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课件《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PPT1
合集下载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课件

(3)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来自到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4)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 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本框需要背诵的问题及答案: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 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 间的矛盾。
(2)具体内容:
①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 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 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
②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贡献者、引领者。
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表现: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 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 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准确理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1)不平衡:
主要指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 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 差距依然较大。比如居民收入不平衡,特 别是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 收入水平赶不上发展水平;地区之间同样 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特大城市的收入 较高,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收入 较低。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 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人民的幸福线。
三、开启新征程
(一)两个阶段:
在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 从二零二零年到本世界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 排。
出口:就是平时我们国家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去。关 系到我国的外汇储备。 消费:就是衣 食 住 行 用,近几年比较突出的就是 旅游!都是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那么与需求侧对应的就是供给侧!
(4)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础上, 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本框需要背诵的问题及答案: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 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 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 间的矛盾。
(2)具体内容:
①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 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 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
②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贡献者、引领者。
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1、表现: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 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 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 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准确理解“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1)不平衡:
主要指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脱贫 攻坚任务艰巨,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 差距依然较大。比如居民收入不平衡,特 别是城乡收入差距,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 收入水平赶不上发展水平;地区之间同样 不平衡,东部发达地区、特大城市的收入 较高,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收入 较低。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 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 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 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 人民的幸福线。
三、开启新征程
(一)两个阶段:
在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 从二零二零年到本世界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 排。
出口:就是平时我们国家的产品出口到国外去。关 系到我国的外汇储备。 消费:就是衣 食 住 行 用,近几年比较突出的就是 旅游!都是为了刺激消费,拉动内需! 那么与需求侧对应的就是供给侧!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二:10.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共23张PPT)

更优美的环境
更优质的教育
更好的工作和收入
更多的文化生活
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更高水平的医疗
第二部分 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美好生活调查 ——听民声,聚民意
2.您觉得美好生活的 标配是什么呢?
新时代人民需要的特点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 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 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贯彻以人民为 中心的发展思 想
(1)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节约资源、
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生态环境 贯彻绿色发展
治理
理念
(2)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
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第一部分 历史性的变革
试判断: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 效显著,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成为我国发展的 中心。( ) 提示 F。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没有变。
2、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 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 排。下列关于第一个阶段的描绘正确的
是( B )
A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 B 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 例明显提高
C 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D 环境更加美丽,发展难题彻底消除
3、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
④加快粮食加工转化,持续增加工业产值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寄语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新时代,青年当励鸿鹄志,少年心事可拿云。 让你、我、我们每一个人都把个人的追求融入 全民族的共同理想中,自觉服务祖国,才能让 每个日子都发光。
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
的矛盾。当前我国主要农产品已从过去的供需紧
10.1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课件(共27张)

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论断,最 关键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是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已经从“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 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 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 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标志, 也是新时代的重要特征。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 的重大历史转折,反映在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 上,就是重回党的八大的有关表述。邓小平同志 1979年3月在中央召开的理论务虚会上,明确把什 么是我国当前的社会主要矛盾作为一个任务。” 他说:“我们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远远不能 满足人民和国家的需要,这就是我们目前时期的 主要矛盾,解决这个主要矛盾就是我们作出把党 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 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的依据和前提。
3.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 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我国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
训练展示流程
训练 展示
在识记基 础知识的基 础上自主完 成学案训练 展示题目, 不依赖课本;
合作 提升
评价 点拨
完成题目后, 先对桌两人交 流后小组内讨 论合作、交流 训练展示部分 的题目;
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机能、提高创新意 识发扬创业精神;遵守法律法规提升道德 水平。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 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成为我国 制定各方面政策的重要依据。但是这个变化还不足 以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这个最大的国情,不足以改变我国仍是世界最大发 展中国家这个最大的实际。
二是人民需要的层次大大提升。比如,期待有更好的教 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 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这些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 次多方面的特点。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 10.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课件(共31张PPT)

国家: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推进“中国制造“向” 中国创造”转变,制造大国向创造强国转变;实施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中国制造”的自主创新 能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社会生产力总 体水平,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企业: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树立品牌和信誉,产品转型升级,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人民生活;城 乡差距;公共服务;逐步迈进共同富 裕;美丽中国
“五位一体”全面发展;国家治理体系 与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共同富裕;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年:建党一百周年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49年: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 2050年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个人:理性消费、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的劳动者
中国经济发展性变革
主要矛盾 转变
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人民生活不断改善 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是什么:新时代主要矛盾 为什么:新时代主要矛盾分析 怎么办:如何应对新时代主要矛盾
开启新征程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分步实施 及表现
1.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是什么:
美好生活需要
矛 盾
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
三、开启新征程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部署: ①到建党100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 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 ②在此基础上再奋斗30年,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 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基础: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分步实施及表现
两个阶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PPT完美课件1

•
5. 宋代地方官员任职回避的地域范围 进一步 扩大, 严格规 定官员 只能在 田产所 在地以 外的区 域任职 。
•
6. 在限定行政区域的基础上补充里程 限定, 是清代 较明代 在地方 官员任 职回避 制度制 定上更 显细化 的表现 。
(2)供给侧结构性、新兴产业、基础
设施建设
贯彻新发展理念
(3)农业,城镇化率、区域
(4)创新
(1)脱贫、教育、就业 (2)居民收入 (3)社会保障体系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 展思想
生态建设成效显 著
(1)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资源、重大 生态 显著 保护和修复工程、生态
环境治理
(2)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 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两个阶段
第 15 页
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 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经济发展;科技发展;人民生 活;城乡差距;公共服务;逐 步迈进共同富裕;美丽中国
从二〇三五年到本世纪中叶, 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 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桑 娜和渔 夫的勤 劳、淳 朴和善 良,学 习他们 宁可自 己受苦 也要帮 助他人 的美德 。
•
3.学习作者通过环境描写和人物对话 、心理 的描写 ,表现 人物品 质的写 法。
•
4.通过“敏锐、敏捷”的用法比较, 以及“ 配合” 一词的 使用, 感受说 明文用 词的准 确性。
(1)脱贫、教育、就业 (2)居民收入 (3)社会保障体系
生态建设成效显 著
(1)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资源、重大 生态 显著 保护和修复工程、生态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PPT公开课课件1

制约了这些需要的满足,
达国家作对比,查找
从而得出社会主要矛盾
差距知道我国的基本
的变化。
国情不变,又突破了
2、矛盾变化并不意味
难点。
着我国的基本国情变化,
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不变
和党在初级阶段Biblioteka 路线。【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中国经济发 展进入 新时代P PT公开 课课件 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中国经济发 展进入 新时代P PT公开 课课件 1
❖
8.西方园林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 虽然也 模仿自 然、崇 尚画意 ,却有 自己理 解,这 说明民 族间的 文化交 流与借 鉴往往 不是全 盘照搬 的。
❖
9.各个民族都有对星空不同的认识, 今天我 们似乎 很熟悉 西方星 座,却 忽略了 中国古 代对星 空更为 深刻的 思考。
❖
10.把星星都划分到不同的星宿,每 一种划 分方法 都有一 定的用 途,这 体现出 中国古 代天文 学经世 致用的 特点。
华民族伟大复兴
3、播放图片,让学生 感受未来祖国的繁荣富
的使命感和责任 感。
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中国经济发 展进入 新时代P PT公开 课课件 1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中国经济发 展进入 新时代P PT公开 课课件 1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小结 及其练习
设计意图 将所学知识加以巩固。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中国经济发 展进入 新时代P PT公开 课课件 1
能力目标 辩证分析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 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值观目标 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教学难点:新时代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10.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18张幻灯片)

建设成果丰硕 ②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
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③重大生态保护和 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
④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 入群体持续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 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 排。下列关于第一个阶段的描绘正确的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发展不充分:创新能力不够强、发展的能力 和水平、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发展不够 稳定和不可持续。
发展不平衡
“海外扫货潮” 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 收入分配不平衡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年: 建党一百周年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49年: 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 2050年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历史性变革
“两个
中国经 一百年”
济发展
进入新
新时代的社 时代
会主要矛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
著①。创下新列驱属动于发生展态战文略明大建力设实成施效,的创是新(型国C家)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第一部分 回顾过往
历史性的变革: 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历史性的变革:
1.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 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区域发展、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分步实施及表现
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③重大生态保护和 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
④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 入群体持续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 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 排。下列关于第一个阶段的描绘正确的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发展不充分:创新能力不够强、发展的能力 和水平、发展质量和效益不够高、发展不够 稳定和不可持续。
发展不平衡
“海外扫货潮” 东中西部发展不平衡 收入分配不平衡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020年: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1年: 建党一百周年 2035年: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49年: 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 2050年之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历史性变革
“两个
中国经 一百年”
济发展
进入新
新时代的社 时代
会主要矛盾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
著①。创下新列驱属动于发生展态战文略明大建力设实成施效,的创是新(型国C家)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第一部分 回顾过往
历史性的变革: 十八大以来所取得的成就
历史性的变革:
1.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发展 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和区域发展、创新驱动 发展战略
2.“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分步实施及表现
人教版必修一经济生活10.1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说课课件(共15张PPT)

作为高一学生,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发展不够,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一些具体案例,深入浅 出地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构建知识体系,深化学生 对教材内容的把握和对十九大精神的体会。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解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及其新要求;了解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了解我国“两个 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两步走”的战略安排。
能力目标 辩证分析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 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值观目标 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教学难点:新时代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三、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 (2)合作探究法 (3)明理导行法
学法
(1)小组合作探究法 (2)讨论法 (3)事例分析法
着我国的基本国情变化,
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不变
和党在初级阶段的路线。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篇章三
新时代 新征程
1、展示图片,引导学
1、通过理想信念
生理解两个一百年奋斗 思考和畅谈理想, 教育,让学生的
目标。
思考如何推动中 梦想与中国梦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设置情景:2035年, 国梦的实现。
密相连。
你的职业理想以及在你
8、在人生之中的某天,某个时刻,如果还是会想起,那就只不过是一道模糊的风景,是不能追忆的苦痛。向前看,向后看,在那一望无际的忆海之中,又怎么能够有一个参照物,找到
投无路了,你只要足够坚定,运气会眷顾你;永远不要轻易放弃,或许再坚持下这个坎儿就过去了,一旦熬过阴霾,你会发现发现自己会变的无比强大。人生在世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如果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必须激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理解新时代
我国社会主义矛盾的变化及其新要求;了解党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了解我国“两个 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以及“两步走”的战略安排。
能力目标 辩证分析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 增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值观目标 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 教学难点:新时代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三、说教法
(1)情境教学法 (2)合作探究法 (3)明理导行法
学法
(1)小组合作探究法 (2)讨论法 (3)事例分析法
着我国的基本国情变化,
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不变
和党在初级阶段的路线。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篇章三
新时代 新征程
1、展示图片,引导学
1、通过理想信念
生理解两个一百年奋斗 思考和畅谈理想, 教育,让学生的
目标。
思考如何推动中 梦想与中国梦紧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设置情景:2035年, 国梦的实现。
密相连。
你的职业理想以及在你
8、在人生之中的某天,某个时刻,如果还是会想起,那就只不过是一道模糊的风景,是不能追忆的苦痛。向前看,向后看,在那一望无际的忆海之中,又怎么能够有一个参照物,找到
投无路了,你只要足够坚定,运气会眷顾你;永远不要轻易放弃,或许再坚持下这个坎儿就过去了,一旦熬过阴霾,你会发现发现自己会变的无比强大。人生在世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如果遇到挫折和困难,我们必须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经济向高质量发展的表现
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 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 建设加快推进;
③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 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 家建设成果丰硕。
(三)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原因
③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 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
①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 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②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1、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原因
①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 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 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美丽城乡—— 更优美环境的需要 教育均衡—— 更优质教育的需要 电商扶贫—— 更好工作和收入的需要 家庭医生—— 更高水平医疗的需要 阅读空间—— 更多文化生活的需要 棚户区改造——更舒适居住的需要
3、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
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贫困 人口减少68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 下降到3.1%。出境旅游人次从8300万增加到 1.3亿。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请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 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
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 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④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 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路: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但这两步走的战略安 排都没有再提GDP翻番类目标。“两步走”的战略 安排只作原则性展望,不提GDP“翻番”类要求的 主要原因是( )
2、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个阶段
在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 上,从二零二零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 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①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 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②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 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 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 出坚实步伐;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 建设
第一框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学习目标:
1.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领域发 生的历史性变革。 2.知道我国社会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新时代。 3.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其意 义。 4.知道新时代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5.知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 战略安排
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 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①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 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
②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 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 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五)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原因
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 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增强。
(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表现
1、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 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 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
2、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 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
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
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
制约因素 2、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条件下的主要 任务
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 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 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全面进步
A.我国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 是高速度增长的阶段了
B.今后放弃经济增长速度,着力解决不平衡不 充分的发展问题
C.我国GDP跃居世界第二位,已基本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
D.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 治“三大攻坚战”减缓了经济发展速度
2、下列属于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 是( ) A、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 断提升 B、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C、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 D、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3、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条件下两个不变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 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②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没有变。
三、新时代新征程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 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 ①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 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 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 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②新中 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 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2012年到2017年的五年间,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1、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1%,占世界经 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 增长贡献率超过30% 2、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消费贡献率从54.9%提高到58.8%。服务业 比重从45.3%上升到51.6%。 城镇化率从 52.6%提高到58.5%。
①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 的贡献率不断提高;
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 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 建设加快推进;
③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 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 家建设成果丰硕。
(三)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原因
③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 标基本实现。
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 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 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 主义现代化强国。
①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 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②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
1、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原因
①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 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 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 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美丽城乡—— 更优美环境的需要 教育均衡—— 更优质教育的需要 电商扶贫—— 更好工作和收入的需要 家庭医生—— 更高水平医疗的需要 阅读空间—— 更多文化生活的需要 棚户区改造——更舒适居住的需要
3、人民群众获得感不断增强: 居民收入年均增长7.4%、超过经济增速,
形成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等收入群体。贫困 人口减少6800多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 下降到3.1%。出境旅游人次从8300万增加到 1.3亿。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 请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
(一)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 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 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
③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 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
④中华民族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 于世界民族之林。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路: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20—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 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1、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 国家“两步走”的战略安排,但这两步走的战略安 排都没有再提GDP翻番类目标。“两步走”的战略 安排只作原则性展望,不提GDP“翻番”类要求的 主要原因是( )
2、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两个阶段
在二零二零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 上,从二零二零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 来安排。 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 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①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 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
②人民生活更加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 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 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 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 出坚实步伐;
第十课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 建设
第一框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
学习目标:
1.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领域发 生的历史性变革。 2.知道我国社会已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新时代。 3.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及其意 义。 4.知道新时代我国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 5.知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 战略安排
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 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
(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①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 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
②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 收入群体持续扩大
③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 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平大幅提高。 (五)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原因
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 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增强。
(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的表现
1、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 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 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
2、我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 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
③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
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
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
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
制约因素 2、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条件下的主要 任务
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 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 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 社会全面进步
A.我国经济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不再 是高速度增长的阶段了
B.今后放弃经济增长速度,着力解决不平衡不 充分的发展问题
C.我国GDP跃居世界第二位,已基本实现社会 主义现代化
D.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 治“三大攻坚战”减缓了经济发展速度
2、下列属于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的 是( ) A、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 断提升 B、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 C、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 D、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3、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条件下两个不变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 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②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 没有变。
三、新时代新征程
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 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 ①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 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 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 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②新中 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 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2012年到2017年的五年间,我国经济社会 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1、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
年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1%,占世界经 济比重从11.4%提高到15%左右,对世界经济 增长贡献率超过30% 2、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消费贡献率从54.9%提高到58.8%。服务业 比重从45.3%上升到51.6%。 城镇化率从 52.6%提高到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