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能再生利用吗
混凝土的再生利用与资源化

混凝土的再生利用与资源化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因其强度高、耐久性好、施工简便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
然而,由于混凝土的制造需要消耗大量的天然资源,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弃混凝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因此,混凝土的再生利用与资源化已成为一个越来越受到重视的问题。
一、混凝土再生利用的方法混凝土再生利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破碎再生法破碎再生法是指将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再将其作为砼骨料或底基材料使用。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废弃混凝土的堆放量,还可以节约天然资源。
同时,将破碎后的混凝土作为骨料使用,还可以改善混凝土的物理性能,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
2.湿法再生法湿法再生法是指将废弃混凝土经过湿法处理,去除其中的泥土和杂质,再将其作为砼骨料使用。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质量,使其更加适合作为建筑材料使用。
3.热法再生法热法再生法是指将废弃混凝土进行热处理,使其产生裂纹和膨胀,然后再利用破碎或筛分的方法将其作为砼骨料使用。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但是对于废弃混凝土的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也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问题。
二、混凝土资源化的方法混凝土资源化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混凝土废弃物的回收利用混凝土废弃物包括废弃混凝土、混凝土制品的废品、混凝土施工中的废弃物等,这些废弃物都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如利用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再生,再将其用作骨料等。
2.混凝土的钢筋回收利用混凝土中的钢筋可以进行回收利用,对于一些大型建筑工程来说,钢筋的回收利用可以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
3.混凝土的粉煤灰回收利用粉煤灰是燃煤发电厂排放的一种固体废弃物,其中含有一定量的硅酸盐等物质,可以用于混凝土的制造中,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混凝土再生利用与资源化的优点混凝土再生利用与资源化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1.减少资源消耗混凝土再生利用和资源化可以减少对天然资源的消耗,节约能源。
2.减少环境污染混凝土再生利用和资源化可以减少废弃混凝土的堆放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混凝土的可再生利用与资源化

混凝土的可再生利用与资源化1. 引言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基础设施和道路建设中的建筑材料。
然而,在使用过程中,大量废弃混凝土产生,并且往往被视作废弃物。
然而,混凝土实际上具有可再生利用和资源化的潜力。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的可再生利用与资源化的方法和意义。
2. 混凝土的可再生利用方法2.1 混凝土碎石再利用混凝土可以通过碾碎和筛分的方式将其转变为混凝土碎石,用于再生骨料。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对天然骨料的需求,还可以减少废弃混凝土的堆放和处理成本。
2.2 混凝土的搅拌土利用混凝土也可以通过与土壤混合,作为搅拌土或填料在土地铺平或填塞过程中使用。
这种方法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并减少对天然土壤的需求。
2.3 混凝土回收再生利用混凝土可以通过混凝土破碎再生设备进行回收利用。
这种方法可以将废弃混凝土转化为可再生再利用的混凝土制品,如再生混凝土砖、再生混凝土板等。
这不仅减少资源浪费,还可以减少对天然材料的需求。
3. 混凝土的资源化利用3.1 混凝土的矿渣粉利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矿渣粉可以作为掺合料使用,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对水泥的使用量,还可以减少对天然矿物资源的需求。
3.2 混凝土的添加剂利用混凝土可以通过添加剂的方式改善其性能,如使用粉煤灰、矿渣粉等作为添加剂,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强度等特性。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对水泥的使用量,同时对其他工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
3.3 混凝土的能源回收利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热可以通过热能回收技术进行回收利用。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 混凝土可再生利用与资源化的意义4.1 减少资源浪费混凝土的可再生利用和资源化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建筑行业对土地、水、砂石等资源的需求。
4.2 降低环境影响混凝土的可再生利用和资源化可以减少废弃混凝土的填埋,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同时,资源化利用废弃物也可以减少其他工业废弃物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工程实践

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工程实践1. 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一种材料,但是随着建筑工程的增多,混凝土废弃物也越来越多。
这些废弃混凝土如果不进行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因此,对废弃混凝土进行资源化再生利用已经成为了一种必要的工程实践。
2. 废弃混凝土的处理方式废弃混凝土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填埋和资源化再生利用。
填埋是一种传统的处理方式,但是由于填埋场的数量有限,填埋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资源化再生利用成为了一种更加环保的处理方式。
资源化再生利用可以将废弃混凝土重新加工成新的建筑材料,比如再生混凝土、再生骨料等。
3. 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化再生利用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化再生利用主要包括两个过程:破碎和筛分。
破碎是将废弃混凝土进行碎石加工,将其加工成一定规格的骨料。
筛分是将碎石按照一定规格进行筛选,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再生骨料。
4. 废弃混凝土的再生混凝土应用再生混凝土是一种将废弃混凝土进行加工后再生的建筑材料,具有环保、节能、耐久等特点。
再生混凝土可以应用于路面、桥梁、隧道、地下工程等建筑领域,达到了节约资源和环保的目的。
5. 废弃混凝土的再生骨料应用再生骨料是一种将废弃混凝土进行碎石加工后再生的建筑材料,具有环保、节能、价格低廉等特点。
再生骨料可以应用于路面、路基、水泥制品、建筑混凝土等建筑领域,达到了节约资源和环保的目的。
6. 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工程实践针对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化再生利用,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实践措施:(1)对废弃混凝土进行收集和分类,将符合要求的混凝土进行资源化再生处理。
(2)建立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再生处理厂,对废弃混凝土进行破碎和筛分加工。
(3)将再生混凝土和再生骨料应用于实际工程中,验证其工程性能和环保效益。
(4)加强对废弃混凝土资源化再生利用的宣传和推广,形成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7. 结论废弃混凝土的资源化再生利用已经成为了一种必要的工程实践。
通过对废弃混凝土进行加工处理,可以得到再生混凝土和再生骨料,达到节约资源和环保的目的。
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建筑业的发展也日渐蓬勃。
然而,建筑废弃物的处理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特别是混凝土废弃物的处理。
传统的混凝土废弃物处理方式是填埋或堆放,这种方式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因此,混凝土再生利用被认为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本文将探讨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一、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技术1.混凝土碎石再生利用技术混凝土碎石再生利用技术是一种将废弃混凝土经过破碎和筛分后再利用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将混凝土废弃物转化为再生骨料,再利用于新的混凝土制品中。
该技术具有成本低、资源可持续利用等优点。
2.混凝土回收再生技术混凝土回收再生技术是一种将废弃混凝土经过筛分、洗涤、去除杂质等处理后,再利用于新的混凝土制品中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资源再利用、减少废弃物排放等优点。
3.混凝土添加剂再生利用技术混凝土添加剂再生利用技术是一种将废弃混凝土添加剂经过处理后再利用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将废弃混凝土添加剂再利用于新的混凝土制品中,从而减少资源浪费,保护环境。
二、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工程应用1.混凝土再生骨料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混凝土再生骨料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是一种将再生骨料加入路面材料中,以取代部分天然骨料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降低天然骨料的使用量,节约资源,同时也可以减少废弃混凝土的排放量。
2.混凝土回收再生在市政建设中的应用混凝土回收再生在市政建设中的应用是一种将废弃混凝土回收再生后再利用于市政建设中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同时也可以降低市政建设的成本。
3.混凝土添加剂在新建建筑中的应用混凝土添加剂在新建建筑中的应用是一种将废弃混凝土添加剂再生利用于新建建筑中的技术。
该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废弃物排放,同时也可以节约资源,降低建筑成本。
三、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1.质量问题废弃混凝土再生利用的质量问题一直是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混凝土结构的可持续发展

混凝土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引言:可持续发展是当今社会亟需关注的问题,它要求人们在满足现有需求的同时,并不妨碍子孙后代满足他们的需求。
建筑行业作为能源和资源消耗最为庞大的行业之一,其在可持续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混凝土结构作为建筑领域中的重要一环,其可持续性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结构的可持续发展,并讨论其在经济、环境和社会方面的影响。
1. 混凝土材料的可持续性混凝土是一种由水泥、砂、石料和水混合而成的材料。
它的主要优点在于耐久性和可塑性。
混凝土的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可再利用性:混凝土可以完全回收再利用,用于制作新的混凝土结构,有效减少资源消耗。
(2)长寿命:混凝土结构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相比其他材料,它们需要较少的维护和修复,从而减少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3)低能耗: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中仅消耗少量的能源,而且随着技术的进步,能源消耗量还在不断降低。
2. 混凝土结构对环境的影响(1)碳排放:混凝土的生产过程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然而,通过改进生产工艺,采用高效炉料和混合材料,可以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2)能源消耗:混凝土结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如空调、照明等。
通过提高建筑能效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可以减少对能源的依赖。
(3)资源消耗:混凝土结构的建造需要大量的原材料,如砂、石料等。
合理利用和管理这些资源,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3. 混凝土结构的经济价值混凝土结构在经济方面也具有一定的优势:(1)成本效益:相比于其他建筑材料,混凝土的生产成本相对较低。
(2)施工效率:混凝土结构易于施工,可以快速完成建筑项目,缩短工期,提高施工效率。
(3)投资回报率:由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低维护成本,建筑物的投资回报率通常较高。
4. 混凝土结构对社会的影响混凝土结构在社会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1)安全性: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和防火性能,可以提供安全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2)建筑美观:混凝土可以制作各种形状和表面装饰,提供多样化的建筑设计,丰富城市的景观。
混凝土构件的可再生利用研究

混凝土构件的可再生利用研究简介混凝土构件是建筑中常见的建材之一,其广泛应用给城市化进程带来了巨大便利,但其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二氧化碳排放。
因此,研究混凝土构件的可再生利用成为当今建筑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混凝土构件的可再生利用的方案和技术,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一、可再生利用方案1. 混凝土碎石的再利用混凝土碎石是混凝土构件拆除后产生的废弃物,它具有再利用的潜力。
可以将混凝土碎石破碎成不同粒度的骨料,再用于生产新的混凝土构件或用作道路基层材料。
2. 回收混凝土废弃物对于无法进行碎石再利用的混凝土废弃物,可以进行回收处理。
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将其中的水泥砂浆和钢筋等杂质分离出来,然后利用再生骨料和新的胶结材料重新制备混凝土构件。
3. 混凝土的矿物质再利用通过研究混凝土中的矿物质成分,可以将其中的一些矿物质进行分离和提取,在其他工业领域进行再利用,例如用于制造玻璃、陶瓷等产品。
二、可再生利用技术1. 破碎与筛分技术针对混凝土碎石的再利用,可以使用破碎机将混凝土碎石进行粗碎,然后使用筛分设备进行分级,得到不同粒度的骨料,以满足不同需求。
2. 物理与化学处理技术对于回收的混凝土废弃物,可以通过物理和化学处理技术将其中的杂质分离出来。
物理处理包括洗涤、筛分等,化学处理则主要是利用溶液对杂质进行脱除。
3. 矿物质提取技术矿物质的提取可以采用化学和热处理等方法。
通过化学反应或高温处理,将混凝土中的矿物质分离出来,得到可用于其他行业的原料。
三、可再生利用对环境的影响1. 减少资源浪费混凝土构件的可再生利用可以减少对天然资源的开采和消耗,降低了资源浪费的程度。
2. 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生产新的混凝土构件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并产生二氧化碳排放,而利用再生骨料进行生产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
3. 减少废弃物处理的难题废弃的混凝土构件通常需要进行大规模的处理和填埋,而可再生利用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减少了废弃物处理的难题和环境污染。
废弃混凝土利用方法

废弃混凝土利用方法
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建筑垃圾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
其中,废弃混凝土是建筑垃圾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其处理和利用一直是建筑行业关注的热点问题。
废弃混凝土虽然看似毫无用处,但其实可以被重新利用。
以下是一些废弃混凝土利用的方法:
1、再生骨料生产:将废弃混凝土经过破碎、筛选等工艺处理后,制成再生骨料。
再生骨料可以用于制作新的混凝土、水泥制品、道路硬化材料等。
2、垃圾填埋场覆盖层: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后,作为垃圾填埋场的覆盖层。
这不仅可以减少填埋场的占地面积,还可以减少填埋场对环境的污染。
3、道路基础层:废弃混凝土破碎后,可以用于道路基础层的建设。
这种利用方法不仅能够减少废弃混凝土的堆放量,还可以减少新的材料使用。
4、水泥制品生产:将废弃混凝土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制作水泥制品,如水泥预制板、水泥管道等。
5、固化剂生产:将废弃混凝土经过处理后,可以用于生产固化剂。
固化剂广泛应用于建筑、道路、机场等领域,可以提高基础层的强度和耐久性。
以上是几种常见的废弃混凝土利用方法。
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不仅可以降低建筑垃圾的数量,还可以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混凝土使用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新方法

混凝土使用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新方法混凝土是一种常见的建筑材料,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为了减少浪费和环境污染,使用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新方法成为了一种热门的研究方向。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使用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新方法,包括使用废旧混凝土、钢筋和粉煤灰等回收材料,以及采用新的生产工艺和技术。
1. 废旧混凝土的回收再利用废旧混凝土是混凝土生产和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废弃物,包括混凝土碎块、砖块、砂石等。
这些材料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用于生产新的混凝土材料。
具体的方法如下:1.1 破碎和筛分废旧混凝土需要进行破碎和筛分,以获取适合生产新混凝土的材料。
破碎可以采用机械破碎设备,如破碎机、锤式破碎机等。
筛分可以采用筛子、振动筛等设备,将破碎后的材料分为不同的粒度。
1.2 混合新材料将筛分后的废旧混凝土材料与新鲜的水泥、砂、石料等混合,以生产新的混凝土材料。
混合比例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要求和材料性能进行调整。
1.3 测试和质量控制生产的新混凝土材料需要进行测试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测试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密度、耐久性等。
2. 钢筋的回收再利用钢筋是混凝土中常用的增强材料,但是在拆除和改建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废弃钢筋。
钢筋的回收再利用可以减少浪费和资源消耗。
具体方法如下:2.1 切断和清理废弃钢筋需要进行切断和清理,以便回收再利用。
切断可以采用电动切割机、氧乙炔切割机等设备。
清理可以采用钢丝刷、清洗剂等方法。
2.2 加工和热处理回收的废弃钢筋需要进行加工和热处理,以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
加工可以采用钢筋加工设备,如弯曲机、卷曲机等。
热处理可以采用火热处理或者冷加工处理等方法。
2.3 重新使用经过加工和热处理的钢筋可以重新使用,用于生产新的混凝土结构或者其他工程。
重新使用前需要进行测试和质量控制,以确保其符合相关的标准和要求。
3. 粉煤灰的回收再利用粉煤灰是燃煤产生的一种废弃物,但是其具有一定的活性和水泥性能,可以用于混凝土的生产和建筑材料的制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能再生利用吗土木091 周骞 200911003113摘要:通过大量国内外文献分析与研究,对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和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可持续发展战略,分析了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及应用发展前景。
关键词:废旧混凝土; 再生利用; 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引言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建筑材料的需求量急剧增加。
目前,全世界混凝土的需求量约为28 亿立方米,而我国的混凝土年需求量达到13 亿~14 亿立方米,占世界总量的45 %。
在混凝土原材料中,骨料占混凝土总量的75 % 左右,而骨料的来源主要是开山取石并将其加工成砂石料,或者挖取河道中的砂、卵石及砾石。
这样,使自然环境遭到破坏,也严重影响了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产混凝土需要消耗水泥和砂石,而生产水泥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物、氮化物及其他有害气体和粉尘。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每年产生的建筑垃圾达到1 亿吨左右,长期积累的建筑废弃物高达数亿吨。
废弃混凝土的来源广泛,数量也非常惊人。
绝大部分废弃混凝土未经任何处理,有的露天堆放,有的填埋于地势低洼之处,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将其运送到郊外掩埋,不仅要花费大量的运费,还会造成二次污染。
如果将这些废弃混凝土收集加工后再生利用,不但可以节约天然资源,而且减少了环境污染,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一再生混凝土的发展现状1.1 国外情况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最早开始于欧洲。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德国、日本等国家对废弃混凝土进行了开发研究和再生利用。
早在1976 年,以当时的西德、比利时和荷兰为主,成立了“混凝土解体与再利用委员会”,开始研究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
至2000 年,荷兰的建筑废弃物回收率高达90%;德国将再生混凝土应用于公路路面。
美国从1982年起,在ASTMC 33—82《混凝土骨料标准》中,将破碎的水硬性水泥混凝土包含进了粗骨料中。
同时美国军队工程师协会也在有关规范和指南中,鼓励使用再生混凝土骨料。
在美国的道路建设中,50%采用沥青混凝土再生料,直接建设成本下降20%以上,既节约了能源,也保护了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
日本在1977 年就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规范》,随后在各地建设了建筑垃圾物再生利用工厂,生产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
于1996年制定了旨在推动建筑副产品再利用的“再生资源法”,规定建筑施工中的渣土、混凝土块等建筑垃圾,必须要经过专门的再生资源化设施处理,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了法律和制度的保障。
目前,日本对建筑垃圾的再生利用率高达70%,废弃混凝土的利用率则更高。
1.2 国内情况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在短期内不会出现混凝土骨料的缺乏。
但是,建筑垃圾带来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
我国对再生混凝土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还处在实验室研究阶段,数十所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对再生混凝土的研究和技术开发。
目前,已经开始利用城市垃圾生产烧结砖,将废弃混凝土用于道路工程的基层、面层、土基及防护工程。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对建筑垃圾的循环再利用,在中长期发展战略中,对废弃物再生利用的相关技术与示范工程项目给予政策与资金支持,鼓励利用建筑垃圾生产新型建筑材料。
二再生混凝土的特性再生骨料混凝土是将旧建筑物上拆除下来的废弃混凝土块破碎、清洗和分级后,按一定比例相互配合后形成再生骨料,部分或全部代替天然骨料,加入水泥砂浆拌制的混凝土[1]。
再生混凝土的特性与再生骨料的加工工艺、基体混凝土的强度、配合比及替代率等因素密切相关。
与天然骨料混凝土相比,再生混凝土具有下列特性:( 1) 在用水量相同的情况下,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减小,流动性变差。
主要原因是再生骨料表面粗糙,吸水率大,使得再生混凝土的流动性变差,坍落度减小。
同时,由于骨料表面粗糙,增大了再生混凝土拌合物的摩擦阻力,使再生混凝土的保水性和粘聚性增强。
( 2) 由于孔隙率及渗透性较高,再生混凝土的抗硫酸盐和酸侵蚀性与天然骨料混凝土相比稍差。
可以掺加粉煤灰来减少硫酸盐的渗透,提高再生混凝土的抗侵蚀性。
( 3) 再生混凝土的干缩性和徐变比普通混凝土增加40 % ~ 80 %[2]。
干缩性的增大值取决于基体混凝土的性能、再生骨料的品质及混凝土配合比。
粘附再生骨料颗粒的水泥浆含量越高,再生混凝土的干缩率越大。
( 4) 再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低,为普通混凝土的70 % ~ 80 %。
其原因可能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骨料中有大量的旧砂浆附着,导致其弹性模量低,变形大。
可以加入塑化剂,改善其变形性能,提高弹性模量。
三再生混凝土的经济效益分析循环经济的建立原则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其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再生利用水平,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减少废弃物的经济发展模式,打破了传统“大量生产、大量浪费、大量废弃”的经济增长模式。
废弃混凝土的回收利用就是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体现。
一个地区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地区人口密度和城市化水平、天然集料富余程度、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的设备及工艺技术水平,以及国家和地区对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的政策法规和财政税收上的扶持程度。
1.地区人口密度和城市化水平。
地区人口密度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使城市废弃混凝土的数量不断增加。
而城市规划中规定了建筑垃圾堆放场所的位置和数量,直接影响了废弃混凝土的清运和处理成本,对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产生不利影响。
2.天然集料富余程度。
天然集料的富余程度和储存量是推动再生集料和再生混凝土应用的最大动力。
日本、丹麦、荷兰等一些石料紧缺的国家,因而对废弃混凝土中回收利用再生集料十分重视,同时,废弃混凝土的回收利用与环境保护紧密相连。
如果在获得天然集料的同时无限制的开山采石,虽然可以获得价格较低的天然集料,但这不仅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长此以往,更不利于社会可持续发展。
3.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工艺技术水平。
要实现废弃混泥土的回收与再利用,必须通过技术手段去完成,而工艺技术水平的高低、设备的选择都会影响到废弃混泥土的可回收性和回收效益。
便捷高效的废弃混泥土破碎筛分工艺、科学合理的再生混凝土技术才能减少回收利用的成本,提高回收的利润。
4.国家和地区的政策法规对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和财政税收上的扶持程度。
法律应出台有关对废弃混凝土的回收利用和施工场所零排放(无垃圾)等一些规定政策,去促进废弃混凝土和其他建筑垃圾的再利用。
而目前国家的鼓励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和财政税收上的扶持,相应的也减少了业主和对拆除旧建筑的费用支出,对再生集料的成本得以有效降低,使再生集料的成本和天然集料具有同等的竞争力。
尽快就再生混凝土集料制定集料标准、再生混凝土制品标准等去更好的开发利用废弃混泥土。
四再生混凝土结构研究前景展望由前面所述可见,再生混凝土结构在国内外已初步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
但是,关于这方面的基础理论研究还是远远不够的,国内更是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仍需加强对再生混凝土结构或构件进行更深入和更系统的研究。
这对于其在工程上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为了推广再生混凝土的应用,就当前国内外研究现状,作者认为,还有以下几点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1) 关于再生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变形性能( 挠度及裂缝宽度等) 和长期性能( 耐久性) 的研究和设计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2) 关于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 如: 再生混凝土组合楼板、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梁、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再生混凝土柱) 的研究及设计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3) 关于再生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弯、抗剪、抗冲切承载力和抗震性能的研究和设计方法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 关于再生混凝土结构有关通用设计规程、应用规范、施工和验收标准的研究和编制。
五再生混凝土结构应用前景展望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已表明,再生混凝土基本能满足普通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应用于一般工程结构是完全可行的。
然而,目前国内再生混凝土的应用并不乐观,大多数应用在非承重的次要结构中。
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经济性是阻碍再生混凝土大规模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
由于再生骨料的生产要耗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致使目前的再生混凝土的生产成本高于天然骨料混凝土。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与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经济性的概念也会随之变化。
对再生混凝土的经济分析应当从社会、经济、环境效益上进行综合考虑; 同时,为了使废弃混凝土实现再生和高效利用,必须采取措施降低再生混凝土的造价。
另一方面是再生混凝土结构应用缺少相应的规程和技术标准。
人们传统地认为,再生混凝土的质量达不到工程要求,担心应用于工程中出问题,即人们对再生混凝土应用技术的可信度不高,这主要是由于目前再生混凝土的应用大多处于试验、谨慎使用的状态,从技术上说,是缺少较完善的技术规程、标准,再生混凝土技术还没有形成一套成熟、完善的系统造成的。
但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的增强,经济性的概念的变化和再生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完善,再生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前景还是相当乐观的。
就当前国内外应用现状,作者认为,还以下几方面可大力推广应用再生混凝土结构:1) 再生混凝土在墙体工程中的应用。
由于再生混凝土容重比天然混凝土小,隔热、隔声性能比较好,因此,再生混凝土砌块、再生混凝土条板的应用在墙体中是比较合理的。
尤其是再生混凝土墙板的厚度较薄,可以有效地降低住宅建筑墙面积的占用率。
2) 再生混凝土在基础工程中的应用。
在基础工程中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往往并不高,一般为C30 左右,这对再生混凝土而言是很容易达到的。
通过合理配制的再生混凝土能够达到普通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所以其应用于基础工程中是可行的。
3) 再生混凝土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再生混凝土可用于铺设道路的基层和面层。
4) 再生混凝土在组合结构中的应用。
如: 再生混凝土组合楼板、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梁、钢管再生混凝土柱、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约束再生混凝土柱。
六结语再生混凝土技术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废弃混凝土的出路问题,既能减轻废弃混凝土对环境的污染,又能节省天然骨料资源,缓解骨料供求矛盾,减少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是发展绿色混凝土的主要途径之一。
再生混凝土在我国推广应用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也十分需要政府的产业政策扶持和国家的法律法规保障。
政府可通过设立专项资金资助再生混凝土结构进行更深入和更系统的研究。
通过加强立法,利用经济杠杆的调节作用制定再生混凝土推广应用的强制性措施。
国内外对再生混凝土材料性能和结构行为的研究成果已初步表明,合理设计的再生混凝土结构能够达到普通混凝土结构的性能要求,其应用于土木工程中是可行和安全的。
参考文献:【1】班明霞冀鸿飞苏刊严志忠张玲再生混凝土结构性能研究应用现状及前景展望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11 年6 月第37 卷第3 期191-196【2】何克味秦荷成再生混凝土的发展前景分析大众科技 2011 年第5 期(总第141 期)【3】龚志起丁锐陈柏昆废弃混凝土处理方式的环境影响比较工程管理学报第25 卷第3 期2011 年06 月【4】康梅柳周丽萍废弃混凝土的再生利用建材技术与应用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