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亲属称谓词讲课

合集下载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亲属称谓词教学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亲属称谓词教学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亲属称谓词教学摘要:亲属称谓词是主要用于亲属之间表示称谓的词。

汉语的亲属称谓词系统相较于其他语言,非常复杂,同时还存在着拟亲属称谓以及亲属称谓词的泛化现象,是外国人学汉语的难点之一。

教学时,在重点讲解常用称谓词的基础上,应加强不同语言间称谓词的对比,同时可进行偏误预警。

关键词:亲属称谓词;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对比;偏误预警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8006203亲属称谓词是建立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之上的亲属之间用于称谓的词。

亲属称谓词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与本人关系的名称,在各种语言中具有普遍性。

亲属称谓词在民族语言中自成体系,相对稳定,这些称谓词不仅表达了人们之间的亲情关系,从中亦可窥见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1]。

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相对于其他语言而言,非常复杂,确定关系的要素包括血亲与姻亲、直系与旁系、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

这些要素纵横交错,形成了复杂的亲属网络系统,在每一个网络的结点都有一个具体的称谓词,不可谓不细密精确。

亲属关系首先可分为血亲和姻亲,而血亲又有宗亲、外亲之别,宗亲指与自己同姓的亲属关系,包括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儿女、孙子孙女等;外亲指与自己有血缘关系但不同姓的亲属关系,如外祖父母、母亲的兄弟姐妹、自己的表兄弟姐妹及其子女、自己女儿的子女等。

姻亲是指由于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属关系,包括自己的配偶以及配偶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自己兄弟姐妹的配偶、父母的兄弟姐妹的配偶、堂(表)兄弟姐妹的配偶等。

由于以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当下大多数家庭普遍是独生子女,导致亲属关系不如从前复杂,加之人们的亲属观念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在逐渐淡化,当代的称谓词系统有逐渐简化的趋势。

汉语三代以内的亲属称谓词如下页图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亲属称谓词之外,汉语还存在一种亲属关系词。

两者的区别是,亲属称谓词是用来称呼的,而亲属关系词则是用来表明亲属之间关系的,如“妈妈”是亲属称谓词,而“母子”或“母女”则是亲属关系词;“姐姐”是亲属称谓词,而“姐弟”或“姐妹”则是亲属关系词。

讲话中的称呼语

讲话中的称呼语

讲话中的称呼语称呼语是人们在交流中使用的一种语言用法,用于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亲近等情感或状态。

在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交际场合中,称呼语的使用方式也有所不同。

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称呼语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根据亲疏关系的称呼语1.家庭中的称呼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家属之间的称呼是与亲疏关系息息相关的。

通常情况下,家庭成员之间的亲密关系较强,称呼语较为随意而亲昵。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家庭成员的称呼:- 父亲:爸爸、爹爹、老爸、老爷子- 母亲:妈妈、娘亲、老妈、老太太- 爷爷:爷爷、爷、老爷- 奶奶:奶奶、奶、老太太- 兄弟姐妹:大哥、二哥、三姐、四弟等2.朋友之间的称呼语朋友之间的称呼语通常较为随意,根据对方的实际关系来称呼。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称呼方式:- 姓加名字:例如李先生、王女士,这种称呼方式比较正式,通常用于初次见面或正式场合。

- 直呼其名:例如小明、小红,这种称呼方式适用于较为亲密的朋友关系。

- 带有昵称的称呼:例如小明哥、小红姐,这种称呼方式表达了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

3.长辈与晚辈之间的称呼语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长辈和晚辈之间的称呼语是一种尊敬的表现。

常见的称呼方式如下:- 父亲的长辈:祖父、太爷、外公- 母亲的长辈:祖母、太奶、外婆- 兄弟姐妹的长辈:大姑、大伯、二叔等- 舅舅的长辈:大舅、二舅等二、根据职业身份的称呼语1.教师:先生、夫子、师傅、老师、老师2.医生:医生、大夫、执业医师、主治医师、教授3.军人:将军、叔叔、长官、战友、同袍4.工人:师傅、大哥、工友、同事5.政府官员:官府、令公、大人、官员、领导6.警察:警长、警察、民警、同志三、根据地位等级的称呼语1.上级与下级的称呼:- 上级:领导、老板、大人、尊敬的- 下级:同事、部下、同志、朋友2.学校中的称呼:- 学生与老师:同学、学生、同窗、校友、师兄师姐、学生会主席、同班同学- 年级之间:同级、学长、学弟、学姐、学妹、班主任四、其他称呼语有些称呼语是根据特定情境和场合而产生的,下面列举一些特殊情况下的称呼语:1.宗教场合的称呼语:- 佛教: 佛陀、尊者、法师、居士- 基督教:牧师、神父、修女、教会兄弟姐妹- 伊斯兰教:先知、阿訇、贤士、信徒2.商业活动的称呼语:- 顾客:客人、先生、女士、朋友- 商家:老板、女老板、店主、服务员、经理3.婚姻相关的称呼语:- 丈夫:老公、先生、夫君、夫人- 妻子:老婆、太太、媳妇、爱人总结:不同的场合和情境中,称呼语的使用方式和方法会有所不同。

对外汉语教学“家庭成员称呼”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家庭成员称呼”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家庭成员称呼”教案教案名称:对外汉语教学:“家庭成员称呼”教案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对家庭成员的称呼的正确用法和表达。

2.学生能够在真实情景中正确运用家庭成员的称呼。

教材准备:1.PPT幻灯片。

2.家庭成员的图片,如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

3.小组活动相关的卡片。

4.人物角色扮演的道具,如帽子、围巾等。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10分钟)1.老师向学生们问好并介绍本课的学习目标。

2.老师利用图片引入“家庭成员称呼”的话题,让学生们回忆自己对家人的称呼方式,并做一个小游戏,提醒他们使用汉语。

步骤二:学习家庭成员的中文称呼(20分钟)1.老师利用PPT展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并帮助学生们学习正确的汉语称呼,如父亲、母亲、儿子、女儿、兄弟、姐妹等,强调正确的发音和用法。

2.老师可以运用搭配图示的方法,帮助学生们记忆家庭成员的汉语称呼,例如:爸爸+妈妈=父母;儿子+女儿=子女等。

步骤三:练习用家庭成员称呼自我介绍(25分钟)1.老师组织学生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家庭成员自我介绍。

2.每位学生使用家庭成员的称呼,介绍自己的家庭情况,如有几口人、家庭成员的关系等。

3.老师鼓励学生们多使用汉语进行交流,并提供必要的辅助。

步骤四:小组活动:“关系匹配”游戏(25分钟)1.老师将家庭成员称呼的卡片分发给学生们,每人一张。

2.学生们根据卡片上的称呼,寻找与自己相匹配的家庭成员。

3.学生们通过询问其他同学的称呼,寻找与自己卡片上的称呼相同或相匹配的家庭成员。

4.学生们将卡片贴在黑板上的相匹配的家庭成员图片旁边,以便所有学生都能看到。

步骤五:角色扮演(20分钟)1.老师在课堂上角色扮演一个家庭成员,并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

2.学生们可以自愿选择角色扮演的家庭成员,并在角色扮演中运用所学的家庭成员称呼。

3.老师可以提供一些道具,如帽子、围巾等,让学生们更好地扮演自己选择的角色。

步骤六:结束(5分钟)1.老师总结本堂课的重点内容,并鼓励学生们继续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家庭成员称呼。

对外汉语教学:“家庭成员称呼”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家庭成员称呼”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家庭成员称呼”教案对外汉语教学教案课题: 《家庭》教学对象:外国留学生授课教师: 陈淑浈一、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目标:学生能正确地辨别并使用家庭成员称呼;可以独立识、写本课生字,扩大词汇量(二)要求:要求学生掌握家庭成员的称呼,理解对家庭状况询问时的简单用语二、教学重、难点分析(一)教学重点词汇:家、有、几、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弟弟、妹妹等词语语音:练习声调、变调(二)教学难点difficult points in teaching“有”字句——表示拥有,句式:名+有+数 +量 +名Noun+有+numeral+measure+noun我家+有+四 +口 +人只需掌握课文中“有几口人”的用法。

用简单教具(铅笔等),分别拿出一根、两根铅笔演示“我有一支铅笔”、“我有两支铅笔”等,着重强调“有”字,表达其含义,学生理解即可。

量词“口”:只需理解其作为量词的含义。

用4张图片组成若干组家庭,演示“我的家里有三口人”、“我的家里有四口人”等。

三、教学方法(一)直接法用词典上的定义,用学生已学的旧词解释(二)直观法通过课堂游戏的方式,向学生教授新的词汇。

需要准备印有家庭成员的卡通图片等。

(三)情景法针对新学的生词设计相关情景,在课堂教学时分组模拟情景下可能发生的对话。

四、教学环节(两课时)(一)第一课时1、学习新课(20分钟)(1)游戏一,学习生词通过游戏的方式,将印有家庭成员的卡通图片展示在ppt上,将其中一个家庭成员的脸用图片盖住,把生词和拼音播放出来让学生猜是哪一位家庭成员,再让一至两名同学按自己想法纠正(允许课堂上在一定范围内交流)。

游戏结束,领读两遍,提问两名同学读,最后轮读两遍。

2、情景练习(20分钟)同学进行分组,三至四人一组,分别扮演提问者及回答者的角色,游戏中要了解组员的家庭成员构成,并在结束后分别展示组员家庭构成。

对话大概内容如下:A:你好,你叫什么名字,B:你好,我叫**。

称谓语言的变化PPT课件

称谓语言的变化PPT课件

.
5
.
1
按照类别来讲,对亲人的称谓主要有以下几类: 爷爷、奶奶、外公(姥爷)、外婆(姥姥);岳父、岳母、 爸爸、妈妈、伯伯、伯母、叔叔、婶婶、姑姑、姑父、 舅舅、舅妈、姨夫、姨母;哥哥、姐姐、嫂嫂、姐夫、 弟弟、妹妹、弟妹、妹夫、堂哥、堂嫂、堂姐、堂姐 夫、堂弟、堂弟妹、堂妹、堂妹夫、表哥、表嫂、表 姐、表姐夫、表弟、表弟妹、表妹、表妹夫;女儿、 儿子、女婿、媳妇;侄子、侄女、外甥、外甥女;孙子、 孙女、外孙、外孙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
21世纪尤其是家用电脑普及、互
联网高度开放与发展,网民的数量越来
越多,由此也诞生了另一种文化——网
络文化,当然,在这种文化下,网络流
行语盛行,尤其是诞生了一大批新的称
谓语。这种情况反映了草根阶层迫切希
望表达自己的观点与呼声,也一定程度
上体现了强大的社会生存压力下人们的
自嘲与无奈的心酸。
.
4
称谓语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变迁,究 其原因,和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 的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它也不仅仅只是 语言学的范畴,更是牵扯到社会学、社会 心理等各个方面。从而,社会发展会在语 言中留下印记,在日常称谓语中,也不难 看出社会的变化发展。
.
2
社交称谓语一向十分讲究,如尊称对方父亲 为令尊/令严,尊称对方母亲为令堂/令慈,尊称 对方女儿为令爱/令媛,尊称对方儿子令郎/令嗣 /公子;自己的父亲为家严/家父,自己的母亲为 家慈/家母,指自己的弟弟、妹妹为舍妹/弟,自 己儿女谦称小犬,自己妻子谦称拙荆/贱内,自 己谦称为在下/鄙人。这些虽然一直保存到现在, 在我们父辈偶有用到,但在80、90后中已经几 乎不再使用了。

亲属称谓的分类及与宗法制的关系以及中英对比PPT课件

亲属称谓的分类及与宗法制的关系以及中英对比PPT课件
第一,从语体分析 1、书面语称谓(全国一致); 2、口语称谓(因方言不同可能不同)
如父亲、北京话叫“爸爸”,广州话叫“老豆”
第二,从听话对象分析 1、面称,又叫直称或对称; 2、叙称,又叫背称或旁称。
第三,从称呼对象分析 1、自称,只用于上辈对下辈说话时; 2、他称。
第7页/共38页
第四,从修辞角度分析(旧时常用) 1、尊称,令堂,令郎,令爱 2、谦称,贱内,拙夫,犬子,小儿
感谢您的观看。
第38页/共38页
目 录:
1 “亲属称谓”的概念
2
宗法观念
3 亲属关系的分类及称谓
4 汉语亲属称谓与宗法制
5 拓展:英汉两者之间
第1页/共38页
一、“亲属称谓”的概念
第2页/共38页
亲属是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 而形成的社会关系。亲属称谓:对血亲、 姻亲的称呼,或具有血亲关系、姻亲关 系者的互称。
第3页/共38页
第32页/共38页
(二)英汉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因素
2、英、汉民族政治生活的差异所致 中国是大陆文化、封闭文化,古代宗法血缘关系与
政治关系高度结合; 而西方受资本主义自由、平等的影响较深,认为每
个人生而平等,不分贵贱,有利于形成家庭中的平等关 系、平等权利和民主气氛。
第33页/共38页
(二)英汉亲属称谓的文化差异因素
第25页/共38页
1、“男前女后”的组合排序 如“夫妻、子女、公婆、兄妹、父母、岳父岳
母、夫唱妇随”等等,这种先后顺序实际上就是一 种尊卑观念的体现。
2、同辈亲属称谓男性和女性的不对等 如:父辈的亲属称谓,男性的分别称伯、叔,区
分长幼,女性的则不分长幼笼统地称姑;伯、叔与 姑明显的不对等。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亲属称谓词教学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亲属称谓词教学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亲属称谓词教学摘要:亲属称谓词是主要用于亲属之间表示称谓的词。

汉语的亲属称谓词系统相较于其他语言,非常复杂,同时还存在着拟亲属称谓以及亲属称谓词的泛化现象,是外国人学汉语的难点之一。

教学时,在重点讲解常用称谓词的基础上,应加强不同语言间称谓词的对比,同时可进行偏误预警。

关键词:亲属称谓词;对外汉语教学;语言对比;偏误预警中图分类号:H19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7836(2016)08006203亲属称谓词是建立在血缘和婚姻关系之上的亲属之间用于称谓的词。

亲属称谓词是以本人为中心确定亲族成员与本人关系的名称,在各种语言中具有普遍性。

亲属称谓词在民族语言中自成体系,相对稳定,这些称谓词不仅表达了人们之间的亲情关系,从中亦可窥见一个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传统、民族心理等[1]。

汉语的亲属称谓系统相对于其他语言而言,非常复杂,确定关系的要素包括血亲与姻亲、直系与旁系、长辈与晚辈、年长与年幼、男性与女性、近亲与远亲。

这些要素纵横交错,形成了复杂的亲属网络系统,在每一个网络的结点都有一个具体的称谓词,不可谓不细密精确。

亲属关系首先可分为血亲和姻亲,而血亲又有宗亲、外亲之别,宗亲指与自己同姓的亲属关系,包括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兄弟姐妹、儿女、孙子孙女等;外亲指与自己有血缘关系但不同姓的亲属关系,如外祖父母、母亲的兄弟姐妹、自己的表兄弟姐妹及其子女、自己女儿的子女等。

姻亲是指由于婚姻关系而形成的亲属关系,包括自己的配偶以及配偶的父母和兄弟姐妹、自己兄弟姐妹的配偶、父母的兄弟姐妹的配偶、堂(表)兄弟姐妹的配偶等。

由于以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当下大多数家庭普遍是独生子女,导致亲属关系不如从前复杂,加之人们的亲属观念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也在逐渐淡化,当代的称谓词系统有逐渐简化的趋势。

汉语三代以内的亲属称谓词如下页图所示。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亲属称谓词之外,汉语还存在一种亲属关系词。

两者的区别是,亲属称谓词是用来称呼的,而亲属关系词则是用来表明亲属之间关系的,如“妈妈”是亲属称谓词,而“母子”或“母女”则是亲属关系词;“姐姐”是亲属称谓词,而“姐弟”或“姐妹”则是亲属关系词。

对外汉语—我的家庭成员 PPT

对外汉语—我的家庭成员 PPT
A我家有...口人。 wǒjiā yǒu...Kǒu rén
70
70
70
70
30
235
35
30
3300
30
30
年龄: 八岁 Age: 8
6
10
10
6
Q 你 多 少 岁 了? nǐ duōshǎosuì le?
A 我____岁了。 wǒ___suì le。
Q你爷爷多少岁了? nǐ yéyé duōshǎo suìle?
lǎoshī háishì 老师 还是
hùshì 护士?
我妈妈 是 护hì bùshì lǎoshī
A 我爷爷__岁了。 wǒ yéyé__suì le。
工作 gōng zuò (Jobs)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老师 lǎo shī
学生 xué shēng
医生 yīshēng
护士 hùshì
工程师 gōngchéngshī
商人 shāngrén
律师 lǜshī
弟弟 dì dì
6
哥哥 gē gē
10
我 Age: 8
爸爸 bà ba
妈妈 mā mā
姐姐 妹 妹
jiě jiě mèi mei
10
6
儿子 Ér zi
女儿 nǚ ér
Q这 是 谁? zhè shìshéi ?
A这 是...... zhè shì......
Q你家有几口人? nǐ jiā yǒu jǐ kǒu rén?
司机 sījī
nǐ bàba de gōngzuò shì shénme 你爸爸 的 工作 是什么
我爸爸的工作是医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