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类植物详解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下册生物蘑菇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蘑菇知识点

七年级下册生物蘑菇知识点生物蘑菇知识点生物蘑菇是一类生物植物,也是一种常见的真菌。

它们通常以类似伞形的蘑菇果体作为繁殖方式,其中含有类似于种子的孢子。

蘑菇还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和吸收腐烂的有机物质来进行营养吸收。

1.生物蘑菇的分类生物蘑菇是真菌界中的一类,包括多个属和种。

在生物蘑菇的分类中,人们常见的分为两类,即木质菌和菇菌。

木质菌是生长在木材上的蘑菇。

它们通常有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果体,并在每个孢子释放后死亡。

常见的木质菌包括榉木菌、白木耳、金钱菌等。

菇菌是生长在土壤上的蘑菇。

它们通常有不同颜色和形状的果体,并在每个孢子释放后再次生长。

常见的菇菌包括香菇、杏鲍菇、蘑菇等。

2.生物蘑菇的结构生物蘑菇主要由三部分构成:上部为菌盖,中部为菌柄,下部为菌茎。

其中,菌盖可以保护发育中的孢子,菌柄则将菌盖与地面相连,菌茎则扎根在土壤中。

此外,蘑菇还包括菌丝,即在孢子萌发后形成的一种纤维状物质。

菌丝可以将营养物质从土壤中吸收,并将它们转化为蘑菇需要的形式。

3.生物蘑菇的生命周期生物蘑菇的生命周期通常分为两个阶段: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蘑菇释放孢子的方式,通过菌盖上的孔来释放。

孢子落在土壤或木材上后,会形成菌丝,然后再次生长成蘑菇。

无性生殖是一种快速的繁殖方式,通过弯曲的菌丝在地下的传输和分裂来进行。

这种方式可以在几天内完成,并且可以使蘑菇在次数上迅速增加。

4.生物蘑菇的营养成分生物蘑菇独特的营养成分使它成为了很多人食用的佳肴。

蘑菇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

此外,它们还含有抗氧化剂,可以帮助人们降低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常用菌类知识

常用菌类知识

常用菌类知识一、辨别毒菇(毒菇特点)1.形态奇特,色泽鲜艳2.气味恶臭,味道挺辣,极苦,汁液浑浊3.鸟不啄,虫不咬,鼠兽不食4.与葱蒜银耳大米共煮时呈黑色5.生于阴暗潮湿污秽的地方二、常用菌类(一)姬松茸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原产巴西、秘鲁。

它是一种夏秋生长的腐生菌,生活在高温、多湿、通风的环境中,具杏仁香味,口感脆嫩。

姬松茸菌盖嫩,菌柄脆,口感极好,味纯鲜香,食用价值颇高。

姬松茸子实体粗壮,菌盖直径5~11厘米,初为半球形,逐渐成馒头形最后为平展,顶部中央平坦,表面有淡褐色至栗色的纤维状鳞片,盖缘有菌幕的碎片。

菌盖中心的菌肉厚达11毫米,边缘的菌肉薄,菌肉白色,受伤后变微橙黄色。

菌褶离生,密集,宽8~10毫米,从白色转肉色,后变为黑褐色。

菌柄圆柱状,中实,长4~14厘米,直径1~3厘米,上下等粗或基部膨大,表面近白色,手摸后变为近黄色。

菌环以上最初有粉状至绵屑状小鳞片,后脱落成平滑,中空。

菌环大,上位, 膜质,初白色,后微褐色,膜下有带褐色绵屑状的附属物。

抱子阔椭圆形至卵形,没有芽孔。

菌丝无锁状联合。

姬松茸价格约为140元/斤,松茸皮价格约为33元/斤。

(二)猴头菌猴菇菌为多孔菌目齿菌科猴菇菌,别名:猴头蘑、羊毛菌、猴菇菌。

是一种腐生菌。

子实体团块状、柔软、肉质。

子实体中部和中下部被以圆柱状菌针,全行似刺猬或猴头。

子实体初期白色,干后呈浅褐色。

抱子球形,光滑无色。

一般野生生长在大树的高处,大的可达到数十斤重。

在多雨季节比较多见。

猴菇菌的栽培季节,应根据其子实体生长温度以16-20℃为最适宜的特点和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

一般春秋两季均可栽培,华南地区春季在2-3月开始接种,秋季以9-10月接种栽培为佳。

猴头菌价格约为18元/斤。

(三)老人头老人头菌:又名仙人头,老人头生长在海拔1200米以上,松杉木、油杉等针叶林中阴湿疏松的地上稀有阳光照射且有落叶覆盖的缓坡上更为常见。

老人头菌肉质细腻糯滑,富有弹性且滋味鲜美可与鲍鱼媲美,故被誉为''植物鲍鱼”。

菌类植物概述

菌类植物概述

Fungi10.1 菌类植物概述第一节菌类概述特征:菌类植物是无器官分化的低等植物。

菌类植物体内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故为异养生物。

异养方式有:腐生:从死亡的动、植物上获取养料或从无生命的有机物吸取养料。

寄生:从生活的动植物上吸取养料。

共生:与寄主形成互为有利的关系。

分布:菌类植物分布及其广泛,土壤、水中、空气、人和动植物里都有分布,广布全世界。

种类极多。

分类:菌类植物分为细菌门、粘菌门、真菌门。

其中真菌门的药用种类较多。

主要讲解真菌门植物。

真菌门Eumycophyta一、真菌的通性有细胞壁、细胞核,但不含叶绿素,也没有质体。

营养方式有寄生、腐生,也有以寄生为主兼有腐生。

少数为单细胞,多数为丝状体,组成一个菌体的全部菌丝称菌丝体。

菌丝有有隔菌丝和无隔菌丝。

当繁殖期或在不良环境条件下,菌丝相互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形成各种菌丝组织体——根状菌索、菌核。

子实体:某些高等真菌在繁殖时期形成的有一定形状和结构的菌丝体。

子座:容纳子实体的菌丝褥座。

真菌的细胞壁为几丁质和纤维素的,成分会随年龄和环境条件的影响而变化。

使菌体呈现褐、黑、黄和红等不同颜色。

贮存的营养物质主要有肝糖、菌蛋白和油脂,而不含淀粉。

繁殖方式:包括三种繁殖方式。

营养繁殖:菌丝断裂。

无性繁殖: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

有性繁殖:复杂多样、子囊孢子、担孢子。

分布:分布极其广泛。

大气、水中、陆地、人体及动物体内。

已知药用的真菌有300种。

常见菌菇知识点总结

常见菌菇知识点总结

常见菌菇知识点总结菌菇是一种生长在土壤、植物上的真菌类生物。

它们有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和重视。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菌菇种类有很多,比如香菇、口蘑、牛肝菌等。

接下来我们将结合这些常见菌菇,总结一些关于菌菇的知识点。

一、菌菇的分类1. 菌菇的分类是根据它们的生物形态和营养方式来确定的。

根据其营养方式可分为腐生菌和寄生菌两大类;根据生物形态的特征可以分为担子菌门、子囊菌门、联合菌门等多个门。

2. 比较常见的蘑菇类有担子菌门的白蘑菇、牛肝菌、灵芝等;子囊菌门的黑木耳、银耳等;联合菌门的香菇等等。

3. 牛肝菌、黑松露等都是寄生菌,它们生长在植物的根附近。

而香菇、口蘑等则是腐生菌,它们靠分解植物残渣来获取营养。

二、菌菇的营养价值1. 菌菇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人体有很好的营养补充作用。

尤其是干菇中含有的维生素D对人体骨骼的生长有着很好的帮助。

2. 菌菇中富含的蛋白质对身体的各个系统都有益处,特别是对脑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更是显著。

3. 菌菇中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对消化系统有很好的保健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排毒、减肥、保持健康。

三、菌菇的药用价值1. 菌菇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保健作用。

因此,在中医药中一直被作为重要的药用材料来使用。

2. 比如灵芝是古代的一种重要的药用真菌,有着调节免疫系统、保护肝脏、抗疲劳等作用;黑木耳则有止血、降压、清热解毒等功能。

3. 很多菌菇中还含有一些重要的生物碱,如牛肝菌中的奥卡曲酮,对心脑血管疾病有着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四、菌菇的食用方法1. 菌菇是一种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食材,烹饪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比如可以做成香菇肉饼、黑木耳沙拉、牛肝菌炖鸡等等。

2. 一般来说,新鲜的菌菇不宜煮得过久,否则其中的营养物质会流失。

所以在烹饪时,一般来说可以选择快炒、清炖等方式。

3. 如果是干菇,则需要先用温水泡发,然后可以炒菜、煮汤等。

菌类植物

菌类植物
外菌幕:担子果幼嫩时, 外菌幕:担子果幼嫩时,外包一层膜 内菌幕:担子果幼嫩时, 内菌幕:担子果幼嫩时,从菌盖边缘 有一层膜与菌柄相连,并将菌褶遮住, 有一层膜与菌柄相连,并将菌褶遮住, 称内菌幕
菌摺横切:子实层、子实层基、 菌摺横切:子实层、子实层基、菌髓 担子:性器官,单细胞,双核, 子 担子:性器官,单细胞,双核, 无隔,产生4担孢子 无隔,产生 担孢子 实 侧丝: 层 侧丝:保护作用
(3)菌核:是由菌丝密结成颜色深,质地坚 )菌核:是由菌丝密结成颜色深, 硬的核状体,内养分丰富, 硬的核状体,内养分丰富,对干燥和高低温有 抵抗能力,是植物渡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是植物渡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 抵抗能力 是植物渡过不良环境的休眠体,在 条件适宜时, 条件适宜时,可以萌发成菌丝体或产生子实体
(2)子座 : 容纳子实体的 ) 褥座, 褥座,是从营养阶段到繁殖 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 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也是 由拟薄壁组织和疏丝组织构 成的。 成的。
子实体: 子实体:高等真菌产 生有性孢子的组织体 结构, 结构,由能育的菌丝 和营养菌丝组成, 和营养菌丝组成,其 质地、大小、 质地、大小、形状和 颜色等因种而异。 颜色等因种而异。
菌类植物 (Fungi)
真菌界的主要特征
异养有机体,无光合作用, 异养有机体,无光合作用,由吸收作用摄 取营养 菌体在基物内外呈阿米巴 阿米巴原生质团或假原 菌体在基物内外呈阿米巴原生质团或假原 生质团,或在基物内外呈单细胞或菌丝体 生质团, 典型的不动有机体,但可以出现游动时期 典型的不动有机体, 的游动孢子 有明显的细胞壁, 有明显的细胞壁,有细胞核 典型的进行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
生活史
Cap
Fruiting body (N + N) Gills lined with basidia

食用菌的分类

食用菌的分类

食用菌的分类食用菌是一类被广泛食用的真菌,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美味口感。

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和形态特征,食用菌可以分为多个分类。

下面将从菌类的分类角度,为大家介绍几种常见的食用菌。

1. 伞菌类伞菌类是食用菌中最常见的一类,也是最为人熟知的一类。

它们的菌盖通常呈伞状,有时会有菌褶或菌膜。

伞菌类食用菌的代表性品种包括蘑菇、香菇、口蘑等。

蘑菇是一种常见的伞菌类食用菌,它具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被誉为“菇中之王”。

2. 木耳类木耳类是一类特殊的食用菌,它们生长在树木上,形状扁平而薄,颜色一般为黑色或暗褐色。

木耳类食用菌的代表性品种有黑木耳和银耳。

黑木耳富含植物胶质和纤维素,具有促进消化和滋润皮肤的作用;银耳则被誉为“美容圣品”,富含胶原蛋白和多种维生素,对皮肤健康有益。

3. 金针菇类金针菇类是一类细长而圆筒状的食用菌,形态独特。

它们的菌柄细长而有韧性,菌盖呈喇叭状,颜色一般为浅黄色。

金针菇类食用菌的营养丰富,富含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和维生素C含量较高。

金针菇的口感鲜嫩,适合炒食或烹饪汤品。

4. 牛肝菌类牛肝菌类是一类肉质丰满、呈扁圆形的食用菌。

它们的菌盖光滑而有光泽,颜色一般为橘红色或黄褐色。

牛肝菌类食用菌的味道鲜美,肉质酥软,富含蛋白质、脂肪和多种矿物质。

牛肝菌类食用菌常被用于烹制高级菜肴,是一种珍贵的食材。

5. 茶树菇类茶树菇类是一类灵芝菌的变种,它们的菌柄较粗短,菌盖呈伞状或扁圆形。

茶树菇类食用菌的特点是富含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调节免疫功能、降低血脂和抗肿瘤的作用。

茶树菇类食用菌的口感鲜嫩,适合炒食、煮汤或凉拌。

以上就是几种常见的食用菌的分类介绍。

食用菌作为一类营养丰富、美味可口的食材,受到了人们的喜爱。

通过了解不同种类的食用菌,我们可以更好地选择和搭配食材,合理搭配膳食,增加营养摄入,保持身体健康。

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能多品尝不同种类的食用菌,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获得健康的滋养。

菌类(蘑菇)植物介绍(2)

菌类(蘑菇)植物介绍(2)

菌类(蘑菇)植物介绍(2)菌类(蘑菇)植物介绍(2)原文出处:/html/jiaoyuzhishidabaike/kp/zwly/2009 /0208/1550.html粉红枝瑚菌又称珊瑚菌、扫帚菌、刷把菌(四川)、鸡爪菌、则梭校(西藏)、粉红丛枝菌子实体浅粉红色或肉粉色,由基部分出许多分枝,形似海中的珊瑚。

子实体高达10-5cm,宽5-10cm,干燥后呈浅粉灰色。

每个分枝又多次分叉,小枝顶端叉状或齿状。

菌肉白色。

多生于阔叶林中地上,一般成群丛生在一起。

分布于我国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甘肃、四川、西藏、安徽、云南、福建等地。

不宜采食,食后往往中毒,但经煮沸浸泡冲冼后可食用。

中毒症状为比较严重的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症状。

对小白鼠肉瘤180的抑制率为80%,而对艾氏癌的抑制率为70%。

此菌与山毛榉等阔叶树木形成外生菌根。

白黄粘盖牛肝菌子实体较小。

菌盖直径1.5-9cm,半球形,表面粘,白色,淡白色或带黄褐色,老后呈红褐色,幼时边缘有残留菌幕。

菌肉白色,后渐变淡黄色。

菌管直生或弯生,白色。

管口小,近圆形。

每毫米3-4个,有腺眼。

柄长4-6cm,粗0.8-1.5cm,柱形,基部稍膨大,内实,初白色,后与菌盖同色,有腺眼。

夏秋季于松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

分布于我国辽宁、吉林、云南、香港、辽宁、陕西、西藏、四川、广东等地。

食后往往引起腹泻,但经浸泡、煮沸淘洗后可食用。

属外生菌根菌,与松等形成菌根。

臭黄菇介绍又称鸡屎菌(广西)、油辣菇(四川)、黄辣子、牛犊菌(广西)、牛马菇(福建)。

子实体中等大。

菌盖土黄至浅黄褐色,表面粘至粘滑,边缘有小疣组成的明显的粗条棱。

菌盖直径7-10cm,扁半球形,平展后中部下凹,往往中部土褐色。

菌肉污白色,质脆,具腥臭味,麻辣苦。

菌褶污白至浅黄色,常有深色斑痕,长短一致或有少数短菌褶,弯生或近离生,较厚。

菌柄较粗壮,圆柱形,长3-9cm,粗1-2.5cm,污白色至淡黄色,老后常出现深色斑痕,内部松软至空心。

菌类植物的共同特征

菌类植物的共同特征

菌类植物的共同特征菌类植物是一类特殊的植物,它们有许多共同的特征。

本文将从菌类植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营养方式和繁殖方式等方面来介绍菌类植物的共同特征。

一、菌类植物的形态特征菌类植物的形态特征是其最显著的共同特征之一。

菌类植物的体内没有叶绿体,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它们没有绿色的叶子、茎和根。

相反,菌类植物的体内通常有丝状结构,称为菌丝。

菌丝是菌类植物的主要结构,它们可以生长在地下、树木内部、腐烂的有机物上等不同的环境中。

二、菌类植物的生活习性菌类植物的生活习性也是它们的共同特征之一。

菌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因为它们对水分的需求较高。

菌类植物通常在湿润的土壤、腐烂的木材或其他有机物上生长。

它们可以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如森林、草原、沼泽等。

三、菌类植物的营养方式菌类植物的营养方式也是其共同特征之一。

菌类植物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无法直接从环境中获取能量。

相反,它们通过分解有机物来获取营养。

菌类植物通常通过菌丝吸收有机物的营养,从而满足自身的生长和发育需求。

一些菌类植物还可以与其他植物形成共生关系,通过与植物根系结合形成的菌根来获取营养。

四、菌类植物的繁殖方式菌类植物的繁殖方式也是其共同特征之一。

菌类植物可以通过生殖孢子进行繁殖。

这些孢子可以通过风、水、动物或其他因素传播到新的环境中,然后发芽生长成新的菌丝。

此外,菌类植物还可以通过菌丝的分离、分枝和连接等方式进行繁殖,从而形成新的个体。

总结起来,菌类植物具有形态特征明显、生活习性特殊、营养方式特殊和繁殖方式独特等共同特征。

它们的独特性使其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作用,如分解有机物、促进土壤肥沃和与其他生物形成共生关系等。

对于人类来说,菌类植物也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医学价值,如食用菌类、药用菌类和工业菌类等。

因此,菌类植物是自然界中一类非常特殊而又重要的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啤酒酵母菌:可作滋补 剂,治消化不良
竹黄:活血散瘀,通经 活络,镇惊,化痰止咳, 补血
(二)担子菌亚门
担子菌是陆生高等真菌,有900属, 16000 多种。 担子菌最大特点是形成担子、担孢子。担子上 形成4枚外露的担孢子。在形成担子和担孢子的过 程中,菌丝顶端细胞壁上生出一个喙状突起,突起 向下弯曲,形成一种特殊的结构,叫锁状连合
2、冬虫夏草菌:麦角菌科 形态特征:夏秋季节,本菌的子囊孢子从子囊中放 射出来以后,即断裂成许多节段,然后产生芽管(或 从分生孢子产生芽管),侵人寄主幼虫体内。染菌幼 虫钻入土中越冬,病原菌细胞以酵母状出芽法增加体 积将虫体营养耗尽而成僵虫,此时虫体内的菌丝体变 成坚硬菌核,翌年夏季自虫体头部长出笔形的子座, 并伸出土层外。子座上部膨大,在表层埋有一层子囊 壳,壳内生出许多长形的子囊,每个子囊具8个细长 而有许多模隔的子囊孢子。子囊孢子从子囊壳孔口放 射出去后又继续侵染新的寄主幼虫。带子座的菌核 (僵虫)即名贵药材——冬虫夏草。 药用部位:带子座的菌核(冬虫夏草),补肺益 肾,止咳化痰
第二节 真菌门
一、概述 真菌是菌类植物中最进化的一大类群 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一类典型的 真核异养生物,是菌物界的主要成分。分布极为广泛, 陆地、水中及大气中都有,尤以土壤中最多。
现知真菌有5950属,64000余种,我国已知8000种,
药用的约300种。
第二节 真菌门
二、真菌门的主要特征 1、真菌的细胞具有真正的细胞核,细胞内不含叶绿 素等光合作用的色素,为异养式生活方式(腐生、 寄生、共生) 2、贮藏养分主要为肝糖、油脂和菌蛋白,不含淀粉 3、除典型的单细胞真菌外,绝大多数的真菌是由菌 丝构成的。菌丝是纤细的管状体,分无隔菌丝和有 隔菌丝两种。组成一个菌体的全部菌丝称菌丝体。 某些真菌在环境条件不良或繁殖的财候,菌丝互相 密结,菌丝体变态成菌丝组织体。常见的有根状菌 索、子座、菌核、子实体 4、绝大部分真菌均有细胞壁。某些低等真菌的细胞 壁为纤维素,高等真菌的细胞壁,其主要成分为几 丁质 5、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3种
药用植物学
下篇 药用植物的分类
第三章 菌类植物
目标及要求
掌握:菌类植物及真菌门的主要特征
熟悉:常用药用真菌及各自的分类位置
第三章 菌类植物
第一节 菌类植物概述
菌类植物是自然界中分布极广、种类繁多的一大类群低等植物 分类:细菌门、黏菌门和真菌门
主要特征:
1、植物体构造简单:为单细胞、多细胞丝状体和由丝状体组成 的各种各样的形态体 2、不具光合色素,是典型的异养式植物。异养式生活包括寄生、 腐生、共生 寄生:从死地动植物体上或无生命的有机物吸取养分的生活方 式。 寄生:从活得动植物体上吸取养分的生活方式。 共生:从活得动植物体上吸取养分,同时又提供给该活体有利 的生活条件,彼此间相互受益、互相依赖的生活方式。 菌类植物有12万余种,其中真菌门与中药关系最密切,现已知的 药用真菌约有300种,多用于抗癌和心血管疾病
4枚外露的担孢子
【药用植物】 1、茯苓:多孔菌科 形态特征:寄生于赤松、 马尾松等植物的根部。子 实体无柄,生于核表面。 子实层厚度20~30微米。 无囊状体。担子细棒状, 14-30×6-9微米,孢子无 色,透明,孢子印白色。 药用部位:菌核(茯苓) 益脾胃,宁心神,利水渗 湿
2、灵芝:多孔菌科 形态特征:子实体木栓 质,菌盖半圆形或肾形, 具环纹和辐射状皱纹,有 光泽。菌盖下面密布细孔 (菌管孔),内生担子及 担孢子。菌柄侧生,紫褐 色,有漆样光泽。赤芝菌 盖幼嫩时淡黄色,渐变为 红褐色;紫芝菌盖黑褐色。 药用部位:子实体(灵芝) 滋补强壮,安神解毒
药用真菌大多属子囊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和半知菌亚门。
(一)子囊菌亚门
子囊菌亚门是真菌中种类最多的一个亚门,
全世界有2720属,28650种 有性生殖产生子囊,子囊内形成子囊孢子这 是子囊菌亚门的最主要恃征。
【药用植物】 1、麦角菌:麦角菌 形态特征:寄生在禾 本科的麦类植物的子房 内,菌核形成时露出子 房外,呈紫黑色,质较 坚硬,形状象动物的角 故叫麦角。 药用部位:菌核(麦 角),收缩子宫,止 血,并可治偏头痛
猪苓:菌核药用,利水 渗湿,抗癌
云芝:子实体药用,清 热,消炎
雷丸:杀虫
猴头菌:子实体药用亚门
绝大部分菌丝有隔,菌丝体发达,以产生分生 孢子进行无性生殖,有性生殖阶段尚未发现。为 了分类上的需要,人为的将这类真菌归纳为一亚 门。实际上,半知菌大多是子囊菌纲的无性阶段, 少数是担子菌纲的无性阶段。 半知菌约有1,800余属,26,000多种。
3、密环菌:白蘑科 形态特征:子实体一般中等大。 菌盖直径4-14cm,淡土黄色、蜂 蜜色至浅黄褐色。老后棕褐色,中 部有平伏或直立的小鳞片,有时近 光滑,边缘具条纹。菌肉白色。菌 褶白色或稍带肉粉色,老后常出现 暗褐色斑点。菌柄细长,圆柱形, 稍弯曲,同菌盖色,纤维质,内部 松软变至空心,基部稍膨大。菌环 白色,生柄的上部,幼时常呈双 层,松软,后期带奶油色。 药用部位:子实体及根状菌 索,疏风活络,强筋壮骨
三、真菌门的分类
根据菌丝的有无和有性生殖的方式等过去常将真菌门 分为藻状纲、子囊菌纲、担子菌纲和半知菌纲四个纲。新 的真菌分类系统将真菌门分为5个亚门
真菌门亚门检索表
1.有能动孢子(游动孢子);有性阶段的孢子典型地为卵孢子………鞭毛菌亚门 1.无能动孢子 2.具有性阶段 3.有性阶段孢子为接合孢子…………………………………………接合菌亚门 3.无接合孢子 4.有性阶段孢子为子囊孢子…………………………………… 子囊菌亚门 4.有性阶段孢子为担孢子……………………………………… 担子菌亚门 2.缺有性阶段 ………………………………………………………… 半知菌亚门
4、脱皮马勃:马勃科
形态特征:子实体近球形至长 圆形,直径15—30cm,幼时白 色,成熟时渐变浅褐色,外包被 薄,成熟时成碎片状剥落;内包 被纸质,浅烟色,熟后全部破碎 消失,仅留一团孢体。其中孢丝 长,有分枝,多数结合成紧密团 块。孢子球形,外具小刺,褐色。 药用部位:子实体(马勃), 收敛止血,清热解毒,清肺利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