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对比剂不良反应与应急方法

合集下载

对比剂过敏反应处理制度

对比剂过敏反应处理制度

对比剂过敏反应处理应急预案在应用对比剂时,对比剂的浓度越高、剂量越大、注射速度越快,过敏反应会机率会越高。

所以在介入治疗过程中除应严格控制对比剂应用外,还要做好对比剂不良反应的识别及对症处理。

一、轻度不良反应1、临床表现:患者会出现面色潮红、恶心呕吐、头晕、皮肤瘙痒、球结膜充血、少数红疹、轻度荨麻疹等。

2、处理:出现类似情况时,应暂时停止注射对比剂,让患者安静休息并密切观察发展趋势,一般无需用药症状自行缓解,必要时遵医嘱应用地塞米松或其他抗组胺药物。

患者须观察至少30min方可离开导管室,由医务人员车床护送回病房并做好交接班。

二、中度不良反应1、临床表现:患者可出现胸闷、气短、剧烈呕吐、腹痛腹泻、大量皮疹、球结膜充血、血压可出现短暂性下降。

2、处理:出现此类叫危急的反应,应立即停止注射对比剂,患者平卧吸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遵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如地塞米松、非那根等,肌注抗组胺药物、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等药物对症处理。

同时应做好护理记录并观察30min病情稳定后由医务人员用车床护送回病房,做好交接班。

三、严重不良反应1、临床表现:患者会出现意识模糊、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呼吸衰竭、心跳骤停等严重循环衰竭的表现。

2.处理:一旦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必须立即停止注射对比剂就地抢救,遵医嘱应用抗过敏药物、抗组胺药物、肾上腺素等药物、呼吸囊辅助呼吸等对症处理,同时通知相关科室进行协助抢救;若出现呼吸心跳骤停,应立即进行CPR、气管插管以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

病情稳定后护送CCU观察,并做好抢救记录及交接班。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3.。

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

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应急预案

五对比剂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应急预案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情绪的紧张和焦虑可诱发和加重对比剂不良反应,因此必须向患者做好耐心解释,给患者以安全感,营造温馨愉快的检查气氛,解除患者心理负担,并提前告知患者静脉推注对比剂后会出现的感觉,如发热、恶心、发痒等,让患者有所了解,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详细询问药物或其他过敏史,特别是药物和对比剂过敏史,了解患者全身情况,尤其是肝、肾和心脏功能,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及有无高危因素。

3增强检查扫描前一般进食半饱,避免空腹或进食过饱,以免刺激或加重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

4对比剂使用前先做过敏试验,扫描前预防性用药,常规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可减少或减轻过敏反应的发生,提高对对比剂的耐受力。

5严格控制对比剂的用量,掌握注射速度。

对比剂的应用量应控制在能达到诊断目的的水平即可,尽量少用。

6推注药液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用药后的反应,一旦发生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推注,给予抗过敏处理。

7增强扫描结束后,常规嘱患者多饮水以利对比剂排泄,观察30min方可离去。

如发生轻度不良反应则要相应延长观察时间,以防止对比剂延迟反应的发生。

轻度反应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荨麻疹、面部潮红、眼睑口唇水肿、流涕、喷嚏、流泪、胸闷气促、呼吸困难等反应。

这些反应于对比剂的用量及给药方式无关。

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入对比剂,积极处理过敏反应。

1首先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0.1%盐酸肾上腺素0.5~1mg,必要时15min 后重复一次。

2持续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

3异丙嗪25mg肌肉注射。

4呼吸困难、喘弊者给予氨茶碱0.5g加入液体中静脉点滴。

5密切观察患者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6碘过敏反应轻微者多能在短时间内自行缓解,无需特殊治疗处理。

重度反应患者可出现喉头水肿、脉搏细弱、口唇紫绀、呼吸困难、脸色苍白、皮温降低、血压下降、中枢性抽搐,以至休克。

碘对比剂全身不良反应的处理对策

碘对比剂全身不良反应的处理对策

——《对比剂使用安全指南》
碘对比剂全身不良反应的处理对策
有资料显示,动脉内使用碘对比剂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比静脉内使用高
【碘对比剂全身不良反应的表现】
✰轻度不良反应:咳嗽、喷嚏、一过性胸闷、结膜炎、鼻炎、恶心、全身 发热、荨麻疹、瘙痒、血管神经性水肿等。 ✰重度不良反应:喉头水肿、反射性心动过速、惊厥、震颤、抽搐、意识 丧失、休克等,甚至死亡或其他不可预测的不良反应。 ✰迟发性不良反应:注射碘对比剂1小时~1周内也可能出现各种迟发性不 反应,如恶心、呕吐、头痛、骨骼肌肉疼痛、发热等。
【针对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处理措施】
✪预防碘对比剂不良反应 1. 建议使用非离子型碘对比剂 2. 不推荐预防性用药 3. 患者注射对比剂后需留观30分钟才能离开检查室 ✪建立抢救应急通道 建立与急诊室或其他临床相关科室针对碘对比剂不良反应抢救的应急快速 增援机制,确保不良反应发生后,需要的情况下,临床医师能够及时赶到抢 救现场进行抢救。 ✪不良反应的处理措施 1. 对于轻微的不良反应,根据情况给予对症治疗。 2. 对于需要使用药物治疗的不良反应,及时呼救临床医师参与处理。 3. 对于气管、支气管痉挛,喉头水肿或休克等症状者: ◎ 应立即通知临床医师参与抢救 ◎ 临床医师到现场前,影像检查室的医护人员应 ● 判断患者的意识和呼吸情况。 ● 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必要时使用球囊通气。 ● 如果患者心跳停止,应迅速进行体外人工心脏按压。 ● 根据具体情况,适当给予急救药品。
【全身不良反应的危险因素】
✧有使用碘对比剂全身不良反应的既往史,症状包括荨麻疹、支气管痉挛、 明显的血压降低、抽搐、肺水肿等; ✧哮喘; ✧与治疗现有疾病有关药物引起的过敏反应。
【使用对比剂检查室必备的抢救用品】
✪检查室中必须准备的器械 1. 装有复苏药物(必须定期更换)和器械的抢救车; 2.血压计、吸痰设备、简易呼吸器等; 3.必须备有医用氧气管道或氧气瓶。 ✪检查室中必须备有的急救药品 1:1000的肾上腺素,组胺H1受体阻滞剂(抗组胺药,如异丙嗪、苯海拉明 等),地塞米松,阿托品,生理盐水或林格式液,抗惊厥药(如地西泮等)

对比剂不良反应与应急方法(最新)

对比剂不良反应与应急方法(最新)

• 机理:
使外渗的对比剂扩散至周围,促进
吸收,注射后1h见效,能快速消散外渗
引渗的处理方案
利多卡因冷湿敷
• 方法:
利多卡因100mg/5ml 浸湿1块无菌纱 布,覆盖于患处, 6h更换1次冷水或冰水 毛巾加敷于纱布上,30~60min更换1次。
• 机理:
18
对比剂外渗的处理原则
• 出现筋膜间隔区内综合征 — 外科手术
指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室 内的进行性病变,即由于间隔区内容物增加, 压力增高,致间隔区内容物(主要是肌肉与神 经干)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凡可使间隔区内 容物体积增加,压力增高或使间隔区的容积减 小者,均可发生本征 。
精品 PPT 可修改
27
对比剂外渗的预防
• 穿刺血管选择:
1、粗、直、富有弹性,易固定部位,避 免关节、静脉窦、血管分叉处。一般选择前 臂浅静脉、肘正中静脉。避免近日在同一部 位反复穿刺
(2)与患者有关的原因:
①不能进行有效沟通配合
②穿刺血管情况不佳,如远端和下肢小静脉, 或化疗、糖尿病等所致血管硬化
③淋巴和(或)静脉引流受损
精品 PPT 可修改
11
易致对比剂外渗的危险因素
• 婴幼儿、老年人及神智不清患者
• 末梢小静脉及皮下组织较少的部位
• 钢针注射,针头选择不合理
• 松止血带时,动作过快、过大
• 反复穿刺血管
• 检查床移动碰撞穿刺部位
• 放疗、化疗患者血管受损
• 患者紧张躁动等
精品 PPT 可修改
12
对比剂外渗的判断
• 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对肥胖患者用 手适度按压注射部位,如外渗,按压有 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
• 询问患者有无胀痛感 • 挤压针管有无回血

对比剂反应应急预案

对比剂反应应急预案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广泛应用,碘对比剂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由于个体差异,部分患者在接受碘对比剂注射后可能出现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应对对比剂反应的能力,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以下对比剂反应应急预案。

一、应急预案的制定目的1. 提高医护人员对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认识和警惕性。

2. 规范对比剂不良反应的抢救流程,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 加强科室之间的协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应急预案的组织机构1. 成立对比剂反应应急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护士长、医师、技师、护士等组成。

2. 设立应急小组办公室,负责应急预案的组织实施和协调。

三、应急预案的内容1. 监测与预警- 对比剂注射前,医护人员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并做好记录。

- 注射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出现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停止注射,并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响应- 发现对比剂不良反应后,立即停止注射,安抚患者情绪,并迅速将患者移至安全区域。

- 护士应立即给予患者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连接心电监护,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 技师应通知值班医生,并启动应急预案。

3. 救治措施- 医生到达现场后,根据患者病情,迅速判断是否为过敏性休克,并给予相应救治措施。

- 对于轻度过敏反应,可给予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

- 对于重度过敏反应,应立即给予肾上腺素、抗组胺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并进行心肺复苏术。

- 如患者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并通知急诊科。

4. 信息报告- 护士应详细记录患者病情、救治措施及用药情况。

- 医生应将患者病情及救治情况及时报告科室主任、护士长及医务科。

5. 后续处理- 对比剂不良反应事件处理后,应急小组应进行总结分析,查找原因,完善应急预案。

- 对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四、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对比剂反应应急预案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能力。

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处理预案

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处理预案

XX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碘对比剂不良反应处理预案
一、一般性问题
(一)检查前应行碘过敏试验,阴性方可行造影、增强扫描;
(二)造影、增强扫描后应休息半小时以上,方可离开医院;
(三)造影、增强扫描后应多饮水(1000—2000ml),以利于含碘对比剂通过肾脏排出体外;
(四)轻度恶心、呕吐多为一过性;轻度寻麻疹或瘙痒多为散发、自限性,注意观察;
(五)含碘对比剂外渗:抬高肢体,使用冰敷,外用洗疗妥24—72小时可吸收,如果严重损伤,外科就诊。

二、需要立即救治的情况:
(一)重度的、持续时间长的恶心、呕吐,应考虑适当的止吐药物;
(二)散发的、持续时间长的寻麻疹,应考虑适当的组胺H1受体阻滞剂肌肉注射,严重的寻麻疹考虑使用1/1000肾上腺素肌肉注射,必要时重复给药;
(三)支气管痉挛:氧气面罩吸氧6—10升/分钟,ß受体激动剂吸入剂深吸2—3次,肌注肾上腺素;
(四)喉头水肿:氧气面罩吸氧6—10升/分钟,使用1/1000肾上腺素肌肉注射,必要时重复给药;
(五)单纯性低血压:抬高患者的双腿,氧气面罩吸氧6—10升/分,静脉快速补液(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如无效,肌注1/1000肾上腺素0.5mg,必要时重复给药;
(六)迷走神经反应(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抬高患者双腿,氧气面罩吸氧6—10升/分钟,静脉注射阿托品0.6—1.0mg,必要时于3—5分钟后重复给药,静脉内快速补充生理盐水或林格氏液;
(七)低血压性休克、呼吸骤停、心跳骤停、惊厥、求助、复苏、畅通气道、维持呼吸给氧、心脏按压、建立静脉通路,快速补液、维持循环、肌注肾上腺素及组胺H1受体阻滞剂等。

核磁室对比剂过敏预防与应急预案

核磁室对比剂过敏预防与应急预案

磁共振室对比剂过敏预防与应急处理预案一、对比剂毒副反应的预防措施:1、建立与急诊室医生联系的绿色通道,急诊电话:1202、MRI室配备抢救的药品和器械。

3、MRl申请单上有对比剂毒副反应的知情告知书。

4、对每一例增强的病人需详细询问病史:有无高危因素,有无过敏史,对于肾功能不全、妊娠的患者,禁止做增强扫描。

5、对于有药物过敏的病人,事先给予地塞米松lOmg,静脉注射。

6、严格控制对比剂剂量和注射速度,原则上达到诊断要求即可。

7、对比剂加温到人体体温,减少对比剂的刺激作用。

二、对比剂外漏的处理办法:初步治疗:受累肢体抬高超过心脏。

1、冷敷、观察。

2、局部封闭:用地塞米松10 mg在原静脉注射部位注射。

3、地塞米松50 mg+NSlOOml外湿敷。

4、硫酸镁外湿敷。

5、外用喜疗妥药膏。

6、跟踪病情,皮肤溃烂请本院整形科医生会诊处理。

三、轻度毒副反应处理措施:1、使患者安静休息,吸入新鲜空气或低流量给氧。

2、观察病情进展。

3、大量饮水。

4、口服抗组胺药物:扑尔敏或苯海拉明。

5、可再次地塞米松lOmg,静脉注射。

四、中度毒副反应处理措施:1、无高血压、心脏病、甲亢者:肾上腺素0.3~ 0.5mg.皮下注射。

2、静注地塞米松10~ 20mg或氢化考的松50mg。

3、5~ 10%葡萄糖盐水loOml+氢化考的松lOOmg静脉滴注。

4、给氧。

5、注意保暖。

6、喉头水肿者:加用地塞米松5mg、肾上腺素1mg做喉头喷雾。

五、重度毒副反应处理措施(及时通知急救室抢救)(一)一般处理:1、即刻平卧位,松解裤带、领带等。

2、呼吸困难者:适当抬高上半身。

3、意识丧失者:头侧位,抬起下颌,以防舌根后坠堵塞气道。

4、吸氧。

5、清除口、鼻、咽、气管分泌物(二)药物治疗:1、首选0.1%肾上腺素0.5~】mg立即肌肉或皮下注射。

2、严重者可用0.5ml肾上腺素+50% CS40ml静脉注射。

3、或肾上腺素1~ 2ml+ 5%GS100~ 200ml静滴。

碘对比剂使用的不良反应及应对处理

碘对比剂使用的不良反应及应对处理

碘对比剂使用的不良反应及应对处理
1、药物外渗
应对处理:轻度外渗,无需特殊处理,嘱患者注意观察,若外渗加重,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

对于个别疼痛患者,给予冷湿敷。

中、重度外渗,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早期使用50%硫酸镁保湿冷敷,24h改硫酸镁保湿热敷;或用喜疗妥软膏等外敷;或用0.05%地塞米松局部湿敷。

对比剂外渗严重者,在外用药物基础上口服地塞米松5mg∕次,3次∕d,连用3d;必要时,咨询临床医师用药。

2、空气栓塞
是高压输注中可能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患者可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连续性咳嗽、呼吸暂停、胸痛、低血压、心动过速、喘息、呼吸急促、精神状态改变等症状,甚至导致死亡。

应对处理:若输注过程中发现空气进入体内,应立即夹毕静脉管道,防止空气进一步进入;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若患者无其他禁忌症(如颅内压升高、眼部手术、重度心脏或呼吸系统疾病),立即将患者放置于左侧卧位;空气较多时,必要时送高压氧舱治疗;当患者出现心力衰竭,立即组织抢救。

3、过敏反应
应对处理:轻度,严密观察30min,适当延长,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嘱患者多饮水,一般无需药物治疗。

中度,积极对症药物治疗,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直至反应消退。

建立静脉通道,给予高流量吸氧;重度,严密监护,快速识别处理。

过敏性休克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处理应对流程执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的进行性病变,即由于间隔区内容物增加,
压力增高,致间隔区内容物(主要是肌肉与神 经干)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凡可使间隔区内 容物体积增加,压力增高或使间隔区的容积减 小者,均可发生本征 。
对比剂外渗的处理原则
• 全身应用类固醇激素(尚存争议)
• 患肢行X线检查,监护渗出范围
对比剂外渗的处理方案
• 硫酸镁冷湿敷
第2d
对比剂外渗的临床表现
.
第5d
第6d
第 21 d
第 28 d
对比剂外渗局部肿胀的病理基础
• 对比剂经血管外渗到组织内,造成大量 细胞内、外液被大量吸收并积存在外渗处, 使局部水分增多,组织肿胀。 • 局部肿胀又压迫静脉造成局部血液回流 受阻,局部肿胀更加明显。
高渗性物质在局部存积,使局部渗透压升高,
• 地塞米松湿敷
• 透明质酸酶 • 利多卡因冷湿敷
• 局部封闭
对比剂外渗的处理方案
硫酸镁冷湿敷
• 方法:
50%硫酸镁冷湿敷,每天1次
• 机理:
主要机理是利用其高渗作用,促使组织 水肿消退
对比剂外渗的处理方案
地塞米松湿敷
• 方法:
0.05%地塞米松 • 机理: 抗局部组织过敏 修复血管内皮 减少渗出 减少血管内皮损伤
碘对比剂过敏反应常见临床症状
急发反应 0 – 60 min 心血管反应 过敏性休克 呼吸系统反映 风疹,血管性水肿 发烧,寒颤 皮肤出疹 迟发反应 1 – 24 hrs 迟发反应 24 hrs – 7 d
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急发反应
对比剂迟发不良反应
• 定义 –注射对比剂1小时后至1周内所发生的过敏 不良反应 • 反应症状 –迟发症状有很多种:注射对比剂后出现恶 心,呕吐,头痛,肌肉骨骼疼痛,发烧等, 但不一定是对比剂的关系; –最常见迟发型反应为斑丘疹,通常为轻度 至中度,有一过性和自限性特点;
南城医院放射科
对比剂的不良反应 与应急处理方法
内 容
对比剂有关的几个问题
• • • • 对比剂迟发不良反应 对比剂外渗 对比剂应用的几点建议 对比剂风险规避原则
对比剂应用面临的安全问题
与对比剂有关的几个安全问题
•对比剂迟发不良反应 •对比剂外渗 •对比剂应用的几点建议 •对比剂风险规避原则
对比剂迟发不良反应
• 机理:
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 循环,减轻局部组织的缺血、缺氧状态, 具有消肿、镇痛作用。
对比剂外渗的处理方案
局部封闭
• 方法:
5mg地塞米松1ml+利多卡因2ml
手背:合谷 手臂:外关(手腕上三横指),曲池(肘关节外侧) 或局部皮下封闭周围几个点
• 机理:
消肿、镇痛,阻止肿胀继续扩散
对比剂外渗的判断
• 观察注射部位有无肿胀,对肥胖患者用
手适度按压注射部位,如外渗,按压有
凹陷或有张力,无弹性 • 询问患者有无胀痛感 • 挤压针管有无回血
对比剂外渗的临床表现
• 局部刺痛、烧灼感
• 外观局部水肿、形成红斑、压痛
• 局部肿胀,范围逐渐扩大 • 皮肤溃疡和坏死
对比剂外渗的临床表现 .
对比剂外渗的预防
• 轻松止血带,避免针头损伤血管或针头
脱出。
• 对神智不清或精神障碍者最好不作对比
剂增强。
对比剂外渗发生时医患沟通
• 签署知情同意书 • 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 安慰性语言,及时与管床医生、护士沟通 • 告知处理的方法和预后 • 定时随访(门诊病人可电话随访) • 建立完善的对比剂应用登记制度 • 不可随意许诺患者要求(如赔偿等)
皮肤切片检查显示皮肤血管周淋巴细胞浸润
治疗:对症治疗
抗组胺剂 类固醇 严重病例需及时与皮肤科医生联系
与对比剂有关的几个安全问题
• • • • 对比剂迟发不良反应 对比剂外渗 对比剂应用的几点建议 对比剂风险规避原则
对比剂外渗的原因
一般来说,主要包括2个方面:
(1)与技术相关的原因:
①穿刺技术;②注射流率过高
对比剂外渗的处理方案
水疱和溃疡的处理
• 水疱:
用无菌注射器吸尽疱内液体,盐水清洗,保持清洁 干燥。
• 溃疡:
用庆大霉素清洗,涂清创膏,促进创面生长,增加 局部血液供应;抑制细菌生长,促进炎症吸收和肉芽 组织生长。 蜂蜜加金黄散湿敷可加强局部营养,活血化瘀。
对比剂外渗的预防
• 穿刺血管选择:
1、粗、直、富有弹性,易固定部位,避 免关节、静脉窦、血管分叉处。一般选择前 臂浅静脉、肘正中静脉。避免近日在同一部 位反复穿刺
2、对长期放疗、化疗、血管损伤严重、 上肢静脉炎患者改用下肢静脉穿刺,或颈静 脉穿刺
对比剂外渗的预防
• 穿刺针选择:注射流率过高时,应选择直型
留置套管针
• 穿刺部位固定:用6×7cm的透明贴膜固定,
防止高压注射时针翼摆动致针尖斜面脱出血管
• 确保血管无渗漏:注射对比剂前快速注射生
理盐水20ml,无疼痛、无渗漏方可注射对比剂
迟发性常见不良反应
• 各类皮肤反应
• 斑丘疹
• 皮疹
• 荨麻疹
• 血管性水肿 • 出现在对比剂注射后3小时至2天内 • 自限性(常常在1周内消退)
常见迟发不良反应表现
荨麻疹
红斑
大面积丘疹 血管性水肿
对比剂迟发不良反应
发病机理:不完全清楚
多数迟发反应表现为T细胞介导变态反应
皮肤反应表现为典型的红斑皮疹,皮试呈阳性
(2)与患者有关的原因:
①不能进行有效沟通配合
②穿刺血管情况不佳,如远端和下肢小静脉, 或化疗、糖尿病等所致血管硬化 ③淋巴和(或)静脉引流受损
易致对比剂外渗的危险因素
• • • • • • • • 婴幼儿、老年人及神智不清患者 末梢小静脉及皮下组织较少的部位 钢针注射,针头选择不合理 松止血带时,动作过快、过大 反复穿刺血管 检查床移动碰撞穿刺部位 放疗、化疗患者血管受损 患者紧张躁动等
如处理不当可发生局部坏死等严重后果
对比剂外渗的处理原则
• 立即停止注射,拔针前尽量回抽外渗的 对比剂 • 住院观察24h
• 24h内持续局部冰块冷敷
• 48h内抬高患肢
• 局部透明质酸浸润-加速对比剂吸收
对比剂外渗的处理原则
• 出现筋膜间隔区内综合征 — 外科手术
指肢体创伤后发生在四肢特定的筋膜间室
消肿
对比剂外渗的处理方案 透明质酸酶
• 方法:
150~300U+1.5~6ml液体稀释后局部 注射 • 机理:
使外渗的对比剂扩散至周围,促进 吸收,注射后1h见效,能快速消散外渗 引起的皮肤隆起的大疱
对比剂外渗的处理方案
• 方法:
利多卡因冷湿敷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利多卡因100mg/5ml 浸湿1块无菌纱 布,覆盖于患处, 6h更换1次冷水或冰水 毛巾加敷于纱布上,30~60min更换1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