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网络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网络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网络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网络解决方案规划

HUAW€I

二O 一五年六月

目录

第 1 章现状及需求分析 (4)

1.1 建设背景 (4)

1.2 应用与服务发展规划 (5)

1.2.1 智慧型教学服务 (5)

1.2.2 智慧型科研服务 (6)

1.2.3 智慧型管理服务 (6)

1.2.4 智慧型生活服务 (7)

1.3 建设内容 (7)

第 2 章智慧校园网络详细设计 (9)

2.1 校园网络建设原则 (9)

2.2 总体网络架构 (9)

设计原则 (9)

逻辑架构 (10)

物理架构 (11)

2.3 校园网基础区域网络规划 (12)

组网规划 (13)

1.1.2 可靠性设计规划 (14)

1.1.3 安全性规划设计 (16)

2.4 虚拟园区网解决方案 (16)

虚拟校园网概述 (16)

横向虚拟化 (17)

业务逻辑隔离 (18)

2.5 华为eSight 企业运维解决方案 (18)

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管理 (19)

网络效率管理 (21)

第 3 章方案配置建议 (22)

第1章现状及需求分析

1.1 建设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明确将“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主要发展任务,从战略层面高屋建瓴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中国高等教育校园信息化建设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信息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数字资源、信息应用等数字化校园,基本实现校园管理、生活服务等信息化,实现依托计算机和互联网实现师生之间交流互通。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社交等新兴技术日益影响着校园信息化建设,构建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的智慧型校园成为各高校信息化建设主题。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持续引领校园建设热潮。

趋势一,传统信息化建设追求系统的独立性,孤立地以单个业务部门或服务对象为主体,硬件基础设施、软件、数据库、信息系统等相分离,独立支撑相应的业务系统,这种现象将在未来一年中大大改观;随着顶层设计理念的普及与深入,各高校的建设模式朝着“一体化战略” 转变。以信息化“一站式”服务为目标、以用户服务为核心,融合软件、硬件、服务为一体,面向用户提供简单易用、明确统一的服务入口。

趋势二,主流业务的大数据需求日益旺盛——由“综合管理信息化”向“教学和科研信息化”转变。在教学信息化方面:许多具备良好IT 应用技能的教师对信息化需求旺盛、使用IT 手段辅助教学得心应手,随着MOOC 在高校的发展与应用,利用MOOC 平台上的数据分析和评估教学效果,将呈现越来越来多的需求;在科研信息化领域:云技术得到高度重视,利用云计算和分布式技术开展科研信息化,强化协同工作和知识管理,统一资源,提升计算和存储效率,降低了科研工作的门槛;数据密集型科学的全新科研范式日趋明显,通过科研大数据分析获取的科学发现和成果,将不断增加,从而刺激各科研单位更加重视大数据的应用与分析。

趋势三,服务手段因新技术产生而有突破——由“业务流程信息化”向“服务信息化”转变,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服务意识的提升,许多高校正通过信息化“一站式”服务模式整合业务过程,根据师生角色生命周期涉及的服务项目,建立公共服务平台,集聚服务资源,推广移动应用,完善服务体系,推动服务信息化建设;在智慧校园概念的指导下,物联网、无线定位等新型设施和服务被引进,扩展了服务信息化的范畴,成为教育信息化新的发展趋势;大数据的可视化需求逐渐上升,应用将越来越普遍。

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实现校园信息化水平和效率提升,从分散应用向集中应用转化,从固定服务向个性服务转化,从部份级应用向校级应用转化,从信息管理向信息服务转化。通过智慧校园建设构建一个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多维互联互通生态校园,实现信息化从教学管理迈向教学全流程,解析、重构教学全流程,实现教学模式、教学方式转变,提升校园管理和治理水平。

1.2 应用与服务发展规划

1.2.1 智慧型教学服务

智慧校园在教学方面需要提供智慧的环境,智慧学习环境是一种能感知学习情景、识别学习者特征、提供合适的学习资源与便利的互动工具、自动记录学习过程和评测学习成果,以促进学习者有效学习的学习场所或活动空间。具体表现为:

第一,智慧学习环境包括融合的网络和先进的教学平台,实现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学生不仅可以在机房、图书馆、自习室、宿舍等用电脑进行网络学习,还可以在操场、食堂、草坪上通过无线网络随时随地接入网络,接收课程通知、参与课程讨论、提交作业等。

第二,学习终端不再局限于普通电脑,以Pad 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学生可以在课堂内外进行电子教材的学习,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网络学习活动。

第三,教与学的方式将发生很大改变,教师通过智慧学习环境能够快速识别学生特征,根据其课内、课外学习过程,对其进行合理分析与判断,将学习资源进行个性化推送,并在小组协作中进行优化组合,发挥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提高学习效果。基于Web 2. 0 理念的技术将得到

充分的应用,Wiki 、日志、博客等在教学中将会发挥重要作用,支持学生的共同学习与反馈,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知识的建构,并实现知识的共建共享。

1.2.2 智慧型科研服务

智慧校园提供了创新的科研协作平台,通过知识管理,建立组织合理、分类规范的单位级、部门级、个人知识库,实现知识的获取、存储、学习和创新,为学校科研人员提供统一的知识资源服务,为科学研究提供强大

的知识平台支撑; 同时,加强科研团队协作建设,创新科研协作模式,科学研究不再是个人单打独斗的行为,也不是简单的工作叠加,而是团队合作创新的过程。通过协作平台,为科研协助支持、业务管理等方面创造条件,科研人员的科研成果得到有效共享与交换,势必促进科研人员的科研水平及其工作效率的提升。

1.2.3 智慧型管理服务

智慧校园提供智能高效的校务管理,包括数字迎新、学生管理、教务管理、协同办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资产管理、智能监控等方面,本文仅从数字迎新、协同办公、智能监控几个方面为例加以描述。

数字迎新数字迎新系统是智慧校园的重要应用,新生入学报到时,通过手机或者电脑等终端,可以便利地了解需要办理的手续。“新生导航”模块会非常智能地引导新生先到哪里办理身份确认,然后到哪里进行缴费,再如何领取开学物品,最后如何办理入宿登记等,每个环节都会安排衔接得有序而有效,节省时间,实现了入学手续办理的智能高效。同时,学校统一数据平台实时将迎新系统的数据共享给学生处、教务处、财务处、后勤等相关部门,便于学校各部门及时掌握新生报到动态,提前安排好各项准备工作。

协同办公协同办公可以实现多校区、各级单位工作的快速协同,协同是将时间上分离、空间上分散,但又相互依赖、相互协作的个体之间进行联系的枢纽。通过设计表单与流程,实现公文网络审批的智能流转、电子签章、多人会签等,既规范管理流程,又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支持移动办公,相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可以利用手机进行公文批阅,重要的校内新闻、通知、公告、公文等会以手机短信、手机邮件等各种方式推送到手机,实现重要事务的应急响应与及时处理。

智能监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查询有空闲座位的自习教室、开放的实验室,节省时间,提供学习便利; 对于教室的使用情况,系统实时监控,管理人员可以根据系统反馈的情况,远程控制教室资源,例如教室已经处于完全空闲状态,系统会自动以声光形式反映,管理员可以视情况远程关闭教室电灯、空调、

多媒体设备,节能减排,建设绿色校园; 同时,教室、机房、宿舍安装了智能传感器系统,实时感应烟雾、温度、湿度等环境情况,并通过网络传输给监控大厅,如有异常,会及时发送手机短信提醒,便于管理人员及时排查隐患,建设平安校园。

1.2.4 智慧型生活服务

智慧校园的建设使得人、事、物的联系更加紧密、便捷,通过建立“家校互通” 平台,以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形式,实现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便于家长随时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表现,也便于学校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外的情况。

一卡通&智能卡

以集成校园卡为代表的智能卡智慧应用已经有很多成功案例,例如: 中国电信的校园“翼机通” 项目,通过融合物联网与3G 技术,手机集成了智能卡功能,集门禁卡、就餐卡、借书证、零钱包等用途于一身,实现了身份的认证识别及便捷支付。学生可以凭手机刷卡,进入宿舍楼、图书馆等设有门禁的场所,方便快捷; 学生可以凭手机到食堂就餐、到校内超市购物、到浴室洗澡、到教学科报名交费,实现便捷支付; 生可以在教室门口用手机刷卡,教师不再需要花费时间点名,系统会记录学生出勤情况并给出统计报告; 在学校的各种会议中,参会人员只要在会议室入口处用手机刷卡,即实现了电子签到。

家校互通

智慧校园的建设使得人、事、物的联系更加紧密、便捷,通过建立“家校互通” 平台,以互联网、手机短信等形式,实现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互动,便于家长随时了解子女在校的学习生活表现,也便于学校及时掌握学生在校外的情况。

1.3 建设内容

从学校业务架构看,智慧校园解决方案包括“云”、“管”、“端”三个组成部份。“云”即智慧校园的数据中心,包括IT基础设施、平台软件、应用软件、服务软件及相应的管理与运维体系等;“管”即校园网络包括传统意义校园有线局域网、无线局域网、3G/4G 移动网络、互联网、物连网

等,形成无缝覆盖立体式校园网络;“端”即包括学校的各种终端设备,如PC 机、Pad 、手机、虚拟桌面等可上网设备。其中智慧校园的云数据中心四个层面。

智慧校园中长期目标: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为支撑,通过3-5 年的建设,搭建“一个中心、三张网络、四大体系”即“一个中心——稳定高效的数据中心;三张网络—

—有线网、无线网、物联网;四大体系——智能化的教学体系、高效灵活的管理体系、以人为本的服

务体系、稳定可靠的安全保障体系”,使之成为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支柱,创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

智慧校园近期目标:通过“云计算”建设智慧校园的“大脑”即云数据中心。本文重点描述数据中心

L2 层建设方案,包括基础设施、基础支撑平台等内容。

建设领先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实现基础设施环保、节能、智能化服务等高级功能

基于现代化IT 技术,部署计算、存储、网络、安全等基础设施,满足校园复杂、多元、异构、分散等应用需求,降低基础设施运维与管理复杂度,减少数据迁移、整合工作量,实现高效可靠的数据保护,向“绿色数据中心”转变打下坚实基础。

构建弹性的基础支撑平台,实现基础设施资源的按需分配、调度、回收等云平台功能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方案》得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以国家、省、市、县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得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要特征得智慧教学与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得智慧管理,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得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得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数字化得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得现代化奠定坚实得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三、学校概况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校园网始创建于1992年,校园网络全覆盖于2013年实施。学校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按照《“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装备。十多年来,学校得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得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学校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间、

计算机教室**间,全自动录播教室**间、数字化实验室**间,学术报告厅**个,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以及科技航模课程基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使用100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并高速连入市县城域网,实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瞧,我校现已建成学校网站、人事管理、资产管理、校本资源库、电子备课、影像资源库、网上报修、心理辅导、家校联系、电子图书等平台。从教职工信息素养来瞧,教师基本能熟练应用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绝大部分教师能制作质量较高得多媒体课件。管理人员能熟练使用办公应用软件。 四、存在不足 目前我校信息化建设得问题主要就是:系统性得整体规划有待提升,信息技术专业人员短缺,基础设施装备不先进、不全面、严重老化不能满足发展需求,信息化管理水平亟待提高,在校务管理、学生自主管理等方面,对师生全面素质能力与发展水平方面考核得平台需进一步完善。 五、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几年得跨越式建设与发展,建成高水平数字校园基础设施公共平台,实现高速、安全得校园网有线无线全面覆盖校园、信息化终端遍布校园,立足师生员工信息化应用得实际需求,以信息技术对学校得教学、科研、管理与服务等各项工作进行现代化改造,构建资源数字化、应用集成化、传播智能化得信息环境,建设可共享得优质校本资源库,实现教学教研、管理服务得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全面提升师生得信息素养与应用水平,最终建

智慧校园整体建设方案详细

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V1.0

目录 一、背景概述 (3) 二、智慧校园方案简介 (3) 三、智慧校园云平台架构设计 (4) 3.1基础设施层 (4) 3.2资源池层 (4) 3.3云服务层 (5) 3.4云管控层 (5) 3.5云网络安全服务 (5) 3.6云灾备服务 (5) 四、智慧校园应用平台设计 (6) 4.1校园门户网站 (6) 4.2统一身份认证平台 (7) 4.3教育服务应用 (8) 4.4学生管理应用 (10) 4.5实习就业应用(该项根据客户实际情况而定) (12) 4.6后勤办公应用 (14) 4.7云录播系统 (15) 4.8精品录播系统 (17) 4.9媒体资源中心系统架构 (18) 4.10虚拟演播室系统 (18) 五、智慧校园安防系统设计 (22)

一、背景概述 智慧校园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育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学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二、智慧校园方案简介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是通过建设统一标准的公共服务平台,将贯穿在教育日常工作中的学生、教师、资产和管理等基础数据,按规范格式统一保存在数据中心,在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基础上,统一建设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统一数据管理,便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融合云计算理念进行架构设计,主要分基础设施层、平台服务层、软件服务层、客户端服务层。基于、先进、灵活、开放的云计算基础架构,将各类基础数据存储于云端,并有效整合和管理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形成从管理、教学、办公到研究、在线学习等标准、统一的“三通两平台”体系,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各级教育机构提供高宽带、大容量的教育网络服务,全面、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服务及高效、便捷、实用的教育教学应用服务,实现各基层教育机构间的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和交换,确保教育系统内信息、学生信息、人事信息、资产信息等数据的高度准确和统一,减少重复录入,降低维护成本,实现区域范围内均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整体架构图

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校园网络设计方案

第一章建网原则 实际上,我国中小学所耗费的信息技术投入远不止上述经费。国人在进行投入的过程中总是追求时髦、讲面子。不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严重脱离中国的国情和经济发展现状,要知道我们一直是世界上人均收入排名在一百多位的发展中国家。 接着全国兴起了装备计算机的热潮,重点中学和好一点的乡镇中小学开始全面装备286、386计算机,当时的计算机每台近两万元左右,使用不到两年,软件升级,WINDOS全面取代DOS系统,286、386计算机全面淘汰(由此全国又损失数百亿元).这时候486计算机全面登场,并立即淘汰,586以及档次与配置更高的计算机面世。我们的学校在这场计算机的变革中,就不停的跟在后面赶,不停的被淘汰,由于有些学校领导片面追求时髦、面子,而给学校和国家造成了无法估计的损失。 现在教育部提出:一定的时间内在国内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实行"校校通"工程;可是由于一些大的计算机厂家在不停的炒作,进行误导,使得我们有些学校校长、少数教育领导干部头脑发热起来了,认为:校校通就是校园网,校园网就是计算机网;学校为了完成上面下达的任务,不顾本校的实际情况,不顾当地的实际情况,大规模的建

设计算机网,造成学校大量负债,而这个所谓的校园网自从建立起 来后就面临着淘汰,为什么呢?目前,我国大部份的学校连基本的广播网、有线电视网都没有,有的学校的教师连计算机的最简单的常识也没有,更谈不上如何使用它们。在上述情况下,我们在进行校园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效果。 校园网络作用主体不清 建立一个好的校园网络系统包括广播系统、教学管理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等等。计算机网络系统是校园网络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份。他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完善,而不是相互取代的。建设校园网的目的是用于老师传授知识和学生获得知识。传授知识有三种方式:图像,声音,文字。现在一般的人重视的是文字方面知识传授,而忽略 了用图像和声音进行大众的知识传授。文字是声音和图像的补充和记载。从传播知识的作用范围来讲,广播系统传播的范围最广。从设备的增值性来看:最实用的是计算机,其次是教育系统应用软件和广播系统。因此,我们在建校园网时,应先从简易经济和适用的系统做起,再建计算。 第二章校园网的规划设计 2.1校园网建设核心 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用户数量迅速增加,并且由于院校合并形成了分布于多个校区的校园网,网络结构日趋复杂,网络结点数剧

智慧校园整体建设方案(2018完整版)

智慧校园整体建设方案(2019完整版) 2019年7月 学校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现代化,根据《“智慧校园”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我校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特制定我校“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未来几年,以国家、省、市、县近年来有关教育改革发展、教育信息化等的规划纲要及相关要求为指导,以“统筹

规划,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突出重点;优化应用,资源共享;立足高端,跨越发展”为原则,实施以自主学习、个性化学习为主要特征的智慧教学和基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智慧管理,高标准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通过打造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创设良好的信息化氛围,引领教师发展、促进学生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实现学校数字化的跨越式发展,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组织领导 组长:*** 副组长:*** *** 成员:*** *** *** 三、学校概况 我校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早,校园网始创建于1992年,校园网络全覆盖于2013年实施。学校在校园数字化方面投入按照《“校校通”工程建设指南》高标准严要求进行装备。十多年来,学校的信息化建设一直稳步发展,在学校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越来越明显。具体表现在:学校目前拥有多媒体教室**间、计算机教室**间,全自动录播教室**间、数字化实验室**间,学术报告厅**个,并建有广播中心、监控中心、网络中心、校园电视台以及科技航模课程基地;教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校园网使用100M电信光纤接入因特网,并高速连入市县城域网,实现办公楼、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从软件环境来看,我校

中学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摘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应用的不断普及,学校管理也相应的发生着变化。如何能更加充分的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管理,又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校园网的实施为学校提供了很好的解决方法。校园网的建设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建设校园网不仅能够更加合理有效地利用学校现有的各种资源,而且为学校未来的不断发展奠定了基础,使之能够适合信息时代的要求。校园网络的建设及其与Internet的互联,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信息化建设的当务之急。校园网工程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综合工程,它涉及到网络交换设备、路由设备、服务器与工作站、校园网应用软件、传输介质等许多方面。本文简要地讨论了校园网络规划设计中涉及到的网络技术、规划设计方法、网络性能及应用分析等问题,为校园网络的规划、设计和升级改造等方面在技术及应用上提供参考,以使在建或规划中的校园网络具备较高的整体性能。 关键词: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无线网络局域网技术;

目录 摘要 (1) 一、需求分析 (4) (一)目的 (4) (二)该校园网实现的主要功能 (4) 1.共享国内外信息资源 (4) 2.www浏览 (4) 3.电子邮件系统(E-mail) (4) 4.匿名FTP服务 (4) 5.电子公告牌BBS. (4) 6.网络考试 (4) 7.CIMS、MIS等教学科研实验网 (4) 8.建立电子图书馆,提供联网查询 (4) (三)该校园网技术方案的特点 (5) 1.先进性 (5) 2.标准化 (5) 3.实际性 (5) 4.经济性 (5) 5.易维护性 (5) (四)网络接入技术和网络访问策略 (5) 1.建立虚拟网 (5) 2.网络管理 (5) 3.网络安全需求分析 (6) 4.广域网连接 (6) 二、网络规划设计 (7) (一)网络规划原则 (7) 1.实用性与先进性 (7) 2.开放性与标准化 (7) 3.可靠性与安全性 (7) 4.经济性与可扩充性 (7) (二) 网络拓朴图 (8) (三)网络技术的选择 (8)

某学校智慧校园项目设计方案

某学校智慧校园项目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长沙市望城区雷锋大道与腾飞路交汇处西北处。本项目总用地面积为54413.20㎡,总建筑面积为35103.91㎡,其中地上建筑面积为29651.07㎡,地下总建筑面积为3434.84㎡,体育场看台720.00㎡。设计规模为在校学师生2900人,54个普通教学班,其中小学36个班,每班45个人;中学18个班,每班50个人。 共由4栋大楼组成,其中:1#栋(小学部教学楼、综合楼),总建筑面积:12062.13平方米,建筑高度21.15米,层数:教学楼为三层,综合楼为五层;2#栋(初中部教学楼、综合楼),总建筑面积:9350.05平方米,建筑高度19.950米,层数为5层;3#栋职工食堂建建筑面积:7601.41平方米,筑总高度14.550m,层数为地上三层; 4#栋(教职工周转房、体育馆),总建筑面积:8264.25平方米,建筑高度15.1米,层数为4层。 二、设计依据 1、相关专业提供给的工程设计资料; 2、甲方对设计文件的批复和意见; 3、甲方提供的设计要求;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现行主要标准及法规: 《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 50314-2015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 50099-2011

《教育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310-2013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11-2016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464-2008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GB 50174-201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3-2012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1-2006 《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635-2010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标准》GB 50348-2018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 《入侵报警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4-2007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 28181-2011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6-2010 《建筑电气制图标准》GB/T 50786-2012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 50116-2013 其它有关国家及地方的现行规程、规范及标准; 5、其它各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 三、设计范围 1、本次设计包括以下智能化系统: 1)综合布线系统 2)计算机网络系统

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整体解决方案 1背景概述 教育信息化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迫切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四个新突破,即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新突破、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新突破、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新突破、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机制新突破。 2.方案简介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是通过建设统一标准的公共服务平台,将贯穿在教育日常工作中的学生、教师、资产和管理等基础数据,按规范格式统一保存在数据中心,在技术支撑服务平台基础上,统一建设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的统一数据管理,便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进行数据管理和统计分析。 三通两平台解决方案融合云计算理念进行架构设计,主要分为基础设施层、平台服务层、软件服务层、客户端服务层。基于先进、灵活、开放的云计算基础架构,将各类基础数据存储于云端,并有效整合和管理各类教育信息化应用,形成从管理、教学、办公到研究、在线学习等标准、统一的“三通两平台”体系,实现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各级教育机构提供高带宽、大容量的教育网络服务,全面、准确、及时的基础数据服务及高效、便捷、实用的教育教学应用服务,实现各基层教育机构间的信息互通、信息共享和交换,确保教育系统内信息、学生信息、人事信息、资产信息等数据的高度准确和统一,减少重复录入,降低维护成本,实现区域范围内均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一、项目概述 1.1、项目背景 经过多年发展,校园网络基本普及,信息化应用已逐步深入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日益成为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在推动教育改革发展、促进思想文化交流、丰富师生精神生活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智慧校园改造的信息化存在以下问题与不足: ●信息化基础设施尚不完备,信息化教学探索不足; ● 2适切性信息资源缺乏,资源共享机制并未建立; ●校园信息需要统一整合分析,促成智能化校园管理。 1.1、建设目标 通过建设智慧校园平台提高学校教育的信息化水平,并探索如何促进基于大数据模式下的教育管理与教育教学实现形式,逐步解决校园教学的全向交互、校园环境的全面感知、校园管理的高效协同、校园生活的个性便捷,最终实现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智慧校园。具体目标就是实现“五个智慧化”和“一站式服务”: 智慧教学 构建先进实用的网络教学平台,整合、丰富智慧教学资源,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智慧学习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

智慧管理 构建覆盖全校工作流程的、协同的管理信息体系,通过管理信息的同步与共享,畅通学校的信息流,实现管理的科学化、自动化、精细化,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智慧教务 构建综合教学管理的智慧环境,科学统一的配置教学资源,提高教师、教室、实验室等教学资源的利用率,改革教学模式、手段与方法,丰富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与质量。智慧生活 构建便捷、高效、高雅、健康的智慧生活环境和电子商务服务平台。 智慧环境 构建结构合理、使用方便、高速稳定、安全保密的基础网络。在此基础上,建立高标准的数据共享中心和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统一门户平台以及集成应用软件平台,为实现更科学合理的智慧环境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站式服务 实现教职工和学生的管理、教学、学习、生活等主要活动的一站式服务,提高对师生服务的水平,提高对社会的服务能力。 校园信息化全面实现后,范围将得到自然扩展,使学校的教学和管理突破传统的概念,延伸其内涵,成为一个可以覆盖网络可达范围的无围墙的智慧校园。

智慧校园信息化整体设计方案

智慧校园信息化项目 整体设计方案 北京XX科技有限公司 2021年X月 1

目录 第1章概述 (6) 1.1 项目背景(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 (6) 1.2 系统建设目标 (7) 1.3 系统设计原则 (7) 1.3.1 合理性原则 (8) 1.3.2 先进性原则 (8) 1.3.3 实用性原则 (8) 1.3.4 可靠性原则 (8) 1.3.5 安全保密性原则 (9) 1.4 系统设计依据 (11) 第2章需求分析 (13) 2.1 系统整合需求 (13) 2.2 校园人员管理需求 (13) 2.3 校园车辆管理需求 (14) 2.4 突发事件快速应急需求 (14) 2.5 设备维护需求 (14) 第3章总体设计 (16) 3.1 概述 (16) 3.2 系统整体结构拓扑 (16) 第4章详细设计 (18) 4.1 视频监控系统 (18) 4.1.1 前端监控点设计 (18) 4.1.2 存储系统设计 (21) 4.1.3 监控中心设计 (26) 4.1.4 高点鱼球联动布控系统 (28) 4.1.5 主从式跟踪系统 (33) 4.1.6 全景拼接系统 (39) 4.2 传输系统 (41) 4.2.1 网络的总体设计 (41) 4.2.2 网络详细设计 (44) 4.2.3 VLAN规划 (45) 4.2.4 IP地址规划 (47) 4.3 报警系统 (48) 4.3.1 概述 (48) 4.3.2 设计依据 (48) 4.3.3 系统结构 (49) 4.3.4 设备选型 (50) 2

4.3.5 探测器布置 (51) 4.3.6 校园紧急报警点 (52) 4.3.7 周界防范系统 (53) 4.4 门禁系统 (54) 4.4.1 概述 (54) 4.4.2 系统结构 (54) 4.4.3 系统功能 (56) 4.4.4 门禁产品功能 (65) 4.5 车辆管理系统 (67) 4.5.1 概述 (67) 4.5.2 系统功能基础 (67) 4.5.3 出入车辆管理系统 (71) 4.5.4 车辆限速卡口系统 (76) 4.5.5 车辆违停抓拍系统 (82) 4.5.6 停车场出入口系统 (85) 4.6 云存储 (92) 4.6.1 概述 (92) 4.6.2 系统设计 (95) 4.6.3 系统优势 (97) 4.6.4 部署方案 (103) 4.7 智能化 (109) 4.7.1 概述 (109) 4.7.2 智能行为分析系统 (110) 4.7.3 人脸识别系统 (125) 4.7.4 人数统计系统 (130) 4.8 三维地图可视化管理 (134) 4.8.1 概述 (134) 4.8.2 系统结构 (135) 4.8.3 系统功能 (135) 4.9 应急指挥调度系统 (144) 4.9.1 概述 (144) 4.9.2 系统构架 (145) 4.9.3 系统功能 (146) 第5章智慧校园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 (151) 5.1 总体设计 (151) 5.1.1 开放性 (151) 5.1.2 融合性 (151) 5.1.3 智能化 (152) 5.2 平台架构设计 (152) 5.2.1 平台结构设计 (152) 5.2.2 平台服务组成 (155) 5.3 平台特点 (157) 3

中学校园网络建设方案

数字化校园网络建设方案

目录 1普教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概述 (3) 1.1数字化校园概述 (3) 1.2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现状 (3) 1.3数字化校园的发展阶段及趋势 (4) 2xxx中学网络需求分析 (4) 2.1XXXXX中学网络现状 (4) 2.3.1需求不间断的基础网络平台 (5) 2.3.2需求易管理的网络运维 (5) 2.3.3需求安全报障 (6) 2.3.4需求统一身份认证 (6) 2.3.5需求单点登录、统一信息门户 (6) 3XXXXX中学数字校园建设设计 (6) 3.1数字校园整体架构 (6) 3.2XXXXX中学改造网络拓扑 (7) 4XXXXX中学数字校园网络解决方案 (8) 4.1核心网络设计 (8) 4.1.1核心网建设 (8) 4.2接入设计 (12) 4.3学校网络出口设计 (13) 4.3.1出口智能流控审计 (13) 4.4无线网设计 (14) 4.4.1无线规划 (14) 4.4.2无线信息统计 (17) 4.5安全设计 (18) 4.5.1数字化校园的安全设计思想 (18)

1 普教数字化校园建设与应用概述 1.1 数字化校园概述 目前,什么是数字化校园尚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相对使用较多的一个定义是:以网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信息手段和工具,将学校的各个方面,从环境(包括网络、设备、教室等)、资源(如图书、讲义、课件等)、到活动(包括教、学、管理、服务、办公等)数字化,逐步形成一个数字空间,从而使校园在时间和空间上获得延伸,在现实校园基础上形成一个虚拟校园。数字化校园旨在用层次化、整体性的观点来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利用校园网把教学资源和管理信息更好地组织分类,为教学工作提供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化教学平台,为管理、科研工作提供基于网络环境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1.2 数字化校园的应用现状 XXXX在全国做了近2万个中小学项目,同时,进行大量的现场调研工作,根据目前学校业务应用的使用情况,大体上把业务系统分为三类,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及特色应用等。 行政管理中的业务系统的服务端大部分在信息中心,学校作为客户端使用,主要是为了提高行政管理的效率,包括OA办公、一卡通、人事管理、财务管理等;教学管理中的大部分业务系统各个学校都会独立建设,主要是为了提高教学管理的质量,包括数字广播、备课系统、多媒体录播系统等,实际上,目前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的业务系统基本上各地都已经建设了,差别在于,特色应用中的业务系统各个学校根据自己的情况建设的侧重点不一样,如各地目前关注度比较高的特色业务系统包括网上阅卷系统、多媒体录播系统、同步课堂等。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规范

智慧校园信息化建设总体规范

目录 1智慧校园建设概述 (3) 1.1教育信息化建设政策背景 (3) 1.2教育信息化特点 (4) 2智慧校园发展目标 (4) 3智慧校园建设效果 (6) 4智慧校园建设指导 (7)

1智慧校园建设概述 1.1教育信息化建设政策背景 根据《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 ,到 2020 年,全面完成《纲要》所提出的教育信息化目标任务,形成与国家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基本实现所有地区和各级各类学校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基本建成人人可享有优质教育资源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教育信息化整体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其次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支撑与引领作用充分显现。 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 ●“宽带网络校校通”,多管齐下加快推进学校接入宽带,探索建立可持续的运营维护机制,完善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 ●推动“优质资源班班通”,重点建设名师和名校网络课堂,集中开发音乐、美术、英语等短缺课程,加快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推动“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教师率先使用,职业教育率先部署,发达地区率先示范,促进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变革,实现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有效互动。 建设教育资源和管理服务两大公共服务平台。

1.2教育信息化特点 2智慧校园发展目标 从硬件层面来说: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教室、图书馆、餐厅、停车场、校门、实验室、会议室、校车、宿舍楼等各楼宇物体、区域并连接它们,形成所谓“物联网”。并通过“校园网”利用“超级计算机”和“云计算服务中心”将“物联网”和“软件应用系统平台”整合起来,实现通信服务、教学工作、学习活动、安全管理工作与学校设施的整体结合。 从软件层面来说:“智慧校园”的发展目标是:一个信息标准体系、两个基础管理平台、三个网络运营平台、三大核心应用运行平台。 2.1.1一个信息标准体系 实现校园各种信息和数字资源的统一化、标准化和集成化管理,为建立校园各种数字资源的共建共享打下良好基础。

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

智慧校园建设方案 建设内容: 网络环境建设 1、有线网络 功能描述:校园主干网万兆,千兆到桌面。是校园多媒体教学、校园服务、校园管理、综合安防、有线电视、电子公告屏、校园宣传系统、校 园广播等各系统模块正常运转的基本保障。 效果:依托高速、可靠的网络平台是学校开展一切活动的基础及保障。 要求:(1)每间教室、功能室建筑施工方预埋网线最低标准为:软光纤或六类防屏蔽专用线到教室。有线网络接口10个(班班通(一体机)1个、讲台1个、教师行为教学分析系统2个、电子班牌1个、校园广播1个、老师教室内办公1个、班级门禁1个,无线AP接口2个),每栋教学楼楼层交换机使用硬光纤相连接(即光纤到楼层,到楼采用万兆模块),每间教室设置一个有线电视接口。(2)办公室有线网络接口3个或每一面墙一个,门房3个(分别布在除门口外所在的三面墙)、路灯竿上3个(监控、AP、预留) (3)每个网口应配备相应电源插座(监控、音箱不配),预埋相应电源管道; 2、无线网络 功能描述:作为有线网络的一个有效补充,智慧校园的基础保障,实现师生在校园内随时、随地的接入需要,满足未来发展的需求,是智慧校

园各功能模块应用的重要保障。 依据:详见附件 效果图: 预算:详见附件 (1)教室内能满足50台平板电脑同时接入 (2)校园内能随时随地无缝接入 要求:建筑施工方每层教学楼无线节点网线预埋,室外无线节点网线预埋。 3、中央控制室(中心机房) 功能描述:作为校园信息处理的核心所在,具有网络中心、数据中心、校园安防中心、一卡通中心的功能。 依据: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 □国家标准《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

无线一体化智慧校园网技术设计方案(20201126084150)

无线一体化智慧校园网 技术设计方案 1项目背景概述 (4) 1.1项目背景 (4) 1.2现状分析 (5) 1.3总体建设目标 (5) 1

2总体架构设计 (7) 2.1建设原则 (7) 2.1.1安全性 (7) 2.1.2先进性 (7) 2.1.3开放性 (7) 2.1.4扩展性 (7) 2.1.5高性能 (8) 2.1.6可运营管理 (8) 2.1.7规范化和标准化 (8) 2.2网络架构拓扑 (9) 2.3网络设计概述 (9) 3无线校园网设计 (11) 3.1无线地勘情况 (11) 3.2用户终端类型分析 (12) 3.3方案设计原则 (12) 3.3.1无缝覆盖 (12) 3.3.2多种服务支持 (13) 3.3.3安全性 (13) 3.3.4兼容性 (13) 3.3.5扩展性 (13) 3.3.6高性能 (13) 337可管理 (14) 3.4无线规划设计 (14) 3.4.1分布式加集中式的无线部署方式 (15) 342集中式的身份认证系统 (15) 3.4.3无线供电设计 (15) 3.5无线热点部署设计 (16) 2

3.5.1无线覆盖指标要求 (16) 3.5.2不同场景下的无线部署 (18) 3.6无线设备部署规划 (21) 3.7无线部署点位图示例 (22) 3.8无线漫游设计 (23) 3.9无线多SSID设计 (24) 3.10无线认证设计 (24) 3.10.1 802.1X无线认证方式 (24) 3.10.2 Web Portal无线认证方式 (26) 3.10.3终端智能识别的WEB认证 (27) 3.10.4无线安全设计 (27) 3.11无线审计设计 (28) 3.12无线QOS设计 (29) 3.13智慧校园无线方案特点与优势 (31) 3.13.1 X-sense,会思考的灵动天线 (31) 3.13.2业务流量全面分流的本地转发架构 (34) 3.13.3基于用户、流量、频段的智能负载均衡 (35) 3.13.4逐级深入的安全防护 (37) 3.13.5坚若磐石的可靠网络 (40) 3.13.6全面支持IPv6的无线网络 (41) 1 项目背景概述1.1项目背景 学院自建校以来,服务于教务教学的校园网络设施,有力地支持了学院的高速发展。但随着学院业务系统的增多和新型教学方式的转变,对学生的学习、实验探究和实践的要求明显提高,因而对整个学院的校园网性能承载和功能要求也随之发生了很大变化,现有的校园网络已难以满足这种需要;另外,由于原有的网 络设备使用年限和技术更新等因素,现有校园网设施也已很难满足新课程对现代教育技术的需求。 3

中学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中学校园网络规划设计方案 一、需求分析 网络的规划设计是一个系统建立和优化的过程,建设网络的根本目的是在Internet上进行资源共享与通信。要充分发挥投资网络的效益,需求分析成了网络规划设计中的重要内容,它提供了网络设计应到达的目标,并有助于设计者更好地理解网络应该具有的性能;结合学校的办学规模、管理需求和师生对教学科研的需要,确立一个性能较高的网络计算平台。 (一)目的 概括的讲,校园网是为学校提供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的宽带媒体网络。校园网应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先进的信息化教学环境,并具有教学教务、行政事务和总务后勤管理功能。 教学教务管理包括:课程管理、学生成绩与学籍管理、图书资料管理,德育教育管理:行政事务管理包括:党务、行政管理(会议、文件、资料等),档案管理(人事、科研成果、固定资产、财务账本等):总务后勤管理包括:财务管理、设备、房产、食堂、招待所及办工厂管理。(二)该校园网实现的主要功能

1.共享国内外信息资源。 2.www浏览。 3.电子邮件系统(E-mail)。 4.匿名FTP服务。 5.电子公告牌BBS.。 6.网络考试。 7.CIMS、MIS等教学科研实验网。 8.建立电子图书馆,提供联网查询。 (三)该校园网技术方案的特点 1.先进性 选择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技术和设备,不使校园网在短期内落伍。 2.标准化 采用成熟技术,符合国际标准。 3.实际性 紧密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4.经济性 选择性能价格比较高的设备、器件,经济配套,投资与维护费用低。 5.易维护性

系统质量稳定,容易维护与管理。 (四)网络接入技术和网络访问策略 我们可以对整个网络采用虚拟网技术和交换技术,以使整个网络具有更加灵活高效的网络系统。对外与CERNET 和Internet 互联,形成一个高速、高性能、开放的校园网系统,为全体师生提供一个先进、快捷的网络环境,分享国内外的计算机资源信息,促进学校的全面提高与发展。 1.建立虚拟网 虚拟网主要作用和目的是:解决主干网内网络站点的增加、删除、移动等操作,方便网络的维护和管理;可以建立不受物理区域限制的,覆盖整个校园的相互具有一定独立性的网 络或者逻辑子网,即虚拟网。校园网应可以有效管理和限制虚拟网之间的访问,各部门可以各自占用一个独立的虚拟网,整个虚拟网是可升级的、可扩展的。并且,根据校园网的实际需求,有共同研究项目或兴趣的科研人员需要在一个逻辑子网内。因此,无论从网络管理,还是用户的角度来讲,校园网络都需要虚拟网技术的支持。 2.网络管理 校园主干网是覆盖多幢大楼的园区网络,组成了一个相当复杂的计算机网络。随着网络复杂度的增加,给网络管理带来成级数增加的管理工作量。网络管理要求解决的问题包括以下两点。 (1)虚拟网管理、分配

智慧校园课堂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思路

智慧校园课堂整体解决方案的设计思路 (一)智慧校园的概念 “智慧校园(智慧课堂)”是由“世界大学城云平台·云空间”做为智慧校园(课堂)的总系统集成,与“智能多媒体终端系统”、“智能录播系统系统”、“智能数字化实验室(探究学习)系统、“智能AP系统”等智慧化组合而成,全面实现国家教育信息化建设“三通工程”中提出的“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和“全国教育资源公共云服务平台”的目标,可实现从平台通道(云平台、云空间)、环境(网络基础、设备、教室等)、资源(优质资源、稀缺资源、专递资源、名校名师资源、多媒体多格式网络资源等)到活动(教、学、管理、沟通、办公、服务等)的全部数字化、智能化目标,为师生提供开放式数字化、智能化教学、学习环境,最终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全面深度融合”。

(二)Worlduc智慧校园(课堂)系统整体架构

1、以世界大学城云平台·云空间作为支撑的Worlduc智慧 校园(课堂)系统整体架构 图:3.2.1 WS智慧校园(课堂)架构 教室端的智能平板通过世界大学城的学校专有云平台与服务器集群互连,集控的功能由服务器集群提供,教师、学生通过世界大学城云空间连接到服务器集群使用服务。

世界大学城云平台(云空间)中枢系统技术特征 1、整体特征 (1)以自定义平台和空间为基础; (2)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利用集体智慧,实现全球教育资源聚合与分享; (3)运用web2.0、云计算等先进理念和技术; (4)融合sns、kns、wns架构的优点; (5)集成视频分享、视频直播、社区交友、电子教室、网络学习、在线考试、即时通讯、博客、威客、播客、微博、探究学习、教研苑、读世界、课堂魔方、多维课件等上百项

智慧校园网络解决方案

智慧校园网络解决方案规划 HUAW€I

二O 一五年六月

目录 第 1 章现状及需求分析 (4) 1.1 建设背景 (4) 1.2 应用与服务发展规划 (5) 1.2.1 智慧型教学服务 (5) 1.2.2 智慧型科研服务 (6) 1.2.3 智慧型管理服务 (6) 1.2.4 智慧型生活服务 (7) 1.3 建设内容 (7) 第 2 章智慧校园网络详细设计 (9) 2.1 校园网络建设原则 (9) 2.2 总体网络架构 (9) 设计原则 (9) 逻辑架构 (10) 物理架构 (11) 2.3 校园网基础区域网络规划 (12) 组网规划 (13) 1.1.2 可靠性设计规划 (14) 1.1.3 安全性规划设计 (16) 2.4 虚拟园区网解决方案 (16) 虚拟校园网概述 (16) 横向虚拟化 (17) 业务逻辑隔离 (18) 2.5 华为eSight 企业运维解决方案 (18) 有线无线一体化网络管理 (19) 网络效率管理 (21) 第 3 章方案配置建议 (22)

第1章现状及需求分析 1.1 建设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年)》明确将“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主要发展任务,从战略层面高屋建瓴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高等教育信息化是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提高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创新前沿。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重点推进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创新人才培养、科研组织和社会服务模式,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高等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中国高等教育校园信息化建设经过了十多年的发展,基本形成基于校园网络环境、信息基础设施、数据中心、数字资源、信息应用等数字化校园,基本实现校园管理、生活服务等信息化,实现依托计算机和互联网实现师生之间交流互通。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以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社交等新兴技术日益影响着校园信息化建设,构建一个“无处不在的网络学习、融合创新的网络科研、透明高效的校务治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方便周到的校园生活”的智慧型校园成为各高校信息化建设主题。从“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持续引领校园建设热潮。 趋势一,传统信息化建设追求系统的独立性,孤立地以单个业务部门或服务对象为主体,硬件基础设施、软件、数据库、信息系统等相分离,独立支撑相应的业务系统,这种现象将在未来一年中大大改观;随着顶层设计理念的普及与深入,各高校的建设模式朝着“一体化战略” 转变。以信息化“一站式”服务为目标、以用户服务为核心,融合软件、硬件、服务为一体,面向用户提供简单易用、明确统一的服务入口。 趋势二,主流业务的大数据需求日益旺盛——由“综合管理信息化”向“教学和科研信息化”转变。在教学信息化方面:许多具备良好IT 应用技能的教师对信息化需求旺盛、使用IT 手段辅助教学得心应手,随着MOOC 在高校的发展与应用,利用MOOC 平台上的数据分析和评估教学效果,将呈现越来越来多的需求;在科研信息化领域:云技术得到高度重视,利用云计算和分布式技术开展科研信息化,强化协同工作和知识管理,统一资源,提升计算和存储效率,降低了科研工作的门槛;数据密集型科学的全新科研范式日趋明显,通过科研大数据分析获取的科学发现和成果,将不断增加,从而刺激各科研单位更加重视大数据的应用与分析。

智慧校园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

智慧校园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

智慧校园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 摘要:建设智慧校园,推进学校管理信息化现代化是大势所趋。黄冈某学校经过信息化手段建设高标准软硬件平台、智慧校园软件系统和应用支撑平台。数字化校园全面实施为学校教学,管理和办学效益进一步提高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智慧校园;信息化;网络基础设施;软件系统;应用平台 引言 在全球信息化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智慧校园建设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1]。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全面实施,将对学校各项工作和师生工作、学习与生活产生深远影响,将显著推动学校的发展,促进学校办学水平的提高。经过实施数字化校园建设将对校内的管理机构的重组、人员的优化等问题有很好的促进,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将对学校的长期可持续发展产生非常大的战略影响。 基于智慧校园建设的发展趋势,黄冈某学校提出并实施了智慧校园建设,经过信息化的技术手段,立足于师生需求,改进和提升学校的教学环境、科研环境、管理环境和生活环境,为实现教学质量、管理水平和办学效益的进一步提高提供重要保障。经过“数据中心”的建设,提升学校数据整体的质量,为领导更准

确的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经过“应用中心”的建设,面向师生提供全生命周期、一站式的服务平台,面向校领导提供辅助决策分析的平台,全面支撑学校发展战略;经过“感知中心”的建设,为师生提供丰富化、多媒介、多渠道、多形式的应用服务。 1 总体架构 学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2]。从宏观角度看,涉及教学、科研、管理和社会服务等诸领域;从微观来说,则包括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技术队伍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和教师技能培训等[3]。综合分析黄冈某学校的现状及发展需求,站在学校全局的角度总体规划,经过对核心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优化,对全校业务流程进行完整设计。 根据学校的业务特点,基于“硬件集群、数据集中、应用集成”的建设理念,遵从于以上的建设模式,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设计思想与技术方法,采用顶层设计的方法,构建了一个松散耦合的分布式应用体系,在校园“IT基础设施平台”之上,以“应用支撑平台”为支撑,构建校级“信息化应用中心”,所有应用在校园综合门户进行个性化展现;整体数字化校园建设以“信息标准体系、信息安全体系、运维保障体系”为保障,智慧校园系统构架如图1所示。 2 功能实现 2.1 软硬件基础支撑平台 依据项目建设理念,建设智慧校园信息系统需要软硬件基础

智慧校园互联网网络平台建设方案

智慧校园“互联网+”网络平台 项目建设方案

目录 1运营维护方案 (6) 2.1运营维护方案 (6) 2.2.1运营资费 (6) 2.2.2用户缴费方式 (6) 2.2.3资费套餐设计 (7) 2.2.4合作模式 (7) 2.2.5后续投入保障措施 (11) 2.2.6资产到期后处理 (12) 2.2.7违约责任 (12) 2.2.8服务保障体系 (12) 1.3面对国家政策变化的应对措施 (36) 2技术建设方案 (38) 2.1校园网总体架构设计 (38) 2.1.1建设原则 (38) 2.1.2校园网建设内容框架 (39) 2.1.3网络架构拓扑图 (41) 2.1.4网络设计概述 (41) 2.1.5骨干网络方案先进性与可行性 (42) 2.1.6运营管理平台建设内容 (49) 2.2无线网络建设方案 (51) 2.2.1无线网络先进性设计 (51) 2.2.2无线覆盖方案 (52) 2.2.3无线多SSID设计 (58) 2.2.4无线接入认证设计 (58) 2.2.5无线安全技术设计 (60) 2.2.6无线QOS设计 (61) 2.2.7无线覆盖指标要求 (63) 2.2.8无线方案特色 (65) 2.3网络安全设计 (74) 2.3.1设备级安全功能 (74) 2.3.2防ARP攻击设计 (74) 2.3.3交换机IP防扫描设计 (75) 2.3.4防DOS/DDOS攻击 (75) 2.3.5路由安全设计 (76) 2.3.6设备管理安全设计 (77)

2.3.7汇聚嵌入式安全 (78) 2.3.8接入安全控制 (78) 2.3.9IP+MAC+端口绑定 (79) 2.3.10防止病毒广播泛洪 (79) 2.3.11入网用户身份认证 (79) 2.3.12防止对DHCP服务器攻击 (79) 2.3.13多元素绑定技术构筑高安全校园网 (80) 2.3.14防止用户私设代理服务器 (81) 2.3.15恶意用户追查 (81) 2.4等保建设方案 (81) 2.4.1总体建设目标 (81) 2.4.2安全技术体系目标 (82) 2.4.3物理安全设计 (82) 2.4.4计算环境安全设计 (83) 2.4.5系统安全审计 (85) 2.4.6数据完整性与保密性 (87) 2.4.7备份与恢复 (88) 2.4.8区域边界安全设计 (89) 2.4.9安全隔离 (90) 2.4.10通信网络安全设计 (94) 2.4.11网络设备防护 (94) 2.5主要产品资质材料 (99) 2.5.1出口防火墙 (99) 2.5.2行为管理 (101) 2.5.3交换设备 (103) 2.5.4无线设备 (111) 2.5.5节点 (112) 2.5.6安防监控 (113) 2.5.7IP广播系统 (115) 2.5.8认证计费 (117) 3规划实施说明 (127) 4.1无线网络工程实施要求 (127) 4.2项目实施管理 (128) 4.2.1项目范围管理 (128) 4.2.2项目阶段规划 (129) 4.3项目进度管理 (133) 4.3.1项目里程碑规划 (133) 4.3.2项目进度保障 (133) 4.4项目沟通管理 (134) 4.5项目风险管理 (138) 4.6项目问题管理 (145) 4.7项目变更管理 (14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