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舞剧的灵魂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五单元《春之祭(选段)》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高中音乐湘文艺版《音乐鉴赏》第五单元《春之祭(选段)》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舞剧与歌剧的异同,感受并理解音乐在舞剧中的重要作用。
②能够对以《春之祭》为代表的西方20世纪现代音乐所呈现出的特点有所认识。
2.过程与方法:
①能够运用对比与分析的方法认识舞剧与歌剧的区别,体会音乐在舞剧当中所发挥的作用。
②能够将感性认识与理性分析结合在一起,探究《春之祭》成为20世纪现代音乐代表作的原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舞剧音乐的感受与体验认识音乐背后所反映的美学思想与文化现象,进而引发对“创新”思维方式的思考。
②通过手语歌曲的学习实践,提醒学生对残疾人的关爱,并能够以感恩之心对待生活。
2学情分析
本节音乐欣赏课是根据湘教版第五单元第三课“舞剧的灵魂”的内容而拓展设计的。
本课内容以舞剧片段及舞剧音乐为主要教学内容。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拓展视野入手,对原教材内容进行了合理取舍,并补充了我省创作的中国民族舞剧的经典
作品《大梦敦煌》片段。
因为之前已经对舞剧片段分类做了专题欣赏,所以本节课对内容做了一定整合,在主题的选择上以“舞剧音乐”为主线展开教学,力求突出音乐在舞剧中的重要作用。
3重点难点
①对舞剧音乐作用的认识。
②对《春之祭》音乐作品风格客观的认识与评价。
小学六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五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准备了《⼩学六年级⾳乐上册教案五篇》,供⼤家参考!《花⾹⿎舞》教 教学⽬标 1.了解舞剧《⼩⼑会》剧情。
2.通过记忆法,随录⾳哼唱歌曲《花⾹⿎舞》,记忆主题旋律。
通过欣赏歌曲《花⾹⿎舞》,引导学⽣喜欢歌曲的江南⾳乐风格。
教学重、难点 记忆主题旋律,加深学⽣对⾳乐的理解,了解乐曲所表达的意境。
教材分析 《花⾹⿎舞》是民族舞剧《⼩⼑会》中的选曲,表现的是⼩⼑会起义军打败清兵和英兵,占领了上海城,⽼百姓跳起《花⾹⿎舞》欢迎起义军,庆祝胜利的情景。
《花⾹⿎舞》的旋律取材于江苏扬州地区的《渔篮花⿎》。
如果把它与《茉莉花》对照⼀下,可以明显地感到与《茉莉花》在旋律⾛向和节奏上的相似之处。
《花⾹⿎舞》“”《茉莉花》“” 歌曲为⼀段体,徵调式转宫调式,由五个乐句构成。
第⼀乐句六⼩节,围绕5⾳上下回转,连⾳与断⾳的交替运⽤和直接上⾏到⾳,使⾳乐显得明朗、活泼,前两⼩节的旋律与《茉莉花》第⼆、三⼩节的旋律⼀样,⼀开始就给⼈明显的江南⾳调特征,使⼈联想起江南特有的⽔乡景⾊。
第⼆乐句是第⼀乐句的变化重复,同头换尾,后半句从5下⾏到1在2⾳上回绕,⾳乐更显得柔和。
第三乐句和第四乐句是连接的两个乐句,每个乐句五⼩节,中间没有明显分句的痕迹。
前两⼩节节奏的变化和⼋分休⽌符的运⽤增添了歌曲的活泼情绪。
第五乐句是第四乐句的扩展句,共⼋⼩节,前三⼩节是衬词,⾳乐使⽤了前⾯部分乐句的元素,然后重复第四乐句结束。
全曲始终围绕着5⾳,最后转回宫调,婉转、细腻,具有典型的江南⾳乐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份供任课教师参考的完整教案) ⼀、导⼊新课 教学要求:⽼师利⽤多媒体⼿段播放舞剧⼩⼑会的⽚断,介绍《⼩⼑会》的剧情,介绍《花⾹⿎舞》在整个舞剧中的地位,激发学⽣的兴趣。
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的艺术鉴赏分析

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的艺术鉴赏分析芭蕾舞剧是西方独具代表性的舞蹈艺术形式,自20世纪初传入中国,便一直受到中国舞蹈创作者的继承、融合与创新,从题材选择、动作编排、音乐创作、舞美设计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中国化的再创造。
基于此,文章就中国原创芭蕾舞剧的艺术鉴赏进行分析。
标签:芭蕾;民族化;音乐舞美1 题材选择的民族化当芭蕾舞剧踏入中国的土地之后,受到环境和受众群改变的影响,创作者首先就得以中国化视角对芭蕾舞剧的叙事题材进行改造和选择。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文明,雄厚的文化积淀,能从中摄取的舞剧创作素材自然也丰富多样,就现当代创作的中国芭蕾舞剧作品而言,大部分的题材主要来自对中国的戏曲、神话传说、文学作品、影视作品、真实(历史)事件等的改编,原因在于这些题材具备了舞剧该有的“剧”的性质,它们富有的故事情节能够直接为整个主题内容搭建骨架,使得舞剧具有可舞性。
同时,摆脱“王子、公主”式的欧洲风格,而用西方芭蕾跳中国题材,也更符合本土观众的审美逻辑,从而奠定良好的观众基础。
50年代初,芭蕾舞剧《鱼美人》的成功,真正意义上开启了中国民族芭蕾舞剧探索的大门。
它取材于传统的中国神话故事,并且广泛吸收了中国民间舞蹈素材,其民族化的理念对后来中国芭蕾舞剧的创作发展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题材的民族化直接影响着主题的民族化,在此之后的《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等堪称经典之作,不仅在选材上极具中国特色,更适时地在革命时期展现出了中国人民英勇不屈的革命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民。
改革开放时期,大量取材于文学著作的优秀民族芭蕾舞剧涌现出来,为新时期的中国芭蕾舞剧创作带来了新的生机。
90年代到新世纪初,一批充满现代气息和人文情怀的作品在时代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如《二泉映月》、《黄河》、《春之祭》等,再到近几年的《八女投江》、《鶴魂》、《花木兰》等都各具特色,创作者们以中国故事为根基,拉近了芭蕾这个所谓的“舶来品”与中国观众之间的距离,勾画出了当前新时代中国芭蕾舞剧的多元化蓝图,展现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意蕴和精神内涵。
新编音乐鉴赏导学[1]
![新编音乐鉴赏导学[1]](https://img.taocdn.com/s3/m/42684b3ef111f18583d05adf.png)
一中外歌剧重点难点1.歌剧音乐体裁的主要特征,歌剧唱段的深刻内涵和韵味。
2.能以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的原则,联系姊妹艺术或其他相关学科,对接触到的社会音乐生活现象或音乐作品的音乐风格、文化特征做出恰当的评价及选择。
知识归纳1.歌剧:是一种将音乐、戏剧、文学(诗歌)、舞蹈、舞台美术等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
16世纪起源于意大利,17世纪传到法国,18至20世纪遍及世界各国,是现代歌剧的内容与形式逐步确立,并趋于日臻完美的境界。
2.中国歌剧简况:我国宋元以来形成的戏曲多达三百余种,它们具有歌剧的性质,西方人称“京剧”为“Chinese Opera”(中国歌剧)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我国近现代出现的新的戏剧音乐形式被称作“新歌剧”,这是为了与传统戏曲相区别的缘故,应该说,新歌剧既有别于传统戏曲,也不同于西洋歌剧。
3.著名歌剧简介:外国歌剧:(1)歌剧《卡门》是由法国梅利亚克、阿列维编剧,由被誉为“地中海艺术的太阳”的法国作曲家比才(1838—1875)作曲,剧情介绍:女工卡门是个善良的吉普姑娘,她爱上了军曹唐.霍塞,并用迷人的魅力使霍塞坠入情网。
霍塞不但因此遗弃了原来的情人——温柔而善良的来卡埃拉,并且因放走与人打架的卡门而被禁闭,后来甚至与上司朱尼加上尉拔刀相见。
不得不离开军队,加入卡门所在的走私团伙。
而这时卡门却已与斗牛士埃斯卡米里奥海誓山盟了,于是导致霍塞找埃斯卡米里奥进行决斗。
决斗中卡门又明显袒护斗牛士,更使霍塞难以忍受。
埃斯卡来里奥的胜利欢呼时,霍塞找到了她。
倔强的卡门拒绝他的爱情,最后死在霍塞的剑下。
全剧共四幕, 1872年开始创作,完成于1874年,1875年首演于巴黎。
剧中主要人物有:卡门吉普赛姑娘次女高音唐·霍塞龙骑兵男高音米卡埃拉霍塞原女友女高音艾斯卡米里奥斗牛士男中音朱尼加龙骑兵上尉男低音马拉利斯官员男中音弗朗斯塔基卡门的女友女高音麦西德卡门的女友女高音走私贩二人男中音、男高音龙骑兵、小贩、卖香烟的女人、吉普赛人、走私贩子若干时间:约1820年地点:西班牙塞维尔亚(2)“歌剧之王”居塞比·威尔第(Giuseppe Verdi,1813-1901)的三幕歌剧《茶花女》于1853年在威尼斯进行首演,虽然由于各种社会原因而遭到失败,但它很快就得到了全世界的赞誉,被认为是一部具有出色艺术效果的巨著,并由此成为各国歌剧院中最受欢迎的作品之一。
芭蕾舞剧白毛女赏析1500字

芭蕾舞剧白毛女赏析1500字篇一:芭蕾舞剧《白毛女》文献综述浅谈芭蕾舞剧《白毛女》文献综述专业:班级:作者:指导老师:摘要:本文通过各方面浅谈《白毛女》,在舞剧背景、表演形态及创作手法等方面都做了具体的了解。
舞剧是以芭蕾为基础,融汇中国丰富的民间舞蹈,并吸收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段,具有民族特色。
是一部以芭蕾艺术形式反映时代生活内容的舞剧,它既有很强的思想性,又塑造了鲜明的人物形象;既有中外艺术形式的巧妙结合,又富于浓郁的民族风格,是中国民族芭蕾的奠基作品之一。
关键词:舞剧,芭蕾艺术,民族特色,音乐芭蕾舞剧是综合音乐、美术、舞蹈于同一舞台空间的戏剧艺术形式,她的独特魅力在于三个艺术的密切合作造成时空一致、试听统一的艺术效果。
《白毛女》体现了运用芭蕾艺术独有的表现方式与中国革命题材的结合方面相得益彰的优势,因而它的创作演出的成功,也是在探索中国芭蕾民族风格的道路上迈出的坚实的一步。
1舞剧《白毛女》的背景及情节本剧是依据著名歌剧《白毛女》改编、创作的,是在周恩来总理提出的“革命化、民族化、大众化”的文艺改革的号召下编演成功的又一部中国芭蕾舞剧【1】。
故事反映了40年代的中国社会,地主恶霸对农民的剥削压迫,刻画了共产党领导下的农民对地主阶级的反抗。
这种题材正好配合了共产党当时的政策,也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此剧在五十年代初被改编成电影,在世界几十个国家放映。
六十年代初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改编成芭蕾舞,并带到中国演出,六五年上海舞蹈学校再次改编成现在这个版本的芭蕾舞。
故事情节:序幕:压不住的怒火第一场:杨白劳家。
除夕,农民杨白劳和喜儿父女准备过年。
汉奸恶霸地主黄世仁上门逼债,打死杨白劳,抢走喜儿。
王大春和乡亲们忍无可忍,奋起反抗。
赵大叔指点他们加入八路军。
第二场:黄家。
不堪凌辱的喜儿在张二婶的帮助下逃出虎口。
第三场:芦苇塘边。
狗腿子穆仁智紧追喜儿,在芦苇塘边发现喜儿失落的鞋子,误认喜儿投河已死,悻悻而归。
音乐鉴赏学业考试复习知识点

音乐鉴赏学业考试复习知识点第一单元音乐的欣赏1、《少女的祈祷》钢琴独奏曲,变奏曲式。
波兰女作曲家苔克拉。
芭达捷芙斯卡所作。
2赋格曲:用复调手法写的一种独立的音乐体裁,同时也是一种复调音乐曲式。
3赋格曲基本特征:由一个(有时有两个或多个)音乐主题在不同声部时隐时现、一再模仿、不断变化重现。
4赋格曲源于欧洲,在17-18世纪发展成熟和完善。
德国作曲家巴赫是欧洲复调音乐的代表人物。
5瞿小松中国当代作曲家,是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涌现出来的新一代作曲家的代表人物之一。
主要作品:交响组曲《山与土风》小提琴与乐队《山之女》大提琴与乐队《山歌》等。
6音乐:凭借声波振动而存在,在时间中展现,并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各种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的艺术。
7《山林之歌》是一部标题性的交响组曲,由五部分组成:A 山林的呼唤B 过山C 恋歌D 舞曲E 夜8《1812年序曲》俄国钢琴家、作曲家、莫斯科音乐学院创始人尼古拉。
鲁宾斯坦,邀请柴可夫斯基为莫斯科及工业博览会写的一部大型乐曲,供合唱队获管乐队使用。
9《马赛曲》法国国歌。
10柴科夫斯基:作品:舞剧《天鹅湖》歌剧《叶甫根尼。
奥涅金》钢琴独奏曲《六月—船歌》第二单元音乐的美1、音乐美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喜剧美、欢乐美、悲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2、优美是音乐美中最有普遍性的基本范畴,具有温柔、平和、纯净与细腻的特点。
3、优美的基本特征:舒展流畅的旋律、平稳有序的节奏、适中的速度与力度、均衡的结构形式。
4、壮美具有刚劲、果断、勇猛、粗狂的特点5、《牧歌》海默词,瞿希贤以内蒙古昭乌达盟的长调民歌,运用和声变奏手法改编成的一首无伴奏合唱曲6、#C小调奏鸣曲,也称《月光奏鸣曲》贝多芬作于1801年。
是一首钢琴曲7、《彩云追月》任光写的一首优美、典雅的民族器乐曲。
全曲为引子和带再现的三段体。
8、《国际歌》为带副歌的二段体结构,进行曲速度,大调式。
歌词由欧仁?鲍狄埃在1871年所作,皮埃尔?狄盖特于1888年为其谱曲。
高中音乐鉴赏上册复习题(答案)

高中音乐鉴赏上册复习题(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高中音乐鉴赏上册复习题第一单元音乐的欣赏1、钢琴独奏曲《少女的祈祷》是波兰的音乐家芭达捷芙斯卡创作的,音乐风格优美抒情。
乐曲由一段音乐主题加上四段变奏组成,主题之前有四小节简短的引子。
所以其解构图解是:引子+A+A1+A2+A3+A4 。
2、双簧管、长笛、英国管都属于西洋管弦乐队中木管组的乐器。
3、《1812年序曲》这部音乐作品是以1812年的俄法战争为背景,表现了两军交战的情景,作者是俄国音乐家柴科夫斯基。
4、柴科夫斯基的三部舞剧作品《天鹅湖》、《胡桃夹子》、《睡美人》,在乐坛享有盛誉,除此之外他的其他作品如:第六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管弦乐幻想序曲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也是乐坛上的经典之作。
5、美国音乐家科普兰认为欣赏的三阶段是:美感阶段、表达阶段、纯音乐阶段。
第二单元音乐的美6、音乐美分为优美、壮美、崇高美、欢乐美、悲剧美、喜剧美等六个基本范畴。
7、无伴奏合唱《牧歌》由瞿希贤根据内蒙古邵乌达盟同名长调民歌改编而成,原民歌为上下句结构的一段体,旋律优美,宽广悠远。
8、谈谈你对无伴奏合唱的评价。
9、贝多芬是德国音乐家,被誉为是“乐圣”。
他的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其中《第三交响曲》又称为《英雄交响曲》,原是献给拿破仑的,《第五交响曲》又被称为《命运交响曲》;第六交响曲又被称为《田园交响曲》;《第九交响曲》又被称为《合唱交响曲》,当中最著名的曲调就是《欢乐颂》。
10、列举出几首你认为表现优美意境的音乐作品,并简述它们在音乐上的共同点。
11、肖邦是波兰的音乐作家,他的作品中无不表达着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
他的音乐创作几乎全部都是钢琴作品,主要有极富民族特点的波兰舞曲、玛祖卡舞曲等。
音乐家舒曼曾评论他的作品是“隐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12、《彩云追月》的演奏形式是民族管弦乐合奏,曲作者是当时任上海百代唱片公司节目部主任的任光。
《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赏析与评论

《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赏析与评论一、《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概述《永不消逝的电波》是我国当代著名舞蹈艺术家李彤老师的代表作品之一。
该舞剧以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发生的众多社会变革和科技革新为背景,通过充满时代感的音乐和舞蹈,展现了我国社会飞速发展的变迁和人民生活的巨大变化。
舞剧通过对“电波”的审美表达和对人类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我国当代舞蹈作品的艺术高度和国际形象,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二、《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的细节分析1. 舞蹈编排:《永不消逝的电波》的舞蹈编排极富创意,舞者们用生动的舞姿和优美的舞步,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风貌和科技成果。
特别是在舞蹈的编排上,充分展现了时代感和科技感,给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
2. 音乐配搭:音乐作为舞剧的灵魂,承载了舞剧的情感和表达。
《永不消逝的电波》的音乐采用了现代电子音乐和传统民族音乐相结合的形式,既体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韵味,又契合了当代社会的现代感和潮流。
音乐在舞剧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使舞剧更加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
3. 舞剧主题:《永不消逝的电波》以电波为主题,体现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科技创新和社会进步。
电波作为信息传递的媒介,不仅是科技的象征,更是时代变革的标志。
舞剧通过对电波的审美表达,呈现了人类对于科技和时代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三、个人观点与体会《永不消逝的电波》是一部值得深入思考和品味的舞剧作品。
通过对舞蹈、音乐和主题的全面分析, 可以更好地理解我国当代舞蹈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舞剧所展现的我国社会变革和科技革新的题材, 带给观众强烈的震撼和思考,使人对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永不消逝的电波》也展现了我国文化自信和舞蹈艺术的国际影响力,为我国当代舞蹈艺术增添了新的光彩。
通过对《永不消逝的电波》舞剧的深度赏析与评论,可以更好地领略我国当代舞蹈的艺术魅力和时代内涵,感受到我国舞蹈艺术的高度和魅力。
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感受我国舞蹈的魅力与魄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徐 沛 东
作曲家。代表作有歌曲《
亚洲雄风》、《爱我中华
》、《辣妹子》等,歌剧
《将军情》、舞剧《篱笆
墙的影子》、影视音乐《
篱笆女人和狗》、《雍正
王朝》等。
16
.
1=E 4/4
..
5.5 5 3 2 1 7 6
《那根藤缠树》
5035
..
3
6.6 6 6 1 1 3 2
山上 一条 羊 肠 路,
• 3. 劫持的游戏(Mock abduction Jeu du rapt)这是整部舞剧中最粗 野、最恐怖的一段,舞蹈也是激烈而粗犷的。整个乐队变得越来越喧 闹,不时还传来雷鸣般的爆裂声。
• 4. 春天的轮舞(Spring rounds Rondes printanieres)单簧管奏起了 似乎无始无终的抒情旋律,像一支牧歌,充满了质朴的思慕之情,同 时又表达出热烈的愿望。
17
——
《
《 篱 笆
那 根 藤
墙缠
的树
影 子
》
》
精选课件ppt
18
那我风一抹还架那天声不是茅茅山村上一天去那满草草上前有阵一的条天屋屋一云阵月是羊乌,,条 道不呼 月那 肠云那我羊拐下啦一记路不根那肠把雨拉年忆,下藤藤路子,地年,还雨缠缠,河眼呼说是,树树地哟里,一不那眼,,里,含井朝出架里那我一心泪台的茅无根那架里哭一夕是草泪藤藤茅一不挂那屋却缠缠草根出老幕苦,想树树屋藤,辘幕楚哭。。,缠轳。。树,。
精选课件ppt
22
小结
精选课件ppt
23
音乐是听得见的舞蹈,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
《天鹅湖》中《天鹅主题》
塑造人物形象
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鱼美人》中《珊瑚舞》
渲染气氛 刻画人物形象
Page 14
《鱼美人》中《珊瑚舞》
描绘奇异的海底世界 刻画出珊瑚姑娘活泼、婀娜的形象
精选课件ppt
15
听音乐片段,这是哪部电视连续剧的主题歌?曲作者是谁?
《篱笆墙的影民子》族舞剧《篱笆墙的影子》
——电视连续剧《篱笆、女人和狗》主题歌
演绎了枣花通过两次不 同的婚变和改革大潮的 冲击,由一个普通的乡 村姑娘成长为一个具有 独立人生价值观的现代 女性的历程。
井台 一挂 老辘 轳,
. .....
0 3 3 2. 3 2 1
..
2. 1
7
6
6
5
5
5. 5
5
3
6
5
.
03
...
322
53
满 天乌 云
6 635 53
茅 草 屋, 那根
不 下 雨, 眼里 无泪 却 想 哭, 那架
.
..
.
6635 53 2 03 26 1
藤 缠 树, 那 根 藤 缠
树。
精选课件ppt
精选课件ppt
21
作品简介
• 1. 引子(Introduction )舞剧以独奏大管在高音区吹出的一支阴郁的 立陶宛民间曲调开场,它那神秘的音响把我们带到了史前时期的一座 孤寂的山谷。在这里,春天即将来临,大地逐渐苏醒,一群男女在静 静地沉思。
• 2. 春天的征兆(The harbingers of spring Dansre des adolescentes )(大地回春;青年舞曲)这一段以模仿沉重踏步的节奏作为开始, 青年们和着这种粗野的节奏而跳舞。这是“春天到来”的欢乐宣告。
地里 一架 茅草 屋.
.... ..
5. 5 5 3 3 2 2 1 2 1 0 7 6 3. 5 3 5 3 2 6 1
.
村前 一道 拐 把子 河 哟, 心里 一根 藤 缠 树。
......
..
.....
.
0 3 3 2. 3 2 1
2. 1 7 6 6 5 5 0 2 2 2. 3 2 6 1
风声 一 阵阵 呼啦 啦地 呼,
《珊瑚舞 》
在音乐中—,—你选联自想舞到剧了《怎鱼样美的人场》景和形象?
精选课件ppt
12
Hale Waihona Puke 精选课件ppt13
《珊瑚舞》是《鱼美人》第一幕第二场中的一段舞曲。乐曲采用单二段 小尾声写成。第一段由长笛和短笛吹出一连串十六分音符组成的旋律 着意表现珊瑚在光照下闪动的活泼,玲珑夫人形象。第二段由大管和 单簧管交替奏出旋律,突出的表现珊瑚在水中婀娜多姿的形态。
精选课件ppt
8
踢踏舞
旦角
斗 笠 舞
4、 舞剧在西方统称为芭蕾, 19世纪以后技术上最重要的特征是: 。
足尖舞技巧
精选课件ppt
10
《鱼美人》
讲述海底的公主鱼美人和勇
敢的猎人,在人参老人的帮助 下,战胜了山妖的魔法,有情 人终成眷属的故事。
中国舞剧探索“洋为中用”的一次成功实践
精选课件ppt
11
总体概述
《春之祭》是美籍俄罗斯作曲家斯特拉文斯基创作 的一部现代芭蕾舞剧。这是迄今为止最后一部从传 统意义上进行编舞的作品,标志着戏剧手段的不断 极端化和逾越对传统舞蹈的理解这一发展过程的结
束点和转折点。
19
作者简介(斯特拉文斯基)
美籍俄国作曲家、指挥家,西方现代派音乐的重要人物。 父为圣彼得堡皇家歌剧院男低音歌手。他曾师从里姆斯基 一科萨夫学作曲。1920年起斯特拉文斯基成为法国公民, 1939年定居美国,并先后入法国籍和美国籍,从事指挥和 创作活动。1971年4月6日,斯特拉文斯基逝世于美国纽 约。作品众多,风格多变。
精选课件ppt
20
作者简介
• 其创作大致可分三个时期:俄罗斯风格时期、新古典主义 时期、序列主义时期。
• 斯特拉文斯基由于政治上的原因,他长期脱离祖国,生活 在国外。这使得他生活经历复杂,创作作品众多,风格多 变。从主要代表作为早期三部舞剧音乐《火鸟》《彼得鲁 什卡》《春之祭》。其他重要作品还有舞剧《婚礼》《普 尔钦奈拉》《阿波罗》《竞赛》,歌剧《俄狄普斯王》《 浪子的历程》《普西芬尼》《诗篇交响曲》《三乐章交响 曲》钢琴曲《俄罗斯圣歌》《我儿童时期的回忆》等。
精选课件ppt
1
舞剧在西方统称为
舞
“芭蕾”,即跳舞的意思。
剧
它是一种以舞蹈为主要表现
的
手段,综合音乐、美术、文
概 念
学等艺术形式,表现特定的
人物和一定的戏剧情节的舞
台表演艺术。
精选课件ppt
2
精选课件ppt
3
1、舞剧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 , 形成于16世纪的 。
A、法国
意大利
B、意大利
法国
C、英国 法国
精选课件ppt
4
2、结合图片,说出舞剧中的舞蹈种类:
舞会舞
杂技性舞蹈
精选课件ppt
5
2、结合图片,说出舞剧中的舞蹈种类:
现 代 舞
精选课件ppt
武 术
6
2、结合图片,说出舞剧中的舞蹈种类:
民
古
族
典
舞
舞
宫 廷 舞
精选课件ppt
7
3、结合图片,说出舞剧中舞蹈的主要表现形式:
独
双 人
舞
舞
三
群
人
舞
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