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与哲学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高考真题答案及解析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高考真题答案及解析1、解析:选A。
本题考查发展的状态和一切从实际出发,考查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难度较大。
抗生素由治病良药转化为产生“超级病菌”的推手,体现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这种转化是由于人们滥用抗生素造成的,这启示我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要受客观规律的制约,否则就会事与愿违。
这种转化是一种倒退而不是发展,③错误,病菌的前后变化不是一种简单的回归,④错误。
2、解析: D。
题中平面与圆锥曲线的交角变化是量变,引起截口几何特性的变化是质变。
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题干的限定性要求是“这一变化过程”,①强调发展方向,②强调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与题意不符。
3、A【解析】四个选项都是唯物辩证法的角度,所以要排除错误选项,③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本身就是错误的,因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如果用“循环”来定义发展,那就是说“发展”可以和“倒退”可以划等号,因此不选③和④,因此我们直接去除C和D两个选项。
④发展的过程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也是错误的,发展是辩证否定的发展,实质是“扬弃”,所以不选④。
既然不选,那就选①和②,所以选A。
【考点定位】必修四《生活与哲学》中唯物辩证法(联系、发展、矛盾、创新)的知识。
4、C【解析】本题是经济学与哲学的有机结合,②说法不对,量变与质变有本质区别。
③与题意无关。
受供求关系影响,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人均收入与环境污染程度之间存在内在的联系。
①④说法正确。
5、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发展的知识点。
随着科技进步,存储能力更强的介质还将不断出现,说明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和上升的,选C。
事物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并不是总处在渐进和不显著的变化中,A错误。
题干体现的是前进性,B与题干的意思相反。
题干没有涉及存储介质的内部结构问题,D不选。
6、D 【解析】本题难度适中,从材料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材料的主体意思是琴家在演奏过程中遇到困难,但最后还是成功了,遇到困难到最后成功说明了他遇到困难,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想办法解决困难,②正确;他的G弦断了,但是他可以不用G 弦最后能够成功演出,说明了他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扎实的功底,④符合题意;成功的过程中不可能避免挫折与困难,但是不是成功的基础,①错误;人的成功需要主观条件与客观客观条件,缺一不可,③错误。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课件

③发展具有普遍性
④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选C。40多年来,我国基本国情的内涵不断发生变化,我们面临的国际 国内风险、面临的难题也发生了重要变化,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 这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发展具有普遍性,故②③入选。①表述 与题意无关。④表述错误,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与变化。
【真题探究】 1.(2018·江苏单科·T24·发展观点)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有诗云:“乡禽何事 亦来此,令我生心忆桑梓。”桑和梓原本是两种树,在古代与人们的生活有密 切的关系。人们常在房前屋后栽植桑梓,而后人对父母先辈所栽植的桑树和梓 树也心怀敬意。久而久之,“桑梓”便成为祖先崇拜的符号和故乡的代称。由 此可见 ( )
【速记卡片】 一个实质及特征:发展的实质、发展的普遍性 一条途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两种状态:量变和质变
考点突破 提关键能力
考点一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核心归纳】 【思维脉图】
【硬核归纳】 1.发展与运动、变化的关系:
区别
含义 不同
特点 不同
运动
变化
一切事物的变化 事物数量的增减和
和过程
状态或性质的改变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易错纠偏】 1.发展的实质是新出现的事物战胜旧事物。 纠正:_发__展__的__实__质__是__事__物__的__前__进__和__上__升__,_是__新__事__物__的__产__生__和__旧__事__物__的__灭__亡__。__ 2.事物的发展是周而复始的循环。 纠正:_发__展__的__实__质__是__新__事__物__的__产__生__和__旧__事__物__的__灭__亡__,_发__展__是__事__物__的__前__进__和__上__ _升__。__ 3.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纠正:_判__断__新__旧__事__物__的__标__准__是__看__其__是__否__符__合__客__观__规__律__、__有__没__有__强__大__的__生__命__力__ _和__远__大__前__途__,_是__否__符__合__事__物__发__展__的__必__然__趋__势__。__
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导学案及答案

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第1课时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标要求】目标内容学习建议1.识记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
2.理解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整个世界是普遍发展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区别。
1.在分析实例的基础上,养成归纳。
概括的能力。
2.培养分析、判断、比较的能力。
3.在学习中,学生要善于通过分析自己学习的知识,来认识自然界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而初步培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自主学习】一.体系构建(要求:认真通读教材,完成下面知识结构,不能填写的,自主探究后再做。
)运动、变化的总趋势二.自主探究(课前自主回答完成下列问题,把握教材知识联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自主探究一:问题导航(仔细阅读课本,将问题的有关内容在课本上画出,找出关键词句,试着快速记忆。
)1.发展的普遍性表现在那些方面?2.发展的实质是什么?3.事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什么?4.联系与发展的关系如何?5.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自主探究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方法论要求发展的普遍性易错辨析(具体要求:独立思考、写出分析)1.自然界是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2.任何变化都是发展。
3.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4.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性质出现根性变化,是新事物的产生。
5.事物运动、变化的过程是前进和上升的。
自主探究三:困惑扫描(写出自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提交小组讨论,仍不能达成共识,组间或全班讨论解决。
)【释疑解惑】一.发展的实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图示说明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二.运动、变化、发展的联系与区别区别运动变化发展含义不同物质的存在方式,是一般的变化。
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
这种改变既有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也有下降的、向后的、退步的。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具有前进的、上升性质的变化。
性质不同没有表达或规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总体性质和总趋势。
《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精华版)

《生活与哲学》原理与方法论归纳整理一、辩证唯物主义第一部分:辩证的唯物论(物质、意识、规律)一、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1)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2)、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3)、意识对于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
二、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规律是指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规律是客观的普遍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要求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2.人在客观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3.想问题、办事情,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行动的依据。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3、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要求我们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既要反对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2015高三一轮复习生活与哲学:第八课《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考点二
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
1、发展的量变与质变
(1)含义:量变与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两种不同的状态。 量变是指事物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是事物不显著的变 化。质变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是一种根 本性质的、显著的变化。 【特别提示】 量变说明事物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由于构 成事物主要矛盾的主次方面地位没有发生易位,因此事物暂 时保持其根本性质不变。
区 别
联 系
图示说明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
2.正确认识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
事物发展前途是光明的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 从新事 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 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 物自身 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 ,具有旧事物无可比拟的优 比较完善的过程 看 越性 从新旧 旧事物在开始时往往比较 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 强大,因而总是顽强抵抗 原 事物的 趋势,最终会走向灭亡 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因 对比看 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社会 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 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 历史领 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 一个过程 域看 本利益和要求。因此得到广 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2、全面理解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1)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即发展的普遍性。 (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4)发展的状态是量变、质变的统一。 (5)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 (6)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7)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 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8)发展是“扬弃”,是对旧事物辩证的否定。
事物数量的增减 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事物由 和场所的变更 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 特点 渐进的、不显著的 根本的、显著的
生活与哲学《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教学案例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一)知识准备:1、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2、为什么事物发展的途径是曲折的、3、判定一个事物究竟是新事物还是旧事物的标准是什么4、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方法论要求。
学习方式:小组合作探究例题示范:科学输血的历程据医学史记载,17世纪20年代英国有个医生给一位生命垂危的青年输羊血奇迹般地挽救了青年的生命。
其他医生纷纷仿效,结果造成大量受血者死亡,输血医疗手段便被禁止使用。
19世纪80年代,拉丁美洲的医生给一位濒临死亡的产妇输人血,产妇起死回生。
医学界再次掀起输血医疗热,却带来惊人的死亡。
直到1901年维也纳医生莱因茨坦发现了人的造血系统,才打开了科学输血的大门。
(看我的——)唯物辩证法认为,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从科学输血的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事物发展的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事物前进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
因此,我们既要看到前途是光明的,对未来充满信心,积极鼓励、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使其成长壮大,又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模拟练习:伤痕累累的大船英国劳埃德保险公司曾从拍卖市场上买下一艘船。
这艘船1894年下水,在大西洋上曾138次遭遇过冰山,116次触礁,13次起火,207次被风暴扭断桅杆,然而它从来没有沉没过。
劳埃德保险公司基于它不可思议的经历以及在保费方面给带来的可观收益,最后决定把它从荷兰买回来捐献给国家。
现在这艘船就停泊在英国萨伦港的国家船舶博物馆里。
不过,使这艘船名扬天下的却是一名来此观光的律师。
当时,他刚刚打输了一场官司,委托人也于不久前自杀了。
尽管这不是他的第一次失败辩护,也不是他遇到的第一例自杀事件,然而,每当遇到这样的事情,他总有一种负罪感。
他不知道怎样安慰这些在生意场上遭受了不行的人。
当他在萨伦博物馆看到这艘船时,忽然有一种想法,为什么不让他们来参观这艘船呢?于是,他就把这艘船的历史抄下来和这艘船的照片一起挂在他的律师事务所里,每当商界的委托人请他辩护,无论输赢,他都建议他们去看看这艘船。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高考政治一轮复习人教版必修四

《生活与哲学》原理及方法论总复习提纲第一部分:辩证唯物论1、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2)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①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②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消沉。
【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2、物质和意识的辨证关系(1)【原理内容】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
【方法论】: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原理内容】①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人能够能动的认识世界。
②人能够能动的改造世界。
A意识对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促进作用,错误意识对事物发展起着阻碍作用B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
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消沉。
【方法论】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3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尊重客观规律(2)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3)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要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
(4)反对夸大意识能动能动的唯意志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强调客观条件,安于现状、因循守旧、无所作为的思想。
4、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原理(1)、K原理内容』:规律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被改造,也不能被消灭。
(2)、K方法论』: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①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②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2023年高考政治一轮复习课件(人教版)

联系
运动
变化
发展
区别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 以及事物内部诸要 素之间的相互依赖 、相互影响、相互
制约和相互作用
运动是指宇宙间一切 变化是指事物数量的 发展是事物的前进和
事物、现象的变化和 增减和性质的变化, 上升,是新事物的产
过程
即量变和质变
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联系
①联系构成运动,没有联系就没有运动、变化和发展。正是由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才构成了事物的运动,引起事物的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也离不开运动,是在运动过程中实现的。 ③运动包括变化和发展,有运动才会有变化和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更高层次, 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三个概念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 的,不是凝固和僵化的
【解析】①: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 能超越规律,故①错误。 ②: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我们要勇于挑战,坚定信心,尽力而为,战胜困难,而不是量力而行,故②错 误。 ③:人类历史告诉我们,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说明世界历史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那些设想 世界历史会一帆风顺,是不辩证的、不科学的,故③正确。 ④:任何艰难曲折都不能阻挡历史前进的车轮。面对重重挑战,我们决不能丧失信心、犹疑退缩,而 是要坚定信心、激流勇进。说明了面对挫折与考验,我们要勇敢面对前进道路上的挑战,④正确。 【答案】A
【解析】①③:“悲观无用,不如思考蓝图,闯过布满暗礁的海。”这是因为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向 上使人奋进,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①③正确。
②: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才会发生质变,改变原有事物的性质,②排除。 ④: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多样性的。联系有偶然联系也有必然联系,不一定是必然的,④排除 。 【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四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No.8177 1747.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
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
它启示我们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④8.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成年人的身体健康与其血液的PH 值有关,如下图所示。
从健康与非健康角度看,下列判断正确的A.PH 值在7.35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B.PH 值在6.8和7.8之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量变C.PH 值在6.8和7.45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D.PH 值在7.35和7.8间的任何变动均属于质变9. 下列名言中,与“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包含同一哲理的是A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B .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矣C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D .一客失了信,百客不登门 10.“重新排列的词句有了不同的意思,重新摆弄的思想产生新的思想。
”这表明 A.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B.事物结构的变化能够引起质变 C.运动、变化就是发展 D.质变只是新的排列组合11.随着矿石能源的日渐枯竭,传统汽车将逐步被淘汰,新能源汽车开发是大势所趋,这将决定汽车企业在未来市场的地位。
当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美国、德国、日本等过汽车企业均投入巨大的研发力量,并辅之以国家层面的政策支持,取得了重大技术突破。
我国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对策,在汽车产业转型中将会再次落入产业链的低端。
运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谈谈你对材料的认识。
班级:_________学号: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第8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5:17)编写:赵长荣 审核:田运成 课时:2课时 使用时间:----自习案---1.大约用35分钟的时间进一步巩固上一课内容,重要问题动笔写写、重新做做。
2.用大约15分钟的时间,结合课本和学案课堂案部分巩固如下问题: (1)什么是发展?(2)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为什么前途是光明的?为什么道路是曲折的? (3)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原理及方法论---课堂案---【考点梳理】考点一 发展的观点1. 发展的含义(实质):2. 发展的普遍性:注意:(1)能够区分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关系。
(2)正确判断新旧事物。
考点二 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1. 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1) 为什么:①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为什么?) ②旧事物最终会走向灭亡。
③社会历史领域,新事物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为什么)(2) 方法论:要对未来充满信心,热情支持和悉心保护新事物的幼芽,促进其成长壮大。
2. 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
(1) 为什么?①新事物的发展要经历一个过程。
②新事物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
③旧事物顽强抵抗和激励扼杀新事物。
(2)方法论: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和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四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No.8177 174考验。
温馨提示:只承认前进性而否认曲折性,是形而上学的直线论;承认曲折性看不到前进行是悲观主义论调。
考点三 事物发展的量变和质变状态1. 质变、量变的含义2. 质变和量变的辩证关系内容温馨提示:量变引起质变有两种情形: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种是:___________________ 3.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原理的方法论(1) 积极做好量的积累,是实现质变创造条件。
(2)在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时,要抓住时机,促成转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3) 坚持适度原则。
温馨提示:能够判断以下说法的正误:①所有的量变都能引起质变。
②所有的质变都是发展。
③一次质变的结束就是事物发展的终结。
④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过程的两个阶段。
*****本课知识小结和体系构建*****----拓展案---【考点训练】1. 完成自主学习指导课程210页体验高考3道题。
211页自主检测删去第7题,其余做完。
2.下面既体现唯物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又体现唯物辩证法发展观点的有 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②唇亡齿寒 ③邯郸学步 ④吐故纳新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3.珠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的重要遗产之一,国外有人把它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它与电子计算器相比,不仅在加减法方面有计算快的功能,而且有电子计算器不可比拟的教育更能;算盘具有直观性和形象性,可以反映计算的思维过程,大大有助于提高人的思维能力。
日本已经发展成为电脑强国,但日本曾经把“会打算盘”同“会读书、会写字”列为国民必须掌握的三大基本功。
然而遗憾的是,在我国珠算课基本上被取消。
这表明A.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历史的必然B.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不断挖掘其新的价值C.新事物是对旧事物的否定D.新事物战胜旧事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4.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与联系之间的关系 A .由于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运动、变化和发展 B .由于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才构成联系 C .事物的普遍联系的原因是发展 D .联系是发展的结果和表现5.荀子认为:“始则终,终则始,若环之无端也”这一观点 A.否定了事物的运动、变化 B.否定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 C.否定了事物与运动不可分 D.否定了物质运动的普遍性真正的高贵不是优于别人,而是优于过去的自己! 高密五中2012级政治复习课教学案 必修四 第三单元 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 No.8175 1766.“行百里者半九十”启示我们①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要重视量的积累 ②要抓住时机,实现事物的质变 ③要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④要立足整体,发挥整体统率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②③ D. ①④ No..7拓展案 参考答案 2.B 3.B 4.A5.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企业知名品牌是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企业知名品牌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
6. 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每个公民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形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No.8拓展案参考答案2-5:BBAB 6-10:AAADB11.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积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传统汽车将逐步被淘汰,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是大势所趋。
②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研发和政策支持,力争我国汽车企业在未来市场的有利地位。
③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发展。
我国只有抓住机遇寻求突破, 才能实现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No..7拓展案 参考答案 2.B 3.B 4.A5.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企业知名品牌是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企业知名品牌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
6. 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每个公民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形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No.8拓展案参考答案2-5:BBAB 6-10:AAADB11.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积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传统汽车将逐步被淘汰,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是大势所趋。
②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研发和政策支持,力争我国汽车企业在未来市场的有利地位。
③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发展。
我国只有抓住机遇寻求突破, 才能实现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No..7拓展案 参考答案 2.B 3.B 4.A5.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企业知名品牌是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企业知名品牌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
6. 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每个公民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形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No.8拓展案参考答案2-5:BBAB 6-10:AAADB11.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要积极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传统汽车将逐步被淘汰,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是大势所趋。
②发展具有普遍性,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我国要加大对新能源汽车的投入研发和政策支持,力争我国汽车企业在未来市场的有利地位。
③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质变实现的,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发展。
我国只有抓住机遇寻求突破, 才能实现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No..7拓展案 参考答案 2.B 3.B 4.A5.整体与部分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整体由部分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要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企业知名品牌是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造企业知名品牌是提升国家形象的重要方式。
6. 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这要求我们要重视局部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每个公民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国家的整体形象,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为国家精神文明建设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No.8拓展案参考答案2-5:BBAB 6-10:AAADB11.①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