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说理与类比推理的不同艺术特点——《劝学》论证方法辨正.docx

比喻说理与类比推理的不同艺术特点——《劝学》论证方法辨正.docx
比喻说理与类比推理的不同艺术特点——《劝学》论证方法辨正.docx

一、引言

《劝学》是《荀子》首篇,又名《劝学篇》。其从儒家道德修养论的立场系统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以及学习的内容、方法、途径和最终所达境界等问题。虽然文中所谈学习与儒家要求的君子道德修养紧密联系在一起,但其中提出的一些主张,如学无止境、锲而不舍、用心专一、虚心求教等,在各个领域均有普遍借鉴意义。不仅有助于个体道德建设、彰显生命价值,更对塑造“君子”型人才,提升社会整体素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文中使用大量喻证,生动形象地说明道理。

但是郑光复认为《劝学》的论证特点是类比而非比喻。他认为《劝学》属于议论文体裁,因而文中所用为类比推理方式,而不是喻证。看似有道理,实际上却混淆了喻证说理与类比推理的区别。本文拟就此对喻证法与类比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修辞与逻辑的关系,从而进一步领略《劝学》的艺术魅力。

目前学界虽有针对比喻论证与类比推理关系的研究,但几乎都从逻辑学角度进行论述,很少涉及修辞学和逻辑学之间的对比分析研究,而针对《劝学》中比喻论证与类比推理的争议研究更是少之又少。鉴于此,澄清比喻论证和类比推理的关系,对修辞学和逻辑学研究都将大有裨益。

二、喻证法与类比的界定

比喻属于修辞学范畴,类比属于逻辑学范畴。修辞是语言运用的艺术,常因语言而异;逻辑是抽象思维活动的规律,是人类共同的。修辞运用离不开思维活动,但不一定符合逻辑规律,可以只表达形象思维、感性认识;逻辑思维虽然也离不开语言运用,但必须符合逻辑规律,依赖抽象思维、理性认识,主要运用消极修辞手段表达,一般不用积极修辞手段。对二者的混淆会产生两个后果:或者认为逻辑不可靠,或者认为修辞等同于推理。

喻证法即比喻论证,是用打比方的方法形象地对论点进行证明的一种论证方法,多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论证观点的正确性,“喻巧而理至”。从先秦诸子百家的文章到瑞士费尔迪南·德·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古今中外均喜用喻证法证明观点或解释晦涩的术语,因其清晰易懂,生动形象。目前,逻辑学和写作学论著均把“比喻论证”列为论证方法之一,公认议论文体中也可以使用比喻辞格。各地中高考多次考查比喻论证,如哈尔滨2013年中考语文,提问“谦和,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卷;谦和,似一篇清丽的婉约文章”是哪种论证方法。上海、内蒙古、河南、安徽、浙江、四川、福建等省市均有此类考查内容。可见喻证法不仅使用广泛,而且成为中学语文要求掌握的内容。

类比推理,是一种前提与结论具有或然性联系的推理,也称类比法,是根据两个(或两类)事物在若干属性上相似从而推出其在其他属性上也相似的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导事理的逻辑手段。

喻证与类比的构成很相似,都具有比与被比的两个事物,这两个事物必须有类似之处,并且要求比较双方相似处越多越好。但二者的区别也十分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比喻通过形似描摹说明,是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影响语言传播的效果,属于修辞学范畴;类比通过内在联系寻求共性,是一种逻辑思维方式,影响认识事物的推断,属于逻辑学范畴。

第二,从内容看,比喻有本体、喻体,通过相似点(形似)联系在一起,喻证法注重的是相似性;而类比有被类比事物和类比事物,通过逻辑关系(质同)联系在一起,注重比较双方的相关相连,质的同一。

第三,是否有本体和喻体出现是喻证与类比的根本差异。从形式结构看,喻证可出现本体、喻体和表示相似关系的喻词,也可只出现本体、喻体或只出现喻体。类比的类比事物和被类比事物都要出现,表示判断推理的词可不出现。推理形式是:

已知:甲具有a、b、c、d属性(例如,已知甲具有:a人类;b健康;c吸食毒品;d成瘾)

已知:乙具有a、b、c属性(已知乙具有:a、b、c同甲)

推知:乙也可以具有d属性(结论:乙的d也同甲)

从括号中替换的事例看,具有相同属性的甲乙两个事物会有相同表现。乙事物的表现是未知的,由甲事物推理出来。有的虽然未经证明,但具备上述条件要求也是可信的。如张三和李四身体条件相同,张三吸食一定量毒品会成瘾,李四不用试也可推出相同结论。人们根据地球有生命存在,推出其他与地球属性相同的类地行星上也会有生命乃至智慧生命存在,从理论上说是符合逻辑的、可信的。但属性不同则不能如此类比。

第四,喻证说理易明,类比推理可信。喻证的本体喻体是两类不同事物,力求形象、生动,对语境依赖程度较高;而类比无须形象、不求生动,要求类比与被类比的是两个同类事物,具有相同属性,从而推出未知事理。《邹忌讽齐王纳谏》由一个人的“受蔽”推出同类的另一个人也同样会“受蔽”,从而得出“王之蔽甚矣”的结论。另如,皖南事变后郭沫若(时任文委主任委员)在反驳被要求加入国民党的理论时,用“相信佛教的不一定做和尚、做和尚的不一定信佛教”类推出“信三民主义不一定加入国民党,重在实际行动”的结论。这都是人跟人比。同样的人,做事、思考也具有相同性,此所谓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同喻证说理相比,类比推理因其具有逻辑力量更令人信服。

由于事物复杂,人的认识有限,所以类推常具有或然性。但不能因此否定类推的逻辑性,随心所欲地使用这一手段或把不相干的事物硬扯到一起,牵强附会。另一方面,也不能以这一逻辑手段的条件要求修辞手段——比喻。比喻辞格重在相似性,常常通过违反逻辑规则,改变真值条件(违反“合作原则”中“质的准则”),迫使人循相似点联想,以起到形象说明的作用。所以类推不能通过表象联系进行,而喻证说理却可以通过表面相似构成。这是它们特点上的重要区别。有一些观点混淆了喻证和类比的区别,除上文引郑文“《劝学》的论证特点是类比而非比喻”外,华夏大地教育网所载资料认为比喻论证同于类比论证,称“类比论证也叫比喻论证”;广东考试服务网所载资料认为比喻论证属于类比论证,称

“凡比喻论据都是类比论证法”。因而亟须澄清喻证和类比的关系,避免出现更多谬误。

三、《劝学》中喻证与类比的争议

喻证可否用于议论文进行说理?答案当是肯定的。喻证说理与类比推理并非水火不容、截然相反,只是作用和特点不同,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喻证说理重在形象说明作用,类比推理重在抽象推出结论。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参考书》认为,《劝学》运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设喻,“把抽象的道理说得明白、具体、生动,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正好指出喻证说理的作用、特点。在《劝学》中,“学不可以已”是开篇提出的论点,但这只是个抽象道理,不易于被人接受,于是荀子借助常见具体事物,形象、生动地加以解释说明,以达到劝导目的。

《劝学》中的草木变化、动物活动,显然不能与人的行为类比,不能由水和冰的关系推理出人与人的关系,更不能由蚯蚓、马等动物推导出人的某些能力、性质。它们与人的关系只是形似而非质同,没有内在、必然的联系。仅因文体是议论文便认定只能用类比而不能用比喻的观点是片面且不符合事实的。

郑文也许觉得凭借《劝学》是议论文体就说不能用比喻不妥,所以又接着说:“另外,比喻在议论文中的作用,主要是为了精辟入微地说理,使人有所悟,也就是从形象的比喻中明白道理。”如此可以说,其也同意可使用比喻在议论文中说理。可是,接下来其又以《荀子·富国》“事强暴之国难……辟之是犹处女婴宝珠……而遇中山之盗也……”为例,质疑道:“荀况是设喻高手,同出自其笔下的《劝学》字里行间为什么找不到这样完整的妙喻呢?”进而说:“再有,陈望道先生的《修辞学发凡》所引例证广泛而繁多。倘若《劝学》真是有那么‘多种多样’的比喻形式,陈先生为什么一句也不引呢?是故,我们认为《劝学》是古文中运用逻辑推理非常成功的典范文章,这种现象在先秦散文中俯拾皆是,如果要讨论其论证方法,则是类比论证法,而绝非喻证法。”

这种论证与其论证的观点正好相反,恰恰是在证明《劝学》完全可以用比喻说理,只要把“同出自其笔下的《劝学》字里行间为什么找不到这样完整的妙喻呢”一句后边改成“……为什么不可以用这样的妙喻呢”。至于是否“完整”,则没有本质区别。用语简繁、整散,须视需要而定。比喻说理不见得都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郑文不也说修辞“要根据题旨情境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吗?至于陈望道先生是否引过更不足为证。因为从推理前提看,大前提须是陈先生引过所有的比喻说理文例,才能得出“没引过就不是”的结论。古文经典浩如烟海,难以尽引也无须尽引,怎能说没引过的就不是比喻说理?就是其举过的比喻例子《修辞学发凡》中也未尽列。

说“《教参》编者由于对比喻修辞格的构成缺乏严谨的科学分析,因而混淆了比喻的种类与比喻的概念,把诸如‘正面设喻’‘反面设喻’看成比喻的种类,是有悖于比喻辞格特点的……”是不正确的。

首先,即使种属关系混淆也并不改变问题的性质。如同把“写了批评文章”说成是文章或作品一样。比喻分类也可有所不同。可按内容分、按肯定否定分、

按程度分、按结构分……角度不同,分类自然不同。所以还另有“讽喻”“迂回设喻”“强喻”“弱喻”“博喻”等。南宋陈骙(1128—1203)所著《文则》已把比喻分为十种。其中几种与《劝学》有相似之处,如:

二曰隐喻:其文虽晦,义则可寻。……《国语》……又曰:“虽蝎潜焉避之。”四曰诘喻:……《论语》曰:“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六曰博喻:取以为喻,不一而足。《书》曰:“若金,用汝作砺;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若岁大旱,用汝作霖雨。”

其中,诘喻按句式分,但此处例句与隐喻例句一样,相当于现在按结构分的借喻。当然,陈望道先生按成分构成所分“明喻、隐喻、借喻”可看作比喻的基本分类。这一分类体现比喻的基本结构特点,反映从内容到形式的变化关系。

陈骙《文则》的“若金,用汝作砺”同《劝学》“金就砺则利”都是比喻。追溯《劝学》中比喻句来源可见,有的也曾出现本体和喻体:

孔子谓子路曰:“……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君子不可以不学。”子路曰:“南山有竹,弗揉自直,斩而射之,通于犀革,又何学为乎?”孔子曰:“括而羽之,镞而砥砺之,其入不益深乎?”子路拜曰:“敬受教哉。”(《说苑》卷三)子思曰:“学所以益才也,砺所以致刃也……吾尝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子思子》佚文)

孔子师徒以不同事物设喻,辩论人是否需要学习,本体、喻体明确。子思连用比喻说明“学习可以益才”的道理。《劝学》中不是可以找到借鉴这些比喻的影子吗?

郑文认为:“青”“蓝”均为同一类事物,而句子却没有用别的事物描写和说明“青出于蓝”,也就是它不具备比喻辞格的条件,根本不是比喻句,而只是陈述句……不管何种比喻中都应有“譬喻与被譬喻”的两种事物。

这段话有三点不当。

第一,《劝学》以“青出于蓝而青于蓝”喻“学习可以提高知识修养”的事理,整句是喻体;并非以“青”喻“蓝”,“青”或“蓝”都不是喻体。既然“青”和“蓝”之间没有比喻关系,那么二者是否为同类事物都没有关系。第二,陈述句与比喻句也不相干,陈述句并不排斥比喻句,二者不是同一平面对立的概念。第三,最后一句否定自己认可的“思想的对象和譬喻的词语都隐去”的借喻。郑文举的“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不也没出现本体吗?并不能因为“风”表示事物,而“青出于蓝”表事理就改变其喻体性质。其实古文、今谚、歌词、警句中类似例子很多,如:

“善游者溺,善骑者坠。”(《淮南子·原道训》)

“戴上墨镜看天空,天空永远是昏暗的。”

“好马不吃回头草。”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

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这些耳熟能详的喻理警语,有本质不同的本体也不出现,常因语境而异。尤

其是最后朱熹的诗《观书有感》,与《劝学》用法十分接近,即,以文学意境透视理学哲思(本体“书”与“学”在上文标题中)。这正体现了汉语表达“取喻成趣、含蓄有致”的美感。

如上所述,类比是通过对两个属性相同条件相当的事物进行比较,从而推出未知结论的逻辑推理方式。类比两个事物的属性,条件越清楚,推出的结论越可靠。构成类比的两个事物缺一不可,虽然语言表达时可省略,但其与借喻不同:类比省略可以明确补出;借喻不是省略,有的能补,有的不能补或无须补出。

如果认为类比的两个事物只有某些属性相同,可以是不同事物,甚至可以是完全没有关联而只有相似点的两类事物,势必混淆喻证说理与类比推理的界限,把前者当成后者。这“某些属性”应是本质的而非现象的。两个事物必须是同类事物,或者说在类推方面属同类,不能是毫无内在联系的不同事物。例如荷兰物理学家惠更斯根据光和声都具有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干扰等属性,推出光和声一样也呈波动状态。看起来光和声是不同事物,实际上却有同质关系:二者皆有“直接传播、反射、折射、干扰”物理属性,所以可由声具有波动状态推理出光也可能具有波动状态。科学证明其推理正确。换成其他不能直线传播的物质或动植物则不行。比如不能由水波的性质推理出心理波动的性质,二者只能有比喻关系,没有类推关系。由三条腿的桌子具有稳定性可以类推出三足鼎稳定,但不能推出三条腿的动物也稳定。那些表面相似实则不同的事物也不能构成类比。《劝学》中的“吾尝跂而望矣”之类,看起来是人跟人比,性质相同,但实际上是人登自然之高的肉眼“博见”,与人进行学习以达抽象之高的思想“博见”相比。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表现),前者动物亦可行,后者则只有人能做到。

背离属性相同这一点,就背离了逻辑关系,失去推理可能。推理就是寻求事物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的过程。完全符合条件要求,结论是必然的;可能符合条件要求,结论是或然的(可能的);完全不符合条件要求,结论是不可靠的。类推越接近事实就越接近真理,反之就是谬误。比喻则无须用事理衡量,说“恩重如山”并非“恩”真有重量,“山”的重量也无法称量。其他修辞手法(如比拟、夸张等)亦如是。

四、从对比喻、类比的矛盾表述看《劝学》的艺术特点

一些人混淆修辞和逻辑的界限,常以二者的联系代替区别,这种情况不容忽视。由于以修辞规律衡量逻辑会出现认识(事理)上的错谬,以逻辑规律衡量修辞则会错把形象生动的表达艺术当作语言失误。

郑文对比喻、类比的表述前后不一,恰恰表明对《劝学》语言文艺特点的理解偏差。

矛盾一,理论与实践脱节。该文所述比喻与类比的定义、区别大体不错,但用来指导实践却大相径庭。比如引述“借喻——思想的对象和譬喻词语都隐去,单说‘风’如‘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而在否定“青出于蓝”为比喻时却改说“不管在何种比喻中都应有譬喻与被譬喻两个事物”。

其实,这正是《劝学》的语言文艺特点之一:以赋的铺排旁征博引,从事物

“青、冰、轮”到人“登高见、顺风呼、假舟楫”,再到山水、动物之喻,语言(修辞)形式或对仗或排比,语言(修辞)内容或对比或比喻,是运用文艺语言的劝说,事实上以《劝学》为代表,“劝说”是具有民族风格、民族气派的独特文体,与口语中的“劝谏”有异曲同工之妙,后者以故事设喻,此即所谓的寓言。

矛盾二,概念不清、表述含混。在辨析概念时应保持前后一致、始终如一,不可自相矛盾。这是逻辑规律最基本的要求。比如举“事强暴之国难”的譬喻后说《劝学》中“找不到这样完整的妙喻”,而在辨析类比的不同时,又说“而类比的类比物情节比较完整,有一定的故事性”。另如在同一段中先说“而句子却没有用别的事物来描写说明‘青出于蓝’,也就是它不具备比喻辞格的条件”,接着又说“‘青出于蓝’……必须在特定语境中说明另一事物才能构成比喻”。那么,“青出于蓝”构成比喻的条件到底是得被别的事物说明才行,还是必须要说明另一事物呢?说“青出于蓝”不是比喻是因为没有说明的事物,可是下一段说是类比时则认为有所比的事物:“以‘青出于蓝’……等众多的事物均系经过一定的外力,使之改变性质,类比出人只要通过后天的学习和参省,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品性,达到‘知明则行无过’的境界。”这里不是又有了另一事物吗?

实际上,“青出于蓝”恰恰形象说明“通过学习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品性”。《劝学》正是以艺术语言说明学习使人品性提高、“知明无过”就像“青出于蓝”等一样。

矛盾三,有的说法互相龃龉。郑文最后一段说:“《教参》忽视了理论上、内容上和形式的明显区别,铸成大错。比喻属修辞范畴,类比属逻辑范畴(诚然,就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把它作为一种辞格来看待)。前面已提及,不再赘述。”括号内容使区别开的两类又没了区别,否定了比喻和类比分属不同范畴。而在什么意义上可以作为修辞格来看待前面也并未提及。又说:“从形式上看……比喻一定是两个事物构成的而且相喻的两个事物,不能是同类事物;而类比的类比物,情节比较完整,有一定的故事性,不能是同类事物;由于要注意提高推理的可行程度。因此,类比的结合有的是双项,有的是三项,甚至更多一些;事物之间的类比,有的是同类物,有的是异类物,灵活性较大。”郑文曾因“青出于蓝”没有两个事物而判定其为类比,照此说类比可只有一个事物,这里又说都不止有一个事物了。更奇怪的是,说类比也同比喻一样“不能是同类事物”,又说类比“有的是同类事物,有的是异类事物”。

郑文中的两句“不能是同类事物”,后一句也许是由于误用产生的多余词语,就像上文“由于……”后边又多了个“因此”一样吧。只是粗心大意倒也可以理解,但似乎还有认识上的问题须澄清。说类比的两个事物“不能是同类事物”不对,说两个事物可同可异也是错误的。

五、结语

比喻有比喻事物和被比喻事物,类比有类比事物和被类比事物,这是二者相同之处。但比喻的比喻事物(喻体)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以多喻一的比喻称为博喻。宋代洪迈《容斋随笔》就曾举韩愈《送石洪序》、苏轼《百步洪》

诗的博喻手法。博喻喻体各项内部没有直接关系,都直接与本体有关联,所以从比喻的构成要件看仍只有两项——比喻事物(喻体)和被比喻事物(本体)。在表达时只出现比喻事物(喻体)就构成借喻。因此,形式上并不一定是两个事物构成。比喻可用以喻事物,也可用以喻事理,喻事理称为讽喻。寓言故事多是借喻、讽喻。《劝学》亦采用借喻、讽喻,这是表达艺术,既含蓄有致,又发人深省。类比的类比物和被类比物一般各为一个,是一一对应关系。在推理方式中,归纳推理的事物可以是多项,类比推理的事物只能是一项,被类比的事物也可以是多个,但通常也只算一项。比如,由三条腿的凳子类推出其他类同的三足器物也具有稳定性,其他三足器物可能不止一个,但都属于一项。而且被类比的事物也必须出现。被类比的事物决定类推的结果,不出现则难以理解。与喻证相比,类推的两个事物更明确清楚,因为这样才能类推出切实可信的结论。类比只用来推导事理,不用来推导事物。喻证说理不受逻辑制约,力求形象生动。“青青于蓝”“冰寒于水”是必然的,但人学而“知明”却不见得必然如此。因为决定的条件不同。决定冰寒的是低温,而决定人知明的因素很复杂,从主观到客观条件都得具备。缺了明确目的不行,没有正确方法不行,不善理解不行,内容有问题不行……搞不好会南辕北辙,越学越糊涂。有些别有用心的人倒是愿意采用类似推理的表达方式以达到混淆视听的目的。如“马瘦毛长,人穷志短”“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发横财不富,马不吃夜草不肥”“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如果误以为这都是符合逻辑的类比推理则会落入陷阱。《劝学》的作者不会不懂这个道理,读书人更应明白这篇文章是在形象生动地说明学习的道理,而并非是类比推理。读者了解这个道理的同时,更深深感受到文章的艺术魅力,这也正是《劝学》令人百读不厌,成为千古名作的重要原因。

此外,思维方式不应看作修辞格,因为其并非语言艺术。否则各类判断、推理、思维定律都成辞格,这只能带来认识混乱。虽然思维方式与修辞格的形成和表达都要运用言辞,但所属领域不同,有各自独立学科——逻辑与修辞,因此类比与喻证说理的研究内容也就各有不同条件制约:

①适用规律不同:类比受思维规律制约,喻证说理受语言(语用)艺术规律制约;

②构成特征不同:类比受本质特征相同制约,喻证说理受形象特征相似制约;

③表达作用不同:类比受理性推论要求制约,喻证说理受艺术表达要求制约。

受前者限制的属于逻辑范畴,受后者限制的属于修辞范畴。《劝学》恰恰是以形象特征相似的喻证说理形成的语言艺术表达。可见,类比是推理、证明,而比喻是明理、说明。据此,把喻证法称为比喻说理或喻理法可能更符合实际,也会减少误解和分歧。总之,如果能保持前提一致、区分不同概念、注重语言事实,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精品:《劝学》导学案(带答案)

劝学》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掌握作家作品知识及一二段文言知识,能准确翻译句子,理解比喻的内涵。 2. 反复诵读,积极讨论,踊跃展示,完成对文意的初步理解。 3. 领会学习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1. 借助导学案和书下注释充分预习文本,反复诵读,理解词句,把重点注释标注在相应位置, 并勾画疑难点。 2. 用时 30 分钟左右,认真书写,独立完成,规范作答,按时上交。 【导学过程】 一、课前积累: 读读记记写写,完成下面知识的积累。 1、作者及其作品: 荀子 (约公元前 313- 前 238) ,名况,人称“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当过楚国兰陵 令。后来失官居家著书,死后葬于兰陵。荀子是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儒家学者,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思 想家、教育家。他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认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还认为 “人 定胜天 ”;在政治上,主张选贤任能,兼用 “礼 ”法“”术“”实行统治; 提出性恶论,注重后天教育的作 用。他的许多思想被法家所吸取。李斯、韩非都是他的学生。 卷, 共 32 篇。大多是他自己的著作, 一部分出自他的门人。 该书由 《论语》《孟 子》的语录体发展为有标题的论文,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说理透彻、语言质 朴、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劝学》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几段的节录。 二、【自主学习】预习课文,完成下列练习题。 对无义的虚词要说明用法) 著作 有《荀子》 劝,鼓励。 1、诵读《劝学》全文, 注音: 中 ( ) 规 輮() 有() 槁 () 暴() 磨砺 ( ) 参()省() 知()明 须臾 () 跂 ()望 舆 ()马 舟楫() 生() 蛟()龙 跬() 步 骐()骥 () 驽( )马 锲()而不舍 镂()刻 )牙 蟹()螯() 蛇鳝() 洞穴( ) 靛()青 蓼()蓝 2、结合注释阅读第一、 二段, 疏通句意, 并掌握如下知识点。 如括号内无特别要求, 则解释词义, 君.子.(古义: )曰:学不可以已.( )。 青,取之于.( )蓝(句式: ),而.( )青于.( )蓝;冰,水为之,而 寒于.( )水。木直中.( ) 绳,輮.( 通 , ) 省略: )以.为.(古义:

思想政治工作总结锦集十篇

思想政治工作总结锦集十篇 思想政治工作总结锦集十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使零星的、肤浅的、表面的感性认知上升到全面的、系统的、本质的理性认识上来,让我们来为自己写一份总结吧。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思想政治工作总结10篇,欢迎大家分享。思想政治工作总结篇1 二00三——二00四学年下学期教育教学工作已近尾声,为了今后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在本学期即将结束之即,做如下总结:本学期教学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大力进行素质教育,深入扎实地开展教研教改工作,落实全教会精神,学习新课程标准,并且实施新课改,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本学期继续担任初一、初二思想政治课教学,回顾教学工作,本学期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开展工作。(一)、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加强学习,提高自身思想道德素质,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除坚持规律性的业务学习和政治学习外,深入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和观念,包括继续教育的学习,提高学历水平的学习及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教学思想等。特别加强了对新的课程改革教学理念的学习。(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深入研究新教材,新课程标准,领会新课标的实质。树立新思想,打破旧观念,推陈出新教法,与时俱进,适应时代需要。不仅备学生、备教材、备教法、备教案,更要备新课标对新教材、新教法、新教师要求,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为此大胆尝试,迈出新步子,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多变,采取各种教学手段。具体进行课前三分钟时事报到和案例分析,既附和政治课要求,又与法律常识教育相应。积极组织活动课,按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材课后活动设计方案,开展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办政治小报,评选先进小报,办小报以小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合作精神和动手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法律常识的兴趣。政治小报的举办为进行专题教育,向全体学生进行国情、国策教育提供了很好的素材。通过一学期的思想政治教学,使学生了解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一般过程,初

《劝学》试题及答案

劝学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就是 ( ) A槁暴.(pù) 輮.使之然(róu) 舟楫.(jì) 舆.马(yú) B蛟.龙(jiāo) 跬.步(kuǐ) 骐骥.(jì) 爪.牙(zhǎo) C镂.金(lóu) 弩.马(nǔ) 生.非异(xìng) 洞穴.(xué) D跂.而望(qì) 锲.而不舍(qì) 二螯. (áo) 参省.乎己(xǐng)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 A木直中.绳中:合于。 B虽有槁暴.暴:晒干。 C假.舆马者假:借助。 D君子生.非异也生:出生。 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就是( ) A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4、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 A秦贫,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学未有达,强以为知 C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D人强马壮 5、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 A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实现超越。 B第一段用“輮以为轮”来推导出通过学习与“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的结论。 C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要性。 D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与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6、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就是( ) A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来举例说明任何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B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与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劝学》文中比喻的作用和内在联系

《劝学》文中比喻的作用和内在联系 先秦诸子全都擅长用比喻,而荀子和其他人用喻不同的是,荀子不仅随意拈取个别事例作为比喻,而且往往引类连篇,一举就是一大串,有如落英缤纷,使人目不暇接,而且比喻说理,深入浅出,生动巧妙。 如文章第一段作者用了五个比喻,论证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以“青出于蓝”、“冰寒于水”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有所发展,有所提高。直木“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在比喻说理的基础上,直接阐发道理“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至此,学习的意义十分重大,已显而易见了。 然后,作者又用了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能够弥补不足。先用“终日而思”,“不如须臾之所学”先来阐说,接着就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个比喻,形象说明只有摆正“学”和“思”的关系才能使学习产生显著效果。为了把道理说得更透辟,作者顺势而下,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 接着,作者用了十个比喻,论述学习的方法和态度:学习要逐步积累,要坚持不懈,要专心致志。作者先用两个比喻,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论述积累的作用,说明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接着又用“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两个比喻从反面说明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说明学习要积累。下面就分两层说明如何做到积累。作者用四个比喻正反对照:先用“骐骥”“驽马”对比,说明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又用“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这是本段第二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就要坚持不懈。最后一个层次,作者用蚓和蟹两比喻正反对照,说明做到积累还要专一。后面两个层次说明:做到积累的两点保证,两者缺一不可。

劝学练习附答案

苏教版《劝学》专题训练 一.学海拾贝 1.文学常识 (1)荀子,名,字,战国末期赵国人,曾游学于齐,是继孔孟之后最著名的家学者,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反对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并提出“”的认人定胜天的思想。 (2)《荀子》,思想家荀况所作,一小部分出于其弟子之手,现存篇。该书由《论语》《孟子》的,发展为,标志着古代说理文的进一步成熟。 2.字音 靛青()蓼蓝()中绳()槁暴()参省 ( ) 跬步 ( ) 骐骥()埃土()螯() 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意思。 (1)学不可以已 (2)木直中绳 (3)虽有槁暴 (4)金就砺则利 (5)而闻者彰 (6)假舆马者 (7)善假于物也 (8)用心躁也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通,释义:。 通,释义:。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通,释义:。

(3)君子生非异也通,释义:。5.古今异义词辨析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今义: 古义: 今义: (2)声非加疾也古义: 今义: (3)假舆马者古义: 今义: (4)蟹六跪而二螯古义: 今义: (5)用心一也古义: 今义: (6)金就砺则利古义: 今义: (7)蚓无爪牙之利古义: 今义: 6.找出词类活用的词并解释 (1)木直中绳,车輮以为轮: (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3)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6)用心一也: 7.一词多义意义用法辨析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闻博闻强识 不能称前时之闻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假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假有人焉,举我言复于我,亦必疑其诳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以为妙绝 佛印绝类弥勒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挽弓当挽强 强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望日夜望将军至 先达德隆望尊 适冬之望日前后 8.文言句式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浅谈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说理技巧的重要性

浅谈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说理技巧的重要性 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是一种生产力,用科学灵活的说理艺术,把先进理论、健康文化灌输给思想政治工作对象,促进团结和谐,增进理解,达到调动人的积极性,启发人的自觉性,激发人的创造性,实现企业和人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目的。在基层,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说理技巧很重要。基层群众接受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他们文化程度低,理解偏差大,常常专注于政策关于自己利益的多少,更容易偏激固执地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事。这就需要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传达上级的文件精神,做群众思想工作中的技巧。 标签:基层工作;思想政治;说话技巧;重要 1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工作 1.1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威信、权利是一方面,情感沟通和感染力也很重要。 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做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时候,无论是党建还是经济工作,一般都是以说理为主要的工作方式。我们基层的党支部书记作为最基层的党的话语权的代表,无论是会议还是田间地头的思想沟通,都要求我们能够正确地表述思想,明确地说明事物的哲理性。正确区别对象,因人而异。思想政治工作面对形形色色的人,熟悉身边的人,多调研,多深入到群众当中去,多研究,多与群众沟通,与自己工作范围内的人熟识,能掌握多数人的性格特点、基本情况等第一手资料,然后有的放矢,这是做好工作的基本前提。 1.2 作为基层的思想政治工作者要研究和掌握不同对象的心理特点。 我们面对的基层群众多数是垦区职工和职工家属子女,他们的文化水平、基本素质、面对的生产环境、性格特点、政治地位、经济条件,相差悬殊。所受到的教育程度和兴趣爱好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心理特点。这直接影响着我们工作的难度和效果。文化层次高,理解力好的,我们就可以深入浅出地讲解,文化程度低,理解能力差的我们就应该更多的打比方,做好类比和解释。 1.3 思想政治工作是研究人的心理的一个工作。 只有研究和掌握了群众的个性特点,然后切实能做大,对症下药,使我们的工作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性格开朗的人,思想基础较好,说理和批评都可以开门见山,一针见血。对个性内向,心地不宽,自尊心强的人应该启发式地讲道理,采取递进式或者提醒式的方法讲究言辞,不应该给群众造成心理压力。对生活阅历浅、容易感化、盲目性大的人,思想政治工作应该用参照的方法,借鉴别人的经验和教训,烘托出要讲的内容,使接受对象在与别人的对比中感到压力,促进其自省和奋进。对于思想敏锐,上进心强的群众,有一定理论基础的同志可以采取互相探讨的方式,启发式地共同探讨一个问题,然后潜移默化地自我教育式地完成说理或者批评的目的。

劝学检测试题(含答案)

劝学检测试题(含答案) 《劝学》过关检测 一.字音与字义 1给加点字注音. 輮以为轮槁暴须臾跂而望舆马跬步 骐骥驽马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指出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 (1)劝学(2)学不可以已 (3)冰,水为之(4)木直中绳 (5)金就砺则利(6)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7)吾尝跂而望矣(8)假舟楫者 (9)而绝江河(10)圣心备焉(11)故不积跬步二.指出句中的通假字. 1.輮以为轮,其曲中规 2.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君子生非异也 三.古今异义 1.假舆马者古义今义 2.蟹六跪而二螯古义今义 3.金就砺则利古义今义 4.君子博学而参省乎已古义今义 5.声非加疾也古义今义

6.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古义今义 7.用心一也古义今义 8.蚓无爪牙之利古义今义 9.輮以为轮古义今义 四.解释下面多义词.(实虚词)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率妻子邑人此绝境 绝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以为妙绝 佛印绝类弥勒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强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乃自强步,日三四里 假舟楫者 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吾尝跂而望矣 望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 先达德隆望尊 适冬之望日前后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闻博闻强识 不能称前时之闻 用心一也 骐骥一跃 一一如既往 六王毕,四海一 一闻人之过,终身不忘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惧有伏焉 以俟夫观夫观人风者得焉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于龟玉毁于椟中 善假于物也 五.指出下列词类活用现象及用法.. 1.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2.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4.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5.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6.輮使之然也 7.用心一也8不能十步 9其曲中规 六.指出下列句式特点. 1.青,取之于蓝

《劝学》理解性默写

《劝学》理解性默写(一) 1.荀子在《劝学》中论述学习作用时用了五个比喻,先用“, ;,” 来说明学习的作用,接着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强调学习能够弥补不足。 2.韩愈《师说》中说:“(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与《荀子·劝学》中“,”的观点相同。 3.《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警喻说:“, ;,。” 4.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 ,。 5.“勿以善小而不为”,只要积累就有大收获,故荀子说“, ,。” 《劝学》理解性默写(二) 6.荀子在《劝学》中用蟹作喻强调学习必须专一的句子是“, ,。” 7.荀子《劝学》中的“,”二句,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8.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9.荀子《劝学》中“”说君子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 而最终却超过了一般人,是因为“”,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 不足的道理。 10.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风雨”来抒发感情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11.《劝学》中说明即使原来是地地道道的“不善”之人,经过学习,也可以“改变”成完全 合乎道德规范的人的比喻句是:,,。 ,,。

《劝学》答案 1.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3.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5.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6.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7.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8.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9.君子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10.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11.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1.荀子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必须用礼义来矫正,所以他特别重 视学习。“性恶论”是荀子社会政治思想的出发点,他在《劝学》中首先提出学习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关键,解决根本问题,在文中对应的语句是:。 2.在文中用比喻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提高的句子 是:, ;, 。 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 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 是:, ,。

政治专题(判断说理、选择说理、情境分析)

专题:判断说理、选择说理、情境分析 (一)判断说理题 1、悦纳自己 珊珊同学说:“我什么都不行,别人什么都比我强。”(×) 理由:①珊珊不懂得悦纳自己,只看到自己的缺点,不足或缺陷。②其实,悦纳自己是心理健康的表现,我们应勇敢地接受自己的缺点,不足或缺陷,同时也要多想想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尽情体验成功的喜悦并与他人分享。 2、男女生正常交往 小刚和小娟两位异性同学经常在一起复习功课,他们之间肯定是早恋了。(×) 理由:①这属于男女生的正常交往;②男女生的正常交往,有利于班集体的团结,有益于身心健康发展;③男女生应以恰当的方式进行交往。 3、孝敬父母 小郑同学对有事到学校找他的瘸脚妈妈不耐烦地说:“你来干什么?同学们看见了,我多难堪。”(×) 理由:①小郑这种行为是一种没有尊重、孝敬母亲的表现。②父母在我们的一生中起着无与伦比的作用。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做人的本分。赡养扶助父母是成年子女的法定义务。③小郑应理解、关心、体贴母亲,努力学习,以优异成绩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 4、化解与父母的冲突 父母常为小丽的学习、生活等问题唠叨没完,小丽为图清净,回家后尽量不和父母说话。(×) 理由:①这是一种与父母发生冲突的表现;②如果不化解,将会影响和谐的亲子关系,破坏正常的亲子沟通;③小丽与父母应互相理解,化解冲突,不闹对立情绪,体谅父母的难处和面对的压力。 5、珍爱生命 五一放假后,你的舅舅在酒后要开车送你回学校,你欣然同意。(×) 理由:①酒后驾车是违法行为;②酒后驾车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不负责任的表现,我们应该珍爱生命,拒绝并劝阻舅舅。 6、战胜挫折,做生活的强者 考试时,小李大都考得不理想,面对同学的嘲笑、家长的打骂,小李经常陷入悲观失望的情绪中不能自拔,甚至自暴自弃。(×) 理由:①因为这是一种承受挫折能力差的表现;②人生难免有挫折,要正确对待遇到的挫折,冷静思考,掌握应对挫折的方法,最终走出困境,成为生活的强者。 7、磨砺意志 学校准备组织夏令营活动,小刚非常想参加,可一直拿不定主意,结果误了报名时间。(×)理由:①这是意志不坚强,处事不果断的表现;②意志是人的重要个性心理品质,坚强意志是成功的保证,它有助于我们战胜困难,克服弱点,成就人生。③对于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应当机立断,毫不迟疑。 8、自立自强 某同学学习中遇到难题,总是先自己独立思考,想办法去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求助于老师和同学。(√) 理由:①该同学的做法体现了自立自强。②自立自强是一种优秀品质,古往今来成就伟大事业的人,都是自立自强的人。③我们要学会自立,培养自强精神。

《劝学》试题及答案

輮使之然(r du) 跬步(ku i) 弩马(n 锲而不舍(q i) () 舟楫(j i) 骐骥(j i) 生非异(x i g) 二螯 (do) 舆马(y ? 爪牙(zh ao) 洞穴(xu 0 参省乎己(x m g) 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木直中绳 中:合于。 B 虽有槁暴 C 假舆马者 假:借助。 D 君子生非异也 3. 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B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C 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D 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4. 选出与“筋骨之强”中的“强”意义相同的一项( ) A 秦贫,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B 学未有达,强以为知 C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 强 D 人强马壮 5.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者用“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两种生活现象说明学习可以使人提高,实现 超越。 B 第一段用“輮以为轮”来推导出通过学习和“参省乎己”才能达到理想境界的 结论。 C 第二段用“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这种生活体验阐明“善假于物”的重 要性。 D 第三段通过正反对比论述了只有积累、持之以恒和专心致志地学习,才能有所 成就。 6. 下面对文段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文章先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来举例说明任何 人通过发愤学习都能进步,今日之我可以胜过昨日之我,学生也可以超过老师。 劝学 、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 槁暴(p ? B 蛟龙(ji e) C 镂金(l du) D 跂而望(q 》 暴:晒干 生:出生

B荀子发展了儒家的“劝学”传统,认为礼义道德和系统知识,只有靠后天学习才能获得,把学习的重要性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C文中阐述的要重视学习以及学习必须“善假于物”、逐渐积累、持之以恒等见解,对今天的我们来说,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和借鉴意义。 D随着作者设喻的连续和手法的变换,文章形成整齐而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产生 铿锵起伏的节奏,表现出荀子谆谆劝学的激情。 7. 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有错误的一项是() A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我曾经整日地思考,不如片刻所学的。 B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不积累半步一步的行程,就无法到达啊千里远的地方。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并且每天反省自己的言行,就能知识明了,而且行动没有过错。D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不过是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二、判断题(对的选“是”错的选“否”) 1. 《劝学》是一篇说理性散文,千百年来广为传诵,原因在于论述道理时巧妙运 用了大量比喻,且多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浅近贴切。(是否)2. 《荀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荀况所著。荀子主张“性恶论”,强调后天的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恶的本性。(是否) 3. 《劝学》作为《荀子》的开篇之作,是一篇论述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去学习的散文。(是否) 三、填空题 1. 荀子,名 ____ ,又称旬卿。战国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是先秦 _家学说的 集大成者。《劝学》是《荀子》开篇之作。“劝”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 。2. 根据《劝学》原文填空。

《劝学》中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综合运用

从文言文行文谈议论文写作:《劝学》中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综合运用 《劝学》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说理性很强,形象清新、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衰,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论证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这篇文言文很值得我们写作借鉴的就是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综合运用。 《劝学》的行文开篇立论,第一段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劝学》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阐述了事物通过一定变化,可以提高自身或改变原来的状态,推论得出君子(人)必须通过学习和不断参省自身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性(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劝学》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句,“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致千里”“假舟楫绝江河”,借用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重要作用的例子,推论得知“君子”所以能超越常人,并非先天素质与一般人有差异,而完全靠后天善于学习。从而得出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作用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 《劝学》第三段用了十个比喻句,并且正反对比加以阐述,从“积土”“积水”推论到“人的积德”,正面论述积累的作用,得出学习上的成就是不断积累起来的。“不积跬步”“不积小流”从反面阐述如果不积累就不能达到远大目标。这是本段第一个层次,阐述学习要积累。“骐骥”“驽马”对比,得出主观条件的好坏,不是学习的决定因素,坚持不懈才是学好的关键;“锲而不舍”“锲而舍之”对照,阐述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蚓和蟹两个比喻正反对照,阐述做到积累还要专一。本段是从学习的方法和态度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劝学》全文论证思路清晰,结构一目了然。首先是《劝学》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阐述的浅显易懂、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容易接受;其次是《劝学》中比喻形式多样,有类比、有对比、有正面、有反面,综合运用;再次就是《劝学》中比喻和说理结合紧密,运用灵活,有的只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有的先设喻再引出要说的道理。 学生写作议论文时,可以回归教材的议论性散文,大胆借鉴《劝学》的典范行文模式:开篇点题,其他几段紧紧围绕中心展开论述。我们最主要的是借鉴《劝学》中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方法在议论文写作中的运用。 《劝学》提纲: 1、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开篇点题,总领全篇) 2、学习的意义(5个比喻)——提高或改变自己 3、学习的作用(5个比喻)——弥补不足

劝学练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测试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 1、《孙权劝学》选自,该书是(朝代)(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到共1362 年间的史事。 2、《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 是:;《孙权劝学》的成果 是: (以上均填原句)。 3、鲁肃的话表现了他的感情,也从侧面写出 了;文末的 “”(原文)更进一步阐明了这一点。 4、文中可以提炼的一个成语 是: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卿()涉猎()孰()遂() 三、解释加点词。 1、当涂掌事当; 2、蒙辞以军中多务辞; 3、治经为博士邪治; 4、但当涉猎涉猎; 5、见往事耳见:。 6、蒙乃使就学乃:; 7、卿今者才略才略; 8、即更刮目相看。刮; 四、写出下列加点词语意思,其中意义完全相同的是()。 A.{但当涉猎 ( ) {门当户对 ( ) B.{自以为大有所益 ( ) {多多益善 ( ) C.{见往事耳 ( ) {往事不堪回首 ( ) D.{卿今者才略 ( ) {卿今当涂掌事 ( ) 五、选择对下列虚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1.蒙辞以军中多务() A.把 B.被 C.用 2.即更刮目相待() A.立即 B.就是 C.如果,假如 3.蒙乃始就学() A.于是 B.却 C.只,仅仅 4.结友而别() A.并且 B.但是 C.连接前后两个动作,不译。 六、对翻译的句子进行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今天掌管权事,不可以不学习啊。()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哪里是让你研究儒家经典做个博学多才的人呀!()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你今天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在吴县时的阿蒙啊!() 七、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问答题: 1、文中最突出的描写方法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说理艺术

浅谈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说理艺术 熊煜贤 说理,即向受教育者讲道理。是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工干部的必备素质。讲究说理的艺术,旨在说理时采取艺术手段,使教育对象心悦诚服,增强教育效果,达到教育目的。 1、说理时易犯的几种“常见病” 教育者在说理过程中,往往容易出现以下几种“常见病”,从而影响教育效果。 道理肤浅。教育者理论根基不牢,说理时,不能充分运用理论根据,只是从表面上阐述一些肤浅的道理。比如:对于一些纯理论性的问题,只能从表面和浅层次上判断其正误,不能从根本上分清是非,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当教育对象“刨根问底”时,便束手无策了。 道理空洞。说理时,理论脱离实际,言之无物,一味地讲大道理,说空话。如对当前深化改革带来的企业职工下岗问题,有些人在说理时,只讲“我们是烟草职工,要拥护和支持改革”之类的大道理,而不能用发展的观点分析暂时出现的困难,帮助干部职工解除思想困惑,结果讲出来的道理,职工不愿听。 道理零乱。讲理时条理不清,层次不明,思想缺乏逻辑性,语言缺乏严密性,所讲的道理与主题毫无联系,使人听了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产生反感。

道理庸俗。有的教育者专讲小道理不讲大道理,过分地简单化、庸俗化。如:在做思想工作时,有的说“咱们都是哥们儿、姐妹儿,只要听我的,没亏吃”。这样说,可能会暂时收到一些效果,但久而久之,就会使职工思想误入歧途。 道理偏激。不能辩证地看问题,死钻牛角尖,只见讲一面里,结果把道理讲偏了,讲歪了。如:对人们深恶痛绝的假冒伪劣商品问题,有些人在说理时不是积极地去正面引导,而是讲些“当前就是这个形势,没办法”之类的话,甚至同教育对象一起发牢骚、讲怪话,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道理薄弱。主要是指缺乏原则性,教育者的政策、理论水平较低,对于一些错误思想和不良倾向,不敢碰硬,不痛不痒,很难使被教育者触及思想实质,受到深刻教育。 道理陈旧。就是不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一个道理经常讲,内容总是老一套。甚至用一些过时的陈言旧论来解释当前新形势下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 道理平淡。主要是指在说理时,语言表达缺乏感染力,即无激情,又无趣味,照本宣科,平平淡淡,很难使教育对象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二、说理者应克服的两种思想障碍 犯“常见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源主要还是教育者自身的问题:一是个别教育者认为当前的教育对象,思想开放,观念更新,头脑灵活,大道理听不进去了。二是个别教

劝学练习试题含含答案.docx

----- 二十三劝学 复习指导: 1.荀子,名 ____ ,战国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他是先秦 _____ 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2.《劝学》是一篇______ 散文,是《荀子》的开篇之作。“劝”的意思是________ 。课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 。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ó )以为轮金就砺(ì)则利智(ì)明而行无过矣 A. .r u. l. zh 虽有槁暴à须臾( yú)驽( nú)马 B..(b o).. (à)于物跬(ǐ)步金石可镂(ò ) C.善假.ji.ku . 1 u 跂( qì)而望骐骥( jì)爪( zhǎo)牙 D.... 2.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 A.假如 B.假装 C.借助,利用( 2)积 土成山,风雨兴焉.。() A.在那里 B.什么 C.助词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3. D.假的 D.代词“之” ) A 欺凌,损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 暴躁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 A.量词;功劳,功勋 B.驾驶;工作,事情 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 D.量词;功能 ( 5)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断,断绝 B.超越,超过 C. 拒绝 D.横渡,横穿

4.“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 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 b.连词,表递进关系。 c.连词,表转折关系。 d.连词,表因果关系。 e.连词,表顺承关系。 f.连词,表修饰关系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⑥蟹六跪而二螯()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取譬设喻,鲜明对比,深入浅出说学习——劝学里的比喻、对比论证之妙

取譬设喻,鲜明对比,深入浅出说学习——《劝学》里的比喻、对比论证 之妙 劝学(《荀子》)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左应为“车”,原字已废除)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

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一、精心选点 《劝学》是一篇议论性散文,说理性很强,形象清新、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不衰,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它把深奥的道理寓于大量浅显贴切的比喻之中,运用比喻论证时手法极其灵活自然。这篇文言文很值得我们写作借鉴的就是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综合运用。 《劝学》的行文开篇立论,第一段就提出中心论点——“学不可以已”。 《劝学》第二段用了五个比喻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阐述了事物通过一定变化,可以提高自身或改变原来的状态,推论得出君子(人)必须通过学习和不断参省自身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本段是从学习的重要性(意义)这个角度来论述中心论点的。 《劝学》第三段用了五个比喻句,“跂而望不如登高之博见”“登高而招见者远”“顺风而呼闻者彰”“假舆马致千里”“假舟楫绝江河”,借用在实际生

(完整版)《劝学》练习题(含答案)

二十三劝学 复习指导: 1.荀子,名____,战国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他是先秦_____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 2.《劝学》是一篇______散文,是《荀子》的开篇之作。“劝”的意思是________。课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 同步练习: 一、基础知识 1.下边加点的字的字形、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A..(róu)以为轮金就砺.(lì)则利智.(zhì)明而行无过矣 B.虽有槁暴.(bào) 须臾.(yú)驽.(nú)马 C.善假.(jià)于物跬.(kuǐ)步金石可镂.(1òu) D.跂.(qì)而望骐骥.(jì)爪.(zhǎo)牙 2.下边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B.君子生非异也。 C.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D.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3.为下列各句加点词选出一个恰当的义项。 (1)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A.假如 B.假装 C.借助,利用 D.假的 (2)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A.在那里 B.什么 C.助词 D.代词“之” (3)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A欺凌,损害 B.晒 C.又猛又急的 D.暴躁 (4)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A.量词;功劳,功勋 B.驾驶;工作,事情 C.马拉车一天所走的路程;成功,功效 D.量词;功能 (5)假舟揖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A.断,断绝 B.超越,超过 C.拒绝 D.横渡,横穿 4.“而”字主要有下列用法,后边句中的“而”属哪种用法,请把相应的用法的序号填在句后的括号里。 a.连词,表并列关系。 b.连词,表递进关系。 c.连词,表转折关系。 d.连词,表因果关系。 e.连词,表顺承关系。 f.连词,表修饰关系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 ③吾尝终日而思矣() ④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 ⑤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 ⑥蟹六跪而二螯() 5.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完整版)最新孙权劝学复习题及答案

《孙权劝学》测试题 班次:姓名 一、填空:(6分) 1.司马光, ________(朝代) _______家、_________家。 2.《孙权劝学》选自《》是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6分) 遂.()邪.()即更.()卿.()涉.猎()孰.() 三、划分朗读的节奏:(3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四、古今义。(4分)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孤古义:今义: 博士古义:今义: 五、重点字词解释(20分) 1、卿今当涂掌事()(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 3、治经() 4、但当涉猎()( ) 5、见往事/耳() ( ) 6、蒙乃始就学() 7、及鲁肃过寻阳()() 8、卿今者才略() 9、即更/刮目相待()() 10、与蒙论议() 11、孰若( ) 12、非复( ) 1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六、一词多义(6分) 以蒙辞以军中多务 自以为大有所益 就蒙乃始就学 指物作诗立就 见见往事耳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七、翻译下列句子。(14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6、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八、回答问题: 1、本文主要写。采用的方式来刻画人物形象的。(3分) 2、孙权劝吕蒙读书是因为吕蒙,但起初吕蒙以为理由加以推辞。(用原文填空) 3、孙权给吕蒙指出的读书方法是:(用原文填空)

4、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用原文填空) 5、文章结尾写“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有何作用? (2分) 6、说说文中三人各自的性格特点。(6分)(1)孙权: (2)吕蒙: (3)鲁肃: 7、写出本文出现的两个成语,并解释。(4分) 8、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4分) 9、写出与“读书”有关的名言、诗句、格言(4分) 10、与“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相照应的成语: 九、文言文比较阅读: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 余近日以军务倥偬①,寝食不安。吾家本诗礼门阀②,勤与朴为余处世立身之道,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余虽在军中,尚日日写字一页,看书二十页。看后,用朱笔圈批,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偶遇事冗③,虽明日补书补看亦不欢,故必忙里偷闲而为之。然此策尚下,故必早起数 时以为之。决不肯今日耽搁,谓有明日可朴;亦十、不肯以明日有事,今日预为。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节选自《清代四名人家书》【注释】①倥偬(kǒngzǒng):事多,繁忙。②门阀:名门贵室。③事冗:事务繁忙复杂。 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意思。 2、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自/以为/在有所益 B.有恒/又为/勤朴之根源 C.日/必了此/功课为佳 D.肃/遂拜/蒙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乙文中画线的句子。(3分)如是者数年,未尝间断,亦无所苦。 4、甲乙两文都讲到了读书的作用。甲文通过写鲁肃“与蒙论议”后,与吕蒙“”这一举动,侧面表现了吕蒙读书后才略的惊人长进;乙文则指出读书可以传承“诗礼”家风,培养“”品质。 5、甲乙两文中多种读书方法值得借鉴,试概括出两种并结合原文说明。(4分)

《劝学》默写

《劝学》默写 整理:潘涛 1. 《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①在《劝学》中连用了“冰,水为之而寒于水”等五个比喻,论证了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提高自己,改变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阐述“学不可以已”的观点。 ②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③孔子曰:“学而时习之”,又说:“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荀子在《劝学》中提出“学不可以已” 的观点,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对学习的认识。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新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3.在文中用比喻的手法,借助木头经过烘烤后发生变化,即使再烘烤也不能复原了,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还可以改变原来的状态的语句是: 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4.“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5.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后天不断广泛学习改造获得的。“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知明而行无过”的君子,就要“博学而日三省乎己”,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①荀子《劝学》中“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②《论语》中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述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在荀子的《劝学》中,也有一句直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的句子是: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①《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②“君子生非异也”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③君子超过一般人,是因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④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的人总是更容易成功,《劝学》中表达上述意思的概括性的两句是: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8.古代诗文中,有许多借助描写“风雨”来抒发情感的的名句。而《荀子.劝学》中则用“积土成山,风雨兴焉”来形象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9.荀子认为人性本“恶”,且认为后天学习可以改造人,因此他的《劝学》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劝勉人们学习文化知识,而是劝人为“善”,文中“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可见。 10.《劝学》中从反面设喻,强调学习重在积累,如果不注重积累,便无法达到远大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