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预拌混凝土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宁夏预拌混凝土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报告摘要说明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已形成从材料设计、原材料

制备、混凝土生产、物流运输到工程服务的产业链,为我国基础设施及各

类建筑工程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在市场及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快速提升,产业结构不断改善。2017年规模以上企业生产预拌混凝土18.6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3%;完

成主营业务收入约6000亿元,同比增长约5.9%,实现利润约600亿元,发展成就显著。

全国混凝土行业从业人数超过500万人,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

要产业。预拌混凝土则是混凝土行业的主力军,近年来的特大工程、重点

工程、重要结构几乎都采用了预拌混凝土,如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政工程、公路和铁路交通、跨海大桥、核电、军工、港口、冶金等几乎

无一例外都使用了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在国民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中发

挥着巨大的作用。

该预拌混凝土项目计划总投资5525.2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

资4543.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24%;流动资金981.4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76%。

本期项目达产年营业收入8242.00万元,总成本费用6349.63万元,税金及附加96.50万元,利润总额1892.37万元,利税总额

2249.89万元,税后净利润1419.2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830.6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4.25%,投资利税率40.72%,投资回报率

25.69%,全部投资回收期5.39年,提供就业职位144个。

预拌混凝土是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矿物

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目前,全球预拌混凝土透率超过80%的国家有美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中国仅为44.8%,随着国家政策推动及技术水平提升,未来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2019年上半年,全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同比增长5.8%,较去

年同期下滑0.2个百分点,且出现季度性下滑走势。然而混凝土与水泥制

品行业主要产品产销量却出现大幅增长走势,似乎与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

长走势出现背离。仔细分析固定资产投资内部结构可以发现,拉动混凝土

与水泥制品需求的投资部分增速是保持增长的。

宁夏预拌混凝土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

第一章项目总论

第二章项目市场前景分析

第三章主要建设内容与建设方案

第五章土建工程

第六章公用工程

第七章原辅材料供应

第八章工艺技术方案

第九章项目平面布置

第十章环境保护

第十一章职业安全

第十二章投资风险分析

第十三章节能

第十四章项目进度说明

第十五章项目投资情况

第十六章项目经济效益可行性

第十七章项目招投标方案

附表1: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表2:土建工程投资一览表

附表3:节能分析一览表

附表4:项目建设进度一览表

附表5:人力资源配置一览表

附表6: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附表7:流动资金投资估算表

附表8:总投资构成估算表

附表9:营业收入税金及附加和增值税估算表附表10:折旧及摊销一览表

附表11:总成本费用估算一览表

附表12:利润及利润分配表

附表13:盈利能力分析一览表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建设背景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已形成从材料设计、原材料制备、混凝土生产、物流运输到工程服务的产业链,为我国基础设施及各类建筑工程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近年来,在市场及国家政策的推动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快速提升,产业结构不断改善。2017年规模以上企业生产预拌混凝土18.68亿立方米,同比增长9.3%;完成主营业务收入约6000亿元,同比增长约5.9%,实现利润约600亿元,发展成就显著。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政府已将生态环境保护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力度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治理环境污染,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环保新政:2014年4月24日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执行)颁布。2015年3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把“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写进中央文件,成为指导中国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主席令第三十一号)

(2016年1月1日执行)颁布。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7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关于划定并严守生态保护红线的若干意见》;7月,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水利部颁布《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01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主席令第六十一号)施行;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长江经济带时强调“新形势下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对长江沿线环保整治提出了严格要求;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发布;6月,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8月,生态环境部发布《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监督检查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除上述环保新政外,2015年7月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环境保护督察方案(试行)》,提出建立环保督察工作机制。从2016年初开始,历时两年中央环保督察已实现全国覆盖,并将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作为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的重点。中央环保督察在两年内共分五个督察批次(含

河北省试点),优先督察环境问题突出、重大环境事件频发和环保责任落实不力的地区,每个省(区、市)督察时间为1个月。

从近年来国家发布的一系列环保新政看出,政府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物防治的决心和力度非常大。未来,国家对污染防治、打击“散乱污”的力度会越来越大,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倒逼预拌混凝土产业向绿色发展转型。

二、报告编制依据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2、《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细则》(2010年本)。

4、国家现行和有关政策、法规和标准等。

5、项目承办单位现场勘察及市场调查收集的有关资料。

6、其他有关资料。

三、项目名称

宁夏预拌混凝土生产线建设项目

四、项目承办单位

xxx科技发展公司

五、项目选址及用地综述

(一)项目选址方案

项目选址位于xx经济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规划电力、给排水、通讯等公用设施条件完备,建设条件良好。

宁夏回族自治区,简称宁,是中国5个自治区之一,首府银川。位于中国西北内陆地区,界于北纬35°14'-39°14',东经104°17'-109°39'之间,东邻陕西,西、北接内蒙古,南连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总面积

6.64万平方公里,位于四大地理区划的西北地区。宁夏地形从西南向东北逐渐倾斜,丘陵沟壑林立,地形分为三大板块:北部引黄灌区、中部干旱带、南部山区。宁夏地处黄河水系,地势南高北低,呈阶梯状下降,全区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截至2018年末,宁夏回族自治区下辖5个地级市,9个市辖区、2个县级市、11个县;2019年常住人口694.66万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705.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279.85亿元,第二产业1650.26亿元,第三产业1775.07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4094元。

(二)项目用地规模

项目总用地面积16294.81平方米(折合约24.43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预拌混凝土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规划建设要求。

六、土建工程建设指标

项目净用地面积16294.81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11127.73

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8087.24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12336.75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1181.99平方米。

七、产品规划方案

根据项目建设规划,达产年产品规划设计方案为:预拌混凝土xxx

单位/年。综合考xxx科技发展公司企业发展战略、产品市场定位、资

金筹措能力、产能发展需要、技术条件、销售渠道和策略、管理经验

以及相应配套设备、人员素质以及项目所在地建设条件与运输条件、

xxx科技发展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原辅材料的供应保障能力等诸多因素,项目按照规模化、流水线生产方式布局,本着“循序渐进、量入而出”原则提出产能发展目标。

八、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一)项目总投资及资金构成

项目预计总投资5525.23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4543.7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82.24%;流动资金981.49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17.76%。

(二)资金筹措

该项目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自筹。

(三)项目预期经济效益规划目标

项目预期达产年营业收入8242.00万元,总成本费用6349.63万元,税金及附加96.50万元,利润总额1892.37万元,利税总额

2249.89万元,税后净利润1419.28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830.61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4.25%,投资利税率40.72%,投资回报率

25.69%,全部投资回收期5.39年,提供就业职位144个。

九、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一)公司概况

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企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在“梦想、责任、

忠诚、一流”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围绕业务体系、管控体系和人才

队伍体系重塑,推动体制机制改革和管理及业务模式的创新,加强团

队能力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公司打造成为国内一流的供应

链管理平台。经过10余年的发展,公司拥有雄厚的技术实力,完善的

加工制造手段,丰富的生产经营管理经验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保证体系,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公司将继续提升供应链构建与管理、新技术新

工艺新材料应用研发。集团成立至今,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第一、自主创新、持续改进,以技术领先求发展的方针。

公司能源计量是企业实现科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没有完善而准

确的计量器具配置,就不能为企业能源消费的各个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能源计量工作也是评价一个企业管理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志;项目

承办单位依据ISO10012-1标准建立了完善的计量检测体系,并通过审

核认证;随后又根据国家质检总局、国家发改委《关于加强能源计量

工作的实施意见》以及xx省质监局《关于加强全省能源计量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依据国家《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76-2006)的要求配备了计量器具并实行量化管理;项目承办

单位已经建立了“能源量化管理体系”并通过了当地质量技术监督局

组织的评审认证,该体系的建立,进一步强化了项目承办单位对能源

计量仪器(设备)的管理力度,实现了以量化管理促节能,提高了能

源计量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凭借着不断完善的能源量化体系,实

现了对各计量数据进行日统计、周分析、月汇总、年总结,通过能源

计量数据的有效采集、处理、分析、控制,真实反映了项目承办单位

能源消费的实际状态,为节能降耗、保护环境、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从而大大提高了项目承办单位的能源综合管

理水平。公司始终秉承“集领先智造,创美好未来”的企业使命,发

展先进制造,不断提升自主研发与生产工艺的核心技术能力,贴近客

户需求,助力中国智造,持续为社会提供先进科技,覆盖上下游业务

领域的行业综合服务商。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经形成一个成熟的核心管理团队,团队具

有丰富的从业经验,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企业的定位都有着较深刻

的认识,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公司发展战略和经营理念,有利于公司在

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权。公司通过了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严格

按照上述管理体系的要求对研发、采购、生产和销售等过程进行管理,同时以客户提出的品质要求为基础,建立了完整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保证产品质量的优质、稳定。

(二)公司经济效益分析

上一年度,xxx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15.44万元,同比增长24.04%(933.25万元)。其中,主营业业务预拌混凝土生产及销售收入为3979.46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82.64%。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公司实现利润总额1231.45万元,较去年同

期相比增长286.49万元,增长率30.32%;实现净利润923.59万元,

较去年同期相比增长132.21万元,增长率16.71%。

十、主要经济指标

主要经济指标一览表

第二章项目市场前景分析

一、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概况

全国混凝土行业从业人数超过500万人,已成为国民经济中的一

个重要产业。预拌混凝土则是混凝土行业的主力军,近年来的特大工程、重点工程、重要结构几乎都采用了预拌混凝土,如城市重大基础

设施建设项目、市政工程、公路和铁路交通、跨海大桥、核电、军工、港口、冶金等几乎无一例外都使用了预拌混凝土,预拌混凝土在国民

经济的建设和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但是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政府的政策调控,严重打压了房地产市场

和基础建设工程的进度,从而波及商品混凝土产量和企业的生存,原

材料和人工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直线下降,需求量忽上忽下,让混凝

土企业像坐过山车一样心惊胆战。

预拌混凝土发展很不均衡,南方和东部沿海城市预拌混凝土兴起

较早,发展较快,已经普及到了县级市甚至乡镇;北部和西部地区起步

较晚,还主要是集中在省会城市和地级城市。就全国而言,规模小、

属地建设的站点占多数,大型的、集团化管理和跨地区分布的较少。

发达国家预拌混凝土的用量一般要占现浇混凝土总量的80%以上,而我国只有上海、北京、广州、南京、沈阳、大连、常州等几个少数

城市达到60%左右,发展很不均衡,有的地区才刚刚起步,还有的地区预拌混凝土为零,预拌混凝土占混凝土总量的比率全国平均只有30%左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发达国家的混凝土平均强度等级已达到40~50MPa,大量应用了

C60、C80混凝土,最高已达到200MPa,而我国混凝土平均强度仍以

C30为主,C80~C100的混凝土虽已研制成功,但目前还只在少量的重

点工程或重要部位进行应用,距离实际工程的大量应用尚需一段时间。

因为混凝土主要是用作建筑结构材料,所以它将直接关系到人们

的居住安全,甚至生命安全,关系到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我

们应该高度重视混凝土的进步与发展。

由于混凝土质量影响因素多,技术复杂,工艺、材料、管理及控

制手段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都能导致混凝土生产质量始终存在着不可

预见性的风险和隐患,这种风险和隐患超过一定限值就会造成质量事故。由于混凝土的不可修复性,一旦发生质量事故,就会给国家和人

民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这样的例子在全国时有发生,教训非

常深刻。

混凝土质量“事前控制”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质量检查和验

收滞后(一般28天),基本上等于是“死后验尸”,往往发现问题时损

失已经无法避免。

预拌混凝土是一个特殊的行业,由建筑施工与建筑材料生产企业

演变而成,由于多年来形成的传统行业划分,预拌混凝土始终处于行

业边缘,政府对行业的管理缺乏适宜的政策和必要的手段。

二、预拌混凝土市场分析预测

预拌混凝土是指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入的外加剂、

矿物掺合料等组分按一定比例,在搅拌站经计量、拌制后出售的并采

用运输车,在规定时间内运至使用地点的混凝土拌合物。

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预拌混凝土行业已形成从材料设计、原

材料制备、混凝土生产、物流运输到工程服务的产业链,为我国基础

设施及各类建筑工程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最近几年,在市场及国

家政策的推动下,行业规模持续扩大,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快速提升,产业结构不断改善。

同时,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政府对预拌混凝土推广力度加大,以及对现拌混凝土的使用场景进一步限制,使得我国预拌混凝土

渗透率保持稳定上升,从2013年的40.8%提升至2017年的44.8%,2018年预计继续升至46.0%。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预拌混凝土渗透率还有很大提升空间。数据显示,2017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的预拌混凝土渗透率超过80%,英国、法国的预拌混凝土渗透率也在70%以上,而我国还不到50%,差距明显。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由于原材料价格高企,导致预拌混凝土平均价格有所上涨。预拌混凝土生产的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水、外加剂、参合料等,其中水泥在预拌混凝土生产中成本占比较高,是最主要的原材料之一。而受去产能影响,最近三年水泥产量持续下滑,2018年全国水泥产量为21.8亿吨,同比减少6.03%。

在此背景下,水泥价格明显走高,2019年6月3日,全国水泥价格指数仍维持在150以上的高位。水泥价格的上涨进而推动预判混凝土价格增长,2017年预判混凝土价格达337.1元人民币/立方米,2018年预计达418.0元人民币/立方米。

在进行水泥生产以及天然砂石开采工作的过程当中,不仅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同时还会对周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破坏。并且在生

产预拌混凝土的过程当中,还会消耗大量的电能以及柴油,间接产生

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推动预拌混凝土行业绿色发展势在必行。

目前,全国各地预拌混凝土绿色发展的积极性很高,且渐成气候,已涌现出一批预拌混凝土绿色环保标杆企业,如中国西部建设股份有

限公司兴城混凝土分公司、四川兴城港瑞建材有限公司等。

除了绿色发展,智能制造也是预拌混凝土行业的重要方向。近年来,包括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南方路机、郑州新水工以及徐工集团

等在内的预拌混凝土装备制造骨干企业都有自己独到的技术与装备优势,获得发明专利与实用新型专利,成功开发出先进的绿色环保、低

碳节能与智能制造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并成功应用到国内外众

多新型预拌混凝土绿色智能工厂建设中,运营良好。

除了智能装备开发外,也有企业致力于预拌混凝土智能化生产控

制与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聚焦混凝土企业采购、调度、生产、物流、技术、财务六大核心业务,将这些业务融为一体形成一个全新的

智能生态链,实现对混凝土企业的一站式智能化生产与管理。

二、预拌混凝土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全球预拌混凝土透率超过80%的国家有美国、日本以及澳大利亚,中国仅为44.8%,随着国家政策推动及技术水平提升,未来仍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