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题一材料阅读题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全国通用版)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全国通用版)

2023年中考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满分:100分;训练时间:12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20分)改善肠道有利于提升大脑功能王欣①消化道是个特殊的环境,看似在体内,却与外界相通,容纳的食物都是外来的“异物”。

食物经过消化、吸收才算真正进入了体内。

②我们可以把消化道想象成一个深长的山洞,存放着各种各样的营养物质。

它们经过消化变成了氨基酸、单糖等小分子物质,穿过胃壁和肠壁进入血液和淋巴液,然后在代谢过程中释放能量、合成细胞所需的原料,源源不绝地转化成人体组织。

③人类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

消化道从口腔延伸至咽、食管、胃、小肠和大肠,是一个长达10米的肌肉管道,是食物的必经之路;消化腺包括唾液腺、胃腺、肠腺、胰腺和肝脏,每天分泌多达7升的消化液,对食物进行分解。

④食物首先经过牙齿的咀嚼变得比较细碎,然后被送到口腔的后方进行吞咽,通过咽喉进入食管。

⑤食管的作用是把食物从胸腔送入腹腔,并没有消化功能。

接下来,食物就进入到胃,胃的主要任务是把食物磨碎,这个过程称之为机械性消化,同时也分泌一些酶进行化学性消化。

食物经过胃之后就成了细软的食糜。

食糜通过胃的幽门一点点进入小肠,食物中的大分子已经变成了小分子,就可以透过肠壁进入血液和淋巴液,也就完成了吸收。

⑥小肠吸收不了的主要是膳食纤维,这些东西和死亡的细菌、消化液一起被送到大肠,大肠把消化液吸收回来,把其他的残渣排出体外。

食物残渣经过大肠排出体外,完成人体之旅。

日常的一餐饭大约需要24小时通过整个消化道,其中在胃内4~5个小时,小肠内3~8小时,大肠内10~20小时,停留时间和食物中膳食纤维的含量、生活习惯等有很大关系。

⑦消化道由平滑肌构成,平滑肌不受意识支配,而接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控。

进食会引起副交感神经兴奋,导致消化道的运动加强、消化液分泌增多,消化系统的血液供应也增加,人体处在一种“补充能量”的状态,好像手机在充电一般。

绝大部分的消化道壁内还含有丰富的壁内神经丛,具有大量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彼此形成回路,可以完成简单的反射。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课内阅读理解试题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课内阅读理解试题

中考语文总复习·说明文阅读·课内阅读理解试题一、苏州园林(一)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1.文中粗体字“雷同”能不能换成“相同”?为什么?2.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这种配合追求的目的是什么?3.为什么苏州园林的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4.这一段文字的结构方法是()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 D.总—分—分5.你认为现代城市中那种整齐划一的建筑布局美吗?和苏州园林所讲究的美有什么不同?评价一下这两种美。

(二)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含答案)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阅读训练一、阅读文言文《出师表》完成下面小题。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1.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夙夜忧叹(早晚)B.深入不毛(不长草的地方)C.当奖率三军(军队的统称)D.至于斟酌损益(革除)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

②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3.“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大事”在文中指____________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选段中最能体现“老臣心”的一句话是:____________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完成下面小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作:(2)发:5.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6.阅读语段,请用文中的语句回答问题。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的前提是:____________ ;目的是:____________ 。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戴车匠-汪曾祺)含答案解析

初中语文中考总复习——阅读理解(戴车匠-汪曾祺)含答案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戴车匠(汪曾祺)(1)戴车匠是东街一景。

车匠是一种很古老的行业了。

所谓车匠,就是在木制的车床上用旋刀车旋小件圆形木器的那种人。

(2)车匠店离草巷口不远,左邻是侯家银匠店,右邻是杨家香店。

戴家车匠店门面很小,只有一间,地势却颇高。

店里正面的板壁上有一副一尺多长,四寸来宽的小小的朱红对子,写的是: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不知这是哪位读书人的手笔。

但是看来戴车匠很喜欢这副对子。

板壁前面,是作坊。

作坊放着两张车床。

车匠坐在坐板上,两手执定旋刀,车旋成器,这就是中国的古式的车床,——其原理倒是和现代铁制车床是一样的。

(3)靠里的车床是一张大的,那还是戴车匠的父亲留下的。

老一辈人打东西不怕费料,总是超过需要的粗壮。

这张老车床用了两代人,坐板已经磨得很光润,所有的榫头都还是牢牢实实的。

(4)戴车匠起得很早。

在别家店铺才卸下铺板的时候,戴车匠已经吃了早饭,选好了材料,看看图样,他这就和这张床子成了一体,一刻不停地做起活来了。

人走到他的工作之中去,是可感动的。

中国的工匠,都是很勤快的。

好吃懒做的工匠,大概没有。

(5)有的时候,忽然,他停下来。

那就是想到了一点什么事。

或是刘长福托他斡旋一件什么事,那一头今天该给回话;或是儿子塾师过生日,该备一点礼物送去;或是澡堂里听来一个治风湿痛秘方,他麻二叔正用得着……似乎他每天派给自己多少工作,把那点工作做好,即为满意。

能分外多做几件就很按捺不住得意了。

他自然可以有时间抽一袋烟,喝两口茶,伸个懒腰。

(6)戴车匠做的最细致的活是装围棋子的槟榔木的小圆罐,——罐盖须严丝合缝,木理花纹不错分毫。

做得了的东西,都悬挂在西边墙上,真是琳琅满目,细巧玲珑。

(7)车匠的木料都是坚实细致的,檀木——白檀,紫檀,红木,黄杨,枣木,梨木,最次的也是榆木的。

戴车匠踩动踏板,执刀就料,旋刀轻轻地吟叫着,吐出细细的木花。

木花如书带草,如韭菜叶,如番瓜瓤,有白的、浅黄的、粉红的、淡紫的,落在地面上,落在戴车匠的脚上,很好看。

重庆中考专题:阅读材料题-(解析版)

重庆中考专题:阅读材料题-(解析版)

奇幻数、魔幻数。

梦幻数完美数正格对数对称数逆序数轮换数智慧数吉祥数麻辣数【答案】(1)不是(2)6860【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相邻两个奇数的立方差,可得答案;(2)根据相邻两个奇数的立方差,麻辣数的定义,可得答案.试题解析:设k为整数,则2k+1、2k﹣1为两个连续奇数,设M为“麻辣数”,则M=(2k+1)3﹣(2k﹣1)3=24k2+2;(1)98=53﹣33,故98是麻辣数;M=24k2+2是偶数,故169不是麻辣数;(2)令M≤2016,则24k2+2≤2016,解得k2≤100712<84,故k2=0,1,4,9,16,25,36,49,64,81,故M的和为24×(0+1+4+9+16+25+36+49+64+81)+2×10=6860.考点:平方差公式数字对称数循环数祖冲之组数【考点】因式分解的应用.【分析】(1)根据祖冲之数组的定义,即可解决问题.(2)首先判断出a是5,9,11的倍数,由此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n•n(n﹣1)÷[n+n(n﹣1)]=n2(n﹣1)÷n2=n﹣1,∴n和n(n﹣1)(n≥2,n为整数)组成的数组是祖冲之数组.(2)∵=,=,=都是整数,∴a是5,9,11的倍数,∴满足条件的所有三位正整数a为495或990.【点评】本题考查因式分解的应用,整数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题目比较抽象,有一定难度.回文数终止数原始数妙数阶梯数互逆数欢乐数反转数对应数灵动数劳动数四位友谊数兄弟数希尔伯特数魔术数双倍积数平方和数24.阅读材料:小明在学习二次根式后,发现一些含根号的式子可以写成另一个式子的平方,如3+22=(1+2)2.善于思考的小明进行了以下探索:设a+b2=(m+n2)2(其中a、b、m、n均为整数),则有a+b2=m2+2n2+2mn2.∴a=m2+2n2,b=2mn.这样小明就找到了一种把类似a+b2的式子化为平方式的方法.请你仿照小明的方法探索并解决下列问题:(1)当a、b、m、n均为正整数时,若a+b3=(m+n3)2,用含m、n的式子分别表示a、b,得:a= ,b= ;(2)利用所探索的结论,找一组正整数a、b、m、n填空:;(3)若a+43=(m+n3)2,且a、m、n均为正整数,求a的值?【答案】(1)、m2+3n2,2mn;(2)、4、2、1、1;(3)、a=22+3×12=7,或a=12+3×22=13【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完全平方公式运算法则,即可得出a、b的表达式;(2)、首先确定好m、n的正整数值,然后根据(1)的结论即可求出a、b的值;(3)、根据题意,4=2mn,首先确定m、n的值,通过分析m=2,n=1或者m=1,n=2,然后即可确定好a的值.试题解析:(1)、∵a+b3=()23nm+,∴a+b3=m2+3n2+2mn3,∴a=m2+3n2,b=2mn.(2)、设m=1,n=1,∴a=m2+3n2=4,b=2mn=2.(3)、由题意,得: a=m2+3n2,b=2mn ∵4=2mn,且m、n为正整数,∴m=2,n=1或者m=1,n=2,∴a=22+3×12=7,或a=12+3×22=13.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24.先阅读短文,然后回答短文后面所给出的问题:对于三个数a 、b 、c 的平均数,最小的数都可以给出符号来表示,我们规定{},,M a b c 表示这三个数的平均数,{}min ,,a b c 表示这三个数中的最小的数,{}max ,,a b c 表示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例如:{}12341,2,333M -++-==,{}min 1,2,31-=-,{}max 1,2,33-=;{}1211,2,33a a M a -+++-==,{}()()1min 1,2,11a a a a ≤-⎧⎪-=⎨->-⎪⎩. (1)请填空:{}min 1,3,0-= ;若0x <,则{}2max 2,2,1x x ++= ; (2)若{}{}min 2,22,421,54,32x x M x x x +-=--+,求x 的取值范围; (3)若{}{}2245,12,77max 12,26,6M x x x x x x --+-=--,求x 的值.试题解析:(1)、-1,22x + (2)、{}1,54,32M x x x --+=2 ∴222422x x +≥⎧⎨-≥⎩ 则01x ≤≤ (3)、{}2245,12,77M x x x x --+-=223x x + 令1226x x -=- 6x ∴=当6x =时,12266x x -=-=,{}max 12,26,66x x ∴--=则2263x x +=,∴13153x -+=,23153x --= 当6x >时,26612x x ->>-,{}max 12,26,626x x x ∴--=-则22263x x x +=-,无解当6x <时,12626x x ->>-,{}max 12,26,612x x x ∴--=- 则22123x x x +=-,16x ∴=-,23x = 综上所述:x=6或x=-6或x=3或x=31534.考点:(1)、不等式组;(2)、一元二次方程;(3)、新定义型.学科网24.(10分)阅读下列材料解决问题:材料:古希腊著名数学家毕达哥拉斯发现把数1,3,6,10,15,21…这些数量的(石子),都可以排成三角形,则称像这样的数为三角形数.把数 1,3,6,10,15,21…换一种方式排列,即1=11+2=31+2+3=61+2+3+4=101+2+3+4+5=15…从上面的排列方式看,把1,3,6,10,15,…叫做三角形数“名副其实”.(1)设第一个三角形数为a1=1,第二个三角形数为a2=3,第三个三角形数为a3=6,请直接写出第n个三角形数为a n的表达式(其中n为正整数).(2)根据(1)的结论判断66是三角形数吗?若是请说出66是第几个三角形数?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根据(1)的结论判断所有三角形数的倒数之和T与2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归纳总结得到一般性规律,写出即可;(2)66是三角形数,理由为:根据得出的规律确定出原因即可;(3)表示出T后,利用拆项法整理判断即可.试题解析:(1)根据题意得:a n=(1)2n n+(n为正整数);(2)66是三角形数,理由如下:当(1)2n n+=66时,解得:n=11或n=﹣12(舍去),则66是第11个三角形数;(2)T=11+13+16+115+…+2(1)n n+=212⨯+223⨯+234⨯+245⨯+…+2(1)n n+=2(1﹣12+12﹣13+13﹣+…+1n﹣11n+)=21nn+,∵n为正整数,∴0<1nn+<1,则T<2.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和谐数23.(2015•重庆A)如果把一个自然数各数位上数字从最高位到个位依次排出一串数字,与从个位到最高位依次排出的一串数字完全相同,那么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数叫做“和谐数”.例如:自然数64746从最高位到个位排出的一串数字是:6、4、7、4、6,从个位到最高排出的一串数字也是:6、4、7、4、6,所64746是“和谐数”.再如:33,181,212,4664,…,都是“和谐数”.(1)请你直接写出3个四位“和谐数”,猜想任意一个四位“和谐数”能否被11整除,并说明理由;(2) 已知一个能被11整除的三位“和谐数”,设个位上的数字为x(14x≤≤,x为自然数),十位上的数字为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24.阅读材料:材料1.若一元二次方程20(0)ax bx c a ++=≠的两根为12x x 、,则12b x x a+=-,12c x x a=材料2.已知实数m n 、满足210m m --=、210n n --=,且m n ≠,求n m m n+的值.解:由题知m n 、是方程210x x --=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根据材料1得1m n +=,1mn =-∴222()21231n m m n m n mn m n mn mn ++-++====-- 根据上述材料解决下面问题:(1)一元二次方程22310x x +-=的两根为12x x 、,则12x x += ,12x x = . .(2)已知实数m n 、满足01222=--m m 、01222=--n n ,且m n ≠,求22m n mn+的值.(3)已知实数p q 、满足232+=p p 、1322+=q q ,且q p 2≠,求224q p +的值.23.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分数均可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反之,“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均可化为分数”.例如: 1=14=0.254÷ ,331=1+=1+0.6=1.655或381==85=1.655÷, 1=13=0.33•÷反之,2510.25==1004,631.6=1+0.6=1+=1105或1681.6==105,那么0.3•怎么化为13呢?解:∵0.310=3.3=3+0.3•••⨯∴不妨设0.3=x •,则上式变为103x x =+,解得13x = 即10.33•=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将“分数化为小数”:74= ;411= . (2)将“小数化为分数”: 0.4•= ;1.53•= . (3)将小数1.02••化为分数,需写出推理过程.24.若一个正整数,它的各位数字是左右对称的,则称这个数是对称数,如22,797,12321都是对称数.最小的对称数是11,没有最大的对称数,因为数位是无穷的.(1)有一种产生对称数的方式是:将某些自然数与它的逆序数相加,得出的和再与和的逆序数相加,连续进行下去,便可得到一个对称数.如:17的逆序数为71,17+71=88,88是一个对称数;39的逆序数为93,39+93=132,132的逆序数为231,132+231=363,363是一个对称数.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求以687产生的第一个对称数;(2)若将任意一个四位对称数分解为前两位数所表示的数,和后两位数所表示的数,请你证明这两个数的差一定能被9整除;(3)若将一个三位对称数减去其各位数字之和,所得的结果能被11整除,则满足条件的三位对称数共有多少个?平衡数24.一个多位数整数,a代表这个整数分出来的左边数,b代表这个整数分出来的右边数,其中a,b两部分数位相同,若a2b+正好为剩下的中间数,则这个多位数就叫平衡数,例如:357满足3752+=,233241满足2341322+=(1)写出一个三也平衡数和一个六位平衡数,并证明任意一个六位平衡数一定能被3整除;(2)若一个三位平衡数后两位数减去百位数字之差为3的倍数,且这个平衡数为偶数,求这个三位数。

中考数学材料阅读题

中考数学材料阅读题

中考数学材料阅读题1.定义一种新运算n•x n﹣1dx=a n﹣b n,例如2xdx=k2﹣n2,若﹣x﹣2dx=﹣,则m为()A.﹣1+B.﹣1﹣C.±1D.﹣1±【解析】:由题意可得:(m2﹣1)﹣1﹣(m﹣1)﹣1=﹣,故﹣=﹣,整理得:m2+2m﹣1=0,解得:m=﹣1±,故选:D.2.若a≠2,则我们把称为a的“哈利数”,如3的“哈利数”是,﹣2的“哈利数”是,已知a1=3,a2是a1的“哈利数”,a3是a2的“哈利数”,a4是a3的“哈利数”,……,依此类推,则a2020=()A.3B.﹣2C.D.【解析】:∵a1=3,∴a2=,a3==,a4==,a5==3,……发现规律:这些数每四个数循环一次,∵2020÷4=505,∴a2020=a4=,故选:D.3.如图,图中的手机截屏内容是某同学完成的作业,他做对的题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解析】:①是相反数是,故该同学判断正确;②|﹣(﹣2)|=2,故该同学判断错误;③1,2,2,3的众数是2,故该同学判断错误;④(a2)3=a6,故该同学判断正确;⑤(﹣a)3÷a=﹣a2,故该同学判断错误;所以他做对的题数是①④共2个.故选:A.4.(2019秋•东阳市期末)已知max表示取三个数中最大的那个数,例如:当x=9时,max=81.当max时,则x的值为()A.B.C.D.【解析】:当max时,①=,解得:x=,此时>x>x2,符合题意;②x2=,解得:x=;此时>x>x2,不合题意;③x=,>x>x2,不合题意;故只有x=时,max.故选:C.5.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两个实数根,且其中一个根为另一个根的两倍,则称这样的方程为“2倍根方程”,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方程x2﹣3x+2=0是2倍根方程B.若关于x的方程(x﹣2)(mx+n)=0是2倍根方程,则m+n=0C.若m+n=0且m≠0,则关于x的方程(x﹣2)(mx+n)=0是2倍根方程D.若2m+n=0且m≠0,则关于x的方程x2+(m﹣n)x﹣mn=0 是2倍根方程【解析】:A、解方程x2﹣3x+2=0得x1=1,x2=2,所以A选项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解方程得x1=2,x2=﹣,当﹣=2×2,则4m+n=0;当﹣=×2,则m+n=0,所以B选项的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解方程得x1=2,x2=﹣,而m+n=0,则x2=1,所以C选项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解方程得x1=﹣m,x2=n,而2m+n=0,即n=﹣2m,所以x2=2x1,所以D选项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6.老师设计了接力游戏,用合作的方式完成“求抛物线y=2x2+4x﹣4的顶点坐标”,规则如下:每人只能看到前一人给的式子,并进行一步计算,再将结果传递给下一人,最后完成解答.过程如图所示:接力中,自己负责的一步出现错误的是()A.只有丁B.乙和丁C.乙和丙D.甲和丁【解析】:y=2x2+4x﹣4=2(x2+2x﹣2),故甲错误;y=x2﹣2x﹣2=x2﹣2x+1﹣3,故乙正确;y=x2﹣2x+1﹣3=(x﹣1)2﹣3,故丙正确;y=(x﹣1)2﹣3的顶点坐标为为(1,﹣3),故丁错误;故选:D.7.中国魏晋时期的数学家刘徽首创“割圆术”,奠定了中国圆周率计算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刘微提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由此求得圆周率π的近似值.如图,设半径为r的圆内接正n边形的周长为C,圆的直径为d,当n=6时,π≈==3,则当n=12时,π≈= 3.11.(结果精确到0.01,参考数据:sin15°=cos75°≈0.259,sin75°═cos15°≈0.966)【解析】:如图,圆的内接正十二边形被半径分成12个如图所示的等腰三角形,其顶角为30°,即∠AOB=30°,作OH⊥AB于点H,则∠AOH=15°,∵AO=BO=r,∵Rt△AOH中,sin∠AOH=,即sin15°=,∴AH=r×sin15°,AB=2AH=2r×sin15°,∴l=12×2r×sin15°=24r×sin15°,又∵d=2r,∴π≈.故答案为:3.11.8.如图,有一种电子游戏,电子屏幕上有一条直线,在直线上有A,B,C,D四点,且AB =BC=CD,点P沿直线l从右向左移动,当出现点P与A,B,C,D四点中的至少两个点距离相等时,就会发出警报,则直线l上会发出警报的点P有6个.【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当点P经过任意一条线段中点时会发出报警,∵图中共有线段DC、DB、DA、CB、CA、BA∴发出警报的可能最多有6个.故答案为6.9.如图,曲线AB是抛物线y=﹣4x2+8x+1的一部分(其中A是抛物线与y轴的交点,B是顶点),曲线BC是双曲线y=(k≠0)的一部分.曲线AB与BC组成图形W.由点C 开始不断重复图形W形成一组“波浪线”.若点P(2020,m),Q(x,n)在该“波浪线”上,则m的值为1,n的最大值为5.【解析】:∵y=﹣4x2+8x+1=﹣4(x﹣1)2+5,∴当x=0时,y=1,∴点A的坐标为(0,1),点B的坐标为(1,5),∵点B(1,5)在y=(k≠0)的图象上,∴k=5,∵点C在y=的图象上,点C的横坐标为5,∴点C的纵坐标是1,∴点C的坐标为(5,1),∵2020÷5=404,∴P(2020,m)在抛物线y=﹣4x2+8x+1的图象上,m=﹣4×0+8×0+1=1,∵点Q(x,n)在该“波浪线”上,∴n的最大值是5,故答案为:1,5.10.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两个交点和顶点构成等边三角形,则称这样的二次函数的图象为标准抛物线.如图,自左至右的一组二次函数的图象T1,T2,T3……是标准抛物线,且顶点都在直线y=x上,T1与x轴交于点A1(2,0),A2(A2在A1右侧),T2与x 轴交于点A2,A3,T3与x轴交于点A3,A4,……,则抛物线T n的函数表达式为.【解析】:设抛物线T1,T2,T3…的顶点依次为B1,B2,B3…,连接A1B1,A2B1,A2B2,A3B2,A3B3,A4B3…,过抛物线各顶点作x轴地垂线,如图所示:∵△A1B1A2是等边三角形,∴∠B1A1A2=60°,∵顶点都在直线y=x上,设,∴OC1=m,,∴,∴∠B1OC1=30°,∴∠OB1A1=30°,∴OA1=A1B1=2=A1B2,∴A1C1=A1B1•cos60°=1,,∴OC1=OA1+A1C1=3,∴,A2(4,0),设T1的解析式为:,则,∴,∴T1:,同理,T2的解析式为:,T3的解析式为:,…则T n的解析式为:,故答案为:.11.我国明代数学家程大位在他六十岁时终于完成了《算法统宗》的编撰.这是﹣﹣木简明实用的数学书,书中列出了许多应用题的数字计算请从A,B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A.有一群人分银子,如果每人分七两,则剩余四两;如果每人分九两,则还差半斤,设所分银子共x两.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注:明代时1斤=16两.故有“半斤八两”这个成语)B.用九百九十九文钱共买了一千个甜果和苦果.其中四文钱可以买甜果七个,十一文钱可以买苦果九个,设买了x个甜果,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解析】:A、由题意,得.B、由题意,得.故答案是:;.12.在2019年全国信息学奥利匹克联赛中,重庆八中学子再创辉煌,竞赛成绩全市领先,共56人获得全国一等奖,同时摘下高一年级组冠军,高二年级组第二名,包揽初二年级组冠、亚、季军.在校内选拔赛时,某位同学连续答题40道,答对一题得5分,答错一题扣2分,最终该同学获得144分.请问这位同学答对多少道题?下面共列出4个方程,其中正确的是AB.(多选)A.设答对了x道题,则可列方程:5x﹣2(40﹣x)=144B.设答错了y道题,则可列方程:5(40﹣y)﹣2y=144C.设答对题目得a分,则可列方程:+=40D.设答错题目扣b分,则可列方程﹣=40【解析】:A、若设答对了x道题,则可列方程:5x﹣2(40﹣x)=144,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若设答错了y道题,则可列方程:5(40﹣y)﹣2y=144,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若设答对题目得a分,则可列方程:+=40,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设答错题目扣b分,则可列方程+=40,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是:AB.13.数学课上李老师让同学们做一道整式的化简求值题,李老师把整式(7a3﹣6a3b)﹣3(﹣a3﹣2a3b+a3﹣1)在黑板上写完后,让一位同学随便给出一组a,b的值,老师说答案.当刘阳刚说出a,b的值时,李老师不假思索,立刻说出了答案.同学们莫名其妙,觉得不可思议,但李老师用坚定的口吻说:“这个答案准确无误”.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解析】:原式=7a3﹣6a3b+3a3+6a3b﹣10a3+3=3,由多项式化简可知:多项式的值跟a和b无关,∴无论多项式中a和b的值是多少,多项式的值都是3.14.滴滴公布了新的滴滴快车计价规则,车费由“总里程费+总时长费”两部分构成,不同时段收费标准不同,具体收费标准如下表,如果车费不足起步价,则按起步价收费.时间段里程费(元/千米)时长费(元/分钟)起步价(元)06:00﹣10:00 1.800.8014.0010:00﹣17:00 1.450.4013.0017:00﹣21:00 1.500.8014.0021:00﹣6:000.800.8014.00(1)小明早上7:10乘坐滴滴快车上学,行车里程6千米,行车时间10分钟,则应付车费多少元?(2)小云17:10放学回家,行车里程2千米,行车时间12分钟,则应付车费多少元?(3)下晚自习后小明乘坐滴滴快车回家,20:45在学校上车,由于堵车,平均速度是a 千米/小时,15分钟后走另外一条路回家,平均速度是b千米/小时,10分钟后到家,则他应付车费多少元?【解析】:(1)由题意得,应付车费=1.8×6+0.8×10=18.8(元)>14元,答:应付车费18.8元;(2)由题意得,1.5×2+0.8×12=12.6(元)<14元,∴应付车费=14元,答:应付车费14元;(3)根据题意得,他应付车费=1.5×a a+0.8×15+0.8×a b+0.8×10=(元).答:他应付车费()元.15.若在一个两位正整数N的个位数与十位数字之间添上数字5,组成一个新的三位数,我们称这个三位数为N的“广善数”,如34的“广善数”为354;若将一个两位正整数M加5后得到一个新数,我们称这个新数为M的“广美数”,如34的“广美数”为39.(1)26的“广善数”是156,“广美数”是31.(2)求证;对任意一个两位正整数A,其“广善数”与“广美数”之差能被45整除.【解析】:(1)有定义可得:26的“广善数”是256,26的,“广美数”是26+5=31,故答案为156,31;(2)设A的十位数字是x,个位数字是y,则A的“广善数”是100x+50+y,A的“广美数”是10x+y+5,∴100x+50+y﹣(10x+y+5)=90x+45=45(2x+1),∴45(2x+1)能被45整除,∴A的“广善数”与“广美数”之差能被45整除.16.若一个正整数x能表示成a2﹣b2(a,b是正整数,且a>b)的形式,则称这个数为“明礼崇德数”,a与b是x的一个平方差分解.例如:因为5=32﹣22,所以5是“明礼崇德数”,3与2是5的平方差分解;再如:M=x2+2xy=x2+2xy+y2﹣y2=(x+y)2﹣y2(x,y 是正整数),所以M也是“明礼崇德数”,(x+y)与y是M的一个平方差分解.(1)判断:9是“明礼崇德数”(填“是”或“不是”);(2)已知N=x2﹣y2+4x﹣6y+k(x,y是正整数,k是常数,且x>y+1),要使N是“明礼崇德数”,试求出符合条件的一个k值,并说明理由;(3)对于一个三位数,如果满足十位数字是7,且个位数字比百位数字大7,称这个三位数为“七喜数”.若m既是“七喜数”,又是“明礼崇德数”,请求出m的所有平方差分解.【解析】:(1)∵9=52﹣42,∴9是“明礼崇德数”,故答案为是;(2)∵N是“明礼崇德数”,∵x>y+1,∴x+2>y+3,∴N=x2﹣y2+4x﹣6y+4﹣9=(x+2)2﹣(y+3)2,∵N=x2﹣y2+4x﹣6y+k=(x+2)2﹣(y+3)2,∴k=﹣5;(3)设百位数字是x,则个位数字是x+7,∴x=1或x=2,当x=1时,这个三位数是178,∴m=178=2×89,此时m不是“明礼崇德数”;当x=2时,这个三位数是279,∴m=279=3×93=9×31,∴m=482﹣452=202﹣112,∴48与45是m的平方差分解;21与11是m的平方差分解.17.定义:关于x的两个一次二项式,其中任意一个式子的一次项系数都是另一个式子的常数项,则称这两个式子互为“田家炳式”.例如,式子3x+4与4x+3互为“田家炳式”.(1)判断式子﹣5x+2与﹣2x+5不是(填“是”或“不是”)互为“田家炳式”;(2)已知式子ax+b的“田家炳式”是3x﹣4且数a、b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为A、B.①化简|x+a|+|x+b|的值为7,则x的取值范围是﹣3≤x≤4;②数轴上有一点P到A、B两点的距离的和P A+PB=11,求点P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3)在(2)的条件下,①若A点,B点同时沿数轴向正方向运动,A点的速度是B点速度的2倍,且3秒后,2OA=OB,求点A的速度.②数轴上存在唯一的点M,使得点M到A、B两点的距离的差MA﹣MB=m,求m的取值范围.(直接写出结果)【解析】:(1)∵﹣5x+2与﹣2x+5的其中一个式子的一次项系数不是另一个式子的常数项,∴它们不互为“田家炳式”,故答案为:不是;(2)①∵式子ax+b的“田家炳式”是3x﹣4,∴a=﹣4,b=3,∵|x+a|+|x+b|=7,∴|x﹣4|+|x+3|=7,当x<﹣3时,4﹣x﹣x﹣3=7,解得x=﹣3(舍去);当﹣3≤x≤4时,4﹣x+x+3=7,解得,x为﹣3≤x≤4中任意一个数;当x>4时,x﹣4+x+3=7,解得x=4(舍去).综上,﹣3≤x≤4.故答案为:﹣3≤x≤4.②∵P A+PB=11,∴当P点在A作左边时,有P A+P A+AB=11,即2P A+7=11,则P A=2,于是P为﹣4﹣2=﹣6;当P点在A、B之间时,有P A+PB=AB=7≠11,无解;当P点在B点右边时,有2PB+AB=11,则PB=2,于是P为3+2=5,综上,点P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是﹣6或5;(3)①设A点运动的速度为x个单位/秒,∵A点的速度是B点速度的2倍,且3秒后,2OA=OB当点A在原点左边时,有2(4﹣3x)=3+3×x,解得,x=当点A在原点右边时,有2(3x﹣4)=3+3×x,解得,x=,∴点A的速度为个单位/秒或个单位/秒;②由题意可知,当M点在AB的中点与B之间(包括中点,不包括B点),则存在唯一一点M,使得MA﹣MB=m,此时0<MB≤3.5,∵m=MA﹣MB=AB﹣MB﹣MB=7﹣2MB,∴0≤m<7.故答案为:0≤m<7.18.《九章算术》是中国传统数学最重要的著作,奠定了中国传统数学的基本框架,其中方程术是重要的数学成就.书中有一个方程问题:今有醇酒一斗,直钱五十;行酒一斗,直钱一十.今将钱三十,得酒二斗.问醇、行酒各得几何?意思是:今有美酒一斗,价格是50钱;普通酒一斗,价格是10钱.现在买两种酒2斗共付30钱,问买美酒、普通酒各多少?请你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解决上面问题.【解析】:设买美酒x斗,普通酒y斗,依题意,得:,解得:.答:买美酒0.25斗,普通酒1.75斗.19.已知a,b,c,d都是有理数,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例如:(1)计算;(2)若,求x的值.【解析】:(1)根据题中的新定义得:原式=﹣2×5﹣3×5=﹣10﹣15=﹣25;(2)由题中的新定义化简得:2x﹣(﹣3)×(1﹣x)=6,去括号得:2x+3﹣3x=6,移项合并得:﹣x=3,解得:x=﹣3.20.阅读下面的材料:如果函数y=f(x)满足:对于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内的任意x1,x2,(1)若x1<x2,都有f(x1)<f(x2),则称f(x)是增函数;(2)若x1<x2,都有f(x1)>f(x2),则称f(x)是减函数.例题:证明函数f(x)=(x>0)是减函数.证明:设0<x1<x2,f(x1)﹣f(x2)=﹣==.∵0<x1<x2,∴x2﹣x1>0,x1x2>0.∴>0.即f(x1)﹣f(x2)>0.∴f(x1)>f(x2).∴函数f(x)=(x>0)是减函数.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面的问题:已知函数f(x)=+2x(x<0),f(﹣1)=+(﹣2)=﹣1,f(﹣2)=+(﹣4)=﹣(1)计算:f(﹣3)=﹣,f(﹣4)=﹣;(2)猜想:函数f(x)=+2x(x<0)是增函数(填“增”或“减”);(3)请仿照例题证明你的猜想.【解析】:(1)∵f(x)=+2x(x<0),∴f(﹣3)=+2×(﹣3)=﹣,f(﹣4)=+2×(﹣4)=﹣故答案为:﹣,﹣;(2)∵﹣4<﹣3,f(﹣4)<f(﹣3)∴函数f(x)=+2x(x<0)是增函数,故答案为:增;(3)设x1<x2<0,∵f(x1)﹣f(x2)=+2x1﹣﹣2x2=(x1﹣x2)(2﹣)∵x1<x2<0,∴x1﹣x2<0,x1+x2<0,∴f(x1)﹣f(x2)<0∴f(x1)<f(x2)∴函数f(x)=+2x(x<0)是增函数.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0,a)和点B(b,0),给出如下定义:以AB为边,按照逆时针方向排列A,B,C,D四个顶点,作正方形ABCD,则称正方形ABCD为点A,B的逆序正方形.例如,当a=﹣4,b=3时,点A,B的逆序正方形如图1所示.(1)图①中,点C的坐标为(﹣1,3).(2)改变图①中点A的位置,其余条件不变,则点C的纵坐标不变(填“横”或“纵”),它的值为3.(3)已知正方形ABCD为点A,B的逆序正方形.判断:结论“若点C落在x轴上,则点D一定落在第一象限内.”错误(填“正确”或“错误”),若结论正确,请说明理由;若结论错误,请在图②中画出一个反例.(4)若a=4,b>0,且抛物线y=﹣x2+2mx﹣m2+2恰好经过点C时,求m的取值范围.【解析】:(1)如图1,过点C作CE垂直x轴,垂足为E,∴∠CEB=∠BOE=90°,∴∠CBE+∠BCE=90°,∵正方形ABCD,∴BC=AB,∠ABC=90°,∴∠CBO+∠ABO=90°,∴∠BCE=∠ABO,∴△BCE≌△ABO(AAS),∴BE=AO=4,CE=BO=3,∴C(﹣1,3),故答案为(﹣1,3);(2)∵△BCE≌△ABO,∴CE=BO=3,∴改变图1中的点A的位置,其余条件不变时,点C的纵坐标总是3,故答案为:纵,3;(3)结论“若点C落在x轴上,则点D一定落在第一象限内.”错误,反例如图2;点C在x轴上,当点D在第三象限;故答案为:错误.(4)如图,若a=4,b>0时,与(1)同理可证△BCE≌△ABO,∴CE=BO=b,BE=OA=4,∴点C(b+4,b),∴点C在直线y=x﹣4(x>4)上,作直线y=x﹣4(x>4),交坐标轴于M,N两点,当x=0时,y=﹣4,当y=0时,x=4,∴M(0,﹣4),N(4,0),①当抛物线经过N点时,如图3,有m2﹣8m+14=0,解得:(舍去),,②当抛物线与直线y=x﹣4只有一个交点时,如图4,有﹣x2+2mx﹣m2+2=x﹣4,△=(1﹣2m)2﹣4(m2﹣6)=0,解得:m=.∴.22.问题探究:(1)如图1,∠AOB=45°,在∠AOB内部有一点P,分别作点P关于边OA、OB的对称点P1,P2顺次连接O,P1,P2,则△OP1P2的形状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如图2,在△ABC中,AB=AC,∠BAC=30°,AD⊥BC于D,AD=2+,求:△ABC的面积.问题解决:(3)如图3,在四边形ABCD内有一点P,点P到顶点B的距离为10,∠ABC=60°,点M、N分别是AB、BC边上的动点,顺次连接P、M、N,使△PMN在周长最小的情况下,面积最大,问:是否存在这种情况?若存在,请求出△PMN的面积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如图1中,△OP1P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理由:∵点P关于边OA、OB的对称点分别为P1,P2,∴OP=OP1=OP2,∠AOP=∠AOP1,∠BOP=∠BOP2,∵∠AOB=45°,∴∠P1OP2=2(∠AOP+∠BOP)=90°,∴△OP1P2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等腰直角.(2)如图2中,在AD上取一点E,使得AE=EC,连接EC.∵AB=AC,AD⊥BC,∴∠EAC=∠BAC=15°,∵EA=EC,∴∠EAC=∠ECA=15°,∴∠DEC=∠EAC+∠ECA=30°,设CD=BD=x,则EC=EA=2x,DE=x,∵AD=2+,∴2x+x=2+,∴x=1,∴BC=2CD=2,∴S△ABC=•BC•AD=×2×(2+)=2+.(3)如图3中,不存在.理由:∵点P关于AB,BC的对称点分别为M,N,∴PB=BM=BN=10,∠PBA=∠ABM,∠PBC=∠CBN,∵∠ABC=60°,∴∠MBN=2(∠ABP+∠PBC)=120°,∴△BNM是顶角为120°,腰长为10的等腰三角形,∴MN为定值,∵PM+PN≥MN,∴当点P落在AB或BC上时,PM+PN=MN=定值,此时△PMN不存在,∴△PMN的周长不存在最小值.23.综合与实践:折纸中的数学问题情境:在矩形纸片ABCD中,点M,N分别是AD,BC的中点,点E,F分别在AB,CD上,且AE=CF.将△AEM沿EM折叠,点A的对应点为点P.将△NCF沿NF折叠,点C 的对应点为点Q.数学思考:(1)如图①,若点P,Q分别落在边BC,AD上,则四边形PNQM的形状是平行四边形.(2)如图②,若点P,Q均落在矩形ABCD的内部,其他条件不变,你认为(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并说明理由.拓展探究:(3)如图③,在(2)的条件下,若AD=2AB=4,当四边形PNQM为菱形时,求AE的长度.【解析】:(1)结论:四边形PNQM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图①中,∵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D∥BC,∠A=∠C=90°,∵点M,N分别是AD,BC的中点,∴AM=NC,∵AE=CF,∴△EAM≌△FCN(SAS),∴∠AME=∠CNF,∵∠AME=∠EMP,∠CNF=∠FNQ,∴∠AMP=∠QNC,∵AD∥BC,∴∠AQN=∠CNQ,∴∠AMP=∠AQN,∴PM∥QN,∵MQ∥PN,∴四边形PNQM是平行四边形.故答案为平行四边形.(2)成立.理由如下:如图②中,延长NQ交AD的延长线于H.∵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D∥BC,∠A=∠C=90°,∵点M,N分别是AD,BC的中点,∴AM=NC,∴PM=NQ,∵AE=CF,∴△EAM≌△FCN(SAS),∴∠AME=∠CNF,∵∠AME=∠EMP,∠CNF=∠FNQ,∴∠AMP=∠QNC,∵AD∥BC,∴∠AHN=∠CNH,∴∠AMP=∠AHN,∴PM∥NH,∴四边形PNQM是平行四边形.(3)如图③中,连接MN,PQ交于点O,延长PQ交CD于H,延长QP交AB于G.∵四边形PNQM是菱形,∴MN⊥PQ,∵PQ∥AD∥BC,∴AG=DK=OM=AB=AD=1,∵PM=AM=2,∴sin∠MPO=,∴∠MPO=30°,∵∠EPM=90°,∴∠EPG=90°﹣30°=60°∴OP=OM=,∵OG=2,∴EG=PG•tan60°=2﹣3,∴GP=2﹣,∴AE=AG﹣EG=1﹣(2﹣3)=4﹣2.24.在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证明过程时,小明同学通过认真思考后认为,可以通过剪拼的方法将一个角剪下来,然后把这个角进行平移,从而实现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转移到一个平角中去,如图所示:(1)小明同学根据剪拼的过程,抽象出几何图形;并进行了推理证明,请你帮助小明完成证明过程.证明:过点B作BN∥AC,延长AB到M∵BN∥AC∴∠NBM=∠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BN=∠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BA+∠CBN+∠NBM=180°(平角定义)∴∠CBA+∠A+∠C=180o(等量代换)(2)小军仿照小明的方法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进行了移动,也将三个内角转移到一个平角中去,只不过平角的顶点放到了AB边上,如图所示:请你仿照小明的证明过程,抽象出几何图形再进行证明.(3)小兰的方法和小明以及小军的方法都不相同,她将三角形三个内角分别沿某一条直线翻折,一共进行了三次尝试,如图所示:小兰第三次成功的关键是什么,请你写出证明思路.【解答】(1)证明:过点B作BN∥AC,延长AB到M,∵BN∥AC,∴∠NBM=∠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CBN=∠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CBA+∠CBN+∠NBM=180°(平角定义),∴∠CBA+∠A+∠C=180o(等量代换).故答案为: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证明:过点O作ON∥AC,交BC于点D,过点O作OM∥BC,∵ON∥AC,∴∠NOB=∠A,∠ODB=∠C,∵OM∥BC,∴∠MOA=∠B,∠MON=∠ODB,∵∠AOM+∠MON+∠NOB=180°,∴∠A+∠B+∠C=180o.(3)小兰第三次成功的关键:将△ABC沿点C所在的垂直于AB的直线翻折,折痕与AB 的交点为H,使点C与点H重合,确定折痕MN,将△MAH沿点M所在的垂直于AB的直线翻折,折痕与AB的交点为E,将△NBH沿点N所在的垂直于AB的直线翻折,折痕与AB的交点为F.证明思路:∵△CMN翻折得到△HMN,∴CH⊥AB,△CMN≌△HMN,MN是CH的垂直平分线,∴MN∥AB,∠CMN=∠A,∠CDM=∠MEA,CD=ME,∴△CMD≌△MAE(AAS),∴CM=MA=MH,同理CN=NB=NH,∴△MAE≌△MHE,△NBF≌NHF,∵∠MHN+∠MHE+∠NHB=180°,∴∠A+∠B+∠C=180o.25.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应的任务数学活动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如图①,在四边形ABCD中,AB⊥BC,DC⊥BC,AB=2,DC=4,BC=8,点P为BC 边上的动点,求当BP的值是多少时,AP+DP有最小值,最小值是多少.小丽和小明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合作探究:小丽:设BP=x,则CP=8﹣x,根据勾股定理,可得AP+DP=+.但没有办法继续求解.小明:利用轴对称作图,如图②,作点A关于直线BC的对称点A′,连接A′D,与BC交于点P,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将求AP+DP的最小值转化为求线段A'D的长.由△A′BP∽△DCP,得==所以BP=.过点A′作A′H⊥DC,交DC的延长线于点H,再由勾股定理,可得A′D===10.所以当BP=时,AP+DP有最小值,最小值为10.任务:(1)类比探究:对于函数y=+,当x=1时,y有最小值,最小值为4.(2)应用拓展:如图③,若点D在BC上运动,AD⊥BC,AD=3,BC=5.连接AB,AC.求△ABC周长的最小值.【解析】:(1)∵y=+=+,如图,取BC=4,AB=1,CD=3,AB⊥BC于B,CD⊥CB于C,设BP=x,则CP=BC﹣BP=4﹣x,AP+DP=+=y,要y最小,则AP+DP最小,作点A关于BC的对称点A',连接A'P,当点A',P,D在同一条线上时,AP+DP最小=A'D,∵∠A'BP=∠DCP=90°,∠A'PB=∠DPC,∴△A′BP∽△DCP,∴,∴,∴x=1,过点A'作AH∥BC交DC的延长线于H,则四边形BA'HC是矩形,∴CH=A'B=AB=1,A'H=BC=4,∠H=90°,∴DH=CD+CH=4,在Rt△A'H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D==4,故答案为1,4;(2)设BD=a,则CD=BC﹣BD=5﹣a,在Rt△ABD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B==,在Rt△ADC中,根据勾股定理得,AC==,∴△ABC的周长为AB+AC+BC=++5,要△ABC的周长最小,则有(+)最小,同(1)的方法得,(+)最小==,即:△ABC的周长最小为+5.。

2023-2024学年吉林松原人教版中考专题语文中考复习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吉林松原人教版中考专题语文中考复习习题及解析

2023-2024学年吉林松原人教版中考专题语文中考复习1.综合读写第1题.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面对那句人的心灵应该比大地、海洋和天空都更为博大的名言,人们往往会自惭形huì。

我们难以拥有那样雄浑的襟怀。

不知累积至那种广袤,需如何积攒每一粒泥土、每一朵浪花、每一朵云泥?甚至那句恨不能人人皆知的中国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也让我们在敬仰之余不知所措。

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画线的字注音。

自惭形huì()积攒()宽宥()(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正确写法是。

(3)文中广袤一词中袤的意思是。

(4)将文中画线句子改成双重否定句。

【答案】'(1)秽', 'zǎn', 'yòu(2)云泥', '云霓(3)指南北的距离'(4)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不得不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解答】(1)自惭形huì应写作自惭形秽,积攒的攒应读作zǎn,宽宥的宥应读作yòu。

(2)云霓:虹或借指高空。

云泥:比喻两物相去甚远,差异很大。

结合文章语境可知,此处应用云霓。

(3)广袤:有广阔的意思,一般用来形容大地、天空,也可形容辽阔的草原、湖泊等。

从东到西的长度叫广,从南到北的长度叫袤。

(4)双重否定就是否定两次,即表示肯定的意思。

由此可以改为: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总是可望而不可即,不得不以位卑宽宥了自己。

第2题.综合性学习。

为响应全民阅读的号召,打造学习型社会,学校计划开展让读书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的主题活动。

请你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任务。

(1)为营造活动氛围,动员师生积极参与,请你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20字以内。

)(2)为丰富本次主题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有关的活动形式。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新题赏析练习(含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记叙文阅读新题赏析练习(含答案)

记叙文阅读新题赏析题一:阅读文章,回答下面的问题。

高山流水(1)那天我们是去寻山的。

(2)我们顶着碧蓝的九月,披着金黄的九月,兴致勃勃地去寻山。

那天的天气很高爽。

我们的心灵跃动得很年轻,真是登峰的好日子——那座高峰,耸峙在梦境中,已经很久了。

(3)进入群山之中,坎坷曲折,就没有一条直路。

山路虽然难走,我们心里明白,要攀登那座高峰,一定得耐心地走。

何况山上到处有美妙的花草,蓊郁的林木,展开一片活鲜的绿!让我们的眉眼也绿了,心灵也绿了。

(4)生活在平地上的人,一旦爬上了高山,真不行。

我们原是唱着歌来寻山的,不知什么时候,歌声已歇。

山上美丽的景物,原先会引起我们一阵大叫的,不知什么时候,再没有精神去理睬。

不错,山中有千般的好,可是,骄狂的人们哪,只能在马路上追遂,到山上来,就软弱得不如一只虫豸!(5)盘盘旋旋,升升降降,路,不必说,愈往上爬就愈苦。

时间,在山上。

也失去了权威,日影已过午,看看那座峰尖,却似乎越来越远了。

(6)早晓得高峰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真不该来。

(7)山,并没请谁来!(8)真的,山没有请谁来。

山,威严地站在那儿,不假人以辞色,是我们自己要来寻山的。

想登上绝顶,领受独立孤峰的喜悦,岂能不品尝寂寞趱路的况味?(9)寂寞趱路,是我们真实的写照,我们是走在寂寞中了。

有一半人落了队,剩下的人一句话都懒得讲。

究竟是怎么回事?难道人的精神竟这么容易激扬而又容易消沉吗?想从记忆里找一句话鼓舞一下,看大家的脸色,我发现不是谈论哲学的时候!谈什么哲学?哲学在高山上完全没有用场。

(10)泉水的溅溅声,从静寂之中传来,这对我们是亲切的召唤。

翻过一道山坡,就看一条细细的泉水,从那边陡峭的山坡上,蹦蹦跳跳地奔下来,在我们的脚下回旋成一道溪流,而后扩展开向下游流去。

看到这一股清泉,谁能不喜悦呢?尤其是攀援在群山中正感困顿彷徨的时候,我们怎能不以近乎感激的心情欢呼起来?(11)那一线银丝,从峰坳里流出,忽隐忽现,简直如同幻影一般地柔弱,真不知道它靠什么力量,能在山岳中开出一条河道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中考复习题一阅读一.解答题(共40小题)1.阅读下列材料,解决后面两个问题:一个能被17整除的自然数我们称为“灵动数”.“灵动数”的特征是:若把一个整数的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减去个位数的5倍,如果差是17的整倍数(包括0),则原数能被17整除.如果差太大或心算不易看出是否是17的倍数,就继续上述的“截尾、倍大、相减、验差”的过程,直到能清楚判断为止.例如:判断1675282能不能被17整除.167528﹣2×5=167518,16751﹣8×5=16711,1671﹣1×5=1666,166﹣6×5=136,到这里如果你仍然观察不出来,就继续…6×5=30,现在个位×5=30>剩下的13,就用大数减去小数,30﹣13=17,17÷17=1;所以1675282能被17整除.(1)请用上述方法判断7242和2098754 是否是“灵动数”,并说明理由;(2)已知一个四位整数可表示为,其中个位上的数字为n,十位上的数字为m,0≤m≤9,0≤n≤9且m,n为整数.若这个数能被51整除,请求出这个数.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x,y)的横坐标x的绝对值表示为|x|,纵坐标y的绝对值表示为|y|,我们把点P(x,y)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之和叫做点P(x,y)的勾股值,记为「P」,即「P」=|x|+|y|.(其中的“+”是四则运算中的加法)(1)求点A(﹣1,3),B(+2,﹣2)的勾股值「A」、「B」;(2)点M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且「M」=4,求点M的坐标;(3)求满足条件「N」=3的所有点N围成的图形的面积.3.我们知道,任意一个大于1的正整数n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p+q(p、q是正整数,且p≤q),在n的所有这种分解中,如果p、q两数的乘积最大,我们就称p+q是n的最佳分解,并规定在最佳分解时:F(n)=pq.例如6可以分解成1+5,2+4,或3+3,因为1×5<2×4<3×3,所以3+3是6的最佳分解,所以F(6)=3×3=9.(1)求F(11)的值;(2)一个正整数,由N个数字组成,若从左向右它的第一位数能被1整除,它的前两位数被2除余1,前三位数被3除余2,前四位数被4除余3,…,一直到前N位数被N除余(N ﹣1),我们称这样的数为“多余数”,如:236的第一位数2能被1整除,前两位数23被2除余1,236被3除余2,则236是一个“多余数”.若一个小于200的三位“多余数”记为t,它的各位数字之和再加上1为一个完全平方数,请求出所有“多余数”中F(t)的最大值.4.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2x+bx+c=0有2个实数根,且其中一个实数根是另一个实数根的3倍,则称该方程为“立根方程”.(1)方程x2﹣4x+3=0立根方程,方程x2﹣2x﹣3=0立根方程;(请填“是”或“不是”)(2)请证明:当点(m,n)在反比例函数y=上时,一元二次方程mx2+4x+n=0是立根方程;(3)若方程ax2+bx+c=0是立根方程,且两点P(p+p2+1,q)、Q(﹣p2+5+q,q)均在二次函数y=ax2+bx+c上,请求方程ax2+bx+c=0的两个根.5.若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则一定存在整数n,使得=n,即a=bn,例如:若整数a 能被101整除,则一定存在整数n,使得=n,即a=101n,一个能被101整除的自然数我们称为“孪生数”,他的特征是先将数字每两个分成一组,然后计算奇数组之和与偶数组之和的差,如果差能被101整除,则这个数能被101整除,否则不能整除.当这个数字是奇数位时,需将这个数末位加一个0,变为偶数再来分组.例如:自然数66086421,先分成66,08,64,21.然后计算66+64﹣(8+21)=101,能被101整除,所以66086421能被101整除;自然数10201先加0,变为102010再分成10,20,10,然后计算10+10﹣20=0,能被101整除,所以10201能被101整除.(1)请你证明任意一个四位“孪生数”均满足上述规律;(2)若七位整数能被101整除,请求出所有符合要求的七位整数.6.一个多位数整数,a代表这个整数分出来的左边数,b代表这个整数分出来的右边数,其中a,b两部分数位相同,若正好为剩下的中间数,则这个多位数就叫平衡数,例如:357满足=5,233241满足=32.(1)写出一个三位平衡数和一个六位平衡数,并证明任意一个六位平衡数一定能被3整除;(2)若一个三位平衡数后两位数减去百位数字之差为3的倍数,且这个平衡数为偶数,求这个三位数.7.进位数是一种记数方式,可以用有限的数字符号代表所有的数值,使用数字符号的数目称为基数,基数为n,即可称n进制.现在最常用的是十进制,通常使用10个阿拉伯数字0~9进行记数,特点是逢十进一,对于任意一个用n(n≤10)进制表示的数,通常使用n 个阿拉伯数字0~(n﹣1)进行记数,特点是逢n进一,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把它转化为十进制:例如:五进制数(234)5=2×52+3×5+4=69,记作(234)5=69,七进制数(136)7=1×72+3×7+6=76,记作(136)7=76(1)请将以下两个数转化为十进制:(331)5=,(46)7=(2)若一个正数可以用七进制表示为(),也可以用五进制表示为,请求出这个数并用十进制表示.8.小明在课外学习时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定义:如果二次函数y=a1x2+b1x+c1(a1≠0,a1,b1,c1是常数)与y=a2x2+b2x+c2(a2≠0,a2,b2,c2是常数)满足a1+a2=0,b1=b2,c1+c2=0,则称这两个函数互为“旋转函数”.求函数y=﹣x2+3x﹣2的“旋转函数”.小明是这样思考的:由y=﹣x2+3x﹣2函数可知a1=﹣1,b1=3,c1=﹣3,根据a1+a2=0,b1=b2,c1+c2=0求出a2,b2,c2,就能确定这个函数的“旋转函数”.请参考小明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1)写出函数y=﹣x2+3x﹣2的“旋转函数”;(2)若函数y=﹣x2+mx﹣2与y=x2﹣2nx+n互为“旋转函数”,求(m+n)2017的值;(3)已知函数y=﹣(x+1)(x﹣4)的图象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A,B,C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分别是A1,B1,C1,试证明经过点A1,B1,C1的二次函数与函数y=﹣(x+1)(x﹣4)互为“旋转函数”.9.若在一个两位正整数N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间添上数字2,组成一个新的三位数,我们称这个三位数为N的“诚勤数”,如34的“诚勤数”为324;若将一个两位正整数M加2后得到一个新数,我们称这个新数为M的“立达数”,如34的“立达数”为36.(1)求证:对任意一个两位正整数A,其“诚勤数”与“立达数”之差能被6整除;(2)若一个两位正整数B的“立达数”的各位数字之和是B的各位数字之和的一半,求B的值.10.把一个自然数所有数位上的数字先平方再求和得到一个新数,叫做第一次运算,再把所得新数所有数位上的数字先平方再求和又将得到一个新数,叫做第二次运算,…如此重复下去,若最终结果为1,我们把具有这种特征的自然数称为“快乐数”.例如:32→32+22=13→12+32=10→12+02=1,70→72+02=49→42+92=97→92+72=130→12+32+02=10→12+02=1,所以32和70都是“快乐数”.(1)写出最小的两位“快乐数”;判断19是不是“快乐数”;请证明任意一个“快乐数”经过若干次运算后都不可能得到4;(2)若一个三位“快乐数”经过两次运算后结果为1,把这个三位“快乐数”与它的各位上的数字相加所得的和被8除余数是2,求出这个“快乐数”.11.对x,y定义了一种新运算T,规定T(x,y)=(其中a,b均为非零常数),这里等式右边是通常的四则运算,例如:T(0,1)=,已知T(1,﹣1)=﹣2,T (4,2)=1.(1)求a,b的值;(2)若关于m的不等式组恰好有3个整数解,求p的取值范围.12.我们知道,任意一个正整数n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p×q(p,q是正整数,且p ≤q),在n的所有这种分解中,如果p,q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p×q是n 的最佳分解.并规定:F(n)=.例如12可以分解成1×12,2×6或3×4,因为12﹣1>6﹣2>4﹣3,所有3×4是12的最佳分解,所以F(12)=.(1)如果一个正整数a是另外一个正整数b的平方,我们称正整数a是完全平方数.求证:对任意一个完全平方数m,总有F(m)=1;(2)如果一个两位正整数t,t=10x+y(1≤x≤y≤9,x,y为自然数),交换其个位上的数与十位上的数得到的新数减去原来的两位正整数所得的差为18,那么我们称这个数t为“吉祥数”,求所有“吉祥数”中F(t)的最大值.13.阅读理解题:学习了二次根式后,你会发现一些含有根号的式子可以写成另一个式子的平方,如3+2=(1+)2,我们来进行以下的探索:设a+b=(m+n)2(其中a,b,m,n都是正整数),则有a+b=m2+2n2+2mn,∴a=m+2n2,b=2mn,这样就得出了把类似a+b的式子化为平方式的方法.请仿照上述方法探索并解决下列问题:(1)当a,b,m,n都为正整数时,若a﹣b=(m﹣n)2,用含m,n的式子分别表示a,b,得a=,b=;(2)利用上述方法,找一组正整数a,b,m,n填空:﹣=(﹣)2(3)a﹣4=(m﹣n)2且a,m,n都为正整数,求a的值.14.任意写一个个位数字不为零的四位正整数A,将该正整数A的各位数字顺序颠倒过来,得到四位正整数B,则称A和B为一对四位回文数.例如A=2016,B=6102,则A和B就是一对四位回文数,现将A的回文数B从左往右,依次顺取三个数字组成一个新数,最后不足三个数字时,将开头的一个数字或两个数字顺次接到末尾,在组成三位新数时,如遇最高位数字为零,则去掉最高位数字,由剩下的两个或一个数字组成新数,将得到的所有新数求和,把这个和称为A的回文数B作三位数的和.例如将6102依次顺取三个数字组成的新数分别为:610,102,26,261,它们的和为:610+102+26+261=999,把999称为2016的回文数作三位数的和.(1)请直接写出一对四位回文数:猜想一个四位正整数的回文数作三位数的和能否被111整除?并说明理由;(2)已知一个四位正整数(千位数字为1,百位数字为x且0≤x≤9,十位数字为1,个位数字为y且0≤y≤9)的回文数作三位数的和能被27整除,请求出x与y的数量关系.15.若一个正整数,它的各位数字是左右对称的,则称这个数是对称数,如22,797,12321都是对称数.最小的对称数是11,没有最大的对称数,因为数位是无穷的.(1)有一种产生对称数的方式是:将某些自然数与它的逆序数相加,得出的和再与和的逆序数相加,连续进行下去,便可得到一个对称数.如:17的逆序数为71,17+71=88,88是一个对称数;39的逆序数为93,39+93=132,132的逆序数为231,132+231=363,363是一个对称数.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求以687产生的第一个对称数;(2)若将任意一个四位对称数分解为前两位数所表示的数,和后两位数所表示的数,请你证明这两个数的差一定能被9整除;(3)若将一个三位对称数减去其各位数字之和,所得的结果能被11整除,则满足条件的三位对称数共有多少个?16.材料一:一个正整数x能写成x=a2﹣b2(a,b均为正整数,且a≠b),则称x为“雪松数”,a,b为x的一个平方差分解,在x的所有平方差分解中,若a2+b2最大,则称a,b为x的最佳平方差分解,此时F(x)=a2+b2.例如:24=72﹣52,24为雪松数,7和5为24的一个平方差分解,32=92﹣72,32=62﹣22,因为92+72>62+22,所以9和7为32的最佳平方差分解,F(32)=92+72材料二:若一个四位正整数,它的千位数字与个位数字相同,百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相同,但四个数字不全相同,则称这个四位数为“南麓数”.例如4334,5665均为“南麓数”.根据材料回答:(1)请直接写出两个雪松数,并分别写出它们的一对平方差分解;(2)试证明10不是雪松数;(3)若一个数t既是“雪松数”又是“南麓数”,并且另一个“南麓数”的前两位数字组成的两位数与后两位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恰好是t的一个平方差分解,请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数t中F (t)的最大值.17.连续整数之间有许多神奇的关系,如:32+42=52,这表明三个连续整数中较小两个数的平方和等于最大数的平方,称这样的正整数组为“奇幻数组”,进而推广:设三个连续整数为a,b,c(a<b<c)若a2+b2=c2,则称这样的正整数组为“奇幻数组”;若a2+b2<c2,则称这样的正整数组为“魔幻数组”;若a2+b2>c2,则称这样的正整数组为“梦幻数组”(1)若有一组正整数组为“魔幻数组”,写出所有的“魔幻数组”;(2)现有几组“科幻数组”具有下面的特征:若有3个连续整数:=2;若有5个连续整数:=2;若有7个连续整数:=2;…由此获得启发,若存在n(7<n<11)个连续正整数也满足上述规律,求这n个数.18.阅读材料:分解因式:x2+2x﹣3解:原式=x2+2x+1﹣1﹣3=(x2+2x+1)﹣4=(x+1)2﹣4=(x+1+2)(x+1﹣2)=(x+3)(x﹣1)此种方法抓住了二次项和一次项的特点,然后加一项,使这三项成为完全平方式,我们把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配方法.请仔细体会配方法的特点,然后尝试用配方法解决下列问题:(1)分解因式:m2﹣4mn+3n2;(2)无论m取何值,代数式m2﹣3m+2015总有一个最小值,请你尝试用配方法求出它的最小值.19.阅读下列材料,并解答问题:材料:将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的形式.解:由分母x+1,可设x2﹣x+3=(x+1)(x+a)+b则x2﹣x+3=(x+1)(x+a)+b=x2+ax+x+a+b=x2+(a+1)x+a+b∵对于任意x上述等式成立∴解得:∴这样,分式就拆分成一个整式x﹣2与一个分式的和的形式.(1)将分式拆分成一个整式与一个分式(分子为整数)的和的形式为;(2)已知整数x使分式的值为整数,则满足条件的整数x=;(3)当﹣1<x<1时,求分式的最小值.20.定义符号max{a,b}的含义为:当a≥b时,max{a,b}=a;当a<b时,max{a,b}=b.如:max{1,﹣2}=1,max{﹣3,﹣7}=﹣3(1)求max{﹣x2+1,2};(2)已知max{﹣x2﹣2x+k,﹣3}=﹣3,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3)当﹣1≤x≤2时,max{x2﹣x﹣6,m(x﹣1)}=m(x﹣1).直接写出实数m的取值范围.21.我们新定义一种三角形:两边平方和等于第三边平方的4倍的三角形叫做常态三角形.例如:某三角形三边长分别是5,6和8,因为62+82=4×52=100,所以这个三角形是常态三角形.(1)若△ABC三边长分别是2,和4,则此三角形常态三角形(填“是”或“不是”);(2)若Rt△ABC是常态三角形,则此三角形的三边长之比为(请按从小到大排列);(3)如图,Rt△ABC中,∠ACB=90°,BC=6,点D为AB的中点,连接CD,若△BCD是常态三角形,求△ABC的面积.22.我们知道平方运算和开方运算是互逆运算,如:a2±2ab+b2=(a±b)2,那么,那么如何将双重二次根式化简呢?如能找到两个数m,n(m>0,n>0),使得即m+n=a,且使即m•n=b,那么∴,双重二次根式得以化简;例如化简:;∵3=1+2且2=1×2,∴∴由此对于任意一个二次根式只要可以将其化成的形式,且能找到m,n(m>0,n >0)使得m+n=a,且m•n=b,那么这个双重二次根式一定可以化简为一个二次根式.请同学们通过阅读上述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填空:=;=;(2)化简:①②(3)计算:.23.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两点P1(x1,y1),P2(x2,y2),我们把d(P1,P2)=|x1﹣x2|+|y2﹣y2|叫做P1、P2两点间的直角距离.(1)已知点A(1,1),点B(3,4),则d(A,B)=.(2)已知点E(a,a),点F(2,2),且d(E,F)=4,则a=.(3)已知点M(m,2),点N(1,0),则d(M,N)的最小值为.(4)设P0(x0,y0)是一定点,Q(x,y)是直线y=ax+b上的动点,我们把d(P0,Q)的最小值叫做P0到直线y=ax+b的直角距离,试求点M(5,1)到直线y=x+2的直角距离.24.观察下列等式:12×231=132×21,14×451=154×41,32×253=352×23,34×473=374×43,45×594=495×54,…以上每个等式中两边数字是分别对称的,且每个等式中组成两位数与三位数的数字之间具有相同规律,我们称这类等式为“数字对称等式”.(1)根据上述各式反映的规律填空,使式子称为“数字对称等式”:①35×=×53;②×682=286×.(2)设数字对称式左边的两位数的十位数字为m,个位数字为n,且2≤m+n≤9,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数字对称式左边的两位数的乘积P,并求出P能被110整除时mn的值.25.若整数a能被整数b整除,则一定存在整数n,使得,即a=bn.例如若整数a能被整数3整除,则一定存在整数n,使得,即a=3n.(1)若一个多位自然数的末三位数字所表示的数与末三位数以前的数字所表示的数之差(大数减小数)能被13整除,那么原多位自然数一定能被13整除.例如:将数字306371分解为306和371,因为371﹣306=65,65是13的倍数,所以306371能被13整除.请你证明任意一个四位数都满足上述规律.(2)如果一个自然数各数位上的数字从最高位到个位仅有两个数交替排列组成,那么我们把这样的自然数叫做“摆动数”,例如:自然数12121212从最高位到个位是由1和2交替出现组成,所以12121212是“摆动数”,再如:656,9898,37373,171717,…,都是“摆动数”,请你证明任意一个6位摆动数都能被13整除.26.在现今“互联网+”的时代,密码与我们的生活已经紧密相连,密不可分.而诸如“123456”、生日等简单密码又容易被破解,因此利用简单方法产生一组容易记忆的密码就很有必要了.有一种用“因式分解”法产生的密码,方便记忆,其原理是:将一个多项式分解因式,如多项式:x3+2x2﹣x﹣2因式分解的结果为(x﹣1)(x+1)(x+2),当x=18时,x﹣1=17,x+1=19,x+2=20,此时可以得到数字密码171920.(1)根据上述方法,当x=21,y=7时,对于多项式x3﹣xy2分解因式后可以形成哪些数字密码?(写出三个)(2)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周长是24,斜边长为10,其中两条直角边分别为x、y,求出一个由多项式x3y+xy3分解因式后得到的密码(只需一个即可);(3)若多项式x3+(m﹣3n)x2﹣nx﹣21因式分解后,利用本题的方法,当x=27时可以得到其中一个密码为242834,求m、n的值.27.如果一个自然数可以表示为两个连续奇数的立方差,那么我们就称这个自然数为“麻辣数”.如:2=13﹣(﹣1)3,26=33﹣13,所以2、26均为“麻辣数”.【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1)请判断98和169是否为“麻辣数”,并说明理由;(2)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小明提出新问题:“求出在不超过2016的自然数中,所有的‘麻辣数’之和为多少?”小组的成员胡图图略加思索后说:“这个难不倒图图,我们知道奇数可以用2k+1表示…,再结合立方差公式…”,请你顺着胡图图的思路,写出完整的求解过程.28.定义:如果M个不同的正整数,对其中的任意两个数,这两个数的积能被这两个数的和整除,则称这组数为M个数的祖冲之数组.如(3,6)为两个数的祖冲之数组,因为(3×6)能被(3+6)整除;又如(15,30,60)为三个数的祖冲之数组,因为(15×30)能被(15+30)整除,(15×60)能被(15+60)整除,(30×60)能被(30+60)整除…(1)我们发现,3和6,4和12,5和20,6和30…,都是两个数的祖冲之数组;由此猜测n和n(n﹣1)(n≥2,n为整数)组成的数组是两个数的祖冲之数组,请证明这一猜想.(2)若(3a,4a,5a)是三个数的祖冲之数组,求满足条件的所有三位正整数a.29.材料一:如果10b=n,那么b为n的劳格数,记为b=d(n),由定义可知:10b=n与b=d (n)所表示的b、n两个量之间的同一关系.例如:101=10,d(10)=1;材料二:劳格数有如下运算性质:若m、n为正数,则d(mn)=d(m)+d(n)(1)根据劳格数的定义,填空:d(102)=,d(10﹣2)=;(2)若d(2)=0.301,求d(4)+d(16)的值;(3)已知d(3)=2a+b,d(9)=3a+2b+c,d(27)=6a+2b+c,证明:a=b=c.30.如果一个自然数能表示为两个自然数的平方差,那么称这个自然数为智慧数,例如:16=52﹣32,16就是一个智慧数,小明和小王对自然数中的智慧数进行了如下的探索:小明的方法是一个一个找出来的:0=02﹣02,1=12﹣02,3=22﹣12,4=22﹣02,5=32﹣22,7=42﹣32,8=32﹣12,9=52﹣42,11=62﹣52,…小王认为小明的方法太麻烦,他想到:设k是自然数,由于(k+1)2﹣k2=(k+1+k)(k+1﹣k)=2k+1.所以,自然数中所有奇数都是智慧数.问题:(1)根据上述方法,自然数中第12个智慧数是;(2)他们发现0,4,8是智慧数,由此猜测4k(k≥3且k为正整数)都是智慧数,请你参考小王的办法证明4k(k≥3且k为正整数)都是智慧数;(3)他们还发现2,6,10都不是智慧数,由此猜测4k+2(k为自然数)都不是智慧数,请利用所学的知识判断26是否是智慧数,并说明理由.31.把一个自然数所有数位上的数字先平方再求和得到一个新数,叫做第一次运算,再把所得新数所有数位上的数字先平方再求和又将得到一个新数,叫做第二次运算,…如此重复下去,若最终结果为1,我们把具有这种特征的自然数称为“快乐数”.例如:32→32+22=13→12+32=10→12+02=1,70→72+02=49→42+92=97→92+72=130→12+32+02=10→12+02=1所以32和70都是“快乐数”.(1)最小的两位“快乐数”是;(2)证明19是“快乐数”;(3)若一个三位“快乐数”经过两次运算后结果为1,把这个三位“快乐数”与它的各位上的数字相加所得的和被8除余数是2,求出这个“快乐数”.32.对于钝角β,定义它的三角函数值如下:sinβ=sin(180°﹣β),cosβ=﹣cos(180°﹣β),tanβ=﹣tan(180°﹣β).(1)求sin120°,cos135°,tan150°的值;(2)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1:1:4,A,B是这个三角形的两个顶点,sinA,cosB 是方程ax2﹣bx﹣1=0的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求a、b的值及∠A和∠B的大小.33.深化理解:新定义:对非负实数x“四舍五入“到个位的值计为<x>,即:当n为非负整数时,如果,例如<0>=<0.48>=0,<0.64>=<1.49>=1,<2>=2,<3.5>=<4.12>=4,…试解决下列问题:(1)填空:①<π>=(π为圆周率)②如果<x﹣1>=3,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为③写出一组x,y值,使等式<x+y>=<x>+<y>不成立.例如:x=,y=(写一组即可)(2)设n为常数,且为正整数,函数的自变量x满足<x>=n时,对应的函数值y为整数的个数记为a,求a的值(用n表示)34.阅读材料:善于思考的小军在解方程组时,采用了一种“整体代换”的解法:解:将方程②变形:4x+10y+y=5 即2(2x+5y)+y=5③把方程①带入③得:2×3+y=5,∴y=﹣1把y=﹣1代入①得x=4,∴方程组的解为.请你解决以下问题:(1)模仿小军的“整体代换”法解方程组(2)已知x,y满足方程组.(i)求x2+4y2的值;(ii)求+的值.35.观察下列各数:133可以分成13和3两部分,13﹣3×2=7×1,133能被7整除;245可以分成24和5两部分,24﹣5×2=14=7×2,245能被7整除;2394可以分成239和4两部分,239﹣4×2=231=7×33,2394能被7整除;6139可以分成613和9两部分,613﹣9×2=595=7×75,6139能被7整除;…(1)求证:对于任意一个自然数,将其个位数字截去,再从余下的数中,减去个位数的2倍,如果差是7的倍数,则原自然数能被7整除;(2)将一个多位自然数分解为个位与个位之前的数,让个位之前的数加上个位数的K(K 为正整数,1≤K≤15)倍,所得之和能被7整除,求当K为何值时使得原多位自然数一定能被7整除.36.如果10b=n,那么称b为n的劳格数,记为b=d (n),由定义可知:10b=n与b=d (n)所表示的是b、n两个量之间的同一关系.(1)根据劳格数的定义,填空:d(10)=,d(10﹣2)=;劳格数有如下运算性质:若m、n为正数,则d(mn)=d(m)+d(n),d ()=d(m)﹣d(n).根据运算性质,填空:=(a为正数).(2)下表中与数x对应的劳格数d (x)有且只有两个是错误的,请找出错误的劳格数,说明理由并改正.37.一个自然数m,若将其数字重新排列可得一个新的自然数n,如果m=3n,我们称m是一个“希望数”.例如:3105=3×1035,71253=3×23751,371250=3×123750.(1)请说明41不是希望数,并证明任意两位数都不可能是“希望数”.(2)一个四位“希望数”M记为,已知=3•,且c=2,请求出这个四位“希望数”.38.对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两点A(a,b),B(c,d),我们把|a﹣c|+|b﹣d|叫做A、B两点之间的直角距离,记作d(A,B)(1)已知O(0,0)为坐标原点,若点P坐标为(﹣1,3),求d(O,P);(2)若Q(x,y)在第一象限,且满足d(O,Q)=4,请写出x与y之间满足的关系式,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出符合条件的点Q组成的图形;(3)设M是一定点,N是直线y=mx+n上的动点,我们把d(M,N)的最小值叫做M到直线y=mx+n的直角距离,试求点M(2,﹣1)到直线y=x+3的直角距离.39.阅读理解题:定义: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1,记为i2=﹣1①,这个数i叫做虚数单位.那么和我们所学的实数对应起来就叫做复数,表示为a+bi(a,b为实数),a叫这个复数的实部,b叫做这个复数的虚部.如果只把i当成代数,则i将符合一切实数运算规则,但要根据①式变通来简便运算.不要把复数当成高等数学,它只是一个小学就学过的代数而已!它的加,减,乘法运算与整式的加,减,乘法运算类似.例如计算:(2+i)+(3﹣4i)=(2+3)+(1﹣4)i=5﹣i;(5+i)×(3﹣4i)=19﹣17i;同样我们也可以化简===2i;也可以解方程x2=﹣1,解为x1=i,x2=﹣i.读完这段文字,请你解答以下问题:(1)填空:i3=,i4=.(2)计算:①(2+i)(2﹣i);②(2+i)2;(3)在复数范围内解方程:x2﹣x+1=0.40.若一个自然数各位数字左右对称,则称这样的自然数是对称数,如22,989,5665,12321…,都是对称数.若一个自然数从左到右各数位上的数字和另一个自然数从右到左各数位上的数字完全相同,则称这两个自然数互为逆序数.例如:17与71,132与231,5678与8765,…,都互为逆序数.有一种产生对称数的方式是:将某些自然数与它的逆序数相加,得出的和再与这个和的逆序数相加,连续进行下去…,便可以得到一个对称数.例如:17的逆序数为71,17+71=88,88是一个对称数;39的逆序数为93,39+93=132,132的逆序数为231,132+231=363,363是一个对称数.请你根据以上材料,求以687产生的第一个对称数;(1)猜想任意一个三位数与其逆序数之差能否被99整除?并说明理由.(2)若两位自然数A按上述方式的第一个对称数是484,A的十位上的数字大于个位上的数字,求A的值.重庆中考复习题一阅读参考答案一.解答题(共40小题)1.;2.;3.;4.是;不是;5.;6.;7.91;34;8.;9.;10.;11.;12.;13.m2+5n2;2mn;9;4;2;1;14.;15.;16.;17.;18.;19.;4、16、2、﹣10;20.;21.是;::;22.﹣;+;23.5;0或4;2;24.583;385;26;62;25.;26.;27.;28.;29.2;﹣2;30.15;31.10;32.;33.3;3.5≤x<4.5;0.6;0.7;34.;35.;36.1;﹣2;3;37.;38.;39.﹣i;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