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初报

合集下载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试验水稻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主要害虫之一,其寿命短,繁殖繁快,容易引发水稻产量下降。

为了防治水稻二化螟,农业科技专家们开发了多种不同的药剂。

本试验旨在比较不同药剂对水稻二化螟防治效果。

实验方法:1. 实验资材:水稻二化螟、大米饭、防治药剂。

2. 实验设计:将水稻二化螟放在已经煮熟的大米饭中。

分别使用甲、乙、丙、丁四种药剂对水稻二化螟进行防治。

分别观察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和96小时防治效果。

3. 实验步骤:(1)将已经煮熟的大米饭放在实验盘中,找出7-10只水稻二化螟并放在饭中。

(2)每个实验组使用不同的药剂进行防治。

甲组使用氨基甲酸,乙组使用苏丹红,丙组使用食盐,丁组使用清水。

(3)将配制好的药剂滴入实验盘中。

每个药剂滴入的数量相同。

(4)观察实验盘中水稻二化螟情况,记录防治效果。

实验结果:在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和96小时时,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如下:(1)甲组:在24小时后,水稻二化螟死亡率为60%;在48小时后,死亡率为70%;在72小时后,死亡率为80%;在96小时后,死亡率为90%。

实验分析:从实验结果来看,甲组药物防治效果最好,丁组则没有任何防治效果。

氨基甲酸的防治效果最好,可以有效地杀灭水稻二化螟,其次是苏丹红和食盐,但效果相比氨基甲酸要差很多。

同时,丁组作为对照组,也验证了实验方案的可靠性。

结论:本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时,氨基甲酸具有最好的防治效果。

在实际生产中,应注意使用适当药剂,并根据现实情况进行合理施药。

同时,本试验只是简单的室内实验,实际生产中应结合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

几种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初报

几种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初报

几种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初报摘要:为了筛选防治水稻二化螟高效农药,对几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10%四氯虫酰胺SC和20%氯虫苯甲酰胺SC对二化螟田间杀虫效果分别为91.51%~94.92%、91.51%~94.82%,对水稻安全,保穗效果分别为89.47%~94.59%、89.47%~93.78%,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农药;二化螟;防治效果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害虫。

近年来,随着冬、春季节气温的偏高以及耕作制度的改变,该虫发生危害程度有加重的趋势,未防或防治不力的田块枯心或白穗率一般可达2.5%-6.0%,高的可达15%以上,对水稻生产构成重大威胁。

目前农资市场农药品种繁多,防效不一,为筛选防治二化螟的高效农药,笔者进行了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三唑磷在水稻田间的药效对比试验,为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防治手段。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作物为杂交稻两优287、岳优293和丰源优299。

防治对象为二化螟。

试验在武汉市江夏区法泗街菱米村和庆丰村进行,6月中下旬浸种,7月中下旬人工抛秧,长势中等偏上,生长较一致。

试验地为低湖田,土质为沙壤土,pH 6.5左右,有机质2.5%左右。

1.2方法1.2.1试验处理①10%四氯虫酰胺SC(中国中化集团公司),30 mL/667 m2;②20%氯虫苯甲酰胺sc(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10 mL/667 m2;③20%三唑磷EC(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120 mL/667m2;④空白对照CK(喷清水)。

另外,试验区加用了防病的杀菌剂及防稻飞虱的杀虫剂,杀菌剂为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生产的爱可(20%烯肟,戊唑醇)+伴侣(20%戊唑醇),每667 m2用量20 mL+20 g,使用剂量为1包/15 L水:防稻飞虱杀虫剂为江苏克胜集团公司生产的25%吡蚜酮WP,每667 m2用量20 g。

10%丙溴磷·杀螟硫磷乳油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10%丙溴磷·杀螟硫磷乳油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初报
表2 供试药剂防效调查
淦 鑫2 3 0。
13 试验地 点 .
试 验 于2 1 年5 1 0 0 月2 日在江 西 省万 载县 罗城 镇南 垣村 水 稻 高产创 建 区进 行 。 施药 时天 气状况 为 晴 , 东风 2—3 偏
表1 供试药剂旋用量 (/ 7 g 6m ) 6 A 1 %丙溴磷 ・ 螟硫磷 乳油 6 。 0 杀 0 A 1 %丙溴磷 ・ 0 杀螟 硫磷 乳油 8 O A 1 % 溴磷 ・ 0 丙 杀螟 硫磷 乳油 1 0 0
A 1 % 溴磷 ・ , 0 丙 杀螟硫 磷乳 油
6 0
8 0


A 1 %丙溴 磷 ・ 0 杀螟硫 磷乳 油 1 0 0
1 0 2 O
试 验 结 果 显 示 ,0 1 %丙 溴 磷 ・ 螟 硫 磷 乳 油6 7 杀 6 m 用 制 剂6 、 0 1 0 防 治 水 稻 二 化 螟 的 防效 分 别 为7 .3 0 8 、0g 19 %、
1%丙溴磷 ・ 0 杀螟硫磷 乳油( 西禾泰 农业有 限责任公 广 司 出售 )2 %丙 溴磷 ・ 、5 辛硫磷乳 油( 江西 明兴农 药实业 有限 公 司出售 )2 %三 唑磷 乳油( 西东 乡三 友化 工有 限责 任 、O 江
公 司出售 ) 。 12 供试 品种 .
2 结 果与分析
试 验共设 5 处理 , 个 并用 喷 等量 清水 作 对照 , 区 面积 小 2 m , 理 间随 机排 列 , 复4 , 小 区供试 药 剂施 用 量 0 处 重 次 各
详见表 I 。 15 药效调 查 .
5 2 日当第 1 二化螟 2 月 1 代 龄高 峰期时 , 采用压 力背 负式
中图分 类号s 8 . 4 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 号1 0 - 1( 0 1 1 1 0 2 0 7 7 7 3 2 1 )1 - - 0 2 8

4种杀虫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试验初报

4种杀虫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试验初报

4种杀虫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试验初报邹雪玉【摘要】进行20%氯虫苯甲酰胺SE等4种药剂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和二化螟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0%氯虫苯甲酰胺SE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效最好,药后7d、14 d的杀虫效果及保叶效果分别为95.14%、69.31%及92.13%、76.57%,均高于其他药剂处理;240g/L氰氟虫腙SE对二化螟的防效最好,药后7d、14 d的杀虫效果及保苗效果分别为95.13%、92.59%及68.25%、92.48%,均高于其他药剂处理.建议每667 m2用药量20%氯虫苯甲酰胺SE 10 mL、240g/L氰氟虫腙SE 40 g.【期刊名称】《福建农业科技》【年(卷),期】2013(000)010【总页数】3页(P50-52)【关键词】水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杀虫剂;防效【作者】邹雪玉【作者单位】福建省长乐市植保植检站 350200【正文语种】中文稻纵卷叶螟、二化螟是长乐市水稻生产上的主要害虫。

稻纵卷叶螟为害造成水稻大面积卷叶白叶,一般卷叶率0.5%~8.0%,高的达13.0%;二化螟为害造成水稻大面积枯鞘、枯心、虫伤株、死孕穗和白穗,一般枯心 (白穗)率0.2% ~10.0%,高的达15.0%。

稻纵卷叶螟、二化螟在长乐市常同时发生,给水稻生产带来重大威胁。

为了筛选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的高效农药,笔者于2011年在玉田镇坑田村进行了20%氯虫苯甲酰胺SE等4种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的药效试验。

现将试验结果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在福建省长乐市玉田镇坑田村,为双季晚稻区冬闲田,土质为壤土,土壤肥力中等,排灌方便。

试验地总面积830 m2。

试验作物为晚稻,品种为499,6月26日播种,7月22日插秧,7月21日每667 m2基施碳酸氢铵50 kg,喷施除草剂丁草胺100 mL,8月8日追施尿素13 kg。

1.2 供试药剂20%氯虫苯甲酰胺SE(康宽,美国杜邦公司生产)、15%茚虫威EC(凯恩,美国杜邦公司生产)、240 g/L氰氟虫腙SE(艾法迪,巴斯夫欧洲公司提供)、48%毒死蜱EC(湖北省阳新县化工厂生产)。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试验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试验
本次试验旨在比较不同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共设置了五个处理,分别为对
照组、氟氯氰菊酯处理组、乙醇酮处理组、阿维菌素处理组和苯菌灵处理组。

试验方法:
1. 试验地点:本次试验在农田进行,试验地点位于南方地区。

2. 试验材料:水稻品种为晚籼稻,种植密度为每亩1.5万株左右;药剂为氟氯氰菊酯、乙醇酮、阿维菌素和苯菌灵。

3. 试验设计: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共设置了五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重复三次。


照组不进行处理,其他处理组进行药剂处理。

4. 试验时间:本次试验于水稻拔节期前后进行,选择天气晴朗无风的天气进行。

5. 试验方法:各处理组在药剂浓度和用量上均按标准使用。

对各处理组进行药剂喷
雾处理,每个处理组喷雾时间间隔为七天,喷雾三次,间隔时间相同。

6. 数据处理:观察水稻每株叶片被蛀食情况,并记录发生二化螟叶面积百分比以及
水稻产量。

试验结果:
经过实验比较,各处理组二化螟防治效果如下:
1. 对照组:在拔节期后发生的二化螟危害比较严重,导致百分之五十的叶面积被蛀食,产量减少了百分之三十左右。

结论:
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药剂防治效果排序为:阿维菌素处理组 > 乙醇酮处理组 > 苯
菌灵处理组 > 氟氯氰菊酯处理组 > 对照组。

阿维菌素处理组因其防治效果显著,可以作
为水稻二化螟防治的首选方法。

几种生物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总结

几种生物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总结

几种生物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总结邵永红Z h o n g f e i n o n g y a o 二化螟作为水稻种植活动中的常见虫害,对于水稻生长质量与产量都会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导致种植效益难以提高。

针对这一问题,种植人员在水稻生长发育期间要特别重视二化螟的防治工作。

生物药剂防治作为水稻二化螟的重要防控手段,常见药剂有甘蓝夜蛾NPV 悬浮剂、短稳杆菌悬浮剂、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等,本文主要内容分析了几种生物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希望能为我国水稻种植行业发展有所参考。

一、实验目的为明确生物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为生产上开展绿色防控提供依据,特开展此试验。

二、试验地点及防治对象该试验安排在金城社区金桥村三组一农户田中,水稻品种徽两优996,移栽时间6月14日。

水稻二代二化螟为此次实验的主要防治对象。

三、试验设计整个试验活动有5个处理,并且每个处理需要重复3次。

在试验中选择10m 2空白对照组与66.7m 2小区面积,将两个小组进行对比,在此过程中将各个小区进行随机排列,实验过程中应用到的药剂情况如下。

1、本次实验第一种药剂为新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提供的甘蓝夜蛾NPV 悬浮剂,规格为30亿PIB/毫升,在试验过程中药剂使用情况为80毫升/亩。

2、第二种药剂选择润宇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生产的100亿孢子/毫升短稳杆菌悬浮剂,每亩施放100毫升。

3、第三种药剂为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规格为16000IU/毫升,每亩需要施放400g ,绿源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提供。

4、第四种药剂为陶氏益农生产的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平均每亩施放10毫升。

5、空白对照四、施药时间及方法8月10日二代二化螟卵孵初期至盛期用药,种植人员在此阶段需要采用机械喷雾方式进行均匀喷洒,平均每亩喷药60斤。

五、调查方法1、安全性观察药剂喷洒过后需要对水稻安全情况分阶段进行观察。

2、调查方法:药剂喷洒过后的25天,等到水稻危害定型之后对其观察。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

几种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田间药效试验
噻虫 嗪水 分散 粒剂 1 5 0 g / h m 与 6 3 . 1 杀单・ 苏云可 湿性 粉剂 7 5 0 g / h m 防效 差异 性 不显 著 , 杀 虫效 果 相 当 ,
现 代 化总第 4 2 6 期)
・ 1 3 ・
几 种 药 剂 防治 水 稻 二 化 螟 田间药 效 试 验
揭 平路 , 衷 敬峰 , 朱 艳萍 。 刘佐 花 。 刘 建平 , 敖冬 梅
( 1 . 江西省万安县农业局 , 江西 万安 3 4 3 8 0 0 ; 2 . 江 西 省 万 安县 植 保 植检 站 )
丛, 调 查 枯心 率 , 计 算 防治效 果 。
1 . 3 数 据处 理与 分析
试 验 所得 数据 采用 E x c e l 软 件进 行统 计 , 利用 D P S软 件进 行方 差 分析检 验 。
2 试 验 结 果 与分 析
4 0 氯虫 苯 甲酰胺 ・ 噻 虫 嗪水分 散粒  ̄  ̄ 1 ] 1 5 0 g / h m。 、 6 3 . 1 9 / 6 杀单・ 苏 云可 湿性 粉剂 7 5 0 g / h m。 、 1 5 9 / 6 阿维 ・ 三 唑磷 乳油 1 5 0 0 mL / h m 防治 二化螟 , 施 药后 7 d防效分 别 为 9 3 . 4 O 、 9 1 . 8 9 、 7 1 . 7 O ; 4 0 氯 虫苯 甲酰胺 ・
1 试 验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试 验材 料 1 . 1 . 1 试验 作物 水稻 : 晚稻 , 品种 德农 1 0 8 。
1 . 1 . 2 试验 对 象
二 化螟 。
1 . 1 . 3 试验 药剂 4 0 氯 虫苯 甲酰胺 ・ 噻虫 嗪水 分散 粒剂 , 由先 正 达 ( 中 国) 投资 有 限公 司生 产 ; 6 3 . 1 杀单

几种常用化学药剂对浦江县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几种常用化学药剂对浦江县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几种常用化学药剂对浦江县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但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害虫的侵袭,其中二化螟是水稻上的一种常见害虫,严重威胁着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有效地防治水稻二化螟,人们常常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本文将对几种常用化学药剂对浦江县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是一种广谱杀虫剂,对多种害虫具有很好的杀虫效果,包括对水稻二化螟也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在浦江县水稻田中,使用氯氰菊酯可以有效地控制水稻二化螟的数量,减少对水稻的危害。

氯氰菊酯的使用方法一般是将其溶解在水中,然后喷洒在水稻植株上,也可以通过叶面喷雾的方式进行施药。

使用氯氰菊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优点是杀虫效果好、速度快,可以迅速将水稻田中的害虫数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降低对水稻的危害。

但是氯氰菊酯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长期使用会导致害虫对其产生抗性,同时也会对水稻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二、敌敌畏使用敌敌畏防治水稻二化螟的优点是杀虫效果持久,可以长时间内保持水稻田的相对清洁状态。

但是敌敌畏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三、拟除虫菊酯使用拟除虫菊酯防治水稻二化螟的优点是对水稻的安全性较高,不会对水稻产生明显的毒害,并且能够长期内保持水稻田的相对清洁状态。

但是拟除虫菊酯的价格较高,对于一些小农户来说可能难以承受。

氯氰菊酯、敌敌畏和拟除虫菊酯是目前浦江县水稻田中常用的化学药剂,它们在防治水稻二化螟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点和局限性。

在实际的防治工作中,需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害虫的严重程度来选择合适的药剂,并且要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避免对环境和人员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还应积极推广使用生物防治、生态防治等绿色的防治方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保障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几种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效果试
验初报
摘要:为了筛选防治水稻二化螟高效农药,对几种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

结果表明,10%四氯虫酰胺SC和20%氯虫苯甲酰胺SC对二化螟田间杀虫效果分别为91.51%~94.92%、91.51%~94.82%,对水稻安全,保穗效果分别为89.47%~94.59%、89.47%~93.78%,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农药;二化螟;防治效果
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害虫。

近年来,随着冬、春季节气温的偏高以及耕作制度的改变,该虫发生危害程度有加重的趋势,未防或防治不力的田块枯心或白穗率一般可达2.5%-6.0%,高的可达15%以上,对水稻生产构成重大威胁。

目前农资市场农药品种繁多,防效不一,为筛选防治二化螟的高效农药,笔者进行了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三唑磷在水稻田间的药效对比试验,为水稻二化螟的田间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和防治手段。

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概况
试验作物为杂交稻两优287、岳优293和丰源优299。

防治对象为二化螟。

试验在武汉市江夏区法泗街菱米村和庆丰村进行,6
月中下旬浸种,7月中下旬人工抛秧,长势中等偏上,生长较一致。

试验地为低湖田,土质为沙壤土,pH 6.5左右,有机质2.5%左右。

1.2方法
1.2.1试验处理①10%四氯虫酰胺SC(中国中化集团公司),30 mL/667 m2;②20%氯虫苯甲酰胺sc(杜邦中国集团有限公司),10 mL/667 m2;③20%三唑磷EC(江苏长青农化股份有限公司),120 mL/667m2;④空白对照CK(喷清水)。

另外,试验区加用了防病的杀菌剂及防稻飞虱的杀虫剂,杀菌剂为中国中化集团公司生产的爱可(20%烯肟,戊唑醇)+伴侣(20%戊唑醇),每667 m2用量20 mL+20 g,使用剂量为1包/15 L水:防稻飞虱杀虫剂为江苏克胜集团公司生产的25%吡蚜酮WP,每667 m2用量20 g。

1.2.2试验区设置试验分小区、大区和大面积应用3种形式。

小区试验面积60 m2,重复3次:大区试验两块田,面积分别为90、190 m2,不设重复;大面积应用试验23 345 m2,其中对照药剂面积各667 m2,空白对照区334 m2。

小区试验处理区间筑小埂(20-30cm)隔离,灌排水分开。

1.2.3施药方法和时间 2015年8月30日上午10:00-12:00喷药,二化螟正处在卵孵盛期,发生程度中等偏重。

喷雾药械为手动喷雾器,用水量45kg/667 m2。

喷药当日天气多云到晴,最低气温23℃,最高气温33℃,轻微北
风。

施药后第6、7、13、14、19、20 d遇雨,雨量分别为5.6、1.8、1.3、4.8、1.6、6.7 mm。

1.2.4调查方法及时间施药后18 d,调查整个处理区内白穗(包括枯孕穗)数,大区试验及大面积应用试验每处理平行跳跃式取样,调查200穗的螟害穗数,每处理随机取100株左右白穗(带根部的整株),带回室内剥查活虫,根据带虫率,推算处理区内残虫量。

1.2.5药效计算及统计分析计算杀虫效果和保穗效果。

白穗率=样本内白穗数/样本内有效穗数×100%,防效=(对照区虫量-处理区虫量)/对照区虫量×100%。

2.结果与分析
2.1安全性
药后不定期观察药剂的安全性,直至试验结束,均未发现试验田水稻有药害症状,表明试验药剂对水稻生长安全。

2.2杀虫效果
药后19 d药效调查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10%四氯虫酰胺sc每667 m230mL杀虫效果较好,其中小区试验田达94.92%,与20%氯虫苯甲酰胺sc每667 m2 10 mL防效(94.82%)相当,20%三唑磷EC每667 m2 120 mL防效为81.24%,杀虫效果明显低于10%四氯虫酰胺sc及20%氯虫苯甲酰胺sc处理。

大区试验田10%四氯虫酰胺sc防效分别为
93.85%、92.92%,20%氯虫苯甲酰胺sc防效分别为93.30%、91.51%,20%三唑磷EC分别为80.45%、83.49%:大面积应用试验田10%四氯虫酰胺sc防效分别为91.51%、94.03%,20%氯虫苯甲酰胺sc分别为92.45%、93.28%,两者防效相当,20%三唑磷EC每667 m2 120 mL防效分别为83.02%、82.84%,与小区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2.3保穗效果
试验地二化螟发生程度中等偏重,试验田空白对照白穗率达1.1%-1.9%。

由表1可知,每667 m2喷施10%四氯虫酰胺sc 30 mL及20%氯虫苯甲酰胺sc 10 mL防治二化螟保穗效果均较高,其中10%四氯虫酰胺sc小区、大区和大面积应用保穗效果达89.47%~94.59%,20%氯虫苯甲酰胺sc为89.47%~93.78%,两者效果相当。

而药剂20%三唑磷EC为79.19%-82.61%,显著低于上述两种药剂。

3.小结与讨论
应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三唑磷等防治水稻二化螟,对田间水稻生长安全。

四氯虫酰胺和氯虫苯甲酰胺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较好。

本试验表明,卵孵盛期用药,每667 m2施药10%四氯虫酰胺sc 30 mL和20%氯虫苯甲酰胺sc10 mL保穗效果高于20%三唑磷EC 120 mL处理。

综上所述,建议大面积综合防治水稻二化螟时可选
10%四氯虫酰胺sc和20%氯虫苯甲酰胺sc,用量分别为30 mL 和10 mL,施药时间在卵孵盛期或初期,每667 m2用水量不低于45 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