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第四章第二节饲用酶制剂

合集下载

饲用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饲用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饲料原料 玉米 小麦 大麦 麦麸 米糠 次粉 豆粕 菜粕 棉粕 葵花籽粕 不溶性非淀粉多糖 木质素 2.0 2.5 3.9 11 6 8 6 8 12 18 纤维素 0.5 0.7 2.0 5.8 4.5 3.5 1 11 7 10 木聚糖 4.4 5.8 6.5 20 10 14 4 4 9 11 1.9 11 11 4 2 0.7 4.0 1.8 可溶性非淀粉多糖 B-葡聚糖 果胶
消化性酶
� 淀粉酶
淀粉酶催化淀粉分解为寡糖、双糖、糊精或葡萄糖和果 糖。 主要包括α-淀粉酶 和糖化酶。α-淀粉酶能将淀 粉大分子分解为中、低分子物质。糖化酶能将α-淀粉酶 分解的中、低分子物质进一步水分解为葡萄糖,被动物吸 收利用。 � 蛋白酶 催化分解肽键的一群酶的总称。蛋白酶作用于蛋白质, 将其降解为小分子的蛋白胨、肽和氨基酸。饲料中多用酸 性和中性蛋白酶,蛋白酶按其作用方式也分为内切酶和外 切酶,一般的微生物蛋白酶通常是内切酶和外切酶的混合 物。 � 脂肪酶 脂肪酶是水解脂肪分子中甘油三酯的一类酶的总称,目 前在饲料中用得较少。
饲用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 酶学基础 ♦ 饲料原料中的主要抗营养因子 ♦ 饲料中常用酶制剂
饲料酶制剂的使用历史
�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开始于 1980’s �酶制剂的最早使用于小麦和大麦的日粮 �玉米-豆粕日粮的使用开始于90年代后期 �酶制剂正日益发挥其有意的作用 �强有力的研究工作。
一 酶学基础 什么是酶
总量,而不是活性,或者生物学效价
如何评价酶的价值
♦ 经济效益 – 底物的浓度 – 酶在消化道内的活力 – 饲料加工过程和动物消化生理对酶的破坏 – 动物的生产性能 ♦ 环保程度 ♦ 动物的健康状况
如何评价饲料中酶的作用

饲用酶制剂的合理使用

饲用酶制剂的合理使用
2 酶 制 剂 的 选 择
淀 粉 酶 主 要 包 括 d 淀 粉 酶 ( 适 一 最
p H为 4 ~ .) B 淀 粉 酶 ( 适p . 7O 与 一 5 最 H为
5 ~ . ) 它 们分 别 分 解 淀粉 分 子 不 同 . 6 , 0 0
相对 较 差 . 只可 于火 腿 肠等 肉制 品 中 的

2 . 营养- 粮 8 F8
L E T c N o LR D s : o | s o KA DP U T YN U D Y o2 V l /N 6
表 8 大 豆分 离 蛋 白 的 功 能 特 性
及 应 用
功 能 特 性 作用 方 式 食 品体 系
饲 用酶制剂 的合理使 用
大 豆 分 离蛋 白的 吸 油 性 和 凝胶 形 成 性
其 结 构 和 性 质 与 内源性 消化 酶却 不 完 全 相 同 ;2 外 源 性 降 解 酶 : 类 酶 源 () 这 于微 生 物 细胞 合 成 .而 动物 体 组 织 细 胞 却 不 能 合 成 ,这 类 酶 主要 包 括 纤 维 素 酶 、 纤 维 素 酶 、 一 聚 糖 酶 、 酸 半 8葡 植 酶 等 。其 主要 功 能 是 降解 动 物 体 内难 于消 化 或 完全 不 能 消化 的物 质 和 抗 营
添加 。 纳大 豆分 离蛋 白的功 能特性 及 归
维 素遭 到纤 维 素 酶 的分 解 而 使 细 胞 内
容 物 ( 粉 、 白质 等 ) 以释 放 , 于 淀 蛋 得 便
增 加食 品 的安 全性 、 低环 境 污 染 , 降 提
高养 殖 经 济 效 益 。 1 酶 制 剂 的 种 类 饲用酶制剂主要包 括两类产 品 : () 源性 消化酶 : 包括蛋 白酶 、 1外 它 淀 粉 酶 和脂 肪 酶 等 ,其 功 能 虽 与 动 物体 消化 腺 分 泌 的 内源 性 消化 酶 相 同 。 但

饲料添加剂第四章第二节酶制剂与微生态制剂2

饲料添加剂第四章第二节酶制剂与微生态制剂2
• 主要有:乳酸菌、双歧杆菌、粪链球菌、芽孢杆菌、酵母 菌、放线菌、光合细菌
2、作用机制
调整动物消化道内环境,恢复和维持正常微生物区系平衡, 保证动物消化机能正常和健康,充分发挥动物的消化与生 产潜力
产生非特异免疫调节因子,增加动物免疫力 合成消化酶,增强消化力 合成维生素和菌体蛋白,未知生长因子
非消化酶(或外源性酶):动物体内不能合成的酶,多来源于微生物, 主要用于消化畜禽自身不能消化的物质或降解抗营养因子或有害物质 等。主要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植酸酶、果胶酶、半乳糖苷酶 等
• 按作用底物分 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 植酸酶 蛋白酶 脂肪酶
1、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
• 植物性能量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通常在60%以上。饲 料中的碳水化合物中有易消化的淀粉,也有难消化的非淀 粉多糖(NSP)。因此,这类酶包括淀粉酶和非淀粉多糖 (NSP)酶。非淀粉多糖酶又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 果胶酶。半纤维素酶主要包括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阿 拉伯聚糖酶和半乳聚糖酶;纤维素酶包括C1酶、Cx酶和
第四章 非营养性添加剂
第二节 饲用酶制剂
饲用酶制剂是将一种或多种用生物工程技术生产 的酶与载体和稀释剂采用一定的加工工艺生产的 一种饲料添加剂
一、酶制剂的分类
• 按制造工艺分 单一酶制剂(如淀粉酶、脂肪酶、蛋白酶) 复合酶(即几种酶的复配) (1)以蛋白酶、淀粉酶为主的饲用复合酶,主要补充动物内源酶的不足
一、微生态制剂
• 定义:在微生态学理论指导下,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 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的正常菌群及其代谢产物和选择 性促进宿主正常菌群生长的物质
• 分类:根据物质组成分类可分为:益生素、益生元、合生元
(一)益生素
1、定义:益生素是一类活的微生物饲料添加剂,动物采食 后在胃肠道特定部位有足够数量的菌株能够粘附、定植和 生长,通过直接和间接对胃肠道病原微生物起抑制作用, 从而改善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对动物生长和健康起作用

饲用酶制剂的分类及设计

饲用酶制剂的分类及设计

饲用酶制剂的分类及设计一、单酶制剂单酶制剂又可分为消化酶(内源酶)和非消化酶(外源酶)两大类。

1、消化酶包括淀粉酶, 糖化酶,蛋白酶,脂肪酶"(1)淀粉酶:作用于a-1,4糖苷键,将淀粉水解为双糖, 寡糖和糊精,使之易于吸收,并能在胃中迅速液化淀粉,减轻胃部胀感,促进消化(2)糖化酶:可水解线性的寡糖,双糖和糊精生成葡萄糖和果糖,也可作用于淀粉的非还原性末端,依次缓慢水解Α-1,4糖苷键生成葡萄糖,因此,可在淀粉酶的协同作用下,将淀粉完全分解成葡萄糖"(3)蛋白酶:有酸性,中性,碱性之分。

在饲料中由于动物胃液多呈酸性,肠道多数为弱酸性至中性,所以大多数添加酸性和中性蛋白酶,其主要作用是将动物摄取的饲料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并由动物体重新组合合成自身的蛋白质(4)脂肪酶:分解脂肪为甘油,脂肪酸和磷脂酸2、非消化酶包括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果胶酶,B-葡聚糖酶(1)纤维素酶:包括C1酶,CX酶和B-葡萄糖苷酶(Cb)"其中C1酶将结晶纤维素分解为活性纤维素,降低结晶度,然后经CX酶的作用将活性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和纤维寡糖,再经Cb的作用生成动物机体可利用的葡萄糖(2)半纤维素酶:包括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阿拉伯聚糖酶和聚半乳糖酶等,主要是将植物细胞中的半纤维素降解为各种五碳糖,并可降低半纤维素溶于水后的粘度,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协同作用,破坏富含纤维素的细胞壁,将难于消化和粘性的多糖分解,从而大大提高低能饲料的饲用价值,提高饲料利用率"(3)果胶酶:果胶是一种多糖,果胶酶可裂解果胶单糖之间的糖苷键,并脱去水分子,分解物细胞壁间质成分果胶,促使植物组织崩解,使营养成分得到充分释放和利用"(4)B-葡聚糖酶:B-葡聚糖多存在于大麦,燕麦等谷物中,可溶于水形成粘性的凝胶,成为一种抗营养因子,阻碍动物(特别是幼畜)对营养物质的利用,影响生长。

B-葡聚糖酶可水解B-葡聚糖,降低肠道内容物的粘度"(5)植酸酶:可提高饲料中磷的利用率,减少无机磷在饲料中的添加量,减少多余磷对环境的污染;还有将乳糖转化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的乳糖酶,分解果实中丹宁改善味觉促进动物采量的丹宁酶等。

饲用酶制剂主题医学知识

饲用酶制剂主题医学知识

生产工艺:
饲用酶制剂的生产方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适合作饲料酶用产酶高产菌株的筛选 ✓ 发酵种子的扩大培养 ✓ 发酵原料的配制 ✓ 灭菌 ✓ 接种 ✓ 发酵罐发酵 ✓ 后处理 ✓ 精料酶源 ✓ 配工艺
✓ 产品
饲用酶制剂的生产方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后处理技术 :
饲用酶制剂的生产方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 一般用于微生物发酵的产酶高产菌种情况如下:α淀粉酶:解淀粉芽孢杆菌BF-7658,地衣芽孢杆菌 A.4041,米曲霉,黑曲霉,拟内孢霉等;糖化酶: 黑曲霉,根霉,臭曲霉,泡盛曲霉,红曲霉等;蛋 白酶:枯草杆菌1398,栖土曲霉3.942,米曲霉 3342,黑曲霉3350,宇佐美曲霉537等;脂肪酶: 解脂假丝酵母415等;纤维素酶:里斯木霉,康氏 木霉,绿色木霉等;果胶酶:黑曲霉CP85211,黑 曲霉3.396-20-30等;木聚糖酶:黑曲霉,木霉, 枯草杆菌等;植酸酶:黑曲霉,无花果曲霉,工程 菌(工程细菌、工程酵母菌)等。
本综述的主要内容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酶制剂的概况
酶制剂产业 食品酶产业 纺织酶产业
三、饲用酶制剂的研 究进展
组合酶和组合型复合酶 饲用酶制剂的划代 新型饲用酶制剂
二、饲用酶制剂概况
种类及功能 应用原理 应用技术 生产方法
四、饲用酶制剂的应用 和发展前景
畜牧业中的应用 动物营养中的合理应用 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发展趋势与对策
根据饲料的特异性设计酶配方的原则 根据畜禽的特异性来设计酶配方的原则
饲用酶制剂的生产方法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酶配方确定:
✓ 充分了解,研究各单一酶种的功能、性质。 ✓ 采用精密的化学分析方法与甲基化分析技术,了解

饲用酶制剂(Enzyme)

饲用酶制剂(Enzyme)

水合非结晶纤维素 Cx1· Cx2 酶
纤维二糖酶 葡萄糖 纤维二糖+葡萄糖
Lactobacillus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4)果胶酶 果胶酶可裂解单糖之间的糖苷键,并脱去水分子, 分解包裹在植物表皮的果胶,促使植物组织的分
解,降低肠内容物的黏度。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2.蛋白酶 蛋白酶将蛋白质水解成为可被肠道消化吸收 的小分子物质。根据最适pH不同,将其分为酸 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由于动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1)淀粉酶 包括α和β—淀粉酶、糖化酶以及支 链淀粉酶和异淀粉酶。将淀粉水解为双糖、寡糖 和糊精,只能分解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的直链部 分。将淀粉也水解为双糖、寡和糊精。饲料中添 加多用β—淀粉酶,使用时应加少量的碳酸氢钠 或碳酸钠以中和胃酸,以利于淀粉酶的活化,防 止该酶在胃肠道失活。
几种饲料原料中的抗营养因子或难于消化的成分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系
一、酶的特性
(1)酶的作用对环境条件有特殊的要求,如狭窄的pH 值和温度范围; (2)酶的特异性或专一性; (3)酶的催化性。
底 物 酶
二、酶的种类
1、单一酶制剂
(1)非淀粉多糖酶(NSP酶)
半纤维素酶:(促进生长和提高饲料利用率)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2)半纤维素酶
包括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阿拉伯聚糖酶和半乳聚糖
酶等,主要作用是将植物细胞中的半纤维素水解为多种 五碳糖,且降低半纤维素溶于水后的黏度。小麦和黑麦 等谷物中含有阿拉伯糖基木聚糖,可以吸收其自身重量 10倍的水,形成一种非常黏的液体。这种高黏性液体表 现对动物的影响就是减缓生长速度,降低饲料利用效率。

酶制剂

酶制剂

2、动物因素 使用酶制剂的效果受动物种类、品种、 年龄及生理阶段等诸多因素影响。消化功能 愈简单的动物,酶制剂的应用效果愈明显。 家禽消化道较短,肠道后段的微生物少, 添加酶制剂的效果就好。在肉鸡日粮中主要 添加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淀粉酶和果胶 酶。 早期断奶仔猪日粮中需添加淀粉酶、蛋 白酶和脂肪酶,而生长猪和肥育猪日粮中主 要添加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和果胶酶。
一方面降解产物可出细胞内容
物,为内源酶降解提供机会,使植物性饲料的
利用率提高
(四)补充内源酶的不足,激活内源酶的分泌
–基于酶的催化特性,在底物充足时,酶促反应 速度与酶浓度成正比。所以,提高消化道中的酶 浓度,能大大加快底物(饲料)的降解率; –另一方面,外源酶和内源酶对底物的专一性和 作用位点不同,内外结合互补功能的不足,加快
饲用酶制剂


• 一、饲用酶制剂概述 • 二、饲用酶制剂的作用 • 三、饲用酶制剂的分类 • 四、饲用酶制剂应用和发展
一、酶制剂的发展简史
传统方法对饲料成份的分类
氨基酸 真蛋白质 水分 含氮物 氮化物 饲料 维生素、药物、促生长剂 有机物 粗纤维 碳水化合物 干物质 无氮物质 无氮浸出物 肽类物质
(三)消除抗营养因子 有些饲料组分(如日粮纤维和植酸磷)是无法 被动物内源酶消化的,同时这些不能被消化的养 分还会产生抗营养作用。添加外源性酶制剂可以 部分或全部消除抗营养因子(ANFs)所造成的不良 影响。消化和降解这些抗营养因子的外源酶包括: 植酸酶、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果胶酶、 α—半乳糖苷酶。
蛋白酶来源和特性
类别 植物酶 名称
木瓜蛋白酶 菠萝蛋白酶
来源 木瓜 菠萝
A.Sanoi 米曲霉菌 米曲霉菌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非营养性添加剂(饲用酶制剂)

牛饲料中的应用
提高饲料消化率
饲用酶制剂能够分解牛饲料中的纤维素等难以消 化的成分,提高饲料的消化率。
促进瘤胃发酵
通过改善瘤胃内环境,饲用酶制剂有助于促进瘤 胃发酵,提高反刍动物的消化效率。
提高生产性能
饲用酶制剂能够提高牛的生产性能,包括增加产 奶量、提高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等。
其他动物饲料中的应用
水产动物
新的思路和方法。
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融 合应用,为饲用酶制剂行业 的市场营销、供应链管理等 方面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产品种类将更加丰富,满 足不同动物、不同生长阶
段的需求。
绿色、环保、安全将成为 饲用酶制剂行业的重要发
展方向。
01
02
03
04
05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 求的变化,饲用酶制剂行 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改善肠道健康
01
维护肠道菌群平衡
饲用酶制剂能够调节肠道内的菌群结构,抑制有害菌的生长,促进有益
菌的繁殖,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
02
降低肠道炎症
某些饲用酶制剂具有抗炎作用,能够减轻肠道炎症反应,保护肠道粘膜
的完整性。
03
促进肠道发育
饲用酶制剂能够促进肠道粘膜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增加肠道表面积,提
高肠道的吸收能力。同时,还能够促进肠道绒毛的发育和肠道肌肉的增
淀粉酶
01
淀粉酶能够将饲料中的淀粉分解为葡萄糖等单糖,提高饲料 的能量利用率。
02
淀粉酶可以降低饲料中粘性物质的含量,改善饲料的加工性 能和动物的消化性能。
03
淀粉酶在动物消化道中发挥作用,促进淀粉的消化吸收,提 高动物对饲料的利用率和生长速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号碳原子位置的磷酸根,主要存在于动 物和微生物; 6-植酸酶(EC3.1.3.26):最先水解的是6号 碳原子的磷酸根,主要存在于植物组织。
(三)饲用酶制剂的作用
饲用酶制剂的主要作用: 补充内源性消化酶的不足(强化消化); 消除、降解日粮抗营养因子(NSP); 消化内源酶不能消化的养分。
果胶酶
果胶是高等植物细胞壁的一种结构多糖, 主要成分是半乳糖醛酸(果胶酸),并含 有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和木糖。
果胶酶可裂解单糖之间的糖苷键,并脱去 水分子,分解包裹在植物表皮的果胶,促 使植物组织的分解,降低肠内容物的黏度。
纤维素酶
包括C1、Cx酶和β-葡聚糖酶,纤维素酶可破 坏富含纤维素的细胞壁,一方面使其包围的 淀粉、蛋白质、矿物质等内含物释放并消化 利用,另一方面将纤维素部分降解为可消化 吸收的还原糖,从而提高动物对饲料干物质、 粗纤维、淀粉等的消化率。
根据最适pH值不同,将其分为酸性蛋白酶、 中性蛋白酶和碱性蛋白酶。
由于动物胃液呈酸性,小肠液多为中性,所 以饲料中多添加酸性和中性蛋白酶。
脂肪酶
脂肪酶是水解脂肪分子中甘油酯键的一类酶的总称, 微生物产生的脂肪酶通常在pH3.5~7.5时水解率最好, 最适温度38~40℃,因此微生物脂肪酶非常适用于饲 料。
A、半纤维素酶:木聚糖酶、 β-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等
B、纤维素酶 C、果胶酶
淀粉酶
包括α-和β-淀粉酶、糖化酶以及支链淀粉酶 和异淀粉酶。
α-淀粉酶作用于α-1,4-糖苷键,将淀粉水解 为双糖、寡糖和糊精,只能分解直链淀粉和 支链淀粉的直链部分。
β-淀粉酶
作用于淀粉的β-1,6-糖苷键(支链淀粉分 支处),将淀粉水解为双糖、寡糖和糊精。 糖化酶水解底物为双糖、寡糖和糊精,生 成葡萄糖和果糖,并从淀粉的非还原末端, 依次水解α-1,4—糖苷键生成葡萄糖。
饲料中存在各种有毒有害物,脱毒酶可降低或 消除部分毒物的毒性作用。
酯酶可裂解玉米赤酶烯酮的内酯环,环氧酶可 裂解单端孢菌素的12,13-环氧基,生成的无 毒降解产物被消化或排除体外(Pastemuner, 1997)。
4.补充内源酶的不足
成年动物能够产生足够的内源性消化酶,满足自身 需要。
Morgon等(1996)报道,酶通过降低肠道食糜的 黏度直接影响禽艾美尔球虫及堆型艾美尔球虫的 抗病性,提高家禽的抗病力。
另外,仔猪断奶后常出现消化不良和腹泻,添加 酶制剂后,仔猪腹泻发生率显著减低(Imborr和 Oyle,1998)。
3. 消除抗营养因子
有些饲料组分(如日粮纤维、植酸、植物凝血素、 蛋白酶抑制因子等)是无法被动物内源酶消化,同 时这些不能被消化的养分还会产生抗营养作用。
半纤维素酶
包括木聚糖酶、甘露聚糖酶、阿拉伯聚糖 酶和半乳聚糖酶等。
主要作用:将植物细胞中的半纤维素水解 为多种五碳糖,且降低半纤维素溶于水后 的黏度。
谷物饲料含有较多的非淀粉多糖 (NSP),可溶性β-葡聚糖和阿拉伯木聚糖 一般占NSP的30%,是NSP抗营养作用的 主要物质基础。
木聚糖酶 (Xylanase)
在谷物饲料中有一种抗营养因子叫戊聚糖,小麦和 黑麦等谷物中主要是阿拉伯糖基木聚糖,这种糖可 以与细胞壁的其它成分紧密结合,它含有1-4糖苷键, 而且它可以吸收其自身重量10倍的水,形成一种非 常黏的液体,这种高黏性液体表现对动物的影响就 是降低饲料利用效率,减缓生长速度。
蛋白酶
蛋白酶将蛋白质水解成为可被肠道消化吸收 的小分子物质----氨基酸、小肽。
(优选)第四章第二节饲用酶 制剂
2020/9/19
1
(一)、饲用酶制剂概述
饲用酶制剂是将一种或多种用生物工程 技术生产的酶与载体和稀释剂采用一定的 加工工艺生产的一种饲料添加剂。
一般认为酶制剂可以: 提高日粮营养分的利用效率,改善畜
禽生产性能; 减少排泄物的污染; 转化和消除饲料中的抗营养因子;并
作用方式(机理):
1.破坏植物细胞壁,使各种牢固链键断裂,从而 提高淀粉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可利用性。
植物细胞中的淀粉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被细胞壁 包裹。经研究C1酶、Cx酶、β-葡萄糖苷酶、半纤 维素酶、果胶酶、β-葡聚糖酶等都能崩解植物细胞 壁,使内容物释放出来,提高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 率(Frieson等,1992;Mingan等,1995)。
使一些新的饲料资源能被充分利用。
(二)、饲用酶制剂的主要种类
目前饲料工业上使用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制剂主要: 消化碳水化合物 植酸酶 蛋白酶 脂肪酶。
粗纤维
碳水化合物
无氮浸出物
木质素 纤维素 半纤维素 果胶 寡糖 淀粉+糖
非淀粉多糖(NSP)
图4-1:植物性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分 类
1.消化碳水化合物的酶: 淀粉酶 非淀粉多糖(NSP)酶 ,包括:
2.降低消化道食糜黏性,减少疾病的发生构 成植物细胞壁的非淀粉多糖物质,能够结合 大量的水,增加了消化道食糜的黏度,使营 养物质和内源酶难以扩散,这不仅降低了蛋 白质、淀粉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而且也 使畜禽产生黏粪现象(Classen等,1991)。
添加酶制剂可分解葡聚糖降低粘性(Brens等, 1993)。
外源性脂酶的作用与动物的年龄有关,生长动物体 内的脂酶足以满足自身的需要,但幼畜日粮中添加 脂酶有益。
植酸酶(Phytase)
植酸酶又称为肌醇六磷酸水解酶,是一种 可使植酸磷复合物中的磷变成可利用磷的 酸性磷酸酯酶。
植酸酶广泛存在于植物组织中,也存在于 微生物(细菌、真菌和酵母)。
目前分离出的植酸酶主要有两种: 3-植酸酶(EC 3.1.3.8):最先水解的是肌醇
消化和降解这些抗营养因子的外源酶包括:植酸酶、 β-葡聚糖酶、木聚糖酶、果胶酶、α-半乳糖苷 酶、酯酶。
酶制剂可部分或全部消除抗营养因子。 如植酸酶可分解植酸和矿物质形成的络合物。
Nelson(1968)首次报道,植酸酶可提高肉鸡对 植酸磷的利用率,达到与添加无机磷相似效果。 植酸酶还能提高矿物元素和蛋白质等养分的利用 率(Broz等,199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