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两种语言的本质特征差异

合集下载

中英文语言结构差异

中英文语言结构差异

中英文语言结构差异中英文语言由于不同的文化渊源,使得英汉两种语言在词法、语法结构上均有较大差异。

本文比较了英汉语言结构之间的差异,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以此为基础研究了两种语言背后的中英文化差异。

1、中英文语言结构的语法差异1.1语篇差异中文语言结构趋向于意合,思维方式呈螺旋型,不强求于语言形式;英文语言结构趋向于形合,思维方式呈直线型,力求结构上的严谨。

中文较少使用连接词,各部分之间靠意思连接,所以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目了然。

而英文讲究层次,多在词、短语、分句之间用连接词和关系词,使英语句子、文章更具层次感[1]。

中英文两种语言结构在语篇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章策略的差异。

篇章策略(text strategy)是指篇章生产者根据交际目的对组篇所作的总体决策和选择,是为一定的目的而对决策参数(decision parameters) 所作的权衡。

中国人写作倾向于采用堆积和重复论断、引用典故和权威、套用成语和谚语的策略;而西方人则强调使用数据和细节、引述个人和常人经历,运用成语、习语则采用掐头去尾、添枝加叶的推陈出新策略。

⑵语篇模式的差异。

汉民族由于受重综合的思维习惯影响,语篇模式属于典型的东方“螺旋型”(circular/ spiral) [2]。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对篇章的主题不是通过直截了当的方式,而是采用曲折起伏、隐喻含蓄方式来阐述。

即不直接切入主题。

英语通常“先抽象,后具体;先综合,后分析;先概括,后细节”。

换句话说,英语语篇的组织和发展呈“直线型”(linear) ,即直截了当地陈述主题,进行论述,它们把话题、观点、态度从一开始就引入文章,然后用事实说明,先有主题句,后接例证句,而后结尾,语篇模式属于演绎型。

⑶语篇主题的差异。

受以自我为中心的文化思维方式的影响,英民族通常把主题句(topic sentence) 置于句首, 主题突出,观点清晰,然后在以后各句中发展这一中心思想。

英汉对比论文

英汉对比论文

英汉定语比较和翻译一.引言有人认为,翻译可以“无师自通”,“自学成才”;“外文词不认识可以查字典,只要有点外语基础,就能搞翻译”。

一言以蔽之,翻译容易,但是对于真正从事翻译的工作者来说,翻译无不很难。

因为中英文属于两种完全不同的语系,以及中西方人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等。

这些原因导致了各种现象,如很难在中文中找到一个完全与英语对等的单词,英语重型合,汉语重意合,句子成分之间存在很大等差异。

为了翻译工作者更好的理解中英定语的差异,本文讨论中英语种在英语中,定语是附加在主语和宾语的前面,用来修饰或限制主语宾语的词或词组。

主要有形容词,此外还有名词、代词、数词、介词短语、动词不定式(短语)、分词、定语从句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短语或句子都可以作定语。

而在汉语中,定语常由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充当,也可有其他词或短语充当。

由此可以知道,在英汉语中,充当定语的成份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是由英汉语的本质性差异决定的,汉语是重意合,而英语是重型合,在汉语中,语言组织以意御型,无词性变化,所有的动词都是动词原形,没有动词不定式,分词和过去式之分,汉语的动词,至少相当于英语的谓语动词、现在在分词、不定式、动名词五种可能。

如“去”,既可能是watch(watches), watching(现在分词), watched , to watch, watching(动名词)中的任何一种,因为汉语中缺乏词形变化标记,也不像英语一样,要求成分(主谓宾)和词性(名动形)之间的严格一致。

例(1)正在看的,将要去看的,已经看过的电影the movie ( which is) being watching, the movie to be watched, the movie that will be watched, the movie that has been watched.从上面的句子中可以看出,英语的动词发生了各种变化(现在分词,过去式,不定式等)而汉语的动词并没有变化,都是“看”。

浅谈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与中国语文及文化

浅谈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与中国语文及文化

浅谈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与中国语文及文化参考资料《隐喻的丑闻: 隐喻与符号学》,《诗学》1983年雅各布森,r。

(2014)。

结束语: 语言学和诗学。

在杰克逊和普林斯(主编) ,《抒情理论读者: 评论选集》(350-449页)。

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出版社。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芝加哥: 芝加哥大学新闻稿。

舒(2004)。

隐喻与转喻: 异同。

外语杂志语文,摘要:引用本文: (2021)。

隐喻与转喻: 英汉两种语言中的差异中国语言与文化。

开放期刊现代语言学。

传统修辞学理论把隐喻和转喻视为两种文学现象现代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并不是一种修辞手段,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它是一种修辞手段但是,当前对隐喻和隐喻的研究转喻仍然局限于英语语言世界,因此存在着一定的缺陷隐喻和转喻的知识和研究本文首先从隐喻的角度对隐喻进行了概述然后,阐述了这些认知语言学的不同之处从结构和功能两个方面分析了隐喻和转喻的区别。

此外,本文还分析了隐喻和转喻的区别根据中国文化背景举例说明。

关键词隐喻,转喻,认知语言学,汉语言文化1. 隐喻的历史演变及其意义在西方文化传统中,人文学科的概念和范围得到了发展人们如何理解语言也经历了长期的变化隐喻和转喻经常存在于语言学领域认知语言学家认为,文学和修辞是两种并行的修辞策略隐喻和转喻并不存在于文学范畴中马克·约翰逊和乔治·莱考夫进行了一项深入的研究认为隐喻是充分解释人性的关键在他们的研究中,经验主义方法初步探索了不仅回答了语言,真理和理解的问题同时也回应了日常生活的意义。

1980年Lakoff & Johnson 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

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年隐喻系统研究的正式开始不仅如此,这本书还颠覆了人们对认知语言学的理解从那时起,隐喻研究已经实现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认知转向。

Lakoff & Johnson 从语言认知的角度研究隐喻他们最大的贡献在于初步建造了概念系统理论和隐喻的本质,并开辟了新的思路他们对隐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提出了隐喻的概念同时,他们在隐喻方面也取得了许多突破更重要的是,它们在相关的研究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此,以隐喻理论为依托,不同领域的学者对隐喻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比如文学、法律、语言、哲学、科学等等,都运用了隐喻,丰富我们的视野,深化不同学科的深度。

关于英汉语言对比论文参考

关于英汉语言对比论文参考

关于英汉语言对比论文参考英语和汉语是两种不同的语言,两者在各方面上有着巨大的差别。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英汉语言对比论文参考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英汉语言对比论文参考篇1浅谈英汉文字差异对比摘要:汉语和英语分属汉藏、印欧语系,两种语言的文字个成体系、个具特征,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很多不同之处。

两种语言无论是语言特点、书写形式,还是构词方式,都有很大的差异。

本文主要进行英汉字词的差异性对比研究。

关键词:英汉字词差异性对比文字是语言的基本组成部分,是语言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学习和掌握一门语言的基础。

同母语学习一样,我们学习英语依然从字词着手,然后学句子乃至篇章。

在两种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不自觉地把两种语言做比较。

比较是人类研究事物、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也是语言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通过比较,找出异同点,我们可以对两种语言词汇有更深入的认识,不仅有利于我们学习英语,还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汉语。

提到词汇,英语和汉语中有不同的表达。

在英语中,只有一词word,而在汉语中有两个关于词汇的名词:字和词。

那么这三个术语word、字、词之间有什么对应的关系?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英语中的词由字母构成,word与词对应。

汉语的词由汉字构成,现代汉语中的单字大约相当于词素(morphme),它们是汉语的基本语言单位。

本文就是针对英汉文字、字词进行分析。

一、英汉语文字差异英语是线性一维的,写读英文是编码、解码的过程。

字母从前往后,依次排序就构成词。

词与词之间需用一空格隔开,才能使其明了。

汉语是二维的(纸面上的最大维数),最大限度地利用了纸面的几何空间。

汉字是典型的方块字,每个字无论笔画多少,字本身的大小都不变,因此看起来紧凑美观[1]。

相对于英语的前后排序来说,汉字的上下左右,都可能存在,比较复杂,汉字字与字之间完全独立书写时无需其他符号分隔。

世界上的文字可大致分为三类:表形文字(图画文字)、表意文字(音意结合文字)、表音文字(拼音文字),表意文字是从表形文字发展起来的。

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互译

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互译

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互译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互译语言不仅是传达信息的工具,而且牵涉着一个文化的背景、文化思维、文化价值及本土社会文化等。

大量的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的差异让学习者很难理解,也使得这些习语的互译极具挑战性。

一、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1.历史背景英汉习语的诞生都依托于母语的历史发展背景,历史背景的差异导致了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有着千差万别的差异。

例如,在英语习语“oncein a blue moon”中,“blue moon”一说源自古老的英国历史,意思是满月二次出现;而中文习语“千载难逢”却指的是罕见而难能可贵的事情。

2.思维方式从文化角度看,汉语习语是理性的,具有哲学的内涵,特别强调人的内在本质;而英语习语,其说话方式经常依赖于比较和外界信息,为向外扩展和传播而构建的短句更具有意义及实用价值。

例如“one apple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暗示了一件好事可以把大不了的问题远远避开,而“人无完人”却暗示优秀是不存在的。

3.文化价值英汉习语在文化价值上也有差异,汉语习语崇尚朴实无华,重视能够磨练心智的思考和行为;而英语习语则崇尚高尚的文明,强调坚持原则,如“no pain no gain(不努力没有收获)”。

二、英汉习语的互译由于英汉习语的文化内涵差异,仅通过翻译不能完全表达原有的内涵和意义,这就导致英汉习语的互译很容易出现问题。

1.词义辨析单纯以词义辨析为准,很容易翻译错误。

例如,英语中的“apple”既指苹果又指英国的“苹果公司”,而中文中的“苹果”则只指吃的水果,并不能翻译成“Apple”。

2.文化差异由于文化差异,原有的文化背景意义很容易丢失,也影响了英汉习语的可操作性。

例如,英语中的“red tape”指的是政府官僚作风,表现在中文中就变成了“繁文缛节”;另外,英语习语“pig in a poke”源自旧时西洋猪拳,中文则变成“买老虎铁笼”,并多带着贬义。

英汉语言对比

英汉语言对比

第二章英汉语言对比A Comparison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第二部分Part TwoProcedures of today:●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syntax●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rhetoric●Differences between English and Chinese discourse●Exercises in class●Assignments of today●“…so far as English and Chinese are concerned, the most important difference linguistically is the contrast between hypotaxis and parataxis.”E. A. Nida●就汉语和英语而言,也许在语言学上最重要的一个区别,就是形合和意合的对比。

Differences between syntax:●形合与意合(hypotaxis and parataxis): 英汉两种语言最本质的区别●Hypotaxis: The dependent or subordinate construction or relationship of clauses with connectives, e.g.I shall despair if you don‟t come.●形合指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需要一种语言形式手段(如连词或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一定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

●Parataxis: The juxtaposition of clauses or phrases without the use of coordinating or subordinating conjunctions, e.g.The rain fell; the river flooded; the houses were washed away.●意合指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进行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来表达。

第二章 英汉语言的对比分析

第二章 英汉语言的对比分析

翻译技巧:英译汉时,在大多数情况下可译成句尾封闭式;汉译英时, 要把汉语的句尾封闭译为句首封闭。
第二节 英汉语言的不同点
〔例1〕 I am very happy and grateful to receive your message of greetings. 〔译文〕接到你们的贺函,我十分愉快和感谢。 〔分析〕在表示原因的句子中,英语表态在前,叙事在后;汉语则往往相反, 叙事在前,表态在后。
[译文] 声明宣称:国际经济秩序必须改变,否则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 之间的差距将继续加大。
[分析] 上述译文采用顺译法,语序与原文相差无几,只是用了一个冒号 ,切开原文的长句,使译句层次了然。
第一节
英汉语言的共同点
[例3]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spectacular phenomena of our generation. It has revolutionized our way of living—and possibly also our way of dying. You may not realize what is happening because it is a piecemeal process. But you can feel the increasing convenienctelevision, telephones, and even insect killers. There is hardly anything that we see, hear, feel or eat that hasn’t been changed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译文] 科技的发展是我们这一代人最为惊异的现象之一。它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 革命性的巨变,可能还改变了我们的死亡方式。你也许意识不到其中的变化——因为 这一切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但你能感受到飞机、电视、电话甚至杀虫剂所带来的越来 越多的方便与舒适。我们所看到、听到、感觉到和吃到的,几乎没有一个不是科技变 革的结果。

浅谈日常交际中英汉言语行为的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浅谈日常交际中英汉言语行为的差异及其文化内涵

2、实验研究:采用实验的方法,探究英汉言语幽默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 解和接受程度,为跨文化交际提供更为量化和科学的依据。
3、案例研究:针对具体的跨文化交际场景,分析英汉言语幽默的应用和效 果,为如何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好地运用言语幽默提供指导。
4、跨学科研究:可以将心理学、社会学等其他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成果引入 到英汉言语幽默的研究中,从多角度、多层次探究言语幽默的本质和功能。
2、问候用语
在问候用语方面,英语和汉语也有所不同。英语中的问候语常常涉及天气、 健康等话题,如“How are you?”“Nice weather, isn’t it?”等。而在汉 语中,问候语往往聚焦于对方的生活、工作等方面,如“你吃了吗?”“你到哪 里去了?”等。
3、告别用语
在告别时,英语和汉语同样存在差异。英语中常见的告别语有 “Goodbye”“See you later”等。而在汉语中,告别语则更为丰富,如“再 见”“再会”“后会有期”等。
这些文化内涵的差异对英汉言语行为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英语中,由于对狗 的喜爱,许多与狗相关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都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在汉语中,由于 对龙的崇拜,很多与龙相关的言语行为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
三、如何避免日常交际中英汉言 语行为差异带来的误解
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避免因英汉言语行为差异而产生的误解呢?首先,我 们要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习惯。在与英语国家的人交流时,我们要尽量采用直 接、坦率的表达方式,避免使用含蓄、委婉的语言。要避免谈论对方认为不合适 的话题,尤其是与其信仰、风俗习惯等相关的内容。
二、文化内涵的探讨
英汉言语行为背后的文化内涵大相径庭。以英国人为例,他们通常以“dog” 作为宠物,对狗有着特殊的喜爱。因此,在英语中,“dog”往往具有积极的语 义内涵,如“lucky dog”表示幸运的人。而中国人则崇拜龙,认为龙是权力、 尊严和繁荣的象征。因此,汉语中有很多与龙相关的成语和词汇,如“龙飞凤 舞”“生龙活虎”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d white yellow blue green black
风俗习惯
社会政治
working class peasant
文化艺术
dragon, dog, phoenix, magpie, owl, bat, crane,
比喻中的文化差异
as strong as a horse wet like a drowned rat as stupid as a goose birds of a feather as easy as winking like a hen on a hot girdle
person having a different bias. 借助于想象与持不同偏见的人进行辩论是一个很
好的计划。
英语重短语,汉语轻短语
I have never met a person so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as my husband.
我还从没遇到过像我丈夫这么难以理解的人。
小国人民一定能够战胜大国的侵略,只要他们敢于 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己国家的命运。
小国人民敢于起来斗争,敢于拿起武器,掌握自 己国家的命运,就一定能战胜大国的侵略。
英语静态语言,汉语动态语言
英语——非谓语动词
省略动词
将动词名词化
使用动词的同源名词、同源形容词等
汉语——动词无形态变化
英汉十大差异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汉语(流水句法)
以意思连接独立的单句 彼此的逻辑关系以句序先后加以暗示
英语(竹节句法)
以连接词连接单句
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
1. Because it is late, I must leave. It is late, I must leave.
翻译的条件
掌握必要的翻译理论和技巧
加强两种语言的修养,拓宽知识面
译精于勤
“三要”, “三不要”
“三要”
词义 结构 文化背景
“三不要” 逐字死译
逻辑连贯失调
炫耀文笔
汉英文化比较与翻译
历史背景
wife, deer,
If that picture is genuine,I am a Dutchman.
短语),意为“多此一举”,“徒劳无功”。纽 卡斯尔是英国的产煤中心和煤输出港口,运煤去 此地显然是“徒劳无功”。
地理环境
Foggy Bottom: 【口】雾谷(美国国务院的谑称,以讽刺
该院发言人的发言经常模糊不清)。
United States Department of State, which is housed in a building in a low-lying area of Washington near the Potomac River
地理环境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 Foggy Bottom Ode to the West Wind cast an anchor to windward as close as an oyster
地理环境
carry coals to Newcastle: 【误译】把煤运送到纽卡斯尔去了。 【原意】多此一举。 【说明】carry coals to Newcastle是口语(动词
英语前重心,汉语后重心
Tragedies can be written in literature since there is tragedy in life.
英语前重心,汉语后重心
The people of a small country can certainly defeat aggression by a big country, if only they dare to rise in struggle, dare to take up arms and grasp in their own hands the destiny of their own country.
这本书已译成了好几国语言。
2、 行为对象比行为者重要。
The work must be finished before Christmas.
这个工作必须在圣诞节前完成。
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3、 因故不愿说出行为者。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not advisable to act
2. An Englishman who could not speak Chinese was once traveling in China.
There was an Englishman. He could not speak Chinese. He was once traveling in China.
比喻中的文化差异
the apple of one’s eye have a mind crammed with knowledge as blind as a bat no smoke without fire cry up wine and sell vinegar as white as a sheet as deaf as a post
地理环境
Ode to the West Wind:雪 莱【西风颂】
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
地理环境
cast an anchor to windward 未雨绸缪; 为安全采取预防措施 as close as an oyster 守口如瓶
that way.
大家认为这样做是不妥当的。
4. 保持前后一致。
They are going to build an apartment house here
next year.
It is going to be built beside the Office
Building.
他们明年在这里要修建一座住宅楼,就修在办公
宗教信仰
Black Friday 13 Love is blind.
宗教信仰
Love is blind: 爱是盲目的
奥林匹斯山的众神中,最叫人无可奈何的,就是 小爱神丘比特(古希腊名字厄洛斯,罗马名丘比 特)。丘比特一直被人们喻为爱情的象征,相传 他有头非常美丽的金发,雪白娇嫩的脸蛋,还有 一对可以自由自在飞翔的翅膀,丘比特和他母亲 爱神阿芙洛狄忒一起主管神、人的爱情和婚姻。 不过他与母亲阿芙洛狄忒不同,阿芙洛狄忒代表 的是理性的爱,而丘比特代表的是疯狂的爱。丘 比特的图片多为蒙眼,以寓意Love is blind。
只能使用动词本身表达动作
英语静态语言,汉语动态语言
I fell madly in love with her, and she with me.
I am afraid of you misunderstanding me. That would be the confirmation that it was
in general use.
The very sight of it makes me nervous.
英语重物称,作或无生命事物的词语
汉语句子的主语
首选能施行动或有生命的物体
英语重物称,汉语重人称
A wave of cigar smoke accompanied him in.
as thick as thieves as drunk as a fiddler as true as death as mad as a wet hen to look for a needle in a hay stack at a stone’s throw
比喻中的文化差异
dumb as an oyster as close as an oyster as timid as a hare as like as two peas like a rat in a hole sleep like a log
楼旁边。
英语多被动,汉语多主动
汉语被动范围相对狭窄,存在被动关系并 不采用被动句常见。
The problem has been solved.
问题解决了。
英语多复合长句, 汉语多简单短句
英语——“多枝共干”式长句
复合句
汉语——短句、简单句
英语多复合长句
汉语多简单短句
As we lived near the road, we often had the traveler or stranger visit us to taste our gooseberry wine, for which we had great reputation, and I confess, with the veracity of an historian, that I never knew one of them to find fault with it.
You must stand up for your friend.
你得支持你的朋友。
To be kind to the enemy is to be cruel to the people.
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人民的残忍。
Mary is considering changing her job.
比喻中的文化差异
black sheep to cast pearls before swine as stubborn as a mule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 as sick as a dog as straight as an arrow
比喻中的文化差异
饰成分之前
英语重后饰,汉语重前饰
The diagnosis seems in every case to correspond exactly with all the sensations that I have ever fel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