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和标准物质研制
转基因玉米NK603基体标准物质研制

作物学报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22, 48(5): 1059 1070 / ISSN 0496-3490; CN 11-1809/S; CODEN TSHPA9E-mail: zwxb301@DOI: 10.3724/SP.J.1006.2022.13025转基因玉米NK603基体标准物质研制单露英1李俊2李亮3张丽2王颢潜1高佳琪3吴刚2武玉花2,*张秀杰1,*1 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 北京 100025;2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农业农村部油料作物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 430062; 3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北京 100081摘要: 转基因安全管理和标识制度的实施需要标准化的检测方法和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 转基因标准物质是获得准确、可靠、可比检测结果的保证。
目前, 转基因玉米NK603已在我国批准进口用作加工原料, 其安全监管亟须制备标准物质。
本研究将筛选后的转基因玉米NK603杂合种子和对应的非转基因受体种子, 按转基因质量分数为60.0mg g–1、100.0 mg g–1、1000 mg g–1 (理论值)的比例配置了3个梯度浓度水平的转基因基体标准物质。
利用二重微滴数字聚合酶链式反应(droplet digital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ddPCR)对研制的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与稳定性检测。
结果表明: 研制的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 可在60℃下运输14 d, 稳定性不低于6个月。
同时, 由8家实验室采用二重ddPCR方法联合测定标准物质NK603转化体与内标基因的拷贝数比值, 其标准值及不确定度为: (2.75±0.26)%、(4.68±0.39)%、(51.8±3.7)%。
本批标物使用时最小取样量100 mg。
可用于转基因食品和饲料中转基因成分NK603的定性和定量检测以及转基因玉米特异性检测方法的评价和实验室质量控制等领域。
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研制关键环节质量控制研究

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研制关键环节质量控制研究
高芳瑞;王颢潜;李瑞环;刘娜;王永;武玉花;李亮;赵新;梁晋刚
【期刊名称】《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年(卷),期】2022(38)5
【摘要】在转基因产品检测方法开发、身份鉴定和产品成分定性、定量检测过程中,标准物质是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
本研究对标标准物质申报要求,着重对比了基体标准物质、基因组DNA标准物质、质粒标准物质三种类型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的研制过程,提出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要求,为促进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研制过程标准化、提升研制报告编制质量、提高申报通过率提供技术支撑。
【总页数】10页(P1125-1134)
【作者】高芳瑞;王颢潜;李瑞环;刘娜;王永;武玉花;李亮;赵新;梁晋刚
【作者单位】天津市农业科学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88
【相关文献】
1.转基因检测技术与标准物质研究概述
2.水体污染检测用锡质量控制标准物质研究
3.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的定值和不确定度研究进展
4.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量值一致性研究进展
5.茶叶中重金属检测的质量控制及标准物质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转基因玉米标准物质

转基因玉米标准物质二、标准物质性状:1. 外观:白色至黄色颗粒状或粉末状。
2. 纯度:转基因玉米目标基因的含量≥99.9%。
3. 含量确定方法: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或核酸测定技术,如PCR、实时荧光PCR、Southern blot等。
4. 溶解性:可溶于适宜的溶剂,如水、甲醇等。
三、物质组成:1. 转基因玉米种子提取物。
2. 适宜的溶剂(如水、甲醇等)。
四、制备方法:1. 选用转基因玉米作为原料,按照规范的基因提取方法提取转基因玉米种子中的目标基因。
2. 经过纯化和浓缩处理,得到转基因玉米目标基因的纯度较高的提取物。
3. 经过溶解和混合,制备适宜浓度的转基因玉米检测标准物质。
4. 调节pH值并过滤,确保物质的质量和纯度。
5. 根据标准要求,将制备好的转基因玉米检测标准物质进行灭菌、包装和贮存。
五、贮存条件:1. 标准物质应贮存在干燥、阴凉、避光的环境中。
2. 温度应保持在-20℃以下,以防止物质降解和变性。
六、检验方法:1. 使用合适的定量方法,如PCR、实时荧光PCR、Southern blot等,对转基因玉米检测标准物质进行测定。
2. 检验结果应与预期转基因目标基因的含量相符合,符合规定的标准范围。
3. 可配合其他检测方法和技术进行验证,确保标准物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七、注意事项:1. 标准物质仅供科研、教学和质量控制等用途,禁止用于其他用途。
2. 使用前请先阅读使用说明,并按照规定的方式操作。
3. 使用过程中如有异常现象,请停止使用并及时与供应商联系。
八、参考标准:本标准物质制备过程参考了相关国家和国际标准,但不得包含真实的标准名称和引用。
中国转基因的标准

中国转基因标准中国转基因标准1.转基因生物安全转基因生物安全是中国农业转基因技术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以确保转基因生物体的安全性为核心。
在评估转基因生物体的安全性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1 科学依据:转基因生物体的研制、试验、应用等各个环节,均需建立在科学依据之上,从基因工程技术、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食用安全性和生存环境影响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和实验,以确保转基因生物体的安全性。
1.2 风险评估:对转基因生物体可能带来的风险进行科学评估,包括生态环境风险、人类健康风险等,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1.3 标识管理制度:对转基因产品实行标识管理制度,对标识的种类、内容、使用范围等作出明确规定,以方便消费者自主选择非转基因产品。
1.4 安全控制措施: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防止转基因生物体在环境中逃逸,避免产生潜在的安全风险。
2.转基因生物检测转基因生物检测是确保转基因生物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2.1 转化体检测:对转基因生物体的转化体进行检测,包括插入基因的检测、外源基因的检测等,以确保转基因生物体的安全性。
2.2 蛋白检测:对转基因生物体表达的蛋白进行检测,包括蛋白质表达量、蛋白质结构等,以确保转基因生物体的安全性。
2.3 环境适应性检测:对转基因生物体在环境中的适应性进行检测,包括生存能力、繁殖能力等,以确保转基因生物体的安全性。
3.转基因生物鉴别转基因生物鉴别是确保转基因产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包括以下内容:3.1 鉴别方法:采用可靠的鉴别方法对转基因生物体进行鉴别,如DNA测序、蛋白质印迹等。
3.2 鉴别流程:制定严格的鉴别流程,包括样品收集、样品处理、实验检测、结果分析等环节,以确保准确鉴别转基因生物体。
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方法与限量标准研究

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方法与限量标准研究引言: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转基因食品备受争议。
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监管部门一直致力于开发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检测方法,并制定相应的限量标准。
本文将对现有的检测方法及限量标准进行研究。
一、食品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1. PCR检测方法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种常用的检测转基因成分的方法。
通过匹配转基因重要基因的DNA序列,PCR可以检测到极低浓度的转基因成分。
然而,由于PCR方法对样品的处理过程较为繁琐,且存在较高的假阳性率,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进一步改进。
2. 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实时荧光PCR是基于PCR技术的一种改进方法。
它可以实时监测PCR过程中的荧光信号,准确判断转基因成分的存在与否。
相比传统PCR方法,实时荧光PCR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的优势,然而其设备和试剂的成本较高,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
3. 基因测序方法基因测序方法是一种直接检测转基因成分的手段。
通过对食品中所有DNA序列的测序,可以准确判断是否存在转基因成分。
基因测序方法在理论上能够提供最准确的结果,但由于其高昂的费用和时间成本,目前在大规模应用中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二、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限量标准1. 限量标准的制定依据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限量标准制定依据包括食品安全评估、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的可行性和社会公众意见等。
在制定限量标准时,应综合考虑科学研究和实际情况,确保转基因食品不会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2. 不同国家的限量标准差异不同国家对转基因成分的限量标准存在一定的差异。
例如,欧盟规定,食品中转基因成分的含量超过0.9%时,必须标示出来。
而美国则没有明确的限量标准,而是采取了一种“合理衡量”的方式,需要食品生产者自行决定是否标识转基因成分。
3. 限量标准的争议与改进转基因食品的限量标准一直备受争议。
一方面,部分人认为限量标准过于宽松,难以真正保护消费者权益;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限量标准过于严苛,对农业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标准物质研制

标准物质研制标准物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具有稳定性和可追溯性的物质,它在科学研究、质量控制、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标准物质的研制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严格的实验操作和严密的质量管理。
本文将介绍标准物质研制的基本步骤和关键技术,希望能对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有所帮助。
首先,标准物质的研制需要选择适当的原料。
原料的选择对标准物质的性质和稳定性具有重要影响。
通常情况下,原料需要具有高纯度、稳定性好、易获得等特点。
在选择原料时,需要进行严格的筛选和测试,以确保原料符合研制标准物质的要求。
其次,标准物质的研制需要进行精细的实验操作。
在实验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项条件,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实验操作包括物质的提纯、浓度的确定、物质的稳定性测试等步骤。
在每一步操作中,都需要进行严格的记录和监控,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同时,标准物质的研制还需要进行严密的质量管理。
质量管理包括实验设备的校准、实验操作的规范、实验数据的处理等方面。
只有通过严格的质量管理,才能确保标准物质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标准物质研制的过程中,还需要进行相关的验证和认证。
验证和认证是确保标准物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重要环节。
只有通过验证和认证,标准物质才能被广泛应用于科研和生产领域。
总的来说,标准物质的研制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过程,需要严格的实验操作和严密的质量管理。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严格的管理,才能研制出质量可靠的标准物质,为科研和生产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对标准物质研制的相关人员有所帮助,也希望大家在实际操作中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标准物质的质量和可靠性。
2013年10月15日为止发布的转基因检测标准详细清单

2013年10月15日为止发布的转基因检测标准详细清单:转基因作物检测大体分为两种:一是检测是否含有外源蛋白,即外源基因表达产物,主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和试纸条法;二是检测是否含有外源基因(DNA),主要有Southern杂交技术、基因芯片法和PCR检测法。
一、农业部发布的转基因标准清单 (94项)(2013年10月15日更新)1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通用要求NY/T672-20032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抽样NY/T673-2003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DNA提取和纯化NY/T674-20034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检测大豆定性PCR方法NY/T675-20035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NY/T719.1-20036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NY/T719.2-20037转基因大豆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NY/T719.3-2003 8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NY/T720.1-20039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NY/T720.2-200310转基因玉米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NY/T720.3-2003 11转基因油菜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部分:生存竞争能力检测NY/T721.1-200312转基因油菜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2部分:外源基因流散的生态风险检测NY/T721.2-200313转基因油菜环境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3部分:对生物多样性影响的检测NY/T721.3-2003 14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性评价导则NY/T 1101-200615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抗营养素植酸、棉酚和芥酸的测定NY/T 1103.1-2006 16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抗营养素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测定NY/T 1103.2-2006 17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抗营养素硫代葡萄糖苷的测定NY/T 1103.3-2006 18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大鼠90天喂养试验NY/T 1102-200619农业转基因生物标签的标识农业部869号公告-1-200720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模拟胃肠液外源蛋白质消化稳定性试验方法农业部869号公告-2-200721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抗虫和耐除草剂玉米Bt11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869号公告-3-200722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抗除草剂杂交油菜Ms1、Rf1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869号公告-4-20072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抗除草剂杂交油菜Ms8、Rf3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869号公告-5-200724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抗除草剂杂交油菜Ms1、Rf2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869号公告-6-200725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抗虫和耐除草剂玉米TC1507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869号公告-7-200726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抗虫和耐除草剂玉米Bt176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869号公告-8-200727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抗虫玉米MON810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869号公告-9-200728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抗虫玉米MON863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869号公告-10-200729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耐除草剂油菜GT73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869号公告-11-200730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耐除草剂玉米GA21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869号公告-12-200731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耐除草剂玉米NK603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869号公告-13-200732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耐除草剂玉米T25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869号公告-14-20073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抗虫玉米Bt10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953号公告-1-200734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抗虫玉米CBH351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953号公告-2-200735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耐除草剂油菜T45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953号公告-3-200736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耐除草剂油菜Oxy-235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953号公告-4-200737转基因动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促生长转ScGH基因鲤鱼性PCR方法农业部953号公告-5-200738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抗虫转Bt基因水稻定性PCR方法农业部953号公告-6-200739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育性改变油菜农业部953号公告-7-200740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虫水稻第1部分:抗虫性农业部953号公告-8.1-200741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虫水稻第2部分:生存竞争能力农业部953号公告-8.2-200742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虫水稻第3部分:外源基因漂移农业部953号公告-8.3-20074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虫水稻第4部分:生物多样性影响农业部953号公告-8.4-200744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病水稻第1部分:对靶标病害的抗性农业部953号公告-9.1-200745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病水稻第2部分:生存竞争能力农业部953号公告-9.2-200746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病水稻第3部分:外源基因漂移农业部953号公告-9.3-200747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病水稻第4部分:生物多样性影响农业部953号公告-9.4-200748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虫玉米第1部分:抗虫性农业部953号公告-10.1-200749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虫玉米第2部分:生存竞争能力农业部953号公告-10.2-200750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虫玉米第3部分:外源基因漂移农业部953号公告-10.3-200751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虫玉米第4部分:生物多样性影响农业部953号公告-10.4-200752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除草剂玉米第1部分:除草剂耐受性农业部953号公告-11.1-20075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除草剂玉米第2部分:生存竞争能力农业部953号公告-11.2-200754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除草剂玉米第3部分:外源基因漂移农业部953号公告-11.3-200755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除草剂玉米第4部分:生物多样性影响农业部953号公告-11.4-200756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虫棉花第1部分:对靶标害虫的抗虫性农业部953号公告-12.1-200757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虫棉花第2部分:生存竞争能力农业部953号公告-12.2-200758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虫棉花第3部分:基因漂移农业部953号公告-12.3-200759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环境安全检测抗虫棉花第4部分:生物多样性影响农业部953号公告-12.4-200760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抗虫水稻TT51-1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1193号公告-1-200961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耐除草剂油菜Topas19/2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1193号公告-2-200962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耐贮藏番茄D2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1193号公告-3-20096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耐除草剂棉花MON1445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1485号公告-1-201064转基因微生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猪伪狂犬TK-/gE-/gI-毒株(SA215株)及其产品定性PCR1485号公告-2-201065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耐除草剂甜菜H7-1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1485号公告-3-201066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 DNA提取和纯化1485号公告-4-201067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抗病水稻M12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1485号公告-5-201068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耐除草剂大豆MON89788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1485号公告-6-201069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耐除草剂大豆A2704-12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1485号公告-7-201070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耐除草剂大豆A5547-127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1485号公告-8-201071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抗虫耐除草剂玉米59122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1485号公告-9-201072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耐除草剂棉花LLcotton25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1485号公告-10-20107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抗虫转Bt基因棉花定性PCR方法1485号公告-11-2010 74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耐除草剂棉花MON88913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1485号公告-12-201075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抗虫棉花MON15985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1485号公告-13-201076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抗虫转Bt基因棉花外源蛋白表达量检测技术规范1485号公告-14-201077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抗虫耐除草剂玉米MON88017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1485号公告-15-201078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抗虫玉米MIR604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1485号公告-16-201079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外源基因异源表达蛋白质等同性分析导则1485号公告-17-201080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外源蛋白质过敏性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1485号公告-18-201081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基体标准物质候选物鉴定方法1485号公告-19-201082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耐除草剂大豆356043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1782号公告-1-201283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标记基因NPTII、HPT和PMI定性PCR方法农业部1782号公告-2-201284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调控元件CaMV 35S启动子、FMV 35S启动子、NOS启动子、NOS终止子和CaMV 35S终止子定性PCR方法农业部1782号公告-3-201285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高油酸大豆305423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1782号公告-4-201286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耐除草剂大豆CV127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1782号公告-5-201287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bar或pat基因定性PCR方法农业部1782号公告-6-2012 88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CpTI基因定性PCR方法农业部1782号公告-7-201289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基体标准物质制备技术规范农业部1782号公告-8-2012 90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标准物质试用评价技术规范农业部1782号公告-9-2012 91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构建特异性定性PCR方法农业部1782号公告-10-201292转基因植物及其产品成分检测转植酸酶基因玉米BVLA430101及其衍生品种定性PCR方法农业部1782号公告-11-201293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蛋白质氨基酸序列飞行时间质谱分析方法农业部1782号公告-12-201294转基因生物及其产品食用安全检测挪威棕色大鼠致敏性试验方法农业部1782号公告-13-2012二、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标准(30项)(2013年10月15日更新)1转基因产品检测通用要求和定义GB/T 19495.1-20042转基因产品检测实验室技术要求GB/T 19495.2-20043转基因产品检测核酸提取纯化方法GB/T 19495.3-20044转基因产品检测核酸定性PCR检测方法GB/T 19495.4-20045转基因产品检测核酸定量PCR检测方法GB/T 19495.5-20046转基因产品检测基因芯片检测方法GB/T 19495.6-20047转基因产品检测抽样和制样方法GB/T 19495.7-20048转基因产品检测蛋白质检测方法GB/T 19495.8-20049基因检验实验室技术要求SN/T1193-200310植物及其产品转基因成分检测抽样和制样方法SN/T1194-200311大豆中转基因成分的定性PCR检测方法SN/T1195-200312玉米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SN/T1196-200313油菜籽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SN/T1197-200314马铃薯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SN/T1198-200315棉花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SN/T1199-200316烟草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SN/T1200-200317植物性饲料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SN/T1201-200318食品中转基因植物成份定性PCR检测方法SN/T1202-200319食用油脂中转基因植物成份定性PCR检测方法SN/T1203-200320植物及其加工产品中转基因成分实时荧光PCR定性检验方法SN/T1204-200321番茄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SN/T1816-200622小麦中转基因成分PCR和实时荧光PCR定性检测方法SN/T 1943-200723主要食用菌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SN/T 2074-200824 蜂蜜中转基因成分检测方法普通PCR方法和实时荧光PCR方法SN/T 2135-200825 青椒中转基因成分定性PCR检测方法SN/T 2271-200926水稻及其产品中转基因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 SN/T 2584-201027转基因成分检测玉米检测方法(2013年7月1日起实施)SN/T 1196-201228转基因成分检测大豆PCR-DHPLC检测方法(2013年9月16日起实施) SN/T 3576-2013 29牛及其产品中转基因成分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2013年9月16日起实施)SN/T 3495-201330转基因成分检测番茄检测方法SN/T 1816-2013。
转基因检测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基本流程

转基因检测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基本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转基因检测的主要技术方法及基本流程在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中,转基因检测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技术,它可以用来检测食品、农作物和生物体中是否含有外源性基因,从而保证食品安全和生态环境的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2008ZX08012-003)赴日本交流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技术考察报告沈平厉建萌二〇一〇年十二月赴日本交流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技术考察报告2010年11月15日至11月20日,根据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课题预算书的安排,我们赴日本就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产品成分检测技术、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以及转基因水稻研发等内容进行了考察。
通过听取日方专家报告、面对面交流、实地考察实验室和基地等方式,我们对日本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等方面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发现日本转基因生物标准物质研制定位明确,要求异常严格,设施配套齐全;着力加强非法释放转基因产品的转基因检测技术方法研制;在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上采取关口前移,严进宽出的做法,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做法供我们借鉴。
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考察目的为推进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重大专项《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课题的研究进程,解决课题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根据课题预算书的要求,特组织课题核心技术研究人员赴日进行转基因标准物质研制交流,旨在了解日本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的研究进展、设备条件和质量控制体系,以及转基因水稻实验室监管体系,探讨转基因生物标准物质研制和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难点,如标准物质的量值确定、可替代性验证、不确定度分析、配套标准物质应用的转基因产品检测新技术方法等。
二、考察内容(一)转基因产品检测标准物质研制11月19日下午,听取了日本农林水产省食品综合研究所Kazumi kitta博士关于标准物质研制、检测方法研制和评价的专题报告,就拷贝数与重量比的换算、原材料的提供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实地考察了转基因检测标准物质研制实验室的结构布局。
日本农林水产省下属的食品综合研究所是日本唯一开展转基因植物标准内物质研制的单位。
该所配备了一流的专业设备和标准物质研制实施环境,建有专业的转基因标准物质制备实验室。
仅仅标准物质的制备实验室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阴性样品粉碎室、阳性样品粉碎室、标准物质混合式、储存室、称量分装室。
每个功能实验室都有严格的环境质量控制措施,例如仪器专用、实验试剂专用、实验服专用、实验人员权限设置等,从而确保标准物质的制备质量。
在原材料方面,该所研制标准物质的所需的转基因原材料,均由研发者提供给日本政府,再转给检测机构。
食品综合研究所主要开展基体和质粒标准物质研制工作,基体标准物质一共3种,分别是转基因大豆GTS40-3-2,转基因玉米MON810和GA21;质粒标准物质主要分为2类,分别是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玉米质粒标准物质。
在日本,转基因生物标准物质的管理评价体系和我国完全不一样,其研制的标准物质不需要通过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评定和审批,但是研制标准物质机构必须具备标准物质制备和生产的标准物质分装室示意图标准物质制备候选物研磨室资质。
同时,食品综合研究所制备的标准物质只在国内进行使用,不对外销售。
基体标准物质的量值确定主要是通过重量法进行确定的,与日本基于重量比的转基因生物标识阈值设定相一致。
根据制备时的转基因和转基因植物种子粉末质量进行配制。
配制的标准物质质量梯度分别是5%,3%,1%,0.5%,0.1%和0.05%。
制备好的标准物质在实际应用时,需要规定相应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
质粒标准物质中主要包括CaMV35s启动子、NOS终止子、内标准基因、构建特异性序列和转化体特异性序列等。
目前,其研制的质粒标准物质一共2种,一种针对转基因大豆GTS40-3-2,另一种同时针对转基因玉米MON810、T25、Bt176、Bt11和GA21。
在质粒标准物质研制过程中,食品综合研究所主要构建质粒分子,NIPPON公司负责质粒DNA的纯化和分装,质粒标准物质的均匀性、稳定性等测试主要由食品综合研究所完成。
质粒标准物质的量值主要是以质粒DNA的质量和转化因子(Cf,conversion factor)表示的,需要通过多家实验室的实验验证进行确定。
(二)转基因产品检测技术方法研制11月17-18日,听取了日本国立理化研究所、农林水产省生物资源研究所关于转基因大豆、玉米的定量PCR检测技术方法、检测技术数据库等专题报告。
日本农林水产省和厚生省各有1个实验室开展转基因生物检测方法的研究,特别是对于非法未知转基因产品的检测方法十分关注。
在前几年,他们主要研究新的转基因植物的检测方法,但随着公司提供的检测方法日益完善,日本主要采用公司提供的研究方法,进行验证后采用,上升为国家标准。
同时,也将自己研发的一些检测方法上升为ISO标准。
(三)转基因安全管理11月19日上午,听取了筑波大学基因研究中心Hiroshi kamada主任关于日本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报告,就日本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规体系、评价内容、释放后监管等内容进行了交流,实地考察了转基因水稻、桉树的试验温室、网室。
11月18日,听取了农林水产省生物资源研究所关于转基因水稻研发的专题报告,就药用转基因水稻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交流。
日本按照卡塔赫纳法规(日本根据卡塔赫纳议定书制定)对转基因生物进行环境安全评价,该法规主要由农林水产省负责实施,厚生省、文部省、环境省、财务省等按照职能分工分别负责相关事宜。
评价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隔离条件下的试验,相当于我国的中间试验阶段;第二阶段是开放环境下的栽培,获得批准后可申请用作食品和饲料。
评价的内容主要有:转基因生物的生存竞争能力,主要考虑转基因植物对野生植物的竞争性,例如营养、光照、生活环境和对生长的影响;转基因生物产生有害物质对野生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转基因生物和野生近缘种的基因漂移。
第一阶段,目前已审批了用于科学研究的耐盐桉树(2个品种、6个转化事件)和耐紫外光水稻的8个转化事件,用于商业化用途的水稻、大豆、玉米、棉花、康乃馨、玫瑰、杨树、常绿草、甜菜等67个转化事件,转基因微生物3个,转基因动物65个。
第二阶段,已审批用于商业化用途的水稻、玉米、大豆、苜蓿等87个转化事件,转基因疫苗2个。
日本各个地方也有一些地方法规,有可能造成农林水产省审批环境释放的转基因生物在有些地方不能种植。
如截止2010年7月16日,日本已批准了商业化用途但没有商业化种植的转基因作物有3种,分别是大豆、玉米、水稻,包括20个转化事件。
农林水产省和内阁办公室食品安全委员会依据《转基因饲料安全评价指南》和《转基因饲料添加剂安全评价指南》对饲料和饲料添加剂进行安全评价。
内阁办公室食品安全委员会实施风险评估,并向农林水产省提供技术建议、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农林水产省负责受理、审批安全评价申请,并向内阁办公室食品安全委员会进行技术咨询、与公众进行信息交流。
评价的重点是,与传统对照物相比转基因饲料表达新蛋白对家畜的毒性,以及转基因饲料表达新蛋白在家畜体内变为有害物质的可能性。
厚生省和内阁办公室食品安全委员会依据《转基因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安全评价指南》对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实施安全评价,评价程序和转基因饲料以及饲料添加剂基本相同。
评价内容主要有:受体植物的安全性、外源基因的特性、新表达蛋白的特性、新表达蛋白的安全性、转基因食品的营养变化和加工过程。
目前,已完成了玉米、棉花、油菜、大豆等126个转化事件和7种添加剂的食用安全评价。
(四)转基因水稻研发11月16日,听取了日本东京大学关于转基因水稻发育调控、基因克隆的专题报告,11月18日,听取了日本农林水产省先端技术研究所吴健忠副主任关于水稻起源的专题报告,并就转基因水稻功能基因组测序、基因克隆、表达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日本在转基因水稻研发方面具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功能基因组的研究取得了较大成就。
农林水产省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是日本主要的转基因水稻研究单位,其主要以药用转基因水稻研究为主,目前在转IL10基因水稻、转CTB基因和过敏源基因水稻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研究成果,其中转IL10基因水稻将会在1-2年后正式批准进入应用,转CTB基因和过敏源基因水稻也正在1期和2期临床评价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将药用或功能性的转基因水稻列为药品类,主要由日本药物及医疗器械管理局(PMDA)负责审批和监管。
三、主要收获(一)日本转基因生物标准物质研制定位明确,要求异常严格日本标准物质的研制主要着眼于满足国内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的需要,没有将研发的产品用于国际销售。
在研制形式,由于质粒标准物质不受季节、地域等环境条件的影响,主要侧重于质粒标准物质的研制。
日本标准物质研制无论在实验室布局设计上,还是在研磨、DNA提取等主要实验环节上都异常严格。
虽然日本农林水产省食品综合研究所生产转基因标准物质的场所非常小,仅仅只有不到400平方米,但是其设施水平非常先进,而且所有的软硬件条件都是围绕标准物质生产而展开,从而能够保证生产的标准物质的质量。
但是,日本目前研制转基因标准物质种类较少,是否能够完全满足国内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需要尚需探讨,且在量值确定方面也有需进一步完善的余地,如对转化因子cf值引入尚有疑问。
(二)转基因生物检测方法研究主要侧重于非法释放转基因生物的筛查在访问中,我们了解到,日本政府对于已经批准商业化的转基因品种并不继续进行监管,而将工作的重点维持在未批准的转基因品种中。
在这些工作中,随时可能发现未获得批准的转基因产品。
与已获得批准、有信息的转化事件相比,未获批准的转基因产品可能有更大的潜在危害,但也更难于检测。
加强筛查元件检测技术的研究,是日本政府防范非法释放转基因生物的重要技术手段。
(三)转基因生物实验室安全控制十分规范,温室种植管理近于苛刻。
日本制定了比较完善的转基因生物研究和产业化过程的安全管理措施,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管理。
例如基因生物种植环境隔离要求非常严格,在所有涉及转基因生物研究的空间、仪器和温室都有明确的标识,同时有专门的用于转基因和非转基因生物种植的温室。
日本各个从事转基因生物研究的实验室、研究所和大学都非常严格的遵守本国制定的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法规。
如东京大学就专门制定了《东京大学转基因生物使用实施规则》,规定了学校职责任务、安全管理委员会的设置、试验研究项目的审查、教育培训与健康管理、实验室管理措施和应急预案。
学校成立专门的委员会协同各学院委员会负责转基因生物研究项目的审查,并制定了与之配套的转基因生物安全控制措施确认申请书和转基因生物国内外转移程序。
东京大学农学生命科学院对实施细则进一步细化,制定了《东京大学农学生命科学院转基因生物使用实施规则》。
日本对于转基因生物温室的管理异常严格,有的近于苛刻。
在东京大学的转基因水稻实验温室中,不仅每个温室单独隔离设计,而且温室内部设置了缓冲、风淋设施,接近国内P3实验室控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