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诵读之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唐】孟浩然

合集下载

孟浩然《宿建德江》原文及翻译译文

孟浩然《宿建德江》原文及翻译译文

孟浩然《宿建德江》原文及翻译译文1、孟浩然《宿建德江》原文及翻译译文孟浩然《宿建德江》原文及翻译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解释:1、建德江:在浙江省,新安江流径建德的一段。

2、移舟:靠岸。

3、烟渚:弥漫雾气的沙洲。

4、泊:停船靠岸。

5、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6、旷:空阔远大。

译文:(我)移动船(把它)停泊(在)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烟雾笼罩下的沙渚】,太阳(到了)傍晚游客的愁绪新添。

原野空旷(远处)天空(似乎)低过树木,江水清澈(更觉)月光亲近离【游】人。

EMAIL:2、《后汉书·江革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后汉书·江革传》原文及翻译后汉书原文:江革字次翁,齐国临淄人也。

少失父,独与母居。

遭天下乱,盗贼并起,革负母逃难,备经阻险,常采拾以为养。

数遇贼,或劫欲将去,革辄涕泣求哀,言有老母,辞气愿款,有足感动人者。

贼以是不忍犯之,或乃指避兵之方,遂得俱全于难。

革转客下邳,穷贫裸跣,行佣以供母,便身之物,莫不必给。

建武末年,与母归乡里。

每至岁时,县当案比,革以母老,不欲摇动,自在辕中挽车,不用牛马,由是乡里称之曰“江巨孝”。

太守尝备礼召,革以母老不应。

及母终,尝寝伏冢庐,服竟,不忍除。

郡守遣丞掾释服,因请以为吏。

永平初,举孝廉为郎,补楚太仆。

月余,自劾去。

楚王英驰遣官属追之,遂不肯还。

复使中傅赠送,辞不受。

后数应三公命,辄去。

建初初,太尉牟融举贤良方正。

再迁司空长史。

肃宗甚崇礼之,迁五官中郎将。

每朝会,帝常使虎贲扶侍,及进拜,恒目礼焉。

时有疾不会,辄太官送醪膳,恩宠有殊。

于是京师贵戚卫尉马廖、侍中窦宪慕其行,各奉书致礼,革无所报受。

帝闻而益善之。

后上书乞骸骨,转拜谏议大夫,赐告归,因谢病称笃。

元和中,天子思革至行,制诏齐相曰:“谏议大夫江革,前以病归,今起居何如?夫孝,百行之冠,众善之始也。

国家每惟志士,未尝不及革。

县以见谷千斛赐‘巨孝’,常以八月长吏存问,致羊酒,以终厥身。

小学古诗《宿建德江》注释、译文

小学古诗《宿建德江》注释、译文

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了心头。

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注释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赏析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首句中“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

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

“客”是诗人自指。

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

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借此,我们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吗?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接下去诗人以一个对句铺写景物,似乎要将一颗愁心化入那空旷寂寥的天地之中。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最新)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3课《古诗词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最新)
4.赏析诗词语言,体会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等写法的妙处,并学会运用。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词,分析诗词所表达的情感上的差异。
教学难点
“明诗意,悟诗境”,引导学生想象三首诗词所描述的画面,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教学目标
1.会写“德”这个生字。
③你觉得诗中是怎样的一种“愁”呢?(思乡之愁,孤独之愁,一种前途渺茫之愁。)
预设: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教师可引导学生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候,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借此,我们也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2.播放朗读音频,学生听读两首古诗,观赏插图,进入古诗情境。
3.课件出示《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齐读诗歌,理解诗题。
(“宿”是“住宿;留宿”的意思;建德江是新安江流经今属浙江省建德的一段江水。诗题合起来就是“在建德江留宿”的意思,结合课本插图,作者“宿”的地方是小船。“望湖楼”又叫看经楼,在西湖边;“醉书”是指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可见这首诗是作者于六月二十七日这天,饮酒微醉后,在西湖湖畔所作。)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激发兴趣,自然过渡到课文学习。
导语:同学们,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游览了辽阔的大草原,欣赏了丁香独特的美,而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将去古典诗词里欣赏一幅幅意境隽永的水墨画。我们将随同诗人孟浩然夜宿建德江,去感受夜的静谧与原野的空旷,还将陪诗人苏轼共同经历一场夏日的暴雨,感受大自然的瞬息万变。同学们要充分调动想象力,这样才能入诗、入画,感受自然之美、诗歌之美。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古诗《释义+诗意+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知识点汇总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古诗《释义+诗意+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知识点汇总

【精选】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古诗《释义+诗意+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知识点汇总1宿建德江 (1)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1)3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4 过故人庄 (3)5 七律.长征 (4)6 菩萨蛮.大柏地 (6)7 春日 (7)8 回乡偶书 (7)9 浪淘沙(其一) (8)10 江南春 (9)11 书湖阴先生壁 (9)12伯牙鼓琴 (10)13书戴嵩画牛 (11)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中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注释】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主题归纳】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诗,诗人描写了停产宿建德江江边时看到的景色,表达出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及感慨人生的复杂心情。

2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译文】翻滚的乌云像泼洒的墨汁还没有完全遮住天空,白花花的雨点似珍珠乱蹦乱跳窜上船。

忽然间卷地而来的狂风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风雨后的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

【注释】六月二十七日:指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六月二十七日。

望湖楼:古建筑名,又叫看经楼。

位于杭州西湖畔,五代时吴越王钱弘俶所建。

醉书:饮酒醉时写下的作品。

翻墨:打翻的黑墨水,形容云层很黑。

遮:遮盖,遮挡。

白雨:指夏日阵雨的特殊景观,因雨点大而猛,在湖光山色的衬托下,显得白而透明。

跳珠:跳动的水珠(珍珠),用“跳珠”形容雨点,说明雨点大,杂乱无序。

古诗文五级

古诗文五级

古诗文诵读目录第五级1.宿建德江孟浩然(唐)2.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宋)3.从军行王昌龄(唐)4.凉州词王之涣(唐)5.秋浦歌李白(唐)6.商山早行温庭筠(唐)7.月夜忆舍弟杜甫(唐)8.采莲曲王昌龄(唐)9.乡村四月翁卷(宋)10.如梦令李清照(宋)11.塞下曲卢纶(唐)12.无题李商隐(唐)13.莲花坞王维(唐)14.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李清照(宋)15.如梦令•春景秦观(宋)16.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岑参(唐)17.忆王孙•春词李重元(宋)18.浣溪沙秦观(宋)19天涯李商隐(唐)20.汉广诗经21.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22.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唐)23.滁州西涧韦应物(唐)24.江南春杜牧(唐)25.夜雨寄北李商隐(唐)26.登飞来峰王安石(宋)27.秋浦歌李白(唐)28.蜂罗隐(唐)29.池上白居易(唐)30.小儿垂钓胡令能(唐)1.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4.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5.秋浦歌唐李白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6.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7.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8.采莲曲唐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9.乡村四月宋翁卷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10.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部编版小学语文《宿建德江》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宿建德江》课文原文及赏析

部编版小学语文《宿建德江》课文原文及赏析
《宿建德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一首五言绝句,以下是课文原文: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孟浩然在建德江边停船过夜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移舟泊烟渚”,诗人描绘了自己乘船停靠在雾气缭绕的江中小洲的情景,给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感觉。

接下来的“日暮客愁新”,表达了诗人在这个黄昏时刻,独自一人在外漂泊,心中涌起的新愁旧绪。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两句诗则是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

广阔的田野上,天空似乎比树木还要低垂,这种视觉效果加深了诗人孤独无依的感觉。

而清澈的江水中,倒映着明亮的月亮,仿佛月亮离诗人更近了一些,这又给诗人带来一丝安慰和亲近之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同时也透露出他对大自然的深深热爱和敬畏之情。

诗的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充分体现了唐诗的艺术魅力。

孟浩然《宿建德江》唐诗译文及鉴赏答案

孟浩然《宿建德江》唐诗译文及鉴赏答案

孟浩然《宿建德江》唐诗译文及鉴赏答案孟浩然《宿建德江》唐诗译文及鉴赏答案《宿建德江》唐代: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译文把船停泊在烟雾弥漫的沙洲旁,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了心头。

原野无边无际,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林还要低;江水清清,明月仿似更与人相亲。

《宿建德江》注释建德江:指新安江流经建德(今属浙江)西部的一段江水。

移舟:划动小船。

泊:停船靠岸。

烟渚(zhǔ):指江中雾气笼罩的小沙洲。

烟:一作“幽”。

渚:水中小块陆地。

《尔雅·释水》:“水中可居者曰洲,小洲曰渚。

”客:指作者自己。

愁:为思乡而忧思不堪。

野:原野。

旷:空阔远大。

天低树:天幕低垂,好像和树木相连。

月近人:倒映在水中的月亮好像来靠近人。

《宿建德江》赏析这是一首刻画秋江暮色的诗,是唐人五绝中的写景名篇。

作者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想起了以往的事情,因而以舟泊暮宿作为自己的抒发感情的归宿,写出了作者羁旅之思。

首句中“移舟”就是移舟近岸的意思;“泊”,这里有停船宿夜的含意。

行船停靠在江中的一个烟雾朦胧的小洲边,这一面是点题,另一面也就为下文的写景抒情作了准备。

“日暮客愁新”,“日暮”显然和上句的“泊”、“烟”有联系,因为日暮,船需要停宿;也因为日落黄昏,江面上才水烟蒙蒙。

同时“日暮”又是“客愁新”的原因。

“客”是诗人自指。

若按旧日作诗的所谓起、承、转、合的格式,这第二句就将承、转两重意思揉合在一句之中了,这也是少见的一格。

为什么“日暮”会撩起“客愁新”呢?我们可以读一读《诗经》里的一段:“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王风·君子于役》)这里写一位妇女,每当到夕阳西下、鸡进笼舍、牛羊归栏的时刻,她就更加思念在外服役的丈夫。

借此,我们不也正可以理解此时旅人的心情吗?本来行船停下来,应该静静地休息一夜,消除旅途的疲劳,谁知在这众鸟归林、牛羊下山的黄昏时刻,那羁旅之愁又蓦然而生。

《宿建德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宿建德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宿建德江》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宿建德江[1]
【原文】
移舟泊烟渚[2]
日暮客愁新[3]。

野旷天低树[4]
江清月近人。

【注释】
[1]建德江:即新安江,流经建德县的一段又称建德江。

[2]移舟:将船靠近岸边的意思。

烟渚:雾气笼罩的水中沙洲。

烟:水雾。

渚(zhǔ):水中陆地。

[3]客:指诗人自己。

新:增加。

[4]野旷:原野空旷辽阔。

低、近:使动用法。

孟浩然(689~740年),字浩然。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早年隐居鹿门山,40岁入长安赶考落第,失意东归,自洛阳东游吴越。

出镇荆州,引为从事,后病卒。

他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

其诗多写山水田园的幽清境界,却不时流露出一种失意情绪,为当时诗坛所推崇。

在描写山水田园上,孟浩然与齐名,世称“王孟”。

有孟浩然集三卷传世。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羁旅的五言绝句,写的是诗人泊船建德江时的孤寂感受。

建德江为今新安江水库一带风景秀美之处。

此诗以动写静,日暮泊舟,天
低月近,大自然给愁人以无限抚慰。

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当时的心情是烦愁的,他捕捉了适于自己
心情的景色,寓情于景,特色鲜明。

全诗好景如画,将自己的心情与描写
的景物融为一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