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教幼教教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大纲学习资料

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大纲学习资料

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大纲兴文县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美术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分与学时:共计320学时。

开设学期:第1、2、3、4学期开设单位:旅游专业部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一、课程性质、目标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幼师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重在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与美术基础知识认识,基础素描学习和色彩基础知识认识与学习;特别注意学习简单色彩绘画能力、幼儿简笔画、装饰画的学习与掌握等等;力求能在实践教学中运用和更好的教育幼儿。

2、课程的任务与要求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具有比较系统和比较扎实的绘画与工艺的造型能力。

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加强职业美术教育以适应幼儿美术教育工作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学时分配(二)、教学内容与章节目标第一学期本学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绘画能力,简笔画、儿童画、粘贴画是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

通过绘画学习能帮助学生认识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表现艺术的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时也为以后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章认识美术第一节认识美术中的分类1、学习美术的意义2、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3、认识绘画、雕塑、建筑和实用美术4、懂得基本的美术概念和美术分类第二节认识绘画1、按画种区分:有油画、中国画、素描、速写等等;2、按题材分:连环画、漫画、小说插图等等;3、按表现题材和内容分:风景画、风俗画、肖像画、静物画等等;第三节认识中职美术1、美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2、了解在两年里要学习的主要美术课程3、每种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学习形式第二章怎样认识、理解和掌握简笔画第一节简笔画在幼儿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1、简笔画浅显易懂,幼儿容易理解2、简笔画的笔法、色彩、造型有利于幼儿掌握3、简笔画的变现有利于幼儿的掌握第二节简笔画的变现形式1、单线式2、廓线式3、混合式第三节简笔画表现内容1、静物(日用品和交通工具)2、植物3、静物4、动物5、人物第四节简笔画的造型方法1、概括法2、夸张法3、拟人法第五节简笔画的造型要素1、点、线的应用2、面的应用3、体的应用第三章简笔画内容及表现方法第一节静物1、静物简笔画的表现内容2、静物简笔画的表现方法(1)、静物简笔画的形体概括(2)、静物简笔画的简化、省略(3)、静物简笔画线条的疏密与对比(4)静物简笔画的造型步骤第二节植物简笔画1、植物简笔画的表现内容2、植物简笔画的表现方法(1)、植物特征形体结构概括(2)、植物简笔画中的简化和省略(3)、植物简笔画中的夸张和拟人(4)、植物简笔画的造型步骤第三节景物简笔画第四章简笔画内容及表现方法第一节静物1、景物简笔画的表现内容2、景物简笔画的表现方法(1)、景物简笔画的构图和立意(2)、景物简笔画中的概括、省略和添加(3)、景物简笔画中的透视问题(4)、景物简笔画的造型步骤第四节动物简笔画1、动物的形体特征(头部、四肢、尾巴、躯体)2、动物简笔画的概括方法(简化法、夸张法、概括法、拟人法)3、动物简笔画的造型规律与方法步骤第五节人物简笔画1、人体结构、比例特征(面部表情、头部透视、五官比例)2、人物简笔画表现方法(概括省略画法、夸张变形画法)3、人物简笔画的造型步骤第四章儿童画临摹第一节认识儿童画1、儿童类别(叙述型、抒情性、教育型)2、儿童画构成要素(构图、色彩、主题)构图:三角形、圆形、S型、线性第二节色彩基础知识1、色彩明度2、色彩纯度3、色彩色相4、色彩搭配原理(色彩心理)第三节儿童画临摹内容1、植物类儿童画临摹2、动物类儿童画临摹3、人物类儿童画临摹第五章粘贴画第一节认识粘贴画1、粘贴画的取材2、粘贴画的形式独特第二节粘贴制作(卡纸)1、粘贴画立意构图2、制作方法与步骤(1)底板选择(2)设计底稿(3)选择材质、剪下物体(5)粘贴第三节粘贴制作(海绵纸)第二学期本学期主要是教学内容是儿童画、装饰画、粘贴画,学生对这些基础的绘画能力的掌握今后从事幼儿园环境布置、手工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教师教育教学示范中心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教师教育教学示范中心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36(理论课时24;实践课时12)周学时:2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一、课程教学目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应用性科目,本课程旨在帮助学员正确认识和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领域内存在的各种理论和实践问题,从而提高幼儿教师从事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实践活动的专业素养。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是研究对学前儿童实施美术教育的一门学科,它与学前儿童教育的其他学科构成横向联系,各自从不同的领域研究儿童的教育问题。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和美学等学科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是以教育学、心理学和美学的理论为基础的,而学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这门学科又有助于对学前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学科知识的巩固和理解。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着与其他学科不尽相同的特点,它与学前儿童教育的其它学科一起,丰富了学前儿童教育的内涵。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本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概述、儿童美术的发展过程、儿童美术的发展、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理论、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学前儿童绘画教育、学前儿童手工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评价。

具体要求见各章详细内容。

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幼儿美术及其教育(3学时)(一)教学基本要求了解儿童美术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初步掌握儿童美术教育的理论。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本章需掌握以下基本内容:美术、儿童的美术;儿童美术教育与儿童感知觉的发展;儿童美术教育与儿童想象力的发展;儿童美术与儿童情感和人格的发展。

罗恩菲尔德的美术教育思想;艾斯纳的美术教育思想;西泽克的美术教育思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儿童美术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

教学难点:儿童美术与儿童情感和人格的发展。

(四)教学小结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儿童美术教育与儿童心理发展的相互关系,初步掌握儿童美术教育的理论。

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大纲
十二、教学反馈与改进
1.定期反思:教师应定期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质量。
2.幼儿反馈:关注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反馈,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兴趣,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3.同行交流:与同行进行教学交流,互相学习,不断提升教学能力。
4.改进措施:针对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不断完善教学体系。
2.美术欣赏:欣赏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引导幼儿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提高审美能力。
3.手工制作:学习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力。
4.美术知识:了解美术的基本概念、分类、材料和技法等,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美术知识。
三、教学原则
1.启发性原则: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现和创造。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幼儿的美术视野,提高教学质量。
八、教师要求
1.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关心幼儿成长,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
2.系统掌握美术专业知识,具备一定的美术教学能力。
3.注重自身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九、教学环境创设
十四、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1.课前准备:教师应提前准备好教学材料、工具和教材,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2.课堂管理:建立良好的课堂秩序,引导幼儿遵守活动规则,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3.活动设计: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设计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
4.活动实施:在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引导与参与,鼓励幼儿主动探索和创作。
3.展示活动:举办学期末的美术成果展示活动,邀请家长和社区人士参与。
4.反馈收集:收集展示活动中的反馈意见,为下一学期的教学提供参考。

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大纲(完整资料).doc

学前教育美术教学大纲(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兴文县职业技术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大纲课程名称:美术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分与学时:共计320学时。

开设学期:第1、2、3、4学期开设单位:旅游专业部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一、课程性质、目标与任务1、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幼师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

重在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与美术基础知识认识,基础素描学习和色彩基础知识认识与学习;特别注意学习简单色彩绘画能力、幼儿简笔画、装饰画的学习与掌握等等;力求能在实践教学中运用和更好的教育幼儿。

2、课程的任务与要求通过美术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外优秀美术作品,逐步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具有比较系统和比较扎实的绘画与工艺的造型能力。

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从而加强职业美术教育以适应幼儿美术教育工作的需要。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一)、学时分配(二)、教学内容与章节目标第一学期本学期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绘画能力,简笔画、儿童画、粘贴画是本学期学习的主要内容。

通过绘画学习能帮助学生认识造型艺术的基本规律,掌握一些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表现艺术的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能力,同时也为以后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第一章认识美术第一节认识美术中的分类1、学习美术的意义2、美术在生活中的应用3、认识绘画、雕塑、建筑和实用美术4、懂得基本的美术概念和美术分类第二节认识绘画1、按画种区分:有油画、中国画、素描、速写等等;2、按题材分:连环画、漫画、小说插图等等;3、按表现题材和内容分:风景画、风俗画、肖像画、静物画等等;第三节认识中职美术1、美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地位2、了解在两年里要学习的主要美术课程3、每种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和学习形式第二章怎样认识、理解和掌握简笔画第一节简笔画在幼儿教育中所发挥的作用1、简笔画浅显易懂,幼儿容易理解2、简笔画的笔法、色彩、造型有利于幼儿掌握3、简笔画的变现有利于幼儿的掌握第二节简笔画的变现形式1、单线式2、廓线式3、混合式第三节简笔画表现内容1、静物(日用品和交通工具)2、植物3、静物4、动物5、人物第四节简笔画的造型方法1、概括法2、夸张法3、拟人法第五节简笔画的造型要素1、点、线的应用2、面的应用3、体的应用第三章简笔画内容及表现方法第一节静物1、静物简笔画的表现内容2、静物简笔画的表现方法(1)、静物简笔画的形体概括(2)、静物简笔画的简化、省略(3)、静物简笔画线条的疏密与对比(4)静物简笔画的造型步骤第二节植物简笔画1、植物简笔画的表现内容2、植物简笔画的表现方法(1)、植物特征形体结构概括(2)、植物简笔画中的简化和省略(3)、植物简笔画中的夸张和拟人(4)、植物简笔画的造型步骤第三节景物简笔画第四章简笔画内容及表现方法第一节静物1、景物简笔画的表现内容2、景物简笔画的表现方法(1)、景物简笔画的构图和立意(2)、景物简笔画中的概括、省略和添加(3)、景物简笔画中的透视问题(4)、景物简笔画的造型步骤第四节动物简笔画1、动物的形体特征(头部、四肢、尾巴、躯体)2、动物简笔画的概括方法(简化法、夸张法、概括法、拟人法)3、动物简笔画的造型规律与方法步骤第五节人物简笔画1、人体结构、比例特征(面部表情、头部透视、五官比例)2、人物简笔画表现方法(概括省略画法、夸张变形画法)3、人物简笔画的造型步骤第四章儿童画临摹第一节认识儿童画1、儿童类别(叙述型、抒情性、教育型)2、儿童画构成要素(构图、色彩、主题)构图:三角形、圆形、S型、线性第二节色彩基础知识1、色彩明度2、色彩纯度3、色彩色相4、色彩搭配原理(色彩心理)第三节儿童画临摹内容1、植物类儿童画临摹2、动物类儿童画临摹3、人物类儿童画临摹第五章粘贴画第一节认识粘贴画1、粘贴画的取材2、粘贴画的形式独特第二节粘贴制作(卡纸)1、粘贴画立意构图2、制作方法与步骤(1)底板选择(2)设计底稿(3)选择材质、剪下物体(5)粘贴第三节粘贴制作(海绵纸)第二学期本学期主要是教学内容是儿童画、装饰画、粘贴画,学生对这些基础的绘画能力的掌握今后从事幼儿园环境布置、手工教学奠定一定的基础。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标准
2.定期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艺术展览,感受艺术氛围,提高美术素养。
3.邀请艺术家、教育专家等进行讲座,分享实践经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十五、课程持续改进与发展
1.定期对课程进行评估,结合教育发展趋势和幼儿园实际需求,不断更新课程内容。
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专业培训和教学研讨,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3.鼓励学生和家长参与到课程评价中,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不断优化课程设计。
二十二、课程实施成效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美术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为未来从事幼儿美术教育奠定坚实基础。
2.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能够独立设计和组织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
3.学生的个人素质和职业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为成为优秀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2.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营造和谐、积极的学习氛围。
3.遵循教育规律,确保课程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为学前教育专业培养高素质的美术教育人才。
二十一、课程评价与反馈
1.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包括学生自评、同伴评价、教师评价以及幼儿园反馈等,全面评估课程效果。
2.定期收集和分析评价数据,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确保教学质量。
4.专业讲座与工作坊:定期邀请美术教育专家、幼儿园教师等进行专题讲座和实践操作工作坊,帮助学生掌握最新的美术教育动态和教学技巧。
八、教学策略与学习方法
为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采取以下教学策略与学习方法:
1.情境教学: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实践和教学模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与目标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大纲《学前教育》专业美术课程大纲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艺术类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技能课,也是培养学生美术素质与综合素质以及具备较强动手能力的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美术课程是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审美能力,造型能力和动手能力。

从而为培养适应二十一世纪学前教育工作的,具备较强美术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优秀学前教育教师打下良好的美术基础.教学内容山简到繁,循序渐进,逐步提高。

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个别辅导与集体讲解相结合。

尊重个性,发挥特长,以培养造型能力,色彩发配能力,设计组合能力,动手制作能力为主。

在造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的培养中重点解决临摹能力的提高,在设计组合,动手制作的训练中重点解决纸质手工的制作和教具, 玩具的设汁与制作的能力培养。

二.培养目标:以职业需求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具有一定实践操作水平和理论水平,能胜任幼儿美术教学和幼儿环境美化工作,有一定美术创新组合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三.能力目标:造型能力,色彩搭配能力,设计组合能力,动手制作能力和就业,创造能力。

四.学制:三年(两年半在校学习,第三学年下半学期在外实习).五.课程内容设置:一年级第一学期:(共64课时)素描基础教学(共计48课时)1. 单个儿何形体结构写生一一圆球体,立方体,圆柱体,棱锥体等2. 两个儿何形体结构写生3. 三个儿何形体结构写生4. 四个儿何形体组合结构写生5. 石膏儿何形体明暗色调写生6. 静物明暗调子写生(水果,蔬菜)二. 简笔画教学(共计16课时)1. 简笔画的造型方法及规律.2. 花的画法3. 动物的画法4. 人物的画法5. 环境与人物悄景的画法6. 综合创作练习一年级第二学期:(共64课时)色彩教学(共计32课时)1. 色彩的一般知识2. 色彩静物写生常识3. 色彩静物的观察方法4. 色彩静物的表现方法5. 色彩静物的练习二.图案教学.(共计32课时)1. 图案形式美的原理2. 图案的构成形式与造型变化3. 图案的设计与运用二年级第一学期:(共64课时)手工(共计48课时)1. 折纸剪纸造型(花卉,动物,人物,风景)2. 硬纸造型(玩具)3. 泥丄(圆雕,物品,教具)4. 编制5. 布艺玩具6. 废物利用(石头,纸杯,包装盒等)二.美术字(共计16课时)1. 美术字的特点和作用2. 美术字的构成规律和种类3?美术字的书写步骤4. 美术字的练习二年级第二学期(共64课时)一?装饰画,版画教学(共计48课时)1. 装饰画,版画的一般知识2. 装饰画,版画的特点3. 装饰画,版画的表现技法4. 植物,风景,人物,综合的应用二.平面设计?教学(共计16课时)1. 海报,广告的设计2. 黑板报,墙报的设计3?贺卡设计与制作三年级第一学期:(共64课时)一?国画教学(共计32课时)1. 写意山水,花鸟,人物2. 工笔花鸟二.美术鉴赏(共计16课时)1. 美术的种类及特点2. 美术鉴赏的基本要求。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教学大纲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一)课程的性质《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课程。

(二)课程的任务1、了解国内外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和儿童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

2、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美术能力的发展与表现以及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

3、掌握学前儿童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高设计和组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能力;掌握学前儿童美术基础知识与相关技能。

二、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和分工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是一门内容较为复杂、涉及多种学科领域知识的课程,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和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等学科,以及东西方美术史论,素描、水粉水彩、油画等美术绘画类技能都与之存在关联。

学前教育学、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以及美术的专业知识技能为学习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奠定基础。

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重视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教学。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构成要素以及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和相关理论。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是一门复杂并涉及广泛领域的课程。

教学中除介绍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知识和发展历史外,还应向学生讲清楚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与其它学科领域、社会活动领域的关系,引导学生结合学前儿童的生活、运动、游戏、学习的现状,展开学前儿童绘画、手工和美术欣赏教学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和设计教学实践活动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本课程是理论与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学科,在教学方法上宜采取多种教学形式。

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以教师讲述为主,方法、活动设计等以讨论、合作学习及案例分析的形式为主。

第二部分多种媒体教材一体化设计初步方案一、课时、学时《学前儿童艺术教育(美术)》课内学时为72学时,学分为4学分。

幼教幼教教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幼教幼教教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幼教幼教教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幼教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幼教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提升其美术素养和观察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绘画基本技法,培养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对美术的理解与欣赏能力。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开拓思维能力和想象力;2. 提升学生的绘画技能,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基本元素的运用;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程度;4.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提高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1. 美术基础理论:介绍美术基本概念、表现手法和艺术流派,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2. 线条与造型:学习线条的表现方法和造型的构建,掌握不同线条和造型对作品表达的影响;3. 色彩基础:学习色彩的基本概念,认识色彩的作用和运用技巧;4. 素描和速写:培养学生的描绘能力,通过实践学习不同主题的素描和速写技法;5. 创意发散:引导学生进行创意思考,通过绘画表达个人主题和情感;6. 艺术欣赏:学习欣赏经典艺术作品,分析其艺术手法和意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7. 实践与展示:组织学生进行实践作业,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并定期展示成果。

四、教学评估与考核1. 课堂表现:包括学生的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创意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的评估;2. 作品评估: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质量和表达能力,鼓励创意和个性表达;3. 考试评估:设置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和综合应用能力。

五、教学资源与学术支持1. 教材:根据课程内容选用专业的教材,涵盖绘画基础理论和实践技法;2. 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展示艺术作品和创意思维;3. 美术馆和展览: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和艺术展览,拓展他们的视野和审美经验;4. 学术支持:教师定期参加学术研讨会和教学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教幼教教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篇:幼教幼教教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幼教教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 专业技能课开设时间: 一年级第一学期主要内容: 基础素描: 几何形体训练A、单个几何形体结构写生;圆球体、立方体、圆柱体、B、两个几何形体结构写生;C、三个几何形体结构写生;D、四个几何形体组合结构写生;E、几何形体明暗调子写生;F、静物明暗调子写生(水果、蔬菜);一年级第二学期色彩色彩静物写生常识色彩静物观察方法色彩静物表现方法(主要对象;水果、蔬菜)工具: 油画棒或水彩幼教系三年制幼儿教育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 专业技能课开设时间: 一年级第一学期主要内容:棱锥等。

1、基础素描: 几何形体训练A、单个几何形体结构写生;圆球体、立方体、圆柱体、棱锥等。

B、两个几何形体结构写生;C、三个几何形体结构写生;D、四个几何形体组合结构写生;E、几何形体明暗调子写生;F、静物明暗调子写生(水果、蔬菜);2、色彩色彩静物写生常识色彩静物观察方法色彩静物表现方法(主要对象;水果、蔬菜)幼教系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简笔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 专业技能课开设时间: 二年级第一、二学期主要内容: 简笔画1、简笔画的基本笔法(各种线条的运用、线条质感的表现)2、简笔画的构图(构图的要素、构图技法练习、简笔画的创作)3、简笔画的色彩(色彩常识、调色的方法、简笔画的上色练习1--3)4、综合创作练习幼教系三年制幼儿教育专业简笔画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 专业技能课开设时间: 一年级第二学期主要内容: 简笔画1、简笔画的造型方法及规律2、花的画法3、动物的画法4、人物的画法5、环境与人物情景的画法幼教系五年制幼儿教育专业手工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 专业技能课开设时间: 三年级第一、二学期主要内容: 手工1、纸工(折纸造型、剪纸造型、剪贴造型、纸线造型2、立体造型(纸带造型、立体造型、粘结造型、能动的纸雕塑)幼教系三年制幼儿教育专业手工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 专业技能课开设时间: 一年级第二学期主要内容: 手工1、折纸造型(花卉、动物)2、硬纸造型(玩具)3、泥工(圆雕、物品、教具)4、编织(中国结)5、布艺玩具6、废物利用(石头、纸杯、包装盒)幼教系五年制幼儿教育专业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性质: 专业技能课开设时间: 四年级第二学期和五年级第一学期主要内容: 美术鉴赏一、美术的种类及特点1、绘画的种类及特点2、工艺美术的特点3、雕塑的分类特点二、美术鉴赏的基本要求1、美术鉴赏的概念2、美术鉴赏的意义3、美术鉴赏的方法4、美术鉴赏的要素三、中国美术的发展1、春秋战国的美术作品2、魏晋时期的美术作品3、隋唐时期的美术作品 4 宋元时期的美术作品 5 明清时期的美术作品6、现当代美术作品第二篇:五年制专科学前教育专业《舞蹈教学大纲》《舞蹈》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舞蹈是幼儿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技能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幼教专业舞蹈技能,掌握训练方法,提高舞蹈素养,毕业后能胜任幼儿园的舞蹈教学工作,成为合格的幼儿园教师。

2.教学任务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有适应舞蹈需要的正确身姿、完整、流畅、正确、优美地表演各种风格的舞蹈,掌握舞蹈的基本理论,具有创编幼儿舞蹈、组织幼儿舞蹈教学的能力。

3.教学基本要求舞蹈技能是一门规范性、理论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

教学中,应按照幼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三基”内容的教学,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全面掌握。

融会贯通,达到培养目标所规定的要求。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本课程应以舞蹈基本理论、舞蹈技能训练为基础,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法相配合。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1.教学方法:本课程不是纯理论性课程。

其核心是解决实践的问题。

在教学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幼儿园工作的要求,加强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同是,根据培养目标的要求,突出实践环节,组织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提高感性认识。

2.教学形式:为使每个学生都能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学形式以教师讲授、示范为基础的同时,针对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进行小教学和个别指导与之配合。

3.实践环节教学要求:本课内容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教学中要结合课中内容,安排学生到幼儿园参观,熟悉律动、幼儿舞蹈的教学过程,有条件的要参与具体教学活动。

部分边远地区如不具备条件,1应组织学生认真观看教学录像带中的案例部分。

结合案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四、殊说明1.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教学要求中,基本概念和内容按“掌握、理解、了解”三个层次要求,有关具体的舞蹈技能技巧,按“掌握、会、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2.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①本课程教学内容理论性、规范性、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质量,实现培养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启发式教学,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多举实例,善于借助录像课,引导学生互看互学,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②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

幼儿园舞蹈教学也在改革中不断发展,教师在组织本课程教学时,要经常关心这些变化,注意适时地吸收有关的教育新信息,以丰富教学内容,更好地教好教活本课程的内容。

③我国幅员广大,各个地方有许多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教学中,既要从学生的知识水平实际出发,又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突出舞蹈的民族特点和地域特点,增强学生毕业后工作的适应能力。

第二部分大纲本文第一教学单元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要求初步掌握舞蹈的基本知识。

具有正确的身体姿态,通过舞蹈技能训练,提高学生舞蹈节奏感、韵律感、协调性和柔美度。

Ⅱ.教学内容一、理论课1.掌握舞蹈的概念、种类,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简史。

2.理论幼儿舞与幼儿教育的关系。

3.了解舞台平面、空间、方位,懂得常用舞蹈术语,学会做简单的舞蹈记录。

二、舞蹈的基本训练1.学习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脚位、手臂动作。

古典芭蕾舞的基本手形、脚位、手位、脚形。

古典舞训练:勾绷脚、擦地、蹲、小踢腿、腰的训练,收腿、大踢腿的节奏变化训2练,训练学生的反应力,动作的灵敏性。

2.中间动作:大踢腿(前、旁、后)基本姿态、舞姿训练。

舞蹈技巧训练。

跳、翻、转的训练。

3.身段组合训练。

Ⅲ、教学建议基本功训练中,可组织学生成立互助小组,让能力强的学生与能力弱的学生组合成组共同训练。

第二教学单元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通过本单元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中华民族民间舞的风格与动作特点。

基本舞步,舞姿造型、动律特点等,以及在幼儿舞蹈中的运用。

这将扩大学生的舞蹈眼界,丰富舞蹈知识,提高舞蹈表现力和鉴赏能力。

Ⅱ.教学内容——中华民族民间舞1.壮族民间舞(1)了解壮族民间舞的风格与动作特点。

(2)常用的壮族手位,脚位。

(3)舞蹈动作基本动律练习。

(4)讲解示范动作,并掌握方法。

(5)组合练习3—2个。

2.藏族民间舞(1)了解藏族民间舞的风格与动作特点。

(2)学习弦子基本舞步,平步、靠步、撩步、拖步、退踏步、滴嗒步,以及常用手臂动作、撩袖、摆袖、晃袖,献哈达、敬礼。

(3)学会组合3—4个。

(4)讲解、示范动作,注意动作与音乐的协调。

3.蒙古族民间舞(1)了解蒙族的风格与动作特点。

(2)常用手位1—7位、基本舞步、平不、马步、跑马步、摇篮步、刨步。

(3)硬腕、硬肩、柔臂。

3(4)讲解动作特点,并掌握方法,注意动作与音乐配合协调。

(5)组合练习2—3个。

4.汉族民间舞(1)了解东北秧歌的风格与动作特点。

(2)舞蹈动作基本动律练习。

(3)动律练习,单一动作训练。

单臂花、交替花,盖分花、蝴蝶花、展翅花,扬臂花。

(4)基本舞步:秧歌后踢步、秧歌前踢步、垫步、墩步、十字步。

(4)组合训练2—3个。

5.维吾尔族民间舞(1)简介维吾尔族民间舞的风格和动作特点。

(2)舞蹈的基本动律练习。

(3)常用手位1—7位。

(4)基本舞步:横垫步、进退步、三步一抬。

(5)讲解动作特点,并掌握方法,注意情绪配合。

(6)组合练习2—3个。

6.傣族民间舞(1)了解傣族民间舞的风格与动作特点。

(2)舞蹈动作基本动律练习。

(3)基本手型、冠形、嘴形、叶形、曲掌、基本手位、低展翅、高展翅、基本舞步、平步、踮步。

(4)讲解动作特点,并掌握方法,注意音乐与动作的协调。

7.胶州秧歌民间舞(1)了解胶州秧歌的风格与动作特点。

(2)舞蹈动作基本动律练习。

(3)基本舞步、丁字拧步、丁字三步小嫚扭、丁字碾步、基本手位。

(4)讲解示范动作,注意情绪配合。

(5)组合练习2—3个。

8.云南花灯民间舞①了解云南花灯民间舞的风格与动作特点。

4②舞蹈的基本动律练习。

③体态动律:崴、小崴、正崴、反崴。

④扇、握扇、扣扇、团扇、别扇。

⑤讲解示范动作,注意动作与音乐的配合。

⑥组合训练2—3个。

Ⅲ.教学建议本单元教学重点是民族民间舞的训练,在练习的过程中,可以结合一些录相资料,引导学生感受不同民族有不同的风格特点,使学生正确的掌握各异民族的动作风格。

第三教学单元Ⅰ.教学内容:一、幼儿舞蹈的基本常识:掌握幼儿舞蹈教学法幼儿舞蹈的创编和幼儿舞蹈的教学实力。

1.掌握幼儿舞蹈的创作,编排原则和方法。

2.理解幼儿舞的特点,学习基本步法,手位。

3.组合训练3—4个。

4.学习歌表演,舞蹈创编的原则,方法,会创编歌表演和舞蹈。

5.学习情绪性舞蹈创编的方法,会创编情绪性舞蹈。

Ⅲ.教学建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创编舞与幼儿舞蹈教学。

创编舞教学一定要结合幼儿不同年龄班级特点和不同表演形式进行,舞蹈教学应组织学生到幼儿园观摩舞蹈教学过程。

同时指导学生进行舞蹈教学模拟课。

有条件的参与幼儿舞蹈教学实践,提高学生毕业后的适应能力。

第三部份多媒体教材一体化总设计一、课程教学总时数与媒体的总体分配1.第一单元需每周一节。

一学期20周共20节。

全年40周,共40节。

2.第二单元每周一节。

一学期20周共20节。

全年40周共40节。

3.第三单元每周一节。

一学期20周共20节。

全年40周共40节。

录像需用6节时间播放。

实践课需用8节课。

5二、教学媒体的使用说明1.教学媒体的界定:本课程有两种媒体、即文字教科书、录像教材。

2.两种媒体中必须以文字教科书为主,力求内容科学,重点突击,知识准确,叙述繁简得当,录像教材能突出重点,难点和实践环节以及不易文字、口头说明的知识点和问题,图示配合文字教材。

二者相补相辅,缺一不可。

第四部份主要教材及参考书教材:一、幼儿师范教科书《舞蹈》人民教育出版社二、《中国舞等级考试教材》(一、二、三级)北京舞蹈学院编、孙光言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6第三篇:《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美术基础》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广告系学生的专业选修课二、教学目的:针对广告美术的特点,从造型、色彩、构图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美术视觉要素的基础训练,提升学生对视觉审美的判断和鉴赏能力,理解并掌握一定的美术表现技巧,为以后的广告设计课程打下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