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 现代教育技术笔记整理
现代教育技术期末复习重点纯手工整理.docx

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优化了教学过程,已经成为除教师、学生、教材等传统教学过程基本要素之外的第四要素。
教育技术是关于关心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教育技术的内涵1.教育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并垂的学科2.学习过程是教育技术硏究和实践的对象3.学习资源是优化学习过程的必要条件四个阶段: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教育技术发展趋势:作为交叉学科的特点将日益突出将日益重视实践性和支持性硏究将H益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硏究手段将日益网络化、智能化、虚拟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核心是数字化学习,目标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面向时代发展的创新人才的培养。
行为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学习是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是尝试错误的过稈学习成功的关键依靠强化斯金纳被称为程序教学之父。
认识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在于内部认识的变化。
苛勒的顿悟说布鲁纳的认知发现说戴尔提出了“经验之塔”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过和,建构过程一方而是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另一方面也对己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造,建构过程…方而是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另…方面也对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重组和改造。
由于每个个体都是以自己的知识结构来建构意义的,因此可能对同一知识有不同的理解,每个人都可能根据自己的方式理解知识的一部分或某些方而。
建构主义提倡随机通达教学、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等教学方法, 并待别强调学习过程屮的社会相互作用。
经验之塔(媒体教学的基础)分为三人类十个层次。
观察、迪鬆的经验。
(三大类)经验之塔的基本观点(1)“塔”屮最底层的经验,是最直接最具体的经验,越往上升,则越趋于抽象。
(2)教育应从具体经验入手,逐步过度到抽彖。
(3)教育不能只满足于获得一些具体经验, 在学校屮,应用各种教育、教学工具,可以使得教育更为具体.直观,从而却获得更好的抽彖。
(5)位丁•经验Z塔屮层的视听教具,言语、视觉符号更能为学纶提供较具体的和易丁•理解的经验, 它能冲破时空的限制,弥补学半肖接经验的不足。
现代教育技术课堂重点笔记

ps练习--蒙版作者:李静蒙版实例1:打开图片--创建新的图层(shift+ctrl+N)--填充(设置前景色为天蓝色,背景色为白色)--滤镜(云彩效果,可以多按几次Ctrl+F直到云彩纹路满意为止)--添加图层蒙版(图层面板底下的第二个按钮)--选中蒙版,在图层中拉出黑白渐变效果(主要一定要下面黑色,上面白色的渐变,因为上面已经讲到了蒙版黑色为透明,白色为不透明)--合并,完成!蒙版实例2:打开图片--创建新的图层(shift+ctrl+N)--填充白色(也可以填充其他颜色,效果可能会更特别,发挥一下自己的创意吧)--选中蒙版,选择线性渐变,在图层中拉出效果(大家可以尝试一下其他的渐变哦,也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合并,完成!蒙版实例3:(这是以快速蒙版模式编辑)打开图片--选框工具画出选框(要比原图像小一点)--反选--进入以快速蒙版的编辑模式(下图用红色框框画住的那个按钮就是了)(小提示:图图中间部分变成了红色,代表红色部分是被锁定的,不会被修改到的,很安全哦)-- 滤镜(扭曲--波纹,像素化--碎片)--滤镜(锐化3,4次)--退出快速蒙版编辑模式--删除选区的内容或者把选区填充上其他颜色(删除选区内容可以直接按delete,填充前景色按alt+delete/背景色ctrl+delete)--描边--合并,完成!蒙版实例4:打开图片--复制背景图层得"背景副本",Ctrl+T,按Shift+Alt将图像等比例缩小--使用矩形工具,在图片中绘制矩形选区,复制选区内容,然后粘贴选区内容(生成图层1)--按住Ctrl单击图层1的缩略图调出选区,执行菜单"编辑""描边"--选择"背景副本"图层,使用套索工具选出"腿部",复制、粘贴,并将新生成图层拖至顶部--为图层1设置"图层样式"-投影--选择"背景副本"图层,执行调整色相饱和度--调出"背景副本"选区,单击"以快速蒙版模式编辑按钮"--滤镜,画笔描边,喷色描边--反选,填充色彩“英特尔®未来教育”是英特尔公司为支持计算机技术在学校课堂上的有效利用而设计的一个全球性的培训项目,是目前国内最热门的教师技能培训项目。
现代教育技术读书笔记(精品5篇)

现代教育技术读书笔记(精品5篇)现代教育技术读书笔记篇1现代教育技术的读书笔记我近期阅读了一本名为《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书,这本书由教育技术学领域的专家李龙编著。
这本书深入浅出地阐述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理念、方法,以及与课程整合的实践案例。
本书的亮点在于它全面地涵盖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
作者通过简洁易懂的语言,使得非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士也能够理解并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方法。
书中的内容丰富,结构清晰,例证详实,不仅介绍了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还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案例。
我特别欣赏作者对“技术与课程的整合”这一主题的深入探讨,以及他如何通过具体的案例来解释这一概念。
此外,书中的许多观点和建议都让我深受启发,例如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书中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作者在多个章节中提到了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用,但可能对于非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人来说,某些专业术语和理论可能较为晦涩难懂。
不过,这并不影响整本书的阅读体验,只要你具有一定的教育背景或者对教育技术感兴趣,我相信你能够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
总体来说,《现代教育技术:走向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它不仅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和方法,还能启发我们对教育技术的实践应用进行深入思考。
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对现代教育技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更加期待在未来的教育实践中应用这些理念和方法。
现代教育技术读书笔记篇2现代教育技术:改变教育未来的力量我近期阅读了一本名为《现代教育技术:塑造教育未来的力量》的书,这本书的作者们深入探讨了教育技术如何变革教育领域,以及如何将其有效应用于教学实践中。
这本书的主要观点是,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思维方式。
作者们强调,教育技术不仅仅是关于PPT、视频和在线课程的,更重要的是它如何改变我们理解和实施教育的视角。
他们指出,现代教育技术不仅是关于技术的,更是关于变革、创新和参与。
现代教育技术学笔记整理word文档良心出品

现代教育技术学笔记整理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1、信息时代教育的特点: 信息时代的教育 创新型、能力本位型;凡是能提供学习环境、资源的地方; 辅助地位,知识的指导组织者 灵活便捷的个性化教学, 混合教学 传统教育知识型、学科本位型 以学校、教室为中心 主体地位,知识的传输者 整齐划一的班级授课教学, 说①教育目标: ②教学环境:③教师地位: ④教学方式: 教性讲授 ⑤教学手段: 段 ⑥教学内容: ⑦教学资源: ⑧教学评价: ⑨教育制度: 2、 AECT 的定义: 概念:教育技术是为了 促进学习 (一个目标) ,对有关的 计、开发、运用、管理 和评价(五个领域)的 理论 与实践启示: 1、理论与实践并重 2、 教育技术的核心方法是系统方法3、与学习相关的过程是教育技术研究和实践的重要对象4、学习资源是改善、优化学习过程的重要条件 3、 现代教育技术的定义: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在 现代教育理论 的指导下,充分而有效地 利用先进的技术与方法 ,通 过对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的创新性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来实现教与学优化的理 论与实践 。
“现代”的体现:★更多的注重、探讨与现代科技有关的课题; ★充分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成果作为传播教育信息的媒体 ★吸收科学的和现代的思维方法,使教育技术更科学化、系统化 4、信息化教育定义: 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 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 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信息素养 包括 信息意识 、 信息知识 、 信息能力 、 信息道德 等。
5、 现代教育技术: 20世纪 90 年代开始在我国使用; 研究对象是运用了先进技术的教学过程(如计算机、多媒体、网络、卫 星广播、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 。
关注的主要是与先进技术相关的学习资源。
6、 视觉教育发展阶段( 20 世纪初至 20 世纪 30 年代) 最早使用视觉教育概念:美国 1906 年 《视觉教育》 1910 年,美国出版了第一本教学影片记录 7、 从视听教育到视听传播阶段( 20世纪 30年代至 20世纪 50年代) 1946 年,拉森制定研究生教学计划,首次开设视听教育课程,培养视听教育方面的的专 门人才。
【免费下载】答案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提纲一、概论1、信息化教育的含义信息化教育,就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2、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内涵在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的指导下,用三种技术(现代媒体技术、现代媒传技术、现代教学设计技术),做两件事情(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实现一个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1)五化(教育信息显示多媒化教育信息处理数字化教育信息存储光盘化教育信息传递网络化教育信息管理智能化)(2)三性(开放性非线性交互性)4、信息化教育的作用(1)提高教育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有利于减轻学习负担,增进学生健康、有利于学生全体发展和个性发展(2)提高教学效率:学习比率、记忆比率、注意比率听觉:54.6% 视觉:81.7%(3)扩大教育规模:利用广播、网络系统发展开放性学校;多种现代教学媒体为自学者提供方便(4)促进教育改革:促进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变革;促进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变革;促进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变革;促进教材观念和形式的变革;促进教学环境的变革。
5、教育技术的含义所谓现代教育技术,就是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6、信息化教育、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三者的关系信息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教育技术7、几种与信息化教育理论体系密切相关的学与教理论的代表人物四种学习理论:(1)新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斯金纳(B.F.Skinner)(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皮亚杰(J.Piaget)(3)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罗杰斯(Carl.R.Rogers)(4)折中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加涅(Rober.M.Gagne)四种教学理论:(1)赞可夫的发展教学理论(2)布鲁纳(J.Bruner)的结构—发现教学理论(3)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4)加德纳(H.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四种传播理论:(1)贝罗(D.K.Berlo)的传播过程4要素理论(2)罗密佐斯基(A.J.Romisjowski)的双向传播理论(3)宣伟伯(W.Sehramm)的传播效果理论(4)罗杰斯(Eerrett M.Rogers)的创新推广理论8、现代教育媒体的含义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
现代教育技术重点整理

第一章现代教育技术概述1.《教育大词典》: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和。
2.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历程:视觉教育—视听教育—视听传播—教育技术。
3.(1)19世纪90年代,幻灯机介入教育领域。
20世纪初,无声电影开始应用于教学。
(2)20世纪30年代后期,无线电播、有声电影、录音机先后介入教育领域。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教育电视由实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程序教学和程序教学机也风靡一时,开始了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实验研究。
(4)20世纪70年代,计算机应用进入新的阶段,媒体技术不断发展、理论观念更新。
4.1970年,美国视听教育协会经过大会表决,决定改名为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
1978年,教育部建立了中央电化教育馆,各地也开始建立电化教育机构。
1993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北京师范大学招收教育技术学博士研究生,至此,教育技术学科建立了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
5.AECT94定义:教育技术算机是关于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6.94定义解释:94定义明确阐述了教育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研究内容是对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的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教育技术是一种理论和实践;教育技术以促进学习为目的。
(开发:将设计方案转化为物理形态的过程。
)7.05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设、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及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
8.教育技术迅速发展的原因:(1)经济的快速发展。
(2)科学技术和理论的快速发展。
(3)教育技术迎合了信息社会要求改革传统教育的需要。
9.《视听教学法》,“经验之塔”用来描述视听教学法。
10.三大学习理论(要知道主要观点):(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1.教育传播理论(教育传播效果的优化原理):(1)共同经验原理(2)抽象层次原理(3)重复作用原理(4)信息来源原理12.系统科学方法论:(1)控制论(2)信息论(3)系统论13.1993年,美国制定《国家教师教育技术标准(NETS’1993)》。
第三章现代教育技术笔记

第三章现代教育技术笔记第三章一、西方近代教学理论(一)夸美纽斯的教学理论1.关于教学原则和方法夸美纽斯在其所著的《大教学论》中提出了一个原则体系,其总的原则是教育应当适应自然。
他认为自然界是有秩序的,人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人的发展和人的教育也要受这种秩序的支配。
2.关于教学组织形式他认为实行班级教学,教师可以节约时间,学生可以互教互学,从而使教学工作富有成效。
他还提出要维护学校纪律,以保证各种教学制度的顺利实施。
(二)卢梭的教学理论1.关于教育目的卢梭的教育目的是培养“自然人”,“自然人”在他看来就是身体强壮、心智发达、感情丰富、能爱能仁的人。
2.关于教学方法卢梭倡导自然的教育方法。
3.关于教学内容卢梭反对空洞的文字说教,要求追求有用的知识。
(三)裴斯泰洛齐的教学理论1.关于教育目的瑞士著名教育活动家裴斯泰洛齐认为,每个人都具有接受教育的天赋力量,教育的目的“在于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自身各方面的能力”。
2.关于教学原则裴斯泰洛齐认为,学习从感性的观察开始,通过对表象的加工获得概念。
3.关于教学方法裴斯泰洛齐后期活动的重点是关于初等教育新方法的研究。
(四)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德国著名教育家赫尔巴特将心理学理论应用到教学理论研究中,建立了以心理学为基础的教学理论。
1.关于教育目的赫尔巴特认为人类道德的基础是永恒不变的五种道德观念:内心自由、完善、仁慈、正义和公平。
应该通过教学培养这五种观念,以培养儿童的善行。
2.关于教学过程3.关于教学原则赫尔巴特的教学理论可以提炼出许多教学原则,如教育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循序性原则、兴趣性原则等等。
二、西方现代教学理论(一)杜威的教学理论1.关于教学过程杜威批判传统学校,认为传统学校的重点“是在儿童之外,在教师、教科书以及其他你所高兴的任何地方,唯独不在儿童自己即时的本能和活动之中”。
2.关于教学方法五个阶段:问题的感觉——问题的界定—问题解决的假设-----对问题及其解决方法的逻辑推理——通过行动经验假设(二)布鲁纳(Jerome Bruner)——结构课程理论1.关于学科的基本结构布鲁纳认为,要使学生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在今后一生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不论我们选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现代教育技术复习笔记

第一章1.信息技术的基本定义信息技术就是能够扩展人的信息器官功能的一类技术。
信息技术是能够完成信息的获取、传递、加工、再生和施用等功能的一类技术,是感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智能技术以及控制技术的整体。
2.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素(6)应用;开发;网络;产业;人才;政策。
3.信息化教育的基本特征(8)教材多媒体化;资源全球化;教学个性化;学习自主化;活动合作化;管理自动化;环境虚拟化;系统开放化。
4.教育技术的定义是利用适当的技术对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进行创造、使用和管理,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5.现代教育技术现代教育技术就是依据现代教育理论,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教与学过程中教与学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评价和管理,以实现教学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6.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特征(3)创造和使用各种技术性学习资源;用系统方法设计和组织技术性教学过程;追求教育的最优化。
7.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4)是一门学科;专业;事业;产业。
8.现在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4)课堂教学领域;自主学习领域;远程教学领域;在职人员培训领域。
9.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改革,对我们专业的学习有何帮助。
1)引起学习方式的变革。
(4)学习资源多样化;学习方式优化,感知对象多样性生动性,过程交互性;学习空间转换,全社会、开放性教育空间,教学资源全球共享,异地交流;教学过程中要素关系转变,教师角色、学生地位、教学内容、媒体作用、教学进程结构。
2)可以有效的支持教育改革。
优化资源配置,优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3)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制高点。
促进教学改革,培养学习主动性,开阔世界观等。
4)教学模式变革,资源共享,构建平台,。
10.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性(4)有助于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未来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适应和创造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推动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
11.教育传播的演进(4)口语传播阶段;文字传播;电子传播;网络传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教育技术模块1 认识与理解现代教育技术1、理解教育技术(广义、狭义)。
广义:教育技术是人类在教育活动中所采用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综合,它分为有形技术和无形技术。
狭义:教育技术指的是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所运用的媒体技术和系统技术。
有形技术是指凝固和体现在有形物体中的科学知识;无形技术指以抽象形式表现出来,在解决教育教学问题中起作用的技巧方法和理论。
2、教育技术四个发展阶段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的教育技术,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发展阶段(1)视觉教育发展阶段(20世纪初~30年代)美国教育协会NEA1923年成立了视觉教学协会(简称DVI),即今天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简称AECT)的前身。
(2)视听教育发展阶段(20世纪30~50年代)埃德加戴尔与1946年出版的《教学中的视听方法》一书中提出的“经验之塔”理论被公认为视听教育的主要理论依据。
(3)视听传播发展阶段(20师姐50~60年代)(4)教育技术发展阶段(20师姐70年代至今)3、AECT94定义及AECT04定义AECT94定义:教育技术是关于学习过程和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与实践。
AETC04定义: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与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4、教育技术的研究范畴(1)设计:a教学系统设计b教学信息设计c教学策略d学生特征(2)开发:a印刷技术b视听技术c计算机辅助技术d整合技术(3)利用:a媒体利用b革新推广c实施和制度化d政策和法规(4)管理:a项目管理b资源管理c传送系统管理d信息管理(5)评价:a问题分析b标准参照测量c形成性和总结性的评价5、教育技术的应用领域教育技术总的目的是未来促进学生的学习,但是由于教育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采用的术手段和操作方法也就不同,从而形成了三个主要的相对独立的实践领域:(1)课堂教学(2)远程教学(3)企业培训6、教育技术的应用模式(1)以视听技术为基础的集体教学模式(2)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为基础的个别化教学模式(3)以过程技术为基础的小组学习模式(4)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的远程教学模式7、现代教育技术与教育信息化,认识、理解、应用(1)教育信息化的内涵: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
(2)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教育信息化具有“技术”与“教育”双重属性。
从技术属性看,基本特征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多媒体从教育属性看,基本特征为: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写作性(3)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信息化中的作用A、教材多媒化B、资源全球化C、教学个性化D、学习自主化E、任务合作化F、管理自动化G、环境虚拟化H、系统开放化8、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基础(1)学习理论基础:A、行为主义学习理论B、认知主义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人本注意学习理论(2)教学理论基础(3)系统理论基础(4)传播理论基础5W传播模式:教师或其他教学信息源(who)教学内容(say what)教学媒体(in which channel)教学对象(to whom)教学效果(which what effect)7W传播模式:(同上,增加以下两个)教学目的(why)教学环境(where)1学习理论基础,包括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2教学理论基础3系统理论基础4传播理论基础模块2 掌握与运用信息化教学设计1、教学设计的定义教学设计是以教学系统为研究对象,以获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为目的,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传播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系统方法分析教学问题和确定教学目标,建立解决教学问题的策略方案、试行解决方案、评价试行结果和修改方案的过程。
2、教学设计的过程一般模式和模式的共同特征要素分析教学对象、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策略、开展教学评价3、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内容,会做分析。
(1)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即在教学设计过程的开端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使设计工作有的放矢,有效地利用人力物力。
(2)主要包括:a学习需要分析:也就是分析学生目前水平和期望学生达到水平之间的距离。
简言之也就是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b学习内容分析:以总的学习目标为基础,目的在于规定学习内容的范围,深度和揭示学习内容各组成部分的联系,在教学内容组织编排的三种主张即布鲁纳的螺旋式编排教学内容,加涅的直线编排教学内容,奥苏贝尔的渐进分化和整合协调编排教学内容。
c学习学生特征分析:目的是为了了解学生的一般特征、学习尊卑情况及学习风格,为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学习目标的阐明,教学活动的设计,等教学外因条件适合学生提供依据。
4、教学目标,内容,会撰写目标(要用可测量的语言,不要用模糊的语言)(1)教学目标可以分为总教学目标和子教学目标两类。
总目标,是针对某们课程(或某个教学单元)内容的整体提出的要求,所以是比较概括性和原则性的,一般在教学大纲中有明确的表述。
5、教学策略的制定,掌握教学顺序,教学活动顺序,常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媒体的选择等(不要求细节)6、教学评价的功能7、教学设计成果的形成性评价模块3 检索与获取多媒体素材1、多媒体技术概念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他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声音和图像,动画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进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的交换或操作的信息技术。
2、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点集成性,交互性,非线性,实时性,动态性。
3、多媒体信息的类型与特点(1)文本:文本信息使用范围广,属于抽象层次。
用文本表达信息给人充分的想象空间,制作处理较简单。
(2)图像:信息容量较大,可以将复杂和抽象的信息非常直观形象的表达出来。
获取渠道较多,相对而言处理和制作过程较复杂。
(3)声音:瞬态性,顺序性。
(4)视频影像:时序性和丰富的信息内涵,常用语交代事物的发展过程。
(5)动画:可以强化主题,增加趣味的作用,把抽象内容形象化,便难以琢磨的教学内容生动有趣,但制作技术复杂4、网络教育资源的特性与局限性(1)网络教育的特性:①信息呈现的多样性②信息获取的便捷性③信息识别的标志性④信息更新的时效性⑤信息分布的广泛性(2)局限性:①信息分散、数量庞杂②免费信息不是很多③灰色信息过多5、网络教育资源检索的特点,检索的一般方法:(1)特点①检索范围涵盖了整个互联网②传统检索方法与全新的网络检索技术相结合③用户界面友好且操作方便④用户透明度高⑤信息检索效率不高(2)检索的一般方法:①浏览方式(随意浏览、分类体系浏览)②查询方式6、搜索引擎的概念,功能(1)搜索引擎的概念:用来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和检索的一系列软件,是一种在互联网上查找信息的工具。
(2)功能:①搜集信息建立索引数据库,并自动跟踪信息源的变动,不断更新索引记录,定期维护数据库②提供网络的导航与检索服务(最主要的功能)③为用户提供多种信息服务7、列举主要中文数据库(1)CNKI数据库(中国知网)(2)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3)万方数据库8、图像采集的常识(1)图像文件格式:BMP、JPG、JPEG、GIF、TIF、TGA(2)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Coreldraw、Freehand、Firework、Painter(3)图像采集的方法:从internet搜索下载、从多媒体素材库中搜索、数码相机拍摄、扫描仪9、图像处理、声音、视频、动画的基本方法,工具,常用处理软件,综合10、4.2节引言11、4.3节引言12、4.4节引言模块7 设计与制作教学网站1、网页制作工具类型与种类标注型html:包括hotdog,homesite,hotmetal。
编辑型:CGI编程,JAVA编程。
“所见即所得”型:frontpage ,Dreamweaver2、网页的页面元素导航、网站标志、图片、文字3、教学网站设计流程(1)教学设计(2)结构设计(3)稿本准备(4)素材准备(5)技术合成(6)网站的发布与推广模块8 熟悉与应用多媒体教学设备1、多媒体教室的主要设备(1)交互式电子白板(2)多媒体投影机(3)中央控制系统2、多媒体投影机的使用注意事项①开机关机②在使用中注意通风散热③开机状态下不要随意搬动④定期检查⑤防止剧烈的震动和挤压⑥不要将投影机的亮度降低或提高使用3、多媒体演示教室的使用注意事项①使用者必须严格遵守各种设备的操作规程,不得随意拆卸和移动教室中的设备②控制台上计算机的有关参数是已设置好的,使用者若有特殊需要更改设置时,必须在本堂课结束时将计算机的设置参数复原③投影机用完关闭后,不要马上切断电源,因为此时投影机还处于通电散热状态,必须等到投影机内的散热风扇自动关闭、散热完成后才可切断电源④如设备工作中出现异常,应马上关闭并与管理人员及时联系解决4、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主要功能,主要是教育层面上功能①可以方便实现多媒体教学,是教学内容更加丰富②教师监控灵活,可以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③易于现代教学理论的具体实现,使得教学设计更加丰富,利于学生素质的培养④灵活的交互,便于学生进行个别化学习⑤可以方便的实现网络联系和测试,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⑥便于教师进行电子备课补充教学设计过程的一般模式(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