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培优课件: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合集下载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十四课开创外交新局面PPT课件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二十四课开创外交新局面PPT课件

1971.7 1972.2
基辛格秘密访华。
为尼克松访华做了准备。
尼克松总统访华, 中美关系重大突破,正常化开始。 《联合公报》发表。
2021/6/4
7
《中美联合公报》的 发表是否表示中美关 系已经完全正常化?
2021/6/4
8
时间 1971.4 1971.7
事件
意义
打开了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美乒乓球队访华。
1972年9月,毛泽 东会见来访的日 本首相田中角荣 。同年两国签署 《中日联合声明 》,两国建交, 实现了两国关系 正常化。
18
思考:中日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
是什么?
历史问题
2021/6/4
19
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
各国掀起与中国建交的热潮
2021/6/4
20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的影响
(1)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后,各国掀起与 中国建交的热潮。
思考:材料体现了中美关系的改善对中日关系产 生了什么影响?
中美关系的改善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
2021/6/4
16
三、中日关系正常化
(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 中日建交。
(2)标志: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访华,中日签署了建交联合声明 。
2021/6/4
17
三、中日关系正常化
2021/6/4
1.恢复: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上。
2.原因 ①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②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加强。
美国霸主地位的削弱
①对中国:打破美国的孤立政策,可以
3.意义 更多参与国际事务。
2021/6/4
②对世界:支持和平与发展的力量增强。
6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共28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共28张PPT)
④经济上受到日本、西欧的挑战
⑤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能自拔
中国
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 ②有利于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 ③有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解决中美之间的长
期争端。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一系列努力:中国方面的回应
1970年10月1日,毛泽东邀请美国作家埃德 加·斯诺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典礼。同年12月18 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 我愿意和他谈。”
(2)197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五星红旗第一次在 联合国总部大楼前升起
3、意义:
(1)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 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2)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也更有利于中国 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 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 力量。
宣告结束,并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 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 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方面痛感过 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 表示深刻的反省。”
——中日建交联合声明
中日关系面临四大绊脚石
• 1、历史问题。 • 2、台湾问题。 • 3、钓鱼岛问题。 • 4、东海问题。 • 影响中日关系的最大因素为历史问题。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成就一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地位的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 (2)直接原因:第三世界国家的大力支持 (3)历史原因:中国是联合国的创始国 (4)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假如你是当时外交部发言人,对于美国 提出的“双重代表权”方案,你作何回 应?
单边主义意味着冲突和对抗,是强权政 治表现。多边主义是多元、平等、互利和合 作,是当前处理国际关系的重要准则。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课件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课件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1、背景:
美国阻挠,台湾占据。
2、恢复
原 因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力量的加强。
外交部副部长 乔冠华潇洒而 豪放的大笑, 被西方媒体描 述为:“震碎 了议会大厦的 玻璃!”
1971年11月1日
1、背景:
美国阻挠,台湾占据。
2、恢复
1971年10月 26届联大
3、意义 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国在国际事 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依据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2、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新时期外交成就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维和任务:中国维和军人
中国维和部队整装待发
1、依据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2、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新时期外交成就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2007年1月12日,联合国对美国和英国提出的有关缅甸问题 的决议草案进行表决,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举手投反 对票,该决议草案未能获得通过。
I am very happy.
“总统先生, 你把手伸过 了世界上最 辽阔的海洋 来和我握手。 22年没交往 了呵!”
二、中美关系正常化
1、50、60S中美关系:敌对、紧张
上海APEC会议
1、依据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2、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新时期外交成就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上海合作 组织会徽
1、依据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2、目标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3、新时期外交成就 A、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C、积极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课件9: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课件9: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 大会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 弃权。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讨论 了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的 提案,并通过了2758号决议,恢复中 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 左图为决议通过时的联合国大会会场。
“中国人来了”
1971年11月8日,《时代》的封面文章这样写道 :今天,联合国要接受一 个来自新地区的代表团——中华人民共和国

克 1979年1月1日,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在

访 美国驻中国联络处举行的招待会上祝酒, 华 庆祝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过程 1971 乒乓外交 1971 基辛格访华 1972 尼克松访华(开始) 1979 中美建交(正式)
李连杰
“美国人来了” 尼克松:“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 的手,一边向他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 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 始了。” 周恩来: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 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5 年没有交往了啊!”
1.主要原因 外部条件:中美关系改善的促进 国家利益:经济利益和国家安全 2.过程 1972 田中角荣访华、建交
1972年中日复交后,日本对华外交的基点从意识形态、阵营政治转 到了和平友好和经贸关系上来。1979年12月,大平正芳首相决定对 中国提供以日元贷款为主的政府开发援助(ODA) 资金。其决策动机 包括:第一,促进中国成为更加开放的邻国;第二,促进日中经贸 关系;第三,对放弃战争赔偿的中国报答。
上海合作组织简称上合组织,前身是“上海五国”会晤机制。 1996年4月26日,中国、俄罗斯联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 坦、塔吉克斯坦五国元首在上海举行首次会晤。从此,“上海五 国”会晤机制正式建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共35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共35张PPT)

想的。 ——尼克松讲话
国人感到苏联已经蜕变为一个
“社会帝国主义”国家,比美
对解决台湾问题,国实更现富有侵略性。
材料五:
祖国统一有重要作用
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总统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 湾海峡,并采取“台湾中立化政策”,既阻止中国共产党解放台湾, 也阻止蒋介石“反攻大陆”。杜鲁门同时宣称“台湾未来地位的决 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从而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 谬 论。
1、新时期、新形势、新方针 2、新时期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上海 APEC会议
1、新时期、新形势、新方针 2、新时期外交成就 (1)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 (3)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基础演练:第8题
广泛地合作领域和共同利益
(三)、中日关系改善
(1)原因: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 中日建交;
(2)标志: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 访华,中日双方签署了建交的联合声明
(3)、中日邦交正常化
1972年9月,毛 泽东会见来访的 日本首相田中角 荣。
同年1972年签 署 《中日联合声 明》,两国建交, 实现了两国关系 正常化。
25
与中国建交的国
20

15
10
5
0
1950年 1959年 1969年
陷入侵越战争的
与中国建交的国家 材料二:
泥潭,与苏联争
70年代的美国,由于经济增长趋霸于中缓处慢于,守又势陷入侵
越战争的泥潭,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尼克松
迫于形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课件PPT(41张)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课件PPT(41张)


1972年9月29日,周恩来总理和田中角荣在北京签署《中日 联合声明》,中日两国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并正式建立 外交关系。
中日建交联合声明
“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 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 任,表示深刻的反省。”
(1)发展中国家角度看:广大发展中国家支持。 (2)美国角度看:美国霸权地位衰弱。 (3)中国角度看: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3.意义
(1)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2)它是中国外交战线的重大胜利,意味着长期以来美国 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二、跨越之旅 (一)中美关系正常化
1972年2月6日标题是: 尼克松的中国之旅
材料三 70年代的美国,由于经济增长趋于缓慢,又陷入 侵越战争的泥潭,不得不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尼克松迫于形 势的变化,对美国的对外战略进行了重大调整。
中国角度
材料一 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 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尼克松讲话 材料二 1969.3,苏联军队入侵乌苏里江主河道中国一侧的珍 宝岛,中苏军队发生激烈交火,珍宝岛之战将已经恶化的中苏 关系降到了冰点。 材料三 1950年6月27日,杜鲁门总统下令美国第七舰队开进 台湾海峡,并采取“台湾中立化政策”,既阻止中国共产党解 放台湾,也阻止蒋介石“反攻大陆”。
新课导入 50年代末—60年代 面临严峻的局势
1969年,入侵中国珍宝岛 1950年,侵朝战争
1961年,侵越战争重返之旅(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跨越之旅(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三 多边之旅(新时期的外交建树)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课件PPT(19张)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七单元第24课开创外交新局面 课件PPT(19张)

拓展
答案要点
(1)1972年。 (2)60年代后,美国对苏联的攻势从进攻转为防御(或中国国 际地位提高)。 (3)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结束长达20多年的对抗。
答题方法归纳—
简介照片(时间、内容、人物等) 背景 影响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归纳
七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 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 、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海口二中 程世高
一一一 份次次 公旅握 报行手 ,,, 震破跨 撼除越 着了了 世最最 界深辽 的厚阔 格的的 局坚海 。 冰洋
;;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学习内容 课标解读 单元总结 课堂评价
70年代外交成就——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建交
台湾问题 对立、摩擦
• 国家利益
联系、合作
• 高层会晤
• 社会制度
• 经贸往来
• 意识形态
• 经济互补
• 价值观念
• 合作广泛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中国关于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 坚持一个中国
中美建交三原则: • 美国与台湾当局“断交” • 废除“共同防御条约” • 从台湾撤军Leabharlann 拓展中美关系回顾拓展2
A.建国初: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遏制中国
B.72年缓和、79年建交——团结中国
C.新时期:有合作有对立,时好时坏——双方共赢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拓展3
为 下 列 照 片 写 一 个 简 要 说 明
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第24课 开创外交新局面

【历史纵横】 (教材第113页)1971年4月,第31届世乒赛结束之后,中国邀请部分 国家的乒乓球代表团访华。由于中美两国没有外交关系,毛泽东批示邀请美国代表 团访华。在周恩来接见美国运动员的当天,尼克松宣布了对华新步骤。这就是“乒 乓外交”。“乒乓外交”打开了中美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大门。 【图解历史】 中美、中日关系正常化
探究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史料探究] 1.原因
史料 美国意识到自己的霸权地位已严重衰落①,面对苏联的争霸,美国领导人更 产生了紧迫感。……为了改善在美苏争霸中美国的战略处境,美国开始了接近中国 ②的过程。
——《中国外交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注:①体现了美国改变对华政策的原因。②反映了美国对华政策的改变。 思考 依据史料指出美国对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 变化:从敌视中国转变为谋求改善中美关系。原因:美苏争霸中,美国处 于不利的地位。
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所做出的努力。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1)中国在__联__合__国____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非法占据。 (2)20 世 纪 70 年 代 后 , 随 着 中 国 国 际 地 位 的 提 高 , 越 来 越 多 的 国 家 , 特 别 是 广 大 ___发__展__中__国__家_____,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积极开展以___联__合__国___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积极参与__地__区__性___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3) 积 极 发 展 全 球 伙 伴 关 系 , 积 极 参 与 全 球 治 理 体 系 的 改 革 和 建 设 , 推 动 构 建 __人__类__命__运__共__同__体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