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天矿山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

重大危险源辨识分析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对该露天矿山是否为重大危险源进行辨识:

该矿山为露天开采,因此,不构成重大危险源。

1、压力容器

依据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文《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规定,压力容器或压力容器群达到下述情况时即构成重大危险源。

1)介质毒性程度为极高,高度或中度危害的三类压力容器;

2)易燃介质,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压力×体积)≥100MPa·m3的压力容器群。

本矿山使用的压力容器主要有空压机、氧气瓶和乙炔气瓶。用上述规定衡量,空压机附件储气罐为压力容器,但为非毒性介质和非易燃介质;氧气瓶和乙炔气瓶均为国家规定标准件,体积远不到1 m3,压力和体积的乘积远小于100MPa·m3,所以均构不成重大危险源。

2、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

参照《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1986)的规定,对该矿山生产过程中,各系统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

矿山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许多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即矿山危险源。矿山危险源的主要特征是,具有较大

的能量,一旦导致事故,往往造成严重伤害与损失;同一作业场所可能有多种危险源存在,而对这些危险源的识别和控制又都比较困难。

该矿露天开采主要存在坍塌、爆破伤害、高处坠落、火灾、淹溺、机械伤害、触电与雷击、火药爆炸、物体打击、压力容器爆炸、车辆伤害等危险有害因素,其分布状况见表所示。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存在场所一览表

3、露天边坡滑坡或坍塌

露天开采过程中,最常见的事故是边坡滑坡、坍塌事故,主要由下列因素引起:

1)岩石性质不稳定(砂质岩石、泥岩、辉岩);

2)地质构造影响(节理、裂隙、层理、断层、破碎带、不稳定的软土夹层、遇水膨胀的软岩层);

3)雨水冲刷致使岩石遭到破坏,而形成局部或大面积边坡滑坡、坍塌事故;

4)开采技术不合理(边坡角、边坡形式、开采程序、推进方向及开采工艺);

5)管理缺陷(超挖底角、在边坡上堆置废石);

6)工作面形成大块浮石、伞檐体未及时处理或处理不彻底;

7)排土场设计不合理或堆置不当。

4、爆破伤害

采场在生产工艺中利用炸药爆炸释放出的能量回采矿(岩),有爆破作业,就有可能存在爆破事故。

1)在炸药的使用、存放、运输(送)及起爆药包加工过程中,不按爆破操作规程操作,稍有不慎,很容易发生意外爆炸,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2)在爆破作业中,若违背操作规程,可能造成爆炸伤人事故。

①装药工艺不合理或违章作业;

②起爆工艺不合理或违章作业;

③人员未撤离到安全区域就起爆;

④爆破时使用不合格的导爆管引发爆炸;

⑤警戒不严、信号不明等。

3)爆破作业后,尚未入库的剩余炸药等爆炸材料若管理不善,一

旦流入社会,其后果将是非常严重的。

4)在露天爆破作业时人员违规进入爆破安全警戒范围内而造成爆破飞石伤人事故。

5)爆破安全警戒范围没有圈定或圈定不合理而造成爆破飞石伤人事故。

6)不按规程处理盲炮等。

5、淹溺

该矿山虽然为干旱缺水地区,但在雨季时节仍应注意暴雨对采矿场的影响。大气降水是地下水和地表水的主要来源,如无防排水措施,雨水直接冲刷边坡,破坏边坡的稳定,造成坍塌;凹陷采场,还会大面积积水而造成停产及淹溺事故。造成淹溺的主要因素:1)没有采取防洪排水措施;

2)降雨量突然加大,造成采场积水。

3)采场周围没设防洪沟

6、高处坠落

在露天开采生产过程中,由于露天采场的作业场所高差较大,可能出现人员、设备站立不稳,从分层坡面高处坠落;台阶坍塌,造成人员设备高处坠落;排土时没有人指挥,没有安全堤,汽车卸载时可能从排土场边高处坠落;露天矿山的台阶,行人坡道,积水的采剥工作面,倾角较大的采剥工作面等处也易发生高处坠落。

高处坠落是指从超过基准坠落面2m以上的地方上跌落下来。包括地表以上从屋顶等处的高处坠落。

事故致因

①使用安全保护装置不完善的设备、设施进行作业。

②高处作业时安全设施损坏。

③使用登高用的梯子不当。

④没有按要求使用安全带、安全帽等劳动防护用品、用具。

⑤高处作业安全管理不到位。

⑥作业人员疏忽大意,或违章操作,或疲劳过度。

⑦主观判断失误。

7、火灾

矿山存在有易燃易爆物品,使用有一定数量的电气设备,如果用火管理不当、对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善、厂房、库房不符合防火标准、电气设备绝缘不良及安装使用不符合规程要求、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使设备超温超压或在易燃易爆场所违章动火、吸烟、无避雷装置或装置缺乏检修导致发生雷电等诸多原因均可能引起火灾。

矿山火灾发生的原因

①用火管理不当。

②库房不符合防火标准,对易燃易爆物品管理不善,没有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储存。

③电气设备安装不符合规程要求,绝缘不良,发生短路、超负荷、接触电阻过大等。

④工艺布置不合理,易燃易爆场所未采取相应的防火防爆措施,设备未能及时维护检修。

⑤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使设备超温超压或在易燃易爆场所违章动火、吸烟。

⑥无避雷装置或避雷设备装置不当,缺乏检修,发生雷电引起火灾。

⑦易燃易爆生产场所,设备、管线没有采取消除静电措施,发生放电引起火灾。

⑧棉纱、油布、沾油铁屑等放置不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起火,引起火灾。

⑨爆破作业中发生的炸药燃烧,爆破原因引起的硫化矿尘燃烧,木材燃烧。

8、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是矿山生产中存在较为普遍的一种危险因素,它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造成的,一般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1)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或因人的某些失误所致,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①在检修机器设备的人或刚检修完且尚未离开机器的人,因他人的开动机器而被机器伤害;

②在机器设备运转时进行检查、保养设备、因误入某些危险区域或部位造成伤害;

③防护用品没有穿戴好,衣角、袖口、头发等被转动的机械拉卷进去;

④设备超载运行或保险装置失灵等原因造成伤人事故。

(2)机械设备缺乏安全防护装置,本身的结构强度不合理或安装维修不当,使设备的安全性能降低,常见的情况有:

①机械传动部位没有防护罩壳而轧伤人或转动部件的螺丝松动

而飞击伤人;

②设备的某部分没有安装牢固,受力后摆动倾翻而伤人;

③机械设备某些零部件强度不够或受损伤,突然断裂而伤人;

④设备的防护栏杆不坚固、盖板不稳固、使人撞落或失足进入危险区而遭伤害;

(3)工作场所环境不良,也是造成机械事故伤害的原因之一,如空间狭窄,照明不良,噪声大,设备布置不合理,物体堆放杂乱等。

9、触电

本矿山采矿作业使用的电气设备,如果线路不合理、维修管理不善、设备或线路有缺陷,工人缺乏电器安全知识以及缺少防护、标志不清、违章作业及发生雷电等,会造成触电事故及引发火灾。

1)电伤害的方式

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局部伤害,形成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电烙印、电气机械性伤害、电光眼等。

2)电伤害的途径

(1)直接烧伤:当带电体与人体间发生电弧时,有电流流过人体形成烧伤。直接电弧烧伤是与电击同时发生的。

(2)间接烧伤:当电弧发生在人体附近时,对人体产生烧伤。

(3)电流灼伤:人体与带电体接触,电流通过人体由电能转换为热能造成伤害。

3)常见的引发因素

通常造成电伤害的原因,除了设计不周,设备缺陷等技术方面的原因外,大部分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引起的。

(1)检修电气设备时,不执行工作票制度及监护制度;

(2)检修线路时,没有装设或没按规定要求装设接地线,或装设接地线后不验电;

(3)在带电设备附近进行作业,不符合安全距离;

(4)作业时,没使用或使用不符合绝缘要求的工具;或使用电动工具的金属外壳不接地;

(5)工作过程中跨越安全围栏或超越安全警戒线,误碰带电设备;

(6)电气设备检修工作完毕,未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即对停电设备恢复送电;

(7)在某些特定场所作业,没按规定使用安全电压照明灯;

(8)未正确实施个体防护或个体防护用品不合格(如:不戴绝缘手套、不穿绝缘鞋,无绝缘垫或防护品绝缘不合格,老化失效等);10、火药爆炸

火工材料在运输管理和使用过程中,都有发生爆炸的可能性。炸药或雷管爆炸可能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引起爆炸事故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①火药库雷管和炸药混合放置;

②雷管、炸药的质量不合格;

③运输、储存中撞击、挤压,未使用专用车辆;

④不了解炸药性能、磨擦、折断、搓揉;

⑤火药库房的安全管理存在漏洞。

11、厂内机动车辆伤害

厂内机动车辆按国家质监总局的分类,包括:厂内运输车辆、挖

掘机、推土机、穿孔机械、压风机、装载机等。虽然只是在矿区内进行运输作业,但如果对安全驾驶和行车安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思想麻痹、违章驾驶、管理不善和车辆带病运行等,就会造成厂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

(一)厂内机动车辆伤害事故的分类:

1.按车辆事故的事态分:有碰撞、翻车、失火和运输途中矿石掉落打击路人;

2.按厂区道路分:有交叉路口、弯道、直行、坡道、狭窄路面、仓库、车间等;

3.按伤害程度分:有车损、轻伤、重伤、死亡事故。

(二)车辆伤害事故的主要原因

1.违章驾车:

①疲劳驾车;

②酒后驾车;

③非驾驶员驾车;

④超速行驶;

⑤争道抢行;

⑥违章超车和装载等。

2.心理异常:

①情绪急躁;

②精神分散;

③心理烦乱;

④身体不适等。

3.车况不好:

①安全装置不齐全;

②工作装置不可靠;

③安全防护装置失效;

④车辆维护修理不及时,带“病”行驶。

4.道路环境:

①道路参数不合理;

②维护不好,路面损坏;

③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行车。

5.装载因素:

①装载过满,石块落下打击路人;

②装载中心偏差。

6.管理因素:

①车辆安全行驶制度不落实;

②管理规章制度或操作规程不健全;

③车辆维修不及时;

④交通信号、标志、设施缺陷等。

12、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是指飞来物或空中掉落物击中人体或设备造成的事故。

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可以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及设备损坏。

造成物体打击的主要原因:

①浮石处理不及时,处理浮石不彻底或不按规程操作。

②对处理不彻底的危岩不及时支护。

③作业场所狭小,缺乏躲避空间。

④照明不足,对危岩观察不清。

⑤出矿时注意力不集中,对工作中出现的危险不能及时作出反映。

⑥没有排险工具或排险工具长度不够。

⑦安全检查不细致,对经过放炮震动后工作面等部位没有及时检查处理危岩。

⑧不按要求穿戴安全帽、背夹等劳动防护用品。

13、容器爆炸

矿山是使用压力容器较多的行业之一。如空压机储气罐、氧气瓶、乙炔气瓶等都是矿山重要设备及备品,如未按安全要求使用和维护,存在承压状态下往往会发生容器爆炸事故,压力容器爆炸的危害形式反映为爆炸冲击波危害,爆炸容器碎片的伤害,爆炸产生有害气体的伤害等,引发压力容器爆炸的主要原因是:

①安全阀、压力表等安全附件不全或失灵;

②压力容器放置位置不当,靠近热源和经常遭受外来物的机械撞击;

③遭受严重腐蚀使强度降底;

④未制定安全操作规程或操作人员违规操作;

⑤未定期进行检测或虽检测但仍使用不合格设备

⑥空压机操作工无特种设备操作证,无证上岗。

14、职业危害

1、粉尘

粉尘是矿山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细粒状矿物或岩石粉尘。直径大于50um 的尘粒,在重力作用下会很快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沉落于地面,此类矿尘称为落尘。直径在0.01--50um的尘粒,能长时间悬浮于空气中,此类矿尘叫做浮尘。浮尘对矿井空气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最大,是矿山防尘的重点对象。粉尘的主要危害是能引起尘肺病,损害人体健康,产生粉尘危害的原因:

①不用湿式打孔或没有防尘装置;

②将大块破碎成小块,产生尘土;

③采装、运输扬尘;

④干燥天气不洒水或洒水不及时。

2、噪声与振动

噪声与振动主要有设备产生的机械噪声和气流的空气动力噪声。产生噪声和振动的设备和场所主要有:

1)穿孔作业;

2)挖掘机和作业场所;

3)运输设备和设备通过的道路。

15、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

1)指挥错误

在作业过程中,由于指挥失误(其中包括因通讯联络信号、安全信息传递不清引发的指挥失误)或违章指挥等易造成工伤事故的发生。

2)操作错误

在作业过程中,因误操作、违章作业及思想麻痹等引发的伤亡事

故屡见不鲜,是导致工伤事故的主要原因。

3)缺乏安全意识、自我防护能力差

缺乏安全意识、自我防护能力差虽不能直接导致事故的发生,但有些本可以避免的事故却未能避免,这类事故时有发生。

16、心理或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

在作业过程中,有些作业易引起疲劳或体力、视力、听力超负荷,或健康状况异常,或过度紧张等,导致感觉、知觉、思维情绪等异常而造成意想不到的工伤事故。

17、自然灾害

1)雷电

雷击伤害指地表建筑物、供电设施未按规定设防雷装置。落雷伤害人员、击毁设备,雷电放电产生的电弧、静电火花等易引发火灾。

2)地震

地震属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地震是一种能产生巨大破坏作用的自然现象,其出现的机会不大,作用时间比较短暂,但它对厂房、建筑物及机械设备的破坏作用明显,作用范围大,进而威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强烈地震会对人员生命财产构成危险。

该矿区范围内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地震可能引起建筑物损坏、排土场等重要构筑物破坏,严重时造成人员伤亡、建筑物等设施损毁。

3)恶劣天气

露天采矿属户外作业,如遇恶劣天气(沙尘、大风等)会对设备及人员产生影响。

4)泥石流

排土场排岩堆排的自然安息角不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排放不合理,如果降水量较多,排土场边坡等部位可能会诱发坍塌、滑坡、泥石流危害。

5)不良地质条件

该矿床属于坚硬裂隙岩层,水文地质条件简单的矿床类型,不易发生较大的地质灾害。

巴林左旗鑫泰铁矿有限责任公司

特种设备辨识

依据《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373号)及《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549号),特种设备是指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锅炉、压力容器(含气瓶,下同)、压力管道、电梯、起重机械、客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使用的特种设备、危险性较大设备有:

一、使用的特种设备主要有:

地面使用的空气压缩机、储气罐为压力容器。

设备、车辆维修中大量使用的氧气瓶及乙炔瓶为压力气瓶。

二、使用的危险性较大设备有:空压机、潜孔钻、排水水泵。

露天开采扩建项目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

一、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坍塌、爆破伤害、高处坠落、火灾、淹溺、机械伤害、触电、火药爆炸、物体打击、压力容器爆炸、车辆伤害、粉尘、噪声与振动及其它危害。危险性较大的是边坡滑坡或坍塌、爆破伤害及车辆伤害。

二、该矿山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特种设备主要有是压力容器,危险性较大设备有:空压机、潜孔钻、排水水泵。

三、该矿山建设项目无重大危险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