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性能测试方案精编版

合集下载

性能试验方案

性能试验方案

锅炉性能试验方案1.试验目的验证锅炉机组的运行性能是否能达到锅炉供货商对其提供产品所作的性能保证,检验锅炉其它性能是否达到设计要求,为甲方提供准确、可靠的技术数据。

2.试验依据● 《锅炉性能试验规程》ASME PTC 4-1998● 《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 相关技术文件3.试验项目及其条件3.1 空气预热器漏风3.1.1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达到设计值<3% 。

3.1.2 空气预热器漏风保证条件::● 燃用设计煤种;● 设计的Ca/S 摩尔比;● 锅炉达到BMCR 运行工况。

3.2 额定工况下锅炉效率3.2.1 锅炉效率保证值为(按高位热值、BECR 工况)3.2.2 锅炉效率保证条件:● 燃用设计煤种;● Ca/S 摩尔比达到设计值;● 进风温度达到要求;● 蒸汽品质合格;● 入炉煤和石灰石的粒度在设计范围以内;● 过量空气系数达到设计值。

3.3 无气助燃稳定运行最低负荷3.3.1 无气助燃稳定运行最低负荷不大于30%BMCR(主蒸汽温度510℃;主蒸汽流量66t/h)。

3.3.2 无气助燃稳定运行最低负荷保证条件:● 入炉煤和石灰石的粒度在设计范围以内;● 无自动控制投入;● 燃用设计煤种。

3.4 高加全切工况下运行参数测试3.4.1 高加全切工况下锅炉各主要参数应达到设计参数;3.4.2 高加全切工况下锅炉保证条件:● 燃用设计煤种;● Ca/S 摩尔比达到设计值;● 过热蒸汽、压力达到额定值;● 再热蒸汽进出口温度、压力达到额定值;● 冷却水入口温度达到设计值;● 机组电负荷25MW;● 机组补水率为0。

3.5 锅炉最大连续运行工况(BMCR)参数测试3.5.1 锅炉出力(BMCR)为220t/h。

当机组达到最大出力时,便开始试验,并一直继续到条件迫使结束此试验时为止,或参加试验人员宣布试验结束。

● 燃用设计煤种;● Ca/S 摩尔比达到设计值;● 燃煤粒度和石灰石粒度达到设计值;● 给水温度达到额定值;● 过热蒸汽、压力达到额定值;● 蒸汽品质合格;● 汽轮机TCC 状态的要求、在主蒸汽上抽取设计流量的辅助蒸汽;● 达到设计补水率。

热电厂机组锅炉专业性能试验方案

热电厂机组锅炉专业性能试验方案

热电厂机组锅炉专业性能试验方案1.综述1.1前言公司热电厂技改4×330MW机组工程4号机组已于2022 年10 月完成168 小时试运并且投产发电。

根据新建机组达标规定,在机组试生产期间将进行锅炉机组性能考核试验。

试验由内蒙古国电电力工程技术研究院和发电厂共同承担完成。

试验标准依照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及相关引用标准。

1.2试验目的根据电力部有关文件要求,对新建达标机组进行全面性能考核试验,并通过试验检验设备制造厂提供的各项保证值,对设备及投产状况给予全面技术评价,为发电厂的调度及以后机组的稳定运行提供可靠依据。

1.3锅炉性能试验内容锅炉热效率测定。

空气预热器漏风测定。

锅炉最大连续出力。

锅炉额定出力。

汽水系统压降。

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

厂用电率和供电煤耗率测试制粉系统性能试验。

磨煤机单体耗能试验污染物排放测试主设备(汽轮发电机、锅炉辅机、汽轮机辅机)噪声测试。

粉尘测试。

散热测试。

合同规定的其他试验内容。

2.系统概述2.1总体布置本机组锅炉主设备为武汉锅炉厂生产的型式为亚临界自然循环汽包炉,双进双出钢球磨正压冷一次风直吹式制粉系统,四角布置,切向燃烧方式,尾部双烟道布置,烟气挡板调节再热汽温,喷水减温控制过热汽温,容克式三分仓回转式空气空预器,固态出渣,一次再热,平衡通风,全钢构架,露天岛式布置。

2.2 汽水系统锅炉给水经高压给水管,接入直径φ406×55mm省煤器入口集箱,流经77排省煤器蛇形管,进入直径φ273×50mm省煤器中间集箱,再流经124根直径φ60×11mm省煤器悬吊管后,进入直径φ273×50mm省煤器出口集箱,再通过3根直径φ219×26mm引入管把给水引入汽包。

省煤器布置在尾部竖井烟道低温过热器下方,由水平蛇形管束组成,直径为φ51mm,材料为20G,2管绕制。

省煤器采用顺列布置。

为防止形成烟气走廊造成局部磨损,在靠近前、后包墙管烟气流入口处加装阻流板,上部两排及全部弯管处装有内、外防磨瓦板。

锅炉性能试验方案

锅炉性能试验方案

#2炉性能试验方案编制:校核:审查:批准:1前言为获取SCR烟气脱硝改造、空预器改造和引风机改造设计所需的锅炉运行参数及相应设备性能,xxxxxx电厂特委托XXX研究院有限公司进行#2炉的锅炉热效率、空预器性能、省煤器出口烟气参数、引风机进/出烟气参数、FGD增压风机进/出口烟气压力、烟囱进口烟气压力等项性能测试。

本方案是各项热力项目测试的指导性文件,制定了试验的方法及为确保测试精度所应采取的测试手段。

2测试依据➢《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 10184-1988);➢《入炉煤样品的采取方法》(DL/T 567.2-1995);➢《飞灰和炉渣样品的采集》(DL/T 567.3-1995);➢《入炉煤、飞灰和炉渣样品的制备》(DL/T 567.4-1995);➢《飞灰和炉渣可燃物测定方法》(DL/T 567.5-1995);➢《锅炉机组性能试验规程》(ASME PTC4.1);➢《电站锅炉风机现场试验规程》(DL469-2004 B类试验);➢《电除尘器性能测试方法》(GB/T13931-200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1996);➢技术协议及有关联络会议纪要。

3测试内容及方法3.1 测试内容(1)100%、80%、70%负荷工况下锅炉热效率试验;(2)100%、80%、70%负荷工况下空预器性能试验;(3)100%、80%、70%负荷工况下电除尘器性能试验;(4)100%负荷工况下省煤器出口烟气参数测试(流量、温度、成份、负压等);(5)100%负荷工况下引风机进口烟气参数测试(流量、负压、烟温);(6)100%负荷工况下引风机出口烟气压力测试;(7)100%负荷工况下增压风机进/出口烟气压力测试;(8)100%负荷工况下烟囱进口烟气压力测试;(9)入炉煤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发热量分析及可磨性指数分析;(10)锅炉入炉煤灰成份分析。

3.2 测量项目及方法3.2.1 锅炉反平衡炉效、空预器漏风3.2.1.1 排烟温度测量测量方法:排烟温度的测量按等截面网格法布置热电偶。

锅炉测试方案(1)

锅炉测试方案(1)

锅炉测试方案一、测试目的:为了了解锅炉在运行中的能量利用程度及能量使用方面进行测试,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锅炉运行效率,充分对燃料进行利用,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性。

二、测试原理:测试原理采用能量平衡原理,即输入能量=输出能量,公式为Qr=Q1+Q2+Q3+Q4+Q5+Q6,式中Qr-输入能量,Q1-有效能量,Q2-排烟热损失,Q3-气体未完全燃烧损失,Q4-机械未完成燃烧损失,Q5-散热损失,Q6-灰渣物理热损失。

通过正反平衡测试对锅炉效率及各部分的损失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及η1=Q1/Qr,或η1=1-(η2+η3+η4+η5+η6)。

当正反平衡测试结果之差小于5%时,测试结果采用正反平衡结果的平均值,即η=(η1+η1)/2。

三、测试仪器:烟气分析仪、红外测温仪、超声波流量计、皮尺、磅秤、大气压力表、环境温度计。

四、测试标准:《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 (GB/T 10180-2003)、《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TSG G0003-2010)、《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监测》(GBT 15317-2009)五、注意事项:1、锅炉负荷稳定且在正常范围内运行70%左右;2、实验期间协调企业工作人员不要开启排污;3、在实验期间对每次入炉煤及排出的炉渣及飞灰进行取样;4、每10-15min记录一组参数。

六、测试项目:序号测试及采集项目数据来源1耗煤量现场煤斗车称量数据;并根据之前其测试报告预估效率为80%左右,以炉渣及灰渣质量核实实际的耗煤量。

2煤的发热值测试期间取样化验,企业提供化验数据作参考3煤的灰含量测试期间取样化验,企业提供化验数据作参考4蒸汽/给水流量同企业协调,在测试过程中不排污,用超声波流量计测试锅炉给水流量近似等于蒸汽流量5蒸汽/给水温度测温仪测试 并与其表计读数对比,若差距不大,可用其读数6蒸汽/给水压力根据现场给泵出口压力,汽包压力,蒸汽压力相互核实;若读数明显有误,则可根据给泵、锅炉名牌进行大致的估算7炉渣/飞灰质量现场称量8炉渣/飞灰温度在炉渣及飞灰排出口测温仪直接测试9排烟温度及烟气成分空预器出口尾部烟道(1m左右)进行测试,待排烟温度温度稳定后才可读数10入炉冷空气温度送风机房六、测试项目11炉体表面温度距门(孔)300mm以外的温度不超过50℃,炉顶温度不超过70℃(每平米布置一个测点)七、现场测试计算表格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锅炉运行效率,+Q2+Q3+Q4+Q5+Q6,式中Qr-输入能量,Q1-5-散热损失,Q6-灰渣物理热损失。

锅炉热效率测试方案

锅炉热效率测试方案

锅炉热效率测试方案为了解毛铺酒厂锅炉运行热效率和为确定下步锅炉改造方向,根据《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和按照《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对毛铺酒厂3台锅炉进行能效测试。

一、测试方法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采用反平衡法,相关测量要求按照GB/T 10180要求的方法进行测量。

二、测试要求1.热效率测试应当不少于2次;2.两次反平衡测试测得的效率之差均应当不大于2%。

三、测试条件1.锅炉在额定参数下处于安全、热工况稳定的运行状态;2.辅机与锅炉出力相匹配并运行正常,系统不存在跑、冒、滴现象;3.测试所用燃料符合设计燃料的要求;4.锅炉及辅机系统各测点布置满足测试大纲要求。

四、测试项目1.排烟温度t py,℃;2.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3.排烟处CO含量,%(ppm);4.入炉冷空气温度t lk,℃;5.飞灰可燃物含量C fh,%;6.漏煤可燃物含量C lm,%;7.炉渣可燃物含量C lz,%;8.燃料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 net.v.ar,kJ/kg;收到基灰分A ar,%;9.测试开始和结束的时间。

五、正式测试时间1、锅炉正常燃烧1小时后开始测试;2、测试时间内至少包括一个完整的燃料添加和出渣周期(分厂应先将煤斗填平正常燃烧后添加燃煤时必须填平并计量);3、烟气测量次数不少于5次,每次间隔时间均匀,测试开始、结束各一次(对于排烟温度、排烟处过量空气系数、排烟处CO 含量按测量数据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值)。

六、测试项目1. 排烟热损失(q 2)2. 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 3)3. 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q 4)4. 散热损失(q 5)5. 灰渣物理热损失(q 6)6. 热效率;()65432j 100q q q q q ++++-=η七、测试报告1. 锅炉能效测试综合报告2. 锅炉能效测试项目3. 锅炉能效测试测点布置及测试仪表说明4. 能效测试结果汇总表八、测试小组成员及分工名称人员 职责综合分析组 生产技术科设备组2、 对测试细节进行全面监督;3、 对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出具相关报告;4、 对照国家相关规定,寻找不合格项目,并制定锅炉下步改造计划。

锅炉能效简单测试方法

锅炉能效简单测试方法

锅炉能效简单测试方法我折腾了好久锅炉能效的简单测试方法,总算找到点门道。

一开始的时候,我真的是瞎摸索。

我就知道锅炉嘛,肯定跟它烧东西的效率有关。

我先看的就是它烧燃料快不快。

我拿了些煤放进锅炉,然后就像看一个特别着急吃饭的人那样,看它多久能把这些燃料消耗掉。

可是啊,这就有问题了,光看消耗速度哪里够呢。

就好比一个人吃饭快,但他可能全浪费了没吸收,锅炉也是,燃料消耗快并不代表能效高。

后来我就想,热量散发出来得量肯定很关键。

我就想办法去量这个热量。

我找了一个办法,用水来测试。

大家都知道水一加热就升温嘛,我就把一定量的水放进和锅炉连接的装置里,让锅炉加热这些水。

这就有点像把冷水放进热锅里一样。

我一开始就没有注意水的量要精确,导致测试出来的数据完全不靠谱。

那怎么办呢?我就重新去仔细量了固定量的水,精确到每一毫升,重新测试。

然后呢,还要注意测量水的初始温度,这个就像你量体温前要看体温计的起始刻度一样。

我记录下初始温度,等水被加热一阵子后,再量一次温度。

这时候就能算出温度的升高值了。

但是这里面还有个环节我一开始没搞清楚,就是锅炉自身能量的损耗。

有些热量可能在传递过程中就散失到空气里了,就像我们冬天手里拿着热水袋,过一会儿热水袋不热了,热量跑出去了。

对于这个锅炉热能损耗呢,我还不是特别确定怎么能精确测量,我只是尽量保证测试环境是相对封闭的,减少外界因素的影响。

从这个摸索过程中我就得到个心得,测试锅炉能效可不是个简单事儿,简单方法其实也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

要想测试得比较准确呢,材料的用量要精确,不管是燃料还是加热的水,而且测量温度的时候也要特别精准才行。

我觉得如果多试几次,每次都把条件控制好,就能慢慢搞清楚这个锅炉大概的能效情况了。

还有啊,在测试的时候,一定要保证锅炉正常运行的状态。

就像一个人正常走路速度和他生病时的走路速度肯定不一样。

锅炉如果处于一个有故障或者不正常的工作模式下,测试出来的数据那可就完全没意义了。

锅炉检验实施方案

锅炉检验实施方案

锅炉检验实施方案一、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在进行锅炉检验之前,首先需要对锅炉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排污工作,确保锅炉内部没有杂物和污垢。

同时,还需要对锅炉的各个部件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没有损坏或者老化的部件存在。

另外,还需要准备好检验所需的工具和设备,以及相关的检验记录表格和文件。

二、检验过程。

1. 检查锅炉的外部情况,包括锅炉壳体、烟囱、阀门等部件的完好性和密封情况。

2. 对锅炉的燃烧系统进行检查,包括燃烧器、燃烧室、燃烧风机等部件的工作状态和清洁情况。

3. 检查锅炉的水位控制系统,确保水位控制器、水位计、排污阀等部件的正常工作。

4. 对锅炉的安全阀进行检验,确保安全阀的启闭灵活可靠,压力调整准确。

5. 对锅炉的排烟系统进行检查,包括烟囱、烟气净化设备等部件的清洁和完好情况。

6. 对锅炉的控制系统进行检验,包括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部件的工作状态和调节准确性。

三、检验后的处理。

1. 根据检验结果,及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修复和处理,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2. 对检验过程中使用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做好下次检验的准备工作。

3. 对检验过程中产生的记录和文件进行整理和归档,以备日后的参考和查阅。

四、注意事项。

1. 在进行锅炉检验时,一定要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检验过程中不发生任何安全事故。

2. 在检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好锅炉的各个部件,避免在检验过程中对锅炉造成任何损坏。

3. 在检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检验方案和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五、总结。

锅炉检验是保障锅炉安全运行的重要环节,只有做好了锅炉的定期检验工作,才能确保锅炉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因此,在进行锅炉检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检验方案和程序进行操作,确保检验工作的全面和细致,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

锅炉热效率测试方案

锅炉热效率测试方案

链条燃煤锅炉热效率测试方案项目名称:水管链条锅炉能效测试测试方法:锅炉运行工况热效率简单测试(反平衡法)锅炉型号: SZL10-1.25-W.A 委托单位:郴州钻石钨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测试地点:郴州钻石钨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湖南欧吉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年月日目录一、项目概述......................................第 1 页1.1 背景......................................第 1 页1.2 锅炉设备..................................第 1 页二、测试目的......................................第 2 页三、测试原理......................................第 2 页3.1 基本原理..................................第 2 页 3.2 计算方式..................................第 3 页3.3 热量计算..................................第 4 页四、测试方法......................................第 6 页五、测试项目......................................第 7 页六、测试点布置及仪表说明..........................第 8 页6.1 测点布置..................................第 8页6.2 测试仪表..................................第 9 页七、测试费用预算..................................第 9 页八、附录一:费用预算..............................第 10页附录二:锅炉检测数据和计算结果综合表..........第 11页1. 项目概述1.1 背景郴州钻石钨制品有限责任公司是目前世界上知名的钨制品企业之一,钨制品生产线项目设计产能为年产仲钨酸铵10000吨,于2003年7月1日试生产,主要产品为偏钨酸铵、蓝钨、黄钨和仲钨酸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性能测试方案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锅炉性能测试方案
1.目的
为进一步推进锅炉系统精益管理能效提升工作,对锅炉系统运行工况进行测试,试验锅炉经济运行工况及参数,提高锅炉运行效率。

2 测试依据
GB/T 10184-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GB/T 10180-2003《工业锅炉热工性能试验规程》山东
GB/T17954-2007《工业锅炉经济运行》
TSG0002-2010《锅炉节能技术监督管理规程》
TSG0003-2010《工业锅炉能效测试与评价规则》
DB37/T 842-2007《电站锅炉节能监测方法》
DB37/T 100-2007《工业锅炉节能运行管理》
DB37/T 116-2007《工业锅炉热能利用监测规范》
3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测点完好可用;试验仪器及测试系统安装调试结束;试验人员就位。

机组主辅设备及系统无重大缺陷,确保机组能安全、稳定运行。

主要运行表计(蒸汽流量、煤气流量、给水流量、减温水量、主汽温度、主汽压力、引送风机电流、电量等表计)经过校验,投运正常,指示正确有效;经过仪表维护人员前期检查确认。

阀门控制系统运行可靠,具备条件的提前2-3天进行试运。

运行参数历史趋势记录存盘正常运行。

试验稳定负荷期间,锅炉主要运行参数必须在规定波动范围。

试验前锅炉定排完毕,关闭锅炉定排、连排阀门,隔离非生产系统用汽,确保锅炉汽水系统无外漏现象。

风烟系统严密无泄漏。

煤气系统压力与品质成分稳定,无大幅波动,确保锅炉热工况稳定。

正式试验前由各单位组织岗位进行预备试验。

试验过程中司炉等操作人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

4测试内容及要求
60%、80%、100%额定负荷下的热效率。

60%、80%、100%额定负荷下的漏风率、漏风系数。

燃料成分及热值测试。

各负荷下的烟气成分检测(含氧量、一氧化碳等);
各负荷下的运行参数测试,风燃比变化情况下的燃烧效率。

试验器材(在线仪表、测温仪、热电偶、烟气分析仪、气压表、u型管、湿度计、对讲机等;应急器材:CO报警仪、氧气报警仪、空气呼吸器等)
5 试验测试项目及方法(测试点的选取)
锅炉反平衡效率、漏风率
5.1.1 排烟温度测量
测量方法:利用现有温度测点测量锅炉排烟温度,两个温度测点测试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

测试期间数据记录周期为每5分钟一次。

测点位置:空气预热器出口烟道
5.1.2 烟气成分、漏风率测量
测量方法:在空气预热器进、出口(各自选取2个以上测点)测量烟气成分,主要测量成分为O2、CO、NO X、SO2等。

每个测试工况至少测试两组以上数据。

测点位置:空气预热器进出口烟道。

5.1.3 燃料热值测定
测量方法:测试过程中,结合各台锅炉实际运行情况对燃料进行取样分析。

如不具备取样条件,已煤气化验分析主管道数据为准。

测点位置:锅炉煤气分支管或主管。

5.1.4 大气条件测量
测量方法:在锅炉引风机入口开放空间测试大气压力;用湿度计测试空气干湿度等。

每个实验工况前后各测一次。

测量位置:锅炉引风机入口。

引送风机运行测试
测量方法:不同工况下,调整锅炉引送风机挡板开度及出力,测试炉膛及烟道各位置负压变化情况,氧量变化情况,引风机电流及电量变化情况。

测点位置:炉膛及烟道、引风机挡板处、引风机电流、电量(电气主控室)。

化学测试
测试方法:根据锅炉不同负荷工况对锅炉水汽进行取样分析,1次
/h;监测锅炉负荷变化对水汽品质的影响。

锅炉满负荷及超负荷情况下取样监测时间改为2次/h。

测点位置:水汽取样点。

测试参数允许波动范围
6.测试人员及分工
成立锅炉性能测试考核小组
组长:吕德玉
副组长:王瑞真
成员:工艺技术科、生产计划科、机动设备科、安全生产科、锅炉车间、汽机车间、电气车间、燃气车间、化水车间、自动化部热工仪表人员及数据中心人员
分工:
工艺技术科负责性能测试工作的整体协调开展;
生产计划科负责系统负荷调整以及煤气平衡工作;
机动科保证设备稳定,风机、发电机岗位负责负荷调整;
安全生产科负责测试过程中的危险监督管控;
锅炉岗位负责运行调整与锅炉侧数据记录;
电气专业负责测试期间各引送风机用电量的记录;
型钢化水车间负责汽水品质保证及各取样量的测算;
自动化部热工仪表人员和数据中心需提前做好各计量仪表、测点的校对工作,并配合测试人员做好烟气分析时取样点的拆装工作。

为进一步做好测试过程中协调,测试分为5个小组。

6.3.1指挥小组:试验过程中指令下达,试验工况调整。

组长:
6.3.2运行调整小组:锅炉单位负责人任组长,生产计划科配合,组织现场运行调整。

组长:
6.3.3DCS数据记录小组:负责电脑及相关数据记录,有两人以上组成,工艺技术科及车间至少各一人。

组长:
6.3.4现场测试小组:负责现场各类临时性辅助试验测试,如烟气成分测试分析等,由工艺技术科及车间组成,车间至少安排2人以上进行配合,提前对各测点进行开封。

组长:
6.3.5设备保障及安全小组:负责测试过程中的设备保障及安全工作。

组长:
试验项目及进度安排
锅炉性能测试时间及进度安排
7.测试数据记录及要求
应将规定所有观察情况和测量结果全部记录与有关表格中。

由于某些原因(如设备或测量仪表严密性不足)造成参考试验数据的失效,经现场试验负责人确认,此类数据可不做记录。

试验数据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
试验名称、工序名称、试验日期、试验开始结束时间、测试时间与数据、记录人、测试人、负责人。

试验时间较长,需要更换观测、记录人员,应提前30分钟以上参与测试观测及记录,方可完成交接。

数据记录时间为5-10min/次,具体记录时间要求根据现场测试情况进行调整。

正常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记录按照锅炉运行日志模式进行记录,需要增加数据按照下列表格增加。

锅炉性能测试数据记录表
试验机组:试验项目:
记录人:
8 安全措施及注意事项
所有测试必须遵守《工艺技术规程》、《岗位运行操作规程》;现场人员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临时设施使用前必须经过检查,确认其安全性能。

所有试验人员进入现场必须穿戴好劳动保护用品,进入煤气区域两人以上同时作业佩戴号CO报警仪。

所有现场试验工作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控制区域和有明显警告牌,非试验人员不得进入控制区域。

试验现场发生意外危险,试验人员应尽快远离危险区域。

若遇到危及设备和人身安全的意外情况,运行人员有权按规程进行紧急出理,处理完毕后通知试验负责人。

服从现场指挥及司炉指令,与锅炉系统连接调试时必须得到确认和监视,试验结束后需要向现场指挥进行汇报,恢复原运行方式。

9 数据处理方法及主要计算公式 风机性能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根据风机用电量、锅炉产生蒸汽量,利用公式锅炉电耗=
锅炉风机用电量
蒸汽产生量
计算得出。

漏风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过剩空气系数是燃料燃烧时实际空气需要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之比值,用“α”表示。

完全燃烧时可用计算公式:α=21%/(21%-O 2实测值);
空预器漏风经验公式:A L =×(α” -α’) /α’ 式中: A L ——锅炉正平衡效率;
α”——空预器出口过剩空气系数; α’——空预器入口过剩空气系数; 锅炉效率试验数据处理方法 9.3.1正平衡效率
bq bq s 100
r
()()()()1BQ 100%
gs q gq gs gs s b gs D G h h D h h G h h η+-+--+-=
⨯∑γω
式中:η1——锅炉正平衡效率;
D sc ——输出蒸汽量;
G q ——蒸汽取样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取定值; h gq —— 过热蒸汽焓;435℃、,查表kg
h gs——给水焓;104℃、,查表kg;届时按实际查表
D bq——自用饱和蒸汽量,为饱和蒸汽取样量,可根据实际情况取定值;
h bq——饱和蒸汽焓;,查表为 kJ/kg
γ——汽化潜热; kJ/kg
ω——蒸汽湿度,干饱和蒸汽,为0;
G s——锅水取样量(排污量);
h bs——饱和水焓;查表为 kJ/kg
B——燃料消耗量;
Q r——燃料低位发热量。

9.3.2反平衡效率
计算公式为:
η2=100-(q2+q3+q4+q5+q6)
式中:η2——锅炉反平衡效率;
q2——排烟热损失,根据试验测算;
q3——气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根据试验测算或取值;
q4——固体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燃气炉为0;
q5——散热损失,根据额定负荷量取值、根据实际负荷率修正;
q6——灰渣物理热损失,0。

9.3.2.1各项热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