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纪录片风雪塞外观后感
2023年《美丽中国》观后感_3

2023年《美丽中国》观后感2023年《美丽中国》观后感1说真的,《美丽中国》给人的绝不仅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一种心灵上的淘洗。
对于纪录片,贯彻的宗旨就是客观,客观是纪录片的本质。
《美丽中国》创作者富有理性与关怀,执著追求真相与探索心灵,并且能够开启这一项打动世人内心的工程。
《美丽中国》远离现代城市的浮华,把镜头瞄准了自然中的生物与沿袭了几千年传统生活的人们,表现出中国历史长河中根深蒂固的和谐淳朴与天人合一的观念。
这个定位是十分准确且适时的,因为在现代都市的快生活中,中国的古典特质已经日渐湮灭了。
很多事物是我第一次得以如此近距离观赏,有时候真的内心在疑问,这真的是中国嘛?看到在巨大的洞穴中的小学校,既有同情也有羡慕。
西藏几千年的对自然的敬畏,保护了当地原始的自然生态。
那里的人们贴靠着大地,向着朝圣路,他们一心向善,信仰今生保护关爱这片圣洁之土与万物,定会有美好的来生。
而如今我们大部分人类生活在物欲横流、人心冷漠的城市,没有想到中国很多地方,人与自然还是那么融洽,他们可能在世俗眼中是穷苦贫乏的,但事实是这些人的心灵才更为澄澈与充实。
镜头展现了奇趣的动物与绝伦的景色后总会加上诸如此类的解说:此物种已经濒临灭绝,此环境带已经严重缩减。
这沉重的事实令我不禁生出无限忧心。
纪录片目的是记录,更是留给大众以思考。
中国面临的不止是环境危机、还有文化危机,我很难想出代表现代中国的符号是什么?看吧,外国人没有把镜头对准拔地而起的'高楼,真正的中国不在大都市,而是在小巷胡同、竹林深处,在香格里拉,在楼兰。
民族的信仰就在那些与自然生活了上千年依依不舍的村民心中。
他们会坚守到最后一刻,只为那圣洁的天地。
喜马拉雅的巍峨山峦孕育了世界上一半人口,是众多文明的源头,几千年繁衍不息。
然而再过30年,80%的冰川将不复存在,领略了神圣的恢宏之余更多的是对人类自我糟蹋,导致古老文明危在旦夕的震撼有时候常常面对匪夷所思的镜头就想人家是怎么拍的,为什么可以在雪山高峰之间平稳地穿梭,拍一年四季的变化得经历如何漫长的等待。
风雪塞外观后感

风雪塞外观后感
风雪塞外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地方自然环境严酷,气候寒冷,但充满了壮丽的景色和独特的魅力。
首先,风雪塞外的雪景美不胜收。
大片的白雪覆盖了整个塞外大地,形成了壮观的雪原景观。
在阳光的照射下,雪地反射出耀眼的光芒,美得令人惊叹。
尤其是在夜晚,当月光洒在雪地上,整个塞外都被照亮,仿佛进入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其次,风雪塞外的风景非常广阔和宁静。
无边无际的大草原延伸到天边,宛如一片绿色海洋。
远处的山脉有如巨龙蜿蜒盘旋,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
在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和人群的喧闹,只有大自然的安静和宁谧,让人感到心灵的宁静和平静。
最后,风雪塞外的生态环境非常珍贵和宝贵。
那里的生物资源丰富,有各种野生动物和植物,给人一种原始和纯净的感觉。
在这样的环境中,我们更能感受到大自然的伟大和美丽,也更应该保护好这片纯净的天地。
综上所述,风雪塞外给人一种壮美、宽广和宁静的感觉。
这里的风景美得令人陶醉,同时也让人反思大自然的伟大和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它。
我希望有机会能再次去风雪塞外,继续探索它的神秘和美丽。
《美丽中国》观后感

《美丽中国》观后感
《美丽中国》是一部由央视财经频道推出的纪录片,这部片子展现了我们国家多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伟大科技改变,以及新一代人民们对非凡历史碑刻和时代转折点的回溯。
在片子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从苦难的挣扎中走向发展的历史进程,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国的经济也取得了快速发展。
同时,新一代人民也渐渐把希望寄托在这个光明的未来上,义无反顾的向前奔跑。
整部文章所表达的信息,不仅仅是一种乐观的观点,还有责任,每一代人都看到引以为鉴的近代史,以及不可思议的成就。
但是每一代人都要面对挑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精神上肩负起责任,以雄心壮志去携手共建美好未来。
最后,我真心希望,我们国家能在这个充满希望的未来中,更好地发展进步!。
美丽中国观后感6篇

美丽中国观后感6篇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电影、电视剧、球赛或者选秀节目等等之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美丽中国观后感6篇,欢迎大家参考。
【篇一:观《美丽中国》有感】又看了一遍《美丽中国》,再次感慨万千,不得不为摄影师的独特视角和中国博大的人文情怀所折服。
冰清玉洁的雪山,雄奇秀丽的山川,一望无际的草原,诗情画意的湖泊,波澜壮阔的大海,层次分明的梯田,一切都美得令人窒息。
机灵可爱的金丝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威风凛凛的东北虎,亭亭玉立的丹顶鹤,珍贵稀有的扬子鳄,如此丰富的多样性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一部从各个角度全面反映中国人文地理的极为罕见的优秀纪录片。
纪录片的内容涵盖整个中国的辽阔疆域:从北到南,从西到东,无一遗漏。
整部片子的背景音乐、画面、解说词配合得简直是令人无可挑剔。
尤其是里面的解说词,简直是令人拍案叫绝。
它时而俏皮,时而深沉,不经意间非常自然地引出一段哲理,启迪着我们的思想。
《美丽中国》实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极为优秀的纪录片。
除此之外,更多的是被中国的魅力所吸引,还有为国家今后的发展的担忧,这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中国文明史时间是最古老的,其人口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十三多亿的人口,五十六个名族,各型各色的传统生活方式。
虽然中国面临着巨大的社会及环境保护问题,但还是有它最美的一面。
中国有世界上最高的山脉——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中国有宽广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仅次于撒哈拉沙漠,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其温差可以从灼热高温降到令人麻痹的寒冷,中国有云雾迷茫的丛林庇护者稀有动物,一望无际的旷野草原及丰饶的热带海洋。
而如今的中国面对的是怎么样的环境问题?令人瞩目的全世界三大酸雨区,其中之一就在中国的长江以南地区,而全国酸雨面积占国土资源的30%;土地沙漠化,世界上沙漠正已每年600万公顷的速度侵蚀土地,而中国每天都有500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吞食;森林面积减少,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而中国年均消失天然林40万公顷,;水资源危机,作为世界21个贫水国之一的中国,全国600多座城市中,缺水的就有300多座;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每年至少有50亿吨沃土付之东流;与日俱增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已包围了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大气污染已使中国600多座城市的大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到1%。
《美丽中国》观后感【优秀6篇】

《美丽中国》观后感【优秀6篇】《美丽中国》观后感篇一纪录片作为“以真实生活为创作素材,以真人真事为表现对象的电影电视艺术形式”,其手段在于对真实素材进行艺术加工与展现,其目的在于以展现真实为本质,并用真实引发人们思考。
但,自然类纪录片因为较少有人的参与,缺少人与人之间一目了然的矛盾冲突和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与社会类的纪录片相比,它更多地表现为单纯的猎奇与对真实镜头的捕捉,在思维品格上难以胜出。
在纪录片创作中,创作观念是非常重要的,创作者在拍摄纪录片之前,先要对所表现的事物进行思考。
任何一部纪录片都或多或少地体现作者对艺术和生命的态度,纪实的品格上升为思维的品格,才能使创作进入审美的层次。
《美丽中国》从技巧、内容、精神上都是纪录片创作的典范,它生动、深刻地展示了自然类纪录片应该如何从纪实的品格上升到思维的品格,引发人们对人与大自然的重视审视与深刻反思。
同时,作为普通观众,人们在欣赏自然类纪录片时,不能简单停留在一种表象的震撼上,应当怀有一种思维品格,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来欣赏和思考自然类纪录片所展现的美丽的、震撼的视觉语言。
《美丽中国》这部投资达500万英镑(合计人民币7500万元)的纪录片延续了BBC狂野系列的概念,但却将视角扩展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
BBC环球公司首席执行官史约翰先生说:“我们很自豪地将这个宏伟的系列片介绍给世界各地的观众,所有镜头都是高清拍摄。
”这里我选择了它的第二集,也就是拍云南的那集,告诉了我中国美丽的动植物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片名也叫做《香格里拉》。
然而,不但如此,纪录片《美丽中国》中更有一种陷于画面和音乐背后的、厚实的浓浓的情怀,一种博大警世的人文关怀流淌其中,它不但给我一种视觉的震撼,更让我有了对自然的震撼与敬畏。
《美丽中国》中的人文精神。
在整部纪录片中,没有清晰的人物对白,解说词只是展示性的,可以说主要是在用视觉语言和影像的力量展示着自然,更展示着不朽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些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
《美丽中国》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

《美丽中国》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美丽中国”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的概念,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美丽中国》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方便大家学习。
《美丽中国》观后感初中优秀范文集5篇1BBC和CTV中视联合摄制的《美丽中国》经得起这样的礼赞。
本片半年前正式播出后,终于有机会感受它带来的震撼。
高速镜头下的中国大地是如此壮丽迷人,恢宏镜头下南中国乡村生活纯朴淡定。
六集虽然才看过两集,我已经无法不怀疑我是否了解这个伟大文明的人文地理。
中国文明起源于乡村,也在乡村中形成大势臻于成熟,既为乡民,必对其周围山川河流,花草果木在数千年历史绵延中形成独特的知识和感悟,而却不为今人所道,则文明也必为衰落。
现代社会城市化急速突进下给原始生态环境造成了几乎致命的损害,遑论仰赖于此的农耕文化;如今欲望让我们对自然的索取疯狂地深入地下,强力释放存于其中数百万年的二氧化碳,慢慢改变这个星球的气候和这个国家残存的秀美身姿。
一个细节:怒江边的人们依铁索渡江展露了自然的尖锐锋芒,也剥开了贫穷落后的外衣,文化相对主义可能并不认为这是落后,只是一种独特的生活方式,情感上却无法不向他们为这样坚强智慧辛酸的生活献上深深敬意——历经百年却还未架起一座桥。
人和自然可以相处,但一定充满了暴力,无论多么美丽的自然也需要为人类至高无上的生命权让路(生命的价格此处不表),从文明开化到现代化,人与自然的链条越绷越紧,即使偏远如怒江也应当且必须为人类让路,保持微妙的平衡。
“国人都应对本国史存一份温情与敬意”,我们也应对上苍给予中国文明繁衍发展千年的壮阔大地饱含深情和充满敬畏,去认识这片大地上的独特风情和奇巧生物,至少可以了解到这个环境污染十分严重的国度仍然保有脆弱但令人窒息的美丽,为我们的乡村骄傲,为我们的环境改善做出最少一点点的努力。
就此向BBC致敬。
《美丽中国》是一部从各个地域反映中国人文地理的纪录片。
内容说了中国辽阔疆域的美丽风景。
《美丽中国》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

The most heartbreaking distance is not that you say indifferently that you no longer care, but that you let go, butI will always live in regrets and cannot forget!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美丽中国》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美丽中国》观后感1《美丽中国》从技巧、内容、精神上都是纪录片创作的典范,它生动、深刻地展示了自然类纪录片应该如何从纪实的品格上升到思维的品格,引发人们对人与大自然的重视审视与深刻反思。
同时,作为普通观众,人们在欣赏自然类纪录片时,不能简单停留在一种表象的震撼上,应当怀有一种思维品格,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上来欣赏和思考自然类纪录片所展现的美丽的、震撼的视觉语言。
《美丽中国》这部投资达500万英镑(合计人民币7500万元)的纪录片延续了BBC狂野系列的概念,但却将视角扩展为人与动物、人与自然的关系。
BBC环球公司首席执行官史约翰先生说:“我们很自豪地将这个宏伟的系列片介绍给世界各地的观众,所有镜头都是高清拍摄。
”这里我选择了它的第二集,也就是拍云南的那集,告诉了我中国美丽的动植物和生活在那里的人们,片名也叫做《香格里拉》。
然而,不仅如此,纪录片《美丽中国》中更有一种陷于画面和音乐背后的、厚实的浓浓的情怀,一种博大警世的人文关怀流淌其中,它不仅给我一种视觉的震撼,更让我有了对自然的震撼与敬畏。
《美丽中国》中的人文精神。
在整部纪录片中,没有清晰的人物对白,解说词只是展示性的,可以说主要是在用视觉语言和影像的力量展示着自然,更展示着不朽的人文主义精神,这些精神深深地打动着我。
云南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使它能供种类繁多的野生动物栖息,这就是选择那里的首要条件吧。
按气候划分,既有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动物,也有寒带的动物。
按植被类型划分,既有高山森林、草甸种类,又有河谷,平原种类,形成了寒温热带动物均有,动物种类南北东西交汇的奇特现象,被誉为“动植物王国”,这可是全世界都很有知名度的。
美丽中国观后感真实展现中国的壮丽景色与人文力

美丽中国观后感真实展现中国的壮丽景色与人文力美丽中国观后感:真实展现中国的壮丽景色与人文力一、初见美丽中国走过大半个中国,我欣喜地发现,中国真的是一个拥有丰富多样自然景观和独特人文风情的国家。
这次我有幸参观了《美丽中国》这一展览,这是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展现了中国独一无二的壮丽景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在展览中,我对中国的美丽重新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壮美的自然景观在《美丽中国》展览中,我目睹了中国的雄伟山川、壮丽河流和广袤的草原。
《雪域高山》展示了西藏神圣而雄伟的山脉,仿佛让我感受到了他们的威严和庄重。
《长江三峡》描绘了长江壮美的景观,那湍急的江水和壁立千仞的峭壁给人以震撼与敬畏。
《内蒙古大草原》展现了广袤无垠的草原,远处的天空和地平线交汇在一起,给人以深邃和开阔的感受。
三、丰富的人文力量除了自然景观,中国的人文力量同样令人叹为观止。
《长城》是中国的象征之一,在展览中,我看到了这座巍峨的古筑,真实地感受到了它对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性。
《故宫》展示了这座古老宫殿的瑰丽和庄重,仿佛让我穿越到了古代文明的巅峰时期。
《西安城墙》展示了中国古代城防建筑的丰富细节和优雅设计,让我感受到了古代工艺的精湛和智慧。
四、壮丽景色与人民力量的结合《美丽中国》展览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将自然景观和人文力量融为一体,通过将自然景观与人文元素相结合,完美地展现了中国的壮美之处。
在展览中,我看到了中国人民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珍视,也看到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这种结合让我深刻认识到,美丽中国不仅仅是山山水水的美景,更是满载着历史记忆和文化底蕴的国家之美。
五、展望未来的美丽中国《美丽中国》展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让我更加期待未来的中国。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有责任与义务去保护好这片美丽的土地和宝贵的自然资源。
同时,我也期望能够继承并传承中国丰富的文化和历史,让世界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中国的美。
六、总结通过《美丽中国》展览,我对中国的壮美景色和人文力量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中国纪录片风雪塞外观后感
伴随着舒缓婉转的传统中国音乐,一天就这样过去了,虽然以前就看过了几遍但今天又看了BBC拍摄的六集《美丽中国》(Wild China)。
《美丽中国》分为“云翔天边”、“沃土中原”、“神奇高原”、“锦绣华南”、“风雪塞外”、“潮涌海岸”六个部分。
这是一部反映“中国人民及野生动物与所住的非凡山水的互动关系”的纪录片。
在该片中,我不仅欣赏到了云南的热带风光、贵州的卡斯特地貌、海南的红树林海滩、南中国海壮丽的珊瑚礁、新疆的戈壁沙漠、内蒙古逐渐变化的草原牧场、东北的平原与山脉、中原广袤的平原、南方的丘陵与坡地······还领略了冰清玉洁的雪山、雄奇秀丽的山川、一望无际的草原、诗情画意的湖泊、波澜壮阔的大海、层次分明的梯田、机灵可爱的金丝猴、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威风凛凛的东北虎、亭亭玉立的丹顶鹤、珍贵稀有的扬子鳄······我沉醉于美妙的画境之中,漫步在中华大地上,壮丽的自然风光与纷繁复杂的物种令我深深地震撼与感动。
该片不仅仅让我了解了中国的自然景观,还自然地插入中国历史、文化、人文、宗教、民族、民俗等,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中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幅幅画卷,而且还涵盖整个中国的辽阔疆域,从北到南,从西到东,无一遗漏。
曾经的画面是多么美好,可随着现代经济的高速发展,人类对物质的需求似乎是永无止境,留下来的只是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大量珍奇动植物的急剧减少甚至是灭绝,很难想象照此下去留给人类的会是什么。
一项统计数据可以说明一切:全世界三大酸雨区,其中之一就在中国的长江以南地区,而全国酸雨面积占国土资源的30%;土地沙漠化,世界上沙漠正以每年600万公顷的速度侵蚀土地,而中国每天都有500公顷的土地被沙漠吞食;森林面积减少,全世界每年有1200万公顷的森林消失,而中国年均消失天然林40万公顷;水资源危机,作为世界21个贫水国之一的中国,全国600多座城市中,缺水的就有300多座;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67万平方公里,每年至少有50亿吨沃土付之东流;与日俱增的工业垃圾、生活垃圾已包围了我国三分之二的城市;大气污染已使中国600多座城市的大气质量符合国家标准的不到1%。
是的,中国地大物博,动植物种类繁多,物产资源丰富,但环境也有它的极限。
从此片中不难看出,现在的环境已经不容许我们再对它进行任何的破坏了。
我们人类需要家,动植物也需要家,而环境就是我们共同的家,虽然目前我们的家园已经遭受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但是只要大家携手共进,共同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不让那些现在还存在的物种消失,我相信Wild China 将永远伴随着我们,让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美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