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5317-94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GB-T 15317-94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编号:
被监测单位
监测通知号
被监测工业锅炉
监测依据 监测项目 监 测 结 果
监测日期
监测数据
合格指标
热效率
排烟温度 空气系数 炉渣含碳量 炉体外表面温度
评价结论、处理意见及建议: 监测负责人:(签字) 监测单位:(签章) 年 月 日
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合格指标
4.1 热效率合格指标见表l。
表1 热效率合格指标
额定蒸发量 MW 0.7 1.4 2.8 4.2 7 ≥14 额定供热量 GJ/h 2.5 5 10 15 25 ≥50 热效率 % ≥55 ≥60 ≥65 ≥70 ≥72 ≥74
4.2 排烟温度合格指标见表2。
表2 排烟温度合格指标 额定蒸发量,MW 额定供热量,GJ/h 0.7 2.5 1.4 5 2.8~4.2 10~15 7 25 ≥14 ≥50
式中:O2、RO2、CO、CH4、H2——干燃烧产物的百分含量,%。对于固体燃料和 液体燃料不分析H2和CH4。
3.6 炉渣含碳量 装有机械除灰设备的锅炉,可在出灰口处定期取样( 一般每15~20 min取一次),取样应注意均匀性和代表 性 。 原始灰渣样数量应不少于总灰渣量的 2% ,当煤的灰 分大于等于40%时,原始灰渣样数量应不少于总灰渣量 的1% ,但总灰渣数量应不少于 20kg。当总灰渣量少于 20kg 时应予全部取样,缩分后的灰渣样数量应不少于 2kg , 1kg送化验,1kg封存备查。 3.7 炉体外表面温度 炉体外表面温度测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一般 0.5~1m2 一个测点,取其算术平均值,在炉门、烧嘴孔 、探孔等附近边距300 mm范围内不应布置测点。
排烟温度,℃
≤250
供热相关标准

GB50155-92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术语标准 1CJJ55-1993 供热术语标准作废,有2011GB2586-1991 热量单位、符号与换算作废,05 标准网里面没有替换GB/T16732-1997 找不到,标准网GB/T15320-2001 节能产品评价导则1GB/T13234-1991 企业节能量计算方法作废,有2009的GB/T13471-92 节电措施经济效益计算与评价方法作废标准里面没有替换百度有2008的GB/T15316-94 节能监测技术通则作废,有2009GB/T15317-94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作废GB/T 15317一2009《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代替标准网上也么找到2009GB/T15910-1995 热力输送系统节能监测方法作废没有替换GB/T15913-95 风机机组与管网系统节能检测方法标准没有DB11/T180-2003 燃气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标准0DBJ01-602-2004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0DBJ01-621-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标准没有,有GB 50189-2005 现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1-97-2005 居住建筑节能保温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标准没有通用标准-环保标准GB1576-2001 工业锅炉水质作废有2008GB13271-2001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JB/T10325-2002 锅炉除氧器技术条件 1JB/T7985-2002 小型锅炉和常压热水锅炉技术条件1JB/T10094-2002 工业锅炉通用技术条件作废GB50041-92 锅炉房设计规范作废,,2008GB50019-2003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作废GB/T3166-2004 热水锅炉参数系列 1GB50364-2005 民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1GB50366-2005 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1CECS150-2003 高效燃煤锅炉房设计规程1GB4272-1992 设备及管道保温技术通则作废没有替代GB/T6423-1995 热电联产系统技术条件标准没有GB50273-98 工业锅炉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作废没替代GB50275-98 压缩机、风机、泵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作废GB/T16811-2005 工业锅炉水处理设施运行效果与监测1GB2589-90 综合能耗计算通则作废,有2008GB/T10180-2003 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1。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分析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分析根据国家标准《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GB/T15317-1994的规定,对企业工业锅炉的监测共5项监测指标,其中测试项目4项:分别是排烟温度、排烟处空气过量系数、炉渣含碳量和炉体外表面温度;检查项目1个:即考察锅炉热效率。
该标准对这5项监测指标的具体监测方法、计算方法和合格指标都作了详细规定,同时还要求在监测后对锅炉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本文试图围绕着五项监测指标,对其作出尽可能全面而深入的分析,努力探讨各项指标与锅炉运行状况之间的关系。
某项指标不合格可能反映了锅炉的哪些方面存在问题,应当从哪些方面寻找分析指标不合格的原因,目的是能给大家进行监测分析时提供尽可能的提示,避免挂一漏万。
进行监测分析,主要是提出监测结果不合格的原因和问题所在,并提出改进方向和建议,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监测指标不合格的原因。
(2)不合格造成的后果。
(3)提出整改建议。
1排烟温度排烟热损失是锅炉的主要热损失之一,可达10%~20%。
排烟热损失主要取决于排烟温度和过量空气系数的大小。
在锅炉运行中为了减少排烟热损失,应在满足燃烧反应需要的前提下尽量保持较低的空气系数,应尽可能避免燃料室及各部分烟道的漏风,以降低排烟热损失。
排烟温度也不是越低越好,因为太低的排烟温度势必要增加锅炉尾部受热面,这是不经济的;同时还会增加通风阻力,增加引风机的电耗;此外过低的排烟温度若低于烟气露点以下,将会引起受热面的腐蚀,危及锅炉的安全运行。
最合理的排烟温度应根据排烟热损失和尾部受热面的金属耗量与烟气露点等进行技术经济核算来确定。
造成锅炉排烟温度升高除没有装设尾部受热面以外,还受烟气短路、受热面积灰与结垢、运行负荷等因素的影响。
要降低排烟热损失,应防止锅炉烟气系统烟灰的结垢和堆堵。
这种现象多数发生在锅炉受热面上,包括炉膛的水冷壁和省煤器等处。
合理的锅炉设计要求是把碳氢化合物在锅炉内燃烧完全,既提高了煤的燃烧率,又可防止锅炉冒黑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烟管及省煤器的烟垢堵塞是不可避免的。
工业锅炉的能效监测及节能减排措施

工业锅炉的能效监测及节能减排措施现阶段,我国的工业锅炉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大部分高功率的设备却一直在进行低负荷运转的工作,因此而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损耗,不利于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以及实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相关从业者必须考虑工业锅炉的耗能问题,并依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更加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
关键词:能效监测;工业锅炉;节能减排对工业锅炉进行能效监测能够合理控制工业锅炉的运行情况,把握工业锅炉的运行状态,从而根据实际情况对锅炉的能耗及时进行调整.。
在经济建设事业发展得越发繁荣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也给自然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如何维持生态环境,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了国家部门高度重视的问题.。
而工业锅炉的高耗能性对我国的能源存量产生了一定的威胁.。
对此,必须开展有效的管控工作,并采取合理的节能减排措施,以全面提升工业锅炉的使用质量与运行效率.。
一、我国工业锅炉的使用现状1.功率分配不合理现阶段我国的工业锅炉运行还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功率分配不合理的情况.。
本身功率较大的锅炉却一直在进行低负荷的工作,从而产生了较大的能源损耗[1].。
相关企业以及部门为了最大程度地提升工作效率,往往会选择大功率的工业锅炉,但在使用过程中却常常会出现功率不匹配的问题,从而出现“大材小用”的状况,对能源进行了浪费,不利于国家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2.燃煤质量不达标中国工业锅炉所使用的燃料主要为无烟煤或者烟煤等等.。
而在不同的区域,各个企业选取的燃煤状态与质量也有所差异化.。
一些地区轮换燃煤类别的频率过于频繁,因此无法有效监控工业锅炉的运行过程.。
而类别不同的燃煤无法得到完全的燃烧,锅炉也无法达到预期的使用效果.。
二、我国工业锅炉的能效监控1.锅炉重启频发工業锅炉的运行状态与单位的用热频率有着密不可分的影响.。
如果在生产线上出现了用热、用气不均匀的情况,那么往往会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之内出现波动.。
工业锅炉在此过程中受热不均,状态始终无法得以稳定,就极有可能会出现重启的问题.。
GBT15319-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

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GB/T15319-1994)第一节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标准规定了火焰加热炉能源利用状况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合格指标。
加热炉的热源来自煤、油、气、电,除电炉外,燃煤、燃油、燃气加热炉是以煤、油、燃气的燃烧作为热源进行加热的,通称为火焰加热炉。
火焰加热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尤其是冶金、机械、兵器、铁路、交通等部门更为集中,其耗能量均占各行业总耗能量相当大的比例。
标准在编制中着力突出了“节能监测”的特点,体现节能监测的技术执法职能。
标准既要区别于相关的管理标准、方法标准和行政法规,又要与相关的标准、行政法规相呼应和衔接。
对监测项目和监测合格指标的确定,既要参照已颁布的相关标准,又要结合火焰加热炉的特点及现状。
例如,本标准中炉体外表面温度的监测合格指标就是部分采用了GB3486《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中的规定。
这是由于绝热保温材料的发展和普遍采用,炉体外表面温度已普遍下降,因此,在本标准中对此指标作了部分调整。
又如确定排烟温度监测合格指标时,考虑到火焰加热炉余热回收装置的设置不一定在经济上都是合理的,因此也是部分采用了《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中的指标。
标准中确定的监测项目应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炉子的整体运行状况,并能从中查找分析出炉子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火焰加热炉的监测要求和前述火焰加热炉的节能主要途径,参考加热炉热平衡测算的项目,确定了本标准中的监测项目,即排烟温度、空气系数、炉渣含碳量(指燃煤的火焰加热炉)、炉体外表面最高温度和可比单位燃耗等五项。
对火焰加热炉来说,监测这五个项目基本上能反映出炉子的整体运行状况,并能据此提出改进的建议。
火焰加热炉的节能监测与火焰加热炉的热平衡既有联系又不尽相同。
火焰加热炉的热平衡是炉子的热量收入和热量支出的平衡,通过测算炉子的有效利用能量及各项热损失,计算出炉子的热效率;通过对各项热损失的分析,找出炉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脱硫计算书

VCO2 = 1.866Car VSO2 = 0.700S ar VN 2 = 0.79Va + 0.80 N ar VO2 = 0.21(α − 1)Va
0
VH 2O = 11.12 H ar + 1.24(Va d a + M ar ) CO2 = VCO2 Vw1 VSO2 Vw1
SO2 =
N2 =
Q烟气量 (工况烟气量) V烟气
Q烟气量 =
273.15 + T1 101325 • •Q 273.15 P当地 + P表压
考虑 10%裕量 � 压力计算 确定脱硫系统阻力:填料塔 1500Pa,空塔 900Pa。考虑 20%裕量。 � 电机功率计算: 风机效率:85% 机械传动效率:98% 电机容量富裕系数 K:1.15 电机效率:94.6%
Q入口 =
273.15 + T2 101325 • • Q出口 273.15 P当地 + P表压
吸收塔直径计算:
D=2
Q入口 3.14 × 3600 × 烟气流速
3、塔顶烟囱计算: 确定烟气流速:15—17m/s 4、循环泵流量计算
L Q入口 G Q= 1000 5、吸收塔高度计算
� 洗涤浓缩循环浆液体积: V浆液 = Q每泵 •浆液循环停留时间 � 烟道尺寸 � 洗涤浓缩段高度: � 洗涤浓缩段至烟气进口底部距离:1.2m � 烟道进口高度: � 烟道进口顶部至第二层喷淋吸收距离:10m � 第二层喷淋吸收至除雾器高度: � 两层除雾器及冲洗高度: � 第二层除雾器至塔顶:1m 算出脱硫塔总高度。 四、氧化系统计算 1、氧化风计算 氧化倍率:2.5 � 氧化 1kgSO2 需要 O2 0.25kg � 脱硫率:95%
GBT15319 1994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

火焰加热炉节能监测方法(GB/T15319-1994)第一节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1. 标准规定了火焰加热炉能源利用状况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合格指标。
力口热炉的热源来自煤、油、气、电,除电炉外,燃煤、燃油、燃气加热炉是以煤、油、燃气的燃烧作为热源进行加热的,通称为火焰加热炉。
火焰加热炉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行业,尤其是冶金、机械、兵器、铁路、交通等部门更为集中,其耗能量均占各行业总耗能量相当大的比例。
标准在编制中着力突出了节能监测”的特点,体现节能监测的技术执法职能。
标准既要区别于相关的管理标准、方法标准和行政法规,又要与相关的标准、行政法规相呼应和衔接。
对监测项目和监测合格指标的确定,既要参照已颁布的相关标准,又要结合火焰加热炉的特点及现状。
例如,本标准中炉体外表面温度的监测合格指标就是部分采用了GB3486《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中的规定。
这是由于绝热保温材料的发展和普遍采用,炉体外表面温度已普遍下降,因此,在本标准中对此指标作了部分调整。
又如确定排烟温度监测合格指标时,考虑到火焰加热炉余热回收装置的设置不一定在经济上都是合理的,因此也是部分采用了《评价企业合理用热技术导则》中的指标。
标准中确定的监测项目应能全面、真实地反映出炉子的整体运行状况,并能从中查找分析出炉子所存在的问题。
根据对火焰加热炉的监测要求和前述火焰加热炉的节能主要途径,参考加热炉热平衡测算的项目,确定了本标准中的监测项目,即排烟温度、空气系数、炉渣含碳量(指燃煤的火焰加热炉)、炉体外表面最高温度和可比单位燃耗等五项。
对火焰加热炉来说,监测这五个项目基本上能反映出炉子的整体运行状况,并能据此提出改进的建议。
火焰加热炉的节能监测与火焰加热炉的热平衡既有联系又不尽相同。
火焰加热炉的热平衡是炉子的热量收入和热量支出的平衡,通过测算炉子的有效利用能量及各项热损失,计算出炉子的热效率;通过对各项热损失的分析,找出炉子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油田生产系统节能监测规范

GB 18613《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是一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目前我国中小电机约有300多个系列,近1500个品种,其中额定功率在0.55kW~315kW范围内,极数为2级、4级、6级(少数为8级),机座号在80mm~355mm之间,是量大面广的产品。该标准规定了电压在660V及以下,额定功率和极数在上述范围内,单速封闭扇冷式的一般用途电动机或一般用途防爆电动机的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我国中小电机能效限定值及节能评价值的确定主要参照了欧洲电油天然气行业标准SY/T 6275-1997《石油企业节能监测综合评价方法》,是根据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文件油标委秘字[2006]9号《关于转发〈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关于印发2006年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的通知〉的通知》要求进行的,标准项目编号为SYZ2006-1,项目承担单位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油田节能监测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工程节能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北节能监测中心、中国石化油田企业能源检测中心、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管道节能监测中心、国际铜业协会(中国)、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油田节能监测中心、长庆油田节能监测站、大港节能监测站等单位。
新旧标准对照表
2、目次对照
原标准
修改后标准
前言
前言
1 范围
1 范围
2 引用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标准
3 监测方法与评价指标
3 术语与定义
4 监测结果评价
4 监测项目与指标要求
附录A(标准的附录) 节能监测报告格式
4.1 机械采油系统
4.2 原油集输系统
4.3 注水地面系统
4.4 供配电系统
4.5 锅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第二章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是按照国家对节能监测和一些基本要求制定的。按照GB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规定:在本标准中引用别的标准中的条文“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的标准,则列为本标准“引用文件”,否则不需列入的原则,本标准的引用标准有七个。 GB/T 15317-199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规定了工业锅炉能源利用状况的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和合格指标。它适用于额定蒸发量大于0.7MW、小于24.5MW的工业蒸汽锅炉和额定供热量大于2.5GJ/h的工业热水锅炉。是对上述范围内工业锅炉能源利用状况进行监督、检查、测试和评价的综合性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式中:O2、RO2、CO、CH4、H2——干燃烧产物的百分含量,%。对于固体燃料和 液体燃料不分析H2和CH4。
3.6 炉渣含碳量 装有机械除灰设备的锅炉,可在出灰口处定期取样( 一般每15~20 min取一次),取样应注意均匀性和代表 性 。 原始灰渣样数量应不少于总灰渣量的 2% ,当煤的灰 分大于等于40%时,原始灰渣样数量应不少于总灰渣量 的1% ,但总灰渣数量应不少于 20kg。当总灰渣量少于 20kg 时应予全部取样,缩分后的灰渣样数量应不少于 2kg , 1kg送化验,1kg封存备查。 3.7 炉体外表面温度 炉体外表面温度测点的布置应具有代表性,一般 0.5~1m2 一个测点,取其算术平均值,在炉门、烧嘴孔 、探孔等附近边距300 mm范围内不应布置测点。
2.2 监测测试项目 2.2.1 排烟温度。 2.2.2 排烟处空气系数。 2.2.3 炉渣含碳量。 2.2.4 炉体外表面温度。
3、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3.1 锅炉监测测试应在正常生产实际运行工况下进行。 3.2 监测时间:从热工况达到稳定状态开始,监测时间 应不少于1h。除需化验分析以外的测试项目每隔15min 读数记录一次,取算术平均值。 3.3 监测所用的仪表应能满足监测项目的要求,仪表必 须完好,并应在检定周期内,其精度不应低于2.0级。
表5 炉体外表面温度合格指标 位 置 炉体外表面温度,℃ 侧 面 ≤50 炉 顶 ≤70
4.6 对于海拔2000m以上的地区,节能监测合格指标可 由当地节能主管部门根据具体情况作合理调整。
5、工业锅炉节能监测结果评价
5.1本标准规定的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检查 项目合格指标和测试项目合格指标是监 测合格的最低标准。监测单位应以此进 行合格与不合格的评价。 全部监测指标同时合格方可视为“节 能监测合格工业锅炉”。 5.2 对监测不合格者监测单位应作出能源 浪费程度的评价报告和提出改进建议。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GB / T 15317-94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锅炉能源利用状况的监 测内容、监测方法和合格指标。 本标准适用于额定蒸发量大于0.7 MW( 1t/h)、小于24.5MW(35t/h)的工业蒸 汽锅炉和额定供热量大于2.5GJ/h的工业 热水锅炉。
2、工业锅炉节能监测项目
3.4 排烟温度 排烟温度的测试应在工业锅炉最后一级尾部受热面后 1m以内的烟道上进行,测温热电偶应插入烟道中心并 保持热电偶插入处的密封。
3.5 空气系数 烟气取样应在工业锅炉最后一级尾部受热面后1m以 内的烟道中心位置处,烟气取样与测温应同步进行。 空气系数用下式计算:
21 O 2 0.5CO 0.5H 2 2CH 4 21 79 100 (RO 2 O 2 CO H 2 CH 4)
附录A 工业锅炉节能监测报告 (补充件)
编号:
被监测单位
监测通知号
被监测工业锅炉
监测依据 监测项目 监 测 结 果
监测日期
监测数据
合格指标
热效率
排烟温度 空气系数 炉渣含碳量 炉体外表面温度
评价结论、处理意见及建议: 监测负责人:(签字) 监测单
≤250
≤220
≤200
≤180
≤160
4.3 空气系数合格指标见表3。。
表3 空气系数合格指标 位 置 排烟处 空气系数 燃 煤 ≤2.4 燃油、天然气 ≤1.6
4.4 炉渣含碳量合格指标见表4 。
表4 炉渣含碳量合格指标 煤 种 炉渣含碳量,% 烟 煤 ≤20 无烟煤 ≤25
4.5 炉体外表面温度合格指标见表5。
2.1 监测检查项目 2.1.1 工业锅炉的节能监测应考查热效率。 2.1.2 热效率的测试应符合下列规定: a. 热效率的测试应按GB / T 10180进行; 企业所提供的热效率资料应以专业单位的 测试报告(见附录A)为依据。 b. 在下列情况下进行热效率测试:工 业锅炉新安装和大修后,进行技术改造后。 c. 热效率测试时间间隔不超过3年。
4、工业锅炉节能监测合格指标
4.1 热效率合格指标见表l。
表1 热效率合格指标
额定蒸发量 MW 0.7 1.4 2.8 4.2 7 ≥14 额定供热量 GJ/h 2.5 5 10 15 25 ≥50 热效率 % ≥55 ≥60 ≥65 ≥70 ≥72 ≥74
4.2 排烟温度合格指标见表2。
表2 排烟温度合格指标 额定蒸发量,MW 额定供热量,GJ/h 0.7 2.5 1.4 5 2.8~4.2 10~15 7 25 ≥14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