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3例疗效分析
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速患者临床疗效观察

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速患者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测并分析普罗帕酮对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治疗成效。
方法患有室上性心动过速32例患者被任意的分成A、B两组。
A组用ATP静脉注射复律,B组用普罗帕酮(心律平)静脉注射复律。
结果ATP复律成功率81%,普罗帕酮复律成功治愈的患者占93%。
不良反应较ATP少。
结论室上性心动过速安全、平稳,有效、普罗帕酮治疗在临床上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有价值推广应用。
【关键词】普罗帕酮;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疗效观察折返环路位于希氏束分支以下或者冲动形成部位的一组阵发性快速性心律失常,也就是指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它属于内科中的心律失常,对药物反应情况很好。
也是相对比较常见的一种,普罗帕酮(心律平)应用于PSVT 的治疗,与其它药物相比较好。
主动性异位心律也就是室上性心动过速,是从希氏束分支以上部位开始的,是快速性心律失常中常见类型,多数都是由折返激动造成的。
并且产生时症状与心动过速所致血流动力功能障碍程度有很大的关系,也就是在于发作时心室率持续时间与快速的程度,重症患者表现为心绞痛、晕厥更严重可能会导致休克、心力衰竭、猝死。
轻症患者的表现就不同了,有焦虑不安、心悸、晕眩表现属于轻度症状的患者,现将2010年4~2012年10月应用心律平治疗PSUT 31例患者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挑选32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均为QRS波群正常(<100 ms)。
任意分成A、B两组。
B组为治疗组16例,病程4 d~6年,年龄20~40岁,其中男性4例,女性12例。
A组为对照组16例,病程1 d~5年,年龄在18~50岁之间,其中女性6例,男性10例。
1. 2 治疗方法30 min内不复律者追加普罗帕酮70 mg,自第1次或第2次给药起30 min内复律者为有效。
B组用普罗帕酮70 mg加26%葡萄糖20 ml稀释,于5~10 min静脉滴注完。
A组用ATP 20~30 mg,自给药起5 min内复律者为有效。
胺碘酮与普罗帕酮用于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分析与安全性评价

器 官 的损害小 , 是 一种值 得推 荐 的治疗 方法 。
参 考文 献 [ 1 ] 张健. 罗格 列 酮联合 二 甲双 胍 治疗 2型 糖尿 病 2 2例 临床观 察 [ J ] . 海南医学. 2 0 1 3, 1 7 [ 2 ] 张榕榕. 罗格列酮和二 甲双 胍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的 比较[ J ] . 天
津 医科 大 学 学 报 . 2 0 1 2, 2 1
组 患者 的血 糖控 制情 况差 异显 著 , 有 统计 学意 义 ( P< 0 . 0 5 ) 。
3 讨 论
糖 尿病 患者 在近 年来 人 数 上涨 较 快 , 其 中 2型 糖尿 病 较 多 , 该 疾 病是 因 为胰 岛素 的作用低 下 以及胰 岛素 的抵 抗 导致 的 , 因此在 该 疾 病 的治疗 上 , 需 要使 胰 岛素 的作用 得到 改善 。罗格 列酮 这 种药 物
腹 的胰 岛 素为 ( 1 0 . 4± 2 . 1 ) M U / I , 治疗后为 ( 8 . 5± 2 . 0 ) MU / I 。两
化 血红蛋 白都 得 到明显 的 降低 , 避 免 对 肾脏 等 器官 的进 一步 伤 害 ,
是 一种 良好 的治疗 方法 。
综 上所 述 , 2型糖 尿 病 的患 者 采用 罗 格 列 酮 的治 疗 , 能 够脂 质 代 埘 的紊 乱情 况得 到改 善 , 有 效控 制血糖 含量 , 不 良反应 少 , 对身 体
胺 碘 酮 与 普 罗 帕 酮 用 于 阵 发 性 室 上 性 心 动 过 速 的 疗 效 分 析 与 安 全 性 评 价
魏 淑 岩
( 保 定 市第二 中心 医院心 内一科
河北保定ຫໍສະໝຸດ 0 7 2 7 5 0 )
普罗帕酮救治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体会

主旦匡垫i i壹2Q Q8生2旦笙§鲞釜!Z塑鱼女i鱼£丛£bi丝丛£4醚iⅡ§,S£P堡四§笪2Q Q8,№!§,丛Q:!Z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三年来我院收治慢性宫颈炎患者890例,年龄2l一60岁,病程l~l O年,经宫颈刮片检查,排除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分泌物检查除外真菌、滴虫、淋菌等感染。
1.2诊断标准按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1)宫颈糜烂并宫颈肥大61l例,占68.7%,分为轻(I)、中(I I)、重(I II)度;(2)宫颈息肉52例,占5.8%:(3)宫颈黏膜炎47例,占5.3%;(4)宫颈腺囊肿77例,占8.7%;(5)宫颈肥大102例.占11.6%。
1.3治疗药物与方法慢性宫颈炎以局部治疗为主,治疗时间均在月经干净后}-7天内进行,我院以药物配合物理治疗最多用,(】)宫颈糜烂均采用干扰素(奥平栓)配合微波治疗,月经干净开始阴道上药,3天后根据糜烂程度的轻重采用微波治疗,微波频率3≯_40H z,破坏上皮呈灰白色,术后均辅以预防感染治疗,抗宫炎片口服3个月,禁坐浴,禁房事,禁阴道冲洗6__8周,术后均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大量水样排液,在术后1—2周脱痂时可有少许出血,均少于月经量,有3例出血量淋漓不净,鲜红色,多于月经量,给予云南白药口服及云南白药纱条局部填塞,均为轻度糜烂,对微波的深度控制不够,频率大于35H z所致;(2)宫颈息肉以门诊摘除后辅以微波治疗,均送病检,复查均未复发;(3)宫颈腺囊肿伴纳氏囊肿无任何临床症状给予观察.合并感染者给予微波治疗:(4)宫颈肥大及宫颈黏膜炎均于月经期行抗感染治疗.2结果2.1疗效判断均于2个月后月经干净3--7天复诊,(1)痊愈:宫颈糜烂面消失,宫颈恢复正常176例,占19.8%;(2)显效:糜烂面积缩小>50%或好转l度以上620例,占70%;(3)有效:糜烂面积缩小<50%或好转不足1度74例,占8.3%;(4)无效:糜烂面积无变275化或发展20例,占2.2%.2.2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及改善情况总有效率占89.8%,糜烂面积愈小,痊愈率和有效率越高,宫颈息肉摘除后辅以局部微波治疗,复发率低,未见全身性不良反应,仅有少数患者有局部反应,术后出血3例,下腹胀12例,阴道灼热感36例.3讨论宫颈炎发生后经常会出现白带增多,黏稠、偶尔也可能出现脓性,血性白带腰酸腰痛及下腹部坠胀感,接触性出血,异味等,其实宫颈糜烂并不是真正的糜烂,它是由于患慢性宫颈炎症后,子宫颈深部组织存在的炎症不易被消除,宫颈表面的鳞状上皮因发生营养障碍而脱落,现宫颈癌的发生呈上升及低龄化趋势,过去常认为与物理化学刺激、细菌、病毒感染有关,近年来发现与单纯疱疹病毒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关系密切,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不很理想,少数患者听信广告及江湖医生乱用药物,相反加重了病情,延误了治疗,宫颈糜烂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器炎症,尤其是已婚妇女,仅半数以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糜烂,随着患者糜烂程度的加重,其转变为官颈癌的机会就会增加,现在医学发达,服务理念好,排除宫颈癌的诊断标准高(宫颈刮片简单、经济、损伤小),积极配合医师治疗,有效的治疗慢性宫颈病变是预防宫颈癌的一项重要措施,宫颈糜烂是能治愈的,较理想的就是微波治疗,治疗方便、安全、不良反应小,同时身为基层医务工作者要积极宣传卫生知识,治疗后1个月、2个月于月经干净后定期复查,慢性宫颈炎病程长,患者往往缺乏自信心,应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使患者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以期保证妇女的身体健康.提高国民素质。
普罗帕酮和维拉帕米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观察

gop: rpfnn ru ( - 0 a dvmpm l ru (= 0 . o eaa i6m 0m 0 g cs ou o n rpfnn rus po a o eg p n 4 ) n e a igo pn 4 ) B t vr ml gi 2 l1% l oeslt nadpo a o e e o h p n u i e
6 m 0 l1% g cs lt nw r g e t vnul. eu sT epoa n n ru f e ne f c o a( . 1 ) n 0 gi 2 m 0 l oes u o ee i ni r eo s R sl : h rpf oego po st t nw s45 . mi n u oi v na y t e h t o o ai ± 1
经临床诊 断 , 中冠 心病 1 例 , 其 O 高血压 1 例 , O 心肌病 1 例 , 1 预激综合征 9 。普罗 帕酮 组男 2 例 , 1 例 , 例 3 女 7 年龄 2 ~9 06
与维拉帕米组 比较 ,< . , P 00 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 岁, 平均年龄( 61 1 ) 3.+ . 岁。患者发作 心率平均为 (7 .+ .) 5 1 81 6 5 次, , 分 发作时间平均为( . 05小 时。 2例首次发作 ,8例反 3讨 论 4 + .) 2 1 2 阵发性室 上性心动 过速是 临床上常 见的心率失 常疾病 , 复发作。 经临床诊断 , 中冠心病 7例 , 其 高血压 一 l , 3例 心肌病 9 疾病 多发于房室间或房室与心房交界处 , 发病原因 例, 预激综合征 1 例 , 1 两组分 组各项 资料 差异无统 计学意义 发病突然 。 多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 和房 室折 返性 心动过速 ,冲动起 (> . ) P 00 。 5 源和触发激动异常亦可 引起 P V  ̄ S T 。此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 1 治疗方法 . 2
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观察

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临床观察【摘要】目的:探讨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
方法:对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性发作患者68例给予普罗帕酮注射液70mg稀释至20ml缓慢静脉注射,注射时间5~10分钟,无效者30分钟后重复上述治疗剂量,最大用量≤210mg。
用药后严密观察心电监护。
结果:66例有效,有效率97.1%;无效2例,无效率2.9%。
转复时间最短3min,最长40min,平均14min。
结论:普罗帕酮注射液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安全有效,适宜急诊应用。
【关键词】普罗帕酮;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是临床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正确诊断和给予最佳治疗选择非常重要。
随着心内导管射频消融术的临床成功应用,一次成功率达95%以上[1],成为根治的首选方案。
但因突然发生,在急诊处置中终止发作措施依然重要。
终止发作的措施很多,但药物仍是最主要的治疗方法。
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内科对PSVT急性发作患者应用普罗帕酮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68例,安全有效,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8例均为急诊收治病人,男21例,女47例,年龄16~72岁,其中16~30岁10例、31~45岁36例、46~60岁14例、61岁以上8例。
合并高血压4例,冠心病3例,其余均无器质性心脏病。
发作时12导联心电图证实为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时心率150~210次/分,QRS波群整齐。
36例为初次发作,20例有反复发作史。
经压迫眼球、Valsalva动作、诱导恶心、颈动脉窦按摩等兴奋迷走神经方法无效。
发病至就诊时间30分~2d不等。
1.2 临床表现突然出现心悸、胸闷,测血压均≥90/60mmHg,所有病人心功能均正常。
1.3 治疗方法常规床边心电监护,吸氧,建立静脉通道,测量血压,给予普罗帕酮注射液70mg稀释至20ml缓慢静脉注射,注射时间5~10分钟,无效者30分钟后重复上述治疗剂量,最大用量≤210mg。
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临床疗效观察

78 —7 1 0 8.
对 患有 盆腔 炎 的患 者来 说 . 时侯 在 病灶 部 位能 够 找 到 有 病原 体 , 是 大 多 数情 况 是 找 不 到病 原 体 的 。 可 能 是 由于 但 而
【】 项 心怡 . 医综 合 疗法 治 疗 慢 性 盆 腔炎 』 观 察阴. 中 医 药,0 82 4 中 临床 吉林 20 ,8 () 0 . 752 [】 李 志 梅 , 春 喜 . 波 配 合 中 药 治 疗 慢 性 盆 腔 炎 6 5 孙 微 5例 『. 用 中 医 药 J实 ]
中医药, 1,1 ) 0 2 03 ( : . 0 63
( 稿 日期 :0 1 1 — 1 收 2 1- 0 2 )
CHIA N MODE DI NE 中国 当 代 医 药 RN ME CI
6 3
药物 与 临床
阵发 性心 动 过速 是一 种 快速 而 有规 律 的 、 阵发 的 异位 心
选方法。
B组 患 者 的临床 治 疗效 果 明 显优 于 A组患 者 , 异 有 统 差 计学 意义 ( < .5 ; P 00 ) 该组 患 者 在治 疗 时 出现 并 发症 和 不 良反 应 现象 的人 数 明显 少 于 A 组 患者 。差 异有 统 计 学 意义 ( < P O0 ) .5 ;两 组 患者 在 用药 过 程 中均 没有 出现 特 殊 的并 发 症 和
腺苷与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对比观察

意义( P< 0 . 0 5 ) 。三磷酸腺苷组不 良发生率 为 6 5 . 6 3 %( 4 2 / 6 4 ) 高于普罗帕酮组 的 2 1 . 8 8 %( 1 4 / 6 4) , 差异有统计学 意 义( P< 0 . 0 5 ) 。结论 三磷酸腺苷治疗阵发性 室上性心 动过速 的临床疗效 明显优于普 罗帕酮组 , 且复律 时问亦较 普 罗帕酮组缩短 , 安全可靠 ,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1 0 m g , 弹丸式注射 , 观察患者 的心 电监护情 况 , 如无效 , 5 mi n后
1 0 mg 递增弹丸式注射 , 最 大量 为 3 0 m g 。普 罗 帕酮组 : 将 普罗 帕酮 7 0 m g加 入生 理盐 水 2 0 ml 中静脉 推 注 , 5—1 0 m i n推 完 , 2 0 m i n后若无效 , 则 以相同方式给药 , 总量 <  ̄2 8 0 a r g 。 1 . 4 观察指标
脏 病 9例 , 糖尿病 7例 , 心肌病 2例 , 原 因不 明 1 3例 。2组一般 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具有可 比性 。 1 . 2 纳入 标准 入 院患者均 急查心 电图并给予心 电监护监测
2 . 2 不 良反应
2组患者 经不 同复律 药物应 用后 , 三磷酸 腺
・
疗 效 分 析 与 评 价
・
腺苷 与普罗 帕酮治疗阵发性 室上性心动过速 的疗效对 比观察
韩伟
【 摘
应 。结果
要】 目的
对 比观察三磷酸腺苷与普 罗帕酮治疗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 2 8
例阵发性室 上速 患者 随机分为三磷酸腺苷治疗组与普罗帕酮治疗组各 6 4例。比较 2组临床疗效 、 复律时间 和不 良反 三磷 酸腺苷组有效率为 9 3 . 7 5 %高于普罗帕酮组 的 7 9 . 6 9 %, 复律 时间短 于普 罗帕酮 组 , 差异 均有统计 学
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疗效观察及护理

嗽时可用手指按压在穿刺点,防止因静脉压增高而渗血[21
②避免局部反复穿刺,穿刺部位出血时在穿刺点覆盖明胶海 绵,再用透明敷贴固定后指压穿刺点5 一10 min;③置管前常
参考文献
付春英,于莹,赵淑燕,等. PICC t 管临床应用和护理进展. 现代
护理 ,2006 ,12( 7) ;606-6 08. 郭丽娟,于立,任少林,等. 预防 PICC V 管并发症的护理方法. 实 用护理杂志,2003 ,19( 7 ) ;5-6 .
普 罗帕酮治疗 阵发性 室上性心动过速 疗效 观察及 护理
规检查凝血功能 ,根据患者凝血功能可增加穿刺点按压的时
间,加压固定24 h ,停服抗凝剂,必要时给予止血剂。
4 小结
PICC 为肿瘤患者提供了安全高效的治疗途径,为减少 在 PICC 使用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应做到:①严格掌 握其适应证 ;②插管前准确评估患者的凝血机制、选择直而 粗的血管;③插管时严格无菌操作;④采用科学的定位、正确 的固定,有效的冲管、封管方法; ⑤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处理。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只要护理得当,就能明显减轻患者痛苦、 减少经济浪费和保护外周血管,使 PICC 发挥最大的作用。
·9 8 ·
占2. 8% ;无效1 例,占2. 8矛。
2. 2 不良反应 2 例在转复时出现窦性静止,停止注射后 1 例转为窦性心律,另 1 例窦性静止时间较长,给予胸外心脏
按压后恢复窦性心律。 3 护理体会 3. 1 心电监护 静脉注射普罗帕酮应在心电监护下进行, 听取患者的主诉,严密观察用药后的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 心律、心率变化及心律失常,并了解其 出现的频率及持续时 间,准确记录,以便及时采取急救措施。一旦发现室上速转 为窦性心律 ,立即停止注射普罗帕酮,以防出现严重并发症。 3. 2 血压监测 本组 2 例转复前血压下降,复律后血压恢 复正常。可能与室上速发作时心率快,心搏出量减少有关。 因此,用药前、用药中及转复后均应监测血压变化。若患者 出现头晕、全身出汗、血压下降等变化时,及时报告医生尽快3. 2 Nhomakorabea穿刺点感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罗帕酮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3例疗效分析
我院于1998年1月—2009年9月应用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23例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23例,男13例,女10例,年龄28~71岁,平均44岁,其中冠心病3例,预激综合征3例,心肌炎1例,扩张型心肌病1例,风心病1例,无器质性心脏病14例。
所有患者均有3个月—10年心动过速发作史。
经体表心电图和(或)动态心电图检查证实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临床表现为突发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重时伴休克、昏厥、抽搐。
常规按摩颈动脉窦,压迫眼球及刺激咽喉壁均无效。
近3天内不论是否接受过其他的抗心律失常治疗,均应用盐酸普罗帕酮治疗。
病史中无支气管哮喘,无严重肝或肾功能障碍,无严重心力衰竭,严重低血压及病窦综合征,无电解质紊乱等。
1.2 方法及观察指标用药前对患者进行常规体表心电图检查,心电、血压监护、鼻导管吸氧,平卧位。
盐酸普罗帕酮注射液(35mg/支)35~70mg加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10~20 mL,多数在5~10 min内注射完毕,首次注射后20分钟不转复者,部分病例重复首次剂量1次,个别病例重复2次,总量最多达210mg。
注射中及注射后监测患者的血压,观察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根据心电、血压监测,观察及记录用药时患者的血压、心律、心率变化的情况,记录转复的时间。
2 结果
23例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注射盐酸普罗帕酮后全部转复,总有效率为100%,均在注射后6~45 min内转复,平均转复时间(16.5±10.0)min。
注射盐酸普罗帕酮后部份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头昏2例,胸闷1例,窦性心动过缓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3%。
窦性心动过缓为一过性,持续时间短暂,未行特殊处理。
未发现其他严重心律失常或者心脏停搏情况。
3 讨论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阵发性室上速,它包括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和阵发性交界性心动过速。
这种心律失常在临床上具有突然发作突然停止的特点,发作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则几秒,长则几天,多数病人发病后可自行终止,发作时,脉搏多在160~240次/min。
症状轻时只有心慌、憋气、头晕、乏力,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胸痛、晕厥、抽搐或休克。
其发病原因较难明确,一般多无器质性心脏病,如果原来有心肌损害,可突然发生急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的主要机制为折返、自律性增高和触发、激动。
盐酸普罗帕酮系属IC 类抗心律失常药物,有膜稳定性,能抑制心肌和蒲肯野纤维的快钠离子内流减慢动作电位0相除极速度。
可降低蒲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减慢其传导,缩短动作电位时间,延长房室结有效不应期的旁道向不应期,使阈电位上升。
本药能延长所有心肌组织的传导和不应期。
对房室房路的前向和逆向传导的有效不应期也有延长作用,其抑制旁路传导,抑制前向传导强于逆向传导,还可提高心肌细胞膜稳定性,故盐酸普罗帕酮对治疗阵发性室上速有明显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0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1-29.
[2] 蒋建.现代急诊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4-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