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欢树
合欢树 课件

05
合欢树在园林景观中应用
孤植观赏价值
优美的树形
合欢树具有伞形树冠,枝条开展,姿态优美,适合孤植观赏。
丰富的季相变化
合欢树春季新叶嫩绿,夏季满树繁花,秋季叶色变黄,季相变化丰富,观赏价值高。
行道树种植效果
要点一
良好的遮荫效果
合欢树枝叶繁茂,遮荫效果好,适合作为行道树种植。
要点二
较强的适应能力
合欢树适应性强,对土壤和气候条件要求不高,易于栽培 管理。
果实特点
果皮厚而硬,内含多粒种子,种子呈椭圆形或长圆形,扁平 ,棕色或黑色。果实成熟后开裂,散发出种子。
03合欢树生长习性及适应环境生长习性介绍01
02
03
生长速度
合欢树属于快速生长的树 种,生长迅速,易于形成 浓密的树冠。
寿命
合欢树寿命较长,可达到 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繁殖方式
合欢树繁殖方式多样,可 通过种子繁殖、扦插繁殖 等方法进行繁殖。
合欢树课件
• 合欢树基本概述 • 合欢树形态特征 • 合欢树生长习性及适应环境 • 合欢树繁殖方法及栽培技术 • 合欢树在园林景观中应用 • 合欢树文化寓意与传说故事
目录
01
合欢树基本概述
合欢树定义与特点
定义
合欢树是一种落叶乔木,属于含羞草科合欢属。
形态特点
合欢树高可达16米,树干呈灰褐色,树皮光滑。叶子为偶数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呈长 椭圆形或披针形。花朵为头状花序,颜色为粉红色或白色,花期在6-7月。果实为荚果, 成熟时开裂,种子呈扁平椭圆形。
生长环境
合欢树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应性强,既可以在平原地区生长,也可以在山地、丘陵等 地形生长。同时,合欢树对土壤要求不严,可以在多种土壤类型中生长。
中职语文一年级下册《合欢树》

《合欢树》课堂教学实施步骤
小组讨论
分组讨论文章中的重点和难点 问题,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
点和看法。
案例分析
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让学 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情 感和思想。
课堂练习
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 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提高应用 能力。
课堂总结
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和 回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04
合欢树的应用价值
合欢树的观赏价值
总结词
合欢树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其树形优美,叶形雅致 ,花朵艳丽,可以用于公园、街道等公共场所的绿化 ,也可作为庭院树或盆栽观赏。
详细描述
合欢树是一种美丽的观赏树种,其树冠开展,呈伞形, 叶形似羽毛,给人以清新的感觉。合欢花色艳丽,花丝 细长,呈红黄色,在绿叶的衬托下格外醒目,具有很高 的观赏价值。在园林中,合欢树常被用于点缀草坪、布 置花坛、装饰庭院等,其优雅的形态和艳丽的花朵能够 极大地丰富景观的色彩和视觉效果。此外,合欢树也常 被用作行道树或街道绿化,其在生长过程中能够吸收空 气中的有害物质,具有净化空气、改善环境的作用。
和记忆。
《合欢树》教学反思与评价
教学反思
对本次教学方案的设计和实践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 供参考。
教学评价
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测试成绩等指标,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
THANKS
THANK YOU FOR YOUR WATCHING
合欢树的生态价值
要点一
总结词
合欢树具有生态价值,能够净化空气、调节气候、防止水 土流失等。
要点二
详细描述
合欢树是一种生态效益较高的植物,其树冠茂密,能够有 效地遮挡阳光,减少地面水分蒸发,从而调节气候。同时 ,合欢树的根系发达,能够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此 外,合欢树还能够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物质 ,释放氧气,净化空气。在城市环境中,合欢树能够降低 噪音、减轻热岛效应等,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 。
高一语文《合欢树》赏析

高一语文《合欢树》赏析《合欢树》是史铁生用朴实无华的语言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追忆母爱之曲,也是高一语文经典课文,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一语文《合欢树》赏析,希望对你有帮助。
高一语文《合欢树》赏析(一)乍一看去,觉得文章应是状物类散文,因为题为《合欢树》;然而,初读文章,又心生奇异:怎么是写人叙事文章?通读全篇,才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构思巧妙。
文章以第六段“我摇车离开那儿,在街上瞎逛,不想回家。
”作为过渡段,乘转结合,非常自然。
前部分是追忆母亲,后部分是思索合欢树。
对母亲的回忆为合欢树的意义作好了铺垫,打下了感情基调。
两部分衔接流畅,浑然一体。
作者在前部分沿着回忆的路径重现定格了母亲身影的两个镜头,以时间为序,信笔而书,笔触所至。
无不渗透深情,行文如水流成溪,质朴中显风采,平淡中藏深味。
第一个镜头是:10岁时,“我”作文获奖,母亲很高兴,说自己当年的作文写得还要好。
“我”不服气,故意气她。
年幼的“我”想来是还没读懂一位母亲对自己的良好禀赋能传给儿子的那份喜悦与自豪的。
最后两句话“不过我承认她聪明,承认她是世界上长得最好看的女的。
她正给自己做一条蓝底白花的裙子。
”体现出“我”重新回首这件事时,内心充满对母亲的敬意与眷恋。
第二个镜头是:20岁时,“我”两腿残废后,母亲为了让“我”重新站起来,不辞劳苦,“全副心思放在给我治病上”。
当时,医院放弃了“我”,“我”也“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
而母亲从不肯放弃。
这是一位母亲对儿子最深沉的爱。
生命是可贵的,母亲把儿子带到了这个世界,儿子成了她另一个生命,她又怎能眼睁睁地看着一个鲜活的生命走向失望?文中说到“我的胯上被熏成烫伤”,医院的大夫说“这差不多是要命的事”,“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一换药就说:‘怎么会烫了呢?我还总是在留神呀!’幸亏伤口好起来,不然她非疯了不可。
” 人生在世,能为自己疯,为自己痛的人有几个?无论何时何地,母亲都是儿子忠实而坚定的支持者。
合欢树句子赏析

合欢树句子赏析合欢树,又名合欢花、合欢木,是一种常见的落叶乔木植物,其学名为Albizia julibrissin。
以下是对合欢树的赏析。
一、合欢树的外观特点合欢树具有较大的冠幅,高大挺拔,树皮灰褐色,纹理明显。
合欢树的叶子为复叶,小叶对生,叶片细长而倒披针形,绿色鲜亮,夏季时形成一片绿意盎然的树冠。
合欢树的花朵呈球状聚伞花序,花色丰富多样,有白色、粉红色、淡紫色等。
在花期来临时,合欢树的花朵绽放,散发出淡淡的香气,吸引着蜜蜂和蝴蝶等昆虫前来采蜜。
二、合欢树的生长环境合欢树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对土壤要求不严苛,适应性较强。
它可以生长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中,也能够在半阴半阳的地方存活。
合欢树耐旱性较强,但也需要足够的水分供给。
一般来说,合欢树适合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下的地区,适应性广泛。
三、合欢树的意义和用途1.观赏价值:合欢树花期较长,花朵色彩丰富,花香扑鼻,是人们常见的城市园林绿化树种之一。
在春季和夏季,合欢树的花朵开放,给人们带来了一片美丽的花海,成为人们休闲娱乐和拍照留念的好去处。
2.药用价值:合欢树的树皮、树皮内部的薄层和种子均有药用价值。
树皮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止血化瘀的功效;薄层可治疗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统疾病;种子则可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痛等。
3.木材价值:合欢树的木材质地坚硬,纹理美观,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
木材可用于制作家具、木制工艺品等。
4.生态价值:合欢树是一种典型的固氮植物,它能够与土壤中的一些细菌共生,将空气中的氮固定在土壤中,为周围的植物提供养分。
同时,合欢树的花朵能吸引蜜蜂等昆虫,促进花粉传播,有助于植物繁殖和生态平衡的维持。
四、合欢树的文化意义合欢树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的意义。
它象征着团聚和友谊。
合欢树的名字寓意着“合家欢乐”,在婚庆和节日等喜庆场合常常被用作装饰。
此外,合欢树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月下老人的常用树种之一,在爱情故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五、合欢树的传说与故事合欢树在中国传说中有着丰富的故事和传说。
描写合欢树的作文

描写合欢树的作文
合欢树,又名槐树,是一种生长在中国南方地区的乔木植物,常常被人们用来
作为庭园绿化的树种。
合欢树的形态优美,树冠茂密,树干笔直,树皮光滑,是一种非常受人喜爱的树种。
合欢树的叶子呈羽状复叶,叶子细小而密集,整个树冠显得非常茂密。
在春天,合欢树的叶子变成了嫩绿色,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而在秋天,叶子则变成了金黄色,整个树冠就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非常美丽动人。
合欢树的花朵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
合欢树的花朵呈圆锥状,花朵呈白色或淡
黄色,非常娇嫩美丽。
每到春天,合欢树就会开满了这些美丽的花朵,整个树冠就像是被白色的花海所覆盖,非常美丽动人。
而且合欢树的花语是“爱情的使者”,寓意着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婚姻,因此合欢树也成为了许多人喜爱的结婚树种。
合欢树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香气非常浓郁,尤其是在夏天的夜晚,合欢树的
香气更加浓郁,整个庭园都会被这种清新的香气所弥漫。
人们常常会在合欢树下摆上一张桌子,点上一支蜡烛,品着清茶,聊着天,享受着这种清新的香气和美好的时光。
合欢树还有一个神奇的地方就是它的根系非常发达,可以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
养分,因此合欢树对于改良土壤、保持水土的平衡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且合欢树的树干和树皮还可以用来制作家具和建筑材料,因此合欢树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合欢树是一种非常美丽的树种,它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给人们带来清新
的空气和美好的心情。
因此,合欢树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一种非常受人喜爱的树种。
希望人们可以更加重视合欢树的保护,让它在我们的生活中继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教案

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第1课《合欢树》教案《合欢树》[教学目标]1、品味作品平淡文字背后饱含的深情。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涵义,并领会作者对母爱与生命的感悟。
[重点和难点]1、品读文段,学会欣赏作者内敛又充满张力的文字,真切感受到作者含蓄又深沉的情感。
2、结合对文章的理解,表达自己对母爱与生命的感悟。
说明:教学目标与重点最终这样确定,是源于我对网上一些教学设计不够满意以及对有些设计者的解读重心始终心存怀疑。
有些设计秉持的“怀念”、“歌颂”说固然不错但我以为失之宽泛,有隔靴搔痒之感;有的力主“愧疚”、“懊悔”说,也无可厚非,但我又觉得似乎失之单薄,难免有挂一漏万之憾。
在慎重考虑了多种意见、结合了作者本人相关作品中的若干提示后,我这样概括《合欢树》:文章通过对往事的追忆,还原再现了母亲的苦难与坚忍以及她对儿子“毫不张扬”的爱;作者在独自咀嚼命运多年之后,借“合欢树”这一由实入虚的意象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歉疚,更在岁月流转中获得了对母亲、母爱乃至生命的深刻理解。
[教学方法]品读、交换、探讨、迁移第一课时[教学过程]1、导语:同学们下午好,今天我们要一起来读《合欢树》这篇散文。
它的作者XXX,是现仍在世的中国作家中我最崇敬的一位。
我觉得要真正读懂他的作品,一定得先读懂他这个人,所以我们至少得先了解一下他的基本经历。
请大家看一份简单的年表——注意一下他生平的几个关键时期:毕业于XXX,想来是个优秀的学生;18岁插队落户,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得了重病贻误治疗导致双腿瘫痪,回北京后好不容易在街道工厂找到份专门安排给残疾人的工作,预读过课文的同学应该还记得他干的是什么活。
28岁那年凭写作撞开了一条新的人生之路。
除了年表上提到的两个奖外,还有一个在我看来分量很重的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该奖将年度杰出成就奖颁给了XXX,授奖词中有这么一句:“……他(XXX)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
4.合欢树(1)

新课·讲解
4、文章出现了几次“刚来世上的孩子” ?
文中三次提到那个“刚来世上的孩子”,前
两次说作者“不哭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
这里的“树影儿”就是合欢树的影子,最后说到 “有那么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
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会想他自己的妈
妈”,一言道出,合欢树上处处是母爱的影子, 是作者一生都不能磨灭的。
字·词·音
qiàng
tānhuàn
huáng
够呛
fū
瘫痪
xūn jiǔ
惊慌
zhì
敷
qián
熏
jiǎo
针灸 炙烤
shì
虔诚
侥幸
侍弄
字·词·音
稀奇古怪:指很少见,很奇异,不同一 般。
惊惶:指惊慌,惊恐,举止失去常态。 侥幸:指由于偶然的原因而获得利益或
免去不幸。
合欢树:落叶乔木,含羞草科合欢属。
写法精讲
《合欢树》是一篇怀人散文,也是一首颂扬母爱的抒情乐章。这 篇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而写就的散文,在向人们袒露这一秘密的同时,
深情地抒发了作者对于亡母的悼念与愧疚之情。歌颂母亲的伟大与母
爱的无私,历来是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感人的母题之一。在这篇怀念 亡母的散文中,找不出一句对母亲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无论在她生 前还是在她身后。作者以一种平实、简约、淡泊、洗炼的笔调,甚至 颇有些惜墨如金的况味,在追述母亲的生前和身后的几件往事的过程 中,抒发了对于亡母缅怀与忏悔相互交织的深厚而又复杂的情感。 在这篇散文中史铁生表达对母亲的深切思念,笔墨不多,要言不
新课·讲解3、文章出现的合欢树有 Nhomakorabea么深意?
1.母亲是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母亲 会为它没发芽叹息,会为它长叶高兴,会为它 没开花念叨;它见证了母亲对史铁生无私而坚 忍的母爱。 2 .合欢树是一种象征。在母亲与作者的潜意 识里,这棵合欢树正是史铁生的影子。 3.“合欢”二字,让我们读出史铁生内心深处 的愧疚与悲伤。
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1《合欢树》课件

六、结语
• 我们一起学习了一片温暖而情感真挚的文章。记 得曾经有位名家说过,经典的文章一定是“人性 的”、“自然的”。史铁生的《合欢树》的语言 平实,叙事清新简练,为我们娓娓道来自己和母 亲的点滴故事,字里行间充满了温情。
• 学了这篇文章,我们要反思一下,平常我们都说 父母不理解我们,那我们又主动去理解过父母吗? 为什么一定是父母主动来理解、关心我们,我们 又为父母做过什么呢?是不是每天晚上和父母的 电话,都是以我为中心展开,我们能不能主动问 一下母亲,问她工作有什么烦心事儿,生活有什 么烦心事儿。今天晚上我们就行动起来,主动问 候父母,可以吗?
代表作 知青题材短篇小说: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命若琴弦》
哲理性长篇小说 : 《务虚笔记》
散文: 《我与地坛》
文坛硬汉
• 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的“节日”。这一天凌 晨3时46分,他走了,终点站是武警总医院。再 过4天,史铁生迎来花甲之寿,上帝的 确 太 吝 啬,竟 连4天 也 不 给他———哪怕1天也行,他 没有看见2011年的曙光……
• 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 上的树影儿。
• 那儿还有个刚来到世上的孩子,不哭 不闹,瞪着眼睛看树影儿。
•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到童年 的事,会想起那些晃动的树影儿,回 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他会跑去看看那 棵树。
新生儿“瞪着眼睛看树影儿”
A 象征着子女对母亲的一种迷恋。我觉得他 是从那个小孩身上,折射出了他自己,想 到了那一些童年的事。那个树影,应该是 他和他母亲起初一起经历过的那些事情, 也是母亲和他一起走过的那一段回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关于作者
史铁生:1951年出生,北京人。1969年史铁生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终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代表作品有《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小说)、《我与地坛》(散文)、《命若琴弦》(散文)、《病隙碎笔》(散文)、《务虚笔记》(长篇小说)等等。
(一)学生齐读第一自然段(配乐《神秘园之歌》)。
(二)提问并分析:
作者笔下描绘的母亲是一种怎样的形象?而作者对于母亲又是什么样的情感?
板书:
第一自然段:作文竞赛(十岁那年)
1、母亲形象:“年轻”“聪明”“最好看”爱美、爱生活——“做裙子”
2、母亲对“我”获奖持什么态度?
故作轻慢、警戒勉励
3、此时的“我”对母亲的态度怎样。
B、鼓励“我”好好写作:
“那就好好写吧”、“跟你现在差不多大的时候,我也想过搞写作”、“你小时侯的作文不是得过第一?”(语言描写)
C、为“我”借书、推“我”去看电影:
“她到处去给我借书,/顶着雨或冒了雪推我去看电影”(动作描写)
(3)在经历这些事情的时候,母亲的形象有什么改变?
母亲:用心良苦,“不年轻”“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4)我”对母亲又是什么态度?
不理解母亲的苦心,对于治病丧失信心、绝望:
“别浪费时间啦!根本没用!”(语言描写)
“我倒没太害怕,心想死了也好,死了倒痛快”(心理描写)
(5)通过这些细节描写,表现了怎样的一种母爱?
无私无怨、坚强执着、宽厚仁慈、牺牲自我的爱
小结:可以看出母亲不仅关心“我“的身体,更关心“我”的精神,这正是母亲的伟大之处。
“母亲那时已不年轻,为了我的腿,她头上开始有了白发”;(肖像描写)
“母亲的全副心思却还放在给我治病上,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花很多钱,她总能找来些稀奇古怪的药,让我吃,让我喝,或者是洗、敷、熏、灸。”
“母亲惊惶了几个月,昼夜守着我。”(动作描写)
“每一回都虔诚地抱着希望”(心理描写)
“再试一回,不试你怎么知道会没用?”(语言描写)
教学重点:
理清文章思路,分析具体事件,体会各种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教学难点:
品读文段,学会欣赏作者内敛又充满张力的文字,真切感受到作者含蓄又深沉的情感。
教具
多媒体黑板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有一种情感,它近在咫尺,因为过于亲近,也许,你一直逃避;有一种爱,它触手可及,因为过于琐碎,也许,你一直抗拒。当有一天,世界上最疼你的那个人猝然离去,点点滴滴,你才忆起,但一切,都已来不及……这便是母爱。
备注
编写教师
审阅意见
年月日
母爱是一首生命的乐章,需要用灵魂来领悟它的真谛;母爱是一部深沉的书,需要用一生来读懂那无尽的爱。就有这样一位母亲,在儿子突然双腿瘫痪之时,用爱为儿子撑起了一片天空,抚慰儿子那颗受伤的心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史铁生的《合欢树》来解读这样一份伟大的母爱吧。
我觉得要真正读懂他的作品,一定得先读懂他这个人,所以我们至少得先了解一下他的基本经历。请大家看一份简单的年表——注意一下他生平的几个关键时期:毕业于清华附中,想来是个优秀的学生;18岁插队落户,在恶劣的生活条件下得了重病贻误治疗导致双腿瘫痪,回北京后好不容易在街道工厂找到一份专门安排给残疾人的工作,预读过课文的同学应该还记得他干的是什么活。28岁那年凭写作撞开了一条新的人生之路。除了年表上提到的两个奖外,还有一个在我看来分量很重的奖——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该奖将年度杰出成就奖颁给了史铁生,授奖词中有这么一句:
2、对母亲住过的房,栽种的合欢树,作者的态度是有变化的。从不愿去到想去看看一直到后悔没早看。不愿去既是无法从失去母亲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也是无法面对自己深深的内疚之情。想去看,表明作者从内疚中解脱出来,终于可以理智的接受现实。因为他觉得母亲太苦了,死亡或许是一种解脱。
六、课外拓展(出示课件)
1、阅读《秋天的怀念》《我与地坛》片断。
“……他(史铁生)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
让我们来看一张很有代表性的照片:轮椅上,一个衣着朴素的中年男子,看上去生活得清苦却又坦然、神情超脱却又“不改其乐”。
那么,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会在《合欢树》一文中透露出怎样的情感密码和人生领悟呢?
2、关于母子情
请学生根据课前阅读(《秋天的怀念》和《我与地坛》节选)谈谈作者对母亲的情感。归纳总结:从不理解到理解,怀着爱与愧疚。
3、感知并分析课文
(一)通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听课文朗读,熟悉文本。
2、提问:作者写了人生中哪几个年龄段的哪些事情,以理清课文思路
年龄“我”母亲
十岁作文获奖做裙子
二十岁双腿残废做各种事情
“我”:对母亲不理解,“扫兴”、“故意笑”、“装作”——倔强、好强、怄气。
(三)现在请大家带着问题,再次快速地阅读一下文章的第二至第三自然段:这二段中讲了哪几件事?请在文章中划出最能打动你的地方。(联系写作手法)
预设答案:
(1)主旨:“我”双腿残废后(二十岁)
(2)提问:说说母亲为我做了哪三件事?
A、一心给“我”治病:(找出具体的语句)
三十岁小说发表不在人世
三十多岁聊起合欢树已死多年
(看幻灯提问题)本文是以时间为线索。
3、文章题目叫《合欢树》但在文章后半部分才写到合欢树,有什么好处?
明确:(1)条理清楚(2)与邻居闲聊时提起,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二)课文结构:
第一部分(1—6):追忆母亲。
第二部分(7—12)思索合欢树。
四、精读课文。
总第1次课
课题
合欢树(一)
授课班级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史铁生的主要作品及风格,品味文章平淡质朴的文字。
2、理解“合欢树”在文中的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反复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结构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的母子深情,引导学生学会感悟亲情,珍惜亲情,懂得感恩。
重点、难点
(四)阅读第四自然段,分析文章。
1、第4段主旨:“我”小说发表,获奖成名
2、母亲已经离开人世以后,作者对于母亲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母亲:早逝“心里太苦”“受不住”
深深的思念与愧疚(子欲养而亲不待),理解母爱的伟大,理解母亲的苦心。
五、理解作者对母亲的复杂的感情。
1、对这样一位为自己付出太多的母亲,在母亲死后多年,儿子对母亲又是怎样的感情呢?找出相应的句子。
明确:感激、内疚、句子(略)
重点分析内疚之情:
(1)母亲原本是一个聪明、爱美、善良、热爱生活的人,在自己没得病的时候,他们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突如其来的灾难让母亲陷入了无止境的忙乱,一次次的失望,而且,史铁生的母亲在49岁时就死去,他一直觉得母亲的早死与自己有关,所以,对母亲,史铁生是怀有深深内疚的。
2、提问:这些反映了史铁生对母亲怎样的感情,与课文中的感情是否一致?(明确:一致,感激与内疚)
3、小结:史铁生的这些文章之所以感人至深,主要的原因是他写的是真人真情,是肺腑之言,所以,我们平时写作文时要抒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抒写自己的真性情。
作业怀念》《我与地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