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_学科亚专科发展与科研

合集下载

泌尿外科亚专科护理建设思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泌尿外科亚专科护理建设思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泌尿外科亚专科护理建设思路-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泌尿外科亚专科护理是指在泌尿外科领域中,针对特定病种或特殊病情的护理服务,旨在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和健康。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患者需求的不断增加,泌尿外科亚专科护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

本文将深入探讨泌尿外科亚专科护理的现状、问题及建设思路,旨在为泌尿外科护理提质增效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

在概述部分,将对泌尿外科亚专科护理进行简要介绍,引出本文的主题。

在文章结构部分,将介绍本文的分章节内容和组织结构。

目的部分将说明撰写本文的目的和意义。

- 正文部分主要包括泌尿外科亚专科护理的重要性、现状分析和建设思路三个部分。

在泌尿外科亚专科护理的重要性部分,将详细介绍其在临床护理中的作用和意义。

现状分析部分将对当前泌尿外科亚专科护理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

建设思路部分将提出具体的建设思路和措施,为实现泌尿外科亚专科护理的进步和发展提供参考。

- 结论部分主要包括总结、展望和建议三个方面。

在总结部分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

在展望部分将展望泌尿外科亚专科护理的发展前景和趋势。

在建议部分将提出对泌尿外科亚专科护理建设的具体建议和措施,为推动其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1.3 目的:本篇文章旨在探讨泌尿外科亚专科护理建设的思路,深入分析其重要性和现状,提出可行的建设思路,为进一步优化泌尿外科护理服务提供参考和指导。

通过本文的研究,旨在提高泌尿外科亚专科护理水平,提升患者护理质量和满意度,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专业化的护理服务,实现病患的快速康复和健康管理。

希望通过对泌尿外科亚专科护理建设思路的探讨,促进医疗服务质量的提升,推动医疗事业的发展。

2.正文2.1 泌尿外科亚专科护理的重要性泌尿外科亚专科护理是在泌尿外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致力于对泌尿系统疾病进行深入的护理和管理。

护理_学科亚专科发展与科研

护理_学科亚专科发展与科研
有研究表明:采用“两步排气法“,即当液体流至输液管下端距尾端与头皮针连接处2cm时关闭 开关,消毒皮肤后再缓慢打开开关均匀放慢液体流速直至排净空气,有助于减少空气进入静脉的 机会;还有报道在排气时将莫非滴管倒置,打开调节器开关,待液面达至1/2-2/3时。使滴管倾斜 40°角,上方液体水流沿着滴管管壁流下,可缓冲水流冲击,不易产生气泡,此方法借助液体压 力平衡原理,排气时针尖向上,排气时间缩短,节约了操作者时间,能降低护士工作强度,排气 时气泡产生小,避免了反复排气造成的药物浪费,液体损失量减少,能提高治疗效果。
结果:两组疼痛反应。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 意义(P<0.01)
结论:静脉穿刺以45度角进针较传统20度角进针具有 进针后回血速度快、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的特点[1]。
[1]席冠华. 采用不同进针角度进行静脉穿刺的效果比较[J]. 护理研究,2004,(14):1290-1291.
1.发表论文
每周二开展造口知识讲座,增进护患及病友之间的沟通与分享
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3-10 延续护理的开展,增强患者人文关怀及支持系统的建设
建立阳光之家微信群,开通了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公众号, 答疑解难
静疗专科与研究:输液环节研究点
输液器排气方法的研究
输液器排气质量、排气速度直接反应护士的整体护理水平,在急救中甚至直接影响患者抢救效果, 如何快速提高排气成功率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探讨的话题。
普通群众对护士的认知
1.认为护理是服务行业而非技术行业 2.依附于医疗行业 3.是打针、发药的 4.没有科学含量
临床护士对科研的认知
1.80.9%护士对护理科研课题不了解;仅0.3%护士曾成功申请到省级护理科研课 题;护士对护理科研课题的认知度因学历、职称、职务的不同存在显著性差异.[1] 2.护理人员科研现状不容乐观,护理管理者申请过课题占36.36%,护士占5.47%; 护理人员对科研知识的培训需求较大,78.9%需要培训如何设计科研课题,75.7%需 要培训如何撰写论文。[2]

手术室骨科亚专科护士的培养与管理

手术室骨科亚专科护士的培养与管理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年 第19卷 第25期投稿邮箱:zuixinyixue@215·护理管理·手术室骨科亚专科护士的培养与管理徐爱君(宁波市第六医院,浙江 宁波 315040)0 引言随着外科诊疗技术的发展,手术室护士已经由随意全面参与型向专科定人参与型发展,因此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势在必行[1]。

专科护士最早出现于美国,是指在某一特殊或专门的护理领域具有较高水平的专家型护士。

特定专科护士工作定位主要限定在专科,除具备一般护理知识、技能外,经特殊岗位的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获得特殊岗位实践能力[2]。

手术室作为医院重要的医治诊疗场所,涉及学科多,病种多,因此对不同学科的精细化分类与手术配合是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的关键。

现将我院开展手术室骨科亚专科护士的培养与管理经验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院是一所三级乙等骨科专科医院,临床设有脊柱病区2个、关节病区2个、创伤病区3个、手外病区6个及小儿骨科、足踝病区各一个。

各骨科亚学科临床手术种类齐全,年手术总量达4万余例。

手术室共有护理人员73名,正高一名,手术室专科护士2名,主管护师16名,护师25名,护士30名。

1.2 方法1.2.1 亚专科护士人选:首先由个人意愿报名某一个亚专业组,其次由手术室护士长依据每个人的岗位职称 、工作资历 、专业特长 、个人综合能力及责任心进行宏观分配,确定亚专科护士人选。

其中入手术室未满三年的低年资同志不予以参加亚专科护士意向申请。

1.2.2 亚专业组的设置:根据医院临床骨科亚学科的设置,手术室也设立了5个骨科亚专业组:脊柱组、关节组、创伤组、手外组、足踝组,每一个组由组长进行负责,每组设双组长(两名组长)进行管理,组员根据学科手术量设置,少的7-8名,多的15-16名,平均10-12名左右。

每一个亚专业组均有由高低不同年资共同组成,所有人员配备根据岗位能力科学搭配,以充分发挥各级护理人员的潜能。

护理学科亚专科发展与科研

护理学科亚专科发展与科研

一 造口患者现状
由于国内医护人员对造口定位的研究不够重视,多采用传统方 法,由临床医生在术中就近拉出肠段造口,未考虑到患者皮肤 状况、职业、身体需要等,不能保证造口位置的合理性,导致 造口并发症的发生[3]。
国内文献报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6.3%~53.8%[2] 肠造口患者不仅面临着肠造口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护理问题,还 遭受着造口并发症的困扰[4]。
结果:两组疼痛反应。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 意义(P<0.01)
结论:静脉穿刺以45度角进针较传统20度角进针具有 进针后回血速度快、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的特点[1]。
[1]席冠华. 采用不同进针角度进行静脉穿刺的效果比较[J]. 护理研究,2004,(14):1290-1291.
1.发表论文
(4)输液器排气方法的研究
护理研究:倒置莫非氏滴管排气对提高输液排气成功率的影响研究[1]
方法:选择200例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 察组和对照组各150名,对照组行“两步排气法” 观察组行倒置墨菲氏滴管排气法,比较两组一次性 排气成功率、排气时间、排气时液体损失量、满意 度。通过统计学意义来判断哪一种排气方法更值得 临床推广。
由造口治疗师孙卫萍为指导定期科内造口知识培训,以及以传帮带的 形式对科室人员进行连续性的培训
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3.8 造口数据库的建立,保存病人的原始资料
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日期、入院诊断、既往史、手术方 式、职业、BMI指数、造口类型、家庭情况等。
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3-10 延续护理的开展,增强患者人文关怀及支持系统的建设
关于SCI的论文书写
2.科研项目
2014年 主持市级科研课题“超导下改良seldinger PICC置管技术的临床运用效果和卫生经济学评 价”获株洲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研究基础

急诊亚专科发展年度总结(3篇)

急诊亚专科发展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群众健康需求的日益增长,急诊亚专科在医疗服务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年度,我科室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全体医护人员共同努力,积极开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现将本年度急诊亚专科发展情况总结如下:二、工作回顾1. 加强亚专科建设,提升诊疗水平本年度,我科室重点加强了急诊亚专科建设,明确了亚专科发展方向,优化了诊疗流程,提高了诊疗水平。

通过开展亚专科业务培训、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使得亚专科在心血管、神经、中毒、创伤等多个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2. 提高急诊救治能力,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针对急诊患者病情复杂、危重程度高、救治时间紧迫的特点,我科室全体医护人员始终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不断提高急诊救治能力。

通过优化急诊绿色通道、加强医护人员应急培训、开展多学科联合救治等措施,有效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3. 强化亚专科科研能力,推动学科发展本年度,我科室积极开展科研工作,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

在急诊亚专科领域,共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获得科研立项2项。

此外,还成功举办了多次学术交流活动,提升了科室的学术影响力。

4. 加强亚专科人才培养,打造高素质团队我科室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导师制、进修学习、外出培训等多种途径,提高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

本年度,共选派10余名医护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为科室发展储备了一批高素质人才。

三、工作亮点1. 成功救治多起急危重症患者本年度,我科室成功救治多起急危重症患者,其中包括急性心肌梗死、脑出血、中毒、严重创伤等。

在救治过程中,医护人员密切配合,展现了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2. 引进先进技术,提升诊疗水平本年度,我科室引进了多项先进技术,如体外膜肺氧合(ECMO)、无创呼吸机等,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的诊疗服务。

3. 获得多项荣誉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我科室在本年度获得了多项荣誉,如“急诊科优秀团队”、“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科室”等。

浅析手术室护理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浅析手术室护理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浅析手术室护理的发展现状与展望摘要】手术室是医院中重要的场所,在外科手术治疗中或者抢救重病患者时都会用到手术室。

手术室的护理管理模式与其他科室的管理模式不同,如今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患者对手术室护理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本文浅析了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并提出了手术室护理的未来展望。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发展现状;展望[ 中图分类号 ]R2 [ 文献标号 ]A [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1-0245-02手术室作为医院的一个重要部门,是手术治疗及危重症患者抢救的主要场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最新研究成果的转化,医学领域有了较大的技术发展。

而各种最新技术及新方法均最先集结于手术室,这也对手术室护理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

且随着经济发展、疾病谱的改变及医疗体制改革等因素,都影响着手术室护理专业的发展,对手术室护士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一、手术室专科护士的培养现状(一)手术室专科护士的角色定位对手术室护理工作的职业素质要求就表明手术室护理是专业性较强的一门学科,需要重视对专业人才的培养。

手术室护理工作的特点使其对护士素质的要求与普通病房不同,对手术室护士的角色定位为:具备一定的学历条件,在取得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证和一定的职称资格后,积累一定的手术室实践时间。

再接受系统化的专科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后,具备独立解决护理工作中难题和良好评判性的工作能力。

随着手术室护理理念的转变,手术室护士需根据患者的需求满足患者的需求,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以提高患者在术后的康复效果,已成为手术室护理的新理念。

这一理念就要求手术室护士既要参与到手术中,高质量配合手术的完成,还要求护士作为手术环境的“维护者”,手术过程中各种安全隐患的“排查者”,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为患者提供安全保障。

手术室护士还需要作为院内感染的监控者。

相比较以往的手术程序,护士已有更多机会参与到手术中配合医生完成手术,并在一定领域已发展为技术助理,如专职内镜护士、医生助手镜等。

专科护士的发展与展望ppt课件

专科护士的发展与展望ppt课件

今天
CNS认为是教育者、改变者、研究 者、咨询者、护理照顾者、个案 管理者。
专科护士的作用 —————————————
1 CNS服务于社会及特殊人群,促进了护理实践。
2
CNS对同行人员产生了良好影响。
3
CNS促进了护理研究。
4
CNS应用管理程序,参与质量管理。
专科护士的作用 ——————————————
工作范围:可以是医院中某个部门为主,或面向全医院, 或面向整个社区
(一)国外专科护士的发展状况
美国
CNS的角色作用:
直接护理者和护理的指导者: 不但直接护理病人,还要对护理工 作进行管理,指导和评价。 协作者: 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与各学科专业的人员协调合作。 教师: 帮助和促进他人学习。 顾问: 向咨询者提供专家意见和建议。 研究者: 通过科学研究获取新的知识以丰富护理知识体系和改进 护理实践。 管理者: 应用管理程序(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和评价)营建一 个有利于护理实践的环境。
专科护士的作用 ——————————————
3
CNS促进了护理研究。
CNS作为研究者,通过科学研究获取新的知识以丰 富护理知识体系和改进护理实践。CNS在各个专门领 域刻苦钻研和积累经验。
在不同领域,CNS开展了不同的护理研究,对护 理学科的发展做出了贡献。Scottie(斯科蒂)等研究 发现CNS用于研究的时间占15%—93%。 在研究职能中,CNS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研究解决 这些问题,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他们的专业。
如今美国已经在200多个专科领域培养了10万余名专科护士, 这些高素质的护理人才在医疗机构、社区保健、家庭护理以及护 理科研等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国外专科护士的发展状况

2021年脑病科人才需求及专科发展规划

2021年脑病科人才需求及专科发展规划

2021年脑病科护理专科发展与人才培养需求计划一、专科发展计划1、亚专科建设1.1 2019年我科被宿迁市卫健委批准为宿迁市县级卒中中心。

2020年02月脑病科搬入门诊综合楼,是MICU、普通病房等一体化专科病区,并且与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展开深度合作,常规全面开展各种中医特色服务,尤其是对符合时间窗的脑梗死进行早期溶栓取栓治疗,对颈及颅内血管狭窄的介入治疗,对出血性中风病的抢救治疗以及对康复期心脑血管病人进行中西医康复治疗。

根据科室目前现况,2021年护理人员计划发展以下两项亚专科:脑卒中介入组、脑内监护病房(MICU)1.2 脑卒中介入治疗自新技术引进,脑卒中血管介入治疗目前是治疗脑血管疾病主要手段,2020年我科在符合时间窗的脑梗死进行早期溶栓取栓治疗开展约50余例;支架置入20余例。

1.2.1 介入治疗组长:左娟成员:刘金晶,王亭1.2.2 2019年共送2名护士在南京中大医院进修学习神经内科血管介入方面。

2021年计划2名护士进修南京中大医院神经内科1.3脑内监护病房(MICU)2020年我科已建立脑病科病重症监护病房,配备床位6张,并配有多种监测、治疗、检查仪器和设施、设备,如床旁心电监护、心电图机、除颤仪、输液泵、微量泵、脑功能康复仪、静电治疗仪、抢救车等。

1.3.1 脑内监护病房(MICU)组长:夏娇娇成员:吉蕾,杨成琼1.3.2 2020年共送1名护士在南京中大医院进修神经内科。

2021年计划2名护士进修南京中大医院神经内科2.院内专科小组2.1彭丽媛-糖尿病小组夏娇娇-中医小组王亭-危重症小组左娟-静疗小组陆晓颖-伤口造口小组二、人才培养计划1.科室在职人员培训1.1培训组组长:潘西护理组长及培训总导师:左娟培训分导师:夏娇娇、王亭、吉蕾培训对象:全科室分层级护士培训方式:PPT教学、实景模拟、现场教学、微信群内学习等培训思路:每名导师负责2-4名护士的培训,按照科内分层培训计划进行培训并提问或考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于瑞花,兰胜才,张爱华,董翠玉,郐占波,王风华. 不同进针长度行静脉输液时对血管壁影响的对比研 究[J].护理研究,2000,(04):145-146.
目的:探讨采用两种进针角度进行静脉穿刺对病人痛感 的影响及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方法:对230例门诊病人采取自身对比法进行常规静脉 穿刺和45度静脉穿刺各690例次观 察病人的疼痛 反应及一次穿刺成功率,
[ 3 ] Shellit o PC .Complicat ions of abdominal stoma surgery .Dis ColonRectum .1998 , 41(12):1562 -1572. [ 4 ] 喻德洪.肛肠外科疾病问答.第2 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 .453 .
普通群众对护士的认知
1.认为护理是服务行业而非技术行业 2.依附于医疗行业 3.是打针、发药的 4.没有科学含量
临床护士对科研的认知
1.80.9%护士对护理科研课题不了解;仅0.3%护士曾成功申请到省级护理科研课 题;护士对护理科研课题的认知度因学历、职称、职务的不同存在显著性差异.[1] 2.护理人员科研现状不容乐观,护理管理者申请过课题占36.36%,护士占5.47%; 护理人员对科研知识的培训需求较大,78.9%需要培训如何设计科研课题,75.7%需 要培训如何撰写论文。[2]
二 案例分享
2.1 造口定位的重要性
良好的造口位置是减少造口并发症、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5 ]
肠造口术前由医生、造口治疗师与患者共同确认造口位置,对 于术后护理及预防造口并发症,以及患者自信心的恢复与生活 质量的提高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6]
[5] 徐洪莲,傅传刚. 造口术前定位的护理现状[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3): 4065 - 4068 [6] 郭丽.肠造口术前定位评估表的设计与运用[J].护理学杂志,2013,28(8):39-40.
[1]刘丽娟.临床输液的排气技巧[J].全科护理,2013,11(5):1427.
进针长度的研究
为了解静脉输液进针长度对血管壁的影响,对8只家兔和62例住院病人进行自身 血管损伤的程度的对照观察,进针长度分别为0.6cm及1.2cm。结果显示:进针 1.2cm组,无论是动物还是人其疼痛反应、血管损伤、管周组织淤血、血管阻塞 程度等均明显大于0.6cm组(p<0.01)。且进针1.2cm组每条静脉平均使用寿命也 明显短于进针0.6cm组。提示临床护理人员行静脉输液时,在确保针头进入血管、 达到牢固固定的前提下,应尽量较少针头进入血管的长度。[1]
有研究表明:采用“两步排气法“,即当液体流至输液管下端距尾端与头皮针连接处2cm时关闭 开关,消毒皮肤后再缓慢打开开关均匀放慢液体流速直至排净空气,有助于减少空气进入静脉的 机会;还有报道在排气时将莫非滴管倒置,打开调节器开关,待液面达至1/2-2/3时。使滴管倾斜 40°角,上方液体水流沿着滴管管壁流下,可缓冲水流冲击,不易产生气泡,此方法借助液体压 力平衡原理,排气时针尖向上,排气时间缩短,节约了操作者时间,能降低护士工作强度,排气 时气泡产生小,避免了反复排气造成的药物浪费,液体损失量减少,能提高治疗效果。
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3.1 以品管圈的模式为基点,建立造口护理临床路径,持续评价改进
根据护理临床路径的内容,建立患者围手术期的规范化造口管理
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3.2 造口病人的术前评估与访视宣教
1、现病史 2、过去史 3、职业和生活规律 4、皮肤情况 5、语言沟通能力 6、视力 7、手的灵活度 8、社会、心理状况
护理学科亚专科发展与科研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附属株洲医院 暨株洲市中心医院
自我介绍
谭江红: 株洲市中心医院护理部主任 株洲市中心医院护理质量控制中心秘书 中南大学护理学院护理专业在读博士 中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主要研究方向:护理管理、静脉治疗、
临床护理、精益管理
目录
一、对科研的认知 二、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与相关研究 三、静疗与相关研究 四、护理学科亚专科发展展望
(4)输液器排气方法的研究
护理研究:倒置莫非氏滴管排气对提高输液排气成功率的影响研究[1]
方法:选择200例输液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 察组和对照组各150名,对照组行“两步排气法” 观察组行倒置墨菲氏滴管排气法,比较两组一次性 排气成功率、排气时间、排气时液体损失量、满意 度。通过统计学意义来判断哪一种排气方法更值得 临床推广。
关于SCI的论文书写
2.科研项目
2014年 主持市级科研课题“超导下改良seldinger PICC置管技术的临床运用效果和卫生经济学评 价”获株洲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研究基础
[1]谭江红,谢竟. 1例老年卧床患者PICC股静脉置管的护理[J]. 当代护士(专科版),2008,(09):84-85. [2]谭江红,刘丽萍,凌国灿,等. PICC技术的系统化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杂志,2010,26(11):828-829. [3]谭江红,马虹霞,谢竞,等. 一例癌症患者携带PICC出现败血症并发腋静脉血栓的案例分析[J]. 当代护士 (专科版),2010,(07):188-189. [4]谭江红,王红红,刘丽萍,等. 超声引导下改良Seldinger PICC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 中国美容医 学,2012,21(14):272-274. [5]谭江红. 超导下Seldinger PICC置管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卫生经济学评价[D].中南大学,2012. /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MFD&dbname=CMFD201301&filename=1012476749. nh&v
每周二开展造口知识讲座,增进护患及病友之间的沟通与分享
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3-10 延续护理的开展,增强患者人文关怀及支持系统的建设
建立阳光之家微信群,开通了伤口造口失禁护理公众号, 答疑解难
静疗专科与研究:输液环节研究点
输液器排气方法的研究
输液器排气质量、排气速度直接反应护士的整体护理水平,在急救中甚至直接影响患者抢救效果, 如何快速提高排气成功率一直是临床护理工作中探讨的话题。
护理学科亚专科发展展望
知识回顾 Knowledge Review
放映结束 感谢各位的批评指导!
谢 谢!
让我们共同进步
②造口位于平整皮肤中央, 皮肤健康, 无凹陷、瘢痕、皱褶、骨性突起
③造口位于腹直肌处
④造口不影响患者穿戴衣服
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3.5 术前定位造口治疗师与医生之间相互沟通协调配合
根据病人的手术方式及评估情况,造口治疗师与 医生积极沟通,确定造口位置
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3.7 以造口师为指导的定期培训及传帮带相结合的科内培训
一 造口患者现状
由于国内医护人员对造口定位的研究不够重视,多采用传统方 法,由临床医生在术中就近拉出肠段造口,未考虑到患者皮肤 状况、职业、身体需要等,不能保证造口位置的合理性,导致 造口并发症的发生[3]。
国内文献报道,肠造口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16.3%~53.8%[2] 肠造口患者不仅面临着肠造口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护理问题,还 遭受着造口并发症的困扰[4]。
由造口治疗师孙卫萍为指导定期科内造口知识培训,以及以传帮带的 形式对科室人员进行连续性的培训
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3.8 造口数据库的建立,保存病人的原始资料
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手术日期、入院诊断、既往史、手术方 式、职业、BMI指数、造口类型、家庭情况等。
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3-10 延续护理的开展,增强患者人文关怀及支持统的建设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一 造口患者现状
我国每年新增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约10 万人,累计造口患者 已超过100 万人,且今后还有增加的趋势[1]。
病人一旦接受造口手术,造口将会伴随他们一段时间甚至余 生,一个位置选择得当、结构完美的肠造口可以使患者以后 的生活过得更加有信心[2]。
[ 1 ] 万德森,肠造口的并发症及其处理. 实用肿瘤杂志,1998,(04):5-6. [ 2 ] 施婕,罗比可,刘琳.不同类型肠造口周围皮炎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护理学杂志,2012,27(20):40-41.
结果:两组疼痛反应。一次穿刺成功率比较均有统计学 意义(P<0.01)
结论:静脉穿刺以45度角进针较传统20度角进针具有 进针后回血速度快、穿刺成功率高、疼痛轻的特点[1]。
[1]席冠华. 采用不同进针角度进行静脉穿刺的效果比较[J]. 护理研究,2004,(14):1290-1291.
1.发表论文
[1] 卢玉贞,镇艳.护士对护理科研课题认知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8,23(12):6263.DOI:10.3969/j.issn.1001-4152.2008.12.034. [2] 吴静,白兰,张翠萍等.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临床护理人员科研认知现状及对策[J].护理研 究,2014,(33):4150-4152.DOI:10.3969/j.issn.10096493.2014.33.021.
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3.3 造口病人的术前定位
嘱患者平卧
操作者一手托起患者头 部,嘱患者眼看脚尖, 另一只手通过触诊摸到 腹直肌的位置
操作者另一只手通过触 诊摸到腹直肌的位置
三 造口患者围手术期管理
3.4 术前定位造口治疗师与患者沟通确定位置
造口位置根据疾病、手术方式、个体 差异而定。好的造口位置必须具有如 下特点: ①患者取不同体位(半卧位、坐位、站 立位、蹲位)时都能看清造口
二 案例分享
患者,男,44岁,于2016年行回肠造口术, 术 后出院一月余,造口周围出现皮炎,疼痛 不已,遂来我院请求造口师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