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文化

合集下载

吉祥文化

吉祥文化

吉祥文化
1.作为中华文化之一的吉祥文化,是祈福文化、心愿文化、希望文化、未来文
化,代表着生命对未来的向往、对美好愿望的期待。

在《慈恩天下》软件中,吉祥文化是其中的三大文化之一,是围绕孝道文化这一核心的祝福文化。

2.在《慈恩天下》软件中美好寓意、祝福词语、各类套餐、瑞兽植物、祈福行
为等等,都能体现吉祥文化对生命的影响。

“心诚则灵”、“金石为开,使用者会因为坚信美好,并时常重复正能量、充满希望的行为心念,而让生命处于喜悦美好的状态。

3.对于《慈恩天下》软件使用者而言,吉祥文化能够直接作用于他的相应需求。

“百善孝为先”、“不孝之人无福德”,这些警句都在揭示一个秘密:一个人善心善念,吉祥文化就如影随形。

4.坚持着吉祥文化的言行举止,良好的习惯会有强大的能量。

在《慈恩天下》
软件的天园世界里,将各种吉祥文化的载体,都与使用者进行互动,营造着吉祥如意的氛围。

使用者能在自身不断强化的美好祈愿中,一步步实现美好的愿望,实现着“心想事成”、“功到自然成”的效果。

5.吉祥文化围绕着孝道文化这一核心,体现着生命德性与智慧的重要性。

每一
个人都有美好的心愿,但必须持之以恒地坚持善心善念,生命才能善缘善果,才能吉祥如意。

吉祥文化资料

吉祥文化资料

吉祥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其中的吉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吉祥文化贯穿于中国人的生活、工作、信仰等方方面面,被视为人们追求幸福吉祥的重要精神支柱。

吉祥符号的涵义吉祥文化中的各种符号通常包含着深刻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比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常见的龙、凤、瑞、麒麟等动植物在古代被视为祥瑞之物,代表着权力、尊贵和吉祥。

而“福”、“寿”、“喜”、“财”等汉字和图案也经常被看作吉祥的象征,代表着幸福、长寿、快乐和财富。

吉祥文化在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体现中国传统节日中融入了丰富的吉祥文化元素。

比如,春节期间人们贴春联、挂红灯笼、燃放烟花爆竹等活动,都是为了带来吉祥和祥和的气氛。

在中秋节、端午节等节日中,也有寄托吉祥愿望的风俗传统,如吃月饼、包粽子等。

吉祥文化在生活中的体现吉祥文化不仅在传统节日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比如,新婚夫妇结婚之时常以“囍”字为图案,寓意新婚生活幸福美满;在生意场合,人们常常使用“招财进宝”、“财源广进”等吉祥话语,表达对财运的期盼。

吉祥文化的当代传承与发展随着时代的不断变迁,吉祥文化正在不断融入当代生活中。

现代的设计师、艺术家们不断创造出各种现代化的吉祥符号,使传统的吉祥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

而各种具有吉祥寓意的产品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吉祥物、吉祥手链等。

在当代社会,吉祥文化承载着人们对幸福和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成为了一种文化传统的延续。

通过对吉祥符号的传承和创新,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底蕴,也可以不断开拓吉祥文化的新境界,为现代社会注入更多吉祥与美好的力量。

因而,吉祥文化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人们追求幸福、向往吉祥的精神寄托。

愿吉祥文化在当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和发扬光大,为人们带来更多幸福与祥和。

吉祥文化理解

吉祥文化理解

吉祥文化理解吉祥文化是指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吉祥吉利和幸福顺遂的具体文化表达方式和象征意义。

吉祥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重要内容,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之中,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吉祥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道德伦理、文化习俗等密切相关。

根据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观念,人们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和“天人感应”的信仰。

因此,在吉祥文化中,往往出现一些象征和意境,以此来祈求神灵的保佑和平安吉利。

这些象征物品或意象往往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吉祥物,如福字、龙凤、瑞兽、麒麟等。

吉祥文化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是福气。

福字被中国人看作是最重要的吉祥符号之一。

福字能够代表幸福、幸运和福气。

中国人传统上会在春节期间贴上福字来祈求一年的好运和吉祥。

其次是龙凤。

龙和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吉祥意义的动物。

龙代表着权威、勇气和帝王之象征,凤则象征着美丽、善良和高贵。

这两种动物经常出现在中国的文化艺术品中。

再次是祥和。

中国人很重视家庭的和睦与和谐,因此关于夫妻和和谐的象征也常常出现在吉祥文化中。

最后是瑞兽和麒麟。

瑞兽和麒麟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动物,被认为可以给人们带来吉祥和好运。

吉祥文化不仅仅是一种象征和信仰,它还与人们的行为和习俗紧密相连。

中国人传统上会根据吉祥文化的要求来做一些特殊的事情,以求得吉祥和幸福。

例如,中国人通常会在新年期间给家中的门窗贴上红色的春联和福字,以期在新的一年中带来好运。

此外,在中国婚礼上,新娘通常会穿上红色的婚纱。

红色被认为是一种热情、吉祥和幸福的颜色。

还有,中国人在选择日期的时候,也会考虑到吉祥和生肖的因素。

吉祥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

它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的延续,更是中国人民对于吉祥和幸福的追求和渴望的体现。

吉祥文化不仅仅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还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所体现。

它使人们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带给人们希望和勇气。

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吉祥文化仍然处于重要的地位,因为它承载了人们深深的情感和价值观念。

吉祥文化实用知识点总结

吉祥文化实用知识点总结

吉祥文化实用知识点总结一、吉祥文化的概念及意义吉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特殊形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瑰宝。

吉祥文化指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关于幸福、美好、吉祥、祥瑞的文化内容和符号。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为独特和具有代表性的文化形态之一,反映出了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吉祥文化以符号、仪式、习俗等形式作为载体,为中国人带来了幸福和福祉,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吉祥文化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人民传统价值观念的体现。

吉祥文化对于维护中国传统文化的纯正性和传统价值观的延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美好的信仰和生活方式。

二、吉祥文化的特点吉祥文化有着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符号化:吉祥文化主要以符号的形式存在,如龙、凤、麒麟、瑞兽等,还有一些吉祥的图案和图腾,包括如意、莲花、八宝、福字等。

这些符号被广泛应用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方面,如建筑、绘画、服饰、工艺品等。

2.传统性:吉祥文化承载着中国上千年的传统文化积淀,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国人民的推崇和传承。

3.继承性:吉祥文化是代代相传的,它在中国社会中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受到中国人民的热爱和传承。

4.功能性:吉祥文化在中国社会中起到了重要的功能作用,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中国社会带来了幸福、和谐和祥瑞。

三、吉祥文化的主要内容吉祥文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吉祥物:吉祥物是吉祥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如龙、凤、麒麟、瑞兽等,这些吉祥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幸福、祥瑞和美好的象征。

2.吉祥图腾:吉祥图腾是吉祥文化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如如意、莲花、八宝、福字等,这些图腾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广泛应用于各个方面,象征着幸福、福祉和美好。

3.吉祥信仰:吉祥文化中还包括了一些吉祥信仰,如风水观念、祈福祭祀等,这些信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追求平安幸福的重要方式。

中国的十大吉祥文化

中国的十大吉祥文化

中国的十大吉祥文化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丰富灿烂的文化。

而其中吉祥文化更是渗透进中国人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老百姓逢年过节、春种夏收、娶妻生子、祝寿延年、开市营业、科考应试、提拔晋职、乔迁新居等等与人生有关的大事,都离不开吉祥文化。

一、文字吉祥吉祥文字就是表示美好的文字。

古人云,“吉者,福善之事;祥者,嘉庆之征”。

《说文》中说:“吉,善也”;“祥,福也”。

说白了,吉祥就是好兆头,就是凡事顺心、如意、美满。

比如福祺、寿考、富贵、康宁、龙凤、六八等文字。

就单字讲,“福”是古今人间最美好的字,是吉祥意义最丰富、最淳厚、最集中、最典型的字,包含有幸福、福气、福运等义。

福之所至,小到个体,大到人类。

《韩非子》中说:“福者,备也。

备者,百顺之名也。

无所不顺者谓之备”。

吉祥符号、吉祥物、吉祥图案就是人类创造出来的借以传达心声的道具。

二、数字吉祥在中国文化中,数字不仅仅表示多少,同时隐含着吉祥。

吉祥数字也不只人们常说的“三、六、九”和“八”,从一到十、百、千、万,数字都有吉祥含义。

比如一帆风顺、二龙腾飞、三羊开泰、四季平安、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方来财、九九同心、十全十美、百事亨通、千事顺遂、万事如意等。

有偶数吉祥,也有奇数吉祥;有大数吉祥,也有小数吉祥;有引伸义吉祥,也有谐音吉祥。

三、生肖吉祥十二生肖都是动物,但在中国民俗文化中被赋予了特别的意义。

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鶏戌狗亥猪,全是吉祥的。

如羊,儒雅温和,温柔多情,自古便与中国先民朝夕相处,深受人们喜爱。

甲骨文中的“美”字,即呈头顶大角之羊形,是美好的象征。

猴是自然界中最接近人类的动物,人类对猴子有一种特殊的亲近感,还因为猴与“侯”同音,猴便成了象征升迁的吉祥物。

四、灵异吉祥麟、凤、龟、龙,谓之四灵。

这四者千百年来成为中国人生活中的恒定认同吉祥物。

麟指麒麟,称为仁兽;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凤指凤凰,为百鸟之王。

麟、凤、龙,都是按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复合构思所创造的虚拟动物。

吉祥文化(讲课提纲)

吉祥文化(讲课提纲)

中华民族服饰中的吉祥文化(讲课提纲)一、吉祥文化、吉祥物和吉祥纹样(一)吉祥古代吉祥祈福观什么是吉祥文化?表现人们祈福求吉、辟祸却凶的行为模式和心理追求的文化现象。

吉祥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1,吉祥语约定俗成、较为固定、表达吉祥意义的短语。

又叫“吉利话”。

问候语;祝福语;喜庆语。

破灾语。

2,吉祥神在民俗中有关广泛影响的、以祈福辟邪为追求的民间信仰神灵。

佛:弥勒佛、散财童子、观音菩萨。

道:钟馗、送子娘娘、八仙。

民:月下老人、和合二仙、灶王爷、财神、门神。

3,吉祥物中国吉祥文化的主体构成部分。

(二)吉祥物和吉祥图案1,现代意义的吉祥物现代国际大型体育盛会设置的具有举办地特色的卡通吉祥物,它是一种标志,渲染活动气氛,祝愿盛会圆满成功。

这类吉祥物也用在大型文艺活动及某些商业性节会场合。

英文为mascot,意为吉样的人、动物或东西,即被认为会带来好运者.这是现代意义的吉祥物。

2,吉祥物的定义传统吉祥物是以自然或虚拟的事物或形象寓意的一种象征物,是人们在事物固有属性、特征的基础上经过着意加工而成,体现了追求美好愿望和理想吉祥观念,表达出求致、获取对于人有利的一面,抵御、驱除、镇避对于人不利的一面。

象征物喜爱物崇拜物。

吉祥物具有十分明显的民俗性。

中国吉祥物的构成方式一是延长事物的自然属性及特点。

意祝福健康.二是取意汉语同音、谐音,构成吉祥语词。

三是利用神话传说,提炼加工。

3,吉祥图案做为吉祥物,一定要体现出吉祥的寓意。

吉祥物的表现形式,是吉祥图案.所谓吉祥图案,又称作“吉利画”,是流行于中国民间的一种传统装饰纹样图案。

汉族中,不能用吉祥图案表现的,不能看作是吉祥物。

中国传统吉祥图案的流变中国传统吉祥图案十分发达,这是中国吉祥物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

吉祥语词以图案的形式来表现,构成了中国传统象征文化的一个重要支脉。

商周及春秋战国的青铜器灵物纹样。

秦汉瓦当和织绣品中的吉祥文字。

四灵及瑞兽。

汉灵帝建宁四年(171)刻于甘肃成县鱼窍峡摩岩上的《五瑞图》,绘黄龙、白鹿、连理枝、嘉禾、甘露,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一幅吉祥图案画。

中国吉祥文化简介

中国吉祥文化简介

中国吉祥文化简介在中国,吉祥符号、图案似乎很不起眼,但却无处不在,无人不用。

吉祥对于中国人而言,就像水之于鱼,天空之于鸟,空气之于人。

似乎没有人说得清,中国的吉祥文化产生于何时,源自哪里,惟一可以肯定的是,当人有了追求幸福、美好、平安的愿望时,它们便被创造出来。

而且是通过各种手段和形式,遍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因此了解了吉祥文化,也就了解了中国文化、中国人很重要的一面。

1简介“画中要有戏,百看才不腻;出口要吉利,才能合人意;人品要俊秀,能得人欢喜。

”这是天津杨柳青印木版年画的老艺人曾经流传的口诀。

对年画有如此的要求,是因为年画不仅仅是用来看画儿,还是千百年来中国人过春节时必不可少之物:院门有门神,家门有财神,堂屋有中堂,墙上有墙画,床上有床画,灶上有灶王爷的画,甚至牛廊马厩都不能落下。

年画如此铺天盖地的原因,就是因为中国人认为年画是喜庆、吉祥之物,能给年带来好兆头。

除了年画,还有红春联、红灯笼、红鞭炮、红衣裙、红窗花、红福字等等,到处一片红火,把年烘托得热热闹闹,让人感到欢欢喜喜。

其实细想一下,吉祥文化岂止只在过年时。

老百姓的春种夏收、娶妻生子、祝寿延年、开市营业、科考应试、提拔晋职、乔迁新居等等与人生有关的大事都包含有吉祥文化。

近时,它还广泛地存在于国家层面的活动、仪式上。

比如在南京举办的中国第十届全运会的吉祥物“金麟”,是一只金麒麟,既是古都“金陵”的谐音,同时也是传统吉祥物麒麟。

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标志虽然采用的是中国印,但仍然使用了吉祥色中国红。

而2008年奥运会的一组吉祥物福娃更与传统吉祥符号有密切关联。

中国社会这种浓厚的吉祥观,可谓是鲜明的中国特色。

为什么中国人的吉祥观特别强烈?为什么“鹿”、“蝙蝠”、“牡丹”、“大象”等等、从动物、植物到神话、传说、戏曲、故事甚至语言文字之类,都可以成为吉祥符号?为什么有不少传统文化已渐渐消失抑或死亡,而吉祥文化却从未衰退甚至还有新发展?多年来我徜徉在民间文化的海洋里,常常会思考这些以及与此相关的许多问题,有的似乎可以解答,有的也许未必。

吉祥文化传统文化

吉祥文化传统文化

吉祥文化传统文化
吉祥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吉祥文化被赋予了深厚的内涵和丰富的象征意义,它不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吉祥文化源远流长,它贯穿于中国的历史和民俗之中。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吉祥文化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如鲤鱼跃龙门、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等等,这些象征着吉祥的符号都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吉祥文化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春节的红包、年画、灯笼等,都是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福。

吉祥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信仰,更是一种精神追求。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吉祥文化被视为一种美德,人们通过吉祥文化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修养,传承着古老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吉祥文化也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它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祝福,是一种对亲人和朋友的关怀和祝福。

吉祥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代社会,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吉祥文化传统文化,让它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信仰和精神力量,让它成为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和支撑。

愿吉祥文化传统文化在我们心中永远熠熠生辉,为我们的生活注入无尽的力量和希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祥物是吉祥文化在物质与精神的统一体,是本土艺术形式与传统工艺相融会的结晶,是人文内涵丰富的历史印迹。

现代吉祥物多以民间美术为主要载体,旨在营造吉瑞环境,寄托民众的美好理想与心愿。

寓意吉祥文化的图像称“吉祥纹样”或“吉祥图案”,按图像性质又有祥瑞图、瑞应图、符瑞图之分。

寓意吉祥文化的民艺题材浩如烟海,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融会于百姓的生产劳作、人生礼仪与岁时活动中。

民间美术中的吉祥文化题材大多有“说法”、有“讲究”,约定俗成,流传广泛。

吉瑞的主题常以借代、隐喻、比拟、谐音等手法演绎,如:借“桃”代“寿”,借“牡丹”代“富贵”,借“石榴”代“多子”;以“羊”隐喻“孝”,以“八仙”隐喻“祝寿”;以“梅、兰、竹、菊”比拟“君子德行”,以“荷”比拟“品行清廉”;以“蝠”谐音“福”,以“鹿”谐音“禄”,以“鸡”谐音“吉”等等。

吉祥文化图像的工艺表现极为丰富,按材料工艺分类有:雕塑、绘画、刺绣、印染、编织、金属工艺、漆艺、陶瓷、木版年画、剪纸等。

按实用功能分类有:建筑、服饰、器皿、环境装饰、节令用品、玩具、文房四宝等。

“福、禄、寿、喜、财、吉”是吉祥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彼此关联而又各具特色的吉瑞主题。

体现六大主题的民间美术,特别是那些原生态的传统吉祥物品,不仅艺术形式质朴、生动,工艺制作美仑美奂,而且寓意深刻,文化内涵丰富。

典型的传统民艺作品,往往以吉详图案表现,由于设题机巧、易于上口,更为百姓所喜闻乐见。

在历史长河流逝的漫长岁月中,由于“福、禄、寿、喜、财、吉”始终贴近民众生活,因而在民俗事象中流传广泛、经久不衰。

这些特定历史时期的人生主题,从祈福纳吉、功名利禄、延年增寿、交合化育、招财纳福、驱邪禳灾诸方面予以表现。

祈福纳吉的吉祥物题材主要有:“五福捧寿”、“天官赐福”、“福在眼前”等;交合化育的吉祥物题材主要有:“凤穿牡丹”、“喜鹊登梅”、“麒麟送子”等;延年增寿的吉祥物题材主要有:“子孙万代”、“鹿鹤同春”、“麻姑献寿”等;招财纳福的吉祥物题材主要有:“金玉满堂”、“招财进宝”、“万年富贵”等。

功名利禄的吉祥物题材主要有:“马上封侯”、“一路连科”、“加官进爵”等,驱邪禳灾的吉祥物题材主要有:“百事大吉”、“镇宅神虎”、“钟馗捉鬼”等。

“福、禄、寿、喜、财、吉”这六大主题,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农耕、手工业时代的吉祥观念,以朴素而直白的艺术语言,表达百姓对生命的关注,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追求。

反映六大主题的吉祥图像,在营造吉瑞环境的同时也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尊重文脉呼唤传统的今天,在社会广泛认同的基础上,拂去历史的尘埃,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摒弃糟粕,吉祥文化将重放异彩。

福禄寿喜财福:什么是福?除了传统的公认的对福的特定含义的认识而外,更多的则是个人的理解,个人的感受,个人的认可。

别人眼里的福,在自己身上却不一定是福。

福,因人而宜,因人而内涵不同。

在《安哪卡列妮娜》的开卷语中,托尔斯泰说:幸福的生活都是一样的,不幸的生活却各有各的不同。

实际上,幸福的生活也各有各的不同。

你认为吃红烧肉是幸福的,有人却认为吃红烧肉是痛苦和受罪;你认为住洋楼是幸福的,有人却认为住洋楼无异于蹲监狱;你认为喝蜂蜜水是幸福,有人却认为喝白开水是幸福……福字,从造字的本意上看,左边的“示”字旁有祈祷、企求之意;右边有井和田之意。

这说明,造字的时候,已经进入了农耕社会。

当时的先民们对福并没有过高的要求,仅是生存的必须而已。

古人还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所以,我们对福也就没必要有更高的向往。

当下流行“平安是福”、“健康是福”的话都很有道理。

把福的含义降到最低线,恢复它本来的意义,才是正确的选择。

当巴衣问阿凡提“要钱还是要真理”的时候,阿凡提不假思索地就回答,他只要钱;理由是,人缺少什么就需要什么。

是的,下岗工人再就业就是福,莘莘学子考上大学就是福,农民工辛勤劳动拿到工资就是福,我们玩笔杆的,发表了作品就是福。

福无止境,它有底线,却没有上限,全在于我们的认识和把握。

禄:禄的本意是劳动报酬,无功不受禄的“禄”,用的就是本意。

但它作为“俸禄”来理解,却有了更深的含义。

在几千年官本位为社会主流意识的时代,入仕做官,吃皇粮,拿俸禄,是人生的最高追求。

即便是21世纪的今天,考取公务员依然是许多国人的目标。

禄仅次于福的位置,是由于古人认识到,福是人人可以创造、争取和祈求的;而禄却不一样,它有求取的先决条件,那就是必须是“学而优者”。

尽管如此,它也被人趋之若骛。

可见,禄有极大的吸引力。

古人通俗地启发读书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还是说的禄字。

食禄的优越在于依靠脑力劳动而获得报酬,是要体力劳动者去供养的人;但它的优越还远不至于此,关键还在于,他是“上智者”、“肉食者”的特殊待遇,是统治阶层的成员的身份象征,是“牧”民的“大人”,是“衙门”里的人。

从历史上看,许多朝代官员的俸禄并不丰厚,绝对不能支撑官员盖府邸、纳小妾、雇佣人、置田产等等的巨大开销,但官员却从不因之而减少,相反,倒是终身为“候补”者大有人在。

寿:如果没有福和禄的强大的吸引力,单纯的寿也就没有多大的意义。

有个故事说:一个人去向医生乞求长寿之道,医生对他说,要戒除烟酒,他说他烟酒不沾;医生又说要远离女色,他说他是单身主义者;医生还说要少吃肉食,他说他是素食者。

医生沉吟良久后,便反问他,那你要长寿干什么?是的,舍弃了人世间的一切享受,象乌龟王八一样存活千年,又有什么意思!73、84,阎王不叫自己去。

孔子寿终于73岁,老子寿终于84岁,古代圣贤亦莫如此。

从秦始皇开始,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时代里,曾经出现过四百多个皇帝,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企求过长生不老,或祈祷于神灵的保佑,或寻求于神仙的秘授,或迷恋于丹药的奇效,结果都适得其反,享年很短。

有个宋人就曾经感叹过:纵使千年铁门槛,难挡一个土馒头。

俗话也说:百年不见满城人。

可见,长寿是相对的,而能否长寿,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李白说,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

苏东坡也说,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是的,人生苦短。

天假以高寿,那是你的福分;倘若天不寿人,那也无可奈何。

与地球46亿年的寿命相比,即便是百岁老人,又何足道哉!所以,看开来,想通去,来去无牵挂,当是上上策。

喜:喜怒哀乐,人之常情。

喜字打头,乐字断尾,把怒字和哀字夹在中间,很有意思。

喜好,主观意识浓厚;喜事,既有个人的,也有集体、公众的。

在农村,清早出门,遇到喜鹊在枝头鸣叫,会觉得是大吉大利,认定必有喜事降临;无论那喜事会不会真的降临,巧遇者都会非常高兴。

人缝喜事精神爽。

人一生能逢几回喜事呢?古人说了四点:久旱逢甘霖,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金榜题名时。

久旱逢甘霖是众人的事,不单单是个人的喜事。

他乡遇故知,喜则喜也,不可能长在一起。

只有两喜,算作终身大喜,却也只在一时。

可是,还有一说,形喜而实悲:久旱逢甘霖——几滴;洞房花烛夜——隔壁;他乡遇故知——债主;金榜题名时——别人。

这虽然是调侃,但也说明了只有这些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才能算作喜事。

实际上,对于个人,能称其为大喜的,一生并不很多,某个愿望的实现,便是喜而又喜的事情了。

正因为人的喜事不多,它在福禄寿喜中才被放在了最后一位。

也正因为喜的稀少,才显示了喜的珍贵,天天有喜,等于没喜。

而喜并不见得都是上天的赐予,人的主观意识,往往是以己喜为喜,以己悲为悲,悲喜又常常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财:即财产,是钱和物资的总称,在民间也有财源茂盛、官运亨通、事业兴旺、农业丰收等含义。

司马迁是我国最早肯定财的功利性的文人,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认为追求功利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人的行为依据就是要最大限度地满足和增进个人利益,认为追求功利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乃“道之所符”和“自然之验”。

民间流传“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之说,不仅揭示了人追逐钱财的执著心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财与人的依存关系。

祈财文化的核心是发财致富。

对于不同阶层的人来说,财有不同的特定内容:对农民而言,五谷丰登、猪肥羊壮就是财;对商人而言,生意兴隆、日进斗金是财;对于封建官员来说,升官就意味着发财。

人们把对财富的渴望之情衍化为虔诚的宗教仪式,在虔诚的香火中塑造出赵公元帅、五路财神、文财神、武财神、刘海等“各司财职”的神,以满足各阶层人士祈财的不同需求。

每逢除夕,人们燃放爆竹、驱傩“送穷”;大年初一要开“财门”,迎财神;初五开市有大利,这些吉祥活动都是为求财神庇佑,企盼生意兴隆、财源茂盛。

农家为祈丰年,在谷仓上贴有“五谷丰登”的斗方,然后燃放爆竹辞旧岁迎新年。

祈财习俗促进了民间吉祥装饰的发展,“年年有余”、“吉庆有余”、“五谷丰登”、“金玉满堂”、“肥猪拱门”等始终是年节装饰的主要题材。

虽然年年祈财也未必发财,但人们在这样的祥瑞环境里总能获得希望的慰藉。

农民更崇拜护佑农事的神灵,在风调雨顺、取得丰收的年成里,举行仪式感谢神灵的恩惠。

在年成不好或遭受灾害之时,祈盼获得神灵的保护,重建家园。

这些时令生产的祈财内容也反映在吉祥装饰中,并成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受封建传统思想的影响,认为贪财不义,疏财仗义,把“舍财”与“消灾”、“积德”联系起来,把“破财免灾”、“破财挡灾”作为一种禳解禁忌的途径。

但这并非引导人们放弃财的追求。

自从私有财产出现,追求财富便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应当说通过劳动,用正当的手段追求财富是无可非议的,追求财富的热情在任何时代都不会泯灭。

财的吉祥物图形标志有:财神、摇钱树、聚宝盆、刘海仙、金蟾、金鱼、鲤鱼、牡丹等。

“福、禄、寿、喜、财、吉”这六大主题,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农耕、手工业时代的吉祥观念,以朴素而直白的艺术语言,表达百姓对生命的关注,对美满生活的向往,对自身社会价值的追求。

反映六大主题的吉祥图案,在营造吉瑞环境的同时也体现出独特的审美价值。

在尊重文脉呼唤传统的今天,在社会广泛认同的基础上,拂去历史的尘埃,弘扬传统文化的精髓,摒弃糟粕,吉祥文化将重放异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