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探索性主题活动设计《风的奥秘》
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风的奥秘》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风的奥秘》含反思幼儿园大班优秀主题教案《风的奥秘》含反思「篇一」活动目标:1、通过看看、想想、议议、编编心情预报,帮助幼儿理解和体验别人的情绪感。
2、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的互爱、互助情感。
活动准备:大电视一台,猴子玩具一只,背景图一幅,小鸟、小兔、绵羊、松鼠、梅花鹿、小鸭动物图片,猴子、大象、青蛙、刺猬的心情图各一幅。
活动流程:引发兴趣—理解体验—发散思维—说心情—画心情。
活动过程:一、与幼儿谈天气,引发兴趣,提出主题1、谈话师:“孩子们,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小鹿老师准备明天带大家去森林王国,好不好?”幼:“好、”师:“就是不知道明天的天气怎么样?”孩子稍微讨论师:“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明天的天气情况呢?”(引导幼儿说出天气预报)师:“那么天气预报是怎样播报的,谁能来模仿一下?”(鼓励幼儿大胆模仿,教师给予肯定。
)师:“我们一起来听听电视台的阿姨是怎样播报天气预报的,好吗?”(视频天气预报)2、播报天气预报。
提问:“刚才播报了哪几种天气情况啊?”3、你还知道哪些天气情况?(幼儿边说教师边出示天气图示、幻灯片)小结:天气情况真是千奇百怪,通过天气预报我们就能预知明天的.天气情况了,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方便。
4、明天到底是什么天气,让我们来看看天气预报(播报天气预报晴天)师:“通过刚才的天气预报,我们知道明天是个晴天,孩子们,让我们一起出发去森林王国吧!(播放轻快音乐拍手)二、通过听听、想想、说说心情预报,帮助幼儿理解他人情绪1、配班老师(手偶):“孩子们,欢迎你们来到森林王国,请欣赏森林王国的特殊节目—心情预报。
”2、请配班老师播报心情预报:“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森林电视台的主持人机灵,现在播报心情预报,今天森林里大部分小动物心情晴天,只有狮子心情雨天,并伴有八级脾气。
心情预报播报完毕,谢谢大家收看,再见!”提问:1、刚才的心情播报是怎么播报的?主持人先说了什么,又说了什么,最后说了什么?小结:对了,主持人先问大家好,并和大家打招呼,然后介绍小动物的心情,最后有礼貌的和大家说再见。
大班科学教案《风的奥秘》含反思

大班科学教案《风的奥秘》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具体内容包括第三章《自然现象》的第二节《风的奥秘》。
通过学习,让幼儿了解风的概念、成因、作用以及风的等级,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风的概念,知道风是由于空气流动形成的。
2. 学会观察和描述风的存在,了解风的作用及影响。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风的概念、成因、作用。
难点:如何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风的存在,以及理解风的作用及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风车、气球、纸张、树叶、小型气象站设备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到户外,让幼儿感受风的存在,观察风车转动、树叶飘动等现象。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教具,讲解风的概念、成因、作用,引导幼儿思考风对生活的影响。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到的风的现象,并在画纸上用彩笔画出风的存在。
4. 互动环节(5分钟)教师分发气球、纸张等材料,让幼儿亲自动手制作简单的小风车,观察风车在不同风力下的转动速度。
6. 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观察风的现象,记录在画纸上,并尝试用画笔描绘。
六、板书设计1. 风的概念、成因、作用。
2. 风的等级及对应的风速。
3. 观察风的现象及环保意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并记录风的现象。
作业要求:幼儿与家长一起观察风的现象,记录在画纸上,并用画笔描绘。
答案:根据观察到的风的现象,如实记录在画纸上。
2. 作业题目:制作小风车。
作业要求:利用家中的废旧材料,与家长一起制作小风车,观察风车在不同风力下的转动速度。
答案:根据制作过程和观察结果,描述风车转动速度与风力之间的关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亲身体验风的存在,有助于幼儿对风的概念、成因、作用的理解。
《风的奥秘》大班主题教案

《风的奥秘》大班主题教案第一章:风的定义与特征1.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风的定义,知道风是一种自然现象。
让幼儿能够描述风的特点,如速度、方向、力量等。
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感受到周围环境中风的存在。
1.2 教学内容风的定义:向幼儿解释风是空气流动的结果,是由于地球表面的温度差异而产生的。
风的特点:介绍风的速度、方向、力量等概念,并通过实际例子让幼儿理解和感受。
观察风的存在:带领幼儿到户外环境中,观察和感受风的存在,如树叶摇动、旗帜飘扬等。
1.3 教学活动图片观察:展示风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风的特点。
实验体验:通过吹气球、吹纸条等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风的力量和方向。
户外观察:带领幼儿到户外环境中,观察和感受风的存在,如树叶摇动、旗帜飘扬等。
第二章:风的作用与影响2.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风的作用,知道风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让幼儿能够描述风的作用,如植物授粉、气候形成等。
让幼儿能够观察和感受到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2.2 教学内容风的作用:介绍风对植物授粉、气候形成等的作用,并通过实际例子让幼儿理解和感受。
风的影响:让幼儿了解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风力发电、风帆运动等。
观察风的影响:带领幼儿到户外环境中,观察和感受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树叶摇动、旗帜飘扬等。
2.3 教学活动图片观察:展示风的作用和影响的图片,让幼儿观察和描述风的特点。
实验体验:通过风力发电模型、风帆运动等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风的作用和影响。
户外观察:带领幼儿到户外环境中,观察和感受风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如树叶摇动、旗帜飘扬等。
第三章:风的速度与测量3.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风的速度,知道风速是衡量风的力量的指标。
让幼儿能够描述风速的概念,如慢风、大风等。
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测量风的速度。
3.2 教学内容风的速度:介绍风速的概念,让幼儿了解风速的计量单位是米/秒。
测量风的速度:让幼儿学习使用简单的工具,如风速计,来测量风的速度。
观察风的速度:带领幼儿到户外环境中,使用风速计测量风的速度,并记录结果。
大班风的奥秘探索性主题教案

大班风的奥秘探索性主题教案第一章:认识大班风1.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大班风的定义和特点。
培养幼儿对大班风的兴趣和好奇心。
1.2 教学内容:介绍大班风的定义:大班风是指在一定时间内,班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行为、习惯或风格。
讨论大班风的特点:普遍性、持久性、可传递性。
1.3 教学活动:图片展示:展示一些大班风的例子,如班级中的流行话语、流行的游戏等。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幼儿们自己班级中的大班风现象,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第二章:大班风的形成与影响2.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大班风的形成原因和影响。
培养幼儿对大班风形成与影响的思考能力。
2.2 教学内容:讨论大班风的形成原因:群体心理、模仿心理、需求满足等。
探讨大班风的影响:积极影响如集体凝聚力,消极影响如盲目从众。
2.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模拟大班风的形成过程。
小组讨论:分析大班风对班级氛围和个人行为的影响,讨论其积极和消极作用。
第三章:大班风的变化与发展3.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大班风的变化与发展过程。
培养幼儿对大班风变化与发展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2 教学内容:讨论大班风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大班风可能发生的变化,如减弱、消失或演变。
探索大班风的发展:大班风如何随着班级成员的变化而发展。
3.3 教学活动:观察记录:让幼儿观察并记录班级中的大班风变化,可以是通过画图或写句子的方式。
小组分享: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讨论大班风的变化与发展趋势。
第四章:大班风与个人行为4.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大班风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培养幼儿独立思考和自主选择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讨论大班风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大班风可能对个人行为产生引导或压力。
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处理大班风对个人行为的影响:如何保持个性和独立性。
4.3 教学活动:情境模拟:创设不同情境,让幼儿体验大班风对个人行为的影响。
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处理大班风对个人行为的压力,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风的奥秘》含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教案《风的奥秘》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为《幼儿科学探索》,具体内容为第四章“自然现象”中的第三节“风的奥秘”。
详细内容包括:风的概念、风的形成、风的力量、风的作用以及风的利用。
二、教学目标1. 知道风的概念,了解风的形成、力量、作用和利用。
2. 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探究风的现象,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3. 感受风的存在,激发对自然现象的探究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风的概念、风的形成、风的力量、风的作用。
难点:风的形成原理、风的力量的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风扇、气球、风车、纸张、实验器材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电风扇吹动纸张、气球飘动等现象,引导学生观察风的存在,提问:“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2. 教学内容讲解(10分钟)(1)风的概念:教师讲解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自然现象。
(2)风的形成:教师通过实验演示,讲解风的形成原理。
(3)风的力量:教师展示风的力量,如吹动风车、气球等。
(4)风的作用:教师讲解风的作用,如散热、传播种子等。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风能推动哪些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并进行实验验证。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风对不同物体的作用,并记录实验结果。
六、板书设计1. 风的奥秘风的概念:空气流动形成的自然现象风的形成:空气流动原因风的力量:吹动物体、影响气候等风的作用:散热、传播种子等2. 实验结果记录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生活中的风现象,记录下来,并说明其作用。
答案示例:今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到了树叶在风中飘动。
风的作用是让树叶进行光合作用,帮助植物生长。
2. 课后拓展:了解风能的利用,如风力发电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实验探究、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风的奥秘。
课后反思如下:1. 学生对风的概念、形成、力量和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
大班主题活动《风的奥秘》教案

大班主题活动《风的奥秘》教案一、主题活动名称:大班主题活动《风的奥秘》二、主题活动目标:1. 了解风的概念,知道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2. 能够观察和描述风的现象,体验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4. 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三、主题活动内容:1. 风的形成:介绍风的概念,解释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2. 观察风的现象:带领幼儿观察风的作用,如树叶摇动、旗帜飘扬等。
3. 风向和风力的变化:通过实验和游戏,让幼儿体验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4. 制作风向标:教幼儿制作风向标,观察并记录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5. 探究风的利用:介绍风能的利用,如风力发电等。
四、主题活动准备:1. 教具:图片、视频、实验材料等。
2. 环境:户外活动场地。
五、主题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幼儿观察风的现象,激发幼儿对风的兴趣。
2. 风的形成:讲解风的概念,让幼儿了解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3. 观察风的现象:带领幼儿户外观察风的作用,如树叶摇动、旗帜飘扬等。
4. 风向和风力的变化:进行实验和游戏,让幼儿体验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5. 制作风向标:教幼儿制作风向标,观察并记录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6. 探究风的利用:介绍风能的利用,如风力发电等。
7. 总结:让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总结风的奥秘。
8.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风力发电的实践活动,加深对风的利用的理解。
注意事项:在活动中,教师应注重幼儿的安全,特别是在户外活动时,确保幼儿不受风力的伤害。
六、主题活动实施步骤:1. 导入:利用图片和视频资料,展示风的各种现象,引发幼儿对风的兴趣。
2. 风的形成: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讲解,向幼儿介绍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让幼儿初步了解风的概念。
3. 观察风的现象:带领幼儿走出教室,到户外观察风的作用,如树叶摇动、旗帜飘扬等,让幼儿直观地感受风的存在。
4. 风向和风力的变化:进行风向和风力变化的实验,让幼儿亲身体验并感知风向和风力的变化。
大班主题活动《风的奥秘》教案

大班主题活动《风的奥秘》教案一、主题活动目标:1. 了解风的基本概念,知道风是由空气流动形成的。
2. 学习用多种感官感知风的存在,培养观察和表达能力。
3. 掌握简单的风向和风力的判断方法,培养探究能力。
4. 感受大自然的神奇,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二、主题活动内容:1. 风的定义:空气的流动形成风。
2. 风的感知:用感官观察和描述风的特点。
3. 风向和风力的判断:学习简单的风向和风力判断方法。
4. 风的利用:了解风能的利用和环境保护。
5. 风力小实验:制作风力玩具,体验风力带来的乐趣。
三、主题活动过程:1. 主题导入:通过图片、故事、儿歌等形式,引导幼儿对风产生兴趣。
2. 探究活动:带领幼儿户外观察风的特点,用感官感知风的存在。
3. 实践活动:指导幼儿制作风力玩具,了解风的利用。
4. 总结分享:组织幼儿交流探究心得,总结风的特点和利用。
四、教学活动安排:1. 第一周:风的定义、风的感知2. 第二周:风向和风力的判断3. 第三周:风的利用、风力小实验4. 第四周:总结分享、主题活动延伸五、教学评价:1. 幼儿对风的基本概念的了解程度。
2. 幼儿在探究活动中表现出的观察、表达、合作能力。
3. 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幼儿对风力玩具的制作和使用情况。
六、教学资源准备:1. 图片:风的形成、风向标、风力玩具等。
2. 视频:风的形成过程、风力发电等。
3. 教具:风向标、风力玩具制作材料等。
4. 户外活动场地:观察风的环境。
七、教学活动步骤:1. 主题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导幼儿回顾对风的认识。
2. 探究活动:带领幼儿户外观察风的特点,用感官感知风的存在。
3. 实践活动:指导幼儿制作风力玩具,了解风的利用。
4. 总结分享:组织幼儿交流探究心得,总结风的特点和利用。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户外活动场地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2. 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制作进度和需求,给予适当帮助。
探秘风的奥秘幼儿园大班教案

探秘风的奥秘——幼儿园大班教案风是一种神奇而又不可见的自然现象,它不仅吹拂着大地,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在幼儿园大班中,通过探究风的奥秘,可以激发幼儿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本文将介绍一份针对幼儿园大班探秘风的奥秘的教案,让教师们更好地授课。
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多种方式,激发幼儿们对风的好奇心;2.让幼儿们了解风是什么,风的形成原因和作用;3.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4.培养幼儿的兴趣、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大量的图片和视频素材,包括风车、风力发电、起风的海滩等,以便幼儿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风的形态和作用;2.物体模型,如气球、纸风车等,以便幼儿能够了解风对物体的影响;3.游戏道具,如风铃、吹泡泡等,以便幼儿体验风的力量;4.讲解材料,简单易懂的科普材料,以便教师能够让幼儿了解风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游戏或小故事,引导幼儿们对风产生好奇心,例如:教师可以讲述小猫咪追逐飘散在空气中的绒毛球的故事,问孩子们:小猫咪是怎样抓住这个球的呢?2.感性认识风(1)实地观察带领学生到户外,通过感官观察,了解风的存在,包括风的动态、速度、方向等内容。
(2)游戏体验通过游戏体验,让幼儿们感受到风的力量和方向,例如:教师带领幼儿吹泡泡,让他们感受到风对泡泡的影响,了解风的力量。
(3)模型展示通过在课堂上展示气球、风筝、纸风车等物体模型,让幼儿们亲身体验风对物体的影响,进一步了解风的特性。
3.理性认知风(1)科普讲解通过科普讲解,让幼儿了解风的基本概念和形成原因,从而认知风的本质。
(2)图片和视频展示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向幼儿展示风车、风力发电、拾海贝壳的人等风的作用和影响,让幼儿们有更深入的认识。
(3)小实验搭配合适的小实验,让幼儿探究风的特性。
例如,比较在不同风力下灯芯绒布被吹起的时候的高度,让幼儿了解风的力量和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 1 -
设计意图:
教师在幼儿探究中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把研究引向一个明确的方向"。
关
于风,幼儿无法真正了解它的形成,但是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和体验,
通过实验来证明风的存在、风的大小、风的方向,甚至可以尝试着用常见的工具
制造风。
在这个活动中,我们遵循幼儿的探究过程,设置开放性的问题,充分引
导幼儿自主学习,学会自主的收集信息(书上、光盘、网上,或问自己的家长)
,并自己想办法来解决一些问题。
在一系列"探究风"的活动中,使幼儿充分享受
到学习的快乐。
一、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感受发现风的大小、探究和判断风的方向,并尝试自己制造风;
2、了解风的利与弊,引导幼儿辨证地看待事物,从小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3、
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周围事物和现象,在探究的过程中细心、专心,并以客观的态
度发表自己的看法;4、和同伴能协调配合,会在合作中互相学习。
二、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