三、课程内容1. 生活自理能力(1)衣物洗涤:学习衣物分类、洗涤剂的选择、洗涤方法等。

(2)烹饪技巧:学习基本烹饪方法,如炒、煮、炖等,以及家常菜的制作。

(3)家居清洁:学习家居清洁工具的使用、清洁剂的选用、清洁流程等。

(4)卫生习惯: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剪指甲等。

2. 家庭责任感(1)家庭关系:学习家庭关系的重要性,培养亲子、夫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爱。

(2)家庭角色: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

(3)家庭经济:学习家庭预算、消费观念等,培养理财意识。

3. 审美情趣(1)家居布置:学习家居布置技巧,提高居住环境的美观度。

(2)花艺:学习插花技巧,培养审美情趣。

(3)烹饪艺术:学习烹饪技巧,提高烹饪水平。

4. 团队合作与人际交往(1)团队合作:学习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2)沟通技巧:学习有效沟通的方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四、课程实施1. 教学方法:采用理论讲解、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

2. 课程安排:每周安排1-2节课,共计20课时。

3. 评价方式: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五、课程资源1. 教材:《家政课》教材。

2. 教学设备:洗衣机、炉灶、锅碗瓢盆、清洁工具等。

3. 实践基地:学校食堂、宿舍、活动室等。

六、课程特色1. 注重实践: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实际技能。

2. 情境教学:结合生活实际,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多元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4. 家庭参与:鼓励家长参与课程,共同培养学生的生活技能。

家政课堂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家政课堂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家政服务技能培训课程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家政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家政服务的职业道德和规范。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家庭清洁、烹饪、护理等家政服务的基本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政服务事业,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三、教学对象家政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家庭主妇、在校大学生等对家政服务感兴趣的人群。

四、教学时间共计12课时,每周2课时。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家政服务概述- 家政服务的定义、发展历程、行业现状- 家政服务的分类及服务对象2. 第二课时:家政服务职业道德与规范- 家政服务员的职业道德规范- 家政服务过程中的法律法规3. 第三课时:家庭清洁技能- 地面清洁、家具清洁、厨房清洁- 室内通风、换气、除味4. 第四课时:烹饪技能- 厨房卫生与安全- 常见菜肴制作方法及技巧5. 第五课时:护理技能- 基本护理知识- 老人、儿童、病人等特殊人群的护理6. 第六课时:衣物洗涤与熨烫- 衣物分类与洗涤方法- 熨烫技巧及注意事项7. 第七课时:家居保养与维修- 家居清洁保养知识- 常见家居故障维修方法8. 第八课时:家电使用与保养- 家电安全使用常识- 家电故障排除及保养9. 第九课时:家居安全与消防知识- 家庭安全隐患识别- 消防安全知识及逃生技巧10. 第十课时:家政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 - 家政服务礼仪规范- 与客户沟通的技巧11. 第十一课时:家政服务案例分析- 分析成功案例及失败案例- 提高家政服务员的服务质量12. 第十二课时:家政服务实习与实践- 组织学生进行家政服务实习- 总结实习过程中的经验与不足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家政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演示法:展示家政服务的操作流程和技巧。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家政服务实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提高学生的服务意识。

七、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占30%,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家政课堂教案模板及范文

家政课堂教案模板及范文
①比值 y 叫做 的正弦,记作sin ,即 sin y .
r
r
②比值 x 叫做 的余弦,记作cos ,即cos x .
r
r
③比值 y 叫做 的正切,记作tan,即 tan y .
x
x
④比值 x 叫做 的余切,记作cot ,则 cot x .
y
y
⑤比值 r 叫做 的正割,记作sec ,则 sec r .
求值:
(1)2sin2 19 tan2(8 )cot( 7 )
4
3
4
(2)sin(7 )cos(11 ) tan(15 )
3
6

4
x
x
⑥比值 r 叫做 的余割,记作csc ,则csc r .
y
y
流不平衡,可用对称分量法把三相电流系统分解为正序电流系统和负序电流系统。正序电流系统产生一个正向圆形旋转磁场,负序电流系统产生一个反向圆 形旋转磁场。一般情况,两个磁场振幅大小不等,其合成磁场矢量的末端轨迹为一椭圆形,故名椭圆形旋转磁场。这个结论也可以推广到一般的多相(包括两 相)电机。 磁感应强度; 化工技术资料下载 https:///hgjs/jszl 化工技术资料下载 ;矢量B的箭头末端沿圆周移动的旋转磁场。 顺时针旋转 磁场:三个完全一样的线圈AX、BY、CZ在空间沿着顺时针方向彼此间隔°,其中BY在AX之后,CZ又在BY之后(右图)。若对这三个线圈的始端A、B、C通入 正序的对称三相电流,则在三个线圈的中心处O所产生的磁感应强度矢量B的模B=/Bmp(Bmp为每一相电流在O处产生的正弦磁感应强度的振幅),矢量B与x轴 的夹角β=π-ωt。这样,随着时间的增加,磁感应强度矢量B的大小保持为/Bmp不变,同时以角速度ω在空间作顺时针旋转,故该磁场为顺时针旋转的圆旋转 磁场。图是该磁场中在t=、T/、T/和/T时的磁感应强度矢量B的示意图(设A相电流iA的初相位为零)。其中周期T=π/ω,rA、rB和rC是指示方向的单位矢量,长 度为,方向则与所对应的线圈的绕行方向成右手螺旋关系 [] 。 逆时针旋转的磁场:三个线圈的始端A、B、C处通入负序的三相对称电流,则在三个线圈的中 心处O的磁感应强度矢量B的模B=Bmp/,但矢量B与x轴的夹角β=ωt。随着时间的增加,磁感应强度矢量B的大小不变,却以角速度ω作逆时针旋转,故该磁 场是逆时针旋转的圆旋转磁场 [] 。 三相电动机的正转与反转:三相电动机定子上三个线圈叫做定子绕组。将该电动机接于用户端的三相电源线上,若通入 定子绕组AX、BY、CZ始端的是正序的对称三相电流,绕组电流会在电机内产生旋转磁场,使电机正转;若通入的是负序的对称三相电流,则三相电动机反转。 三相电动机正常工作时一般是正转的。这样,三相电动机接到三相电源线之前,需先用相序指示器确定好三相电源线的A、B、C的相序 [] 。 磁感应强度矢量 B的末端移动的轨迹为椭圆的旋转磁场。当三个线圈不一样或者是通入三个线圈始端的是正序(负序)不对称三相电流,则随着时间的增加磁感应强度矢量B末 端移动的轨迹为椭圆,故该磁场为椭圆旋转磁场 [] 。 产生的基本条件:两个磁轭的几何夹角与两相激磁电流的相位差均不等于度或8度。 三相感应电动机: 定子绕组由三相交流电源供电,转子绕组中的电流靠电磁感应产生,从而把电能变成机械能

家政服务类课程设计

家政服务类课程设计

家政服务类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家政服务的基本概念,掌握家庭日常护理、清洁和烹饪的基础知识。

2. 学生能了解家庭生活安全、健康饮食和合理营养的相关原则。

3. 学生能掌握家庭预算管理、购物技巧和简单家庭事务安排的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独立进行家庭清洁、衣物整理和简单烹饪的能力。

2. 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安排家庭饮食,进行健康烹饪。

3. 学生能运用家庭预算管理技巧,合理规划家庭开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家人的情感,增强家庭责任感。

2. 培养学生尊重劳动者,养成良好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态度。

3.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健康、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家政服务类课程,结合日常生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生活技能。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但生活经验相对不足。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其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生活品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家庭日常护理:介绍家庭护理的基本知识,如家庭成员的健康状况观察、常见疾病的初步处理、急救知识等。

2. 家庭清洁与整理:教授家庭清洁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家具、地面、衣物等的清洁和保养,以及家庭物品的整理和收纳。

3. 家庭烹饪与营养:讲解家庭烹饪的基本技巧,注重营养搭配和健康饮食,包括食物选购、处理、烹饪和餐桌上礼仪。

4. 家庭预算管理:教授家庭预算的制定、执行和调整,培养学生合理消费和理财的观念。

5. 家庭事务安排:教授家庭日常事务的安排方法,如购物、家务分工、时间管理等。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第一课时:家庭日常护理基础知识第二课时:家庭清洁与整理方法第三课时:家庭烹饪与营养(一)第四课时:家庭烹饪与营养(二)第五课时:家庭预算管理与购物技巧第六课时:家庭事务安排与时间管理教学内容与教材关联性:本课程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涉及教材中家政服务相关章节的内容,确保学生所学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家政服务培训课程设计

家政服务培训课程设计

家政服务 培训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家政服务的基本概念,掌握家政服务的主要内容和范围;2. 使学生掌握家政服务中的常用技能,如家庭保洁、衣物洗涤、烹饪等;3. 帮助学生了解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完成家庭保洁、衣物洗涤、烹饪等基本家政服务技能;2. 提高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家政服务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及应变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家人的情感,认识到家政服务对家庭幸福的重要性;2.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其明白家政服务是一种对社会、对他人的尊重和关爱;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认识到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潜力,激发从事相关职业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实用性课程,注重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旨在培养学生的家政服务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生,具备一定的自理能力,好奇心强,善于模仿,对实用性课程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实践操作,以案例分析、分组讨论、实际演练等形式开展教学,确保学生掌握课程内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1. 家政服务概述- 家政服务的定义与意义- 家政服务的范围与内容- 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2. 家政服务基本技能- 家庭保洁:清洁工具的选择与使用,家居保洁方法与技巧- 衣物洗涤:衣物分类,洗涤剂选用,洗涤、晾晒和熨烫技巧- 烹饪技能:食材选购与处理,烹饪方法,营养搭配与美食制作3. 家政服务实践操作- 家庭保洁实操:制定保洁计划,分组进行实际操作,总结经验与不足- 衣物洗涤实操: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学习洗涤技巧,交流心得- 烹饪实操:分组进行烹饪练习,掌握烹饪方法,品尝成果4. 家政服务职业规划与拓展- 家政服务职业道德与规范- 家政服务职业发展路径与前景- 家政服务相关领域拓展:如家居美化、家庭教育、养老护理等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明确教材章节和内容安排。

家政服务员课程设计

家政服务员课程设计

家政服务员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家政服务员的基本职责和工作内容,了解家政服务行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 学生能够掌握家庭日常清洁、烹饪、衣物整理等基本生活技能,并了解相关安全知识。

3. 学生了解家庭人际关系处理方法,提高沟通协调能力。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家政服务基本技能,独立完成家庭日常保洁、烹饪、衣物整理等工作。

2. 学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妥善处理家庭成员间的矛盾,维护家庭和谐。

3. 学生掌握家政服务职业道德,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家政服务行业的尊重和认同,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 学生通过学习家政服务知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学会关爱他人,培养乐于助人的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家政服务员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实用性。

学生特点:学生年龄在15-17岁,具备一定的独立生活能力,但对家政服务知识了解有限,需要系统学习。

教学要求:教师需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家政服务技能,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家政服务基本概念与职业道德- 家政服务定义、分类与发展趋势- 家政服务职业道德规范与职业素养2. 家庭日常清洁与整理- 清洁工具的选择与使用方法- 家庭各区域的清洁技巧与注意事项- 衣物整理、收纳与保养3. 家庭烹饪技巧与营养搭配- 常用烹饪方法与技巧- 营养搭配原则与实例- 食品安全与卫生知识4. 家庭人际关系与沟通协调- 家庭成员间的沟通技巧- 解决家庭矛盾的方法与策略- 家庭和谐氛围的营造5. 实践操作与职业体验- 家庭环境模拟实操- 家政服务角色扮演与沟通协调演练- 校外实践活动与职业体验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家政服务基本概念与职业道德第二周:家庭日常清洁与整理第三周:家庭烹饪技巧与营养搭配第四周:家庭人际关系与沟通协调第五周:实践操作与职业体验本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结合教材章节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

中职 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 课程标准

中职 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 课程标准

一、概述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是中职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

随着社会发展和家庭生活方式的变化,人们对家政服务的需求也与以往不同。

制定适应时代需求的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课程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这一课程标准展开讨论。

二、课程设置1. 课程名称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2. 课程目的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家政服务和管理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3. 课程内容(1)家政服务概论(2)家庭管理与综合素质(3)家政服务实务(4)家政服务管理(5)家政服务与社会发展4. 课程特点(1)理论与实践结合(2)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3)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意识(4)紧密配合社会需求,注重实用性与实用技能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掌握家政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了解现代家庭生活的基本特点和需求(3)掌握家政服务实务的基本操作技能(4)了解家政服务的管理与组织2. 能力与素质(1)具备娴熟的家政服务技能(2)具备基本的家庭管理和组织能力(3)具备为家庭提供专业化家政服务的能力(4)具备团队协作和交流能力四、课程标准1. 理论教学(1)家政服务概论:介绍家政服务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状(2)家庭管理与综合素质:包括家庭管理、经济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等(3)家政服务实务:包括家政服务中的饮食、家庭清洁、儿童照护等实际操作技能(4)家政服务管理:包括家政服务的组织管理、服务质量管理和危机管理等2. 实践教学(1)进行模拟家政服务实务操作(2)参与家政服务项目,真实操作(3)参与家政服务团队管理工作3. 考核与评价(1)学生平时表现(2)考试测试(3)实习实训成绩(4)综合能力评价五、教学方法1. 理论教学(1)讲授(2)案例分析(3)讨论2. 实践教学(1)实操训练(3)实地实习3. 课外实践(1)社会实践(2)参与家政服务项目六、教学资源1. 师资力量(1)具备家政服务与管理专业背景的教师(2)丰富的实践经验2. 教材教辅(1)精心编写的教材(2)丰富的案例教学3. 实践基地(1)提供实验室和模拟家庭环境(2)与社会服务机构合作,提供实习实训机会七、教学评价1. 考试考核(1)理论考试2. 学生评价(1)学生自评(2)学生互评3. 教师评价(1)教师评价学生学习情况(2)教师评价学生实操能力八、总结通过制定符合时代需求的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课程标准,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掌握现代家政服务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具备家政服务和管理能力,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 将课堂设计为体验 场的能 力。具备 了上述双师素质的 教师 , 才可能将课堂变成一个体验 感受 的场所 . 才有将课 堂的
授课过程设计成—个具有生产实践真实特征的环境 . 提供给学 生, 让学生在课 堂上间接的感受 到生产 实践 的感受 . 理解整体 生产的脉络 , 明白 自己在面对 真正的生产实践时 . 需要 的是什 么。 进而更深刻理解理论课 的理论知识逻辑和原理
此。 对 团队协作的理解 , 是 良好完成工作的基础。团队协作同 样存在着精巧 的技术层 面的细节
五、 结 论
1 . 编写思路 。 高职教育强调实践技 能 . 要求毕业生在岗位 活动 中。 以动手与动脑 相结 合的实践技术 为基础形成 的能力 来解决现实问题 。基于此 , 教材的内容组织思路是 , 先 从做 学 起, 学习操作 技能 , 边学边做 , 不 学习原理 、 基础理论 和影响 、 后果 ; 第 二阶段在前一 阶段 的基 础上 。 再学 习理论知识 , 教 学 实践 中可 以针对不 同学生在第一 阶段 的不 同反应 . 有针对 的 调整对第二阶段的教学内容的取舍和对重 难点 的设定 : 第 三 阶段 。 完成任 务 。 继续实践操作 , 这一 部分理想情 况是 以实 际 岗位环境 , 来 完成 一次 岗位任务 . 最好能 在实 际生产 岗位上 进行 。也就是形成 以实践为头尾 的闭环 内容组织形式 。 2 _ 编写要 求。针对这样的编写思路 . 教材在编写时就必须 满足 以下条件 : 首先 。 在 岗位任务选择上 , 必须根据现实情况 , 满足岗位需求 , 体现岗位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 其次 , 在任务实 践 的条件上 , 在书中要有描述 . 既要有典型性 , 还要 满足行业发 展 的前瞻性 ; 第三 , 为满足前两条 , 教材的参 编教 师 , 必须是课 程 的授课承担教 师 . 也必须是在授课过程中 。 不间断参加企业 顶 岗实践。 并具有相应职业资格或从业素质的双师型教师 。
三、 感受型理论课的教师
综上。 高职重视职业技能 . 动手能力 的训 练 , 抓住 了培养 产业工人 的关键 。实际上最好的产业 工人 的培养应该是在产 业中。 但是教育功能的独立 , 生 产的流水线化 , 都让这种理想 无法具备现实条件。只有一条出路 , 就是通过各种方法 , 将生 产 中的全国程经验事职业学 习训练 , 在职业教育 中再现 。让 教 育这种 间接式 经验 传递 . 尤其 是理论 知识传授 . 尽量 向直
提供感官感受的情境 , 引导学 生积累经验 , 深刻理解知识 , 实 现精准掌握 . 懂得应用 。 2 . 团队感 受。 团队感受 则是一种社会性感受 人作为一种 群体生 活动物 .从来生产 劳动都 是 以团队协作 的方式 完成 的。在大分工 、 大工业化 生产 的曩 叠
2 0 1 3 年第1 l 髓
高职家政服务专业感受型理论授课模式
赵炳富 张永 清
( 单县 菏泽 家政职业 学院, 山东 单县 2 7 4 3 0 0 )
摘 要: 职业教育的传统 , 也是如今 高职教育强调的 实践 , 其 实就是一种经验性知识的积 累。 如何 用近于过去 学徒 式的生动
教育在人类社会中最初产生时的功能就是传递生活经验 . 而主要传递的生活经验就是类似于今天职业教育要传递 的工作 经验 。高等职业教育的精髓与杨 . 就是围绕传递工作经验。 来 塑造或培养人工作能力和社会生活素质。今天与历史上不同的 是, 现在的工作较之过去越来越复杂 , 操作起来可能很简单 , 但 产生的效果、 影响却是很复杂的 . 需要在理解效果和影响的前提 下去完成—个简单的 作。 这个简单的操作, 虽然是—个实实在 在的 ̄W4 - ? 为。 却是在一大堆原理与知识中‘ ‘ 抽象” 出来 的。过去 理论知识是实践的抽象 . 如今职业操作则是爆炸般的理论知识 的抽象 。另外 , 如今的职业技能操作。 由于社会的发展 , 社会化大 分工与流水线生产模式广泛应用的影响 。 也被普遍碎片化。
四、 感 受型 理 论课 的几 种 感 受 类 型

理 论 假设
基 于将职业操 作技 能与整体经 验分离 的高等 职业 教育 模式现状 . 提 出将职业操作技能经验 和理 论经验整合 为职业 能力 经验 的传 授方式 . 以教学做一 体化 教室为媒 介 . 以将 理 论经 验实践化 和可感化为实 现途 径 , 以实践化 、 可 感化 的理 论经验与职业操作技能有机整合 融为一体为载体 . 建立 高职 职业技能教育的感受 型模式
经验积 累, 将抽 象的、 重要的 、 基础 的理论课进 行还原 , 是 高职教育乃至职业教 育在理论课提 高学生素质效果 不好 . 支撑职业技 能学 习练 习疏松 的解决关键 。笔者就此 , 以高职家政服务 专业为例 , 进行 了简单描 述, 以供借鉴 。
关键词 : 感受型 ; 理 论课 ; 经 验
二、 感 受型 理 论 课 教材 的编 写
1 . 感官感 受。 感官感受是一种存在式感受 . 只要感受者存 在 于情境 当 中 , 通过 自身 与生俱 来 的视 觉 、 听觉 、 触 觉 等感
官, 接受来 自周围的刺激 . 形成经 验 , 并将经验 自我整 合 , 形 成知识 。而在感受型授课 中, 则是需要通过授课实 践给学生
接经验方式 转化 。这样现成 的抽 象理论课程 。 集中总结 的经 验 才能重新 活起来 . 才能对学生 的职业 经验积累具有现 实意 义. 不是理论从 书本到学 生头脑 中的搬家而 已。

中, 要求全体教师具有对岗位所在生 产线 或服务机构全过 程 的理解 , 最好是有过全过程的参与 、 实践过 程。这样才能将整 体 的事业感受或生产流程理解 在某 - M理论课 中 . 结合相关 的实践操作 , 让学生从 全局角度 去一部分 、 一 部分 的学 习掌 握 知识 与技能 。 全面理解所要学 习的理论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