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龟虽寿》原文、译文与赏析

合集下载

《龟虽寿》原文及翻译

《龟虽寿》原文及翻译

《龟虽寿》原文及翻译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古诗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龟虽寿》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1《龟虽寿》原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龟虽寿》注释 1.该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这时曹操五十三岁。

这首诗是《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2.“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3.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4.“螣蛇”二句:螣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

螣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腾云驾雾。

螣音同“腾”5.骥(jì):良马,千里马。

枥(lì):马槽。

6.已:停止。

7.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

暮年:晚年。

8.盈缩:原指人的寿星的长短变化,现指人寿命的长短。

盈,满,引申为长。

缩,亏,引申为短。

1《龟虽寿》原文翻译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

龟虽寿译文及注释

龟虽寿译文及注释

龟虽寿译文及注释龟虽寿【作者】曹操【朝代】东汉末年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注释(1)龟虽寿:曹操所作乐府组《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

(2)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3)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4)腾蛇:传说中龙的一种,能乘云雾升天。

(5)骥:良马,千里马。

伏:趴,卧。

枥:马槽。

(6)烈士:操有远大抱负的男子。

这里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

暮年:晚年。

(7)已:停止。

(8)盈缩:原指岁星的长短变化,这里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增长。

缩,亏,引申为短。

(9)但:仅,只。

(10)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

怡,愉快、和乐。

(11)永:长久。

永年:长寿,活得长。

(12)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

幸,庆幸。

至,极点。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应为合乐时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Classified as Internal。

《龟虽寿》全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龟虽寿》全文阅读及对照翻译

《龟虽寿》全文阅读及对照翻译龟虽寿赏析篇一“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庄子·秋水篇》说:“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

”曹操反其意而用之,说神龟纵活三千年,可还是难免一死呀!《韩非子·难势篇》记载:“飞龙乘云,螣蛇游雾,云罢雾霁,而龙蛇与同矣!”“螣蛇”和龙一样能够乘云驾雾,本领可谓大矣!然而,一旦云消雾散,就和苍蝇蚂蚁一样,灰飞烟灭了!古来雄才大略之主如秦皇汉武,服食求仙,亦不免于神仙长生之术的蛊惑,而独曹操对生命的自然规律有清醒的认识,这在谶纬迷信猖炽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更可贵的是如何对待这有限的人生?曹操一扫汉末文人感叹浮生若梦、劝人及时行乐的悲调,慷慨高颂说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

他说,有志干一番事业的人,虽然到了晚年,但一颗勃勃雄心永不会消沉,一种对宏伟理想追求永不会停息啊!据《世说新语》记载:东晋时代重兵在握的大将军王敦,每酒后辄咏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以如意击打唾壶为节,壶口尽缺。

这首诗始于人生哲理的感叹,继发壮怀激烈的高唱,复而回到哲理的思辨曰:“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曹操对人生的看法颇有一点辩证的思维,他首先讲尊重自然规律,人总是要死的。

接着讲人在有限的生命里,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积极进取,建功立业而写的。

最后再谈到人在自然规律面前也不是完全无能为力的,一个人寿命的长短虽然不能违背客观规律,但也不是完全听凭上天安排。

如果经常注意保养,使之健康愉快,也可以延年益寿的。

曹操所云“养怡之福”,不是指无所事事,坐而静养,而是说一个人精神状态和身体健康是最重要的,不应因年暮而消沉,而要“壮心不已”--要有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精神,永远乐观奋发,自强不息,保持思想上的青春。

曹操以切身体验表达了人的精神因素对健康的重要意义,从这方面来说,它又是一篇绝妙的养生论。

《龟虽寿》古诗翻译

《龟虽寿》古诗翻译

《龟虽寿》古诗翻译
《龟虽寿》古诗原文:
曹操〔两汉〕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古诗翻译如下:
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

初中语文 文言文 曹操《龟虽寿》原文、译文与赏析

初中语文 文言文 曹操《龟虽寿》原文、译文与赏析

曹操《龟虽寿》原文、译文与赏析原文:龟虽寿曹操龟虽寿作者: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创作背景】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

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的一次重要战争。

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

这一组诗包括五个部分,开头为“艳”辞,即序诗,以下各篇分别取诗句命名,依次为《观沧海》、《冬十月》、《河朔寒》(亦作《土不同》)、《龟虽寿》。

从音乐曲调上说,五个部分是一个整体,从歌词内容上看,四篇则可以独立成篇。

【重点词句解释】骥:千里马。

枥:马槽。

烈士:有志于建工立业的人。

已:停止。

意思是:伏在马槽上的千里马虽然老了,仍抱着驰骋千里的志向。

同样,英雄虽已老去,他建工立业的壮志却永不停止。

在这四句诗中,曹操以千里马自喻,表现了人老志不衰的的精神,抒发了一统天下的壮志和豪情。

【注释】①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时曹操五十三岁。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②'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竟,尽,完。

③'腾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

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兴云驾雾。

④骥(jì):千里马。

枥(lì):马槽。

⑤烈士:有雄心壮志的人。

《龟虽寿》原文及译文

《龟虽寿》原文及译文

《龟虽寿》原文及译文《龟虽寿》原文及译文《龟虽寿》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抒怀言志之作,写于北伐乌桓胜利的归途。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龟虽寿》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分享。

《龟虽寿》原文:曹操〔两汉〕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龟虽寿》译文: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龟虽寿》赏析:《龟虽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观沧海》是一致的。

但《观沧海》是写景诗,以景抒情。

此篇则完全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抒怀言志之作。

这首诗写于北伐乌桓胜利的归途。

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在古代,这已是将近暮年的年龄。

虽然刚刚取得了北伐乌桓的胜利,踏上凯旋的归途,但诗人想到一统中国的宏愿尚未实现,想到自己已届暮年,人生短促,时不我待,怎能不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但是,诗人并不悲观,他仍以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自己,建树功业。

《龟虽寿》所表达的正是这样一个积极的主题。

诗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开头,作者用这两个形象的比喻说明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新陈代谢是大自然的根本规律。

这就等于告诉人们说,人虽寿夭有别,但最终都是要死的,表现了作者朴素的唯物辩证思想和无神论的观念,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既然人总是要死的,那么是不是可以对人生采取消极悲观的态度呢?诗人认为这是不可以的。

承认生命有限正是为了充分利用这有限的生命,建功树业,有所作为。

接着诗人诗人紧承上意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笔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龟虽寿》的译文

《龟虽寿》的译文

《龟虽寿》的译文
《龟虽寿》的译文是:
神龟的寿命即使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龟虽寿》是东汉末年曹操的诗作。

全文如下: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此诗是组诗《步出夏门行》的第四篇。

作者自比一匹上了年纪的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下,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表现了其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充满了对生活的真切
体验,有着一种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出处、解释及赏析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出处、解释及赏析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出处、解释及赏析名句: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出自:两汉曹操的《龟虽寿》解释: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

原文:《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腾一作: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虽能长寿,但也有死亡的时候。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啊,庆幸得很!就用诗歌来表达内心的志向吧!注释:该诗创作于建安十二年(207),这时曹操五十三岁。

选自《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华书局1983年版)。

这首诗是曹操所作乐府组诗《步出夏门行》中的第四章。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此诗是曹操的乐府诗《步出夏门行》四章中的最后一章。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乘云雾升天。

骥(jì):良马,千里马。

伏:趴,卧。

枥(lì):马槽。

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

暮年:晚年。

已:停止。

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满,引申为长。

缩,亏,引申为短。

但:仅,只。

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

怡,愉快、和乐。

永:长久。

永年:长寿,活得长。

幸甚至哉:庆幸得很,好极了。

幸,庆幸。

至,极点。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应为合乐时的套语,与正文内容没有直接关系。

赏析:《龟虽寿》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观沧海》是一致的。

但《观沧海》是写景诗,以景抒情。

此篇则完全是一篇富有人生哲理的抒怀言志之作。

这首诗写于北伐乌桓胜利的归途。

此时,曹操已经五十三岁,在古代,这已是将近暮年的年龄。

虽然刚刚取得了北伐乌桓的胜利,踏上凯旋的归途,但诗人想到一统中国的宏愿尚未实现,想到自己已届暮年,人生短促,时不我待,怎能不为生命的有限而感慨!但是,诗人并不悲观,他仍以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励自己,建树功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曹操《龟虽寿》原文、译文与赏析原文:
龟虽寿曹操
龟虽寿
作者: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有远大志向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只要自己保养得好,也可以益寿延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骥:千里马。

枥:马槽。

烈士:有志于建工立业的人。

已:停止。

意思是:伏在马槽上的千里马虽然老了,仍抱着驰骋千里的志向。

同样,英雄虽已老去,他建工立业的壮志却永不停止。

在这四句诗中,曹操以千里马自喻,表现了人老志不衰的的精神,抒发了一统天下的壮志和豪情。

①本诗作于建安十二年(207) ,时曹操五十三岁。

诗中融哲理思考、慷慨激情和艺术形象于一炉,表现了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②'神龟'二句:神龟虽能长寿,但还有死亡的时候。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竟,尽,完。

③'腾蛇'二句:腾蛇即使能乘雾升天,最终也得死亡,变成灰土。

腾蛇,传说中与龙同类的神物,能兴云驾雾。

④骥(J):千里马。

枥(L):马槽。

⑤烈士:有雄心壮志的人。

暮年:晚年。

⑥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

盈,长。

缩,短。

⑦但:仅,只。

⑧养怡:保养身心健康。

⑨永:长久。

《龟虽寿》又称《神龟虽寿》,是三国时期政治家曹操的《步出夏门行》的最后一章。

写在建安十三年一月,当时他已五十四岁了,正是赤壁之战前夕。

《龟虽寿》是一首极富哲理意味的咏怀诗,诗中表现了曹操乐观自信,顽强进取的精神,对后人有很大的激励作用。

全诗十四句,除末两句为与诗句内容无关的乐谱套语外,其余十二句每四句为一节。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 这四句托物起兴,兴中有理,以神龟和腾蛇为喻,说明世上一切事物有生必有死,有盛必有衰的客观规律。

“神龟虽寿”,说命长;“腾蛇乘雾”,言技高,不管命有多长,本领多么高,最后都逃不掉死亡的命运,也就是违逆不了客观自然法则。

人亦如此,长命百岁,官高位隆,最后都要成为土灰。

死亡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平等的,但由此却引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

一种认为人既然都要死,死后一切皆空,倒不如及时行乐;另一种则认为既然要死,就应该使生活有意义、有价值。

而诗人是怎样认为的呢?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千里马已老,且又伏在槽枥之间,可是它不因年老而衰疲,不因不在草原而意懒,还是“志在千里”,这就显示了千里马的素质和气概。

这两句是比喻,是为了引发出“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烈“士暮年”和“老骥伏枥”相呼应,“壮心不已”和“志在千里”相映照。

曹操这时已击败了袁绍父子,平定了北方的乌恒,准备举兵南下攻东吴,因此他豪情勃发,壮志凌云,对建功立业信心百倍。

这四句是全诗的意旨所在,也是一直为人称道的地方。

前四句颇有暗淡伤感之意,而这
四句一出,顿改前调,鸣奏出昂扬之音,突发出慷慨之声。

由此可见,曹操显然主张有生之年积极创造,建立功业,名标青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人们寿命最后总有终结的一天,但寿命的长短却有不同,这长短之期,不仅仅是天命决定的,还掌握在人自己的手中。

如果注意物质上的保养,又有适当的精神调养,那就可以延长生命。

诗人在此好像讲养生之道,其实他另有哲理,表达了一种不服老、不信甜蜜的人生态度。

诗的最后按乐章尾声的格式写上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表面赋诗明志之意。

这首诗赢得了后人的赞美,并从中吸取了精神力量,就在于有形、有理、有情,且使三者统一,达到水乳交融的地步。

单纯说理,会使诗枯燥;抽象言情,也会使诗贫乏;一味示形,同样使诗单薄。

此诗理中有情,寓情于形,因而增强了感染力。

全诗主要有三层:第一层,全部是以物为喻,以形见意,又意在言外,喻意富含。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以概括语出之;腾蛇乘雾,终为
土灰”以形象语描之。

两句互文,说神龟、腾蛇、长寿、高能都有终结之时。

第二层,先写马喻,再言人事,先用志在千里”的具体写法,后用壮心不已”的概括语言,虚实相映,物人相发,形象生动,类比贴切。

犹有竟时”、终为土灰;
一意,志在千里”、壮心不已”同义,使行文富于变化。

第三层,回应第一层,又更进一步,总结上文,且归于理性。

第一层颇有降抑之意,第二层大有昂扬之态,第三层又具深沉之思。

这样,全诗跌宕起伏,又肌理缜密,闪耀出哲理的智慧之光,喷发出奋进之情,振响着乐观声调。

全诗朴实无华,格调高远,慷慨激越,显示出诗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热爱生活的乐观精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