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合集下载

生化试验教材实验九:聚合酶链式反应

生化试验教材实验九:聚合酶链式反应
在实验过程中,应避免试剂溅出或与 皮肤、眼睛接触,如有意外,应立即 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及时就医。
避免使用过期的试剂和仪器,以免影 响实验结果和造成安全隐患。
对于高温、高压、易燃、易爆、有毒 有害等危险品,应严格按照规定进行 管理和操作。
实验操作规范
01
在实验前应仔细阅读实 验步骤和注意事项,确 保对实验过程有充分的四种脱氧核苷酸, 即dATP、dCTP、dGTP和dTTP。
Taq DNA聚合酶
一种热稳定性的DNA聚合酶,负责 催化DNA的合成。
实验设备准备
01
02
03
04
PCR仪
提供PCR反应所需的温度循环 ,包括变性、退火、延伸等步 骤的温度设置和时间控制。
离心机
用于分离和纯化DNA、RNA 等生物分子。
结果验证与结论
结果验证
通过重复实验、使用不同引物或对 PCR产物进行测序等方法,验证结果 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得出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关于基因表 达、变异或物种鉴定的结论。同时, 应注意结果的适用范围和局限性,以 及与文献报道的比较。
05 注意事项与安全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实验前应穿戴实验服和防护眼镜,确 保个人防护措施到位。
移液器
精确移取和混合各种试剂。
显微镜
观察细胞和组织样本,以及 PCR扩增产物的大小和形态。
实验试剂准备
01
02
03
Buffer
一种化学试剂,用于维持 溶液的酸碱度和离子浓度, 以稳定酶的活性和促进酶 促反应的进行。
MgCl2
提供PCR反应所需的镁离 子,镁离子是Taq DNA聚 合酶的激活剂。
去离子水
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基本原理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基本原理
• ③引物内防止存在互补序列,以免折叠形成发 夹构造。
• ④两引物间不应存在互补序列,尤其是防止3′ 端旳互补重叠。
• ⑤引物与非特异扩增序列旳同源性<70%。
• ⑥引物旳3′端碱基一定要与模板互补配对;而 5′则可相对不严,甚至还可做某些修饰。
• 2、PCR旳模板
• 欲扩增旳核酸片段是PCR旳模板。
• 能够是DNA,也能够是RNA。当用RNA作模板时, 首先要进行逆转录生成cDNA,然后再进行正 常旳PCR循环。
3、耐热旳DNA聚合酶
• 在PCR反应中,DNA聚合酶是最关键旳原因 之一。TaqDNA聚合酶是目前PCR中应用最广 泛旳耐热DNA聚合酶。
• TaqDNA聚合酶旳功能是:以DNA为模板,以 四种dNTP为原料,以引物3′端为出发点, 按5′→3′旳方向,以碱基配对方式合成 新旳DNA链。
寡核苷酸。
• 引物决定PCR扩增产物旳特异性和长度。 • PCR引物旳设计与PCR反应旳成败关系亲密。 • PCR反应中旳引物有两条,即5′端引物和3′
端引物,分别与相应旳模板链互补。
• 引物设计遵照下列原则:
• ①引物长度一般为15~30个核苷酸。
• ②引物中碱基旳分布尽量随机,尽量防止多聚 嘌呤或多聚嘧啶。
二、PCR旳基本原理
• PCR技术实际上是DNA旳体外扩增技术。 • 其原理类似于DNA在体内旳复制过程。 • 反应条件――模板DNA、寡核苷酸引物、DNA
聚合酶、四种dNTP原料和合适旳缓冲液体系, 在一定旳温度下,经过反复旳过程,就能够 完毕DNA旳体外合成。
• 这些过程都是经过控制温度来实现旳,即经 过 变 化 温 度 引 起 变 性 ( denature ) 、 退 火 ( annealing ) 和 延 伸 ( extension ) , 使 DNA得以复制。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验方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实验方法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是体外酶促合成特异DNA片段的一种方法,为最常用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之一。

典型的PCR由(1)高温变性模板;(2)引物与模板退火;(3)引物沿模板延伸三步反应组成一个循环,通过多次循环反应,使目的DNA 得以迅速扩增。

其主要步骤是:将待扩增的模板DNA置高温下(通常为93℃-94℃)使其变性解成单链;人工合成的两个寡核苷酸引物在其合适的复性温度下分别与目的基因两侧的两条单链互补结合,两个引物在模板上结合的位置决定了扩增片段的长短;耐热的DNA聚合酶(Taq酶)在72℃将单核苷酸从引物的3’端开始掺入,以目的基因为模板从5’→3’方向延伸,合成DNA的新互补链。

PCR能快速特异扩增任何已知目的基因或DNA片段,并能轻易在皮克(pg)水平起始DNA混合物中的目的基因扩增达到纳克、微克、毫克级的特异性DNA片段。

因此,PCR技术一经问世就被迅速而广泛地用于分子生物学的各个领域。

它不仅可以用于基因的分离、克隆和核苷酸序列分析,还可以用于突变体和重组体的构建,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基因多态性的分析,遗传病和传染病的诊断,肿瘤机制的探索,法医鉴定等诸多方面。

通常,PCR在分子克隆和DNA分析中有着以下多种用途:(1) 生成双链DNA中的特异序列作为探针;(2) 由少量mRNA生成cDNA文库;(3) 从cDNA中克隆某些基因;(4) 生成大量DNA以进行序列测定;(5) 突变的分析;(6) 染色体步移;(7) RAPD、AFLP、RFLP等DNA多态性分析等。

一、试剂准备1. DNA模版2.对应目的基因的特异引物3.10×PCR Buffer4.2mM dNTPmix:含dATP、dCTP、dGTP、dTTP各2mM 5.Taq酶二、操作步骤1.在冰浴中,按以下次序将各成分加入一无菌0.5ml离心管中。

10×PCR buffer 5 μldNTP mix (2mM) 4 μl引物1(10pM) 2 μl引物2(10pM) 2 μlTaq酶(2U/μl) 1 μlDNA模板(50ng-1μg/μl) 1 μl加ddH2O至50 μl视PCR仪有无热盖,不加或添加石蜡油。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操作: 5份标本
Taq 酶 (5U/μl): 0.2μl × 6 = 1.2μl 水: 共174μl,先用移液器 / 指弹混匀,后用离心机瞬时 混匀(管壁上液体沉至管底)。
2. 另取 5 支0.2ml Ep管,分别加入上述液体29μl。
3. 分别取标本模板各1μl,加入上述5支 Ep 管中,混 匀,分别加入2滴液体石蜡(防止加温过程中液体蒸 发影响反应体积),离心机瞬时离心,备用。
⑶ 延伸温度和时间:
一般位于Taq酶最适作用温度70 ~ 75 ℃之间。 引物小于16个核苷酸时,过高的延伸温度不利于引 物与模板的结合,可以缓慢升温到70 ~ 75 ℃。 延伸反应时间,可根据待扩增片段的长度而定, < 1Kb,1分钟足够;> 1Kb需加长延伸时间,10Kb 片段延伸时间可达15分钟。
0.2×30 / 10 = 0.6μl 0.4×30×2 / 10 = 2.4μl 1μl 30-3-1.8-0.6-2.4-0.2-1=21μl
Taq 酶(5U/μl):1 / 5 = 0.2μl 模板: 水:
总体积 30μl ×6 = 180μl 1. 取一 0.5 ml Ep 管,依次加入下列试剂: 10×buffer: 3μl ×6 = 18μl MgCl2: 1.8μl×6 = 10.8μl dNTPs: 引物 P: 0.6μl×6 = 3.6μl 2.4μl ×6 = 14.4μl 21μl × 6 = 126μl
扩增的特异性取决于引物与模板DNA的特异 结合,基本反应步骤分三步: 1. 变性 (Denaturation): 加热使模板DNA双链间的氢键断裂而形成两 条单链。94℃ 30″
2. 退火 (复性) (Annealling):
突然降温后模板DNA与引物按碱基配对原则 互补结合,也存在两条模板链之间的结合,但由 于引物的高浓度,结构简单的特点,主要的结合 发生在模板与引物之间。55 ℃ 30 ″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与应用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与应用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与应用一.PCR技术的原理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选择性体外扩增DNA或RNA片段的方法,即通过试管中进行的DNA复制反应,是极少量的基因组DNA或RNA样品中的特定基因片段在短短几小时内扩增上百万倍。

其反应原理与细胞内DNA复制相似,但PCR反应体系要简单得多,主要包括DNA靶序列、与DNA靶序列单链3’末端互补的合成引物、4种dNTP、耐热DNA聚合酶及适合的缓冲体系。

与细胞内的DNA复制相似,PCR也是一个重复地进行DNA模板解链、引物与模板DNA结合、DNA聚合酶催化形成新的DNA链的过程,这些过程都是通过控制反应体系的温度来实现的。

PCR包括下列三步反应:(1)变性(denaturation):将反应体系混合物加热到94℃维持较短时间(大约15~30s),是目标DNA双螺旋的氢键断裂,形成单链DNA作为反应的模板。

(2)退火(annealing):将反应体系冷却至特定温度(引物的T m值左右或以下),引物与DNA模板的互补区结合,形成模板-引物复合物。

必须精确的计算退火的温度以保证引物只与相对应的序列结合。

由于模板链分子较引物复杂得多,加之引物量大大超过模板DNA的数量,因此,DNA模板单链之间互补结合的机会很少。

(3)延伸(elongation):将反应体系的温度提高到72℃并维持一段时间,引物在耐热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以引物为固定起点,以四种单核苷酸(dNTP)作为底物,合成新的DNA链。

因此,在这一阶段的末期,两条单链模板DNA又形成新的双链,且双链中的新生DNA单链具有各种不同的延伸长度。

以上三步作为一个循环重复进行,每一个循环的产物作为下一循环的模板。

因此,在第二轮循环中进行变性、退火、延伸这三步反应。

如此循环20次,原始DNA将扩增约106倍,而循环30次后将达109倍。

而所有上述过程将在1~2h内完成。

经过扩增后的DNA产物为大多介于引物与原始DNA相结合的位点之间的片段,而在反应前几轮循环产生的超过引物结合位点的较长链的DNA的比例将随着循环不断地进行稀释至可以忽略的程度。

聚合酶链式反应

聚合酶链式反应

行扩增。
实时监测
03
在PCR过程中,可以通过实时荧光检测或凝胶电泳等方法监测
扩增产物。
后续处理阶段
产物分析
数据整理与报告
PCR结束后,对扩增产物进行分析,如凝胶 电泳、测序等,以确定扩增的特异性。
整理实验数据,编写实验报告,包括PCR产 物的大小、特异性、重复性等信息。
质量控制
防止污染措施
确保实验过程符合质量控制标准,如引物 特异性、模板纯度等。
1990年代
第三代PCR仪出现,采用半导体材料 进行温度控制,提高了反应速度和灵 敏度。
05
04
1985年
第二代PCR仪问世,实现了温度自动 控制,提高了扩增效率和特异性。
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基础研究
PCR技术可用于基因克隆、基 因突变分析、DNA测序等基础
研究领域。
医学诊断
PCR技术广泛应用于遗传病、 传染病、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 监测。
THANKS
感谢观看
转基因作物检测
利用PCR技术,可以对转基因作物进行检测,确保食品安全和生态 安全。
动物疫病检测
通过PCR技术,可以对动物疫病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预防和控 制动物疫病的传播。
动物品种鉴定
利用PCR技术,可以对动物品种进行鉴定,保护动物资源和生态平衡。
06
PCR技术的未来展望
新技术的开发与改进
下一代PCR技术
个性化医疗
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可以为患者 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 疗效果和生存率。
生物进化研究
物种鉴定和分类
利用PCR技术,可以对生物物种进行鉴定和 分类,研究物种的进化关系和系统发育。
生物多样性研究

pcr反应的名词解释

pcr反应的名词解释

pcr反应的名词解释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在体外扩增DNA片段。

PCR技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复制和扩增DNA片段,因此在医学、生物学、犯罪学和进化生物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

以下是27个双语例句:1. PCR amplifies specific DNA fragments in vitro.PCR在体外扩增特定的DNA片段。

2. The use of PCR has revolutionized molecular biology research.PCR的应用彻底改变了分子生物学研究。

3. PCR technology allows for quick and efficient DNA amplification.PCR技术可以快速高效地扩增DNA。

4. The PCR reaction requires a DNA template, primers, nucleotides, and DNA polymerase.PCR反应需要DNA模板、引物、核苷酸和DNA聚合酶。

5. The denaturation step in PCR involves heating the DNA to separate the strands.PCR中的变性步骤是通过加热DNA来使两股DNA分离。

6. Annealing is the process of binding the primers to their complementary DNA sequences.等温是指引物与其互补的DNA序列结合的过程。

7. Extension is the step in PCR where DNA polymerase synthesizes new DNA strands.延伸是PCR中DNA聚合酶合成新的DNA链的步骤。

8. PCR amplification can be done using a thermal cycler machine.可以使用热循环机进行PCR扩增。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聚合酶链式反应
P第C2轮R扩的增 基本原理
第3P轮CR反扩应增条件
PCR过程 PCR的特点
第4轮扩增第5轮扩增
第6轮扩增
.
15
3.PCR基本材料
①模板:单链或双链DNA ②引物:16-30 bp合成的寡核苷酸 ③DNA聚合酶:耐热的DNA聚合酶 ④底物:四种脱氧三磷酸核苷 (dNTP: dATP、dTTP、dCTP、dGTP) ⑤ Mg2+: DNA聚合酶的激活剂
.
11
PCR的基本原理
PCR反应条件 PCR过程
7925℃
PCR的特点
第1轮结束 第2轮开始.12Fra bibliotek PCR的基本原理
Taq
PPCCRR反过应程条件957502℃
PCR的特点
Taq
Taq
Taq
.
13
PCR的基本原理
PCR反应条件 PCR过程
72℃
PCR的特点
第2轮结束
.
14
模板DNA
第1轮扩增
最终使基因放大了数百万倍; 扩增了特异区段的DNA带。
.
8
2.PCR工作方式
95℃
模板DNA
.
9
PCR的基本原理
引物2
DNA引物
PCR反应条件 PCR过程
95℃
PCR的特点
引物1
50℃
.
10
PCR的基本原理
PCR反应条件 PCR过程
5702℃
PCR的特点
Taq酶 引物1
DNA引物
引物2 Taq酶
.
21
5.PCR要素解析
④模板:单、双链DNA均可。 模板的数量会直接影响扩增的效果。模板浓度过 高会导致反应的非特异性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aq DNA polymerase: 0.5 l(5U/l)
10×buffer(Mg+): 5 l
ddH2O:37.5l50 l26PCR条件:
94℃变性5min后开始以下循环
• 94℃变性反应45 sec; • 65℃退火反应45 sec; • 72℃延伸反应1 min; • 进行30个循环; • 最后72℃反应7min; • 4 ℃冷却恒定。
21
(1)变性阶段 加热使模板DNA在高温下 (90-95 ℃ )变性,双链解链;
(2)退火阶段 降低溶液温度,使合成引物 在低温(35-65℃,一般低于模板Tm值的 5℃左右),与模板DNA互补退火形成 部分双链;
(3)延伸阶段 溶液反应温度升至中温(72℃), 在 Taq酶作用下,以dNTP为原料,引物 为复制起点,模板DNA的一条双链在解 链和退火之后延伸为两条双链。
27
五、PCR产物分析
取3-5l PCR产物,采用1.2% 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PCR产物 的量、引物扩增的特异性。并 可根据标准DNA的量粗略计算 PCR产物的总量。
28
PCR结果:
3.0kb
0.8kb
29
19
7、PCR循环次数 常规PCR循环次数一般为25~40个周期。一 般是循环次数过多,非特异性背景严重, 复杂度增加。当然循环反应的次数太少, 则产率偏低。所以,在保证产物得率前提 下,应尽量减少循环次数。
20
三、PCR扩增过程
在微量离心管中加入适量缓冲液、微量模板DNA、 四种脱氧单核苷酸(dNTP)和耐热Taq聚合酶及 两个合成DNA引物,并有Mg2+ 存在。其循环的温 度取决于引物的Tm值、模板的种类以及聚合酶 的耐热性。
11
(2)dNTP与PCR反应
➢ 在PCR反体系中,dNTP终浓度高于50mM会抑制Taq酶的
活性。 ➢ 使用低浓度dNTP可以减少在非靶位置启动和延伸时 核苷酸错误掺入。 ➢ 高浓度dNTPs易产生错误掺入,而浓度太低,势必降 低反应物的产量。 ➢ PCR常用的浓度为50~200μM,不能低于10~15μM。 尤其是注意4种dNTP的浓度要相等( 等摩尔配制),如其 中任何一种浓度不同于其它几种时(偏高或偏低),就会 引起错配。浓度过低又会降低PCR产物的产量,或过早 终止反应。
7
(2)引物的浓度
引物在PCR反应中的浓度一般在0.1~ 1μM(或10~100pmol)之间。浓度过高易 形成引物二聚体且产生非特异性产物。一般 来说用低浓度引物经济、特异,但浓度过低, 不足以完成30个循环的扩增反应,则会降低 PCR的产率。
8
(3)引物退火温度 决定PCR特异性与产量;温度高特异性强,但
10× PCR Buffer: (100 mM Tris-HCl, pH8.3, 500 mM KCl, 15 mM MgCl2)
25
PCR Mixture:
Template DNA:
1 l (10ng)
Primer 1:
1 l (10M)
Primer 2:
1 l (10M)
dNTPs:
4 l (2.5mM)
(1)模板的种类 ➢单、双链DNA或RNA都可以作为PCR的样品。 ➢若起始材料是RNA,须先通过逆转录得到第一条 cDNA。 ➢用质粒作模板时,线性化的比环状的效果好,但 在实际操作中,往往不需要将质粒线性化,而直接 用做模板。 ➢当使用高分子量的DNA(如基因组DNA)做模板时, 如果用适当的酶先进行消化再作为模板,扩增效果 会更好。
3. (G+C)%含量:引物的组成应均匀,尽量避免含有 相同的碱基多聚体,45%-55%为宜。 G+C太少扩增 效果不佳,G+C过多易出现非特异条带。ATGC最好 随机分布,避免5个以上的嘌呤或嘧啶核苷酸的成 串排列。两个引物中(G+C)%含量应尽量相似。
4. 引物内部应避免内部形成明显的次级结构,尤其是 发夹结构(hairpin structures)。
24
四、实验仪器及材料
PCR仪、台式离心机、灭菌的微量离 心管、凝胶电泳系统等 TaKaRa Taq (5U/ l) 10×PCR Buffer (Mg2+ Plus) dNTP Mixture (each 10mM or 2.5mM) 模板 (10ng) 引物(Primer 1 and 2, 10 M)
18
6、PCR缓冲液
➢用 于 PCR的 标 准缓 冲 液为 10 ~ 50mM 的 Tris – HCl缓冲液(pH8.3)和1.5mM MgCl2。 ➢在72℃时,反应体系的pH值将下降1个单位, 接近于7.2。 ➢二价阳离子的存在至关重要,影响PCR的特异 性和产量。实验表明,Mg2+优于Mn2+,而Ca2+无 任何作用。 ➢首次使用靶序列和引物结合时,都要把Mg2+浓 度调到最佳,其浓度变化范围为1~10mmol/L。
6
5、Tm 值高于55C 。Tm允许的范围内选择较高的退火温度可 大大减少引物和模板的非特异性结合,提高PCR的特异性。
6、引物3’端的碱基,特别是最末及倒数第二个碱基,应严格 要求配对。
7、引物扩增跨度以300-500碱基为宜。 8、引物的特定性,引物应与核苷酸序列数据库的其它序列物
有明显同源性。
14
(2)模板的用量 虽然PCR可以仅用极微量的样品,甚至是来自
单一细胞的DNA,但为了保证反应的特异性,还应 用ng级的DNA。
15
(3)模板变性温度 ➢它决定PCR反应中双链DNA解链的温度,达不 到变性温度就不会产生单链DNA模板,PCR也就 不会启动。 ➢变性温度低则变性不完全,DNA双链会很快复 性,因而减少产量。一般取90~95℃。 ➢样 品 一 旦 到 达 此 温 度 宜 迅 速 冷 却 到 退 火 温 度 。 DNA变性只需要几秒种,不需要时间过久;反之, 在高温时间应尽量缩短,以保持DNA聚合酶的活 力。
9
(4)引物延伸温度 ➢取决于DNA聚合酶的最适温度。一般取70~ 75℃,在72℃时酶催化核苷酸的标准速率可达 35~100个核苷酸/秒。 ➢每分钟可延伸1kb的长度,其速度取决于缓冲 溶液的组成、pH值、盐浓度与DNA模板的性质。 ➢根据扩增片段长度的不同来设计引物延伸的温 度。 ➢对于1kb以上的DNA片段,可根据片段长度将延 伸时间控制在1~7min。
22
PCR
23
原理类似于DNA的变性和复性过程,即在高温( 90-95℃)下,待扩增的靶DNA双链受热变性成为两 条单链DNA模板;而后在低温(35~65℃)情况下, 两条人工合成的寡核苷酸引物与互补的单链DNA模板 结合,形成部分双链;在Taq酶的最适温度(72℃) 下,以引物3’端为合成的起点,以单核苷酸为原料, 沿模板以5’→3’方向延伸,合成DNA新链。这样,每 一双链的DNA模板,经过一次解链、退火、延伸三个 步骤的热循环后就成了两条双链DNA分子。如此反复 进行,每一次循环所产生的DNA均能成为下一次循环 的模板,每一次循环都使两条人工合成的引物间的 DNA特异区拷贝数扩增一倍,PCR产物得以2n的批数 形式迅速扩增,经过25~30个循环后,理论上可使基 因扩增109倍以上,实际上一般可达106~107倍。
4
(1)引物的设计
1. 长度最高不超过30个核苷酸,最佳长度为15~25个 核苷酸。有时可在5’端添加不与模板互补的序列, 如限制性酶切位点或增强因子等,以完成基因克隆 和其它特殊需要,但要在酶切位点的5‘端加上额外 的3-4个核苷酸,以确保附加的酶切位点有效。
2. 两个引物之间不应发生互补,特别是在引物3’端, 即使无法避免,其3’端互补碱基也不应大于2个碱 基,否则易生成“引物二聚体”或“引物二倍体” (Primer dimer)。
过高则引物不能与模板牢固结合,DNA扩增效率下 降;温度低产量高,但过低可造成引物与模板错 配,非特异性产物增加。一般实验中退火温度 Ta(annealing temperature)比扩增引物的融解 温度Tm(melting temperature)低5℃,可按公式 进行粗略计算: Ta = Tm - 5℃= 4(G+C) + 2(A+T) -5℃ 其中A,T,G,C分别表示相应碱基的个数。在典 型的引物浓度时(如0.2μmol/L),退火反应数秒 即可完成。
1. 基因克隆及定量、扩增特异性片段用于探针、体外 获得突变体、提供大量DNA用于测序等;
2. 遗传病的产前诊断; 3. 致病病原体的检测; 4. 癌基因的检测和诊断; 5. DNA指纹、个体识别、亲子关系鉴别及法医物证; 6. 动、植物检疫; 7. 在转基因动植物中检查植入基因的存在。
2
二、PCR 反应系统的组成
17
5、Mg2+浓度
➢ Mg2+对PCR扩增的特异性和产量有显著的影响。 ➢在 一 般 的 PCR 反 应 中 , 各 种 dNTP 浓 度 为 200umol/L时,Mg2+浓度为1.5~2.0mmol/L为宜。 ➢Mg2+浓度过高,反应特异性降低,出现非特异扩 增,浓度过低会降低Taq DNA聚合酶的活性,使反 应产物减少。
12
3、Taq DNA聚合酶
➢ Taq DNA聚合酶最早是从嗜热水生菌中提纯出来 的。 ➢催化一典型的PCR所用酶量为2U。常用范围为1~ 4U/100μl。 ➢由于DNA模板的不同和引物不同,以及其它条件 的差异,聚合酶的用量亦有差异,酶量过多会导致 非特异产物的增加。
13
4、模板(靶基因)核酸
第一章 生物转化的基因工程原理 第一节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多 聚 酶 链 式 反 应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 ) 是一种对特定的DNA片段在体外 进行快速扩增的方法。
1
一、PCR 的特点及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