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中地理简报第1期

合集下载

一中地理教研组活动简报

一中地理教研组活动简报

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地理学科在教育教学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我校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一中地理教研组于近期开展了系列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课题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地理教学质量。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为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中地理教研组定期组织集体备课活动。

本次活动以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自然地理基础》为例,针对第一章“地球的宇宙环境”进行集体备课。

活动中,各位教师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共同探讨如何将知识点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针对课堂导入、教学过程、课堂小结等环节进行了细致的讨论,力求使教学设计更加完善。

2. 教学观摩为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一中地理教研组组织了一次教学观摩活动。

本次活动邀请了我校资深地理教师进行示范课展示,旨在为广大教师提供学习借鉴的机会。

示范课上,资深教师以生动活泼的教学风格、丰富的教学手段,将复杂的地理解释得通俗易懂。

课后,观摩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对自身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和启发。

3. 课题研讨为了提高地理教师的科研能力,一中地理教研组开展了课题研讨活动。

本次活动以“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策略研究”为课题,旨在探讨如何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地理教学效果。

活动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讨:(1)地理教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2)地理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3)地理教学评价改革(4)地理教学中的学生主体地位通过研讨,教师们对课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为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三、活动成果1. 提高教师专业素养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地理教师们对教材内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教学设计能力得到了提升,为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2.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教研活动中,教师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增进了彼此之间的了解,为今后的教学合作奠定了基础。

地理教研活动简报卷首语

地理教研活动简报卷首语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在这金秋送爽、丹桂飘香的美好时节,我们地理教研组迎来了又一次充满活力与智慧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深化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地理教学实效”为主题,旨在通过集思广益、交流互动,进一步丰富地理教学手段,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为培养具有地理学科素养的创新型人才贡献力量。

一、教研活动背景地理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很强的学科,在我国基础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还不够深入,教学方法较为单一,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

为此,我们地理教研组决定开展此次教研活动,以期通过研讨、交流、实践,共同探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二、教研活动目标1. 深化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认识,明确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

2. 交流地理教学经验,分享地理教学成果,提升地理教学水平。

3. 探索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创新地理教学方法。

4. 增强地理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三、教研活动内容1. 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解读本次教研活动首先邀请专家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进行解读,使教师们对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特点、价值等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2. 地理教学经验分享各教研组推荐优秀教师进行教学经验分享,内容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方面,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和参考。

3. 地理教学案例研讨针对具体的教学案例,教师们进行研讨,分析案例中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升地理教学效果。

4. 地理教学策略创新教师们围绕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探讨创新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5. 教研成果展示各教研组展示本组在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的研究成果,分享成功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地理示范课简报

地理示范课简报

地理示范课简报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地理示范课的参与者提供一个简明扼要的概述。

地理示范课是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地理相关的知识和概念。

本次示范课的主题是城市化与乡村发展。

内容概述地理示范课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城市化的定义和影响通过介绍城市化的定义和相关数据,让学生了解城市化的背景和趋势。

同时,也要讨论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和环境方面的影响,以及乡村发展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2. 城市化的案例研究选择一个城市化案例,例如中国某个城市或国际上的一个城市,进行深入研究。

学生将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探讨该城市化案例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 实地考察乡村发展项目将学生带到附近的乡村地区,观察和研究当地的乡村发展项目。

学生将了解乡村发展的策略、可持续性和影响,并与城市化进行对比。

4. 学生报告和展示学生将分组制作报告和展示,分享他们对城市化和乡村发展的理解和观点。

通过互动和讨论,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结论通过本次地理示范课,学生将有机会深入了解城市化和乡村发展的背景、影响和挑战。

同时,通过实地考察和案例研究,学生将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希望本次示范课能够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以上为地理示范课简报的大致内容,具体细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参考资料1. Smith, J. (2018). Urbanization and Ru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Geography, 123(4), 567-578.2. Johnson, M. (2019). Case Studies in Urbanization. Urban Geographic Studies, 45(2), 89-102.3. Green, A. (2020). Sustainable Rural Development.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55(3), 201-215.。

地理教研活动简报范文

地理教研活动简报范文

一、活动背景为了加强地理学科教学研究,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地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我校地理教研组于XX年X月X日开展了主题为“地理教学策略与方法探究”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研讨、交流和实践,探讨地理教学中的有效策略和方法,提升地理教师的专业素养。

二、活动内容1. 教学策略分享活动伊始,教研组长组织全体地理教师观看了一节优秀地理课例。

课后,授课教师就本节课的教学策略进行了分享,包括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环节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

其他教师也纷纷就教学策略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 教学方法探讨接着,教研组针对地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如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如何提高地理教学效果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方法,如情境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等。

3. 教学实践展示为了将教学策略和方法应用于实际教学中,教研组安排了教学实践展示环节。

三位教师分别展示了各自的地理课堂,其他教师观摩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们充分发挥了各自的特长,展示了丰富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技巧。

4. 教学反思与总结活动最后,教研组长对本次活动进行了总结。

他指出,地理教学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总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他还对今后的地理教研工作提出了要求,希望全体地理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共同提高地理学科教学质量。

三、活动成果1. 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地理教师对地理教学策略和方法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2. 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在教研活动的推动下,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学生的地理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3. 教研氛围更加浓厚。

本次活动为地理教师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进一步增强了教研组的凝聚力,营造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四、活动展望在今后的地理教研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围绕“地理教学策略与方法探究”这一主题,深入开展教研活动。

地理必修一2014年8月5日

地理必修一2014年8月5日


增温增湿
暖 流
逆时针
30°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寒 流
减温减湿
60°S
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90°S
图12 例如,暖流将热量带到陆地(寒流将沿途吸收的热量带到较低 纬度地区),为沿岸陆地带来热量, 促进了全球的热量平衡
(1)在阅读“世界洋流分布图”的基础上,可以把世 界洋流的分布模式化,归纳以副热带、副极地为中心 的洋流分布规律。 (2)一般不必对洋流知识进行加深和扩展。例如, 洋流的成因不需要系统讲述,风海流、密度流、补偿 流的名称都可以不出现,只要求解释世界洋流的分布 规律; (3)对各洋流的名称不要求记住,但是为了分析洋 流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需要,应了解不同纬度大陆两岸 洋流的性质(暖流或寒流)。
(1)从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化的角度,认识各自 然地理要素对于地理环境的作用,并由此类推 到现在人们所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2)通过具体实例,从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 作用,理解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 变中的作用。 (3)可以用一个地区的景观照片说明某一变化 因素的变化会导致地理环境的变化。
植被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3)运用褶皱、断层示意图说明地表形态的形成和变 化与内力作用的关系,结合实例分析某一区域地表形 态的形成和变化与内力作用的关系, (4)结合实例分析某一区域内如流水、风、冰川对地 表形态的改变,说明外力作用在改变地表形态中的作 用。 (5)明确地表形态的形成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且在不断的变化中 (6)人类的生产活动在地表形态变化中的作用
森林植被
森林遭到大量砍伐
森林的变化导致地理环境的变化
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差异性的概念还应注意 其“现状”和“变化”两方面的内涵: (1)理解自然环境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 之中。从空间认识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 差异性的现实存在(自然带的出现); 从时间看自然环境是在不断的变化之中, 环境要素在区域中的作用不是一成不变 的。 (2)预测因人类活动影响后的自然环境 的发展变化趋势。

高中地理社团活动简报(用地理模型践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高中地理社团活动简报(用地理模型践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

用地理模型践行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一中地理社团活动我校“黔行天下”地理社团,经校团委批准,成立于2018年,主要为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一批热爱科学,发现地理的优秀学生,并作为升学苗子培养,带动全校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全面提高本校地理成绩;从自然中、生活中来发现地理,并运用地理概念和原理,应用于生活,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供可行的方案,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社团自成立以来,服从校团委的管理和安排,以社团宗旨为活动宗旨,组织社团成员进行野外考察、教具制作、天文观测等多次社团活动。

为了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弥补教学仪器之不足,同时也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020年11月20日至11月30日期间,地理社团组织收假以来第一次社团活动,本次活动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由社团部分成员制作等高线模型。

由于学生课余时间较少,制作步骤繁琐,因此第一阶段的模型制作耗时较长。

第二阶段,由社团指导老师带着大家进行教学与演示活动。

第一阶段:这次制作是在之前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在快递的包装纸壳上画出山的轮廓;用剪刀剪下来沾在一起,作为一个模块切面;给各个模块粘上磁铁堆积起来形成山体。

用刻刀削出山体表面陡缓不一的坡面;最终制作出模拟山体模型,在模拟山体的相应位置标注山体的部位名称,帮助学生了解山体部位。

第二阶段:教学与演示活动。

模型制作完成后,由杨老师带着大家一起学习。

(1)老师先向学生展示整个山体模型,并说明山峰、山脊、山谷、鞍部、陡坡、缓坡、陡崖等各个要素所在的具体位置。

(2)由学生将各个模块由大到小分别粘在白板上,用笔描出轮廓线,并标上不同的高程,作出等高线地形图。

(3)引导学生观察立体的山体模型与平面的等高线图的区别和联系,杨老师对学生得出结论进行评价并补充。

本次活动能够巧妙地展示出等高线地形图的投影原理,形象地反映出各个要素所代表的实际地貌,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复杂的等高线地形图制作过程简单化,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

中学地理教研活动简报(3篇)

中学地理教研活动简报(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地理学科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理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校地理教研组于近日开展了以“提升地理教学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提升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提升。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伊始,地理教研组全体成员共同参与了集体备课。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们针对近期教学内容进行了深入研讨,对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梳理。

同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分享了一些实用的教学技巧和教学案例。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对教学内容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实践奠定了基础。

2. 教学观摩为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本次活动邀请了校内外优秀教师进行教学观摩。

观摩课结束后,教师们针对观摩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组织等方面进行了点评。

大家一致认为,观摩课的教学效果显著,教师们展现了较高的教学素养。

同时,针对观摩课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们也提出了改进意见。

3. 经验交流在经验交流环节,地理教研组邀请了部分优秀教师分享了他们的教学心得。

他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1)关注学生需求,激发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根据学生的需求设计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地理知识。

(2)注重课堂互动,提高学生参与度。

教师在课堂上要善于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提问,让学生在互动中提高地理素养。

(3)合理运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要学会运用多媒体、网络等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地理学习中有所收获。

4. 教学反思活动最后,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教学反思。

大家纷纷表示,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对地理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今后的教学中将努力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地理组教研活动》简报

《高中地理组教研活动》简报

《高中地理组教研活动》简报
活动时间:2014年10月22日
活动地点:高二、七班和教研活动室
活动内容:高二地理教学研究
活动组织者:文三东
参加人员:焦久利主任、陈学宏主任、张书记、文三东、郑祖奎、谭健、杜全会、冉欣、吴淑云、谢晨飞、孙炯老师
2014年10月22日上午第三节课,地理组郑祖奎老师在高二、七班上了一堂高二地理教学展示课,课堂上郑祖奎老师利用导学案、课件等资料,引导学生探究合作学习有关知识,启发学生思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发言,充分体现了自助学堂的教学方法,体现了强烈的课改意识。

本节课既让学生学习了课本知识,也训练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非常好。

课后地理组全体教师进行了积极研究,共同研究“高二地理教学”的教学方式、方法,评价了本节课的优点并提出很好的教学建议,使全组教师得到很大收获,对高二地理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 年河北省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教师全员远程培训
2014 年 8 月 19 日
责任编辑:南月省 技术编辑:靳子星、吴亚男
相信自己是独一无二的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在白宫的玫瑰园举行了全美年度教师颁奖典礼, 新任总统与新任年度教师托尼在典礼上的两段致词感动了许多人。

总统先生 说: “我和米歇尔都没有令人羡慕的家庭背景, 我们能够来到这里的唯一原因, 就是在人生的关键时刻,有像托尼,马伦这样的老师将我们引入了正确的方 向”。

新任年度老师托尼说在得知自己获奖的消息之后,很多记者都问他同一 个问题:他心目中的好教师究竟是什么样的?托尼想了三个词:激情,专业和 毅力。

激情是夺目的光芒,无法让人视而不见,专业是技术保障,毅力是个性 品质。

除了这些,托尼认为还有一些更重要的东西:“真正优秀的教师具有一 个重要的品质,那就是能够读懂故事,他知道每一个来到自己跟前的孩子,都 有一个独一无二的故事。

好老师不仅能够读懂故事,还能够把信心和成功写入 孩子的故事,他帮助孩子编辑错误,和孩子一起创作更美的故事”。


各位老师相信你就是独一无二的哦!


南月省: 地理学科课程专家组组长。

河北师大资环学院教授, 硕士生导师。

全国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河北省地理教学研究会理事。

张树宏:地理学科课程专家组成员。

地理特级教师。

河北定兴二中任教。

田希倩:地理学科课程专家组成员。

地理高级教师。

河北省地理名师。

石 家庄市桥西区教研员,河北师大聘任的地理教育硕士导师。

王玉民:地理学科课程专家组成员。

地理高级教师。

唐山市一中任教。

728 工作室核心成员。


请各位老师抓紧时间学习,利用这次机会充实自己,争取早点完成课程的学 习。

希望大家在远程培训中都有自己的收获成长。




地 市 廊 坊 市 唐 山 市 邯 郸 市 承 德 市 衡 水 市 石 家 庄 市 邢 台 市 保 定 市 沧 州 市 秦 皇 岛 市
学习日志/ 学员 评论/推荐 245 99/ 3 / 9
作业/推荐/评 论
发帖/回帖/精 华
教育叙事(问题 解决)/被推荐/ 评论
476/ 6/ 5
209/ 187/ 0
65/ 3/ 7
613
115 / 0/ 20 1/0/0
732/ 0 / 1
155/ 190 / 0
108/ 0 / 3
194
54 / 0 / 0
10 / 7/ 0
5/ 0 / 0
93
7/0/1 25 / 0 / 17
64 / 0 / 6
20 / 37 / 0
8/ 0 / 2
197
254 / 0 / 23
76 / 191 / 0
42/ 0 / 7
495
84 / 2 / 8 718/ 16 / 10
312 / 338 / 0
120 / 1/ 15
366
61/3 / 15 585/ 5 / 17
130/ 121/ 0
83/ 2 / 6
483
52 /0/ 18 564 / 4 / 1
202 / 245/ 0
107 / 1/ 8
317
25 /3/ 16 457 / 0 / 14
184/ 268 / 0
74 / 2 / 5
225
59 /0/ 24 646/ 2 / 18
323/ 210 / 4
108 / 1/ 7


标题:师爱的智慧 发 布 者:继教网 (发布时间: 2014-04-30 09:43:33) 内容:认真回顾《师爱的智慧》这门课,课程中哪一个观点或一句话让您印象最深?给您什么启发或反 思? 1.要求:自己组织语言作答,字数不限,简述即可。

2.提示:课后作业提交后辅导教师批阅优秀得 5 分,良好 4 分,合格 3 分,不合格得 0 分。

您至少完成 6 个课后作业,考核以 6 个最高成绩作业计分,本项考核满分为 30 分。

提交者:冯得余 (提交时间: 2014-08-17 09:26:31)
师爱的智慧
学习《师爱的智慧》,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师爱是理性的爱,师爱是智慧的爱。

”这两 个观点。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就是爱与责任”。

在登上讲台之前,我所尊敬的老师这样告诉 我。

从此,就凭着这句话的激励,在三尺讲台上我淋漓尽致地抒发着自己的热情。

十四年教学生涯并不如想像中一帆风顺,在风雨兼程的跋涉中,逐渐使我认识到,教书育人 的确不能没有爱与责任,但爱的教育更不能没有艺术和教育的智慧,只有融入教育智慧的师 爱才能是对学生真正的爱。

那么,教育的智慧从哪里来呢? 产生教育智慧的源泉是真爱。

没有爱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教育之爱首先应是尊重和信 任,尊重和信任是激活教育智慧的因子。

所谓“师道尊严”正是教育者智慧贫乏的表现,是 教育者对智慧空虚的无力掩饰。

对学生严爱相加,宽严相济,把握好“爱”与“严”的分寸。

“严”是“爱”的具体表现,“爱”是“严”的最终目标。

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度、严中 有理、严中有方。

师爱的智慧在“严”与“爱”的平衡中得以升华。

拥有教育智慧的关键是历练。

在教育行进之路上,成功和挫折往往是结伴而行的。

成功可以 给人带来荣誉和喜悦,而挫折或许能给人更多的思考,往往孕育超凡的智慧。

经过挫折的历 练,教育智慧才会生成,教育品质才会升值。

在现实生活中,有时我们会对“巧妙的预设被 学生扰乱”的教学经历往往最感头疼。

而现在我觉得,只有这样才能体验到那种师生相融的 乐趣,才能收获教育智慧的美丽。

仔细品味身边一些业绩突出的老师,其优异的教育教学成 绩绝不仅仅依赖于原始知识的存储,更来源于经过挫折的历练。

正是脚下不堪的“泥泞”, 才能滑出智慧的灵光、丰盈智慧之囊。

汲取教育智慧的渠道是做一名学习型教师。

教育智慧源于点滴的学习和深厚的积淀。

学 习是生命的有机组成,学习是汲取教育智慧的渠道。

教师的工作琐碎而复杂,我们应该利用 有限的时间把学习渗透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让教育智慧流淌于我们教育生活的一点一滴、每 时每刻。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个性世界。

作为教师,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


用爱与智慧精心呵护这些生命,走进孩子们独特的个性世界,对他们加以引导和帮助,给以 悦纳和确认,予以延伸和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爱的阳光雨露,在温暖、滋润的环境 中茁壮成长。


平山高中地理一班简报第 1 期
王喜龙 2014 年 8 月 10 日 卷首语: 成功的花,人们惊羡她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她的芽儿,却浸透着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 雨!暑期培训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当你付出汗水时,你收获的会是成功、是希 望! 班级情况汇总: 我班已注册 22 人,7 人完成《师爱的智慧》作业,2 人完成《 “育人为
本”教育理念的实践深化》作业。

已有 16 人开始课程学习,学习时间最长者达 1578 分钟, 学习努力;也还有 6 人没有开始学习,在此提醒。


近期关注:请大家正确选课,认真学习,并注意考核方案,每一项都合格,总成绩才合
格。

各位学员不要忽视问题研讨,大家提出自己的问题,与其他老师交流,也要关注学科简 报,开放学习,交流进步!
优秀作业展示:马进东《师爱的智慧》作业获优秀,推荐给大家!


“活到老,学到老”,把握每一个学习的机会,利用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宽 自己的视野,提升自身的教学素养。

前进的路上,我们与你同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