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欧洲失业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第六章-失业保险

第六章-失业保险
第六章 失业保险
第一节 失业保险概述
一、失业率标准和失业类型划分
▲失业的定义
失业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 可以从社会和个人两个不同角度来 考察其涵义。
• 从社会角度来看:表现为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
力同生产资料的分离。
–劳动力要素总量大于生产资料总量; –劳动力要素在社会各个产业部门分配的比例不 符合社会需求的结构。
• 双重失业保险制度
• 附加条件的失业救济制度
• 强制性失业保险
1911年始建于英国,是指国家通过立 法强制实行并由社会集中资金,对因失业 而丧失生活来源的劳动者提供物质性援助。 目的是使非自愿性的暂时失去工作的 劳动者获得基本生活保障,为其尽快重新 就业创造条件,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
险。
• 非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 即由工会自愿建立失业基金会进行管理, 这些基金会都从政府得到大量的财政补贴。 (丹麦、瑞典和芬兰) • 双重失业保障 既有强制性的失业保险,也有由政府提 供资金,以经济调查为依据的失业救助制 度。(德国、瑞士、荷兰) • 还一些国家规定,雇主解雇工人时,应 付给一次性的解雇补偿费。
• 二、日本的雇用保险制度 • 建立于1947年,初期叫“失业保险”后改为 “雇用保险”。 • 1、管理体制 • 日本雇用保险工作统一由劳动省职业安定局及 其在全国主要地区设臵的600多个公共职业安定 所负责。 • 2、管理范围 • 无条件地适用于一切产业,即凡是有雇工的单 位,无论从事任何性质的工作、无论单位大小。 • 3、保险人 • 凡是在雇佣保险单位工作的人员,无论本人意 愿如何,在法律上都是雇佣保险被保险的人。
第二节 国外失业保险制度
• 一、美国失业保险制度 • 建立于1935年,目的是为由于经济原因而非个 人过时导致失业的个人提高必要的生活保障。 2002年,介入失业保险的人数为1027亿,几乎 覆盖了全部工薪雇员。 • 1、联邦与州政府相结合的制度 • 2、资金的来源与管理 • 资金来源于对雇主征收的工资税,《联邦失业 税收法案》有规定。各个州都有自己独立的账 户;失业保险金仅限于支付失业救济金,必须 专款专用。 • 3、其他的补充保险方案

欧盟的失业难题及破解之策

欧盟的失业难题及破解之策

法 国失 业 率居 高 不 下
人 们 最 常 用 以 证 明 欧 洲 僵 化 的 依 据 就 是 劳 动 力 市 场 。 欧 洲 成 功 地 采 用 了 单 一 货 币 欧 元 , 建 立 起 了 与 美 国 相 匹 敌 的 巨 大 市 场 , 却 留 下 了 很 多 不 符 合 就 业保 护 和市 场 主义 时代 的限制 , 严 重 束 缚 了潜 在 竞 争 力 的 发 挥 , 而 舆 论 却 希 望 由 保 守 政 府 来 采 取 国 家 干 预 经 济 和 就 业 保 护 等 带 有 计 划 经 济 色 彩 的政 策 。 这 是 一 种 “ 曲” 的 现 象 。 扭 以 法 国 为 例 。面 对 高 失 业 率 ,政 府 的反 应 不 是减 少 、 是 增门 不 易 受 到 国 际 金 融
形 势 的 影 响 却 在 德 国 得 不 到 重 视 , 到 2 0 0 2年 上 半 年 , 德 国 约 有 4 0万 人 失 0 业,劳 动 力市 场 的形 势 已经 十 分 严 峻 。 专 家 认 为 , 过 分 倚 重 制 造 业 而 轻 视 服 务 业 ,与 德 国 失 业 人 数 持 续 增 加 、 济 经
本 国 财 政 任 务 , 象 征 性 提 高 法 定 最 低 工 资 的 增 长 幅 度 ,渡 过 财 政 赤 字 时 期 ,
第 一 经 济 大 国 德 国 的 日子 并 不 好 过 , 全 球 竞争 力 从 上 个 世 纪 7 0年 代 中 期 开
降 低 所 得 税 , 解 决 青 年 就 业 问 题 。 其
数 字 是 1 . %, 在 西 班 牙 是 1 . %, 3 3 6 7
在 整 个 欧 元 区 是 1 %。 2 0 2 0 1年 , 世 界

第六章_失业保险

第六章_失业保险

▲三、失业保险制度深化改革的有关对策
❖ 把化解企业冗员作为完善失业保险制度的重要内容 ❖ 失业保险制度的完善应有利于向统一规范的社会保障
制度过渡 ❖ 失业保险作为短期支付类项目,实行现收现付、略有
节余的筹资原则 ❖ 根据失业保险的主要环节与其前导环节,后续环节之
间的内在联系,做好从员工剥离下岗到其再就业这一 过程中各环节工作的衔接配套 ❖ 强化对失业保险基金筹集和使用的管理
保障对象
待遇享受时 间 待遇项目 待遇性质
失业保险
有劳动能力,但无工作 岗位
有限制,一般较短,以 促进就业
没有赔偿性
是必要劳动的一部分, 体现权利与义务统一
其他社会保障项目
暂时或永久性丧失劳动 能力
限制少,一般较长,以 保障生活
有赔偿性
失业救济津贴则不同
■四、国外失业保险的产生与发展
▲失业保险起源于欧洲。法国于1905年最早建 立了失业保险,挪威、丹麦两国也分别在 1906年和1907年建立了类似于法国的失业 保险。1911年,英国颁布《国民保险法》, 实行强制性失业保险,并最终发展成为世界 失业保险的主流。
第六章 失业保险
第一节 失业概述
一、失业与失业率 ■失业:表现为作为生产要素的劳动力同生产资料
的分离。
从个人角度看,失业是指劳动者处于劳动年龄、
具有劳动能力、有劳动愿望并确实在寻找工作的 情况下,不能得到适宜职业而失去收入的状态。
构成失业有四个基本特点:
一是在劳动年龄之内; 二是有劳动能力; 三是有就业意愿; 四是没有找到任何职业。
三、失业的经济社会效应和失业观念的更新
▲失业是一种世界性的经济现象。 同时是把“双 刃剑”,既会带来社会困苦,但是,当失业率 控制在一个适当范围时,它也有益于社会发展:

宏观经济学——失业精品PPT课件

宏观经济学——失业精品PPT课件
(两者都是外生给定的)
第六章 失业
5
失业与就业的转变
s E
就业者
失业者
f U
第六章 失业
6
稳定状态的条件
▪ 定义:如果失业率保持不变,那么就说劳动
市场处于稳定状态或者说长期均衡状态
▪ 稳定状态的条件是:
s E = f U
就业人群中失 去或离开其工 作岗位的人数
找到工作的失业 人数
第六章 失业
7
求解均衡状态的失业率
第六章 失业
12
部门性变动
▪ 定义:不同产业或地区间对工人需求构成的变动。 ▪ 例如:由于技术的变化增加了对计算机维修人员的
需求,但减少了对打字机维修人员的需求。
▪ 再如:一个新的国际贸易协议会造成出口部门对工
人的巨大需求,但可能会导致进口部门对工人需求 的减少。
▪ 工人在不同部门间的转移需要花费时间,因此,部
f U = s E
= s (L –U )
= s L – s U
为求解 U/L,有:
(f + s)U = s L
因此,
U s L s f
第六章 失业
8
举例:
▪ 每月有 1% 的就业工人失去他们的工作
(s = 0.01)
▪ 每月有 19% 的失业工人正在寻找工作
(f = 0.19)
▪ 找出自然失业率:
工资刚性的原因
1. 法律规定的最低工资线 2. 劳动工会组织 3. 效率工资
第六章 失业
23
最低工资法
▪ 对于大多数工人而言,最低工资线大大低于
均衡工资水平,因此,它不能解释大多数的 自然失业。
▪ 然而,最低工资线可能超过非熟练工人的均

欧盟国家失业问题与就业政策发展研究

欧盟国家失业问题与就业政策发展研究

(五)欧盟共同就业政策的未来展望
2000年3月,欧盟里斯本会议(Lisbon
European Council
Meeting)制定了
2010年的战略目标,即使欧盟在未来lO年内成为“世界范围内最具有竞争力 和活力的以为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制度,使欧盟具有可持续经济增长的能力,具 有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和社会凝聚力”。这一战略的核心是实现“充分就业”,同 时需要解决技能差距和劳动力短缺,提供高质量的工作。会议还通过了刺激就 业的相关政策并明确提出采用这些方法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就业率,2010年达 到70%。2000年12月,欧盟尼斯会议(N划“的报告,将就业问题放在欧洲共同体优 先考虑的工作议程。
(三)阿恻蜊等丹条约将就业政策作为欧洲共同任务提出
1997年6月欧洲理事会阿姆斯特丹会议通过了《阿姆斯特丹条约》('11le Amsterdamtreaty),提出了“就业作为共同关心的问题”这一理念,为此新增了就 业一章,并指出就业政策是欧洲一项共同的任务。1999年实施的《阿姆斯特丹 条约》是欧洲就业和社会政策的转折点,它标志着整个欧盟范围内真正意义上 的反失业斗争的开始,同时也是第一次对就业策略的地位给予了明确的认可。
(一)欧盟成员国总体失业率特征
欧盟各个国家的经济水平有比较大的差别,失业问题也有不同的特点。 2004年东欧新人盟成员国失业率普遍高于欧盟老成员国。欧盟25国的失 业率统计数据为9.1%,而同年欧盟15国的失业率统计数据为8.1%,欧盟25 国统计数据比欧盟15国统计数据高出一个百分点。在东欧成员国中,以波兰失 业率为最高,2004年波兰失业率达到19.0%,为欧盟25国中失业率最高的国 家。其次是斯洛伐克,2004年失业率接近18.2%。英国失业率相对于欧盟15国 来说一直较低。2004和2005年英国失业率一直维持在4.7%,而欧盟15国 2004年平均失业率为8.1%,2005年平均失业率7.9%。德国和法国总体失业率

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失业率雅思作文

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失业率雅思作文

西班牙意大利德国失业率雅思作文全文共8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这是一个很难的话题,对于我们小学生来说可能有点太难了。

不过,我会尽力用简单的词语和句子,描述这个复杂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失业是指一个人虽然有工作能力,但是找不到工作。

如果一个国家的失业人数很多,就说这个国家的失业率高。

失业率高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很多麻烦。

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是欧洲的三个重要国家。

近年来,它们的失业率都很高,这让很多人感到非常头疼和担心。

那么,它们为什么会失业率这么高呢?原因有很多,比如:金融危机。

十多年前,全世界经济都受到了影响,很多公司和工厂都倒闭了,导致很多人失去了工作。

生产成本高。

这些国家的工人工资都比较高,而且各种税费也比较重,所以制造业的成本就比较高,一些工厂不得不迁移到其他国家。

3.人口老龄化严重。

这些国家的人口老龄化都比较厉害,这意味着退休的人越来越多,但是年轻人却不够多。

移民问题。

外来移民找工作也增加了就业压力。

高失业率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很多麻烦,比如:政府要支付高昂的失业救济金。

失业人员收入低,生活质量就会下降。

社会问题会增多,篇2西班牙、意大利和德国是欧洲的三个国家。

可是,在最近几年里,这三个国家的失业率都很高。

作为一个小学生,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因为失业会给很多家庭带来困难。

西班牙的情况最糟糕。

那里的失业率高达26%,这意味着每四个人就有一个人失业了!想象一下,如果你的班上有25个同学,就有6个人的父母没有工作,那该有多难过啊。

西班牙人常说"no hay trabajo"(没有工作),他们很难过。

意大利的情况也不太好。

那里的失业率是12%,虽然比西班牙低一些,但还是很高的。

我有一个意大利朋友,他告诉我很多年轻人都找不到工作,只能继续上学或者搬到其他国家去。

太可怕了!不过,德国的情况比较好一些。

德国的失业率只有5.3%,比西班牙和意大利都低很多。

不过,这对德国人来说还是太高了。

第六章 失业

第六章 失业
意识形态
30
美国劳动参与率的下降
变化:行业和空间上的部门转移
通过信息传递更加顺畅,可以减少摩擦性失业 政府通过公布就业信息或提供技能培训,或者降低劳动流动
的成本,可以促进更充分的就业
失业保险增加了就业的机会成本,会降低寻找工作的积极性,
但是也减轻了失去工作的痛苦
29
失业保险
为工人找工作提供额外的奖励,可以促进他们尽早的找到工
2014
2015
77253
77451
29.5
28.3
29.9
29.3
40.6
42.4
17
两种不同的失业率
自然失业率:经济运行正常的失业率,在长期中,当总供求
相等时的失业率
周期性失业率:由于经济周期性波动,在经济衰退时,由于
总需求小于总供给,对劳动需求下降导致的失业
本章主要考虑自然失业,后面短期波动主要考虑周期性失业
知道这些事实能帮助政策制定者制定更好的帮助失业者的政

27
自然失业率
尽管每年的失业率一直在变化,但总是有失业存在 自然失业率产生的原因
摩擦性失业:由于工人与工作岗位的匹配问题产生的失
业,这可能是由于就业岗位的行业或空间的变动,也有可 能是由于信息的不通畅,或者由于技能的不匹配。用于解
释短期失业。
1 1 3 3 3 3 3 3 3 4.1 4.1 4.05 4.09 4.05 26 32 46 47 48 50 51 52 74 68 54 53 52 50 49 48
16
中国劳动就业数据(万人,%)
就业人员 1982 1990 2000 2010 2011 2012 2013 45295 64749 72085 76105 76420 76704 76977 第一产业 68.1 60.1 50 36.7 34.8 33.6 31.4 第二产业 18.4 21.4 22.5 28.7 29.5 30.3 30.1 第三产业 13.5 18.5 27.5 34.6 35.7 36.1 38.5

欧洲失业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欧洲失业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长期性。从20世纪70年代油价冲击世界整体经济 开始,失业率一路上涨;20世纪90年代以来开始有 所缓解,但仍较高。
阶段性,欧洲失业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20世纪60-70年代):低失业率阶段,各国失业率都在 2.5%以下;
➢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后期):高速上升阶段,保持 在8%以上;
业保险金的人数达到高峰。
4
7 0 、 8 0 年 延 续 萎 靡 局 面 , 失 业 率 在 6 % 以 上 。
90年代,强劲的需求、有弹性的供给、工资水 平适度上涨等综合因素使失业率从1992年的 7.5%下降到2000年的4.0%。
宏观环境的冲击以及美国的劳动市场制度的相 互作用被认为是解释美国失业率下降的最好原因。
但 在 2 0 世 纪 3 0 年 代 世 界 经 济 危 机 面 前 , 古 典 失 业 理 论 显 现出缺乏宏观分析的手段和对策。在这次世界经济危机 中出现的非自愿失业者,使得古典失业理论所倡导的市 场自由调节机制失去了意义。
(二)凯恩斯失业理论
凯恩斯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理。其基本观点 是:社会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需求,有效需求由消费需求 和投资需求构成。
1970-1985年平均失业率为5.4%
2000年下降到4%
2007年达到4.6%
20世纪50、60年代,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 型,劳动力市场受到很大冲击,美国经历了三次
经济衰退。
1958年失业率达到战后最高点,接近7%;
1959-1960年有所下降,但是仍保持在5.6%的水
平;1960年末1961年初,企业破产数和领取失
➢ 第三阶段(21世纪初期至今):低速下降和徘徊阶段,各国失业状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欧洲失业的主要因素
• (一)宏观经济冲击 • (二)劳动力市场制度 • (三)宏观经济冲击和劳动力市场制度的 结合
失业原因的理论分析
• 我们可以从菲利普斯曲线入手,讨论影响 实际失业率与均衡失业率发生偏离的主要 原因。 • (一)非预期的通过膨胀 • (二)劳动力市场刚性 • (三)宏观经济冲击
欧洲失业原因的理论分析
• (一)古典失业理论 • “凯恩斯革命”之前的古典经济学关于失 业的理论是建立在“萨伊定律”的基础之 上的,即否认长期非自愿失业的存在,只 承认短期摩擦性失业和自愿失业,认为供 给会自动创造自身的需求,颂扬通过市场 均衡能自动实现充分就业。
• (二)凯恩斯失业理论 • 凯恩斯失业理论的逻辑起点是有效需求原 理,其基本观点是:社会的失业问题实质 上是由有效需求不足而导致的。凯恩斯三 大定律。 • 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失业和通货膨胀时不 能同时存在的,遇到了滞涨问题。
第六章欧洲失业问题及其原因 分析
失业的解释
• 即达到就业年龄具备工作能力谋求工作但 未得到就业机会的状态。对于就业年龄, 不同国家往往有不同的规定,美国为16周 岁,中国为18周岁。按照失业原因,分为 自愿性失业和非自愿性失业等。
发达国家失业的基本特征
• 美国失业的基本特征 • 欧洲国家失业的基本特征 • 日本失业的基本特征
欧洲失业原因的实证分析
• 宏观经济的冲击 • 劳动市场制度
• • • • • • •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一)失业福利系统 失业救济替代率 失业金发放期 (二)工资决定系统 工会密集度 集体议价覆盖率 工会和雇主的协调程度 (三)就业保护 (四)税率 (五)劳动力自由流动的障碍
• (三)新古典综合学派的失业理论 • 该学派主要从劳动力市场的技术结构特点 来阐释失业的特征及其对通胀的影响,提 出“结构性失业问题”来解释滞涨现象。 • (四)反凯恩斯主义的失业理论 • 货币学派 • 供给学派和理性预期学派
• (五)新凯恩斯主义失业理论 • 新凯恩斯主义是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的一个主张政府干预经济的新兴学派。新 凯恩斯主义者通过吸收理性预期学派的理 性预期假设,从劳动力市场中分析失业的 原因,认为造成失业的主要原因是工资的 粘性。构建凯恩斯理论的微观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