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智慧》读后感800字

合集下载

中国智慧读后感

中国智慧读后感

中国智慧读后感《中国智慧读后感》这是优秀的读后感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中国智慧读后感“人之有眼无珠,以致是非不明、优劣不分、黑白颠倒。

往往‘只见其劣,不见其优’。

可见,认识人或物,如果只看一时,只看一点,就如井底之蛙一样目光短浅。

每当面对一个问题,人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从自己的角度去看待,得出的结论往往入镜花水面一般虚妄不实。

”当我看到智慧背囊的这几句话时,我觉得老师推荐的这套书,真是太棒了!因为它让我知道了很多的道理和意义。

就比如刚才那句话,它让我知道了:人想要彻底走出自己的小圈子,必须得把心胸放宽放大,有了知识、有了远见,才能让自己的境界不断提升的道理。

“只有一个人确定了自我存在的理由,才可能成为更自信、更深情、更温暖的人。

如果你不能成为一颗大树,就做一颗小草;如果你不能成为太阳,做一颗亮晶晶的星星又何尝不可。

只要你活出了自己本色,活出了自己的价值,生命同样绚丽夺目。

但凡有价值,便觉问心无愧。

”这里的几句话,虽然字数不多,但说出了很多的道理。

这让我懂得了:所有活在这世界上的人,都要活出自我、有自我存在的价值。

世上所有的事、物、人都有存在的价值,一棵林间的小树苗,有时都会比娇艳的花朵美丽。

每个人都有存在的理由!有些为爱存在,有些为学习存在;还有些为生命的美好而存在……我很喜欢读这本书一一《智慧背囊》。

里面有很多好看的文章,下面还陪着故事的关键词、道理、意义、方向引导。

我这个暑假过的很充沛,还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期待着开学后的成绩!2、读后感作文百字智慧背囊读后感《智慧背囊》系类丛书是老师们推荐的好书,今天妈妈给我买了《智慧背囊4》。

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书,将书细细读了一遍,读完后我不禁感慨万端。

其中一文的名字叫《漂亮的女司机》。

一位漂亮女孩驾车技术很好,她做了一名公交车司机。

一天,她正开车,突然几个歹徒冲上车来:“不许动!”乘客都吓傻了,看着女司机被歹徒拉下车去。

一位瘦小的中年男子想去救她,但被歹徒一顿暴揍。

《中国智慧》读后感

《中国智慧》读后感

《中国智慧》读后感《中国智慧》读后感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以下是店铺收集整理的《中国智慧》读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国智慧》里面讲述了六个方面内容,具体包括: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

可谓精妙解析了中国原典的精髓,值得广大传统文化研究者及其爱好者阅读。

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是没有功底去研究古老的周易,中庸,老子的,那么,听易先生这样启发式的讲解便成了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最好的办法。

不求融会贯通,只要有所启发就好。

第一部分是《周易》。

《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周易”似乎是很神乎其神的。

其实我就很怀疑它的科学性。

不过,现在很多人对它推崇有加,还有不少大学开设了《风水》专业课程。

现在,在我看来,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教会我们怎样看问题。

第二部分是《中庸的原则》。

一说“中庸”二字,首先给人印象一是儒家思想,二是没有原则。

是儒家思想固然没错,但是说它没有原则就不对了。

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不就是原则吗?其实,中庸不但是讲原则,而且中庸本身就是原则,是最高的原则。

最感兴趣的第五部分是《魏晋的风度》。

好玩?好奇?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合适词来形容我对《魏晋的风度》的感觉。

所谓“魏晋风度”,是一种什么样的风度呢?怪异的风度。

比如说,“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死了,当时官至“副总理”的.曹丕竟然在追悼会上让大家学驴叫,原因是王粲生前喜欢驴。

结果追悼会上就一片驴叫声。

你说一个重要人物到场,你不至悼词也就罢了,竟然叫大家学驴叫?——这成何体统?还有那个刘伶喜欢裸身在家喝酒。

另一件事,晋元帝司马睿生儿子,大宴群臣,给予封赏。

有个叫殷羡的官员说,陛下生下龙种,臣等高兴是高兴,只是无功受禄,很惭愧啊!晋元帝说,你惭愧什么!朕生儿子的事,还能有你什么功劳?你说好玩不好玩?也许你会说,这是编的吧?如果编的,那也是刘义庆编的。

《中国智慧》读书心得体会精选范文5篇

《中国智慧》读书心得体会精选范文5篇

《中国智慧》读书心得体会精选范文5篇《中国智慧》读书心得体会/《中国智慧》读书心得体会1《中国智慧》主要写了易老师对国学六法,具体包括: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的理解,而且与现代社会结合,写出了许多新意。

让我们一起来享受他的世界观。

开篇易老师就告诉我们”这六大家思想如同江河行地,培育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心灵世界。

“深刻地告诉我们如何在21世纪的中国,结合时代的需要,将这六大家的思想精华化为现代人的精神营养?他的体会是二十四个字:以儒做人,以道养生,以禅清心,以墨尽责,以法为基,以兵入市。

对我们最熟悉莫过于儒道两家。

在这本书中,易老师告诉我们儒家就是”为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也就是做人,提供了最高的榜样,确立了基本的原则“。

儒家重视”仁“与”爱“。

特别是孝顺父母。

有一段讲得很好。

孔子的学生子游问孔子怎样才算是孝,孔子回答说:”今之谓孝,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是啊,真正的孝便是那份尊重,那份最高敬意的尊重。

我们人的孝,和动物有个最大的区别,那就是动物只有出于本能的”孝养“,人却有出于亲情的”孝敬“。

而现如今社会伴随着经济繁荣,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日臻完善,孝养的问题越来越容易解决,而孝敬的问题却仍然突出。

很多人把辛辛苦苦养育自己的父母送进了养老院,好吃好住地供着,却一年难得来看他们几次,我以前去过养老院,很冷清,老人一个人住一个房间,彼此之间没有交流,整天都呆在房间里,讲话已经不利索,整个人陷入自己的世界里。

而且新闻也有报道,一些养老院的保姆对待老人家的方式十分粗鲁,每次看到,眼泪都忍不住流下。

父母为我们操心这么多年,劳累又劳心,他们怎么能如此对待父母呢?我们要给我们的父母世上最高的敬意,抽多点时间来陪陪他们,聊聊天,一起看看电视、一起散步等等,让他们享受天伦之乐,这才是”孝“。

当然孝也是要有正确的方法,不能愚孝,盲目地听从父母的安排。

孟子的智慧”政治设计与民主精神“。

读《中国智慧》有感

读《中国智慧》有感

读《中国智慧》有感1500字《中国智慧》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智慧的书籍,通过引用古代经典和故事,深入探讨中国人的智慧和思维方式。

阅读这本书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对中国智慧有了更多的感悟。

中国智慧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它不仅体现在中国的传统哲学思想中,也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智慧强调的是思考问题的方法和角度,而不仅仅是追求答案和结论。

这种思维方式,使中国人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去思考问题,寻求更深入的理解和解决方案。

书中提到了很多经典的故事和典故,让我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中国智慧的独特之处。

其中一篇讲述了一个叫做顾炎武的明代思想家的故事。

顾炎武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情,提出了一种思维方式,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思想。

这种思想强调了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对历史和文化的尊重。

它不仅揭示了一个人应该如何去思考,还体现了中国人追求和谐社会的价值观。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故事是关于一位叫孙武的军事家的。

孙武通过观察自然界中的事物,提出了一种军事思想,即“兵不厌诈”。

这句话表达了战争中的谋略和计谋,并反映了中国智慧中对于灵活变通和策略性思考的重视。

这种智慧不仅在战争中体现,也贯穿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

中国人有一句谚语“知进退,存乎一心”,这也是对中国智慧的精准诠释。

中国智慧还体现在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

例如,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有很多与健康和养生有关的智慧。

中医讲究“上药食同源”,即认为饮食与药物有着密切的联系,强调通过饮食调整身体健康。

中国人还善于利用食材之间的搭配和烹饪方法,使食物不仅具有美味,还能满足身体的营养需求。

中国智慧也体现在中国人的艺术创作中。

中国的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都展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观。

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喜欢通过诗词和绘画表达自己的心情和思考,而不仅仅是追求形式的美。

他们通过观察自然和人生的细节,抒发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展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中国智慧》读后感

《中国智慧》读后感

《中国智慧》读后感《中国智慧》读后感《中国智慧》这本书中,易中天向读者们以最通俗的方法介绍了中国千年来所及的大家之智慧。

正是这样一本启迪智慧的书,让我们从中国古代文化精华中汲取知识的养料,转化为自身的智慧。

易先生的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读他的书仿佛他就在你的面前讲述,娓娓道来,条理清晰且观点鲜明。

这本《中国智慧》也不例外。

本书分为六个部分,也是易先生六场讲座整理后的讲稿,分别是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

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没有功底去研究古老的周易,中庸,老子,那么,听易先生这样启发式的讲解便成了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最好的办法。

不求融会贯通,只要有所启发就好。

《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其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教会我们怎样看问题。

《中国智慧》是既讲究自然事物发展的科学书,又是蕴含着“以不变应万变”思想的哲理书。

《易经》告诉我们万物都有阴和阳的属性,而他本身是一个阴阳平衡的个体,正如男人属于阳而女人属于阴,但一个人只有达到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

而“易”的思想还在于它认为事件的阴和阳都是等量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阴和阳会此消彼长,进而发展成一个周期,并且循环往复。

我想这就是世界的“道”,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好比是我们物理上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理。

用“变”的方法看世界,用变“的方法找规律,这种智慧一直延续到几千年之后,我们一直用这样的方法探索未知。

知识是普存的,但能否变成智慧,是因人而异的。

我们可以学习知识,但并一定会转化为个人智慧,只有经过思索,提炼升华,真正与个人的思想融合的知识,它才会成为智慧。

这是一个学习过程,而这个过程的转折点,是”领悟“。

如何领悟,可能我们需要他人的点拨,或者说是启迪。

更多精彩读后感推荐:。

《中国智慧》读书笔记(精品5篇)

《中国智慧》读书笔记(精品5篇)

《中国智慧》读书笔记(精品5篇)《中国智慧》读书笔记篇1《中国智慧》是一本由著名学者钱文忠教授所著的书籍,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中国传统文化和智慧的核心价值观,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的历史和文化。

在阅读这本书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智慧的独特魅力。

这本书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阐述了中国的哲学、道德、艺术和科学等多个领域,让我对中国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书中的主要观点是:中国智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强调社会和谐与稳定,以及追求内心平衡和满足。

这种智慧的核心在于强调“仁”、“义”、“礼”、“智”等价值观念,它们不仅是中国文化的基石,也是我们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指导原则。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许多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故事和经典文献,如《论语》、《道德经》等。

这些故事和文献不仅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也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将这种智慧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对我来说,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让我更加欣赏和尊重中国的传统智慧。

我认为这种智慧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世界。

总的来说,《中国智慧》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籍,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让我们更好地应用和传承这种智慧。

《中国智慧》读书笔记篇2今天我想分享的是我读《中国智慧》这本书的感受。

这本书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和北京大学教授张康之联名主编的一本关于中国哲学与文化的书籍。

首先,我想说的是,这本书的标题《中国智慧》非常吸引我。

在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我们越来越需要理解并尊重各种不同的文化和思想。

这本书的出版,旨在向世界展示中国哲学与文化的独特魅力,并揭示其智慧的内涵。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者们通过引用古代经典和现代学者的观点,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国的智慧。

这些智慧包括: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重视道德修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和谐、强调社会责任感等等。

中国智慧读后感

中国智慧读后感

The person who creates some difficulties and obstacles for you may not be your enemy, and the person who pulls you out of your predicament may not be your friend.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中国智慧读后感中国智慧读后感1在《中国智慧》这本书中,易中天向读者们以最通俗的方法介绍了中国千年来所及的大家之智慧。

在本人看来,《周易》作为群经之首,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本典籍众所周知《周易》的思想是中国两大学派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以德治国,以礼维持秩序,以乐促和谐。

它在传承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上有着非常高的地位。

我认为《周易》是既讲究自然事物发展的科学书,又是蕴含着“以不变应万变”思想的哲理书。

《易经》告诉我们万物都有阴和阳的属性,而他本身是一个阴阳平衡的个体,正如男人属于阳而女人属于阴,但一个人只有达到阴阳平衡才是健康的。

而“易”的思想还在于它认为事件的阴和阳都是等量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的发展阴和阳会此消彼长,进而发展成一个周期,并且循环往复。

我想这就是世界的“道”,正如诗中所说的一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也好比是我们物理上学的能量守恒定律,化学中的质量守恒定理。

用“变”的方法看世界,用变“的方法找规律,这种智慧一直延续到几千年之后,我们一直用这样的方法探索未知。

《周易》的辩证思想最多的是体现在道家学派之中,比如”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我很赞同老子提出的”顺应天时,无为而治“的观点:大智若愚的处事,讲求众生平等,注重修养身息,让人们能够多元化发展,我觉得这是一种与众不同却又十分高尚的治理方法,似是无为更是有所为。

这给我们无奈在平时的生活中有很大的启示。

有人一生不停的追求完美,永远无法很缓慢脚步,有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获得的财富却遗失快乐,但是《道德经》告诉我们”上善若水“最平凡的东西也是最好的东西,就像是水一样,很常见却又是自然最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

读中国智慧心得体会3篇

读中国智慧心得体会3篇

读中国智慧心得体会3篇《中国智慧》这本书中,易中天向读者们以最浅显的方法引见了中国千年来所及的大家之智慧。

正是这样一本启迪智慧的书,让咱们从中国现代文明精华中吸取知识的养料,转化为本身的智慧。

上面是学习啦带来的读中国智慧心得领会,欢迎大家阅读。

篇一:读中国智慧心得领会之前,易中天在央视《百家讲坛》中酷品三国,妙语连珠地塑造出泛滥鲜活的人物笼统时,我已对他幽默有趣,娓娓动听的评说,早已赞不绝口,极为敬佩了。

而在新作《中国智慧》中,他继续用轻松活泼、谐趣横生的文字对中国智慧深入浅出的引见,也让我获益匪浅。

“智慧与知识不同。

知识属于社会,智慧属于个人;知识可以授受,智慧只能启迪。

”这是易中天学生书中的一句话。

没错,知识是普存的,但是否变成智慧,是因人而异的。

中国上千年的文化古国,拥有的典籍浩如烟海,名家也数不胜数,文明底蕴极其深厚。

咱们可以学习咱们先人遗留下的知识,但并一定会转化为个人智慧,只要通过思索,提炼升华,真正与个人的思维融合的知识,它才会成为智慧。

这是一个学习过程,而这个过程的转机点,是“领悟”。

如何领悟,可能咱们需求别人的点拨,或者说是启迪。

易中天学生的《中国智慧》正是这样一本启迪智慧的书,让咱们从中国现代文明精华中吸取知识的养料,转化为本身的智慧。

因此,我有幸阅读过这本书。

读后,不只对中国智慧的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有了本人少少的启发。

中国智慧,是一个大标题。

它的内容,当然绝不会限于本书所言。

但我认为,作者就是把《周易》、先秦诸子、魏晋玄学和禅宗这些精华中的精华提炼出来了,用简单的言语深入浅出,浅显易懂地向读者讲述,娓娓道来,条理清晰且观点显明。

本书分为六个部分,也是易学生六场讲座整顿后的讲稿,分别是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准则,兵家的考虑,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

对于我这样的一般读者,没有功底去钻研陈旧的周易,中庸,老子,那么,听易学生这样启发式的讲解便成了学习中国现代文明最好的办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智慧》读后感800字
以下是关于《中国智慧》读后感800字,希望内容对您有帮助,感谢您得阅读。

《中国智慧》读后感800字
范传华瑞昌市第三小学
对于易中天先生的书,我向来敬爱有加。

他作品语言风趣幽默,娓娓道来,叙述问题平民化,易于理解,易于接受。

读到会心处,合卷细品,真是其乐融融。

最近,我读了他的《中国智慧》一书。

《中国智慧》里面讲述了六个方面内容,具体包括:周易的启示、中庸的原则、兵家的思考、老子的方法、魏晋的风度、禅宗的境界。

可谓精妙解析了中国原典的精髓,值得广大传统文化研究者及其爱好者阅读。

对于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是没有功底去研究古老的周易,中庸,老子的,那么,听易先生这样启发式的讲解便成了学习中国古代文化最好的办法。

不求融会贯通,只要有所启发就好。

第一部分是《周易》。

《周易》分为《易经》和《易传》。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周易"似乎是很神乎其神的。

其实我就很怀疑它的科学性。

不过,现在很多人对它推崇有加,还有不少大学开设了《风水》专业课程。

现在,在我看来,其最重要的
·
意义,就在于提供了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也就是教会我们怎样看问题。

第二部分是《中庸的原则》。

一说"中庸"二字,首先给人印象一是儒家思想,二是没有原则。

是儒家思想固然没错,但是说它没有原则就不对了。

如"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这不就是原则吗?其实,中庸不但是讲原则,而且中庸本身就是原则,是最高的原则。

最感兴趣的第五部分是《魏晋的风度》。

好玩?好奇?我不知道该用什么合适词来形容我对《魏晋的风度》的感觉。

所谓"魏晋风度",是一种什么样的风度呢?怪异的风度。

比如说,"建安七子"之一王粲死了,当时官至"副总理"的曹丕竟然在追悼会上让大家学驴叫,原因是王粲生前喜欢驴。

结果追悼会上就一片驴叫声。

你说一个重要人物到场,你不至悼词也就罢了,竟然叫大家学驴叫?——这成何体统?还有那个刘伶喜欢裸身在家喝酒。

另一件事,晋元帝司马睿生儿子,大宴群臣,给予封赏。

有个叫殷羡的官员说,陛下生下龙种,臣等高兴是高兴,只是无功受禄,很惭愧啊!晋元帝说,你惭愧什么!朕生儿子的事,还能有你什么功劳?你说好玩不好玩?也许你会说,这是编的吧?如果编的,那也是刘义庆编的。

这类故事在《世说新语》里比比皆是。

好玩归好玩,不过我认为这些看似荒诞或者匪夷所思的故事,其实体现了一种价值,一种崇尚和追求,
·
那就是:真性情,高智商。

还有魏晋玄学也很有意思,单就那个"清谈"就让我感到"好玩"魏。

易先生的书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读他的书仿佛他就在你的面前讲述,娓娓道来,条理清晰且观点鲜明。

读他的书让人如沐春风,不忍掩卷。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