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冷散热计算公式(知识资料)

水冷散热计算公式(知识资料)
水冷散热计算公式(知识资料)

Tout:冷却液体出口温度

Tin:冷却液体进口温度

Q:冷板上发热器件的总热耗散功率

ρ:液体的密度

V:冷却液体流速

CP:冷却液体的比热容

计算冷却液体出口最高温度Tout。这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Tout大于Tmax,那么,冷板将不能解决发热问题。

假设Tout小于Tmax,下一步需要确定冷板的标准化热阻,使用如下方程:

:热阻

Tmax:冷板表面允许的最高温度

Tout:冷却液体出口温度

A:被冷却区域的面积

Q:冷板上发热器件的总热耗散功率

系统其他部分设计:

管道系统和阀门是水冷系统硬件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快速接头、管道、各种功能阀门(流量控制阀)、过滤器、其它管接头及密封件等。

管道的尺寸(如直径、长度等),应根据冷却液的流速来确定:

其中,Qv为水流量(m3/h);U为水流速(m/s)。可计算管道的直径。系统的管道材料,考虑到冷却介质特殊要求,全部采用无缝不锈钢管,局部用聚胺脂管。

风机风量计算方法

风机风量计算方法 风机风量的定义为:风速V与风道截面积F的乘积.大型风机由于能够用风速计准确测出风速,所以风量计算也很简单,直接用公式Q=VF,便可算出风量. 风机数量的确定根据所选房间的换气次数,计算厂房所需总风量,进而计算得 风机数量。计算公式:N=V×n/Q 其中:N——风机数量(台); V——场地体积(m3); n——换气次数(次/时); Q——所选风机型号的单台风量(m3/h)。 风机型号的选择应该根据厂房实际情况,尽量选取与原窗口尺寸相匹配的风机型号,风机与湿帘尽量保持一定的距离(尽可能分别装在厂房的山墙两侧),实现良好的通风换气效果。排风侧尽量不靠近附近建筑物,以防影响附近住户。如从室内带出的空气中含有污染环境,可以在风口安装喷水装置,吸附近污染物集中回收,不污染环境 引风机所需风量风压如何计算 1、引风机选型,首要的是确定风量; 2、风量的确定要看你做什么用途,不同的用途风量确定方法不一样,请参照专业书籍或者请教专业技术人员; 3、确定了风量之后,逐段计算沿程阻力和局部阻力,将它们相加,乘以裕量系数,得出需要的压力; 4、查阅风机性能数据表,或者请风机厂家查找对应的风机型号即可 风机风量和风压计算功率,工业方面用,设计中,通过风量和风压计算风机的大概功率 功率(KW)=风量(m3/h)*风压(Pa)/(3600*风机效率*机械传动效率*1000)。风量=(功率*3600*风机效率*机械传动效率*1000)/风压。 风机效率可取0.719至0.8;机械传动效率对于三角带传动取0.95,对于联轴器传动取0.98。

风量如何计算?要加入风机功率管道等因素,抽风空间的大小等? 比如说:100平方的房间我需要每小时抽风500立方,要怎么求出它的风机的功率,管道等。还有风速和立方怎么算出来的,比如说0.1或0.5米每秒的风速多长时间可以抽100立方或500立方的风?以上的两个问题要求有个计算公 式,公式中的符号要注明。 一、 1、管道计算 首先确定管道的长度,假设管道直径。计算每米管道的沿程摩擦阻力: R=(λ/D)*(ν^2*γ/2)。 2、计算风机的压力:ρ=RL。 3、确定风量:500立方。 4、计算风机功率:P=500立方*ρ/(3600*风机效率*1000*传动效率)。 5、风量计算:Q=ν*r^2*3.14*3600。 6、风速计算:ν=Q/(r^2*3.14*3600) 7、管道直径计算:D=√(Q*4)/(3600*3.14*ν) 二、 1、风速为0.5m/s时,计算每小500立方米风需要多长时间。假设管道直径为0.3m。 Q=ν*r^2*3.14*3600 =0.5*(0.3/2)^2*3.14*3600 =127.2(立方) 500/127.2=3.9(小时) 建议:风速最好确定在12m/s比较合适,提高风速后可以缩小管道的直径。

计算机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下]

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下(1)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介绍了热传递的原理与基本方式,并在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上中详细探讨如何快速将热量带离热源,其内容主要涉及热传递三种基本方式中的热传导方面;在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中里则以风冷散热器为例分析相应的技术原理与实现策略。在本文中,我们将重点探讨其他散热方式如水冷、热管等散热技术,介绍与外界环境的不同热交换方式的实现。至于某些只有高端使用者才采用的极端散热方式如液氮、干冰等,则不在讨论之列。 需要明确的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水冷散热还是热管散热,都不会完全脱离风冷,它们都是通过有效的将热量转移至大面积散热片(热管和液体都只是热传递介质),使用大尺寸低转速风扇,达到静音散热效果。即便不使用风扇,也会尽量增大鳍片散热表面积,同时鳍片周围需要保持良好的通风。也即是说,最终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还是要通过风冷的。 水冷散热系统的原理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水冷散热。不过,在讨论之前,先来明确一下概念:虽然我们很多时候将水冷散热与液冷散热等同起来,但严格意义上说,二者还是有区别的,水冷散热只是液冷散热系统中散热介质使用水的一个子集,而除水之外,还有其他很多介质可用于液冷散热系统,只不过由于水价格便宜易于获得,水冷散热在中低端领域应用得较为广泛罢了。 从技术角度看,水冷(液冷)散热系统的工作原理很简单:就是利用水泵把水从储水器中抽出来,通过水管流进水箱,然后再在水箱的另外一个口出来,通过水管流回储水器,就这样不断循环,把热量从热源如CPU的表面带走。 水冷系统一般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热交换器、循环系统、水箱、水泵和水,根据需要还可以增加散热结构。其中,热交换器是整个水冷系统的核心,水冷系统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由它来决定,这也是整个系统构思最巧妙的部分。循环系统分别将水送进和排出热交换器,而进水管的另外一端与水泵连接。水泵放在储水的水桶或其它结构的水箱中,出水管将送出的热水重新排放到水箱中。如果需要,出水管里的热水先经过散热系统降为室温后再排放回水箱。 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下(2) 水冷散热的效果

散热片计算方法

征热传导过程的物理量 在图3的导热模型中,达到热平衡后,热传导遵循傅立叶传热定律: Q=K·A·(T1-T2)/L (1) 式中:Q为传导热量(W);K为导热系数(W/m℃);A 为传热面积(m2);L为导热长度(m).(T1-T2)为温度差. 热阻R表示单位面积、单位厚度的材料阻止热量流动的能力,表示为: R=(T1-T2)/Q=L/K·A(2) 对于单一均质材料,材料的热阻与材料的厚度成正比;对于非单一材料,总的趋势是材料的热阻随材料的厚度增加而增大,但不是纯粹的线形关系. 对于界面材料,用特定装配条件下的热阻抗来表征界面材料导热性能的好坏更合适,热阻抗定义为其导热面积与接触表面间的接触热阻的乘积,表示如下: Z=(T1-T2)/(Q/A)=R·A (3) 表面平整度、紧固压力、材料厚度和压缩模量将对接触热阻产生影响,而这些因素又与实际应用条件有关,所以界面材料的热阻抗也将取决于实际装配条件.导热系数指物体在单位长度上产生1℃的温度差时所需要的热功率,是衡量固体热传导效率的固有参数,与材料的外在形态和热传导过程无关,而热阻和热阻抗是衡量过程传热能力的物理量. 芯片工作温度的计算 如图4的热传导过程中,总热阻R为: R=R1+R2+R3 (4) 式中:R1为芯片的热阻;R2为导热材料的热阻;R3为散热器的热阻.导热材料的热阻R2为: R2=Z/A (5) 式中:Z为导热材料的热阻抗,A为传热面积.芯片的工作温度T2为:

T2=T1+P×R (6) 式中:T1为空气温度;P为芯片的发热功率;R为热传导过程的总热阻.芯片的热阻和功率可以从芯片和散热器的技术规格中获得,散热器的热阻可以从散热器的技术规格中得到,从而可以计算出芯片的工作温度T2. 实例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计算芯片的工作温度.芯片的热阻为1.75℃/W,功率为5W,最高工作温度为90℃,散热器热阻为1.5℃/W,导热材料的热阻抗Z为5.8℃cm2/W,导热材料的传热面积为5cm2,周围环境温度为50℃.导热材料理论热阻R4为: R4=Z/A=5.8 (℃·cm2/W)/ 5(cm2)=1.16℃/W(7) 由于导热材料同芯片和散热器之间不可能达到100%的结合,会存在一些空气间隙,因此导热材料的实际热阻要大于理论热阻.假定导热材料同芯片和散热器之间的结合面积为总面积的60%,则实际热阻R3为: R3=R4/60%=1.93℃/W(8) 总热阻R为: R=R1+R2+R3=5.18℃/W (9) 芯片的工作温度T2为: T2=T1+P×R=50℃+(5W× 5.18℃/W)=75.9℃ (10) 可见,芯片的实际工作温度75.9℃小于芯片的最高工作温度90℃,处于安全工作状态. 如果芯片的实际工作温度大于最高工作温度,那就需要重新选择散热性能更好的散热器,增加散热面积,或者选择导热效果更优异的导热材料,提高整体散热效果,从而保持芯片的实际工作温度在允许范围以内(作者:方科 )转载

风管风量计算方法

风管风量计算方法 筑龙暖通?2018-10-09 15:13:54 通风工程风管的选择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实际中风量,风速,但是风管风量怎么计算呢 风管: 风管尺寸=风量/风速风量=房间面积*房间高*换气次数 有个例子:风量4万,风速9m/s,得风管尺寸=40000/9/3600=平方 =* 所以风管尺寸为 1500*800 Q:1、例子中的3600是既定参数吗 2、这个风管尺寸计算公式,对排烟,排风管道尺寸计算通用吗 3、求风口和排烟口尺寸计算公式——或者求暖通基础知识学习文档,手里的设计规范对现在的我来说太太高深,还是从基础打起吧 一小时有3600秒,除以3600是因为计算公式前后的单位要统一。这个公式对所有风管计算都适用,但是9m/s这个风速值不是固定值,需要由你来设定。排烟排风的公式都是一样的算法,这个9m/s的风速需要根据噪音要求调整的,楼主可参考下采暖通风设计规范消声部分,还有矩形风管的规格建议用标准的,施工规范里的是1600,没有1500。 管道直径设计计算步骤,专业制作与安装——铁皮风管——不锈钢风管,通风工程

以假定流速法为例,其计算步骤和方法如下: 1.绘制通风或空调系统轴测图,对各管段进行编号,标注长度和风量。 管段长度一般按两管件间中心线长度计算,不扣除管件(如三通,弯头)本身的长度。 2.确定合理的空气流速 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对通风、空调系统的经济性有较大的影响。流速高,风管断面小,材料耗用少,建造费用小;但是系统的阻力大,动力消耗增大,运用费用增加。对除尘系统会增加设备和管道的摩损,对空调系统会增加噪声。流速低,阻力小,动力消耗少;但是风管断面大,材料和建造费用大,风管占用的空间也增大。对除尘系统流速过低会使粉尘沉积堵塞管道。因此,一定要通过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选定合理的流速。根据经验总结,风管内的空气流速可按表6-2-1、表6-2-2及表6-2-3确定。除尘器后风管内的流速可比表6-2-3中的数值适当减小 一小时有3600秒,除以3600是因为计算公式前后的单位要统一。这个公式对所有风管计算都适用,但是9m/s这个风速值不是固定值,需要由你来设定。排烟排风的公式都是一样的算法,这个9m/s的风速需要根据噪音要求调整的,楼主可参考下采暖通风设计规范消声部分,还有矩形风管的规格最好用标准的,施工规范里的是1600,没有1500。

散热量计算公式

一、标准散热量 标准散热量是指供暖散热器按我国国家标准(GB/T13754-1992),在闭室小室内按规定条件所测得的散热量,单位是瓦(W)。而它所规定条件是热媒为热水,进水温度95摄氏度,出水温度是70摄氏度,平均温度为(95+70)/2=82.5摄氏度,室温18摄氏度,计算温差△T=82.5摄氏度-18摄氏度=64.5摄氏度,这是散热器的主要技术参数。散热器厂家在出厂或售货时所标的散热量一般都是指标准散热量。 那么现在我就要给大家讲解第二个问题,我想也是很多厂商和经销商存在疑问的地方。 二、工程上采用的散热量与标准散热量的区别 标准散热量是指进水温度95摄氏度,出水温度是70摄氏度,室内温度是18摄氏度,即温差△T=64.5摄氏度时的散热量。而工程选用时的散热量是按工程提供的热媒条件来计算的散热量,现在一般工程条件为供水80摄氏度,回水60摄氏度,室内温度为20摄氏度,因此散热器△T=(80摄氏度+60摄氏度)÷2-20摄氏度=50摄氏度的散热量为工程上实际散热量。因此,在对工程热工计算中必须按照工程上的散热量来进行计算。 在解释完上面的术语以后,下面我介绍一下采暖散热器的欧洲标准(EN442)。欧洲标准(EN442)是由欧洲标准化委员会/技术委员会CEN所编制.按照CEN内部条例,以下国家必须执行此标准,这些国家是:澳大利亚、比利时、丹麦、芬兰、法国、意大利、荷兰、西班牙、瑞典、英国等18个国家。而欧洲标准(EN442)的标准散热量与我国标准散热量是不同的,欧洲标准所确定的标准工况为:进水温度80摄氏度,出水温度65摄氏度,室内温度20摄氏度,

所对应的计算温差△T=50摄氏度。欧洲标准散热量是在温差△T=50摄氏度的散热量。 那么怎么计算散热器在不同温差下的散热量呢? 散热量是散热器的一项重要技术参数,每一个散热器出厂时都标有标准散热量(即△T=64.5摄氏度时的散热量)。但是工程所提供的热媒条件不同,因此我们必须根据工程所提供的热媒条件,如进水温度,出水温度和室内温度,来计算出温差△T,然后计算各种温差下的散热量。△T=(进水温度+出水温度)/2-室内温度。 现在我就介绍几种简单的计算方法 (一)根据散热器热工检测报告中,散热器与计算温差的关系式来计算。 Q=m×△T的N次方 例如74×60检测报告中的热工计算公式(10柱): Q=5.8259×△T1.2829 (1)当进水温度95摄氏度,出口温度70摄氏度,室内温度18摄氏度时: △T=(95摄氏度+70摄氏度)/2-18摄氏度=64.5摄氏度 Q=5.8259×64.51.2829=1221.4W(10柱) 每柱的散热量为122.1W/柱 (2)当进水温度为80摄氏度,出口温度60摄氏度,室内温度20摄氏度时: △T=(80摄氏度+60摄氏度)/2-20摄氏度=50摄氏度 Q=5.8259×501.2829=814.6W(10柱) 每柱的散热量为81.5W/柱 (3)当进水温度为70摄氏度,出口温度50摄氏度,室内温度18摄氏度时:

传热效率计算

传热效率计算 有一发热体发热峰值功率为4000W ,平均值为3000W 左右,需用水冷散热,可提供稳定的25度冷水,该发热体发热面积为127mm*137mm ,要求发热体表面(与水冷头接触面)温度能控制在50度以下,现需要计算如下内容: 1、 所提供的冷水的流量和流速 2、 水冷头底板厚度 3、 水冷头内部与水接触面积 4、 如果采用紫铜或铝合金加工,在同等条件下的散热效率差异。 5、 水管宜用多粗的? 解: 这里缺少条件,先假设发热体工作时间为 1 小时。 1..冷水的流量: Q=C*M*(T 2-T 1) )12(T T C Q M -==)2550(./42003600*4000℃℃℃kg J S W -=137.14 kg 2.流速:设计水管内径为:φ15mm Q=V*S S=秒 3600*0075.0*0075.0*14.3/1*1000/14.13723m m t t S Q ==0.216m/秒 3.水冷头底板厚度 取5mm. 4. 水冷头内部与水接触面积: 因为发热体发热面积为127mm*137mm ,所以取冷水头底内尺寸为127mm*137mm. 计算内高度为:

h= mm m g kg 137 * 127/ 1000 * 14 . 1373=7.88 mm 5.紫铜和铝合金的导热系数不同,紫铜的导热系数为λ =393W/(m·k),铝合金的导热系数为λ=123 W/(m·k)在同等条件下紫铜比铝合金的散热效率高。 根据导热的计算:Q=λ*A* δ? ?t公式可出在同等条件下紫铜比铝合金的散出的热量多。 6.水管宜用多粗的? 设计水管内径为:φ15mm

各种材料散热原理+制作工艺

各种材料散热原理+制作工艺 作者: liushunqi 来源: 玩家堂发布时间: 2009-4-12 10:23 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散热的原理与技术解析 随着PC计算能力的增强,功耗与散热问题日益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一般说来,PC内的热源大户包括CPU、主板(南桥、北桥及VRM部分)、显卡以及其他部件如硬件、光驱等,它们工作时消耗的电能会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热量。 我们都知道,电子器件的工作温度直接决定其使用寿命和稳定性。要让PC 各部件的工作温度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除了保证PC工作环境的温度在合理范围内之外,还必须要对其进行散热处理。尤其对CPU而言,如果用户进行了超频,要保证其稳定地工作更必须有效地散热。 热传递的原理与基本方式 虽然我们常将热称为热能,但热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能算是一种能量,而只是一种传递能量的方式。从微观来看,区域内分子受到外界能量冲击后,由能量高的区域分子传递至能量低的区域分子,因此在物理界普遍认为能量的传递就是热。当然热最重要的过程或者形式就是热的传递了。 学过中学物理的朋友都知道,热传递主要有三种方式: 传导: 物质本身或当物质与物质接触时,能量的传递就被称为热传导,这是最普遍的一种热传递方式,由能量较低的粒子和能量较高的粒子直接接触碰撞来传递能量。相对而言,热传导方式局限于固体和液体,因为气体的分子构成并不是很紧密,它们之间能量的传递被称为热扩散。 热传导的基本公式为“Q=K×A×ΔT/ΔL”。其中Q代表为热量,也就是热传导所产生或传导的热量;K为材料的热传导系数,热传导系数类似比热,但是又与比热有一些差别,热传导系数与比热成反比,热传导系数越高,其比热的数值也就越低。举例说明,纯铜的热传导系数为396.4,而其比热则为0.39;公式中A代表传热的面积(或是两物体的接触面积)、ΔT代表两端的温度差;ΔL 则是两端的距离。因此,从公式我们就可以发现,热量传递的大小同热传导系数、热传热面积成正比,同距离成反比。热传递系数越高、热传递面积越大,传输的距离越短,那么热传导的能量就越高,也就越容易带走热量。 对流: 对流指的是流体(气体或液体)与固体表面接触,造成流体从固体表面将热带走的热传递方式。 具体应用到实际来看,热对流又有两种不同的情况,即: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自然对流指的是流体运动,成因是温度差,温度高的流体密度较低,因此质量轻,相对就会向上运动。相反地,温度低的流体,密度高,因此向下运动,这种热传递是因为流体受热之后,或者说存在温度差之后,产生了热传递的动力;强制对流则是流体受外在的强制驱动(如风扇带动的空气流动),驱动力向什么

排烟系统计算公式

排烟系统计算公式 001/已知排烟风机风量是22000CMH,275Pa,3Kw,排烟口为2个, 尺寸是1000*500,请问风口风速是多少? 2011-10-3117:06qinge_2003|分类:工程技术科学|浏览2356次 如果换成800*500风口,风速相差多少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分享到: 举报|2011-11-0118:00网友采纳 风口风速为:22000÷3600÷2÷0.5(风口面积)=6.11m/s,如果换成800*500,则为22000÷3600÷2÷0.4(风口面积)=7.64m/s

A——风管截面积,单位:㎡; v——管内风速,单位:m/s。 004/知道了风机的风量和风口怎么计算风管的大变小以及长度 2013-12-2114:18137****5107|分类:数学|浏览495次 如:风机是37kw/29000~37000的风量、吸风口是直径550,主管道的总是50米,有37个直径120吸风口!550的吸风口要变多大的管道?变多少节才能保证120的吸风口的风量一样?求解(写公式、一定要说明公式的符号代表什么?、举例)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分享到: 2013-12-2116:36提问者采纳 Q=3600A·v Q——风量吗,单位:m3/h; A——风管截面积,单位:㎡; v——管内风速,单位:m/s。 3600——小时(h)和秒(s)的换算常数。 不知道你的系统是用来做什么的!如果是通风(消防排风、送风,油烟排风),主风管风速一般取8~12m/s,支管风速一般取6~8m/s

;如果是空调管道,主风管风速一般取6~10m/s,支管风速一般取4 ~6m/s;如果是除尘,就得考虑颗粒或粉尘的比重,一般主风管风速在16m/s以上,支管风速一般取18m/s以上。 至于风管怎么变,每节多大管径,都得看你现场管路布置和风口位置等,真的没法帮你! 至于550m3/h、120m3/h风口要多大,也得看你的系统是用来做什么的! 其实,利用公式,你自己也会计算,这里就不帮你做了! 譬如,风量1800m3/h的风管,管内风速取8m/s,则可以利用公式计算出风管的截面积需要多大! 套公式即: 1800=3600×A×8 j计算得,A=0.0625㎡。 如果我们用250×250mm的风管,刚好! 005/根据风速和风量如何求风机的功率 2009-11-2813:19yanyanxinyuhan|分类:学习帮助|浏览1880次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分享到: 2009-11-2813:38网友采纳

散热器散热量计算

客厅用散热器价格散热量计算 关于金旗舰散热器的价格 散热器的最后成交价格与所选散热器的规格型号、数量、交货方式、付款方式有关,有一点需要用户 特别注意铝散热器通常采用纯铝或6063合金来制造,这两种材质都有很好的导热性与之相比杂铝的导热性 则差数倍;(其导热系数请见【相关数据】)由于散热器成本一半以上是材料费,杂铝的价格是低廉的; 因此对特别便宜的散热器,购买时要考虑因材质造成的散热性能的损失。 关于散热器的订购 选择好散热器的型号后,根据散热计算结果确定截断长度,及表面处理方式;需要订购请提供如下内 容: (1)散热器型号及长度例如:50DQ140-200(型号50DQ140;长度200mm) (2)表面处理方式(银白色黑色其他颜色) (3)散热器上需要机加工的部位、加工数量及技术要求 关于散热器分类 为了方便用户查找选购,按照散热器的制造工艺分为型材散热器、插片散热器、组合散热器及热管散热器;其中对用量极大的型材

散热器按其形状分为单肋、双肋、异型并在网页左侧列出;以便用户快速查找。 关于散热器的选择 首先确定要散热的电子元器件,明确其工作参数,工作条件,尺寸大小,安装方式,选择散热器的底板大小比元器件安装面略大一些即可,因为安装空间的限制,散热器主要依靠与空气对流来散热,超出与元器件接触面的散热器,其散热效果随与元器件距离的增加而递减。对于单肋散热器,如果所需散热器的宽度在表中空缺,可选择两倍或三倍宽度的散热器截断即可。 关于散热器选择的计算方法 参数定义: Rt─── 总内阻,℃/W; Rtj─── 半导体器件内热阻,℃/W; Rtc─── 半导体器件与散热器界面间的界面热阻,℃/W; Rtf─── 散热器热阻,℃/W; Tj─── 半导体器件结温,℃; Tc─── 半导体器件壳温,℃; Tf─── 散热器温度,℃; Ta─── 环境温度,℃; Pc─── 半导体器件使用功率,W; ΔTfa ─── 散热器温升,℃; 散热计算公式:

板式换热器的换热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方法 板式换热器的计算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法是对数平均温差法和NTU法。在计算机没有普及的时候,各个厂家大多采用计算参数近似估算和流速-总传热系数曲线估算方法。目前,越来越多的厂家采用计算机计算,这样,板式换热器的工艺计算变得快捷、方便、准确。以下简要说明无相变时板式换热器的一般计算方法,该方法是以传热和压降准则关联式为基础的设计计算方法。 以下五个参数在板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中是必须的: 总传热量(单位:kW). 一次侧、二次侧的进出口温度 一次侧、二次侧的允许压力降 最高工作温度 最大工作压力 如果已知传热介质的流量,比热容以及进出口的温度差,总传热量即可计算得出。 温度 T1 = 热侧进口温度 T2 = 热侧出口温度 t1 = 冷侧进口温度 t2= 冷侧出口温度 热负荷

热流量衡算式反映两流体在换热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在换热器保温良好,无热损失的情况下,对于稳态传热过程,其热流量衡算关系为: (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冷流体吸收的热流量) 在进行热衡算时,对有、无相变化的传热过程其表达式又有所区别。 (1)无相变化传热过程 式中 Q----冷流体吸收或热流体放出的热流量,W; m h,m c-----热、冷流体的质量流量,kg/s; C ph,C pc------热、冷流体的比定压热容,kJ/(kg·K); T1,t1 ------热、冷流体的进口温度,K; T2,t2------热、冷流体的出口温度,K。 (2)有相变化传热过程 两物流在换热过程中,其中一侧物流发生相变化,如蒸汽冷凝或液体沸腾,其热流量衡算式为:

解析厨房排烟风量计算公式

解析厨房排烟风量计算公式
作者:张胤桢 蓝天保卫战已经打响,环保风暴呼啸而来,排烟通风工 程到处开花。本文应一些咨询要求,特写此文。 排烟通风工程必须要用排烟风量计算方法,排烟风量计 算是系统计算的基础,决定管道、风机选配、新风量计算等一 系列数值计算。 目前还存在方法不一, 颇存异议和误解的问题。 由于缺少专门的技术研究和实验,即使国家颁布的标准也前后 不尽一致。在厨房设计、通风工程、建筑设计和风机等行业中 一直存在纷扰。在厨房排烟通风工程中存在几种不同的计算方 法,经验估算和数学计算方法并存,数学计算方法也存在精度 不同计算方法。由于风量计算允许存在较大的误差,误差又被 超配风机掩盖,所以,并没有引起业内设计人员的重视,造成 大量无效能耗。 本文为了简化叙述,不去分析不同计算方法的利弊,直 接解析目前风量计算用得最多的,比较准确的斗式吊挂排烟罩 排风量计算方法和应用参数的数学意义。 目前斗式吊挂排烟罩排风量计算比较准确的公式如下:
Qp=1.4×P×h×u×k×3600
其中: Qp:排烟风量,m3/h; h:排烟罩至烟气源的高度,m; u:风速一般取 0.2~0.5m/s; k:管道漏风系数,一般取 1.1~1.2; P:排烟罩吸烟边长,m;P = a×n1 + b×n2 a:排烟罩长度,m; b:排烟罩宽度,m; n1 、n2:排烟罩敞开面数。

以下是一面靠墙的斗式吊挂排烟罩形成的气流图
b a
流线
流线
h
流线
等压线
h
流线
流线
参照示意图对上述各参数说明如下: 等速面:图左边靠墙排烟罩的流线上有与流线垂直相交 的曲线,这是根据实验测试数据绘制的曲线,在这个曲面上流 向负压中心的气流流速相同,动压相同,所以称之为等速面或 等压面。 吸捕风速 u:决定排烟罩要控制范围的等速面的风速,这 里指灶台边缘要保持的吸捕风速 u。 高度 h:排烟罩至烟气源的高度。由于厨房设备高度大多 与灶台高度相同, 虽然蒸饭柜、 低汤灶等设备与灶台高度不同, 但是,产生烟气的高度还是大体相似。所以,一般都按灶台高 度 800mm 计算。 漏风系数 k:由于排烟管道存在不密封的可能,特别是砖 混烟道,所以用漏风系数增加排风量计算 10%的余量。 排烟罩吸烟边长 P: 为了确保有效吸捕烟气, 对于排烟罩 需要吸收烟气范围大小要有所区别。利用 P = a×n1 + b×n2 进行 计算。 靠墙一面不计算, 三面靠墙时 P = a; 一面靠墙时 P = a + b ×2;不靠墙时 P = a ×2+ b×2。 实验系数: 或称为修正系数, 为保证公式计算的准确性,

风量风压计算公式

风量风压计算公式 该帖被浏览了2690次 | 回复了4次 风量风压计算公式 风量计算 风量(Q):所谓风量(又称体积流率)指的是风管之截面积所通过气流之流速,一般在使用上以下式来表示: Q=60VA Q(风量)=m3/min V(风速)=m/sec A(截面积)=m2 压力常用换算公式 1Pa=0.102mmAq 1mbar=10.197mmAq 1mmHg=13.6mmAq 1psi=703mmAq 1Torr=133.3pa 1Torr=1.333mbar 常用单位换算表-风量 1m3/min(CMM)=1000 l/min = 35.31 ft3/min(CFM) 常用名词说明 (1)标准状态:为20℃,绝对压力760mmHg,相对湿度65%。此状态简称为STP,一般在此状态下1m3之空气重量为1.2kg。 (2)空气之绝对压力:为当地大气压计所显示的大气压力再加上表压力之和,一般用kgf/m2或mmaq来表示。 (3)基准状态:为0℃,绝对压力760mmHg,相对湿度0%。此状态简称为NTP,一般在此状态下1m3之空气重量为1.293kg。 压力

(1)静压(Ps):所谓静压就是流体施加於器具表面且与表面垂直的力,在风机中一般是由於重力与风扇之推动所造成,在使用上常以 kgf/m2或mmaq来表示,且可以直接经过量测取得。而在风机之风管中,任何方向之静压值皆为定值且也有正负之分,若静压值为正则表示风管目前正被胀大,若静压值为负则表示风管目前正受挤压。 (2)动压(Pv):所谓动压就是流体在风管内流动之速度所形成之压力,在使用上常以kgf/m2或mmaq来表示. (3)全压(PT):所谓全压就是静压与动压之和,在使用上常以kgf/m2或mmaq来表示。在风机中全压值是属固定,并不会因风管缩管而产生变化. 风压与温度 温度变化会影响空气之密度。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温度变化时,其风压必须依下面之关系加以校正,以获得标准情况下之风压值: P = P’[(273 + t)/293] (mm Aq) 同样,当空气密度变更时,其风压值可作如下之修正: P = P’(1.2/γ ) (mm Aq) 式中,等号右侧之值如P’、t、γ等之实测压力、温度与空气密度。 压力与速度的关系 多大的压力就固定有多大的速度,不可能压力不变速度会改变,同理,不可能 有关风机风量的计算公式

散热器的表面积计算

散热器的表面积计算: S = 0.86W/(△T*a)) (平方米) 式中 △T——散热器温度与周围环境温度(T a)之差(℃); a——传导系数,是由空气的物理性质及空气流速决定的。 a的值可以表示为: A = Nu*λ/L 式中λ——热电导率由空气的物理性质决定; L——散热器海拔高度(); Nu——空气流速系数。 Nu值由下式决定 Nu = 0.664* [(V/V1)^(1/2)]*[Pr^(1/3)] 式中V——动黏性系数,是空气的物理性质; V1——散热器表面的空气流速; Pr——参数(见表1)。

散热器选择的计算方法 一,各热参数定义: Rja———总热阻,℃/W; Rjc———器件的内热阻,℃/W; Rcs———器件与散热器界面间的界面热阻,℃/W; Rsa———散热器热阻,℃/W; Tj———发热源器件内结温度,℃; Tc———发热源器件表面壳温度,℃; Ts———散热器温度,℃; Ta———环境温度,℃; Pc———器件使用功率,W; ΔTsa ———散热器温升,℃; 二,散热器选择: Rsa =(Tj-Ta)/Pc - Rjc -Rcs 式中:Rsa(散热器热阻)是选择散热器的主要依据。 Tj 和Rjc 是发热源器件提供的参数, Pc 是设计要求的参数, Rcs 可从热设计专业书籍中查表,或采用Rcs=截面接触材料厚度/(接触面积X 接触材料导热系数)。 (1)计算总热阻Rja:Rja= (Tjmax-Ta)/Pc (2)计算散热器热阻Rsa 或温升ΔTsa:Rsa = Rja-Rtj-Rtc ΔTsa=Rsa×Pc (3)确定散热器 按照散热器的工作条件(自然冷却或强迫风冷),根据Rsa 或ΔTsa 和Pc 选择散热器,查所选散热器的散热曲线(Rsa 曲线或ΔTsa 线),曲线上查出的值小于计算值时,就找到了合适的热阻散热器及其对应的风速,根据风速流经散热器截面核算流量及根据散热器流阻曲线上风速对应的阻力压降,选择满足流量和压力工作点的风扇。

电气设备发热量的估算及计算方法

电气设备发热量的估算 及计算方法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高压柜、低压柜、变压器的发热量计算方法 变压器损耗可以在生产厂家技术资料上查到(铜耗加铁耗);高压开关柜损耗按每台200W估算;高压电容器柜损耗按3W/kvar估算;低压开关柜损耗按每台300W估算;低压电容器柜损耗按4W/kvar估算。一条n芯电缆损耗功率为:Pr=(nI2r)/s,其中I为一条电缆的计算负荷电流(A),r为电缆运行时平均温度为摄氏50度时电缆芯电阻率(Ωmm2/m,铜芯为,铝芯为),S为电缆芯截面(mm2);计算多根电缆损耗功率和时,电流I要考虑同期系数。 上面公式中的"2"均为上标,平方。 一、如果变压器无资料可查,可按变压器容量的1~%左右估算; 二、高、低压屏的单台损耗取值200~300W,指标稍高(尤其是高压柜); 三、除设备散热外,还应考虑通过围护结构传入的太阳辐射热。 主要电气设备发热量 电气设备发热量 继电器小型继电器 ~1W 中型继电器 1~3W励磁线圈工作时8~16W 功率继电器 8~16W 灯全电压式带变压器灯的W数 带电阻器灯的W数+约10W 控制盘电磁控制盘依据继电器的台数,约300W 程序盘 主回路盘低压控制中心 100~500W 高压控制中心 100~500W 高压配电盘 100~500W 变压器变压器输出kW(1/效率-1) (KW) 电力变换装置半导体盘输出kW(1/效率-1) (KW) 照明灯白炽灯灯W数 放电灯灯W数 假设变压器为1000KVA,其有功输出为680KW,则其效率大致为680/850=,根据上述计算损耗的公式,该变压器的损耗为680*(1/=170KW!!! 变压器的热损失计算公式: △Pb=Pbk+

热负荷及散热量计算

热负荷及散热量计算 所谓热负荷是指维持室内一定热湿环境所需要的在单位时间向室内补充的热量。所谓得热量是指进入建筑物的总量,它们以导热、对流、辐射、空气间热交换等方式进入建筑。 系统热负荷应根据房间得、失热量的平衡进行计算,即 房间热负荷=房间失热量总和-房间得热量总和 房间的失热量包括: 1)围护结构传热量Q1; 2)加热油门、窗缝隙渗入室内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2; 3)加热油门、孔洞和其他相邻房间侵入的冷空气的耗热量Q3; 4)加热由外部运入的冷物料和运输工具的耗热量Q4; 5)水分蒸发的耗热量Q5; 6)加热由于通风进入室内冷空气的耗热量Q6; 7)通过其他途径散失的热量Q7; 房间的得热量包括: 1)太阳辐射进入房间的热量Q8; 2)非供暖系统的管道和其他热表面的散热量Q9; 3)热物料的散热量Q10; 4)生产车间最小负荷班的工艺设备散热量Q11; 5)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的散热量Q12; 1.1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a t t KF q w n )(''-= 式中 ' q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W ; K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w/(㎡.℃); F —围护结构的面积,㎡; w t ' —供暖室外计算温度,℃; n t —冬季室内计算温度,℃; a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整个建筑物的基本耗热量等于各个部分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的总和: ) (Q ' '' 1w n t t KF q -==∑∑ 1.2围护结构的附加耗热量 在实际中,气象条件和建筑物的结构特点都会影响基本耗热量使其发生变化,此时需要对基本耗热量加以修正,这些修正耗热量称为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附加耗热量主要有朝向修正,风力附加和高度附加耗热量。 1.2.1朝向修正耗热量 朝向修正耗热量是太阳辐射对建筑围护耗热量的修正。

排风量计算

https://www.360docs.net/doc/3818678558.html,/vbooks/ShowSubject.asp?SubjectID=6561 二、排风量计算的控制风速法 1.空间点汇 如图4-4-1所示,根据流体力学,位于自由空间的点汇气口的排风量为 (4-4-1) 式中 v1、v2——点1和点2的空气流速; r1、r2——点1和点2至吸气口的距离。 吸气口设在墙上时,吸气范围受到限制,它的排风量为 (4-4-2) 可见,吸气口外某一点的空气流 速与该点至吸气口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例, 而且它是随吸气口吸气范围的减小而增 大的。因此设计时罩口应尽量靠近有害物 源,并设法减小其吸气范围。 图4-4-2 点汇吸气口 2.吸口风流运动过程 实际采用的排风罩都是有一定面积 的,不能看作一个点,因此不能把点汇吸气口 的流动规律直接应用于外部吸气罩的计算。 吸口风流运动过程见动画f4-4-1所示,污染 源散发出的污染物颗粒有一个飞扬的速度,同 时,由于受到吸气罩抽吸作用产生吸入风速, 这个吸入风速应大于控制风速,才能将有害物 吸入。因此,应保证吸气罩在控制点上的吸入

风速大于控制风速。动画f4-4-1 图4-4-3 四周无法兰边的圆形吸气口 速度分布图图4-4-4 四周有法兰边的圆形吸气口速度分 布图 3.吸口的风速分布规律 吸口的风速分布规律与吸气罩的形状、周围障碍等因素有关,一般通过实验求得。为了获得吸口的风速分布规律,很多人曾对各种吸气口的气流运动规律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图4-4-3所示为通过实验求得的四周无法兰边的圆形吸气口速度分布图,图4-4-4所示为四周有法兰边的圆形吸气口速度分布图。 上述速度分布图中,横坐标是,其中x为某一点距吸气口的距离,d为吸气口的直径;等速面的速度是以吸气口流速的百分数表示。 根据实验结果所得的速度分布图,可得吸口风速分布规律的数学表达式为: 对于四周无边的圆形吸气口: (4-4-3) 对于四周有边的圆形吸气口: (4-4-4)

暖气片散热产热效率计算公式

. 暖气片散热、产热效率计算公式如何正确测算,暖气片产生热量,可采用如下正确而科学的计算 散热可以使用如下是我们选择金旗舰暖气片产品的科学依据。方法,散热板将热量辐射到周围的的最一般方法是把器件安装在暖气片上,空气中去,以及通过自然对流来散发热量。一般地说,从暖气片到周围的空气的热流量(P)可由下例表示。为暖 ,AW/cm2℃)TP=hA η△式中h为暖气片总的传热导率(为暖气片的最高温度Tcm2),η为暖气片效率,△气片的表面积(是由辐射及对流来决定,η是由暖与环境温度之差(℃)。上式中h暖气片的表面积越大,与环境温度之差越气片的形成来决定。总之,大,散热板的热量辐射越有效。)暖气的辐射散热(1)T/2+237×10-11×ε(△下述近似式表示辐射散热:hr=2.3℃)式中ε是表面辐射率,随灰铸铁椭三柱暖气片的表面状W/cm23(也就是说辐射率极差。况而变化。表面研磨光洁的产品ε=0.05~0.1)对流散热:功率器件安装在装置的框架上时,采用对然而,暖(2采用对流暖气片流散热比辐射散热更有效。在一个大气压的空气中,℃)(W/cm2 )10-4××(△T/H1/4hc=4.3的传导率近似地由下式表示。是暖气片垂直方向长于水平方向更为有效,大家可以参考;H式中, . 国产各种暖气片产品的性能对比?)关于暖气片产生热量的效率η(2 . .

国内暖气片的行业标准规定,若用薄材料制成暖气片,则离 散热效果也越差。上述公式是假定温度都热源越远,表面温度越低,这种由是均在分布的,而实际上在散热板的边缘部位表面温度越低。它表示散热板实际传递暖气片本身温度确定的系数就是暖气片效率,的热量与器材安装部位最高温度视为均匀分布时的热量之比。η主要是由所用暖气片的材料大小与厚度来决定的。一般地 ℃)℃)及铜(2.12W/cm2 3.85W/cm2 说,热传导率高的材料如铝(暖气片的厚度以厚些为好,另外,0.46W/cm2 ℃)就相当差了。(而钢并以跟暖气片的长度平方成比例为最佳。 .

风量风速计算方法

一、室内风管风速选择表 1、低速风管系统的推荐和最大的流速m/s 2、低速风管系统的最大允许速m/s 二、室内风口风速选择表 1、送风口风速 2、以噪音标准控制的允许送风流速m/s

3、推荐的送风口流速m/s 4、送风口之最大允许流速m/s 5、回风口风速 6、回风格栅的推荐流速m/s 7、百叶窗的推荐流速m/s 8、逗留区流速与人体感觉的关系 三、通风系统设计

一般原则:(1)人不经常停留的地方;(2)房间的边和角;(3)有利于气流的组织 2、标准型号风盘所接散流器的尺寸表-办公室 风机盘管接风管的风速:通常为1.5~2.0 m/s,不能大于2.5 m/s,否则会将冷凝水带出来. 3、散流器布置 散流器平送时,宜按对称布置或者梅花形布置,散流器中心与侧墙的距离不宜小于1000mm;圆形或方形散流器布置时,其相应送风范围(面积)的长宽不宜大于1:1.5,送风水平射程与垂直射程()平顶至工作区上边界的距离)的比值,宜保持在0.5~1.5之间.实际上这要看装饰要求而定,如250×250的散流器,间距一般在3.5米左右,320×320米在4.2米左右. 四、风管、风口分类 1、风管分类 1)按风管材料 A、镀锌钢板风管:常用在空调送、回风管道(优点:使用寿命较长,摩擦阻力小,制作快速方便,可工厂预制也可 现场临时制作;缺点:受加工设备限制,厚度不宜超过1.2mm) B、普通钢板风管:常用在厨房炉具排油烟以及防油烟风道上(要求2mm上只能采用普通钢板焊接而成,对焊接技 术有一定要求) C、无机玻璃钢风管:常用于消防防排烟系统(优点:具有耐腐蚀、使用寿命长,强度较高的优点,造价与钢板风管 基本相同;缺点:质量不稳定,某些厂商生产的材料质量比较差,强度和耐火性达不到要求,现场维修较困难) D、硅酸盐板风管:常用排烟管道(优点与无机玻璃钢板相类似,显著特点是防火性能较好;缺点:综合造价较高) E、复合保温板风管:常用有:上海万博(铝箔聚氨酯)、湖南中野(酚醛树脂)、北京百夏(BBS)、铝箔玻璃绵保温风 管等 F、软风管:常用有铝箔型软管、铝制波纹型半软管、波纤管(在工程上具有施工简单、灵活方便等特点,但其风管 阻力比较大,且对施工管理要求比较高) G、其他风管:土建、砖茄、布风管等 2)按风管作用分:送风、回风、排风、新风管等 3)按风管内风速分:低速、高速风 2、风口分类: 1)按风口材料分:铝合金风口、铸钢风口、塑料风口、木制风口等 2)按风口形状及功能分: A、百叶风口:门铰式百叶风口、单层百叶、双层百叶、防雨百叶等

排风量计算公式

新风量和排气量的计算方法 新风量计算方法1 根据房间中可容纳的人数计算:(适用于分开的和多个小房间)Qm = N×qm Qm-新鲜空气量,单位:m3 / h; Qm-每人所需的新鲜空气量(通常以每人每人30?50m3计算); N—人数;(每单位面积的人数可以根据每单位面积的体积比来计算,即人数=面积×0.8)。 新风量计算方法II 用新鲜空气在总空气供应中所占的百分比计算: Q新风量= Q总风量×10?30%(适用于大面积区域),新鲜风量占总风量的10%至30%

注意:总供气量是在空调区域承受冷(热)负荷的多台空调的供气量之和。 排气量计算方法1 根据房间的空气变化次数计算:(适用于分开的和多个小房间) Q排气量= N×V N—室内换气频率 V—房间容积 排气量计算方法2 根据排气量计算出新鲜空气量的80?90% Q排风量= Q新鲜风量×80?90%

案例:一个KTV娱乐场所,天花板高度为2.8m,有50个房间,每个房间的面积为28m2。计算总的新鲜空气和排气量,然后选择相应的新鲜空气和排气风扇。 计算如下: Qxin = 20×50×50m3 / h = 50000m3 / h 行q = 28×2.8×50×15m3 / h = 58800m3 / h 五个BFP-10D,适合新粉丝 排风扇使用6台10000m3 / h的风扇。 2.购物中心的总空调面积为10000m2,单位负载为150w / m2。计算总的新鲜空气和排气量,然后选择相应的新鲜空气和排气风扇。 使用第二种计算方法: 1.首先,计算整个购物中心的空调制冷负荷,并选择VAV空调机组; 2.计算所选VAV空调装置的总供气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