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剂在水煤浆中的作用
水煤浆的特性分析和经济分析

水煤浆的特性分析和经济分析宋 剑, 刘建庆, 杨占军, 孙 章(沈阳石蜡化工有限公司)摘 要:通过对制备的水煤浆的特性分析和经济分析,表明了燃烧水煤浆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关键词:水煤浆;特性分析;经济效益水煤浆由约70 %研磨成一定力度的煤粉、约30 %的水及少量的化学添加剂经强力搅拌而成的煤水两项流浆体。
作为燃料,具有低污染、易泵送、燃烧效率高等优点。
随着近年来国内外原油市场日益紧张,煤和油的成本差价太大。
我公司用抚顺老虎台八级精煤为原料,采用北京华宇工程有限公司设计的高浓度湿法制浆工艺,并使用南京大学的NDF 水煤浆添加剂,自制水煤浆。
并先后将1#、2#油炉改造改烧水煤浆。
改烧水煤浆以来生产运行稳定,各项运行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
本文通过对制备的水煤浆的特性分析和经济分析,表明了烧水煤浆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1 水煤浆的制备、特性和经济分析1. 1 水煤浆的特性分析(1) 分散剂用量对水煤浆粘度的影响由于煤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有机物,与水的界面相容性较差,因此煤、水很难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
而分散剂是一种界面改性剂,它可吸附在煤的表面,改善煤粒的表面性质,强化煤和水的相容性,使水煤浆中的煤粒子达到电荷、位阻和自由稳定,从而使水煤浆具有高浓度、低粘度的流变特性。
但分散剂的用量直接影响着水煤浆的表观粘度,分散剂用量大,就增加了水煤浆成本,因此要找出最佳分散剂用量点,保证既不影响水煤浆的流动性,又比较经济。
不同的分散剂用量下浓度与粘度(用NXS —11A 型旋转粘度计测定)的关系曲线如图1。
图1 不同的分散剂用量下水煤浆浓度与粘度的关系曲线c w m由图1可以看出,增加分散剂用量,相同浓度下,粘度降低,但考虑到最佳性能价格比,将分散剂的用量定为5. 0 g/kg(干煤) 。
(2) 定量同添加剂下,浓度与粘度的关系提高水煤浆的浓度可增加燃烧的热效率。
有研究表明:水煤浆中的水份在1 % ~30 %时,每1%的含水量大约要降低0. 1 %的热值,可当提高水煤浆的浓度时,其表观粘度也将随之增大,给管输水煤浆带来困难。
水煤浆制备的工作原理

水煤浆制备的工作原理
水煤浆制备的工作原理是将干燥的煤粉与水混合,形成一种可流动的浆料。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
1. 煤磨碎:首先将煤炭通过破碎设备进行粉碎,使其颗粒尺寸减小,提高煤与水的接触面积。
2. 搅拌混合:将粉磨后的煤粉与水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搅拌设备中,由于分散剂的作用,煤粉在水中均匀分散,形成煤浆。
3. 稀释调整:根据需要,调整煤粉与水的比例,控制煤浆的浓度。
4. 精细研磨:为了提高煤浆的流动性和燃烧效率,还可以通过研磨设备对煤浆进行精细研磨,使粒径更加均匀细小。
5. 过滤除尘:为了防止煤浆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对管道和设备的堵塞,常常会使用过滤器将煤浆中的杂质和固体颗粒进行过滤和除尘处理。
总的来说,水煤浆制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煤粉与水的混合,形成一种可流动的煤浆,以便于煤炭储运、燃烧和利用。
梳型聚羧酸盐分散剂化学结构与水煤浆流变相关性及与煤作用机理研究

梳型聚羧酸盐分散剂化学结构与水煤浆流变相关性及与煤作用机理研究梳型聚羧酸盐分散剂化学结构与水煤浆流变相关性及与煤作用机理研究摘要:水煤浆是一种将煤粉与水混合制成的燃料,具有储存和输送方便、燃烧效率高等优点。
然而,由于煤粉颗粒间的相互作用力,水煤浆往往表现出较高的粘度和流变特性,从而限制了其应用。
因此,需要使用分散剂来降低水煤浆的黏度并改善其流动性。
梳型聚羧酸盐分散剂以其良好的分散效果和环境友好性被广泛应用于水煤浆。
本研究旨在探究梳型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化学结构与其在水煤浆中的流变性能之间的相关性,并揭示其与煤的相互作用机理。
首先,我们选取了不同结构的梳型聚羧酸盐分散剂,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等方法对其化学结构进行了表征。
然后,我们使用旋转黏度计和流变仪等设备对梳型聚羧酸盐分散剂与不同浓度的水煤浆进行了流变性能测试。
研究结果表明,梳型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化学结构对其在水煤浆中的分散效果和流变性能有着显著影响。
首先,聚羧酸盐的主链长度决定了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分散效果,较长的主链可以提高分散效果。
其次,侧链的类型和数量对分散剂在水煤浆中的分散能力和流变性能起着重要作用。
大部分研究表明,含有疏水性侧链的梳型聚羧酸盐分散剂在水煤浆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效果和降低黏度的能力。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梳型聚羧酸盐分散剂与煤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
结果显示,分散剂的侧链与煤表面的相互作用是改善分散效果的重要因素。
疏水性侧链可以与煤颗粒表面的疏水性基团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
综上所述,梳型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化学结构与其在水煤浆中的流变性能密切相关。
通过选择合适的梳型聚羧酸盐结构和优化侧链类型和数量,可以实现水煤浆的高效分散和流动性的改善。
此外,研究还揭示了梳型聚羧酸盐分散剂与煤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为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水煤浆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梳型聚羧酸盐分散剂,化学结构,流变性能,相互作用机理,水煤综合以上研究结果可得出结论:梳型聚羧酸盐分散剂的化学结构对其在水煤浆中的分散效果和流变性能具有显著影响。
淀粉基水煤浆分散剂的制备、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

淀粉基水煤浆分散剂的制备、性能及作用机理研究随着全球各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和能源危机的出现,人类对能源的需求在不断的增加,全球的能源形势相当严峻。
虽然人类在不断寻求新能源来应对能源危机,但是从全球范围来看,化石能源的开发利用技术成熟,标准化程度高,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具有不可替代性,是人类耐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能源基础。
两次石油危机以来,化石能源的有效利用成为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战略。
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
目前,我国的煤炭能源总体深加工水平较低、科技含量低,且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高,同时也引起了备受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
水煤浆技术是一种洁净煤技术。
水煤浆的制备过程是将煤颗粒分级进行粉碎后,通过粒度级配技术加入到水中,同时添加一定量的添加剂,将固体煤炭加工成一种液体燃料。
水煤浆在提高煤炭资源燃烧效率的同时更为清洁,极大地减少了环境污染物的排放。
水煤浆技术的关键是制备高效环保的分散剂。
分散剂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提高水煤浆的制浆浓度,满足煤颗粒的分散要求,增加浆体的稳定性,使浆体符合水煤浆的应用性能要求。
目前,水煤浆分散剂的种类主要有木质素系、萘系、聚羧酸系、腐殖酸系、聚烃系等。
分散剂的研究主要是针对高阶煤的制浆需求,且都不同程度存在环境污染、成本高等问题。
从我国煤炭资源整体储备来看,高阶煤的产量是有限的,低阶煤种广泛存在。
然而,针对低阶煤制备水煤浆的分散剂研究相对较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水煤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
低阶煤种的显著特点是煤颗粒表面有丰富的亲水含氧集团,且内水含量高,煤种自身的制浆黏度大,制浆浓度较低。
一些分散剂疏水基团比例大,应用于低阶煤种制浆的效果不理想。
水煤浆分散剂的研究正在朝着环境友好、安全、可生物降解的方向不断发展;利用生物资源制备水煤浆分散剂逐渐成为水煤浆技术研究的热点和方向。
淀粉资源丰富,在自然界中的储藏量巨大,可以生物降解,安全系数高,且价格低廉。
淀粉结构中含丰富的含氧官能团,与低阶煤的结构特性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水煤浆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研究

水煤浆添加剂的作用机理研究随着化石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煤炭成为人们重要的能源之一。
为了更加高效、环保地利用煤炭资源,煤炭化工技术不断发展。
水煤浆作为一种新型煤炭利用技术,在热电厂、钢铁企业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水煤浆添加剂作为水煤浆生产的关键设备之一,其作用机理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
一、水煤浆添加剂的组成和分类水煤浆添加剂主要由分散剂、稳定剂、增黏剂和脱泥剂四种组成。
分散剂的作用是使煤炭微粒间相互分散;稳定剂的作用是维持水煤浆的稳定性,防止沉淀;增黏剂的作用是提高水煤浆的黏度,增加质量体积;脱泥剂的作用是降低水煤浆中钙、镁离子的含量,防止产生泥渣,损害水煤浆的性能。
水煤浆添加剂根据作用机理的不同,可分为表面活性剂、胶体阻滞剂、高分子聚合物三种类型。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是改善煤炭微粒与介质的界面特性;胶体阻滞剂的作用是通过形成胶体颗粒,阻力煤炭微粒间相互聚集;高分子聚合物的作用是通过与煤炭微粒之间的相互牵引作用,形成软聚物,增加水煤浆的黏度和流动性。
二、水煤浆添加剂的作用机理(1)改善煤粉分散性水煤浆添加剂中的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通过吸附在煤粉表面,使煤粉表面张力发生变化,改善了煤粉微粒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实现了各个微粒的分散。
此时,水煤浆添加剂起到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2)增加水煤浆黏度水煤浆添加剂中的增黏剂和高分子聚合物通过“胶体阻滞”效应,牵引煤粉微粒和水分子之间的作用,形成软聚物,增加了水煤浆的黏度和流动性。
此时,水煤浆添加剂起到了胶体阻滞剂和高分子聚合物的作用。
(3)增强电荷作用水煤浆添加剂中的分散剂和表面活性剂,通过吸附在煤粉粒子表面,使煤粉表面自电位改变,使得煤粉微粒之间发生电荷作用。
水煤浆经过搅拌,煤粉微粒之间的静电斥力越来越大,从而保持水煤浆的稳定性。
此时,水煤浆添加剂起到了表面活性剂的作用。
(4)降低泥渣生成水煤浆添加剂中的脱泥剂,通过吸附煤粉表面的钙离子、镁离子等,形成不溶于水的沉淀,从而避免泥渣的形成。
《2024年高效复配型水煤浆分散剂定制开发及中试生产研究》范文

《高效复配型水煤浆分散剂定制开发及中试生产研究》篇一摘要: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水煤浆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替代品,其应用日益广泛。
分散剂作为水煤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煤浆的稳定性和流动性起着关键作用。
本文针对高效复配型水煤浆分散剂的定制开发及中试生产进行研究,通过实验分析、性能评价和工艺优化,旨在开发出性能优异、环境友好的分散剂产品。
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煤炭作为主要能源的地位逐渐受到挑战。
水煤浆作为一种新型能源载体,以其清洁、高效、方便运输等特点,逐渐成为替代传统煤炭的重要选择。
分散剂作为水煤浆的核心添加剂,其性能直接影响到煤浆的稳定性、流动性和燃烧效率。
因此,开发高效复配型水煤浆分散剂具有重要意义。
二、分散剂定制开发1. 原料选择选择合适的原料是开发高效分散剂的基础。
本研究所选原料需具备环保、易得、成本低等特点,同时考虑原料的化学性质和相容性。
2. 复配方案设计根据原料特性,设计复配方案。
通过调整各组分的比例和结构,实现分散剂的高效复配。
复配过程中需考虑分散剂的润湿性、分散性、防尘性等多重性能。
3. 实验室合成与测试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分散剂的合成与测试。
通过观察煤浆的稳定性、流动性以及燃烧效率等指标,评价分散剂的性能。
三、中试生产研究1. 中试生产线的建立建立中试生产线,对实验室合成的分散剂进行规模化生产。
中试生产需考虑工艺流程、设备选型、生产效率等因素。
2. 工艺优化在中试生产过程中,对工艺进行优化,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通过调整工艺参数,如温度、压力、反应时间等,实现最佳生产效果。
3. 产品性能评价对中试生产出的分散剂进行性能评价。
通过与实验室合成产品进行对比,分析中试产品的稳定性、流动性和燃烧效率等指标,评价产品的实际应用效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室测试结果通过实验室测试,发现复配型分散剂在煤浆中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流动性和润湿性。
分散剂能有效降低煤浆的黏度,提高其流动性,同时还能提高煤浆的燃烧效率。
水煤浆添加剂简介

水煤浆添加剂简介水煤浆添加剂简介水煤浆添加剂是一种用于调节水煤浆稳定性和改善燃烧性能的化学品。
随着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煤浆作为一种先进的燃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中。
在水煤浆制备过程中,添加剂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增强水煤浆的流动性、稳定性和燃烧性能,提高燃煤设备的功率输出和热效率。
水煤浆添加剂的分类主要有分散剂、稳定剂和燃烧助剂等几类。
首先是分散剂,它可以将煤粉颗粒分散到水中,并防止其重新聚集。
常见的分散剂有有机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无机分散剂等。
有机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是通过疏水基团和亲水基团之间的作用力,使煤粉颗粒分散到水中。
无机分散剂则是通过改变煤粉表面的电荷性质,使其带有同性电荷,从而阻止煤粉的聚集。
分散剂的加入使得水煤浆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分散稳定性,可以有效提高煤粉的悬浮度和颗粒密度。
其次是稳定剂,主要用于提高水煤浆的稳定性和降低其黏度。
稳定剂一般是通过吸附在煤颗粒表面,形成一层电化学稳定膜,并在水煤浆中形成一定的胶体颗粒。
稳定剂的选择应考虑到对燃煤设备的腐蚀性、对水煤浆性能的改善效果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
常见的稳定剂包括有机胶体稳定剂、导电性稳定剂和界面活性剂等。
稳定剂的加入能够使得水煤浆的黏度降低、配煤量增大,并有助于提高水煤浆的悬浮体稳定性和液固分离性能。
最后是燃烧助剂,它能够改善水煤浆的燃烧性能,提高煤粉的可燃性和燃烧效率。
燃烧助剂一般包括增热剂、催化剂和增湿剂等。
增热剂是一种能够提高水煤浆燃烧温度的添加剂,它的加入能够有效提高水煤浆的燃烧效率,降低其燃烧产物中的灰渣含量。
催化剂则是通过增加煤粉颗粒的氧化活性,提高水煤浆的氧化反应速率和燃烧速率,从而减少煤粉的燃烧渣和烟尘产生。
增湿剂则是一种增加水煤浆湿度和水分含量的添加剂,它有利于提高煤粉的可燃性和燃烧效率。
水煤浆添加剂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首先,在火力发电厂中,水煤浆添加剂可以提高燃烧设备的功率输出,降低燃烧渣和烟尘的排放,提高燃煤设备的热效率和环保性能。
2004 不同水煤浆添加剂与煤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研究--分散剂用量对水煤浆流变特性的影响(Ⅳ)(1)

( .: .U # # # K $ .: , M G ; 1 1 2 1 9 : ; ? c< G 8 2 8 7 RY 7 > < 6 1 7 c? 7 A 8 2 Y 7 D < 7 ? ? 6 < 7 D =CF ? < d < 7 D& ; < 7 8
4 8 2
! 实验部分
! " ! 样品 以 文献# 为 基 础( 确定了不同变质程度的 $ % & ’ 山西大同* 弱 粘 煤( 河北 下 列 )种 制 浆 用 煤 ( . + , 下 花园* 弱 粘 煤( 河北唐山* . 2 3 4焦 煤 ( / 01. 0+ 安 徽淮北* 焦煤 样 ( 山西 潞 安 * 瘦 煤 样( . 506 + 7 5. 河南鹤 壁 * 贫 瘦 煤 样( 煤质分析结果见文献 . 006 选用 5, 磺化腐植酸盐系. 木质素磺 # $ ’ " 2 * ( 4 * 5, 酸 盐系. 萘 磺 酸9 苯 乙 烯9 马来酸共聚物. ( 8 * 9 5, 萘系. 改性萘系. 改性聚* 甲 9 2 : * 9 2 2 * & * 5, 5, 5, 基. 丙烯酸盐 . 分散剂的相关分析结果见文献 # " & ’ " ! " ; 测定方法 在初步制浆实验的基础上 ( 对同种煤在浓度固 定 的条件 下 ( 分 别 用 不 同 量 的 分 散 剂 成 浆( 搅拌时 间 和速度同文献# 用 0< $ ’ ( A型 粘 度 计 测 < = >? @2 定相应 B C+的流变曲线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散剂在水煤浆中的作用水煤浆是粗颗粒悬浮体,煤炭属于疏水性物质,要使浆体具有良好的流变性和稳定性,即使是易成浆的煤种,同时配以高堆积率的粒度分布,若不加入化学添加剂(表面活性剂),要制成所希望的水煤浆是不可能的。
在水煤浆制备中化学添加剂的主要作用在于改变煤粒的表面性质,使煤颗粒能够在水中分散,使煤浆体有良好的流动性和稳定性。
根据作用不同,化学添加剂可分为分散剂、稳定剂和助剂三类。
本文对水煤浆分散剂的种类、作用机理及其影响分散剂作用的因素进行讨论。
1 水煤浆用分散剂分散剂的主要作用是使水煤浆具有良好的流变特性,也就是说适当降低水煤浆的粘度,使之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其次是使水煤浆具有理想的流型,最好是水煤浆能成为触变性液体。
常用的分散剂主要有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除聚氧乙烯醚类改性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外,聚合阴离子分散剂一般都不起泡,制浆时不需要另加消泡剂。
1.1.1 萘磺酸盐类其中最典型的是萘磺酸钠甲醛缩合物,其适用范围广,能与各类分散剂混合使用。
此分散剂制浆添加量视煤种的不同而不同,大约为干煤质量的0.5%~1.5%,特点是减粘作用及流型好,但通常稳定性差,常需和其他分散剂复配。
1.1.2 木质素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作为分散剂的优点是原料丰富,易于加工,价格便宜,而且浆的稳定性好,一般用量为干煤质量的1%~2%;缺点是杂质含量大,因此,除易制浆煤种外,通常不单独应用。
木质素磺酸盐还可以经甲醛缩合制成木质素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用作水煤浆+、Mg2+、Ca2+等。
分散剂,其平衡离子可以是Na+、NH41.1.3 磺化腐植酸盐将泥炭、褐煤或风化煤等在150℃下用碱抽提,再经磺化,必要时还可以用甲醛缩合,即可得棕黑色的固体产物磺化腐植酸盐类分散剂。
此类分散剂的许多特点和木质素相似,但其分散性能更佳,可单独使用,添加量为干煤质量的1%~1.5%,缺点是浆的稳定性较差。
1.1.4 聚烯烃磺酸盐聚烯烃磺酸盐是以苯乙烯磺酸、α—甲基苯乙烯磺酸或苯乙烯、丁二烯、乙烯等为原料共聚而成,或是以各种烯烃(如苯乙烯、乙烯基甲苯、丙烯、丁二烯)为单体聚合,再经磺化而成。
聚合时以水或有机溶剂为介质,在100℃左右的条件下,以偶氮二异丁腈或过氧化苯甲酰等为引发剂进行反应。
产物相对分子质量1万~2万,用量为干煤质量的0.5%左右。
聚苯乙烯磺酸盐(PSS)比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性质更优越,对低灰水煤浆同时具有良好的减粘及稳定作用,前者随分子量增加而减弱,后者则相反。
因此,通过控制分子量可以同时兼顾水煤浆的流变性和稳定性,甚至可以不用稳定剂。
1.1.5 聚羧酸盐类聚羧酸盐类主要包括聚丙烯酸钠、马来酸均聚物、丙烯酸/苯乙烯共聚物钠盐、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物钠盐、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多环多元酸类、羟基苯甲酸聚合物钠盐及各种烯烃与丙烯酸或马来酸共聚物等。
1.2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作为分散剂的主要优点是可以通过改变环氧乙烷量,来实现亲水亲油性和分子量的调节、控制,不受水质及煤中可溶性物质影响,但价格昂贵,用量一般为干煤质量的0.5%以上。
在多数情况下一般不需要再加稳定剂,但需要配用消泡剂。
1.2.1 聚氧乙烯醚类这类分散剂是由含活泼氢的憎水原料与环氧乙烷经加成反应而得到。
活泼氢指羟基(—OH)、羧基(—COOH)、氨基(—NH2)和酰胺基(—CONH2)等基团中的氢原子。
当含上述基团的憎水结构和煤大分子结构相似时分散性能最好。
其特点可通过控制环氧乙烷加和数n调节分散剂分子量及HLB值,通常情况下n值应大于40才有良好的效果。
1.2.2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嵌段聚醚这类分散剂常称为聚醚类。
以多元醇、多元胺或多元醇脂肪酸酯等为起始剂,适宜作为高浓度水煤浆分散剂,其成浆性、稳定性均很好,一般以每单位活性氢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6 000为宜。
1.3 复配分散剂几种分散剂复配使用,可以提高水煤浆浓度,降低煤浆粘度,同时还可降低总添加剂用量,达到价廉、高效的目的。
研究表明,阴离子一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作为高效水煤浆分散剂比较理想,单独以萘磺酸甲醛缩合阴离子分散剂对精煤制浆,煤浆浓度最高能达到68.1%,分散剂用量0.8%;改用阴离子一非离子二元表面活性剂作分散剂,则煤浆最高浓度可达70%,总分散剂用量只需0.4%。
对其他煤制浆的结果与之相似,单用阴离子分散剂,用量达0.9%时,水煤浆浓度最高达68.7%;若采用复配分散剂,总添加剂量为0.5%时,即可制得69.0%以上的水煤浆。
十二醇聚氧乙烯醚(10)硫酸酯盐与壬基酚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相对分子质量为3 300)按3∶1复配,总用量为原煤的0.5%时,可制得67.5%、稳定性大于十天的水煤浆。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硫酸酯盐与萘磺酸盐阴离子分散剂复配使用,配比以3∶8~7∶3效果最佳,当总用量为0.01%~5%时,煤浆浓度为50%~80%。
十二胺聚氧乙烯醚(相对分子质量800)与其他分散剂复配时,制浆浓度可超过70%,粘度为2 800 mPa·s,稳定时间达两个月以上。
以二乙烯三胺为起始剂的EO/PO(环氧丙烷)共聚物,相对分子质量为3 400时,与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以1∶1复配,总用量为0.02%~4%,制浆浓度达70%时,煤浆粘度为1600mPa·s,稳定时间超过两个月;若只用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煤浆粘度超过2 200mPa·s;如果多胺类聚醚经硫酸化或磷酸化改性后,再与萘磺酸甲醛缩合物复配,用量为原煤的1%时,煤浆浓度可达70%,粘度990 mPa·s,稳定时间大于四周。
2 分散剂的作用机理根据煤的表面性质、分散剂的结构特点及其物性和水煤浆性能指标关系的研究,认为其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2.1 提高煤表面的亲水性煤的表面是疏水的,分散剂分子通过其疏水基和煤表面结合后,此时亲水基朝向水,这种定向排列方式把水分子吸附在煤粒的表面,变疏水性为亲水性并形成一层水化膜,借水化膜将煤粒隔开,从而减少煤粒间阻力,达到降低粘度的作用。
分散剂应有很好的水溶性,但并不是对煤的润湿性越好,降粘作用就越佳。
2.2 增强颗粒间的静电斥力根据DLVO理论,颗粒稳定分散的先决条件是粒子间的静电斥力超过粒子间的范氏引力。
离子型分散剂不仅能改善煤表面的亲水性,还具有增强煤粒间静电斥力的作用,进一步促进煤粒分散于水介质中,静电斥力对煤粒分散悬浮起稳定作用,然而分散剂的作用并不只是改变煤粒的表面电性。
研究表明,提高ζ电位值有利于改善水煤浆的流动性,但起不了决定性作用。
2.3 空间位阻效应离子型分散剂在产生较强的空间位阻效应的同时,还可提高煤粒表面的电性,使周围可聚集更多的离子,这些离子和水分子结合也形成水化膜,水化膜中的水与体系中的“自由水”不同,它因受到表面电场吸引而呈定向排列。
当颗粒相互靠近时,水化膜受到挤压而产生变形,引力则力图恢复原来的定向,这样就使水化膜表现出有一定的弹性,所以水化膜也可称之为一种空间位阻。
分散剂在煤粒表面形成的吸附膜的厚度可以反映颗粒间空间障碍大小的程度。
对两种阴离子(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和聚羧酸盐)和非离子(聚醚类)分散剂的物化性能指标与自由制浆效果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非离子型的润湿效果及提高电位的效果虽然远不及离子型,但它的吸附效果大大地超过阴离子型,对于离子型分散剂,双电层效应和吸附空间位阻效应同时存在,共同作用实现浆体流变稳定性;而非离子分散剂,其主要作用是在煤表面所形成的分散剂吸附膜的空间位阻效应。
3 影响分散剂作用的因素3.1 分散剂结构对煤成浆性影响分散剂分子特征包括主结构特征、取代基的类型及性质、聚合度、磺化度、HLB值及羟值等,与煤质及煤表面物化性质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3.1.1 主体结构同一类分散剂对不同煤种在不同的条件下制浆,其成浆性能有很大区别,一般说来,变质程度高的煤种成浆性好,煤燃料比越大,成浆性越好;变质程度低的煤,对分散剂聚合度有很高的选择性。
为了提高其成浆性,要选用适宜的表面活性剂对煤表面进行改性,以使其表面亲水性减弱,或将其经低温改质处理。
3.1.2 取代基在分散剂基本结构中,引入不同的取代基对煤的成浆性影响也不同,主体结构中多核芳烃单体上不同的取代基导致不同的成浆性。
对不同变质程度的煤,使用单体结构中无任何取代基的分散剂时,其浆体煤浓度普遍相对较低,而分散剂单体结构中甲基取代基的存在则进一步降低了浆体的定粘浓度。
构成分散剂的多核芳烃单体中苄基取代基的导入,使煤具有最高的定粘浓度,这说明分散剂中芳环的引入有利于提高煤的成浆性能。
3.1.3 聚合度和磺化度同一种煤,分散剂的聚合度和磺化度不同对煤的成浆性能影响不同,聚合度对煤的成浆性能影响有一最佳范围。
聚合度较低或较高时,其成浆性能都较低。
而在一定范围内,煤的成浆性能则随磺化度的增加而增加。
3.2 分散剂种类对水煤浆性能的影响煤化程度不同及产地不同的煤,其表面结构及性质差异很大,从而导致煤的成浆性不同。
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类表面活性剂(NSF),在一定范围内都使变质程度高的水煤浆的定粘(1500 mPa·s/2800s-1)浓度达到70%以上,流变性也较理想;但对变质程度低的煤,则定粘浓度就要差很多。
实验表明,用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作分散剂对大同煤制浆,煤浓度最高只能达到65%;而每单位活泼氢相对分子质量为3 000~6 000或更高的多支链高分子量的聚醚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却能使大同煤的浓度和稳定性提高,可制出浓度为69%,甚至70%的水煤浆,稳定性达28天以上。
煤质和分散剂的匹配十分重要,每一种分散剂都有各自适宜的煤种。
对于易成浆煤或即烧用的煤浆,一般选用较便宜的木质素磺酸盐、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等分散剂即可制得工业实用水煤浆;对于难成浆或要求高、贮存时间长、需要长途运输的水煤浆,只选用一种分散剂往往是不够的,需用阴离子分散剂/聚醚类非离子分散剂或在一般聚磺酸盐基本结构中引入另一单体或取代基的分散剂。
实验表明,复配分散是提高煤浓度及稳定性、降低粘度和制浆成本的有效途径。
但所选单体分散剂的种类搭配、配比及用量要合适,而且要与煤匹配。
3.3 分散剂对水煤浆流变性及稳定性的影响分散剂对水煤浆流变特性的影响不仅与分散剂本身有关,而且还取决于煤质特性。
①分散剂单体结构为多核芳烃的聚合物,当其多核芳烃单体上取代基为甲基或苄基时,对大多数的流变性影响不大,但对一些变质程度较高的煤,分散剂单体中甲基取代基似乎更有利于浆体呈屈服假塑性流体;另外,在多核芳烃基本结构中引入非多核芳烃能大幅度改善煤浆流动性,使各种变质程度的煤的浆体呈现良好的流变特性,多为屈服假塑性流体。
②对大多数变质程度低的煤,非离子型分散剂比阴离子型分散剂更有利于浆体呈屈服假塑性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