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新人教版 (51)

合集下载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3)分析诗歌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互读、集体读等多种方式,提高朗读能力。

(2)通过讨论、探究,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学会从诗歌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归纳总结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的美,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2)理解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高尚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的把握。

2. 诗歌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意象的理解。

2. 诗歌意境的体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对《天上的街市》作者、背景的掌握情况。

(2)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2)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并分享讨论成果。

(2)全班交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谈谈对诗歌主题思想的把握。

4. 诗歌拓展:(1)让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画面。

(2)引导学生从诗歌中汲取灵感,创作自己的诗歌。

5.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强调诗歌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诗歌。

2. 结合诗歌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 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歌,分析其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的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如朗读录音、读后感、修辞分析等,评估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语文《天上的街市》说课稿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语文《天上的街市》说课稿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语文《天上的街市》说课稿教案优秀教案一、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是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首现代诗,作者是郭沫若。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想象中的天上的街市,以鲜明的意象和优美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把握诗歌的意境;(3)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欣赏诗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的内涵;(3)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歌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通过诗歌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诗歌的朗读与背诵;(2)诗歌意境的理解与欣赏。

2.教学难点:(1)诗歌表现手法的把握;(2)诗歌情感的理解与传达。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天上的街市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2)简要介绍诗歌的作者郭沫若,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诗歌朗读与背诵(1)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2)学生自主朗读,注意节奏和韵律;(3)组织学生进行背诵比赛,巩固记忆。

3.理解诗歌内容(1)引导学生逐句理解诗歌的意思;(2)通过问题驱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诗歌的理解;4.欣赏诗歌意境(1)展示天上的街市的图片,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美好意境;(2)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的画面;5.学习诗歌表现手法(1)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2)让学生举例说明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6.小组讨论(1)分组讨论诗歌的情感表达;(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自己的观点;7.课堂小结(2)强调诗歌的审美价值,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8.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诗歌;(2)结合诗歌内容,写一篇描绘天上的街市的想象作文。

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

《天上的街市》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o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o理解诗歌中的意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目标o通过朗读、想象,培养联想和想象能力。

o品味诗歌语言,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o体会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o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的意境。

o分析诗歌中的联想和想象,感受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o理解诗歌的主题,体会诗人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想象法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走进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3.研讨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情境导入(3 分钟)o播放一段轻柔舒缓的音乐,展示一些美丽的星空图片。

o引导学生描述自己看到星空时的感受,从而引出课题。

2.作者及背景介绍(5 分钟)o介绍郭沫若的生平、文学成就以及本诗的创作背景。

3.初读诗歌,整体感知(10 分钟)o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清节奏。

o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标注节奏和重音。

o学生个别朗读,师生共同评价。

4.研读诗歌(15 分钟)o学生默读诗歌,思考:诗歌描绘了哪些景物?o小组讨论,交流答案。

o教师引导学生明确诗歌中的意象,如“街灯”“明星”“街市”“物品”“牛郎织女”等。

5.课堂小结(2 分钟)o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对诗歌意象的初步理解。

6.布置作业(5 分钟)o熟读诗歌,尝试背诵。

o思考诗歌中这些意象组合在一起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第二课时1.复习导入(3 分钟)o请学生背诵诗歌。

o回顾上节课所学的诗歌意象。

2.分析联想与想象(12 分钟)o引导学生找出诗歌中由现实到想象的过渡句。

o小组讨论:哪些是联想,哪些是想象?它们有什么区别?o教师讲解联想与想象的概念及在诗歌中的体现,如由街灯联想到明星是联想,想象天上的街市及牛郎织女的生活是想象。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一. 教材分析《天上的街市》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描绘了夜空中璀璨的星群,将其比喻为天上繁荣的街市,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同时,本文也涉及到了一些生僻字和词语,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重点掌握。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基础,能够独立阅读和理解课文。

但部分学生在词汇量和阅读理解方面仍有待提高。

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僻字和重点词语;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和审美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和审美情趣。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僻字和重点词语的认读与理解;2.课文中隐含的意境和情感的把握;3.培养学生将现实生活中的事物与诗歌相联系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阅读课文,自主探究生僻字和重点词语的含义;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课堂互动性;4.情感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世界。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2.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和音乐资料;3.生僻字和重点词语的注释;4.课堂讨论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音乐,为学生营造一个富有诗意的氛围,引出课文《天上的街市》。

2.呈现(10分钟)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僻字和重点词语,并对课文进行简要讲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生僻字和重点词语的理解。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巩固(10分钟)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结合讨论成果,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天上的街市教案及反思

天上的街市教案及反思

天上的街市教案及反思《天上的街市》是一首文质兼美的诗歌,意境优美,节奏舒缓,它把积极的情感寄寓在新奇的联想和想象中。

下面是我为你带来《天上的街市》教案及反思,欢迎阅读。

《天上的街市》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和能力: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过程和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重点: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理解诗中联想和想象的运用,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教学设想:1、这首小诗是辐射性很强的教材内容,由它可引发出典型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和用这个题材创作的诗文,如《迢迢牵牛星》、《秋夕》等,所以学习本诗应尽量开发出这些学习资源。

2、这首诗很美很短,学习时应指导学生学会用恰当的语气语调语音语速有感情朗读,注意分清节奏,念准重音;同时在读好的基础上,当堂背下来。

3、联想自然、想象丰富是本诗的一大特点,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所以在拓展延伸、课外作业设计中突出联想、想象能力的训练。

教前准备:老师:准备幻灯片、课文录音、钢琴曲《星空》。

学生:阅读《牛郎织女》故事;预习致疑,通过四人小组讨论,摘出较有价值的疑难问题,并写下本组对这些问题的初步意见,"问"与"答"都写在课堂活动记录表里,确定好发言人,准备向班级汇报本组探究结果,进行班级交流。

教学过程:一、导入昨天同学们都已读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谁能用一小段话概述一下?一年相会一次,虽然他们的生活有点悲惨,不很完美。

但是诗人郭沫若却怀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展开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地运用了《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为我们写下了一首清新的抒情小诗《天上的街市》。

大屏幕显示: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

现代著名诗人、剧作家。

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

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

七年级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主题思想和内容。

(3)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

(2)学会欣赏诗歌,提高审美情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认读和理解。

2. 诗歌主题思想的把握。

3. 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抽象的意境的理解。

2. 诗歌情感的体会。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诗歌的意义。

2.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感受诗歌的美。

3. 采用合作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诗歌插图,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认读生字词,理解诗歌的基本意义。

3. 课堂讲解讲解诗歌的字词、句段,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解读诗歌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4. 合作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5. 诗歌朗诵挑选学生进行诗歌朗诵,体会诗歌的韵律美。

6. 课堂小结7. 课后作业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8.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作业批改等方式,评价学生对诗歌的字词、句段和主题思想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审美情趣。

3. 通过课后练习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程度。

七、教学资源:1. 诗歌原文及注释。

2. 与诗歌相关的背景资料。

3. 多媒体教学设备。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诗歌朗读、字词讲解、主题思想分析。

2. 第二课时: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分析、合作探讨、诗歌朗诵。

九、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语文七年级上册天上的街市教案 1一、教学目标:1、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的感情。

2、体会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

3、领会诗歌优美的语言和意境。

4、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初步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二、重点:品味诗歌语言。

三、难点:对诗歌主题的探讨。

四、课时: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一) 情境导入:同学们,在你们每天晚自修回家的路上,那淡淡的月色,隐约闪着几颗星星的夜空,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我请大家一起来看图片,领略星空的美景。

powerpoint(下面简称pp):星空图片。

这是画家和摄影师向我们展现的星空色彩图,那在诗人眼里星空又是怎样的?请大家打开课文《天上的街市》,走近郭沫若,走进他的星空世界。

(二) 简介:问:大家以前有无接触过郭沫若和他的文章?出示投影:郭沫若先生简介。

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诗人学者,代表诗集有《女神》、《星空》等。

(三) 整体感知1、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大声地读一读,完成两件事:① 圈出不熟悉的字词,借助工具书或询问老师解决。

② 要求读准字音、节奏,读得流利。

2、个别学生读,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听,读后纠正字音、节奏。

3、老师配乐范读,学生思考:从诗中你看到了怎样的星空?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小结:跟着郭沫若,我们领略了别样的星空风光图,那美丽的天上的街市,珍奇的物品、骑着牛儿的牛郎织女、似流星的灯笼,是否吸引了你的目光,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四) 读出自己。

pp:找出你最喜爱或感触最深的画面,大声读一读,并说说理由。

预设:1、第一幅画:朗读方式:对读。

关键词:明、无数、点、亮、现。

知识点:联想的特点。

2、第二幅画:朗读方式:齐读。

关键词:缥缈、美丽、没有、珍奇。

知识点:想象的特点。

3、第三幅画:朗读方式:想象读。

(语气:亲切;情感:对幸福的向往之情。

)关键词:浅浅、不甚、来往。

知识点:想象的特点。

4、第四幅画:朗读方式:再创造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天上的街市》教案

《天上的街市/郭沫若》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知诗歌内容,理解作者通过诗歌传达的思想感情。

2. 引导学生学会欣赏诗歌的优美语言和意境,培养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3. 通过对诗歌的解析,帮助学生理解联想和想象在诗歌创作中的运用,并尝试在自己的写作中加以运用。

教学重点:1. 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 感受诗歌的意境和情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教学难点:1. 联想和想象在诗歌创作中的理解与应用。

2. 体会作者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包含诗歌的音频、相关图片等。

2. 黑板或白板,用于书写关键词和诗歌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播放星空图片,引导学生欣赏星空的美丽与神秘。

2. 提问:同学们,看到这么美的星空,你们想到了什么呢?有没有想过星空里也可能有街市,有人们的生活呢?3. 引出新课: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现代著名诗人郭沫若创作的一首充满想象力的诗歌——《天上的街市》。

二、新课讲解1. 教师介绍郭沫若及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环境。

2. 教师范读诗歌,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学生自由朗读诗歌,尝试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4. 分段讲解诗歌内容,重点讲解诗歌中的联想和想象部分,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如何通过联想和想象创作出如此美妙的诗歌。

5. 讲解诗歌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

三、课堂练习1. 分组朗读诗歌,互相评价朗读效果,提高朗读水平。

2. 小组讨论:诗歌中哪些部分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3. 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诗歌的内容,并谈谈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四、课堂小结1. 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强调联想和想象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多阅读诗歌,培养对诗歌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作业布置:1. 背诵并默写《天上的街市》这首诗歌。

2. 尝试创作一首关于星空或自然景色的诗歌,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上的街市》是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奇思妙想”中的一篇课文。

此单元共四篇文章,除郭沫若诗外,还有两篇童话和一篇散文诗,分别是:列夫.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屠格涅夫的《蔚蓝的王国》。

除主体课文外,”诵读欣赏“部分收录了《迢迢牵牛星》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两首古诗,“写作”部分的主体是“想象”。

本单元的四位作家从天上到人间,从事物到人物,从现实到未来,驰骋想象,奇妙无比。

这些想象植根于现实生活,包含哲理,给人以启迪。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即为“想象”,导语中渗透着对想象的基本要求:合乎情理且富有新意。

课后习题一指向诗歌主旨与作者情感;第二题指向比喻修辞手法的理解与运用;第三题指向想象的拓展与迁移。

二、设计思路
现代格律诗的特点是讲究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而这“三美”可以通过一种手段直观表现出来,那就是朗读。

《天上的街市》诗句匀称,音韵和谐,是一首非常适合朗读的诗歌。

希望通过本课教学,把“音读——意读——情读”三位一体的诗歌朗诵方法深深地植根到学生心中。

首先,通过设置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

随后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记忆作家作品、文学常识,了解写作背景,这些都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音读”环节,学生初步朗读,扫清字音障碍,学习一些停顿和重读的技巧。

在“意读”环节,重点放在品味诗句并体会其内涵,分析联想和想象的手法。

在“情读”环节,利用多媒体演示,营造氛围,让学生伴着音乐展开想象,大声诵读。

最后,通过拓展阅读篇目,加深学生对想象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过程中时时围绕朗读来设计活动,在读中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在读中理解诗歌的意境美,在读中感悟诗歌的情感美,并重点启发学生以自己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去品味诗歌的意蕴。

三、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诗,读出节奏和韵律。

2、能找出诗中的联想和想象,自觉使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理解本诗。

3、能使用知人论世的诗歌赏析策略,说出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4、能找到诗歌中化用的牛郎典故,说出诗歌的主旨。

5、能找到诗歌中使用的比喻等修辞手法,说出其作用。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简介作者及背景
有人说,每个人在天空中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星星。

无论是发光发热的恒星,还是转瞬即逝的流星;不管是永远依偎在父母身边不愿长大的小卫星,还是有着远大理想按照自己轨道前进的行星,夜空中一定会有一颗星星是属于你的。

今天,就让我们和大诗人郭沫若一起,仰望星空,畅游苍穹,去寻找那颗属于你的星星。

请大家打开书192页,《天上的街市》(郭沫若),全班齐读。

2、检查预习,知人论世
郭沫若是与鲁迅齐名的一位文学巨匠,如果说鲁迅是以“思而深”叱咤文坛,那么郭沫若则以“学而广”名传千古。

请你说说对郭沫若和他的作品的了解。

请一学生介绍,老师归纳总结:
名:郭开贞
时:现代
作:诗集《女神》、《星空》;话剧《屈原》、《蔡文姬》。

评:诗人、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
结合历史知识思考,1921年的社会状况是怎样的?
简介写作背景。

在这样一个动荡的时期,郭沫若用浪漫笔调写天界,写牛郎织女,是闲情雅致那么简单吗?诗歌包含着作者怎样的情感?让我们一起朗读作品,稍后作答。

(二)朗读诗歌,感受音韵美
指导学生达到诗歌朗读的第一个层次:读准字音、读出音韵、节奏和重音。

分小组朗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给予指导。

1.读准字音。

2.读出音韵。

韵脚:市、奇;广、往;游、走。

3、节奏和重读。

(三)理解诗歌,体会意境美。

指导学生达到诗歌朗读的第二个层次:品味诗句,体会诗歌的深刻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感情,掌握联想和想象的手法。

学生轻声朗读课文,讨论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这首诗美在哪里?诗人有哪些奇思妙想?
读第一节,说说这段写了什么内容?街灯和明星有什么相似之处?
读第二节,说说天上的街市是什么样的街市?里面的物品现现实世界中一样吗?
读三、四小节,牛郎织女在天上的生活美妙吗?
2、诗人借助什么手法勾画了充满诗情画意、令人神往的美妙境界?
点拨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请你展开想象,描述一下你在天上的街市看到的景象。

(四)品读诗歌,感悟情感美
1、课文想象的牛郎织女的生活跟神话故事中的牛郎织女的生活有什么不同?
用已学过的古诗《迢迢牵牛星》引出牛郎织女的故事,了解中国传统节日七夕的由来。

2、结合以下主旨,思考诗歌的主旨:
(1)作者通过哪些词语表现了牛郎织女与神话传说中命运的不同?
(2)“那朵流星”中,“朵”改为“颗”字好不好,为什么?
(3)作者为什么要对传说中的故事情节做这么大的改动、
3、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联系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与作者苦闷的心情,体会作者对美好事物、幸福生活的执著追求和坚定信念。

(1921年的中国政局动荡,满目疮痍,灾难沉重,“五四”运动的高潮已经过去,诗人目睹祖国的现实,理想受挫,思想处于极度矛盾之中。

他对丑恶的现实不满和愤慨,要求对社会作彻底的改革,又希望在超现实的空想境界中寻找美好幸福的境界,这种情结凝结在他的诗之中。


4、回顾全诗,简要总结。

5、一边听音乐,一边有感情地朗读或背诵课文。

请你把自己想象成为在天街闲游的牛郎织女,或者是仰望星空、畅游苍穹的郭沫若本人,投入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身临其境地诵读出诗文。

(五)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大哲学家康德说,这个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能够深深地震撼着我们的心灵:那就是头顶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古今中外,人们对茫茫宇宙的关注从未间断过。

那么,这片震撼人心的璀璨落到诗人笔下又化作了怎样的诗行呢?今天,我们在《天上的街市》一课中,体味了作者绮丽的想象和想象背后的深意。

下面让我们伴着音乐,再次来自主体会本诗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情感,看看与前面朗读是不是有了不同?
教学反思:
1、这个教学设计重视朗读;
2、教学目标意识明确,始终把联想与想象作为教学重点;
3、注重整体赏析诗歌,没有对文本和字词的过度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