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量的估计
正确评估患者术中失血量,这个技能你get到了吗

正确评估患者术中失血量,这个技能你get 到了吗外科治疗是通过对人体进行合法、有序、无菌的伤害性手术,达到完全或部分解除患者因外科性疾病而引起的痛苦。
因此,作为麻醉工作者,必须对每位手术患者的失血情况和体内血容量情况作出比较准确、全面的评估,便于科学、合理的输血和输液即容量复苏,并确保患者生命体征的平稳和手术的成功。
否则,无论是失血量准确与否、还是输血输液过多、过少,都会给患者带来危害,甚至可危及生命。
01估计血容量(BV)其中红细胞占2/5,血浆占3/5。
02估计失血量所谓术中失血量,其实是指循环血容量的丢失,包括血液中无形成份即血浆和有形成份(主要是红细胞)的丢失。
循环血容量丢失过多(>30%)、过快,机体不能及时有效适应和体液补充,就可发生低容量性休克。
表现为血压下降、心率增加、头晕、恶心、呕吐、呼吸困难、躁动不安甚至昏睡。
观察法评估失血量术前访视病人或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应对患者的皮肤、口唇、巩膜、球结膜、眼结膜及粘膜色泽(相对于患者术前基础Hct和Hb的相应表现和体征)进行评估,可以有效地对体内Hct和Hb动态变化作出最快的初步判断。
观察法评估失血量(1)成人单一股骨骨折:内出血约800~1500ml。
(2)成人一侧胫骨骨折:内出血约400~1000ml。
(3)骨盆环骨折合并后腹膜血肿:内出血约2000~4000ml。
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失血量约1500ml 以上:①皮肤苍白、口渴;②颈外静脉塌陷;③快速输入平衡液1000ml,血压仍不回升;④一侧股骨开放性骨折或骨盆骨折。
监测生命体征估计失血量对于急诊创伤性病人入手术室后的相对基础BP和HR非常重要,因为BP和HR可间接反映循环血容量的变化及失血量的多少,根据此时的BP和HR值,结合病人全身情况和创伤部位,可以对的失血情况作一粗略估计,为及时处理和救治不仅提供依据,还成为证据。
休克指数估计失血量护士若快速计算患者休克指数(SI=HR/BPs),较单纯BP或HR更能反映患者的失血情况。
失血量的计算范文

失血量的计算范文失血量的计算方法主要有两种:粗略估算法和临床计算法。
粗略估算法则是通过目测或文字描述来估计出血的程度,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评估失血量。
临床计算法是通过测量出血后患者的血红蛋白浓度变化来计算失血量,相对而言更加准确,适用于长时间的出血情况。
1.粗略估算法粗略估算法主要基于出血部位和程度的评估,适用于急诊场合或需要迅速初步评估失血量的情况。
常用的粗略估算方法有两种:估算体表面积法和参考容量法。
a.估算体表面积法估算体表面积法主要用于创伤患者的失血量估计。
根据人体表面积与体重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创伤部位的损伤程度来估计失血量。
常用的估算体表面积法有Wallgren公式和Parkland公式。
- Wallgren公式:失血量(ml)= 体表面积(m²)×平均深度(cm)×取1.6其中,平均深度指的是创伤部位的平均损伤深度。
- Parkland公式:失血量(ml)= 体表面积(m²)×烧伤面积(%)×取4b.参考容量法参考容量法是根据不同器官系统的血液容量来估计失血量。
具体参考数据如下:- 非怀孕成人(男性和非生理性女性):血液容量约为80ml/kg。
- 婴儿和小儿:血液容量约为90-100ml/kg。
- 妊娠中期女性:血液容量约为85-90ml/kg。
根据上述的参考容量,可以计算失血量。
2.临床计算法临床计算法主要通过测量出血患者血红蛋白浓度变化来计算失血量,相对而言更加准确。
常用的临床计算法有比色法和锂漂白法。
a.比色法比色法是通过测量患者血液样本中的血红蛋白浓度来计算失血量。
具体步骤如下:-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
-使用血红蛋白比色计进行血红蛋白浓度的测定。
-将测定结果与患者的体重以及时间间隔进行计算,以确定失血量。
b.锂漂白法锂漂白法是通过测量患者血液样本中的锂离子浓度变化来计算失血量。
具体步骤如下:-采集患者的静脉血样本。
-使用锂离子浓度计进行锂离子浓度的测定。
失血量的几个计算方法

失血量的几个计算方法
评估失血量是一项困难的临床工作。
对于创伤患者,失血量的估计非常困难,尤其是对于钝挫伤,很容易低估失血的严重程度。
以下是常用的失血量计算方法:
1.目测法:凭经验、估计血量常常是实际出血量的一半。
2.称重法:利用所用辅料的重量差计算(1.05g=1ml)。
3.容积法:使用弯盘、有刻度的积血器测量,较为准确。
4.面积法:血液浸湿面积按10x10cm为10 ml,即1cm²为
1ml。
5.依据重要的生命体征(Vital signs):根据脉搏、呼吸、收缩压脉压差毛细血管再充盈、尿量等指标来估计失血量。
6.妊娠末期血容量估计:妊娠末期血容量(L)=孕期体重(kg)×7 %或非孕期体重(kg)×10%。
7.休克指数估计失血量: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mmHg),正常值0.54±0.02.根据休克指数的大小来估计失血量。
除了以上方法外,血红蛋白估计失血量也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失血量估计常用公式

失血量估计常用公式失血是指身体失去了血液,这是导致人体疾病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医学工作者或一般人士,了解如何计算失血量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失血量估计常用公式,并在实际医学操作中得到应用。
在进行手术、抢救等医疗工作时,了解患者失血量对于病情的判断和治疗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们可以将失血量分为直接测量和间接计算两种方法。
直接测量法是指通过单独测量失去的血液量来计算失血量。
最常用的方法就是称重法,即用含有患者血液的器皿称重,得到血液失重量,再乘以体积,即为失血量。
但是,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所有情况,因为血液在被失去后会被人体代谢,导致失去的血液量不能完全反映出失血量。
因此,间接计算方法应运而生。
间接计算法是指通过患者失血前后的生理指标变化来推算失血量。
而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换血法”,也就是将失去的血液量补给患者,然后测量患者大量指标的变化情况。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监测患者血红蛋白浓度、血流量、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和尿量的变化来计算失血量。
因此,下面我们将重点介绍四种常用的公式。
1. 洛克-伍德公式洛克-伍德公式是基于巨大显微镜底微血管造成的出血速率假设而推导出来的。
具体公式如下:失血量 =(100 ~ 20,000)× T × r × M / ABS式中,T表示出血时间(秒),r表示流量(Ml/Min),M表示体重(kg),ABS表示血液单位体积(g/L)中的血红蛋白量(g/L),100 ~ 20,000为根据出血时间而定的常数。
2. 特伦德伊公式特伦德伊公式是根据患者血液样本每克血红蛋白容纳氧气量不变的特点推导出来的,公式如下:失血量 = 体重(kg)×(ABO血型中红细胞比容值 - 检测后红细胞比容值)/ ABO血型中红细胞比容值式中,ABO血型中红细胞比容值通常为0.42~0.45,检测后红细胞比容值是在出血后检测的红细胞比容值。
如何估计失血量

如何估计失血量失血量的估计是急诊医生在处理创伤患者时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
准确地估计失血量有助于决定患者需要多少液体复苏、是否需要输血以及是否需要其他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失血量估计,并提供一些估计的方法和常见的失血量估计公式。
首先,了解失血量的影响因素是非常重要的。
失血量的估计需要考虑一系列因素,包括伤口的性质和大小、流血的速度、出血的部位等。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影响因素:1.伤口的大小和深度:较大和较深的创伤通常会导致更多的失血。
通过评估伤口的大小和深度,可以初步估计失血量。
2.出血速度:快速的出血可能导致更多的失血量。
医生可以观察流出的血液的速度来初步评估失血的程度。
3.出血的部位:一些部位的出血较难控制,例如头部、躯干等。
这些部位的出血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失血。
现在,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失血量估计方法和公式:1.估计失血量的目测法:这是一种最简单和常见的失血量估计方法。
医生通过直接观察伤口以及流出的血液量来判断失血的程度。
尽管这种方法不够准确,但在急救情况下是一种快速评估失血的方法。
2.估计失血量的容量法:这是一种常用的失血量估计方法。
医生根据患者的体征和症状来判断失血量的程度。
例如,心率的增加、血压的下降和皮肤苍白可能是失血的体征。
根据这些指标,可以大致估计失血量。
3. 估计失血量的Hemoglobin/Hematocrit(H/H)法:这是一种通过检查患者的血红蛋白和血细胞压积来估计失血量的方法。
血红蛋白和血细胞压积通常在失血后会出现下降。
根据下降的程度,可以估计失血量的多少。
4. 估计失血量的Parkland公式:这是一种用于估计烧伤患者失血量的公式,适用于估计大面积烧伤后的失血量。
此公式为:失血量(单位为ml)= 烧伤面积(单位为%)× 体表面积(单位为m²)× 血容量系数(通常为0.5-0.6)。
尽管此公式主要适用于烧伤患者,但在一些外伤患者的失血量估计中也可参考。
估计失血量的四种方法

估计失血量的四种方法失血量的估计对进一步处理极为重要。
一般每日出血量在5ml 以上,大便色不变,但匿血试验就可以为阳性,50~100ml以上出现黑粪。
以呕血、便血的数量作为估计失血量的资料,往往不太精确。
因为呕血与便血常分别混有胃内容与粪便,另一方面部分血液尚贮留在胃肠道内,仍未排出体外。
因此可以根据血容量减少导致周围循环的改变,作出判断。
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关于失血量的估计的知识。
欢迎阅读。
一、一般状况失血量少,在400ml以下,血容量轻度减少,可由组织液及脾贮血所补偿,循环血量在1h内即得改善,故可无自觉症状。
当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时,表示急性失血在400ml以上;如果有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时,表示出血量大,失血至少在1200ml以上;若出血仍然继续,除晕厥外,尚有气短、无尿,此时急性失血已达2000ml以上。
二、脉搏脉搏的改变是失血程度的重要指标。
急性消化道出血时血容量锐减、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
小血管反射性痉挛,使肝、脾、皮肤血窦内的储血进入循环,增加回心血量,调整体内有效循环量,以保证心、肾、脑等重要器官的供血。
一旦由于失血量过大,机体代偿功能不足以维持有效血容量时,就可能进入休克状态。
所以,当大量出血时,脉搏快而弱(或脉细弱),脉搏每分钟增至100~120次以上,失血估计为800~1600ml;脉搏细微,甚至扪不清时,失血已达1600ml以上。
有些病人出血后,在平卧时脉搏、血压都可接近正常,但让病人坐或半卧位时,脉搏会马上增快,出现头晕、冷汗,表示失血量大。
如果经改变体位无上述变化,测中心静脉压又正常,则可以排除有过大出血。
三、血压血压的变化同脉搏一样,是估计失血量的.可靠指标。
当急性失血8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20%),收缩压可正常或稍升高,脉压缩小。
尽管此时血压尚正常,但已进入休克早期,应密切观察血压的动态改变。
急性失血800~1600ml时(占总血量的20%~40%),收缩压可降至9.33~10.67kPa(70~80mmHg),脉压小。
创伤失血量的估计

骨盆骨折占全部骨骼损伤的近3 骨盆骨折占全部骨骼损伤的近3%。骨盆骨折 患者死亡率在5%-30%之间。骨盆骨折出血量 患者死亡率在5%-30%之间。骨盆骨折出血量 約 500-5000ml 500- 肱骨干骨折(fractureofhumeralshaft)占全身骨 肱骨干骨折(fractureofhumeralshaft)占全身骨 折的1.31%。肱骨骨折出血量約 100- 折的1.31%。肱骨骨折出血量約 100-800ml 股骨转子下骨折,发生率占髋部骨折的10%~ 股骨转子下骨折,发生率占髋部骨折的10%~ 34%。死亡率约8.3%~20.9%。 34%。死亡率约8.3%~20.9%。 股骨粗隆间骨折死亡率约为15~20% 股骨粗隆间骨折死亡率约为15~20% 胫腓骨干骨折在全身骨折中约占9.45%。其中 胫腓骨干骨折在全身骨折中约占9.45%。其中 以胫腓骨双骨折最多,占全身骨折的5.1%,胫 以胫腓骨双骨折最多,占全身骨折的5.1%,胫 骨次之,占全身骨折的3.85%。腓骨干骨折最 骨次之,占全身骨折的3.85%。腓骨干骨折最 少占全身骨折的0.59%。胫腓骨骨折出血量約 少占全身骨折的0.59%。胫腓骨骨折出血量約 100- 100-1000ml
• 肱骨骨折出血量約 100-800ml 100-
尺桡骨骨折出血量約 50-400ml 50- 股骨骨折出血量約 300-2000ml 300- 脛腓骨骨折出血量約 100-1000ml 100- 骨盆骨折出血量約 500-5000ml 500-
• 尺桡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约占6%,出血量約 50-400ml 尺桡骨骨折在全身骨折中约占6 50- • 股骨干骨折在全身骨折中约占为6%股骨骨折出血量約 股骨干骨折在全身骨折中约占为6 • • • • • •
失血量估计常用方法

失血量估计常用方法失血是指人体内血液量减少,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情况。
在手术、创伤、产科、内科等领域,失血量的评估对于治疗和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失血量的估计方法有很多种,本文将介绍常用的几种方法。
1. 直接测量法直接测量法是通过血液容量测定仪、血液重量法等方法直接测量失血量。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准确性高,但需要特殊仪器和设备,操作较为繁琐,不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失血量估计。
2. 间接测量法间接测量法是通过测量血压、脉率、呼吸频率、皮肤温度等指标来估计失血量。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准确性较低,且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年龄、体重、体位、药物使用等,因此只能作为初步评估失血量的方法。
3. 临床评估法临床评估法是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来估计失血量。
常用的评估方法有:(1)估计失血量的百分比:通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血压、脉搏、粘膜湿度、皮肤弹性等,来估计失血量占总血容量的百分比。
例如,失血量占总血容量的10%以上可引起血压下降和心率增快,失血量占总血容量的20%以上可引起意识障碍和休克。
(2)估计失血量的体积:根据患者血液容量的估计值(一般为体重的7%~8%),计算出失血量的体积。
例如,体重为70kg的成人血液容量约为5L,失血量为500ml时,失血量占总血容量的10%,失血量为1000ml时,失血量占总血容量的20%。
(3)估计失血量的程度:根据患者失血量的程度,将失血量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失血。
轻度失血量为总血容量的10%以下,中度失血量为总血容量的10%~30%,重度失血量为总血容量的30%以上。
4. 实验室检查法实验室检查法是通过检测患者的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血浆蛋白等指标来估计失血量。
例如,血红蛋白浓度每下降1g/dl,表示失血约500ml。
这种方法准确性高,但需要实验室检查,不适用于紧急情况下的失血量估计。
总之,失血量的评估对于治疗和预后的判断非常重要。
在临床实践中,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失血量估计方法,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呕血、便血:
• 一般每日出血量在5ml以上,大便色不 变,但隐血试验阳性 • 50~100ml以上出现黑粪 • 以呕血、便血的数量作为估计失血量下,血容量轻度减少, 循环血量在1h内即得改善,故可无自觉症状。 • 当出现头晕、心慌、冷汗、乏力、口干等症状 时,表示急性失血在400ml以上; • 如果有晕厥、四肢冰凉、尿少、烦躁不安时, 表示出血量大,失血至少在1200ml以上; • 若出血仍然继续,除晕厥外,尚有气短、无尿, 此时急性失血已达2000ml以上。
尿素氮
• 上消化道大出血后数小时,血尿素氮增高,1~2天达 高峰,3~4天内降至正常。 • 如再次出血,尿素氮可再次增高。 • 尿素氮增高是由于大量血液进入小肠,含氮产物被吸 收。而血容量减少导致肾血流量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则不仅尿素氮增高,肌酐亦可同时增高。 • 如果肌酐在133μ mol/L(1.5mg%)以下,而尿素氮 >14.28mmol/L(40mg%),则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在 1000ml以上。
血压
• 血压的变化同脉搏一样,是估计失血量的可靠 指标。 • 当急性失血8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20%), 收缩压可正常或稍升高,脉压缩小。 • 急性失血800~1600ml时(占总血量的 20%~40%),收缩压可降至70~80mmHg, 脉压小。 • 急性失血1600ml以上时(占总血量的40%), 收缩压可降至50~70mmHg,更严重的出血, 血压可降至零。
脉搏
• 急性消化道出血时最初的机体代偿功能是心率加快。 小血管反射性痉挛,以保证心、肾、脑等重要器官的 供血。所以,当大量出血时,脉搏快而弱。 • 脉搏每分钟增至100~120次以上,失血估计为800~ 1600ml; • 脉搏细微,甚至扪不清时,失血已达1600ml以上。 • 有些病人出血后,在平卧时脉搏、血压都可接近正常, 但让病人坐或半卧位时,脉搏会马上增快,出现头晕、 冷汗,表示失血量大。如果经改变体位无上述变化, 测中心静脉压又正常,则可以排除有过大出血。
• 有时,一些有严重消化道出血的病人,胃肠道内的 血液尚未排出体外,仅表现为休克,此时应注意排 除心源性休克(急性心肌梗死)、感染性或过敏性 休克,以及非消化道的内出血(宫外孕或主动脉瘤 破裂)。若发现肠鸣音活跃,肛检有血便,则提示 为消化道出血。
休克指数
• 休克指数=脉率/收缩压,正常值为0.58,表示 血容量正常, • 指数=1,大约失血800~1200ml(占总血量 20%~30%), • 指数>1,失血1200~2000ml(占总血量 30%~50%)。
血象
• 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血细胞压积可以帮助估 计失血的程度。 • 但在急性失血的初期,上述数值可以暂时无变化。 • 一般需组织液渗入血管内补充血容量,即3~4h后才 会出现血红蛋白下降,平均在出血后32h,血红蛋白 可被稀释到最大程度。 • 如果病人出血前无贫血,血红蛋白在短时间内下降至 7g以下,表示出血量大,在1200ml以上。 • 大出血后2~5h,白细胞计数可增高,但通常不超过 15×109/L。然而在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时,白细胞计 数可以不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