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黑板报内容和图片,九一八事变简介
9月18日黑板报历史资料素材汇总

9月18日黑板报历史资料素材汇总【“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中国政府采取了哪些行动】“九一八事变发生前,中国内战不息,1930年中原大战,张学良受蒋介石诱惑,率东北军7万余人入关助蒋,使东北防务空虚,给日军行动造成了机会。
中原大战后,蒋介石继续坚持反共立场,调动数十万军队连续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发动大规模的反革命“围剿。
国民党内部斗争亦十分激烈,1931年5月,汪精卫等在广州另立中央,成立“国民政府,形成宁粤对峙的局面。
国民党统治集团把精力都用到内战和内争中去了,根本不顾外患。
“万宝山事件发生后,东北边防公署三次派员调查。
9月初,中国政府承认了这一事实,表示可用外交途径解决,并委曲求全,将关玉衡逮捕,拟对关进行军事审判。
但日本帝国主义者并不甘休,他们认为利用“中村事件正是向东北出兵的“天赐良机,公开宣称要以武力解决满蒙问题,侵略气焰甚嚣尘上。
当东北危亡在即之时,蒋介石政府却认为日本为亚洲文明国家,绝不会有违反国际公约之行为,日方之宣传或系一恐吓手段。
蒋介石不仅没有对日军入侵有所防备,反而一再电令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挑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由于中国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所以日关东军司令部敢于命令仅一万余人的关东军向驻有近20万中国军队的东北全境发动进攻。
“九一八事变发生时,正值国际联盟召开第十二届大会。
中国政府不积极动员人民和军队抗击日本侵略军,却把一切希望寄托于国联。
9月19日,国民党政府外交部电饬出席国联会议的代表施肇基,向国联控告日军侵略中国东北领土,请主持公道。
施肇基在诉说日军入侵,中国军队毫无抵抗的情景时,声泪俱下,并声明:中国完全听命于国联,毫无保留条件。
但国民党政府继续奉行不抵抗主义的政策,对人民抗日救国运动力加镇压,使日军占领东北后把侵略的战火又烧向中国内地,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比深重的灾难。
九一八句子1、多少血与泪,都尘封在那场混浊的硝烟中;多少苦与难,都陷落在那场混淆的乱世中。
九一八纪念日手抄报内容

九一八纪念日手抄报内容
九一八纪念日手抄报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简要介绍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地区的侵略和控制,以及九一八事变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2. 九一八事变的起因和经过:介绍柳条湖南京路火车站爆炸事件以及假借此事件制造的九一八事变,描述日本军队占领中国东北地区的过程。
3. 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的影响:强调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造成的严重损害,以及给中国人民带来的苦难和灾难。
4. 九一八事变的启示:指出九一八事变证明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呼吁人们铭记历史、珍惜和平,坚决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
5. 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介绍中国人民在九一八事变后的长期抗战,包括抵抗日本侵略的各种形式和抗战的艰辛。
6. 九一八胜利的重要意义:简要概述九一八事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人民在日本侵略面前的顽强抵抗,成为中国民族精神和团结力量的象征。
7. 追悼九一八遇难者:通过图片、名单等方式纪念在九一八事变中牺牲的无辜人民,表达对他们的哀思和敬意。
8. 敦促国际社会正视历史:呼吁国际社会正确看待九一八事变,促使日本等国家勿忘历史、珍惜和平,共同维护国际秩序和和平稳定。
9. 爱国主义教育:通过九一八纪念日手抄报,加强学生对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小学四年级918事变黑板报

小学四年级918事变黑板报欣赏小学四年级918事变黑板报相关资料11) 关公战秦琼是场势钧力敌惊心动魄的对决。
这场战斗惊心动魄,极端惨烈。
2) 要进行战争只有一个借口,即通过战争我们可以生活在不受破坏的和平环境中。
3) 无论谁,在他接受用部属的鲜血、朋友的牺牲挣来的欢呼时,永远要记住谦卑。
4) 角的战术是非常糟糕的,马的战术比牛的战术高明,狼的战术又比马的战术高明。
5) 寒光一闪,却是又是一刀砍到,那一瞬间,那双凝望着天空的眼睛,却终究是没有闭上。
6) 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好斗的本能,但它同时还满足了人对掠夺,破坏以及残酷的纪律和专制力的欲望。
7) 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全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这是反攻开始,即打第一仗时,不可忘记的三个原则。
8) 最后一个敌人在血泊里倒下,战争胜利了,满目疮痍的战场上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欢呼声,只是那命悬一线的惊心动魄始终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
9) 对那些需要战争的人来说,战争是正义的;对那些失去一切希望的人来说,战争是合理的10) 有一场战争你永远不会赢,那就是和过去的战争;有一种纠缠注定不会有结果,那就是和过去的纠缠。
11) 战争会造就英雄豪杰,会荡涤一切污泥浊水。
所有的人都害怕战争。
然而,懦夫只是那些让自己的恐惧战胜了责任感的人。
责任感是大丈夫气概的精华。
12) 战争,从来都不会使正常而富有正义的人们感到舒心愉悦,只会使他们在惊心动魄之余承受着巨大的苦难。
13) 战争的存在虽然会带来不可磨灭的灾难,但同样,换个角度想想,这时的战争只不过是为了下一刻和平而打下基础罢了……14) 城南征战多,城北无饥鸦。
白骨马蹄下,谁言皆有家。
城前水声苦,倏忽流万古。
莫争城外地,城里有闲土。
15) 战争不仅是一种政治行为,而且是一种真正的政治工具,是政治交往的继续,是政治交往通过另一种手段的实现。
16) 挺起你的胸膛,我的勇干无惧的阿拉伯湾。
以你们的拳头告诉这个世界,有一种坚强叫做生死无惧,有一种死亡可以叫做奉献给祖国,以你们的鲜血洗涤这个世界残忍已久了的麻木,以你们的生命告诉这个世界这是寻求自由。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九一八事变主题班会课课件(共25张PPT)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起止事件
九一八事变,日本投降
参战方兵力
中国700余万(军队500万,民兵200余万),一说560万人(以上均为最高时)日本410万人(最高时)
援助国家
美国,苏联等
外文名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著名战役
淞沪会战,台儿庄大捷,武汉会战,百团大战等
- 抗战十四年
壹
勿忘国殇-吾辈自强
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1-2],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 [3]百团大战分为3个阶段。1940年8月20日至1940年9月10日为第一阶段,中心任务是摧毁正太路交通。1940年9月22日至1940年10月上旬为第二阶段,主要任务是继续破坏日军的交通线,并摧毁日军深入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据点。1940年10月上旬到1941年1月24日为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反击日军的报复性“扫荡”。 [4]据八路军总部1940年12月10日的统计,百团大战仅前三个半月期间,进行大小战斗共1824次,重击了日伪军的反动气焰,有力地配合了国民党军正面战场的作战,极大地振奋了全国的抗战信心。
叁
勿忘国殇-吾辈自强
- 国耻永不忘
叁
勿忘国殇-吾辈自强
- 国耻永不忘
叁
勿忘国殇-吾辈自强
- 家勿忘国恨
肆
勿忘国殇-吾辈自强
家勿忘国恨
- 家勿忘国恨
肆
勿忘国殇-吾辈自强
”
- 家勿忘国恨
肆
勿忘国殇-吾辈自强
纪念九一八勿忘国耻手抄报内容

纪念九一八勿忘国耻手抄报内容
以下是一些关于纪念九一八勿忘国耻手抄报内容:
1. 介绍九一八事变的背景和历史,让人们了解这段历史。
2. 强调九一八事变对中国的影响和意义,让人们认识到这场战争的严重性。
3. 呼吁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4. 介绍当前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让人们看到中国的发展潜力和希望。
5. 鼓励人们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人们明白和平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保障。
6. 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让人们更加深入地理解这些历史事件的意义和价值。
7. 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资料,如历史照片、文物等,让人们更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和震撼力。
8. 其他有关纪念九一八勿忘国耻的话题或思考,让人们有更多的交流和讨论。
九一八事变的来历黑板报内容【可编辑版】

九一八事变的来历黑板报内容九一八事变的来历黑板报内容九一八事变介绍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
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转移日益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华的步伐,于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
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当晚10时许,日本关东军岛本大队川岛中队河本末守中尉率部下数人,在沈阳北大营南约800米的柳条湖附近,将南满铁路一段路轨炸毁。
日军在此布置了一个假现场,摆了3具身穿中国士兵服的尸体,反诬是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二大队即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发动进攻。
次日晨4时许,日军独立守备队第五大队由铁岭到达北大营加入战斗。
5时半,东北军第七旅退到沈阳东山嘴子,日军占领北大营。
战斗中东北军伤亡300余人,日军伤亡24人。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国民党政府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
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9月12日,他在河北石家庄召见张学良时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
考虑到只有请国际联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我这次和你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你严令东北全军,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
"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
"当时,日本关东军只有1万多人,而中国东北军驻在东北的有16.5万人。
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
九一八事变手抄报文字内容

九一八事变手抄报文字内容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
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九·一八事变是由日本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企图以武力征服中国的开端,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也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
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
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亡国奴的痛苦滋味。
918主题班会PPT课件《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918事变的历史背景
1930年代初,日本在中国东北地区已 经建立了所谓的“满洲国”傀儡政权 。
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袭 击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挑起了 918事变,从此拉开了中国人民抗日 战争的序幕。
日本军国主义势力逐渐抬头,对中国 的侵略野心愈发膨胀。
03
勿忘国耻
918事变激发了中华民族的抗 日救亡运动,促使中国人民更 加团结起来抵抗外敌入侵。
918事变也加速了中日两国之 间的矛盾激化和战争进程。
02
历史背景
日本侵华的历史背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崛起,对外扩张的野心逐渐显现。
日本认为中国是一个潜在的威胁,并试图通过控制中国资源来确保其国家安全。
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历史是一面镜子,它能让我们明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918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中国走向屈辱历 史的转折点。我们应当铭记这段历史,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 。
每年的9月18日,全国许多城市都会拉响防空警报,以示对 历史的纪念和对和平的珍视。警报声提醒着我们,和平不是 理所当然的,它是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
由于东北军奉行不抵抗政策, 日军很快占领了沈阳、长春、 吉林等城市。
随后,日军不断扩大侵华战争 ,陆续占领了中国东北全境。
918事变的影响
01
02
03
04பைடு நூலகம்
918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 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的序幕。
日本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 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造成了 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04
砥砺前行
发扬抗战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
抗战精神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展现出 了顽强拼搏、不屈不挠的抗战精 神,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宝贵 财富,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