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方位角计算公式
卫星通信基础知识(六)卫星天线的方位 仰角 极化角

卫星通信基础知识(六)卫星天线的方位仰角极化角要进行卫星接收,关键点是卫星接收天线的定位,它包括:天线的方位角、仰角和馈源的极化角这三大参数。
1、方位角从地球的北极到南极的等分线称为经线(0-180度),把地球分为东方西方,偏东的经线称为东经,偏西方的经线称为西经。
从地球的东到西的等分线称纬线(0-90度),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赤道的纬度为0),北半球的纬线称北纬,南半球的纬线称南纬。
我国处于北半球的东方,约在东经75-135度,北纬18-55度之间。
所有的广播电视卫星都分布在地球赤道上空35786.6公里的高空同步轨道的不同经度上,平时我们惯称多少度的卫星,这个度指的是地球的经线。
卫星在地球上的投影称为星下点,它是位于赤道上,经度与卫星经度相同的地方。
如亚太6号卫星的星下点是位于赤道上的东经134度的位置。
我们在寻星时,如果你所在的地方(北半球)的经度大于星下点的经度,那么天线的方位角必定时正南(以正南为基准)偏西,反过来,如果你所在的位置的经度小于星下点的经度,那么天线的方位角是正南偏东。
卫星天线的方位角计算公式是:A=arctg{tg(ψs-ψg)/sinθ}----------(1)公式(1)中的ψg是接收站经度,ψs为卫星的经度,θ为接收站的纬度。
图1是卫星的方位角示意图。
方位角的调整方法很简单,首先用指南针找到正南方,天线方向正对正南方,如果计算的角度A是负值,则天线向正南偏西转动A度,如果A是正值,则天线向正南偏东方向转动A度。
即可完成方位角的调整。
2、仰角 仰角是接收站所在地的地平面水平线于天线中心线所形成的角度,如图2所示。
仰角的计算公式是: .-----------------⑵ 仰角的调整最好是用量角器加上一个垂针作成的仰角调整专用工具进行调整。
方位角和仰角的调整顺序是,先调整好仰角,在调整方位角。
3、极化角 国内或区域卫星一般都是线极化,线极化分为水平极化(以E‖表示)和垂直极化(以E⊥表示)。
计算方法

介绍一种计算天线焦距简单计算方法:根据物面天线焦距比公式:F/D≈0.34~0.4,现以3M天线为例计算其焦距F=3Ⅹ0.35+0.15=1.2(米),式中0.15为修正值。
3M 天线焦距为1.2米。
卫星天线角度计算公式卫星天线安装主要调整三个角度,按先后次序分别为仰角、方位角、高频头极化角。
方位角计算公式:Az=arctg(tgX/sinY)仰角计算公式:El=arctg[(cosXcosY-0.1513)/(1-cos²Xcos²Y)开根] 极化角=X(当X为正值,高频头顺时针转动X度,反之逆时针转动)X=卫星经度-接收地经度Y=接收地纬度dBm、W计算公式1、首先记住1W=30dBm,30dBm是一个表示功率绝对值的值(也可以认为是以1mW功率为基准的一个比值),计算公式为:10log(功率值/1mw),W=1000mw。
2、接下来介绍一下dBm和W的转换口算方法吧。
将dBm转换为W的口算规律是要先记住“1个基准”和“2个原则”:“1个基准”:30dBm=1W ;“2个原则”:1)+3dBm,功率乘2倍;-3dBm,功率乘1/2;举例:33dBm=30dBm+3dBm=1W×2=2W27dBm=30dBm-3dBm=1W×1/2=0.5W2)+10dBm,功率乘10倍;-10dBm,功率乘1/10;举例:40dBm=30dBm+10dBm=1W×10=10W20dBm=30dBm-10dBm=1W×0.1=0.1W以上可以简单的记作:30是基准,等于1W整,加3乘以2,加10乘以10;减3除以2,减10除以10。
将dBm转换为W的口算方法dBm是一个表示功率绝对值的值(也可以认为是以1mW功率为基准的一个比值),计算公式为:10log(功率值/1mw)。
这里将dBm转换为W的口算规律是要先记住“1个基准”和“2个原则”:“1个基准”:30dBm=1W“2个原则”:1)+3dBm,功率乘2倍;-3dBm,功率乘1/2举例:33dBm=30dBm+3dBm=1W×2=2W27dBm=30dBm-3dBm=1W×1/2=0.5W2)+10dBm,功率乘10倍;-10dBm,功率乘1/10举例:40dBm=30dBm+10dBm=1W×10=10W20dBm=30dBm-10dBm=1W×0.1=0.1W以上可以简单的记作:30是基准,等于1W整,互换不算难,口算可完成。
天线方位角俯仰角以及指向计算

而BC在天线面坐标系 下可描述为 ,因而有:
因而有:
通过上式即可求得双轴机构所需转角( , )。
课题二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理想轨道计算模型
这部分我们分两部分进行,第一部分是卫星的发射阶段,第二阶段是在轨运行阶段。
一.发射阶段
发射地球同步定点卫星必须采用多次变轨的发射轨道。一般,发射轨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是有停泊轨道的发射轨道,其中又可分为停泊轨道和转移轨道共平面和不共平面两种;另一是无停泊轨道的发射轨道。
因此,星载天线的指向精度是非常重要的。要保证星载天线的指向精度,首先就是要确保星载天线驱动机构在地指向精度分析的正确性,只有这样才能对接下来的在轨指向精度分析和指向误差补偿进行分析。星载天线驱动机构的末端位姿误差主要来源于机构的结构参数误差和热变形误差,这些误差是驱动机构指向误差最原始的根源,由于受实际生产加工装配能力和空间环境的限制,这些引起末端指向误差的零部件结构参数误差是必须进行合理控制的,引起结构参数变化的热影响因素是必须加以考虑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在轨天线驱动机构指向精度动态分析和误差补偿都得到较理想的结果。纵观整个星载天线驱动机构末端位姿误差的分析,提出源于结构参数误差和热变形误差引起的星载天线驱动机构末端位姿误差的研究是必要的。
地球同步卫星及其轨道在万有引力作用下,如果把地球与人造卫星,化为两个质点作为二体问题来考虑,那么,人造卫星的轨道方程和运行速度可表述如下。
式中r——卫星沿轨道运行的向径变量
v——卫星沿轨道运行的速度变量
P——圆锥曲线参变量;抛物线轨道半通径
a——椭圆轨道半长径;双曲线轨道半主径
e——圆锥曲线离心率
f——真近点角
与此同时,我国对星载天线驱动机构的研究、生产制造技术进行了一定时间的学习积累,也成功的应用到了一些卫星上,具有一定的自主能力。自2000年后,我国在发射的卫星中,有很多采用了自主研发的天线驱动机构。相应的研究单位也蓬勃发展,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局等相关单位对星载天线驱动机构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和进展。特别是伴随着我国自主导航系统—北斗导航系统的不断发展,以及空间实验室和“嫦娥计划”的不断深入。星载天线双轴驱动机构得到了极大地发展。即便如此,我们跟国外还是有一定差距的,目前国内与国外的差距主要在双轴驱动机构精度、使用寿命、可靠性方面,因此还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其精度、使用寿命、可靠性。
天线横滚角计算公式表

天线横滚角计算公式表在雷达车辆、卫星信号接收等场合,天线通常会发生横滚运动。
天线的横滚角是天线相对于地面竖直方向的偏转角度。
由于天线信号接收质量的影响,需要对天线横滚角进行精确的计算和校正。
下面是天线横滚角计算公式表,是常用的天线横滚角计算公式及公式解释:1.基本公式$$ θ = arctan(cos(?)tan(β)) $$其中$θ$ 为天线横滚角,$?$ 为地面经度,$β$ 为到达天线的信号旋转方位角。
该公式适用于天线相对于地面水平的横滚角度不大的情况。
2.对于纬度较大的地区的精确公式$$ θ = arctan(\frac{cos(?)}{sin(γ)tan(β)-cos(γ)tan(δ)}) $$其中$θ$ 为天线横滚角度,$?$ 为地面的经度,$β$ 为到达天线的信号旋转方位角度,$δ$ 为信号在经度方向上的入射角度,$γ$ 为地面纬度。
3.高斯近似公式$$ θ = arcsin( \frac{cos(δ)}{cos(γ)cos(β)} - tan(γ)tan(β) ) $$其中$θ$ 表示天线横滚角,$δ$ 为天线纬度方向上的信号入射角,$γ$ 表示地面的纬度,$β$ 表示入射信号的方位角。
4.Klobuchar 和 Bettadpur 公式$$ θ = arcsin( cos(γ)cos(β) - sin(γ)sin(β)cos(δ) ) $$其中$θ$ 表示天线横滚角,$γ$ 是地面的纬度,$β$ 是入射信号的方位角,$δ$ 是信号在天线的入射角。
通过以上公式,可以准确计算并校正天线横滚角,从而提高天线的信号接收质量。
在雷达车辆、卫星信号接收等场合,精度的天线横滚角计算十分关键,可以提高信号接收质量,保证通讯和数据传输的准确性。
天线方位角 俯仰角以及指向计算

创新实验课作业报告姓名:王紫潇苗成国学号:1121830101 1121830106 专业:飞行器环境与生命保障工程课题一双轴驱动机构转角到天线波束空间指向课题意义: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航天科技成果不断向军事、商业领域的转化,航天科技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航天器机构朝着高精度、高可靠性的方向发展。
因此对航天机构的可靠性、精度、寿命等要求越来越高,对航天器机构精度的要求显得愈发突出,无论是航天器自身的工作,还是航天器在轨服务都对其精度有着严格的要求。
航天器中的外伸指向机构通常指的是星载天线机构,星载天线是航天器对地通信的主要设备,肩负着对地通信的主要任务,同时随着卫星导航的广泛应用,星载天线就愈发的重要起来,而其指向精度的要求就愈发的突出,指向精度不足,将会导致通信信号质量下降,卫星导航精度下降等结果。
民用方面移动通信和车载导航等,军用方面舰船导航、精确打击等这些都对星载天线的指向精度有着极高的依赖性。
因此,星载天线的指向精度是非常重要的。
要保证星载天线的指向精度,首先就是要确保星载天线驱动机构在地指向精度分析的正确性,只有这样才能对接下来的在轨指向精度分析和指向误差补偿进行分析。
星载天线驱动机构的末端位姿误差主要来源于机构的结构参数误差和热变形误差,这些误差是驱动机构指向误差最原始的根源,由于受实际生产加工装配能力和空间环境的限制,这些引起末端指向误差的零部件结构参数误差是必须进行合理控制的,引起结构参数变化的热影响因素是必须加以考虑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在轨天线驱动机构指向精度动态分析和误差补偿都得到较理想的结果。
纵观整个星载天线驱动机构末端位姿误差的分析,提出源于结构参数误差和热变形误差引起的星载天线驱动机构末端位姿误差的研究是必要的。
发展现状:星载天线最初大多是以固定形式与卫星本体相连的,仅仅通过增大天线波束宽度和覆盖面积来提高其工作范围,对其精度要求不是很高,但是随着航天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这就要求,星载天线要具备一定的自由度,因此促使了星载天线双轴驱动机构的发展。
浅析卫星地面站接收天线方位角、仰角和极化角的计算

利用上述公式,可以计算 出在不同位置接收卫 星信号 时 的3 角度 ,以广州 、哈 尔滨 、乌鲁 木齐 个
图1 地 面 接 收 站 与卫 星位 置 的 关 系
三地分别接收鑫诺 l 号卫星信号为例 , 计算结果见
表 1 。
图l 点表示卫星位置 ,位 于赤道上空 ,c 中P 点 是其在 赤道 上对 应 的星下点位 置 ,该 星下点 的经度
和极 化角 的确定 是地 面接 收站能 否进行 有效 数据通
信的关键 。本文简要介绍了这三个参数的理论计算
方法 ,并 利用平 面几何 知识 推导 出另 外一 种方位 角
计算 公 式
一
O / 。利用球面三角形正 、余弦定理 ,推导出其计算
公式 为 :
:
1 0 gt ( O1 ( 8 +t O ) 单位为度) t g 一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0) 0 1 -
l cs ̄ o‘ - 1 — o‘cs( O 1 : 0
; 一
以广州 、哈尔滨 和 乌鲁木 齐 三地 分别 接收 鑫诺 l 、亚 太2 卫 星信 号 为例 ,表 2 出 了原公 式 与 号 号 给
新公式计算得到的方位角 。
表 2 两 个 方 位角 计 算 公 式 结 果 对 照 表 ( :度) 单位
2 20 0 2 20 8 o .6 0 .5
O0 2 .o
乌鲁木齐 8 . 4 . 76 38
广 州 1 6 3 . 1 . 99 4
1 864 186 7 - .o 4 . 4 .O 00 3 0
2 25 6 2 25 3 3 . 3 .0 0 亚 太 2号
藤
l c s o‘ - 1 — o c s( 0 ) 0
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

坐标,方位角计算公式坐标方位角=磁方位角+(±磁坐偏角)。
方位角是卫星接收天线,在水平面上转0°-360°。
设定方位角时,抛物面在水平面上左右移动。
方位角(方位角,缩写为Az)是用于测量平面中物体之间的角度差的方法之一。
它是从点的北方向顺时针方向和目标方向之间的水平角度。
一、计算方法1、按给定的坐标数据计算方位角αBA、αBPΔxBA=xA-xB=+123.461m;ΔyBA=yA-yB=+91.508m;由于ΔxBA>0,ΔyBA>0;可知αBA位于第Ⅰ象限,即αBA=arctg=36°32'43.64";ΔxBP=xP-xB=-37.819m;ΔyBP=yP-yB=+9.048m;由于ΔxBP<0,ΔyBP>0;公式计算出来的方位角,可知αBP位于第Ⅱ象限。
αBP=180o-α=180o-arctg=180o-13o27'17.33"=166°32'42.67";此外,当Δx<0,Δy<0;位于第Ⅲ象限,方位角=180°+arctg;当Δx>0,Δy<0;位于第Ⅳ象限,方位角=360°-arctg。
2、计算放样数据∠PBA、DBP∠PBA=αBP-αBA=129°59'59.03"。
3、测设时,把经纬仪安置在B点,瞄准A点,按顺时针方向测设∠PBA,得到BP方向,沿此方向测设水平距离DBP,就得到P点的平面位置。
当受地形限制不便于量距时,可采用角度交会法测设放样点平面位置上例中,当BP间量距受限时,通过计算测设∠PAB、∠PBA来定P点。
根据给定坐标计算∠PAB;ΔxAP=xP-xA=-161.28m;ΔyAP=yP-yA=-82.46m;αAP=180°+arctg=207°4'47.88";又αAB=180°+αBA=180°+36°32'43.64"=216°32'43.64";∠PAB=αAB-αAP=9°27'55.76"。
卫星天线的方位、仰角、极化角

卫星天线的方位、仰角、极化角要进行卫星接收,关键点是卫星接收天线的定位,它包括:天线的方位角、仰角和馈源的极化角这三大参数。
1、方位角从地球的北极到南极的等分线称为经线(0-180度),把地球分为东方西方,偏东的经线称为东经,偏西方的经线称为西经。
从地球的东到西的等分线称纬线(0-90度),把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以赤道为界(赤道的纬度为0),北半球的纬线称北纬,南半球的纬线称南纬。
我国处于北半球的东方,约在东经75-1 35度,北纬18-55度之间。
所有的广播电视卫星都分布在地球赤道上空35786.6公里的高空同步轨道的不同经度上,平时我们惯称多少度的卫星,这个度指的是地球的经线。
卫星在地球上的投影称为星下点,它是位于赤道上,经度与卫星经度相同的地方。
如亚太6号卫星的星下点是位于赤道上的东经134度的位置。
我们在寻星时,如果你所在的地方(北半球)的经度大于星下点的经度,那么天线的方位角必定时正南(以正南为基准)偏西,反过来,如果你所在的位置的经度小于星下点的经度,那么天线的方位角是正南偏东。
卫星天线的方位角计算公式是:A=arctg{tg(ψs-ψg)/sinθ}----------(1)公式(1)中的ψg是接收站经度,ψs为卫星的经度,θ为接收站的纬度。
图1是卫星的方位角示意图。
方位角的调整方法很简单,首先用指南针找到正南方,天线方向正对正南方,如果计算的角度A是负值,则天线向正南偏西转动A度,如果A是正值,则天线向正南偏东方向转动A度。
即可完成方位角的调整。
2、仰角仰角是接收站所在地的地平面水平线于天线中心线所形成的角度,如图2所示。
仰角的计算公式是:. -----------------⑵仰角的调整最好是用量角器加上一个垂针作成的仰角调整专用工具进行调整。
方位角和仰角的调整顺序是,先调整好仰角,在调整方位角。
3、极化角国内或区域卫星一般都是线极化,线极化分为水平极化(以E‖表示)和垂直极化(以E⊥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线方位角计算公式公式中:A--方位角α--接收点的地理纬度β-- 接收点经度与星下点经度之差注:通常计算结果正南为零度,正数为正南偏西;负数为正南偏东。
天线仰角计算公式F公式中:B---仰角,其它字母表示同前;F偏馈天线都有一个偏馈角,不同厂家、不同规格的天线偏馈角有所不同,一般都在产品说明书标明。
成都新星和华达天线的偏馈角都是22.3度。
F偏馈天线的实际仰角等于计算仰角值-偏馈角值F正馈天线无偏馈角,其实际仰角即等于计算出的仰角值。
旗县方位角(度)仰角(度)F乌海市-5.78 43.91F阿拉善左旗-7.60 44.80F阿拉善右旗-13.80 43.83F额济纳旗-14.07 40.66F乌兰浩特市15.79 35.87F突泉县15.30 36.72F科右中旗15.35 36.93F科右前旗15.79 35.87F连接好卫星接收系统,确认接收天线仰角和方位角;F旋动天线俯仰调节杆(丝杠)上的螺母,确定天线的仰角。
一般采用仰角仪或量角器来测量仰角的大小。
注意:若天线是偏馈式,仰角应减去22.3度的偏馈角。
F将高频头的极化调整到垂直极化位置(站在天线前边看,高频头输出口应指向右并偏下约45度)。
F调整好天线仰角后,以正南为基准,根据计算出的天线方位角,将天线方位调整到大概位置。
F打开接收机和监视器,调整接收机并输入要接收卫星节目的下行频率(查表)、极化方式、符号率等数据,然后使接收机处于寻星状态,此时监视器上显示出卫星信号强度显示条。
F缓慢转动天线方位(在方位角左右范围内)搜寻卫星信号,同时观察监视器上的接收信号强度显示条。
注意:每转动一次需等待2-3秒,这不同于C波段。
F如果在调整中发现强度显示增加,要进一步放慢转动速度,通过调整方位角使信号强度达到最大,然后固定方位调节螺母;F再次缓慢调节天线的俯仰角度,使信号强度达到最大,然后固定天线俯仰调节螺母。
F反复微调天线的方位角和仰角,使信号强度显示最大;F保持天线方位与仰角不变,缓慢调节高频头前后位置和旋转高频头,同时观察信号强度显示,使信号最强,然后锁定高频头。
F注意:在锁定天线和高频头时,要注意观察接收机信号强度不要发生变化,以免在锁定天线时偏离方向使信号变弱跑台。
F连接高频头到接收机的连线,并用胶条(高频头盒内有)把高频头输出F5头缠紧,以防雨水浸入F按电源开关,再按遥控开关,先按MENU出主菜单,跳过填写密码(不设密码),在主菜单选节目设定,按OK。
出数据填写框并填入有关数据。
F卫星名称:ST 1;本地高振频:11300F本地低振频:00000;转频器编号:TS00F卫星频率:12620 Mhz 极性:垂直;F符码率:32553Ms FEC;AUTOF Diseqc:DISHA;F信号强度:对准卫星后有黄色条显示,达45%以上。
按OK后,出现寻星/稍后字样,等待数秒钟后,按OK,接着按频道数,可看CETV节目三套和CCTV-9。
F在我区范围内,以包头的土右旗为中点(110E)。
在土右旗以西的旗县,天线方位为正南偏东(负值);土右旗以东的旗县,天线方位为正南偏西(正值)。
F举例:呼市地区方位角1.83,仰角42.8。
偏馈天线调试时以天线背面托盘的平面为参照对象,测量仰角应为69.5度。
由于新星天线加工的误差,经推算出的偏馈角为23.8度,所以测量角是71度。
注意:对于C频段节目,卫星接收机的接收本振频率需要设为5150MHz; 对于Ku频段节目,卫星接收机的接收本振频率需要设为11300MHz。
“科海”接收机具体操作步骤:(1)正确调整好卫星天线的方位角、仰角、极化角并连接好所有设备。
(2)打开接收机电源,按菜单键选择“修改本振频率”按确认键,输入新的本振频率(对于C波段节目为5150MHz; 对于Ku波段节目为11300MHz),按“OK”确认。
(3)在“菜单”中选择“扩展菜单→节目编辑→增加节目”项。
(4)正确输入节目的“下行频率”、“符号率”和“FEC”参数(其它参数不考虑)。
(5)看该节目是“水平极化”就选择“水平极化”;该节目是“垂直极化”就选择“垂直极化”(“H”代表水平极化、“V”代表垂直极化)。
(6)此时,“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有百分比显示,并且接收机面板的“信号锁定指示灯”为绿色(或锁定)。
(7)按“OK”,进行节目搜索,系统提示“节目搜索中,请稍候”。
(8)当系统所搜到节目并自动存储后,按“菜单”键退出,节目存储完毕。
(9)如收不到该节目,显示“无卫星信号”,则应重新检查(3)—(8)的操作是否正确。
“亚视达”接收机具体操作步骤:(1)正确调整好卫星天线的方位角、仰角、极化角并连接好所有设备。
(2)打开接收机电源,按菜单键选择“节目设置”按确认键。
(3)在“节目设置”菜单中选择“增加节目”按确认键。
(4)正确输入节目的“下行频率”、“符号率”和“FEC”参数。
(5)看该节目是“水平极化”就选择“水平极化”;该节目是“垂直极化”就选择“垂直极化”(“H”代表水平极化、“V”代表垂直极化)。
(6)此时,“信号强度”和“信号质量”有百分比显示,并且接收机面板的“信号锁定指示灯”为绿色。
(7)按“OK”,进行节目搜索,系统提示“节目搜索中,按任意键退出”。
(8)当系统提示“节目搜索完成”,按“菜单”键退出,节目存储完毕。
(9)如收不到该节目则应重新检查(3)—(8)的操作是否正确。
“同洲”工程机具体操作步骤:(1)正确调整好卫星天线的方位角、仰角、极化角并连接好所有设备。
(2)打开接收机电源,按菜单键选择“设置转发器”按确认键。
(3)在“设置转发器”菜单中选择“添加转发器”按确认键。
(4)正确输入节目的“频率”及“符号率”(所谓“频率”是指节目参数表的“下行频率”),例如:江西台“频率”为3892;“符号率”为4420。
则“频率”应输入为03892;“符号率”应输入为04420。
(5)看该节目是“水平极化”就选择“水平极化”;该节目是“垂直极化”就选择“垂直极化”(“H”代表水平极化、“V”代表垂直极化)。
(6)正确输入完毕后,在“添加转发器”菜单中选择“搜索”,并按左右键选择“是”,此时搜索开始,等待提示为“搜索完毕”后,按“菜单”键退出。
(7)如收不到该节目则应重新检查1—5的操作是否正确。
“九州”工程机、一体机的具体操作步骤:(1)正确调整好卫星天线的方位角、仰角、极化角并连接好所有设备。
(2)打开接收机电源,按菜单键选择“转发器设定”按确认键。
(3)在“转发器设定”菜单中按下键选择“射频频率”,按“确认”键并配合“上下左右”对其进行调整。
(4)在此菜单按下键选择“符号速率”,按“确认”键并配合“上下左右”对其进行调整。
(5)正确输入节目的“射频频率”及“符号速率”(所谓“射频频率”是指节目参数表的“下行频率”)。
(6)看该节目是“水平极化”就选择“水平极化”;该节目是“垂直极化”就选择“垂直极化”(“H”代表水平极化、“V”代表垂直极化)。
(7)正确输入完毕后,在“转发器设定”菜单中选择“增加”,并按“确认”键,此时光标自动跳到“搜索一个转发器”按“确认”键,开始搜索。
(8)如收不到该节目则应重新检查1—5的操作是否正确。
“如意”工程机的具体操作步骤:(1)正确调整好卫星天线的方位角、仰角、极化角并连接好所有设备。
(2)打开接收机电源,按菜单键选择“节目设置”,按右键选择“编辑节目”再按右键选择“增加节目”并按确认键。
(3)在“增加节目”菜单中输入节目的“下行频率”及“符号率”。
例如:江西台“频率”为3892;“符号率”为4420。
则“下行频率”应输入为03892;“符号率”应输入为04420。
(4)看该节目是“水平极化”就选择“水平极化”;该节目是“垂直极化”就选择“垂直极化”(“H”代表水平极化、“V”代表垂直极化)。
(5)正确输入完毕后,在“增加节目”菜单中按“确认”键,节目开始搜索。
(6)如收不到该节目则应重新检查1至5的操作是否正确。
“九州”DVS—398F+的具体操作步骤:(1)正确调整好卫星天线的方位角、仰角、极化角并连接好所有设备。
(2)打开接收机电源,按菜单键选择“安装调试”,按“确认”键进入,选择“新增节目”并输入密码“2005”按确认键并进入。
(3)在“本振频率”选项选择“LNBF双本振”(“H”代表水平极化、“V”代表垂直极化)。
(4)在“下行频率”及“符号率”选项输入相对应的节目参数。
例如:江西台“频率”为3892;“符号率”为4420。
则“下行频率”应输入为03892;“符号率”应输入为04420。
(5)选择“确认”键,并“确认”。
(6)正确输入完毕后,节目开始搜索。
(7)等待节目搜索完毕后,按菜单键“退出”。
“航天”WTD—198AC的具体操作步骤(1)正确调整好卫星天线的方位角、仰角、极化角并连接好所有设备。
(2)打开接收机电源,按菜单键选择“节目设置”按“确认”键进入,选择“增加节目”并按“确认”键进入。
(3)在“本振频率”选项选择“LNBF双本振”(“H”代表水平极化、“V”代表垂直极化)。
(4)在“下行频率”及“符号率”选项输入相对应的节目参数。
例如:江西台“频率”为3892;“符号率”为4420。
则“下行频率”应输入为03892;“符号率”应输入为04420。
(5)输入完毕后按“确认”键。
(6)正确输入完毕后,节目开始搜索。
(7)如收不到该节目则应重新检查1—5的操作是否正确。
“同洲”CDVB3188C的具体操作步骤:(1)正确调整好卫星天线的方位角、仰角、极化角并连接好所有设备。
(2)打开接收机电源,按菜单键选择“节目设置”按“确认”键进入,选择“增加节目”并输入密码“8190”按“确认”键进入。
(3)输入要增加节目的“下行频率”及“符号率”。
例如:江西台“频率”为3892;“符号率”为4420。
则“下行频率”应输入为03892;“符号率”应输入为04420。
(4)对极化方式进行调整“水平极化”选择5150、“垂直极化”选择5750(“H”代表水平极化、“V”代表垂直极化),输入完毕后按“确认”键。
(5)正确输入完毕后,节目开始搜索,收到节目后按“菜单”键退出。
(6)如收不到该节目则应重新检查1—5的操作是否正确。
“长虹”DVB—S6800的具体操作步骤:(1)正确调整好卫星天线的方位角、仰角、极化角并连接好所有设备。
(2)打开接收机电源,输入密码“0722”,进入“主菜单”选择“搜索/编辑”按“确认”键进入。
(3)在“搜索/编辑”菜单中,按遥控器“绿色”键,将出现4个选项,选择其中“添加转发器”并确认,输入要增加节目的“下行频率”及“符号率”。
例如:江西台“频率”为3892;“符号率”为4420。
则“下行频率”应输入为03892;“符号率”应输入为04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