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真伪鉴别

合集下载

黄精年份鉴别标准(一)

黄精年份鉴别标准(一)

黄精年份鉴别标准(一)
黄精年份鉴别标准
简介
•黄精(Scientific name:Polygonatum sibiricum)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黄精年份鉴别变得愈发重要。

•本文将介绍黄精年份鉴别标准,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鉴别黄精的年份。

黄精年份鉴别标准
1. 外观特征
•长度:黄精的长度越长,年份越老。

•粗细:黄精的粗细度也可用于判断年份。

细长的黄精一般为较新的;而粗壮的黄精则往往是较老的。

•颜色:年份越老的黄精,颜色越深。

新鲜黄精一般呈浅灰黄色,而老黄精呈深棕色。

2. 节部形状
•年份较新的黄精节部相对饱满,形状规整;
•而年份较老的黄精常常有明显的节部空心和龟裂现象,形状不规则。

3. 质地特点
•年份较新的黄精质地较韧;
•年份较老的黄精质地较硬。

4. 香气
•新鲜黄精带有清香的味道;
•而老黄精则呈酸臭气味。

5. 参考市场价格
•一般来说,年份较老的黄精价格相对较高。

结论
•黄精年份鉴别主要从外观特征、节部形状、质地特点、香气和参考市场价格等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以上列举的标准仅供参考,而实际鉴别还需结合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黄精的年份鉴别方法,提高对黄精市场的判断能力。

*请注意:本文所提供的信息仅供参考,鉴别黄精年份时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帮助。

跟我学中药——熟地、生地、制黄精怎么区分

跟我学中药——熟地、生地、制黄精怎么区分

跟我学中药——熟地、生地、制黄精怎么区分
生地、熟地、制黄精三种饮片都是黑色的,都有甜味。

其中生地价格最低,制黄精价格最高。

有人用生地片冒充熟地片和制黄精片,不仔细看还真容易上当。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做个仔细介绍:
用生地冒充的熟地
此饮片表面也是纯黑色,折断一看不对了,外层黑色,中间多呈棕红色甚至棕黄色,这是生地断面常见的情况(熟地断面应与表面一样黑)。

鼻嗅是生地气,口尝甜中带苦有土腥气,也是生地的气味(熟地甜中微酸无土腥气)。

可能是将生地切成片,用蒸熟地的蒸锅水中浸透,再烘干制成的。

生地、熟地虽然来源相同,但是功效截然两样。

生地是寒性的凉血药,熟地是温性的补血药。

用生地制熟地必须蒸透,这是祖先千百年的经验,药典也这样规定,没有根据擅改制法就是造假。

用生地冒充的制黄精
粗看生地片和制黄精片都是黑的、不规则的、略卷曲的,我们三招之内就断定谁是谁非。

①看颜色:制黄精是蒸黑的,里外都应该一样黑;生地是烤黑的,中心部往往没全黑。

②看纹理:制黄精属单子叶植物,切面和折断面都可见有散在的“筋脉点”(维管束),生地是双子叶植物,没有这样的纹理。

③尝味:制黄精纯甜,生地甜苦相兼。

制黄精炮制有将就
现在有不少制黄精不按传统的九蒸九晒加工,甚至连蒸都不蒸,用熟地蒸锅水或其他黑色液体浸泡再烘干。

这样的饮片外黑里不黑,可凭筋脉点和甜味鉴别。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黄精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黄精

中药材品种数据系列之:黄精概述:别名: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黄精是我国常用的中药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f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

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黄精温补平补,且蒸煮后,除去涩感,味道甜,所以很多人用黄精泡茶泡酒或煲汤,每天吃一点,用于补气健肾。

有关黄精的记载始见于《名医别录》其性味甘、平,归脾、肺、肾经,具补肾益精、滋阴润燥之功,用于滋补强身和治疗肾虚精亏,肺虚燥咳以及脾胃虚弱之证。

黄精属植物在全球分布很广,大约有40多种,我国约有31种,分布于全国各地,野生资源有限,但适应性较差、生境选择性强,主产于河北、内蒙古、陕西、云南等省区。

基源鉴定: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根状茎近圆柱形或近连珠状,结节有时作不规则菱状,肥厚,直径1-3厘米。

茎高1-3米,顶端作攀援状。

叶轮生,每轮3-10枚,条形、条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6 -20(-25)厘米,宽3-30毫米,先端拳卷。

花序具(1-)2-4(-6)花,总花梗下垂,长1-2厘米,花梗长0.5-1.5厘米,苞片膜质,微小,通常位于花梗下部;花被粉红色,长18-25毫米,裂片长3-5毫米;花丝长3-5毫米,丝状或两侧扁,花药长4-6毫米;子房长4-6毫米,花柱长(8-)10-14毫米。

浆果红色,直径1-1.5厘米,具7-12颗种子。

花期3-5月,果期9-10月。

根状茎也作黄精用。

本种变异相当大,在我国标本中,花丝可由短而扁至长而成丝状,但这种变异与其它性状的分化和地理分布上均无相关连,因而不足以作为区分种的特征。

中药鉴定黄精鉴定

中药鉴定黄精鉴定

中药鉴定黄精鉴定
黄精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补肝益肾、养心安神、清热解毒
等功效。

在中药鉴定方面,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帮助鉴别黄精:
1. 外观特征:
黄精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呈长圆锥形,黄褐色或棕褐色,表面具有
深浅纵棱纹。

质地坚硬,断面平滑或有细小横纹。

茎呈圆柱形,稍扭曲,表面暗绿或暗紫色,有细纵棱纹。

叶片互生,披针形到披针状披
针形,边缘有绝缘状锯齿。

花呈顶生圆锥花序,分支密生,花冠黄绿
色或紫绿色。

2. 气味和味道:
黄精具有特殊的气味,味辛、微苦。

3. 理化鉴定:
黄精的化学成分较为复杂,主要含有皂甙、多糖、黄酮、黄精酸等。

可以通过常规的理化性质鉴定,例如煎剂的颜色、溶解性、挥发性等。

4. 显微鉴定:
通过显微镜观察黄精的组织结构,可以鉴别其真伪。

黄精的根茎中有
明显的维管束,木质部的细胞壁呈黄色或红褐色,且具有纹孔。

以上是黄精的一些鉴定方法,但请注意,鉴定中药材最可靠的方
式是通过专业的机构或人员进行实验室分析和判定。

使用中药材时,
请务必选择正规渠道购买,以确保药材的品质和安全性。

黄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黄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规程目的:建立一个中药饮片原药材检验标准操作程序,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适用范围:中药原药材。

责任人:质量保证部主任、质量控制部主任、化验员。

标准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安徽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

内容:1、性状取本品适量,放入白瓷盘中,用眼观察,可见以下性状特征:大黄精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结节长可达10cm以上,宽3~6cm,厚2~3cm。

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环节,有皱纹及须根痕,结节上侧茎痕呈圆盘状,圆周凹入,中部突出。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淡黄色至黄棕色。

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鸡头黄精呈结节状弯柱形,长3~10cm,直径0.5~1.5cm。

结节长2~4cm,略呈圆锥形,常有分枝。

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半透明,有纵皱纹,茎痕圆形,直径5~8mm。

姜形黄精呈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

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直径0.8~1.5cm。

味苦者不可药用。

2、鉴别主要使用仪器:电子分析天平、电子显微镜、紫外光灯等。

2.1显微鉴别:2.1.1 试液配制2.1.1.1水合氯醛试液:取水合氯醛50克,加水15毫升与甘油10毫升使溶解,即得。

2.1.1.2 甘油醋酸试液:取甘油、50%醋酸及水各等份混匀,即得。

2.1.1.3 稀甘油:取甘油33毫升,加水稀释至100毫升,再加樟脑一小块或液化苯酚1滴,即得。

2.1.2 供试品制备2.1.2.1 取本品10g,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搅拌均匀,置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加稀甘油数滴,搅拌均匀,分装2~3片,加盖玻片,即得。

2.1.2.2 取研细的粉末少量置载玻片上,加甘油醋酸试液,搅拌均匀,加盖玻片,即得。

2.1.2.3取研细后取少量粉末,置载玻片上,滴加水搅拌均匀,同时滴加少许稀甘油,加盖玻片,即得。

2.1.2.4横切面制备:取供试品欲观察部位,经软化处理后,用徒手切片法切成10~20μm的薄片,选取平整的薄片置载玻片上,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后,在酒精灯上加热透化,并滴加稀甘油,盖上盖玻片。

常用中药黄精

常用中药黄精

常用中药黄精黄精为常用中药。

始载《名医别录》列为上品。

植物来源较多,商品分鸡头黄精和姜形黄精两种。

1、鸡头黄精来源: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黄精和少数热河黄精以及狭叶黄精等的干燥根茎。

多为野生,亦有栽培。

产地:主产于华北地区,此外东北三省以及山东、河南、陕西等亦有生产。

采集加工:春秋两季均可采挖,挖出根茎,洗净泥土,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晒2~3天,至表面稍干,内部变软,用特制笼筐轻撞一遍,撞去外层薄皮,并使柔软,再边晒边用手揉搓3~5遍,使成半透明状,用后晒干,再撞一遍,使用表皮光亮即成。

性状鉴别:呈不规则的圆锥形或圆柱形,一端膨大,常有1~数个粗短的突起火小分枝,形似鸡头,并有1~3个茎基疤痕,呈圆点状,形似鸡眼。

长3~10厘米,直径粗端1~2.5厘米,细端5~8毫米。

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半透明。

全体有细纵皱纹及较明显的波状环节纹。

须根痕呈状突起,多集于膨大部分。

质硬,未完全干燥者质柔韧,易折断,断面单棕色,角质样,可见多数散在黄色维管束小点。

气微,味微甜美,有粘性。

2、姜形黄精来源:为百合科黄精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长叶黄精多花黄精以及卷叶黄精等的干燥根茎。

有野生、有栽培。

产地:主产于贵州、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安徽、浙江、广东、广西,此外甘肃、青海等地亦产。

采集加工:全年均可采挖,挖回根茎,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净泥土,放在蒸笼内加水蒸煮,至显油润取出,晒干或烘干即成。

性状鉴别:呈不规则的结节块状,略扁平似姜形,长3~10厘米,宽2~4厘米,厚1~2厘米。

表面土黄棕色,粗糙,有不规则的皱纹,地上茎痕呈圆盘状,常凹陷。

须根多呈疣状突起,全体均有分布。

节明显,呈隆起的波状环形。

余与鸡头黄精同。

以上两种黄精均以根茎肥大,色黄白,断面角质,光亮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生物硷、淀粉、醣等。

药理作用:1、滋补强壮作用。

2、抑菌。

对伤寒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石膏样毛发癣菌、柯氏型表皮癣菌等均有抑制作用。

此外,黄精对豚鼠的实验结核病有显著疗效,能明显改善健康状况。

制黄精的真假鉴定方法

制黄精的真假鉴定方法

制黄精的真假鉴定方法目前药店卖的制黄精多为切片,众所周知,切片就易掺假,因为原药材形状看不到了,尤其是制黄精,颜色乌黑,难以分辩。

黄精切片后,其最明显的特征“结疤”就看不到了,看见上图的九制黄精“结疤”没有?要是切片了,就无法看到,所以容易掺假,通常掺假是用山楂、红薯等制作成假黄精片,颜色都是乌黑,外表很难鉴别,区分就得靠口感了,山楂味道发酸,还能感觉出来,但红薯干味道和黄精差不多,很难分别。

所以,购买制黄精,最好买整个的,不要买切片的,买整个自己回去切片也很容易,制黄精质地柔软,很容易切。

因为黄精必须蒸煮晒干7,8次以上,颜色才会自然发黑,所以一些商家就采用人工上色的方法来使黄精变黑。

人工上色,如果采用黑豆一起熬煮,那还可以,但也得蒸晒5,6次才行。

于是一些商家就加焦糖色素,也就是做酱油用的,很容易就变黑,还发亮!可怕的是个别黑心商人不惜在炮制的时候加化学物品,比如硫酸亚铁,更容易变黑。

你买到制黄精后,不妨看下切片上有没有粉末一样的东西,拿一点泡开水喝茶看看,是否掉色,如果水色泛黑,那就不要喝了。

正品的制黄精不管是整个还是切片,泡开水是不可能水变黑色的,而是水色发黄,跟泡茶一样,水的味道也是糯甜宜口的,如果水味发酸或发苦,那也不用喝了,不是假货就是劣货。

所以:九制黄精的鉴别主要为三:1、看:A,根块上看有没有结疤,有是正品,无是假货B,看黄精上有没有黑糊糊一样的东西,有就是加了粉上色的注意:正品九制黄精表皮脱落,看上去也是一些黑渣渣,但如果把正品九制黄精再蒸一下,摸起来手上就没有黑色或黑渣,但上过粉的黄精再怎么蒸都有粉渣2、泡:用开水泡,如果水色发黄为正品,水色发黑为假货或劣品3、尝:正品制黄精味道糯甜,入口无渣,假货或劣品味道发苦或发酸,或甜味太腻(陈年旧货上糖精)最后归纳,最好的方法就是买整个,整个的造假难度太大,因为黄精上面的“结疤”还真没法人工搞出来!这是黄精独一无二的特征!。

黄精药材检验操作规程

黄精药材检验操作规程

黄精药材检验操作规程黄精是一种常用的药材,具有滋补益气、健脾开胃、补中益气、健脑安神的功效。

为了确保黄精药材的质量,需要进行相应的检验操作。

下面是黄精药材检验的操作规程,详细介绍了每个检验步骤:一、外观检验1. 观察黄精的外观特征,应呈圆柱形状,表面较光滑,具有清晰的纵向纹理。

2. 检查黄精的颜色,应呈黄色或浅黄色,颜色均匀。

3. 检查黄精的质地,应坚硬而有弹性,不易被捏碎。

二、气味检验1. 闻取黄精的气味,应具有特殊的香气,无刺激性气味。

2. 若出现任何腐败、霉变或异味,说明黄精可能受到污染。

三、杂质检验1. 取黄精样品一定量,进行目视检查,观察是否有杂质存在。

2. 若发现有昆虫、毛发、石子等杂质,说明黄精可能受到污染。

四、含水量检验1. 称取一定量的黄精样品,记录其质量为m1。

2. 将黄精样品置于110℃恒温干燥箱中烘干至质量不再变化。

3. 取出样品,冷却至室温,并记录质量为m2。

4. 含水量(%)=(m1 - m2)/ m1 × 100。

五、挥发油含量检验1. 取一定量的黄精样品,装入蒸馏器中。

2. 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用水蒸汽进行蒸馏,直至试样完全蒸馏干燥。

3. 将蒸馏出的挥发油收集,待其冷却后称重,记录质量为M1。

4. 挥发油含量(%)=(M1 / 试样质量)× 100。

六、总灰分检验1. 取一定量的黄精样品,研磨成粉末。

2. 将黄精粉末置于前已预称重的坩埚中。

3. 将坩埚与样品置于灼热的电炉上加热,直至样品完全燃烧殆尽。

4. 将坩埚取出,冷却至室温,在称重。

5. 总灰分(%)=(灰分质量 / 样品质量)× 100。

七、化学成分检验1. 进行黄精样品的化学成分定性检验,如检测其中是否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类化合物。

2. 进行黄精样品的化学成分定量检验,如测定其中黄酮类化合物和多糖类化合物的含量。

以上是黄精药材检验操作规程的详细内容,通过按照这个规程进行黄精药材的检验操作,可以确保黄精的质量符合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精真伪鉴别(2-241)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d.或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的干燥根茎。

按形状不同,习称“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干燥。

【性状】大黄精呈肥厚肉质的结节块状,结节长可达10cm以上,宽3~6cm,厚2~3cm。

表面淡黄色至黄棕色,具环节,有皱纹及须根痕,结节上侧茎痕呈圆盘状,圆周凹入,中部突出。

质硬而韧,不易折断,断面角质,淡黄色至黄棕色。

气微,味甜,嚼之有黏性。

鸡头黄精呈结节状弯柱形,长3~10cm,直径0.5~1.5cm。

结节长2~4cm,略呈圆锥形,常有分枝。

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半透明,有纵皱纹,茎痕圆形,直径5~8mm。

姜形黄精呈长条结节块状,长短不等,常数个块状结节相连。

表面灰黄色或黄褐色,粗糙,结节上侧有突出的圆盘状茎痕,直径0.8~1.5cm。

味苦者不可药用。

【鉴别】本品横切面:大黄精表皮细胞外壁较厚。

薄壁组织问散有多数大的黏液细胞,内含草酸钙针晶束。

维管束散列,大多为周木型。

鸡头黄精、姜形黄精维管束多为外韧型。

多花黄精Polygonatum cyrtonema Hua
粉末淡黄色。

气微,味甜。

1.表皮细胞垂周壁稍增厚,略波状弯曲,气孔类圆形。

2.导管网纹或梯纹导管。

3.草酸钙针晶多成束或单个散在。

偏光镜下呈亮橙黄色。

性状鉴别
(1)黄精根茎结节状。

一端粗,类圆盘状,一端渐细,圆柱状,全形略似鸡头,长2.5-11cm,粗端直径1-2cm,常有短分枝,上面茎痕明显,圆形,微凹,直径2-3mm,周围隐约可见环节;细端长2.5-4cm,直径5-10mm,环节明显,节间距离5-15mm,有较多须根或须根痕,直径约1mm。

表面黄棕色,有的半透明,具皱纹;圆柱形处有纵行纹理。

质硬脆或稍柔韧,易折断,断面黄白色,颗粒状,有企多黄棕色给管束小点。

气微,味微甜。

(2)多花黄精根茎连珠状或块状,稍带圆柱形,直径2-3cm。

每一结节上茎痕明显,圆盘状,直径约1cm。

圆柱形处环节明显,有众多须根痕,直径约1mm。

表面黄棕色,有细皱纹。

质坚实,稍带柔韧,折断面颗粒状,有众多黄棕色维管束小点散列。

气微,味微甜。

(3)滇黄精根茎肥厚,姜快状或连珠状,直往2-4cm或以上,每一结节有明显茎痕,圆盘状,稍凹陷,宜往5-8mm;须根痕多,常突出,宜径约2mm。

表面黄白色至黄棕色,有明显环节及不规则纵皱。

质实,较柔韧,不易折断,断面黄白色,平坦,颗粒状,有众多深色维管束小点。

气微,味甜,有粘性。

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1)黄精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有的部位可见4-5列木栓化细胞。

皮层较窄,内皮层不明显。

中柱维管束散列,近内皮层处维管束较小,略排列成环状,向内则渐大,多
外韧型,偶有周木型。

薄壁组织中分布有较多的粘液细胞,长径37-11μm,短径20-50μm,内含草酸钙针
晶束。

(2)多花黄精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局部可有木栓
组织。

皮层明显。

维管束多散列,外韧型,偶见周木型。

粘液细
胞大形,长径50-140μm,短径25-50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

(3)滇黄精表皮细胞1列,外被角质层,有时局部有4-5列木栓细胞。

维管束散列,周木型,少见外韧型。

有粘液细胞,长径36-110μm,短径20-66μm,内含草酸钙针晶束。

黄精药材
真品鸡头黄精外形呈不规则圆锥状,头大尾细,形似鸡头,故习称鸡头黄精,分枝少而短粗,长3~10厘米,表面黄白色或灰黄色,半透明,全体有细皱纹及隆起呈波状的环节,地上茎痕呈圆盘状,中心凹陷,根痕多呈点状突起,分布在黄精全身或多集生于膨大部分。

干燥后质硬,易折断,断面淡棕色,呈半透明角质样或蜡质状,并有多数黄白色小点;气微,闻之无臭,口尝味甜,嚼之有黏性。

伪品湖北黄精外形呈连珠状,长2~3.5厘米,明显比正品短,外表为黄棕色,具有不规则较粗的
皱纹,质硬,不易折断,断面较平坦,不具有角质样或蜡质状,散在有多数椭圆形棕色小点;闻之亦气微,但口尝味甜而带苦头,嚼之也不粘口。

除湖北黄精为伪品外,还有马钱科植物胡蔓藤与黄精相似,称为钩吻,蔓生,惟茎不紫,花不黄为异,叶头极尖而根细,其根、茎、叶都有剧毒,《雷公炮炙论》载:“凡使黄精,勿用钩吻,真相似,只是叶有毛钩子二个是别认处,若误服,害人。

”采集和使用时要仔细辨别,以免误服中毒。

混淆品种
常见的主要有长叶假万寿竹(Disporopsis longifolia Craib)、假万寿竹(Disporopsis fusco-picta Hance)的根状茎,误作黄精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