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水环境保护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水环境保护

1.1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 农业面源污染的产生和分布通常无明显规律,经
常岀现在较为广阔的区域,具体的形成时间及污染物 的浓度无法准确追踪。农业面源污染所体现出的最典 型特征即为其“三大不确定性”,分别是排放时间不确 定、频率不确定及组成成分不确定,增加了农业面源 污染的防控难度。
从污染源的类型入手,可将面源污染细化为农业 面源污染和城市面源污染。其中,城市面源污染伴随 城市污水管道、管网的科学建设及雨污分流等工程的 部署应用,已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改善与解决,而农 业面源污染才是近年来我国较为严重的水环境污染 类型。根据历年的《全国污染源普查公报》结果来看, 农业活动所产生的污染是引发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 要来源,成为水污染的重要原因,特别是农业污水中 的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的排放 比例,均已严重超过地表水体的承载负荷。而每年用 于农业活动、粮食耕种和生产的大量氮元素中,只有 约10%左右被人类直接消耗,其余分散到自然环境 中,以各种形态及方式进入自然循环系统,很大一部 分则经地表水体汇入水环境。从农业面源水污染的整 体情况来看,过量的养分排放已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 主要诱因,例如太湖水体中58%的总氮和40%的总 磷都来自于农业面源污染[1-2]o
・138・
DOI:10.16675/14-1065/f.2021.12.062
山西农经/ 2021年12期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水环境保护
□姜峰
(大连市生态环境事务服务中心辽宁大连116023)
摘要:农业污染防控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我国地表水体的主要污染类型,严重影响了地表
水环境的生态健康和水环境的整体稳定性。结合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及其主要来源,深入分析相关的影响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

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综合防控措施引言: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但同时也是我国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农业面源污染对于水质、土壤以及生态环境都有着重大的影响。
如何有效地防控农业面源污染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本文将综合分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并提出一些综合防控措施,旨在引起社会各界的重视,共同致力于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化肥、农药、畜禽养殖废弃物等的排放,这些污染物对于水环境和土壤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具体来说,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化肥过量施用:我国农业生产中存在着化肥过量使用的问题,特别是农民追求高产高效的心理导致施肥过量,导致部分化肥无法被作物充分吸收利用,进而流失到水体中,形成氮磷等污染物。
2.农药滥用:农民为了保证农作物的产量,普遍滥用农药,特别是高毒高效农药的使用。
农药的滥用不仅对农作物本身造成一定的危害,还对土壤和水体造成了污染。
3.畜禽养殖厕所及粪污的管理不善:由于传统的养殖方式,养殖场对于动物粪便的处理并不充分,导致大量的粪便直接排放到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发水华等问题。
二、综合防控措施针对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综合的防控措施,以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带来的负面影响。
具体的措施如下:1.科学施肥:加强农业生产中的科学施肥指导,合理确定肥料的种类和用量,减少化肥的过量使用。
借助土壤测试技术,确保施肥的针对性,使作物能够更好地吸收利用肥料,减少氮磷等污染物的流失。
2.农药减量和替代:推广绿色农药和生物农药的应用,减少对高毒高效农药的使用。
加强农药使用的监管,严禁滥用农药。
提高农民对农药使用的科学认识,培养其合理使用农药的技能。
3.加强畜禽养殖管理:推行循环农业的理念,加强养殖场对动物粪便的处理和利用。
引导农民将粪便用作有机肥料,合理利用资源,减少粪便对水体的污染。
4.水土保持措施: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合理规划农田排水系统,减少水体中的非点源污染。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

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持续增长,农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凸显。
其中,农业面源污染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农业面源污染指的是由农业活动导致的土壤侵蚀、农田养分流失、农药和化肥的过度使用等问题,通过径流和演化过程输入水体,对水环境带来影响的现象。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资源的影响十分巨大,不仅会导致水质污染,还会给水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需要根据不同的农业实践和地域特点,制定相应的规范、规程和标准,以保护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一、土壤侵蚀控制土壤侵蚀是导致土壤养分流失和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农业面源污染控制中,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来减少土壤侵蚀。
1. 种植适应性强的作物,以减少农田的裸露面积。
2. 合理进行土地整理和地形调整,提高土地的保水能力。
3. 使用覆膜、秸秆覆盖等覆盖物,减少土壤的侵蚀和流失。
二、农田养分管理过量的化肥使用和不合理的养分管理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原因。
有效控制农田养分的流失对于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至关重要。
1. 合理施肥,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作物的需求,科学调配化肥的使用量和种类。
2. 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对化肥的依赖,提高土壤质量。
3. 强化田间管理,减少施肥的损失和流失。
三、农药使用与管理农药的过度使用和不当管理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合理使用和管理农药对于控制农业面源污染至关重要。
1. 建立农药登记制度,严格控制农药的使用。
2. 加强农药使用人员的培训,提高农民对农药使用的认识和技能。
3. 推广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的技术,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四、农田灌溉管理农田灌溉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过程,但不当的灌溉管理会导致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壤养分的流失。
1. 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用水量。
2. 建立灌溉制度,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频率。
3. 加强农田排水系统的建设,减少农田内水分堆积。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保护水环境的健康发展。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水环境保护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水环境保护发布时间:2021-09-30T08:22:55.315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5月15期作者:王彩江[导读] 严格意义上来说,地表水体污染来源可以分为点源和面源污染两种。
王彩江云南省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昆明 650600摘要:严格意义上来说,地表水体污染来源可以分为点源和面源污染两种。
且点源污染根据其具体的排放时间和排放地点或排放成分已知,因此比较容易被监测到。
近年来随之大众监管意识及相关工作力度的提升,点源污染逐步得到了比较全面的控制,另外面源污染也作为地表水体污染的一个重要污染源,成了当前人们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水环境;保护然而,水污染作为目前我国环保工作中一项极具挑战性的问题。
途经几十年以来,中国在控制水环境污染工作上想尽办法,做足工作,已经对BOD(生化需氧量)和COD(化学需氧量)等一系列重要指标全面展开有效控制,但依然问题重重,尤其富营养化问题及重金属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或新型化学物质污染风险问题相继出现。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1、来源的广泛性和复杂性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很广,化肥、农药流失和农药渗漏以及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的排放或者农村地表径流、因暴雨引起的初期生活污水漫流、水土流失、畜禽养殖或渔场养殖废水排放等均可以作为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
2、排放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不可计量对于农业面源污染的排放问题而言,其最显著的特征为它的不确定性和不能量化。
无论是化肥或是农药,其使用量均具比较显著的个体差异性,此外对于污水排放量的多少同样是随机发生的。
另外,鉴于降水的不确定性,致使农业面源污染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不确定性或随机性。
3、污染水体规模大且治理难度大鉴于农业面源污染来源及其排放途中不确定性影响的缘故,会有大量的污染源流通地表径流及地下径流流入江河湖泊,最终簇成规模大、浓度低的湖泊污染(TN浓度<10mg-1,TP浓度<2mgL-1),这样大规模并且低浓度的特征进一步增加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的难度[1]。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

( 一) 分 散 性
从 源 头上 控 制农 业 面 源 污 染 的发 生 .改善 和运 输 成 本高 、 还 田费 力 , 大 多 数畜 禽 养 殖 可 降 解 。长 期 堆 放 于 河 道 边 的生 活 垃 圾 ,
困境 : 防 治 对 策
而 并 非 作 为 肥 料 资 源 进 行 回收 和 再 利 用 . 来 源 还 包 括 农 膜 的不 合 理 使 用 。
城 乡建设
水环境 的影 响及其 防治
■ 李 冠 杰 郑雅 莉 范 彬
摘要 : 农 业 面 源 污 染 对 水环 境 的 影 响 以 及 由此 导致 的 “ 水 污染 ” 已成 为 目前 我 国 范、 环 境 立 法 不健 全 、 技术措施不到位 、 体
( 二) 畜 禽 养 殖 污 染
作 为 社 会 主 义 新 农 村 建 设 和 推 动 城 乡发 排 放 污 水 , 主要 来源 于厨 房 、 浴室和厕所 , 候 的 不 同 而 呈 现 空 间 异 质 性 和 时 间 不 均
展 一 体 化 的重 点 。然 而 , 我 国农 业 面 源 污 其 中厨 房 和 洗 浴 污 水 大 多直 排 户外 . 厕 所 匀性 分 散 性 导 致 污 染 的地 理 边 界 与 空 间
( 一) 农 药、 化 肥 污 染
不确 定 因 素 较 多 。例 如 , 农 作 物 的 生长 过
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农药 、 化 肥 的不 年 来 农 村 生 活 污 水 处 理 设 施 投 入 和 污 水 程 不仅受 土壤结 构 、 降水量 、 温 度等 自然 合 理 施 用 所 导 致 的农 业 面 源 污 染 是 造 成 处 理 率 有 较 快 增 长 . 而且 受耕作方 式 、 生 产 资 料 但 仍 因 各 种 原 因得 不 要 素 的 影 响 . 农 村 水 环 境 污 染 的重 要 原 因 。2 0 1 2年 . 我 到 合 理 、 有效的控制 。 国氮肥 以 6 3 8 3 . 7万 吨 的 总 消 耗 量 位 居 世 界 首 位 ,磷 肥 的 总 消 耗 量 也 同 时 达 到 了
农业面源污染与水环境保护

农业面源污染与水环境保护随着农业的发展,农业面源污染成为了水环境保护的一个重要问题。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物通过径流、冲刷等方式进入水体,对水资源产生负面影响的过程。
这种污染形式的特点是分散性、积累性和复杂性,使得污染防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困难。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包括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养殖业废物的排放和土壤侵蚀等。
化肥的使用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种常用方式,但过量的施肥会导致化肥中的氮磷等物质通过农田径流进入河流湖泊,引发水体富营养化,导致水质恶化和水生态系统退化。
农药的使用同样存在着潜在的环境问题,农药残留会通过农田和雨水渗入土壤和地下水,对水体生物造成危害。
养殖业的废物排放也是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大量的养殖废物通过冲刷和渗漏进入水体,不仅引起水质恶化,还对周边生态系统产生破坏。
此外,不合理的农田管理措施如水土流失、农田排灌和灌溉等也会促使农业面源污染的形成和发展。
为了保护水环境,减轻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生态系统的破坏,应采取一系列综合性的防治措施。
首先,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增强他们对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重要性的认识。
其次,建立农田水利工程,合理规划农田排水系统,减少农业活动对周边水体的负面影响。
农业废物污染的治理同样重要,应加强养殖业的管理,推行科学的养殖模式,实施养殖废物资源化利用。
此外,加强农药和化肥的管理,推广安全、环保的农药和化肥使用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残留对水体的影响。
最后,加强土地保护与治理,采取措施抑制水土流失,提高土壤水分持留能力和抗侵蚀能力,减少农田经营过程中的土壤侵蚀。
农业面源污染与水环境保护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问题。
有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引导和法律法规的保障,也需要农民的主动参与和环境议题的普及。
在农业活动中保护水环境,既可以保障农民的生活用水,也可以维护水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和水环境的保护,为后代留下清澈的河流、湖泊和美丽的乡村景象。
农业面源污染与水环境保护

农业面源污染与水环境保护随着经济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农业活动对水环境造成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农业面源污染成为了世界各地水环境保护面临的重大挑战。
本文将从农业面源污染的定义、主要污染物以及水环境保护的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业面源污染的定义和主要污染物农业面源污染是指由农业活动引起的、通过径流、渗漏等途径进入水体的各种污染物。
主要包括农药残留、化肥和养殖污染等。
1. 农药残留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但不当使用和管理可能导致农药残留。
农药残留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都构成潜在风险。
2. 化肥污染化肥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重要手段,但过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化学物质渗入土壤和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引起水华等问题。
3. 养殖污染大规模养殖业存在着大量粪便、饲料残渣等污染物的排放。
这些污染物会通过水体流进河流或湖泊等水域,影响水质和生态系统健康。
二、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首先,农业面源污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使得水中溶解氧含量降低,对水中生物造成伤害。
其次,农药和化肥残留会对人类健康产生慢性毒性作用,引发各种疾病。
再者,养殖污染不仅损害当地水质,还可能传播疫病,威胁人畜健康。
三、水环境保护的措施为了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对水环境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水环境保护措施。
1. 合理施肥农民应根据土壤条件和作物需求合理使用化肥,并且要注意施肥的时机和方法,避免化肥向水体流失。
2. 生态农业的推广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方式,通过种植多种农作物、运用有机肥料等措施,可以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降低面源污染。
3. 农业技术的改进通过引进新的农业技术,如精准农业技术、覆盖式种植等,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从而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4. 养殖环境的改善改善养殖场的环境设施,加强废水处理,控制粪便的排放,可以减少养殖业对水环境的污染。
5. 宣传教育和法律法规的制定通过加强农业面源污染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同时,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加强执法力度,对农业面源污染进行有效管理。
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方案

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方案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农药残留、农田养分流失等通过农田、河流、湖泊等途径进入水体,造成水环境污染的过程。
农业面源污染对水质的影响非常严重,不仅对人类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还严重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是非常重要的。
基于此,本文将提出一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方案。
一、建立农业环境监测体系农业环境监测是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的基础,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科学、准确的监测体系。
可采取以下措施:1.建立农业环境监测网络。
在农业面源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建立一定数量的监测站点,对土壤、水质、大气等进行监测,以了解农业面源污染的程度和时空分布特点。
2.完善监测技术手段。
引入先进的监测技术和仪器设备,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3.建立数据共享平台。
各级政府、农业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建立数据共享平台,及时分享监测数据,提高决策效率。
二、加强农业源减排措施减少农业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是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核心措施。
可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施肥。
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的使用,减少化肥的使用量和浓度,合理施肥,降低养分流失风险。
2.优化农田水利设施。
加强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农田排水能力,减少农田积水,降低养分流失。
3.加强农药管理。
建立完善的农药登记和管理制度,加强对农药的监管,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农药使用。
4.开展农田小气候调控。
通过建设风帘、喷雾降温等措施,降低农田温度,减少水分蒸发和养分流失。
三、加强河湖水体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需要加强对河湖水体的治理,以减少污染物对水环境的影响。
可采取以下措施:1.设置湿地过滤带。
在农田、河流和湖泊之间设置湿地过滤带,通过湿地植物吸附和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2.开展河湖的生态修复。
通过划定生态保护区域,限制开发,恢复湿地、河岸带等生态系统,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
3.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鼓励农村居民建立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实施农村污水集中处理,减少农村生活活动对水环境的污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面源污染防控与水环境保护
发表时间:2018-06-04T17:17:52.98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9期作者:黄磊
[导读] 摘要:农业面源污染正成为我国地表水体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威胁着水体的生态健康和水环境的安全。
黄山市黄山区新丰乡农业综合服务站安徽黄山 245719
摘要:农业面源污染正成为我国地表水体污染负荷的主要来源,威胁着水体的生态健康和水环境的安全。
本文分析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特点及其主要成因,总结了目前主流的防治技术和策略,重点从农业源污染源到整个过程分析了当前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并从加深基础研究、加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促进区域联合防治农业面源污染物化方面等方面提出了展望源污染防治技术。
关键词:农业面源污染;水环境安全
引言
地表水有两种污染源:点源和非点源污染。
点源污染很容易监控,因为它的时间、地点和组成基本已知。
随着公众意识和监督的增加,点源污染正在逐步得到控制。
非点源污染正成为地表水体污染的重要来源,是当前世界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
过量的氮(N),磷(P)等非点源污染物进入地表水体,这是造成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有害藻类的爆发“盛开”,这严重威胁水资源环境安全。
根据不同来源,非点源污染可分为农业面源污染和城市面源污染。
随着城市污水收集管道和雨污分流工程的建设,城市面源污染正在逐步得到解决。
与城市地区相比,农业面源污染不仅是中国多年来“三江三湖”的主要污染源,而且也成为农村地表水污染的主要来源,严重威胁到全国人民饮水安全。
根据2010年“首次全国污染源调查公报”的结果,农业污染源是造成中国水污染的“重要参与者”,其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和总磷(TP))排放量占地表水总污染负荷的43.7%,57.2%和67.4%。
可以看出,农业面源污染已成为当前地表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全球每年用于食品生产的1.2亿吨氮中,只有10%直接被人类消费。
大部分未使用的氮分散在各种环境中,最终再次进入地表水体,成为非点源污染的主要来源。
农业是过量营养物质释放到水体中的主要驱动力。
1农业面源污染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1.1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
农业面源污染通常产生于广泛的地区,无法追溯到其具体的来源,造成污染物的时间和浓度。
排放时间,频率和组成的不确定性被称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三大不确定性”特征,大大增加了面源污染防治的难度。
(1)来源的广度和复杂性。
农业面源污染的来源广泛,包括化肥农药的损失和渗漏,农村地表径流、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以及畜禽和水产养殖废水排放和水土流失。
(2)排放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农业面源污染排放过程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无法量化。
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存在明显的个体差异,排污量也随机发生。
另外,由于降水的不确定性,农业面源污染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不确定性和随机性。
1.2农业面源污染形成的原因与特征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包括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在内的非点源污染源的排放量持续增加,地表水受到严重污染。
农业非点源污染的形成和生产高度依赖于降雨等气象条件,而且通常是间歇性的而不是持续的降雨。
总的来说农田、畜禽、水产养殖、农村径流和分散生活污水等农业资源是造成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
此外,在山区,不恰当的土地使用和相应的土壤侵蚀也会造成农业面源污染。
2农业面源污染的现状
2.1土地利用不当
在山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引起的水土流失是农业面源污染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因为营养物质能够随着丢失的土壤迁移到下游水体中。
传统的坡耕地种植,陡坡耕种,复种等栽培技术效率高,可增加水土流失。
土壤侵蚀是最大和最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之一。
当它失去土壤表面的有机层时,许多营养物质和其他污染物会进入水体,形成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
2.2畜禽和水产养殖
畜禽和水产养殖中残留的饵料和产生的排泄物也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主要类型。
牲畜和家禽粪便的流失已成为一个大污染家庭。
三分之二的中国大规模育种仍缺乏防污染设施。
年产大约38亿吨畜禽粪便不到50%,其中总量的1/4。
进入水体。
2.3农药化肥的流失
20世纪50年代绿色革命爆发后,无机肥料、有机肥料和杀虫剂的投入迅速增加,成为世界和中国都获得高产量和间接增加畜牧生产的主要手段。
因此,农业面源污染物排放的强度和频率也明显增加。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合成氮肥用户。
然而,这种以农业化学为基础的集约化农业是农业面源污染和重要温室气体甲烷(CH4)和一氧化二氮(N2O)的主要贡献者。
N2O通过大气沉降或雨水进入地表水体,形成表面源污染气体。
3农业面源污染的控制策略
3.1源头减量
与点源污染控制相似,减少污染源是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的关键和最有效的策略。
由于养分使用效率低,施肥量过大,直接造成农田氮磷直接排放。
因此,减少源头的策略包括优化养分和水分管理过程,减少肥料投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实施节水灌溉和径流控制。
3.2过程阻断
过程控制技术包括生态沟渠,缓冲区,生态池塘和人工湿地。
一般而言,生态沟渠是农业中最有效的营养保留技术之一。
在生态沟渠中,排水沟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可以通过沟渠中生物体的有效截留、吸附、同化和反硝化等多种手段去除,并已在中国太湖地区得到广泛应用。
3.3养分再利用
养分再利用将重新将非点源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输入作物生产系统,为作物提供营养,达到循环利用的目的。
牲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中的氮和磷营养物质可以通过直接返回,或经过预处理后的培养废水和沼液返回田间。
农村生活污水、农田排水和富营养化河水中的氮和磷养分可以通过水田湿地系统进行消耗、净化和再利用。
3.4水生生态系统修复
这里的水生生态系统指的是农业区域的排水道,如沟渠,池塘和溪流,而不是像湖泊和水库那样的最终目的地水域。
尽管在运输过程
中采取了有效措施减少化肥投入,控制污染物产生,但必然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
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地表污水运输路线进行水生生态修复,以提高其自净能力。
到目前为止,各种恢复技术如生态浮床,生态潜水坝,河岸湿地和淹没植物已得到开发和广泛应用。
结语
可以预见,农业面源污染很快将成为中国地表水污染的重要来源,严重影响中国水生生态环境安全,威胁中国饮用水安全,最终威胁中国农业和粮食的可持续发展安全,并给予中国的社会和经济利益。
发展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
因此,迫切需要转变观念,在现有防控策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基础研究,探索新的防控方向,进一步加强污染防治技术集成和区域治理,提高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并进一步加强技术。
参考文献:
[1]盖东霞.市政雨污水管道分流改造工程探索.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32(18):39-40.
[2]杨林章,施卫明,薛利红,等.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4R”理论与工程实践——总体思路与“4R”治理技术.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3,3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