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无处不在的信息》教案

合集下载

第一单元第一节《无所不在的信息》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节《无所不在的信息》教案

第一单元第一节《无所不在的信息》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认识信息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提取、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信息技术的应用,提高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信息的概念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难点:信息的提取、处理和传递。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信息吗?信息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新课讲解1.教师讲解信息的基本概念。

信息:信息是关于事物运动状态以及状态变化的方式的表征。

2.教师讲解信息的分类。

按照载体:文字信息、图像信息、声音信息、数字信息等。

按照来源:自然信息、社会信息、科技信息等。

3.教师讲解信息的作用。

信息的作用:传递、交流、存储、检索、利用等。

4.教师讲解信息的应用。

信息的应用:通信、网络、媒体、等。

三、案例分析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信息传递、处理和应用过程。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信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谁能举个例子?二、信息提取与处理1.教师讲解信息提取的方法。

信息提取: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2.教师讲解信息处理的方法。

信息处理:对提取的信息进行整理、加工、分析等。

3.学生分组练习:从一篇新闻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处理。

4.各组汇报练习成果,教师点评。

三、信息传递与交流1.教师讲解信息传递的途径。

信息传递:通过语言、文字、图像、声音等方式进行。

2.教师讲解信息交流的方式。

信息交流:通过面对面、电话、网络等方式进行。

3.学生分组练习:模拟一次信息交流活动。

4.各组汇报练习成果,教师点评。

四、课堂小结1.教师提问: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信息提取、处理和传递,谁能举个例子?二、信息技术应用1.教师讲解信息技术的概念。

浙教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课无处不在的信息(课件)

浙教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第一课无处不在的信息(课件)
形式多种多样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字
语言
视频
声音
动画
图形
图像
数学课上学到的知识是信息吗? A
A. 是
B. 不是
下列项目中,不能称为信息的是 B
A. 电视中播放的奥运会比赛的金牌数 B. 信息技术教科书 C. 报上登载的火箭发射成功的消息 D. 各班各科成绩
做一做
判断题: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 信息只包括文字,不包括图像和声音。 ( ) (2) 信息只能看见,看不到的都不是信息。 ( ) (3) 信息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无处不在。 ( ) (4) 个人信息保护对于信息社会不重要。 ( )
现代社会交流信息方式
想一想
同学们,你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可以通 信方式?你认为传递信息最便捷的方 式是什么呢?
信息传递方式
飞鸽传书
电报
固定电话
视频通话
24
一xt
交谈
二xt
看书
三xt
打电话
四xt
无线电通讯
信息保存方式的变迁
古代
现在
30
为获取更多、准的更信,还息 需要助于其借工具
光靠人们自己来处理信息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我们经常还借用其他设备来处理信 息, 例如算盘、计算器、计算机 。
思考营
你知道“盲人摸象”的 故事吗?这些盲人是用什么 方式获取信息的?他们分别 获取了什么信息?
在生活中,你还通过哪 些渠道获取过信息?你获取 的方式是什么?
知识站
古人通过烽火台、飞鸽、驿站等传递信息。随着技术的发展, 信息的传递越来越快,越来越便捷。
电报传递信息
电话传递信息
网络传递信息
古人传递信息的方法

信息技术无所不在的信息教案

信息技术无所不在的信息教案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在以下方面遇到困难和挑战:首先,对信息技术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引导和拓展;其次,在分析信息技术应用实例时,可能会对复杂的问题难以把握关键点;最后,学生在面对信息安全、网络道德等问题时,可能会缺乏足够的判断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针对以上分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风格,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信息技术核心素养。
5.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课堂讨论
-小组合作
-实践操作
-课后网络自主学习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学校教学管理系统,发布关于信息技术应用案例的预习资料,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设计问题,如“举例说明信息技术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
-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保护信息不被泄露、篡改、破坏和丢失。
-常见的信息安全威胁:计算机病毒、网络攻击、黑客入侵、信息泄露等。
-信息安全防护措施:防火墙、加密技术、安全认证、备份与恢复等。
4.信息技术的伦理与道德
-信息伦理:尊重他人隐私、知识产权、公平使用信息资源等。
-网络道德:遵守网络规则、文明上网、不传播有害信息等。
反思改进措施
反思改进措施(一)教学特色创新
1.创新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尝试采用项目式学习法,让学生围绕一个实际问题进行探究式学习。比如,在学习网络知识时,我让学生分组设计并搭建一个小型局域网,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2.整合跨学科资源:在教授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时,我会整合各学科资源,设计跨学科的教学活动。比如,在讲解信息技术在生物学的应用时,我请生物老师配合,让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分析生物大数据,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的理解,也提高了他们的生物学科素养。

无处不在的信息课件

无处不在的信息课件
案例3:某部队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把 队员用飞机空降到很大的原始森林中, 要求队员在一个月内走出森林,每个队 员只带3件物品,每件不超过两千克。
假如你是队员,你准备带哪3件物品, 为什么?这3件物品中,有没有用于获取 信息的工具?
信息活动分类
同学们都曾上网搜集、下载资料,制作电子作品, 使用QQ和E-mail等我们可以对这些信息活动进行分 类。
1、信息的载体






图书
硬盘
光盘
U盘






信鸽
古代驿站
烽火台
3、信息资源可以共享
可以把自己电脑中的文件夹设置为共享,将自己的文件 传递给他人,这样可以和别人共享自己的信息资源。许多 人将自己的资料放在网站上,提供给大家共享。
4、信息能被加工



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自行车 羽毛球 射击
足球

1.在下面的框中,选择以前信息技术课中曾经完成 的任务.
画三毛 制作FLASH动画 收发电子邮件 制作贺卡 制作和发布网站 使用QQ聊天
制作书签 其他
2.用连线把相对应的内容连接起来.
信息活动
发布网站、在论坛上发贴子 用QQ与远方的朋友聊天 制作书签、板报、动画、图片 上网搜索电脑图片、录音
类别
获取信息 加工信息 发布信息 交流信息
评一评
1、谈谈你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 2、你知道信息有哪些特征吗? 3、学校要搞一次大型的活动,要求广为人知 且印象深刻,你认为怎样做才能扩大影响?
身边的信息
信息就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我们 的周围,我们不断地接收信息,也不断 的发出信息。

1第一单元活动一认识无处不在的信息(定稿)

1第一单元活动一认识无处不在的信息(定稿)

课题:第一单元活动一《认识无处不在的信息》
总序:1 课型:新课讲授
教学目标
1.信息意识:能够识别并理解信息的概念,认识到信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2.计算思维:通过案例分析,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推理和归纳总结的方法,分析信息的基本特征。

3.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如搜索引擎、社交媒体等)收集、整理和分析信息,培养数字化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4. 信息社会责任:学生能够理解并遵守信息社会的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负责任地处理和使用信息。

教学重、难点
重点:信息的定义及其表现形式;信息的基本特征(如普遍性、依附性、共享性、时效性、价值性等)。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并能运用这些特征分析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

教育部参赛_无处不在的信息_徐秀梅

教育部参赛_无处不在的信息_徐秀梅
/view/b4332e6f48d7c1c708a14564.html
你们把从网站里得到的这些消息,告知你的父母及更多的朋友,那么你们所知道的这些消息会从你的脑海中消失吗?当然不会。这说明信息具有什么特征呢?
信息的共享性
同学们再举几个身边的例子。
5、播放一段视频: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精彩片段:(设计意图%FA%D1%DD%D2%E5%A1%B6%BF%D5%B3%C7%BC%C6%A1%B7%C6%AC%B6%CE&ct=301989888&rn=20&pn=0&db=0&s=0&fbl=800
/v_show/id_XNTE4MTA2NTA0.html
(七)板书设计
无处不在的信息
一、信息的概念:
二、信息的基特征: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学生上初中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如果安排在教室里就是纯理论性课了,既空洞又抽象,讲得再好,学生也感到无味、枯燥。很可能从此让学生失去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因此我选择在多媒体计算机室,通过电子教室软件控制学生机,使用网络图片、视频、新闻网页等丰富资源,加之教师适当的讲解,即使没有学生参与操作的理论课,学生也学的津津有味,从此对学习信息技术也有了兴趣,有了兴趣对今后教学的顺利开展&cm=1&sc=0&lm=-1&fr=ala2&pn=3&rn=1&di=73018217450&ln=1986&word=%C3%E6%B0%FC%B5%C4%B1%A3%D6%CA%C6%DA%BC%B0%C9%FA%B2%FA%C8%D5%C6%DA%CD%BC%C6%AC#pn3&-1&di73018217450&objURLhttp%3A%2F%%2Fuploadfile%2F2011%2F0629%2F20110629110403922.jpg&fromURLippr_z2C%24qAzdH3FAzdH3Fooo_z%26e3Bzsqo_z%26e3Bv54_z%26e3BvgAzdH3F312zAzdH3Fda88AzdH3FamdlAzdH3F8m0ma_z%26e3Bip4s&W359&H270&T11341&S20&TPjpg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件- 1.1无处无在的信息 ∣ 浙教版

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课件- 1.1无处无在的信息 ∣ 浙教版
信息技术第一课
教师:
信息技术课学什么?
1、认识计算机 2、学会使用计算机帮助学习和工作 3、学会对信息进行加工、表达、交流和评价 4、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无处不在的信息
什么是信息?
我们看到的新闻,听到消息,学到 知识都是信息
无处不在的信息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1946 美国〕
3、学会对信息进行加工、表达、交流和评价
交谈
看书
信息的传播方式
4、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继电器:一种电子控制器件,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平安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2、学会使用计算机帮助学习和工作 4、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我们看到的新闻,听到消息,学到知识都是信息 2、学会使用计算机帮助学习和工作 它们分别有什么用呢?有什么共同特征? 2、学会使用计算机帮助学习和工作 (继电器:一种电子控制器件,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平安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一种电子控制器件,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平安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继电器:一种电子控制器件,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平安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信息是通过什么方式传播的呢?
4、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1946 美国〕
(继电器:一种电子控制器件,通常应用于自动控制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平安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艾克特、毛奇莱: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
(继电器:一种电子控制器件,通常应用 于自动控制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平 安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计算机家族
笔记本电脑 MP3
IPAD
想一想
它们分别有什么用呢?有什么共 同特征?

小学信息技术《无处不在的信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无处不在的信息》教案

小学信息技术《无处不在的信息》教案一、本课说明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信息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在不能没有信息引导学生对以前的信息活动进行分类了解信息具有的最主要的特征提升学生的知识层次二、课前准备准备一些信息活动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性目标(1)知道信息无处不在知道信息社会中人人都离不开信息;(2)知道信息活动包括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等;(3)了解信息的一些基本特征2、情感性目标(1)增强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2)提高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认识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认识在信息社会中人人都离不开信息;(2)了解信息的特征2、教学难点(1)认识在信息社会中人人都离不开信息;(2)了解信息的特征五、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我们经常听见“信息“这个词你知道信息包含些内容学生回答教师:信息无处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信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吃饭、走路、读书、看报、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制作多媒体作品和网站等都与信息有关2、新授(1)、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信息及特征教师:信息就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不断地接收信息也不断地发出信息A、请同学们看书中案例1分析它叙述了些活动与信息有关学生看书、交流汇报B、请在分析书中案例2说说信息有什么特征学生看书交流、汇报C、阅读案例3探讨案例问题.学生阅读、全班同学交流讨论教师小结(2)指导学生了解信息分类的方法教师:通过四年的学习请大家选择以前信息技术课中曾完成的任务然后参考知识窗中的资料完成连线学生阅读、连续展示结果2、学生自主学习——制作网页学生制作网页、教师巡视解决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同时让制作好的同学完成教材的“试一试”中作品(为了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学习在屏幕上展示教材案例的制作)3、评价与延伸A、谈谈你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B、分析:学校要想搞一次大型活动如何广为人知且印象深刻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将学生汇报及方法进行小结教后感:本课理论性较强操作性不足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尽量多用实例增强趣味性和操作性多安排课堂讨论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而不是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成为局外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信息技术《无处不在的信息》教案
本课是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明确信息就在我们的身边,生活在不能没有信息,引导学生对以前的信息活动进行分类,了解信息具有的最主要的特征,提升学生的知识层次。

准备一些信息活动的案例,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1、知识和技能性目标
知道信息无处不在,知道信息社会中,人人都离不开信息;
知道信息活动包括获取信息、加工信息、交流信息等;
了解信息的一些基本特征。

2、情感性目标
增强对信息和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
提高对信息技术学科的认识。

1、教学重点
认识在信息社会中,人人都离不开信息;
了解信息的特征。

2、教学难点
认识在信息社会中,人人都离不开信息;
了解信息的特征。

1、导入
教师:我们经常听见“信息“这个词,你知道信息包含
哪些内容吗?
学生回答。

教师:信息无处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信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吃饭、走路、读书、看报、浏览网页、收发电子邮件、制作多媒体作品和网站等,都与信息有关。

2、新授
、引导学生了解身边的信息及特征。

教师:信息就像空气一样,存在于我们的周围,我们不断地接收信息,也不断地发出信息。

A、请同学们看书中案例1,分析它叙述了哪些活动与信息有关?
学生看书、交流汇报。

B、请在分析书中案例2,说说信息有什么特征?
学生看书交流、汇报。

C、阅读案例3,探讨案例问题.
学生阅读、全班同学交流讨论。

教师小结。

指导学生了解信息分类的方法。

教师:通过四年的学习,请大家选择以前信息技术课中曾完成的任务,然后参考知识窗中的资料,完成连线。

学生阅读、连续。

展示结果。

2、学生自主学习——制作网页
学生制作网页、教师巡视,解决制作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同时让制作好的同学完成教材的“试一试”中作品。

3、评价与延伸。

A、谈谈你对信息重要性的认识。

B、分析:学校要想搞一次大型活动,如何广为人知,且印象深刻?
学生交流、汇报。

教师将学生汇报及方法进行小结。

本课理论性较强,操作性不足。

所以我在处理教材时,尽量多用实例,增强趣味性和操作性,多安排课堂讨论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而不是一个人唱独角戏,学生成为局外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